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论文
陶艺 毕业论文
陶艺毕业论文陶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导言: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本文将探讨陶艺的历史渊源、技术特点以及当代陶艺在艺术界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一、陶艺的历史渊源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人类通过发现和利用陶土,开始了对陶艺的探索与创作。
在中国,陶器的制作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青铜时代的彩陶到唐宋时期的青瓷,陶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陶艺的技术特点陶艺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挑选陶土、制作陶胚、装饰、烧制等。
不同的陶艺家会运用不同的技术和工艺,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其中,最为知名的技法包括胎釉陶、素瓷、刻花、彩绘等。
这些技术特点使得陶艺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充满了艺术魅力。
三、当代陶艺的地位和发展前景随着时代的变迁,陶艺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当代陶艺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创作出更加个性化的作品。
陶艺在当代艺术界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陶艺展览和艺术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同时,陶艺也逐渐进入了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装饰艺术,例如陶艺家居用品、陶艺饰品等。
这为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四、陶艺的文化传承陶艺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陶艺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
陶艺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一些陶艺家致力于将传统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符合了当代审美需求。
结语: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门手工艺,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
当代陶艺家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与探索,为陶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陶艺将继续展现其独特魅力,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
陶艺教学论文六篇
陶艺教学论文六篇陶艺教学论文范文1(1)陶艺教育在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陶艺教育是一种基于艺与工的教育方式,能够对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养。
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学习者能够以一种纯粹的、浑然天成的心态去创作陶艺座屏,而冲破传统教条教育的束缚,从而有效地爱护学习者的个人爱好与挖掘学习者的创作潜力。
在进行教育实践中,学习者通过主观的想象力,发挥对实体与虚拟物体的充分联想和想象,一种非语言性的东西将想象的画面、个人情感等外化在陶瓷艺术上,以丰富的表情、立体感等呈现出艺术的特性,从而在实践中挖掘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作天赋。
(2)陶艺教育的教育功能。
陶艺教育的教育功能正是对艺术与工艺的完善呈现和详细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是陶艺教育的主体,而艺术与工艺则是陶艺教育的内涵,同学在接受陶艺教育过程中,将能够对其自身的制造力的挖掘、智力的培育以及共性的树立等进行完善。
首先,陶艺教育重视艺术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挖掘同学的制造力。
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同学是主体,需要不断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接触的图像、实物等实体以及虚拟的东西进行想象,凭借其对社会生活、文化科学等的感知和熟悉,以观看者的角度提炼升华,并借助艺术的观赏力量和表现力量,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来。
其次,陶艺教育重视工艺技能的把握,有助于开发同学的智力。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简单的系统,掌握着个人动作、形象思维、语言以及抽象思维等力量。
对于青少年学习者而言,其智力开发程度远远不足,可开发空间巨大,孕育无限的发掘潜力。
陶艺教育重视学习者工艺技能的把握,强调形象思维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最终,陶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工艺,有助于培育同学的共性和陶冶情操。
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陶艺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与对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记录和表现。
人们对于陶瓷艺术的观赏和审美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转变,陶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工艺,以娴熟的工艺呈现完善的艺术,需要学习者共性的表述与情操的流露。
基础教学陶艺论文[合集五篇]
基础教学陶艺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基础教学陶艺论文基础教学陶艺论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基础教学陶艺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陶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陶艺作为综合艺术,无论是造型设计、外观表现还是艺术内涵等,都体现着浓厚的文化信息。
如宜兴的紫砂壶,集造型、书画、篆刻等诸多传统文化元素为一体,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如,有一把紫砂壶造型别具一格,壶盖为一只小鸟,形象生动,而壶把形似树根,枝桠上有着梅花点点,这种构思清新典雅。
紫砂壶是集陶文化、茶文化及书法、绘画等多种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部分,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美学、艺术的相融。
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除泥色、造型、制作工艺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诸多方面。
这正是陶艺融合多门类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其基础教学主要是以简单的结构设计、素描、色彩运用、造型等艺术内容为先导,使学生对造型、色彩、技法的认识上升到艺术审美的高度,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每年有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不同领域的艺术设计工作。
