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中国现代化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现代化之路
在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现代化的意义,顾名思义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可以说现代化分为:经济结构。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

以及军事装备。

结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国家崛起的道路来看,大多走的是向外扩张,以海外市场带动国家工业发展,当国家富起来从而扩大内需。

大国的崛起常常是伴着另外一个大国的衰落。

比如,英国的崛起并且实现第一现代化的时候,伴随的是西班牙帝国的落寞,和对全世界的掠夺使全世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德国的现代化成功后,带来的是对本国人民的掠夺,并且不可自主的走向掠夺全世界的时候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时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巧的是德国的失败,带来的美国的成功,日不落帝国的奄奄一息。

根据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既包括经济的现代化,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

我国的现代化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他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建国前夕,从建国后到1779年党的十一大三中全会,从改革开放至今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便是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标志的。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坚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

其中李鸿章是代表人物。

中国开始了对外的学习,洋务运动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

洋务运动只处于学习“器物”的阶段,没能为中国的进步带来效果(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由此引出了康·梁维新变法,借鉴英国经验,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君主立宪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孙中山等人的引导下一种新的制度民主共和制进入了中国。

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如:辛亥革命等:(这一阶段属于学习“制度”时期)。

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后,马克思·列林的社会主义思想开始传入,进入学习“思想”的阶段,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新中国,中国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这也大大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以往人们对抗日战争历史经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方面,而实际上,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发生过重要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是近代日本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因素之一。

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不仅强占了中国的台湾,还向中国索取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中国被迫开始向西方列强大举借债,而日本却用这笔战争赔款中的一部分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一部分用来发展现代教育。

这些事实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破坏为条件的。

如果说甲午战争已经表明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起的全面侵略战争,则完全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而且这种增长突出地表现在基础工业上,1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至1932年底,中国政府在东北的损失达178亿元,加上私人损失,不下200亿元。

在全面侵华的八年间,日本占领了中国城市总数的47%以上,其中包括了大城市的80%以上。

这些城市,聚集着中国几乎全部的现代化工业。

这些工业,有的直接损毁于炮火之中,有的因战争而失去运转的条件导致关闭,有的被迫内迁损毁于途中。

在沦陷区,日军不仅任意掠夺公私财产,还截留税收,把持金融,并建立起依附于日本的以掠夺中国资源财富为目标的殖民地经济体系。

据1995年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直接财产损失是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是5000亿美元。

对于一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中国来说,上述战争损失不仅使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难以为继,还足以使它的经济全面崩溃。

二、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本来就不是中国社会内部自身现代性积累和成熟的结果,而是对外部挑战所做出的回应,因此主张将其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因为中国近代的开港以及后来洋务运动的出现,都明显地带有被动的特征。

而这个特征又决定了这种现代化本身的脆弱。

但是,抗日战争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性质。

正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进程,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

关于现代化的含义,除了工业化为其核心外,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也应包括在其中。

而对于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来说,后者更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抗日战争,无疑地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不久即在著名的《抗日救亡十大纲领》中提出了“改革政治机构”的要求,与此同时,其他政治派别也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

而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只能顺应潮流。

尽管这种民主是十分有限的,但却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国民党因抗战所需开放的民主是以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条件的。

因此,政治民主还需要另外的社会条件作为支撑,这个条件就是进步力量能够很好地发挥对社会的主导作用。

而这个条件,在抗日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不具备的。

但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由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已经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民主与独裁的较量中,后者就很难占到上风了。

而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同样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表现。

另外,关于民主政治建设,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言,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与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不同,但这些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确实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

这也是现代化因素的积累。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

前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指的就是日本侵略对战前中国积累起来的现代化经济的严重破坏。

但是,也正是由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经济的摧残,迫使中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应对的结果。

战时经济体制是一种被迫的应变措施,它的实施一方面是通过金融、物资、资源的统制,集
中了抗日战争所需的财力物力,一方面又使官僚资本扩大了势力,从而压缩了民族资本的发展空间。

但是,如果从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这种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等等,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

尤其是被称作是工业化传动的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对战后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再次,从国家主权层面来看。

自1842年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诸多基本主权,因此,中国一直没有取得完整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地位。

在20世纪20年代,无论是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为废除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做过许多外交上的努力,但是,这些努力几乎没有任何成效。

究其原因,在国家内部严重分裂的情况之下,无论是中央政权或者是地方政权,或多或少的都与一个或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有着附庸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国家主权不可能受到他国的尊重。

但是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

第一,中国不再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了。

尽管在战争期间,不同阶级以及代表其利益的政党和政治集团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而国家主权的实现与之密切相关。

第二,中国不再是一个屈服于列强侵略的国家,并且以自己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已经独自与日本作战4年,并且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兵力;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继续牵制着日军的大部兵力。

正是由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美、英等国不能不对中国加以重视。

而国家主权的实现更是与此密切相关。

上述两个变化产生的结果就是,1943年初,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

从此,中国摆脱了束缚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

而独立的主权,是任何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

可以说从鸦片战争到建国前夕这一段最黑暗的时期,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是中国无数先烈的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

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

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这是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探索。

也是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1949年到1976年,我们中国真正的社会主义时期: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因此消灭了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提升了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和安宁的社会环境。

使得中国人迅速摆脱了人均寿命三十多岁的“东亚病夫”耻辱称号,改变了洋钉、洋袜、洋油的状况,短短二十七年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六大工业国!虽然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艰难曲折,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时间里,绝大多数共产党员都以崇高的理想为激励,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以李四光、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

正是在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感召下,广大人民群众迸发出无比高昂的建设热情,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使科技文化获得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等辉煌成就。

这是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探索,这一次的探索使得中国在世界站起来了。

改革开放,可以理解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的第二次现代化运动的尝试。

30年改革开放,到底做了些什么?归纳起来,中国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既包括经济模式,也包括政治模式,近年又包括生态模式,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是这三大模式(尤其是经济和政
治模式)的探索,使中国在改革道路上步履维艰,种种深层原因再次折射了百年现代化过程中的一贯困惑。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发展了,中国现代化的程度提高了。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把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突出强调“两个务必”,要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采取一系列措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集体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制定系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出全面部署;在认真试点的基础上,开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近又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等。

所有这些举措,进一步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局面,受到了广泛的赞扬和肯定。

而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极大地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同时改革也面临诸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等新的问题。

因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世纪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同时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我们正在走一条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从未走过的发展创新之路。

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指出的发展道路,既不同于我们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之路,又绝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发展道路。

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现代化的过程,是化蛹成碟的过程,第一次,李鸿章们没有也不可能化开封建体制这个“蛹”,洋务运动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第二次,毛主席虽然带领我们取得了众多成就但并未实现现代化,而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则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所进行的第二次现代化运动,最终他冲破了旧的体制的束缚,从整体上加快了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进程。

他带领着我们走向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