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特点
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
2、卫生事业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们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我国的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重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章卫生组织体系
健康组织体系: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区域卫生规划、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组织群。
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
卫生行政组织: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
卫生服务组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和间接地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
第三方组织:主要是由非政府部门、职业群体或群众自发组建的与健康相关的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卫生部;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卫生局
卫生组织体系具有专业协作的综合性特点:越往高层,分工越细;越往底层,综合越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是“六位一体”:
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
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医生
第三方组织
(一)概念:第三方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服务组织之外的一类组织。
特点: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没有政府赋予的行政权力,工作方式和运作机制不受政府部门严格限制。
我国几乎不存在完全符合标准的非政府组织。
(二)卫生第三方组织
1、学会(科技学术性团体)
由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学术团体,根本任务是科研、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发现、培养、推荐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会的活力跟学科带头人关系很大。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作者组成,编辑109种医学、科普期刊、开展医学教育、学术交流等。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团体,网络已经遍及全国。
2、协会(产业性经济团体)
卫生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产业性经济团体,根本任务是统计行业信息,运行情况,代表职业群
体与政府沟通,反映群众要求,维护群众权益。
如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
第五章健康保健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包括:实施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及免费医疗等方式。
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
(一)基本医疗保险(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三)商业性医疗保险
(四)医疗救助(五)农村医疗保障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
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发展历史与问题
二者均没有体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集资金的原则,医疗制度覆盖面窄,管理和社会化程度低,公费医疗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劳保医疗的费用没有保障。
二、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健制度的现状和改革
(一)公费劳保医疗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公费劳保医疗局部的改革和探索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型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二)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基本框架: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服务和水平,妥善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
覆盖范围: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
主要保障的是门诊和住院费用,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的部分费用。
因为中国发展不平衡,目前东部、中部、西部的实施成效也是有差异,总的而言,经济发达的地方,支付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广,支付力度也更大。
目前存在的问题:覆盖范围仍较低,保障水平与职工实际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医疗保障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仍需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立法滞后。
三、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史和问题
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
“新”特点:1、政府主导、三方筹资责任明确2、保大病为主3、全体农民参加、以户为单位4、县级统筹5、分级分段分项支付
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卫生投入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严重不足。
2.筹资难度大,资金不易到位
3.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和农民收入水平跟医疗需求之间差距大
四、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
1、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
2005年,《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探索。救助对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资金来源:政府补贴、社会筹集、慈善机构捐助、工会医疗扶助金、发行福利彩票等
存在的问题:
资金筹集缺乏稳定性;
如何确定“优先救助群体”的问题;
救助范围窄;
实施过程中部门沟通不够,影响政策效力。
2、全国农村医疗救助
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实施以大病补偿为主的医疗救助,对贫困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资助,同时在农村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由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筹集资金。
存在的问题:救助对象的确定,救助范围的标准,救助方式的选择,基金的管理等问题。
五、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及试点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进行了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从改革的历程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方案研究阶段、方案试点阶段和全面推开阶段。
1、研究和制定初步方案阶段(1988-1993年)
2、试点阶段(1994-2000年)
3、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推开阶段(2000年-至今)
六、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评价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失灵的主要症状:医疗服务缺乏公平与公正性、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此导致的结果:医院、药品和医疗设备分销商、生产厂商联手向消费者抬高药品价格,城乡居民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公众不满情绪因此不断上升。
严重的非公平严重的低效率
原因分析
1、改革出发点不准确
改革没有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为出发点,而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出发点。
2、改革内容不配套
没有推动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系统化改革,而是医保单一化改革。
3、改革重心不合理
没有重点改革行政垄断型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导致行政垄断下“伪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