因此,做好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对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至关重要,这是艺术设计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艺术设计是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社会、科技与技术、经济与文化的高度统一。
过去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设计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艺术设计教育出发,不仅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更要注重艺术设计的`精神体现。
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机融入陶艺作品,使城市既表现出现代化发展,又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是一种美的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主要方向。
陶艺欣赏与制作的结业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的结业论文瓷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看着形状的各异的瓷器,大家就会生出很多的好奇,这么精致的瓷器是怎么做出来的,上面的图案是怎么弄上去的,这些色彩又是怎么回事?为了能正真了解这些漂亮的瓷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我们宿舍集体出动去修陶艺课,亲自体验如何制作瓷器,下面这些便是我通过选修这门课所获得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以及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所得到的一些感受。
第一节课我们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心态早早的便去了教室,没想到教室里已经做了好多的人,才发现原来大家和我们都一样,都很好奇,很积极啊!随便找了位置坐下之后,老师也来到了教室,便开始了我们的陶艺课。
首先老师给我们讲了陶瓷的历史:1,距今80000-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彩陶。
那是的陶瓷都是在8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用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作画料,(这些画料耐高温,且在高温下易显色),如铁红(氧化铁)。
那是的的陶瓷都有这样的特点:粗糙、渗水(如花盆)。
2,在夏、商、周出现了釉陶(“釉”的出现,第一次飞跃)而在这时的陶瓷上的釉都只有几十微米厚。
但却因为有釉的加入而变得很好看。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越窑便出现了青瓷,这种青瓷是在釉陶的基础之上转变而来的,青瓷的釉变厚。
4,隋唐五代,南青北瓷和天马行空5,宋代五大名窑的出现导致了瓷器的出现,这是第二次飞跃,使得瓷器到达顶峰状态。
6,元明,一枝独店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7,在明代清幽古镇宜兴(中国陶都)出现了紫砂、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8,在清代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这是陶瓷艺术的第三次飞跃。
讲完了陶瓷的历史,我们对陶瓷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前不知道,经老师这么一讲才发现原来陶艺也有这么深刻的历史,对陶瓷艺术是越来越喜欢了。
紧接着老师便开始了陶瓷艺术的讲解。
偌大的一个教室大家都很有认真的听着老师的讲解,忽然觉着陶瓷艺术的魅力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首先这些陶瓷风格大多写意,含蓄隽永。
陶艺制作与欣赏结课论文
陶艺制作与欣赏结课论文前言:中国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
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而我们在课上所学的陶艺则是软陶艺术,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
又叫“彩陶”,也称“烧烤粘土”。
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
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
中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
软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按烘烤方式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
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
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因此也称“印纹软陶”。
软陶常识:软陶表面纹饰结构较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等。
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都认为这就是橡皮泥。
软陶的兴起缘于二战以后,从那个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玩这种低温聚合粘土。
尽管软陶的历史不算短了,但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只有大约10年。
最初流行是在台湾地区。
现在“软陶”这个称谓就是沿袭了台湾的叫法。
20世纪30年代,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图样像千万种花一样缤纷灿烂,可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洲地区。
后来传进美、日。
直到今天,软陶仍是手艺界DIY族的最爱。
软陶的英文名字最常见到的字是[POLYMER CLAY]。
它是一种"土",是一种"必须放进烤箱烘烤成形的土"。
陶文化论文六篇
陶文化论文六篇陶文化论文范文1由于创与消费者均主要集中于青年群体当中,“卡通化”陶艺的价格普遍偏低,仍有很多具有类同于玩偶的性质,因而大多数的“卡通化”陶艺作品是小型陶瓷雕塑,包括人物和动物题材,很多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各类卡通动漫影视片。
这些小型“卡通化”陶瓷雕塑作品大多形态生动可爱、造型夸张变形,极富有童真童趣和生活情趣,多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其中有部分作品立意较为深刻,能够引起观者对人生、对世界深化思索。
除了各类小型“卡通化”陶瓷雕塑与玩偶以外,很多“卡通化”陶艺与生活陶瓷相结合,形成各种多姿多彩的“卡通化”生活陶艺。
与一般日用瓷相比,大多数“卡通化”生活陶艺系手工制作,创作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不受一般日用瓷各种设计法则的约束,自然、清爽、新奇、朴实而具有创意性。
在“卡通化”生活陶艺作品中,卡通形象以各种方式与茶具、餐具、饰品、花盆等结合在一起,并且装饰手法也呈多样化进展趋势,如实行像生、捏雕、刻画、彩绘等,结合形式多样,布满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想象力和共性化创意。
这些“卡通化”生活陶艺表达的不仅仅是儿童化的动漫形象,表达的更是一种生活情调与态度,特殊是对于调整和缓解都市白领阶层的工作、生活压力具有突出功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温馨愉悦的氛围。
虽然“卡通化”陶艺进展势头日渐迅猛,但由于其进展历史还很短,可以说尚处在尝摸索索的试验性阶段,因而还远未摆脱非主流的地位,这明显与其进展状况和将来前景不相匹配。
在各类陶艺展览和学术研讨中,“卡通化”陶艺均未能占据一席之地,当然,这与其本身进展还不够成熟与完善有亲密关联。
“卡通化”陶艺所表达的仍主要为西方审美形式与内容,因而,“卡通化”陶艺创需要在将来的进展中努力寻求公众认知和机遇,其首要需解决的是本土文化的表达问题,即如何使“卡通化”陶艺脱离或减弱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更多地具有民族文化气息。
