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刘文霞
*
*
前言
* 一、教学目的 * 系统论方法兴起于20世纪中叶,是一种崭新
的思维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方法。系统论作为现代
科学方法论,从它的产生、发展和实践应用来看, 对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方法论的
充实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和可供概括的
系统科学是一个学科群,包括系统 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混沌 理论、生命系统论和资源物理学等。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通常被称 为“老三论”。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 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生命系统论 和资源物理学等被称为自组织理论、 非线性科学或复杂性科学。
*
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 *
3、现代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起源。 作为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最初产生 于本世纪20年代初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 菲提出的,只不过它一开始被作为“机体生 物学”,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论概念,强调 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 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 考察。
*4、生态系统(ecosystem) * 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
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 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 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 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 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 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 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 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在生产力三要素结构下面,第二层次
的结构 *表现为三个子系统: * (1)是以人为考察对象的劳动力结 构,其中又包括劳动力的自然结构、 分工结构、教育结构(素质结构)等 方面。其中对生产力起重要影响的是 高素质与低素质劳动者的比例关系。 如果两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一个地区的文盲和大学生的比例是 1∶9,而另一个地区是9∶1,那末, 这两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绝对不 在一个档次上。
*
贝塔朗菲一生在生物学、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
历史学、教育学及哲学等诸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人类
社会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发展,使得他的一般系统论的深远影响日益 受到重视。
*
这位曾经隐匿着的奇才,他远远走在时代前面的智力终于使他 成为人类思想发展史、尤其是科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巨人。
*
科学成果。
*
通过本讲的学习,首先要全面认识系统论论的思想 来源、社会系统的组成体系、社会系统与社会形态的 关系、社会系统优化(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其次 明确系统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1、系统论 证明了辩证唯物论哲学的正确性,补充了辩证唯物主 义方法论。
* 2、唯物辩证法对系统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很强的
工具的比例以及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两个大型的钢铁厂生产 相同数量的钢铁,一个需要5000个员工,一个只需要1000个 员工,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就是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不同。
*
生产力的发展正是表现在这些结构的变化上,其中三要素 结构的变化是生产力运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劳动力结构、工 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最终会反映到三要素结构的变化上 来。
* 2、生产关系系统 * 生产关系的三要素:(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
式,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归谁所有;(2)人 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3) 由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主要作用。
*3、上层建筑系统 * 上层建筑体系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
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结构) 主要指与观念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 度和设施、组织,如国家政权、军队、警察、 法院、监狱、党派团体等。 * 观念上层建筑(社会的观念结构)主要 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 艺术、哲学等观念的体系。 在阶级社会里, 并非所有的社会意识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只有直接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才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反映生产力的 水平及其发展,而不直接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思想、观念如自然科学则不属此列。
*
南宋的思想家陈亮(1143~1194) 在《龙川文集·西铭说》中阐述了理分殊思想(“理”指天地万物这个整 体,“分殊”指在这个整体中每一个事 物的功能),从整体的角度来论述整 体与部分的关系。 《黄帝 内经》是古人运用系统思想研究人体 生理和病理现象的典范。《黄帝内经》 认为人体是由各个器官有机联系在一 起的整体,一个器官的病变可能影响 其他器官或整体,而整体的变化又必 然会引发局部病变。
* 贝塔朗菲:系统是相互作用元素的综合体。 * 钱学森: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整体。
*
总结: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 部分(要素)的总体(集)。”,
*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在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明确指出:“我
们所提倡的系统论,既不是整体论,也非还 原论,而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
* *
5、系统论方法(系统分析法):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整 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求用最 佳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所遵循的原则 是: (1)整体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最优化原则; (4)定性定量化原则。
指导性。
* 二、教学内容 * 1、系统论的思想来源、系统论的内容。 * 2、系统论方法的核心(系统分析法) * 3.社会系统体系 * (1)生产力系统 * (2)生产关系系统 * (3)上层建筑系统 * (4)生态环境系统 * 4.社会系统与社会形态 * (1)社会有机体 * (2)经济社会形态 * (3)技术社会形态 * 5.社会系统优化的重要原则 * (1)整体性原则 * (2)结构性原则 * (3)层次性原则 * (4)开放性原则
