2020-2021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章节检测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测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测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5b033780eb6294dc886c28.png)
第六章自然灾害一、选择题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
图1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据此回答1-2小题。
图11.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A.洞庭湖平原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D.云贵高原2.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A 2.B2014年9月14日晚上,台风“海鸥”登陆菲律宾,16日9时40分,登陆我国海南省文昌市沿海,16日23时前后,在越南北部广宁省沿海完成第四次登陆。
图2为“海鸥”72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读图完成3-5题。
图23.当台风逐步接近丁过程中,丁地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4.图中四地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5.利用气象卫星云图不能()A.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B.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和速度C.确定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D.预报台风登陆的准确地点和精确时间答案:3.A 4.D 5.D有诗云“寒潮滚滚自天来,大地今朝暴雪裁,北国冰封千万里,江南路塞几多垓,……”。
据此完成6-8题。
6.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在冬季出现B.影响的范围不大,但可能导致多种灾害同时发生C.会带来低温、大风、暴雪天气D.在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7.寒潮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是A.风害B.沙尘暴C.雨雪D.冻害8.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及时回港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答案:6.C 7.D 8.A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全岛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低地约占30%,其余为山地和丘陵,海拔超过3000 m的高山不下百座,故台湾岛亦被称为“高山岛”。
读图3完成9~10题。
9.关于甲、乙所在地自然灾害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多发泥石流B.甲地多发洪涝灾害C.乙地多发滑坡D.乙地多发低温冻害10.台湾岛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主要是()①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②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地壳活跃③东部山区地势陡峭,岩石破碎④西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洪涝灾害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图3答案:9. A 10.A2020年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的平均降水量为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也超过了2016年的395毫米和1998年的358毫米。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测试定心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测试定心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8d4c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9.png)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基础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下图为中央气象台10月1日发布的台风“米娜”未来路径预报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因素中,影响台风“米娜”路径的主要有①副热带高压②洋流③地转偏向力④冬季风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预测10月1日20时A.杭州刮偏西风B.上海预防海啸C.福建暖锋过境D.南海风大浪高【答案】1.D 2.A【解析】1.“米娜”生成后,位于副热带高压南侧,受偏东气流会引导台风向偏西方向移动,台风到达东海后,受到副热带高压北侧的偏西气流影响,引导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动,因此副热带高压是影响米娜移动方向的主要因素,①正确;洋流对台风移动影响小,②错误;台风南北两侧因纬度不同地转偏向力有明显差异,导致台风向西移动,同时地转偏向力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运动方向,引导台风向西北、东北方向移动,③正确;亚洲东部的冬季风为偏北风,而“米娜”台风大致向西北、东北方向移动,冬季风与台风移动方向大致相反,因此冬季对台风移动影响小,④错误。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2.读图可知,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杭州以东,杭州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右偏,形成西北风,可称偏西风,A正确;图中显示,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为12级,可以引起风暴潮,但不能引起海啸(只特别强大的超强台风才可能引起海啸),B错误;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福建东北部,福建大多吹偏西风,不可能形成暖锋天气,C错误;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东海北部,南海离台风中心远,风力较小,因此南海出现风大浪高的可能性小,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进退异常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4.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3.A 4.D【解析】3.P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Q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第六章 自然灾害》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六章 自然灾害》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c484c26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0.png)