另外,“卡通化”陶艺目前还主要处在表层进展中,注意于外在形体的直观视觉表现上,普遍还没有触及和揭露隐蔽于外在卡通形体之后的深刻社会、文化问题。
关于陶艺专业论文
关于陶艺专业论文在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设陶艺制作专业。
在临近毕业时,肯定有一篇毕业论文困扰着高校毕业生。
那么,陶艺的论文要如何撰写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陶艺专业论文,希望能帮到你。
毕业论文一:陶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最为大众熟悉的日常用器。
因此,很少有人在意“陶”和“瓷”的区别。
其实,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严格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先有陶后又瓷的,我们所说的“瓷器”实际上是由“陶器”衍变而来得。
下面我就自己对陶瓷工艺粗浅的认识,极其简略的介绍一下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制陶技术有着辉煌而独特的成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众多的新时期时代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
其中一些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用品那么简单,而是具有了显明的艺术倾向和审美意识。
如当时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
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并且结构简单的横穴窑与竖穴窑逐步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从而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较前代更加稳定和成熟。
据资料记载,当时最高的烧成温度已经到达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
自殷商时代早期,即以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到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
中国最早的陶瓷是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随着中国原始艺术的第一繁荣时期的结束,迎来了新石器时代工艺彩陶的第二繁荣期的来临。
仰韶文化彩陶最早出现在河南省淹仰韶村发现。
其中有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西安东郊半坡村,分布地区集中在关中平原。
彩陶以黑色与红色为主。
装饰图案有人面纹、鱼纹、鹿纹、蛙纹等。
而中晚期的鱼纹从静态转为动态,不再注重形态,通过对口,眼腮尾鳍的描绘来表现鱼的动态。
半坡型彩陶钟情于几何纹样的造型。
说明了我们祖先的抽象造型能力。
庙底沟型彩陶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
主要分布在陕西中地区。
陶艺课作文6篇
陶艺课作文6篇陶艺课作文篇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做陶艺了,因为好些生活中的用品就是精美的陶艺作品,比如瓷碗、瓷花瓶、瓷杯……一天,我们八小队全体成员一同来到了乐和城四楼的泥都陶艺吧学习做陶艺。
我们一进陶艺吧,工作人员就向大家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做陶艺。
做陶艺的时间还没有到,我便四处张望,看到四周的展示柜上放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陶艺作品,它们有的像正在扭动的小蛇,有的像一个爱心。
做陶艺的时间到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因为我已经等不及要体验了。
我们每人系上一条布满彩色条纹印有“泥都陶艺吧”的围裙后,就分别坐在一个神秘的机器前,仔细一看,哦!原来这是一台陶艺机呀!每台陶艺机旁边都有一盆如镜子一般清澈的水,将陶艺机的开关打开后,机子中央的圆盘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转动起来。
圆盘中间放有一块馒头大的陶泥,我先将手放在盆里洗了洗,然后用沾满的水的手在随机器转动的陶泥上捏造自己喜欢的形状。
捏着捏着,发觉手中的陶泥又干了,于是连续几次把手弄湿再做造型。
因不停地加水,陶泥变软了,在旋转时就总往下掉,我就泄了气,注意力也分散了,突然瞟到坐在我对面的伍嘉仪裤子在沾了一大块陶泥,可她却没发现,仍全神贯注在捏着陶泥,手中的陶泥也呈现出杯子的雏形。
于是我又继续集中精力地做起陶泥来,最终捏成了一个小瓶子。
我意识到只要专心,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好。
通过做陶艺,使我认识到,中国的陶艺艺术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钻研和创新流传发展下来了,我们要不断努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陶艺技术发扬光大。
陶艺课作文篇2今天下午我参加厦门晚报小记者活动:亲子diy陶艺大赛,我从泰和花园步行到华府国际,我们先签到,领了一个名牌号、一朵花和一张商业单。
不久后活动开始了,我们拿著名牌号做为入场证入场了。
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杯清水、一杯混水(似乎这杯水被参入了很多泥巴)、一块泥、一张纸、一根竹签和一把刷子。
我挑了个前面的位置坐下。
主持人先介绍了陶艺老师,陶艺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每个工具的用途,清水是用来防止泥巴干裂,浑水是用来当胶水,竹签用来雕刻,刷子用来涂泥浆,知道基本工具的用途以后就可以做陶艺了。
陶艺论文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洗作鼓式, 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
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高22cm,口径5.5cm,足径6.4cm。
瓶平口外折,颈细长,圆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龙穿花纹饰。
此瓶造型优美,胎体洁白,螭龙纹刻划得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为定窑的上乘佳作。
钧瓷
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品种繁多,造型独特,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其成就在于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陶艺教学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陶艺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观念和创新精神。
本文通过对陶艺教学实践的探讨,分析陶艺教学的意义、教学方法和实践过程,旨在为陶艺教育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陶艺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审美观念一、引言陶艺,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陶艺教学逐渐成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陶艺教学实践的探讨,旨在提高陶艺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陶艺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陶艺教学要求学生亲手制作陶器,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陶艺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陶艺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制作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陶艺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艺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释放压力,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陶艺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制作陶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陶器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