20世纪20-30年代,贝塔朗菲
(L.V. Bertalanffy )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1947-1948年,他明确提出了一门作为新 学科的系统论,即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 体科学系统的理论。 系统论包括三个方面:科学和数学系统 论;系统技术(工程);系统哲学。 系统定义: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 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 总体(集)。
*。《易经》从自然界找出
8种基本事物称为 八卦(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看作为万物之源。《尚书·洪范》则把五行 (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万物的基 本要素。这些学说都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约公元前 580~前500)在《老子》第25章中说:“天 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用有和无的 对立统一来说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事物之间 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 战国时的名家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0) 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出:“至大无外,谓 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说明了客观 事物的整体性及其无穷的层次关系。战国时 的思想家荀况(约公元前298~前238)在《荀 子·天论》篇中指出:“万物为道一偏,一 物为万物一偏。”
* 一、系统论的思想来源、系统科学的内容。 * 1、什么是系统? *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
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系统是诸元 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 “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 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
4、系统科学的内容
*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横跨各个学科的
新科学,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 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的产生和发 展标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 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
*
《孙子兵法》中主张从敌我双方战争格局 这个整体出发来研究战争规律。他从道、天、 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战争的全局,把环 境(天时地利、人心向背等)、系统及其要 素(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军心、指挥、战略、 战术等)统一起来研究。 *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还反映在农业生产 实践之中。人 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农业 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 的关系。《夏小正》和《诗经·豳风·七月》 中就把农作物与种子、地形、土壤、水分、 肥料、季节、气候等物候、天文因素结合在 一起,用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研究农事活动 的规律。
*应用系统论方法,也要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
统进行分解,即“化整为零”;在分解后研 究的基础上,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即 “聚零为整”;最终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 题,实现1+1>2的效果。
系统的构成:
(1)要素 (2)结构 (3)环境
(4)功能
系统的主要特征:
整体性,体现在功能上。 整体性是由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要素、结构和环境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
*
虽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世界本 性的认识坚持了某种微观不变的简单 性观念,但是他们在对一般事物的存 在方式、运动状态和变化机理的论述 方面却不同程度地渗透着整体性、复 杂性的观念。 泰勒斯以水为始基、赫拉克利 特以火为始基说,阿那克西曼德的 “无限”常住不变、巴门尼德的“存 在”唯一、不变、密不可分的“共同 体”、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和整 体先于部分的理论,都不同程度地体 现着系统整体性的思想。
*
* (2)二是与劳动内容有关的产业结构。这个结构
内又存在着一个主层次,即三次产业结构,在生 产力不同的发展水平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在这个结构下面, 又可分为多种多样的产业结构,诸如农业结构、 工业结构、产品结构,高技术产业结构等。
*(3)是与劳动工具有关的工具结构,表现为手工工具与自动化
贝塔朗菲: 加拿大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 1901年9月19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 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夫。 1926年获维也纳大学哲 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任教。 1937~1938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 1948年任加拿大渥太 华大学医疗系系主任、教授。 1954~1955年参加 国际斯但福研究所行为科学研究会。 1954年同 A,拉波波特等人一起建立一般系统论研究会, 出版《行 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1955~ 1958年任蒙塔西郎医院生物研究所主任兼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访问教授。 1961~1969年任阿尔 贝塔大学理论生物学教授。 1969~1972年任纽 约州立大学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 1972年6月12日卒 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
* 2、系统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中国古代和古希腊就已经有了系统思想。中国
古代典籍《周易》、都江堰工程、中医、五行说、 阴阳八卦论、元气说、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整 体大于部分之和”、原子论、宇宙论等都体现出 丰富的系统论思想。
* 《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易经》、《老
子》都有不少应用系统思想观察和认识事物以及 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事例朴素的宇宙观、中医学 说、军事理论、农业生产和大型工程实践中尤为 突出。

*二、社会系统 *1、生产力系统 * 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一个复杂
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结构。 要真正把握生产力运动规律,必须观察生产 力内部的结构变化。 * 生产力的内部结构首先是生产力三要素 结构: *(1)劳动力 *(2)劳动对象 *(3)劳动工具三个要素组成。
*
*
三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生产力 系统。劳动对象同生产工具劳动力结合起来,提高了 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 能源、材料等劳动对象方面引起了重大的革命,给生 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原子能、合成 橡胶、合成钎维、合成塑料等合成材料的被制造和 被利用,引起了工业的新的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