《第六章自然灾害》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极大的是:A、洪水灾害B、地震灾害C、旱灾灾害D、台风灾害2、2、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对环境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热能和气体,对大气层造成污染B、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可以覆盖土地,减少土壤肥力C、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岩可以成为地质资源D、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自转速度3、下列哪种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A. 洪水B. 地震C. 飓风D. 滑坡4、以下关于地震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B. 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出现剧烈震动C. 地震的震级越高,破坏力越强D. 地震发生时,人们可以听到巨大的爆炸声5、题干:以下哪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被称为“自然灾害之王”?A. 地震B. 洪水C. 飓风D. 台风6、题干:下列关于火山爆发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 火山爆发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B. 火山爆发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短期内人口减少C. 火山灰可以改善土壤肥力D. 火山爆发会引发地震7、地震是哪一种自然灾害?A. 地质灾害B. 气象灾害C. 生物灾害D. 环境灾害8、以下哪种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主要来自于水的冲刷和侵蚀?A. 地震B. 台风C. 洪水D. 地裂9、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洪水C、台风D、干旱 10、某地区在夏季连续几个月降雨量显著减少,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农田灌溉困难,这种情况属于:A、地质灾害B、气象灾害C、生物灾害D、环境灾害11、题干: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 地震B. 洪水C. 海啸D. 雪崩12、题干:下列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是:A. 雪灾B. 地震C. 热带风暴D. 雪崩13、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 地震B. 泥石流C. 滑坡D. 台风14、关于地震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内部B. 地震波中的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快C. 地震可以由人为因素引起D. 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应该在地震波停止后立即展开15、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 地震B. 滑坡C. 泥石流D. 台风16、关于洪水灾害的防御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加强河流上游植被保护,减少水土流失B. 建设堤坝,提高防洪标准C. 在洪水易发区建设大量水库,以调节水量D. 大量开垦湿地,增加耕地面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df32ddec77da26925c5b093.png)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课后练习一、单选题2019年1月3日8时48分,四川宜宾珙县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地震预警系统为距震中66千米的宜宾市提前14秒预警,距震中97千米的泸州市提前23秒预警,当地民众通过手机、电视、专用接收终端接收到了预警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莫霍面2.关于地震预警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震发生前发布预报B.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差异预警C.利用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预警D.距震中越远,发布预警越迟缓2019年11月26日阿尔巴尼亚西北部港口城市都拉斯附近发生6.4级地震,许多建筑物被夷为平地,地震造成46人遇难,超过700人受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及时监测此次地震受灾范围,最需要用到()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C.地理信息系统D.人工实际统计4.在该次地震中,下列逃生做法最危险的是()A.B.C.D.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
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
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A.泥石流、滑坡、地质、崩塌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C.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6.地质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①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成床边②在商场应迅速从高楼跳下③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④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问题。
7.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A.干旱B.洪涝C.暴雨D.冰雹8.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①春季多阴雨②冷空气势力强大③农事活动较早④梅雨提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9.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安纳托利亚断裂带是20世纪大地震时期形成的。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六章 自然灾害 质量测评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六章 自然灾害 质量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f2b9eb6228ea81c758f578f1.png)
() ①若身处平房,可迅速逃到室外 ②若身处正在行驶的车辆中,应加
速离开危险的区域 ③若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 ④若身处街
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图中显示,该地发生的自然灾害为地震,如果住在平房,院中
空旷,比较安全,可迅速逃至室外;若处于街道上,应注意躲开高大建筑,
解析 答案
18.(综合思维)该专业救援队迅速制定了营救方案,主要运用了( )
A.数字地球系统
B.遥感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 制定营救方案主要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 答案
某地理兴趣小组于“五一”期间在某地考察,该地属于自然灾害多发 区。读图,回答 19~20 题。
19.(地理实践力)当图示自然灾害发生时,小组成员的最佳逃生方式是
18、21、22、23、24、25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8 年 9 月 16~17 日,受台风“山竹”的影响,深圳出现特大暴雨。
据此完成 1~2 题。
1.(综合思维)台风“山竹”会直接带来( )
A.狂风暴雨
B.海啸风浪
C.潮起潮落
D.极端高温
解析 答案
读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 14~15 题。
14.(综合思维)在 a、b、c、d 四处,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解析 由等高线图可知,a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且密集,说明此处
为山谷且坡度较陡,因此最易发生地质灾害。
解析 答案
15.(地理实践力)若在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
2020-2021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训练:第6章自然灾害过关检测
![2020-2021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训练:第6章自然灾害过关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15ba9ae483c4bb4cf7ecd1e9.png)
农业投资计划书农业投资计划书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投资计划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投资计划书1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由来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以达到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返朴归真的目的。
同时,广大农民为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多地少矛盾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方面的挑战,开始尝试依托农业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开拓新的增收致富渠道。