2.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陶艺制作过程,体验陶艺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陶艺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3. 分组合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陶艺作品。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制作符合自己风格的陶艺作品。
四、陶艺教学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1)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如陶土的种类、特性、制作工艺等。
(2)熟悉陶艺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泥板、剪刀、模具等。
(3)了解陶艺创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泥料准备、造型设计、烧制等。
2. 制作阶段(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陶土进行制作。
陶艺欣赏论文
陶艺论文一.陶艺欣赏部分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东方绚烂的文明财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人们关注。
也是出于对陶艺的喜爱和好奇,这学期我选修了陶艺欣赏和制作这门课程。
在为期五周的理论课上,老师带领着我们追随陶瓷艺术的足迹,从距今8000-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我们逐步揭开了陶艺神秘的面纱。
陶艺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夏商周的辉煌——釉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越窑青瓷、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宋代的五大名窑、元明一枝独秀的景德镇、明清幽谷古镇宜兰、以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景德镇时代。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风格以写意为主,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次建筑的喜欢、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
同时,陶艺是一种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理论课所介绍的陶瓷艺术主要分为新时代的彩陶、秦汉陶俑、唐三彩、四大名窑、景德镇陶瓷、元代青花、紫砂几个章节。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秦汉陶俑、唐三彩和元代青花,以下重点介绍这三章的内容。
秦汉陶俑所谓俑,是以木或陶等材料制作的人或物的雕塑作品,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
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
同时,由于战乱,人口密度迅速降低,这才有了俑的出现,来代替残忍的活人殉葬制度。
1.秦俑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陶艺论文创作总结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陶艺创作实践的总结,探讨了现代陶艺创作中造型、装饰、火艺以及与其他材料结合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提出了一些对陶艺创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引言陶艺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陶艺创作也在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本人陶艺创作实践的总结,旨在为陶艺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陶艺创作实践总结1. 造型设计在陶艺创作中,造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个好的造型设计可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
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追求新颖独特:在造型上,尽量打破传统束缚,寻求创新。
例如,在创作过程中,我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造型,使作品更具时代感。
(2)注重比例协调:在造型设计时,注意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使作品整体协调美观。
(3)注重线条美感:线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要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美感。
2. 装饰手法陶艺装饰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我常用的几种装饰手法:(1)釉上彩:运用各种颜色和图案,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2)釉下彩:通过在陶坯上施釉后进行彩绘,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3)雕刻:运用雕刻手法,展现作品的肌理和质感。
3. 火艺技术火艺技术在陶艺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下是我对火艺技术的总结:(1)掌握火候:火候的掌握对作品成品的质感、色泽和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2)选择合适的窑炉:不同的窑炉对作品的烧制效果有很大影响,要选择合适的窑炉进行烧制。
(3)创新烧制方法:在传统烧制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烧制方法,以实现作品的艺术效果。
4. 与其他材料结合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将陶艺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可以使作品更具创意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1)与玻璃、金属等材料的结合:通过将这些材料巧妙地融入陶艺作品中,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2)与自然元素的结合:运用石头、树枝等自然元素,使作品更具生态气息。
三、陶艺创作思考与建议1. 注重文化内涵:陶艺创作要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陶瓷艺术论文
陶瓷艺术论文陶瓷艺术论文篇一: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陶瓷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这个所谓的作品就是“艺术垃圾”了,当人们无法用价值来衡量某个作品的时候,那这个艺术品就成了无价之宝。
得以“无价”而著称,说明了这个作品充满了文化和艺术的含量。
