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7-9年级)名著导读专题练习【全新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全新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写
2019中考总复习:语文
“名著导读”专题练习卷
(7-9年级全部“名著导读”内容)
专题练习包括:《朝花夕拾》、《城南旧事》、《湘行散记》、《西游记》、《猎人笔记》、《镜花缘》、《骆驼祥子》、《红岩》、《创业史》、《海底两万里》、《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红星照耀中国》、《长征》、《飞向太空港》、《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名人传》、《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水浒传》、《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围城》、《格列佛游记》、《简·爱》、《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我是猫》。
(一)《朝花夕拾》、《城南旧事》、《湘行散记》
一、填空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叙事散文集,共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孔乙己》、《故乡》选自《》《雪》、《风筝》选自《》。
3.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描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深切表达了对在日本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诚的老师的怀念。
5.《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6.在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7.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中提及,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了“寻别一类的人们”又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
8.鲁迅在《无常》一文中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9.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10.《》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的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长妈妈所说的“三脚的鸟”指的是。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
11.《》回忆儿时为父亲炎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2.《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刻画的对于自己一生有深刻影响的老师有、。
13.《城南旧事》是一部带有强烈色彩的小说,描写的地方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以一个早熟聪慧而又童稚未消的小女孩(人名)的视角来回忆往事,记录了她在爱与别离中懵懂成长的历程。
14.林海音善用手法勾勒记忆中的故人往事,刻画了痴情缠绵的、藏在草堆里的小偷、骑着小驴回老家的、不理解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井边斜着嘴笑的兰姨娘等人物形象。
15.《湘行散记》是著名作家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写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作者的见闻与回忆,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与饱含着深切忧患的思索,共同构成了散文集的主题。
二、简答题
1.《藤野先生》中记叙了我和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2.《朝花夕拾>中,有一组自传性质的散文(五篇),既独立成篇,记叙了鲁迅童年的一些生活片断和经历,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请写出这五篇散文的标题来。
3.请简述《父亲的病》和《琐记》两篇散文的内容要点。
4.作者在《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真实而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种生活,请问:鲁迅先生追忆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三、阅读题
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猫·狗·鼠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而人呢,能直立了,自
然就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还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
(1)作者在文中写“虫蛆”、“智擒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猫这个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二)《西游记》、《猎人笔记》、《镜花缘》
一、填空题
1.《西游记》是长篇体神话小说,作者是,(朝代)人。《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的高僧,唐僧师徒取经,共经历了难。
2.《西游记》全书共回,前7回写的是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至12回写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缘起;第13回至100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艰险磨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故事蕴含着
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