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e4463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6.png)
⾼考必背古诗⽂理解性默写(64篇)(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的中⼼论点,即。
在后⾯⼜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句常⽤成语的句⼦是:“,”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这与《荀⼦·劝学》篇中指出“,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劝学》中说, ; , .1, “学不可以已”锲⽽不舍,⾦⽯可镂。
2,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3,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1.荀⼦认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中⽤⽐喻说明事物经过⼀定的变化,可以提⾼的句⼦是,;, .。
3.在⽂中⽤⽐喻的⼿法,借助⽊头经过烘烤后发⽣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4.有时作者⼜采⽤对⽐的⽅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字的说服⼒。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劣马与好马进⾏对⽐以说理的句⼦是:,;,。
5.《劝学》中从反⾯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法达到远⼤⽬标的句⼦是:,;,。
6.《劝学》中作者连⽤“登⾼⽽招”、“顺风⽽呼”、“假舆马”、“假⾈揖”四个⽐喻,从见、闻、陆、⽔等⽅⾯阐明了在实际⽣活中由于利⽤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从⽽说明⼈借助学习,就能弥补⾃⼰的不⾜,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7.在⽂中强调学习应当专⼀,如果不专⼀,便会像螃蟹⼀样,⼀⽆所成的句⼦是:,,。
8.《论语》中孔⼦说:“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的《劝学》中,也有⼀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是:,。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是:,。
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理解性默写
![高中必背古诗文64篇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78f7f2fd6294dd88d0d26b3f.png)
《劝学》1.“”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1.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蜀道难》22.《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3.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4.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琵琶行》25. “,。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6.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7. 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28. 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29. 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30. 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1. 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32.词人化用典故,表达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33.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论语》34. .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35. 孔子对于弟子宰予言行不一,言而无信感到生气的句子是:“,,。
”36.《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7. 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38.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
”39.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曹刿论战.》40.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f67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ccd0a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c.png)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①《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②《鱼我所欲也》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曹刿论战》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1b229ea300a6c30c229ff0.png)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高中)1.劝学荀子(战国)1. 《劝学》一文中说:“,,;,,。
”刘禹锡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在《劝学》中,荀子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
”3.在《劝学》中,“,”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劝学》中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6.《劝学》中,劝导我们要从每一小步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功的句子是:“,;,。
”7.不坚持,什么也做不成;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所说:“,;,。
”8.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9.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2.逍遥游庄周(战国)1.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 《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要达到的境界是:“,,。
”3. 《逍遥游》中,用“杯水芥舟”做比喻,说明万物的活动都“有所待”,且所待与自身大小有关的句子是:“,,,。
”4. 《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5. 《逍遥游》中,叙述宋荣子面对外界的称赞与非议的反应的句子是:“,,,,。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e862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5.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初中50篇含答案)(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中语文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
![高中语文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9648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8.png)
高中语文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鱼我所欲也》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曹刿论战》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14236c767f5acfa1c7cd21.png)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f5dd645acfa1c7aa00ccd2.png)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以雕刻为喻,从反面论述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64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9页)
![64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9页)](https://img.taocdn.com/s3/m/75f6db5476c66137ee061965.png)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高考语文64篇理解性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64篇理解性默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d09c84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5.png)
⾼考语⽂64篇理解性默写⼤全《登⾼》1.写远望所见,⼀幅⽓势磅礴的长江秋⽇图的句⼦是:(⽆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由⾼到低,写诗⼈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3.极写⾃⼰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是:(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忧国伤时的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锦瑟》1.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是:(锦瑟⽆端五⼗弦,⼀弦⼀柱思华年)2.运⽤典故,表现⼀种可望不可即的哀伤境界:(沧海⽉明珠有泪,蓝⽥⽇暖⽟⽣烟)3.⽤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如梦、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之情:(庄⽣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托杜鹃)4.回忆往事怅然若失,让⼈为之哀惋不已的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虞美⼈》1. 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是:(⼩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2.对⽐⼿法,反衬出⼈⽣⽆常,物是⼈⾮的句⼦是:(雕栏⽟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运⽤⽐喻夸张写出愁思绵绵⽆尽的句⼦是:(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4.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活的⽆限追思的句⼦:(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念奴娇·⾚壁怀古》1.诗⼈想象⾚壁之战中周瑜运筹帷幄,谈笑⾃若的两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念奴娇.⾚壁怀古》写诗⼈⾯对⼈⽣旷达洒脱的两句(⼈⽣如梦,⼀尊还酹江⽉)3.赞美⾚壁美景,引发对历史⼈物感慨的两句(江⼭如画,⼀时多少豪杰)4.写苏轼⾃嘲⾃伤,年华逝去:(多情应笑我,早⽣华发)5.写⾚壁⼭⽯陡峭,长江⽔浪巨⼤的两句(乱⽯拍空,惊涛拍岸)6.写⽔浪巨⼤,浪花如雪的两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7.写长江⽔滚滚⽽逝的两句(⼤江东去,浪淘尽)8.以江⽔喻指时间,英雄⼈物都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浪淘尽,千古风流⼈物)9.写周瑜指挥⾚壁之战正直青春年少(⼩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1.登⾼远望,遥想孙权:(千古江⼭,英雄⽆觅孙仲谋处)2. 楼台还在,英雄不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打风吹去)3.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铁马,⽓吞万⾥如虎)4.刘义隆想建⽴霍去病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5.国家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被⼈们淡忘了的句⼦是:(佛狸祠下,⼀⽚神鸦社⿎)6.借⽤廉颇的典故,表明⾃⼰年⽼却还希望为国⽴功:(廉颇⽼矣,尚能饭否)7.《永遇乐》中写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刘裕曾经也是普通⼈的两句:(寻常巷陌,⼈道寄奴曾住)8.写诗⼈回忆当年⾦兵南侵战⽕烽烟的两句(望中犹记,烽⽕扬州路)《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写⼭峰之⾼、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是:(噫吁嚱!危乎⾼哉)4.运⽤夸张⼿法写⾃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句⼦。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练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练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463c249b89680202d825a7.png)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的观点是相同的。