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农家乐”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都市人陶冶心灵的天然牧场。
专家表示,乡村发展农家乐,让农民赚城里人的钱,有利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也有利于加速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村产业层次。
同时,农家乐的出现,还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内容。
农家乐增强了城乡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是一条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不仅是成年人喜欢那种清净淡雅的环境,就连孩子们也仿佛投入到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中,身心都得到了一种难得的放松。
生活在喧嚣声里的都市人,远离城市森林的压抑憋闷,取而代之的是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呼吸着乡野的泥土清香,踮着脚摘下一串串葡萄放入篮子———如此惬意的“农家乐”,已经成为都市人一种心灵“减压器”。
亲近自然,换换脑筋,不仅是成年人的需要,课业繁忙而又天性活泼的孩子也喜欢“农家乐”。
“农家乐”这样的旅游项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度假方式:消费者不必收拾厚重的行囊,不必为买不到车票而烦恼,享受原汁原味的农家菜,感觉简洁朴素的乡村生活,在参与中享受乐趣。
我们村汇南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子,村子自然环境优美,水域面积广,水质清洌,适合种养殖业的发展。
是我镇葡萄种植第二大点,种植面积达1500亩。
省级公路芙蓉大道通过我村,建成后将大大加强我村与外界的联系,交通便利。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册章末检测第六章 自然灾害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册章末检测第六章 自然灾害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f105bb77232f60dccca186.png)
章末检测(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下表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3~4题。
地区甲乙丙丁3。
丙代表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B.寒潮C.洪涝D.干旱4.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是广东省( )A.森林覆盖率高B.地势平坦C.降水丰沛D.纬度位置低新京报2019年4月8日快讯:记者今日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国沿海灾害性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将较2017年有所上升。
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海重,北方重B.内陆重,沿海轻C.沿海重,内陆重D.沿海重,南方重6.下列各组省份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A.桂、滇、黔B.粤、闽、浙C.赣、鄂、湘D.冀、晋、豫7.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①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②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③风暴潮引发洪水④低温冷害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8~10题.8.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冰雹9.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①春季多阴雨②冷空气势力强大③农事活动较早④梅雨提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10.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下图示意1949~1959年日本(北海道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6章 自然灾害 第六章测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6章 自然灾害 第六章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9d9c15f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1.png)
第六章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A.干旱B.洪涝C.台风D.冰雹2.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某年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
据此完成5~6题。
5.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增雨效果明显B.三峡大坝放水影响C.大气环流变化显著D.季风气候正常反应6.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修建水库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⑤打机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某中学组织野外考察,下图为学生绘制的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 )A.aB.bC.cD.d8.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A.aB.bC.cD.d夏特古道跨越新疆天山南北,全长120千米,海拔均在2500米之上,是丝绸之路上一条著名的古隘道。
《大唐西域记》描述此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
”下图为夏特古道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旅游爱好者普遍选择春秋季徒步穿越夏特古道,主要是为了避开( )①洪水切断古道②野生动物袭击③高温酷暑天气④风雪严寒天气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0.《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灾祸”,最可能是( )A.雪崩B.地震C.洪涝D.泥石流读图,完成11~12题。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候灾害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候灾害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74d5fa76bd97f192379e905.png)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候灾害课后练习一、单选题2019年1月21日至25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霸王级”寒潮侵袭,局部地区降温达20°C以上。
据此完成小题。
1.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山东、台湾、海南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2.对于华北南部地区来说,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发生在()A.冬半年B.春末夏初C.秋季D.秋末冬初3.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B.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C.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带来的暴雨和风速D.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转移工作下图示意我国某时段干旱灾害的分布图(阴影越浓表示灾害程度越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图示干旱严重地区主要包括()A.晋冀豫B.鄂豫皖C.湘鄂赣D.黔滇桂5.图中严重干旱区的旱情最有可能发生的时段时()A.4~5月B.7~8月C.10~12月D.1~3月6.该灾害对当地哪种农作物生长危害最大()A.油菜B.棉花C.小麦D.水稻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和不同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示意图。
回答以下小问题。