也说明了人类所创造的陶瓷文化,其特殊价值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陶瓷艺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扩展人们的情感视野,其受众接纳程度,必须面对多层次对象的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看似两个话题,但它们是合二而一不可分割的理论性话题。
它们深沉含蓄,长于寄寓比兴,无论是人与自然,它们内在相契之处,有着特殊的敏感与联想,因此,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之间,形成了默契有别于它类的艺术语言,陶瓷绘画艺术。
一、论陶瓷文化中国最早而众多的古陶片,在距瓷都景德镇百余公里的万年大源仙人洞出土。
出土的陶片中,已出现原始朴拙的绳纹装饰、刻画格装饰、附加堆装饰。
这是陶瓷文化史的重大发现,它刷新了古陶瓷文化的发展史。
陶片简陋的线条,说明了那个时期的先辈们就已有陶器绘画,开始用图案来装饰陶器,以此来表达某种语言,可以说开创了陶瓷美术的先河。
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的历史有着极其密切而久远的联系。
尤其是陶瓷装饰艺术的进步,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文明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陶瓷装饰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种视觉艺术,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它凝聚了古老民族美化生活的方式,又揭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又是陶瓷艺术发展的时代标志,是陶瓷文化发展的象征。
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在积淀和物化中国文化的同时,产生并形成了特有的中国陶瓷文化。
伴随着中国陶瓷制造技术、陶瓷工艺水平和陶瓷艺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中国陶瓷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各个历史时期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创造智慧。
高中美术教育陶艺论文(全文)
高中美术教育陶艺论文一、陶泥课程如何才能有效可行(一)简捷便利的教学设施开设陶泥课所需的教学资源有限,一般的高中有了教室、桌椅、陶泥、简易的制作工具和作品陈设架便可以运行,这门课无需繁琐、华丽,越自然、朴实,越能接近古人制陶的真实境地,重现先民困难劳作的情景,越能唤醒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自身的创作热情,从而达到减缓压力、休养生息、发现自我、融入生活、树立信心、寻求进展的目的。
有条件的一般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可以增设拉坯机、施釉、窑炉等设备,让学生体会到机械制作的便捷,观赏到作品经历窑变后奇异的绚丽色彩,对没有条件的一般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则可运用各种颜料(水粉、油彩、油画棒等)和油漆、鞋油等多种材料的涂绘,完成作品的最后创作,使学生通过亲手制作真正体会经典作品创作的精妙和不易,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达到审美技艺的提高。
(二)愉悦宽松的教学理念陶泥课一改以前教者讲、学者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倡导一种玩的最高境地:即让学生在一种玩耍的气氛中开始揉泥感知泥性,继而泥条盘筑、泥板塑型、捏塑成形,或成器、或成像、或成形,在宽松的氛围里塑造直观的、立体的多维空间形象,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创作能力、立体造型能力、多角度观察能力、全面思考分析能力,让学生的综合技能和整体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从量到质的提高。
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进,这就是我们陶泥课所要营造的娱悦宽松的教学理念。
这种理念需要教师从教者变身为玩伴,在玩中不断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作欲。
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加强知识的储备,还得拓展见识的空间,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多种教学材料,形成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教与学相长的良性效应。
(三)多项激励的进展空间作品陈列架是第一项激励机制,每节课下来,对新颖的造型和别致的创意要及时加以肯定,并将作品陈列上架,达到肯定成绩、培养自信、激发创作的目的;对有缺陷的作品,则指出如何修改才能达到上架的要求,给学生留下一线希望,让其在下级课更加努力地去完善。
现代陶艺用于室内设计论文(范文大全)
现代陶艺用于室内设计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现代陶艺用于室内设计论文一、现代陶艺与室内空间结合的背景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学科,它与室内结合一定是必然的事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审美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和视觉上的感受也越来越高。
室内空间的设计开始从单单只要求室内的功能性,逐渐转为满足人们心理、生理等需要角度出发。
人们开始关注人性、生态和低碳等多种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
室内环境重“装饰”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现代室内设计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
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在创造中不刻意形成的特殊肌理和形态,常常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陶艺的造型手法多种多样,外表的装饰和肌理更是变幻无穷,其美感可表现简约大方,亦可表现优雅粗狂,风格和造型多样性,符合室内多元化设计的需要。
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审美角度的转变,对室内设计思潮的转变和现代陶艺艺术观念的转变,现代陶艺在室内装饰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拥有现代陶艺制品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象征、一种审美水平的象征和一种生活的需要。
二、现代陶艺与到室内设计的融合现代陶艺要想在室内达到好的应用效果,要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室内环境,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原则,这样才能实现现代陶艺与室内空间的良好融合。
1.在室内设计中,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现代陶艺是一种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特殊艺术品,它是集个人素养、民族气质、社会文化于一身的一个传承符号和传播媒介。
陶艺室内装饰品种类繁多,室内空间表现形式主要有室内墙面陶艺、室内橱架展示陶艺、室内台面摆设陶艺、落地陈设陶艺、悬挂陈设陶艺等等。
不同形态的陶艺品在室内不同位置进行摆放,对室内营造的效果也会不同。
位置摆放的恰当好处,会使陶艺品在室内环境应用中显得有文化内涵,体现出使用者的高雅,大气。
同样,陶艺品的巧妙应用,又为室内增添色彩。
2.现代陶艺与室内空间结构的结合现代陶艺展现人的思想和视觉感受,而室内空间展现的是人和人的交往活动,前者是想象和感受的自由,后者是活动的自由,两者相互包含,相互补充。
初中美术教学的陶艺实践范文