果是:(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阿房宫赋》中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3、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4、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2)《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7、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5)《赤壁赋》1、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2、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3、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4、苏轼在《赤壁赋》中哀叹人生短促,羡慕宇宙永恒的句子是:是:“”5、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6、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7、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7、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8、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青于蓝。
高中必背64篇古诗文情景默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中必背64篇古诗文情景默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f27090b4e767f5acfce34.png)
高中部分(14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精]高考语文必背 64 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精]高考语文必背 64 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936dfe67fd5360cbb1adb2a.png)
高考语文必背64 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荀子·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劝学》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劝学》篇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庄子·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逍遥游》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逍遥游》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f4e3d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7.png)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写出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连赞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示,他们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4、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7、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34d849caaedd3383c4d3db.png)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0ecbfe402768e9950e7387c.png)
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古诗文默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也是一个必得分的题型。
而理解性默写是从14年开始出现的一个新题型,比起直接默写多了对古诗文情感含义的要求,难度也提高了一些。
今天,学习哥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必背64篇古诗文涉及到的理解性默写大全,背了就能得分的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收藏~1.《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理解性默写高三64篇
![理解性默写高三6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a9deaafd0a79563c1e727e.png)
(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022年高考64篇理解性情境默写语句最全汇总
![2022年高考64篇理解性情境默写语句最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bd2b60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a.png)
2022年高考64篇理解性情境默写语句最全汇总高中部分(一)《劝学》1.用蚯蚓作比,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才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印证了这句话。
2.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用雕刻作比,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5.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逍遥游》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写真正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6.蜩与学鸠自述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7.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依靠,凭借】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师说》1.韩愈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韩愈认为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择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士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963960a1c7aa00b42acb9c.png)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高中必背14篇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逍遥游1.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6.《论语十则》中的“”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鱼我所欲也》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承上启下的句子:。
2、中心论点是:。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是的句子是:,。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曹刿论战》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5、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 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
2. 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曰:“,,。
”3. 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
”出师表 (诸葛亮)(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或者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原句)①;②,③ 7.桃花源记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4.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5.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
6.描写桃花源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8.三峡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9.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9.马说(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曰:“!”(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9)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10)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11)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12)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1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14)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15)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
,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10.陋室铭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11.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4.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7. 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
12.岳阳楼记1.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2.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3.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4.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5.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
,。
6.写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以物喜”:,,,。
“以己悲”:,,,。
7.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8.《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9.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于是:,,,。
10.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1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13.醉翁亭记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2.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3.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4.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5.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6.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7.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9.根据句意填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14.爱莲说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2.全文的中心句是:,。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15.记承天寺夜游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主旨句)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送东阳马生序》中,全文的中心是(或:写作此文的目的):。
《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
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3.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
4.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
5.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
,,。
6.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观沧海》2.《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
5.《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对朋友,也是对自己的叮咛的句子是:,。
8.写出(《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句子是:,。
9.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这首诗相似的诗句是:,。
10.《饮酒》中体现心与物遇,进人物我两忘境界的句是:,。
11.《行路难》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积极乐观精神的语句是:.,。
12.《行路难》中用典的语句是:,。
13.《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旧事物必然将被新事物取代的诗句是:( ,。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是:,。
表达诗人人生观的句子是:,。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用典故的句子是:,。
1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两句诗是:( ,。
)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
)《望岳》1、诗中的名句是:,。
2、“,。
”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3、虚实结合的诗句:,4、表明诗人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诗句:,5、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6、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的诗句:?。
《春望》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