7.不同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示意图中与B河下游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丙所在国家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是()①热带雨林气候,夏季降水丰富、集中①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汇集水量大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①海潮对河水的顶托,不利于洪水下泄①围湖造田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020年2月13日,澳大利亚燃烧了7个月的森林大火终于熄灭了。
图a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图b是达尔文市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9.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的特点是()A.3-5月火灾分布的范围最广B.12-2月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30°S大陆东西两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D.12-次年5月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岸10.达尔文市在火灾易发季节()A.盛行东南风,降水较少B.盛行西北风,气温较高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11.统计发现,每一次森林火灾过后,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某些树种占比都会有所提升,其原因最可能是()A.大火把枝叶烧成灰,提高了土壤肥力B.大火清除地面有害病菌,减少病虫害C.该树种种子坚硬需要高温的刺激才能够萌发,大火减少了与其竞争的物种D.该树种树干枝叶含油脂少不易燃烧,大火对其危害小易成活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气旋活动,下图为美国龙卷风多发区位置及形成示意图。
2020-2021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章节检测
![2020-2021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章节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7c4cd4e0312b3169a551a45f.png)
2020-2021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章节检测一、单选题下图所示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可能分别是()A.沙尘暴、寒潮B.暴雨、高温C.滑坡、沙尘暴D.泥石流、寒潮下图为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进退异常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4.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
5.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①受山体阻挡影响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③受地面增温影响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①气压降低②风向偏西③雨势增强④风速减弱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左图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进退的快慢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时间的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8.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大多是()A.人口稀少地区B.经济落后地区C.平原地区D.高原地区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低分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该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较薄,且内部结构脆弱B.山体高大,对地壳的压力增大C.位于板块边界的火山地震带D.区域多断层且呈西北一东南走向10.该地区D点发生强震时,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的破坏程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丁地()A.震级高B.距离震源近C.海拔高D.地处断层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读GIS分层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质量达标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质量达标检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fc8f0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e.png)
第六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次台风期间海南岛降水量分布。
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台风期间,甲地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是( C )A.滑坡、泥石流B.地震、火山喷发C.风暴潮、洪涝D.泥石流、洪涝2.乙地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 )A.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B.滥伐森林,过度垦荒C.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D.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剧烈[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下游的河口地区,受台风影响,可能产生风暴潮;受上游来水影响可能产生洪涝;C正确。
该地地势低平,降水较少,不会出现滑坡、泥石流,A、D错误。
地震、火山喷发主要是受内力作用形成的,与台风关系不大,B错误。
故选C。
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乙地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且降水强度大,可能产生滑坡、泥石流,A正确。
滑坡、泥石流与植被破坏和降水变化有关,但材料没有涉及相关信息,B、C错误。
此处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岩浆活动剧烈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A。
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山区一条高速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见下图),多辆汽车被埋,其中包括一辆30座客车。
此次山体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伤。
据此完成3~5题。
3.此次山体滑坡( D )A.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B.完全是由修路切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C.是因过往车辆太多,山体不堪重负而导致的D.是地形陡峻、连续降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4.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可能是( C )A.毁坏各种基础设施B.埋没田地C.毁坏森林等植被D.掩埋汽车5.在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A )A.迅速往滑坡体两侧跑B.迅速向山下低洼处跑C.原地不动,等待救援D.双手抱头,身体趴下[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山区一条高速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分析可知,该高速公路经过山区,地形陡峻,坡面不稳定,易发生滑坡,而持续的降雨是此次滑坡形成的重要诱发因素。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带答案真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带答案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9b442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d.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带答案真题综合题1、主要手段:(1)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和____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____、____、____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____,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____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____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____,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并促进____和____和发展。