初中美术教学的陶艺实践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的陶艺实践摘要: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陶艺实践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分析陶艺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陶艺教学,为初中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陶艺实践,教育意义,教学方法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其中,陶艺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意义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陶艺教育的意义、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初中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二、陶艺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陶艺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陶艺,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陶艺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陶艺创作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国陶艺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陶艺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初中美术陶艺教学方法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情感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在陶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陶艺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陶艺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陶艺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注重实践,提高动手能力陶艺教学应以实践为主,教师应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从陶土的选择、揉捏、塑形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身参与。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尝试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陶艺的毕业论文
关于陶艺的毕业论文范文一:陶瓷的美又在于什么?我想正如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对陶瓷的美认识是不同的。
即使对同一个人而言,随着对陶瓷的学习,逐渐深入去体会,他对陶艺之美一定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正是这样的!在没有上这一门课之前,我素来对陶瓷有一种热爱!但这一种热爱,仅仅如一个年轻的小伙对一个素未蒙面的姑娘一见钟情一样,被其外表或还有其典雅的服饰所吸引,只是内心充满着无限的遐想,而对她内在的品行修养并没有什么了解!正是通过陶瓷一点一滴学习,一次又一次的亲身创作,我才解开了陶瓷那神秘的面纱,才认识到她并非高高在上,接触到她朴实的一面!起初,我是欣赏陶瓷的是其年代久远,是其优美造型,是其承载的古老的华夏文化,当然,还有其高昂的货币价值!现在所保存的古代陶瓷有明清的紫砂,有闻名于世的元代青花,也有珍贵无比的宋五大官窑瓷器,有盛唐的三彩,有汉魏的陶俑,有数量巨大的秦兵马俑,更惊人的是还有史前古陶,面对这些经历无数风雨的看似那么娇贵脆弱的古代陶瓷,让我怎能不惊叹其年代之久远!看那色彩斑斓的唐三彩,看那素面朝天的越窑瓷,看那典雅宁静的青花瓷,让我怎能不赞叹其造型之优美!每一件陶瓷都体现了她当时所处的环境,都表现了时代的文化,古老的华夏文化多少在陶与瓷的身上有所刻画!货币价值更不用说,一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大罐拍得2.3亿人民币的天价,不能不使我这样的外行人瞠目结舌!然而,这些只能说是对陶瓷的浅显的认识,还只是美丽姑娘的外表,最多加上其身世!而对其内在的品质一无所知!直到开始亲手创作陶瓷,我才慢慢的对陶瓷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慢慢的阅读她内在的品质!陶瓷源于最普遍存在的泥土。
一般人认为脚下踩的泥土是最贫贱的;含有很多细菌,是最脏的;到了阴雨天,泥泞不堪,也是最讨厌人的!没有多少人愿意用手碰触它,更不用说亲手制作一件泥坯了!他们说自己对晶莹剔透的陶瓷之器热爱无比,却不愿承认陶瓷的母亲——泥土,这难道是真正的热爱吗?泥土是有性灵的,她有宽容博大的母性之美,不仅陶瓷由泥土产生,我们又何不是根植泥土之中呢?女娲用泥造人虽然说是传说,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件可以离开泥土呢!能说我们的根不是在泥土之中吗?在用土做陶做瓷时,正如女娲创造人类一样,要待之以温和,决不可粗鲁的摔打,决不可用力过大,决不可急躁求成。
艺术设计陶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艺术设计陶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艺术设计陶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摘要:陶艺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随着当代人们对手工艺以及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陶艺课程也开始走上了相关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
本文主要分析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开设陶艺课程的相关现状,并对其相关改革提出了措施。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陶艺课程在当代艺术格局这方面,陶艺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陶艺课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去学习的一门课程。
学习陶艺相关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审美素养。
学生要想获得一个全面的发展,不但要去对外国经典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体验,而且要学会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创造力。
陶艺体现了装饰美、材料美、科技美以及造型美,自身具备了很丰富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意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1陶艺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就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陶艺课程的教学而言,培养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全面人才是一种最合理、科学的教学方针。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目前高校对于陶艺课程的相关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很多学校在进行授课时,不是在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总结方法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去进行实践操作的,而是采取直观操作的方式。
老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导致学生的相关能力与素质培养出现完全脱节的现象。