这一过程也能帮助增强防灾能力。
2、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分布最为广泛的两种气象灾害。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分析其原因。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季最为突出,说明其主要原因____。
(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试说明其主要表现。
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0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1)本次中苏拉威西省地震的震源所在地的圈层是________(①/②/③)。
(2)地震发生时,正在附近海域潜泳的游客感觉是________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________,在地震发生时的“黄金12秒”内,列举2个有效的避灾方法。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第六章 自然灾害 测评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第六章 自然灾害 测评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f39db23c1ec5da51e270db.png)
第六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8年11月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寒潮侵袭,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级行政区寒风凛冽、雪花飞扬,对农牧业、电力、供暖、民众出行造成较大影响.据此完成1~3题.1.寒潮会造成( )A.洪涝灾害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C.南方沙尘暴天气D.水土严重流失2.寒潮若在春秋季来袭,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A.大风降温天气B。
高温伏旱天气C。
暴雨洪涝天气 D.干旱天气3。
我国最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
海南岛 D.塔里木盆地解析第1题,寒潮是由于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形成的,所以A错;寒潮来袭往往形成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B正确;在北方会出现沙尘天气,南方则不会出现,C错;水土流失与寒潮无关,D错.第2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侵袭,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A正确.第3题,寒潮在南下的时候,受山脉的层层阻挡及地表摩擦力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海南岛的纬度低,所以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C正确。
答案1。
B 2.A 3。
C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干旱C。
低温冻害D。
滑坡、泥石流5.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
黄河下游地区B。
长江中游地区C。
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解析图中河流为“地上河”,且湖泊众多,海拔较低,可能为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荆江河段地势平缓,河流曲折,排水不畅,上游的泥沙易堆积抬升河床,引发洪涝灾害。
答案4。
A 5.B白格村位于金沙江右岸(西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该地滑坡区岩土体两次发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岩体沿河谷西岸斜坡直冲而下,进入金沙江并继续向东岸运动,受到东岸(左岸)山体阻挡,最终依地势堆积,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坝和堰塞湖。
下图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滑坡发生前的影像数据(左图)和两次滑坡发生后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的影像数据(右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原卷版)单元测试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原卷版)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3bd078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c.png)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能力提升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雷暴是暖湿空气在不稳定环境中强烈上升形成的,常伴有闪电等天气现象。
某年7月18日,有雷暴越过洪泽湖,历时约1小时,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雷暴强度与闪电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
下图示意该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时闪电发生的时空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2.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其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摩擦力小B.空气对流减弱C.水汽得到补充D.热量得到加强2020年7月7日,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但位于皖南山区的安徽歙县县城考区的2000多名高考生因”特殊原因”均未达到考场正常开考,但7月8日高考正常进行。
经教育部同意,这2000多名高考生于7月9日启用备用试卷进行语数补考。
据此完成3-4题。
3.材料中的“特殊原因”最可能是A.狂风B.强降雨C.滑坡D.地震4.2020年高考首日,湛江地区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D.日落的北京时间早于18:00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堰体由巨石砌成,底部宽,顶部窄,堰底倾向上游,堰体向上游稍鼓出成弧形。
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鄞江。
下图为它山堰位置及堰体景观图。
据图完成5-7题。
5.对海潮上溯的季节和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河流水位低B.夏季台风强度大C.冬季海陆风强D.夏季海水膨胀6.它山堰仍可以继续发挥的作用有①阻咸②蓄淡③排涝④灌溉和生活供水⑤发电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7.对堰体构造设计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巨石砌成坚固耐用B.倾向上游抗滑泄洪C.底宽顶窄稳固泄洪D.堰体弧形美观大方穿越太行山的某段铁路紧邻高达百米的石灰岩山体,当地铁路部门的捅山工时常需要登山清除随时可能掉落的危石(图a),以保障铁路及列车通行安全。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测评(A)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测评(A)](https://img.taocdn.com/s3/m/d7f770750029bd64783e2cf9.png)
第六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完成第1~2题。