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其手段也很单一,没有考虑设计类专业存在的特点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这样看来,改革其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改革陶艺课程教学的策略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的是老师的讲,很少将精力与时间放在学生“学”上面,所以要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把以前那种注重老师“讲”的教学方式向注重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让学生从“不会学”向“会学”转变。
所以,学生对于陶艺课程的学习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对实践感兴趣。
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会要去对陶艺制作的相关方法加以掌握,要自己亲自进行参与,体验到其中的奥妙。
陶艺论文
中华精髓---陶瓷-----陶艺之乐趣对于陶艺的最初了解是在小学,从美术课上看到那些匠心独具的陶瓷,那些美轮美奂的陶瓷给我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印象较深的有马踏飞燕,唐三彩,青花瓷,这些晶莹剔透的旷世绝作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是外国人来用心来欣赏的,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大学我终于有机会来学习陶艺课,也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吧!可惜由于陶艺课太火爆了,大二选了两次被踢了,到大三上学期才选上!上了陶艺课后,真有种相见很晚的感觉!的确,陶艺课,是一门科学艺术。
刚上陶艺课时,老师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自始至终,从开课到最后一节课我没有缺过一节,上课认真听老师讲陶瓷的历史并做好笔记。
在课余空闲时候上网搜搜关于陶艺的视频看看,所谓温故而知新,现在看来别有一番风味!下边我就简要串一下上课内容。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陶的历史和特点,以及陶艺的发展和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其中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前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之后在夏商周出现了秞,秞的出现标志着陶瓷发展的一次飞跃,之后陶瓷便在全国各地繁荣的发展起来。
制作陶瓷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不迟到、不冒名顶替;所有作品必须刻上陶艺学号;每次制作的作品必须放在规定的陈列柜上;陈列柜上的作品严禁动手触摸;制作课时勿喧哗推拽;如果调先填调课单,未填单不得调课。
第二节课上给我们介绍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主要从原始彩陶的起源、原始彩陶的坯体制作、原始彩陶的彩绘和烧制、原始彩陶的艺术特点和原始彩陶所反映的精神因素五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原始彩陶。
原始彩陶之所以风格纤细、委婉而感情丰富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先人的观念逐步复杂和细腻,野蛮与本能的成分逐渐减少;彩绘逐步激发先人自身意识的抽象潜能,先人开始从写实转向抽象艺术;当时制陶主要由村内的妇女和老人完成。
同时在第二节课上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器艺术特点。
第三节课老师主要讲了秦汉陶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课程论文课程名称:陶艺欣赏与制作姓名:白雪专业:英语班级: 091131-07学号: 20131001344 任课教师:沈毅景德镇之瑰秘----青白瓷一、镇名由来景德镇市域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
东晋时称新平镇。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
镇为县属,因在昌江之南,故又称为昌南镇。
八年撤县,开元四年(716年)复置,县治设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浮梁。
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并沿用至今。
二、景德镇地理位置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
与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为邻,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
三、青白瓷的历史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代时,有个叫赵慨的人,曾为当时景德镇地区瓷器质量的提高作出过巨大贡献,因而被后世人尊称为"师主",历朝立庙祭祀。
到了公元583年,南朝的皇帝陈叔宝为了造豪华的庭台楼阁,下诏令要这里窑户烧造雕镂精巧的陶瓷柱,以供皇家使用。
2.隋唐时期隋代,隋炀帝又要这里造“狮象大兽”两座献给皇宫。
这说明当时的景德镇地区制瓷业已有相当的技艺水平,瓷器产品有了较大的影响。
强盛的唐帝国建立之后,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当时又叫昌南镇的景德镇地区瓷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出了两个出名的制瓷人物,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他们所造的瓷器“莹如玉”“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送到京。
3.五代时期本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景德镇市区的黄泥头、白虎湾、胜梅亭、盈田等地发现了很多的五代窑址,挖掘出了大量的瓷器碎片。
这些瓷器碎片确切地证明了那个时期这里烧造的瓷器是青瓷和白瓷,而且以青瓷为多。
这个时候生产的瓷器器型主要是盘、碗、壶、水盂、碟等。
瓷胎有厚有薄,釉色是被称为“蟹壳青”的青釉,近似越窑的色彩,有些瓷器略带绿色,与玉器很象,被称为“假玉器”是很贴切的。
唐末五代时,这里除烧制青瓷外,又是南方烧造白瓷最早规模最大的窑场,仅白虎湾一处就有30多座。
从现存的大量出土资料看,白瓷色调纯正,洁白度高达70度,吸水率、透光度都达到现代瓷的标准,瓷质超过越窑,冠于当世。
4.宋代时期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
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
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
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
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5.元代时期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类。
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
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并且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元青花以其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兼刻、划、印花的装饰技法,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釉里红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瓷器,烧成难度大,色彩艳丽,以至于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瓷器品类。
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以与青花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两者相映生辉,极其名贵。
元代在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设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烧的“枢府”瓷,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又称“卵白釉”)。
这种洁白润泽的枢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洁白”瓷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它色釉如红釉、蓝釉、金釉等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已有熟练的掌握,使景德镇瓷器装饰异彩纷呈,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6.明代时期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
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的种类烧造方面外,明代景德镇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这些创新,不仅造就了明代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辉映千古。
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玲珑瓷碧绿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大龙缸和薄胎瓷的烧造成功,是明时景德镇瓷业高度技术成就和制瓷技师惊人智能的体现。
大龙缸,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形制巨大,气势宏伟,荘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进而更现它的神秘。
薄胎瓷的制作,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纸”。
7.清朝时期由于明末的战乱,清朝初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处于停滞状态。
可是到了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后,不仅恢复过来,而且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
经过当时广大瓷工和艺人们的不懈努力,景瓷生产突飞猛进,以其取得的光辉成就,形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跃上了历史的巅峰。
瓷器"品质之精,造型之多,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
产品畅销国内外。
清初的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
当时有一个叫“殷弘诸”的法国传教士,他在康熙51年(公元1712年)9月1日在饶州发出的一封信中说:“昔日景德镇只有三百座窑,而现在窑数已达到三千座。
……到了夜晚,它好象是被火焰包着的一座巨城,也象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不仅明代的工艺和品种应有尽有,而且还有许多发明创造。
青花瓷的色彩呈宝石蓝,比明代的更鲜艳纯净,别具风格;釉上五彩因发明釉上蓝彩和墨彩,比明代的更丰富多彩,纹样清新,着色鲜明;斗彩的品种也比明代的多。
雍正时期的青釉烧制达到历史最成熟阶段。
更为可贵的是创制成功了很多名贵的新品种。
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以"玻璃白"为填料,使画面色彩柔和、富有立体感的粉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彩;在单色釉中添加其他不同成份,使之在高温烧炼中流淌变幻,形成流光溢彩,色彩奇幻,斑烂绚丽的"窑变"花釉等等。
其他如釉下三彩、墨彩、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胭脂红等等也都应运而生。
此外,康熙期间,还恢复生产了明代中期以来几乎失传的铜红釉,其中尤以郎窑红、缸豆红最为著名。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镇陶时所烧制的瓷器世称"唐窑"。
唐窑瓷器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的瓷器》一书中就说:“中国瓷器,到了唐窑,确实集过去所有制作之大成。
这表现在瓷器装饰方法,造型设计以及制瓷技术方面”。
瓷器装饰仅高、低温颜色釉就有57种;彩绘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写意之笔,青绿渲染之制,四时远近之景”无所不有,而且“规抚名家,各有原本”;造型设计上,则从“古札器尊鼎卤爵之款制,到瓜瓠花果象生之作”,应有尽有。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时间长近30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显著的督陶官。
他悉心钻研陶务,身体力行,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还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先后编写出《陶务叙》、《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瓷务事宜谕稿》等著作。
8.近代时期花有荣枯,月有圆缺。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后,景德镇瓷业生产就从巅峰走向下坡路,产量、器质、品种、造型等都呈现明显萎缩状态。
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战乱很多、政局动荡、外资入侵、市场缩小,景瓷生产也受到严重推残。
延续500多年的御器厂也随着清祚的倾圯而寿终正寝。
民国时期,社会仍不安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日寇侵华期间,景德镇多次遭日寇飞机的轰炸,坯坊窑房大面积破坏,全镇瓷窑能烧的只有33座,处于奄奄一息境地,整个瓷业陷入低谷。
一直到解放前夕仍无起色。
四、景德镇青白瓷的特点1.瓷质薄,暗雕花纹,内外可映见,故称“隐青”、“罩青”。
2.以铁为着色剂,温度高达1250℃。
3.装饰方法,刻花印花,多在碗壁内侧。
五、元朝形成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原因1.历朝历代积累的丰富制瓷基础。
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汉代以后的景德镇地区,已有各种各样的瓷器生产。
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景德镇的特殊地势使其免受战乱荼毒:“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
市区内平均海拔32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
景德镇市市区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
历史上的景德镇,一直是远离全国的政治、军事重地,历来是非兵家必争之地,始终没有成为直接的战场。
因此,南北许多著名窑场相继毁于国内战乱之中,景德镇则基本上是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中度过的。
例如,宋元战争中,江南烟火弥漫,吉州窑成了抗元的主战场之一,吉州窑瓷业因此在战乱中遭到了致命的摧残。
而景德镇却免却了战火的摧毁,经济和技术实力得以保存的同时,更成为各地能工巧匠躲避战乱的好去处。
这些能工巧匠把南北诸窑的制瓷技艺带到了景德镇,并和景德镇原有的制瓷工艺相交融,使景德镇制瓷技艺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日益繁荣与发展。
3.高岭土的发现。
景德镇坐拥精良的瓷石、高岭土等原料资源,高岭土产于李黄、星子等地,主要成分是白云母、绢云母、石英、长石等矿物,耐火度大约为1700摄氏度,在瓷胎中起到骨架的作用。
4.元人的喜好,元人追求淡雅,古朴风格。
六、代表作品1.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高26.6cm,口径5cm,足径8.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