1.该地理现象是()A.地震B.台风C.赤潮D.梅雨2.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A.东南亚B.中美洲C.孟加拉湾D.几内亚湾答案:1.B 2.D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理现象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副热带洋面,向西北方向的陆地移动,应为台风。
第2题,根据该台风的移动路径可知,其主要影响大陆东岸,非洲的几内亚湾位于大陆西岸,出现频率较小。
读下列图表,完成第3~4题。
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3.我国洪水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是()A.季风区B.亚热带C.第二级阶梯D.内流区4.由图表知()A.暴雨发生频率与洪水灾害分布在鄂、粤、晋等省级行政区域一致B.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粤、桂,完全是台风造成的C.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地形和暴雨关系都很密切D.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加大与洪灾发生没有关系答案:3.A 4.C解析:由图可知,洪水灾害集中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季风区。
洪水灾害与暴雨发生频率不一致的是山西省,粤、桂暴雨形成主要与雨季长及台风影响有关。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第5~7题。
5.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涝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7.与其他灾害带相比,Ⅳ灾害带南部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寒潮答案:5.A 6.C7.C解析:第5题,紧紧抓住气象灾害发生的圈层——大气圈,即可得出答案。
第6题,洪涝和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加上我国农业涉及面积大,因此洪涝和干旱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第7题,Ⅳ灾害带南部为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降水变率大,因此是泥石流频发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章节检测一、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可能分别是()
A.沙尘暴、寒潮B.暴雨、高温
C.滑坡、沙尘暴D.泥石流、寒潮
下图为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
4.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下图为某次台风
路径图。
5.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①受山体阻挡影响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③受地面增温影响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①气压降低②风向偏西③雨势增强④风速减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左图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的快慢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时间的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
8.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大多是()
A.人口稀少地区B.经济落后地区C.平原地区D.高原地区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低分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该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较薄,且内部结构脆弱
B.山体高大,对地壳的压力增大
C.位于板块边界的火山地震带
D.区域多断层且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10.该地区D点发生强震时,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的破坏程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丁地()
A.震级高B.距离震源近C.海拔高D.地处断层带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读GIS分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为()
A.滑坡B.地震
C.崩塌D.泥石流
12.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示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示,他需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A.坡面起伏状况B.坡向
C.坡面侵蚀D.地层厚度
13.图示地质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预警、预报B.抢修道路
C.植树造林D.修护坡工程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该地居民常用石头垒砌房屋,专家在岩石中发现三叶虫化石。
下图是岱崮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该地地貌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外力侵蚀→沉积→地壳下沉
C.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15.由图推测该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火山B.泥石流C.滑坡D.地震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
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的森林覆盖率为20%(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约为32%),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从2019年10月份开始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大火。
材料二下图是2020年1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和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1)澳大利亚东部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些自然带?
(2)请您对如何预防森林火灾提出合理的措施。
(3)森林火灾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并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有计划、低强度、可控的森林燃烧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试分析其有益作用。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4月3日9时52分,台湾台东县发生5.7级地震,震源
深度12千米。
新华社台北2012年6月10日电,来自台湾气象部门的消息,10日5时左右,台湾宜兰外海发生里氏6.5级地震,全台有震感。
材料二台湾岛地形示意图。
(1)台湾岛最主要的和发生最频繁的地质灾害是什么?为什么?
(2)在同一次地震中,岛的东部和西部灾害强度相同,但灾害的危害程度是东部大还是西部大,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2.B3.A4.D5.D6.A7.A8.C9.C10.D11.A12.B13.B14.A15.C
16.(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17.(1)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加强对森林火灾的监测;建立火情智能预警系统;建立防火隔离带;提高公民防火意识。
(3)减少林地可燃物,降低森大火的发生概率;控制病虫、鼠害;促进森林天然更新;促进灌木生长,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18.(1)地震。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西部灾害的危害程度大。
因为西部是台西平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而东部为紧邻海洋的山脉,人口城市分布少,经济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