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和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初二地理翻转课堂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编制时间课题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和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编制审核修改审批目标导学1.识记黄土高原的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2.知道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概况;3.了解中国在世界的发展概况,明确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
重难点1.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2.明确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
自学质疑学案学生纠错学案内容提示:记忆基础知识。
知识储备1.黄河的生态问题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措施:打坝於地、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
下游:“地上河”措施:清理泥沙,加固堤坝,保持水土等。
任务一:黄土高原自然地理概况1.描述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在课本P99上勾画笔记)。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结合100页活动题)①②③3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哪三种?结合100页图片认识其形态任务二:区域发展及传统生活改变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特点是1阅读102页活动一,思考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2.针对水土流失国家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P103勾画记忆)3.黄土高原地区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的能源基地有和。
学案内容学生纠错任务三: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1.描述中国的地形特征与气候特征。
2.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有、和3.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举办过哪些世界性的大型活动?(勾画标记)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P109第三段,分条目)5长江流域形成我国产业巨龙的原因是什么?(P107第二段)6说出我国的7个经济特区?(P107勾画标记)7.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写出我国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P107勾画标记)8.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在那些方面?(勾画标记)9.如何从源头逆转生态恶化的趋势?10.回顾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的原因?【当堂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
2015最新版世纪金榜——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1.自然地理环境:
华北平原 北缘,北部是_____ 燕山 山脉,西部是太 (1)位置:位于_________
西山 。 行山余脉_____ 西北 向_____ 东南 倾斜。 (2)地势:由_____ 永定 河、潮白河等,均属于_____ 海河 水系。 (3)主要河流:_____
3.城市建设成就: 扩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市政建设:城区面积不断_____
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交通运输枢纽 。 (2)交通:北京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_____________
电子、信息 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 (3)经济:以___________ 中关村 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展。_______
2.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主食 传统 杂粮 小麦和_____ 民居 窑洞 _____ 高楼房 新窑洞或_______ 交通工具 马车 、驴车 _____
现代
食物丰富
多铁路、公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植树造林、种草 ;坡耕地改梯田; (1)环境生态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
打坝淤地 等。 _________ (2)经济建设。 山西 煤炭基 ①能源基地建设: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_____ 陕北 煤炭与油气基地,地位突出。 地、_____ 关中—天水 经济重点开发区、 ②开发区建设:国家先后建立___________ 西安咸阳高新区、兰州新区等。
【微点拨】 1.易混点: (1)北京共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
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
(2)台湾省和台湾岛的范围不同。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课件
节俭的生活
辣椒佐饭 咸菜
剪纸
现代民居
新窑洞
高楼房
现代交通方式
火车
现代饮食
山西刀削面
陕西羊肉泡馍
山西焖面
陕西岐山臊子面
兰州拉面
陕西裤带面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
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 沙打坝淤地等。
2、建设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
安塞腰鼓
第五节 黄土高原 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南方 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与范围 东— 北— 西— 南—
黄土高原
秦岭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与范围 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 太行山, 面积约50万千米2。
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 盖厚度一般在100米 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 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 100米--200米之间,最 厚在兰州,达300米以 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 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樵采
太可惜了!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裂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 被覆盖较差。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 开矿等。
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居民生活
过去的民居
旧式窑洞
旧式窑洞
过去的交通方式
马车
驴车
传统饮食
小麦
谷子
传统饮食
能源基地,山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 油气基地,在全国皆占突出地位。
黄土剖面
海拔 面积 黄土厚度
初中地理_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都是窑洞的优点。
而窑洞能够成为黄土高原的传统特色民居,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窑洞的修建?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可就地取材;师:且黄土具有直立性,因此建成的窑洞坚固耐用。
师:再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探究问题2: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的环境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生:山西人喜食面食,醋有利于调味和消化;水呈碱性,食醋有利于酸碱平衡。
(对学生难以总结出的答案进行启发:师:同学们的回答主要是从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解释了当地人喜食醋,那么从供应的角度来看,山西有利于生产食醋的条件有哪些?今天黄土高原上的主食有杂交高粱等,而这正是酿造醋的原料。
)政府政策支持下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馈师:以上就是本节课我们所学的全部内容,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完成学案上【反馈矫正】的题目,看看谁能又快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接下来,1分钟的时间,小组核对答案,解答疑难,并将仍然存疑的问题标出,我们在全班范围内解决。
(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题目进行点拨:第4题:可持续发展,应该侧重于保护性的开发,而非大力发展。
)反馈矫正,落实提高。
5min落实师:谁能分享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归纳总结。
2min结课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以及它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了解了环境的有效治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配合板书)。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应该建立起这样的理念,只有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富足,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正如习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所提到的: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够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归纳总结,达成情感目标。
2min板书设计学情分析5、经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了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贮水拦沙
改善生产条件,合 理利用水土
蓄水保土,发展多 种经营
合理安排 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
生产活动
放牧的牲畜数量
【典例】 读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窑洞”景观图,完成(1)~(2)题。
(1)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 A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 该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C ) A.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B.缓坡地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C.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 D.陡坡地种植牧草,大量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及生态建设的措施。读图 可知,图中所示的是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生态环 境脆弱,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其水土流失,可以在坡脚修挡土坝、护坡; 陡坡地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缓坡地修建梯田,适当发展种植业等措施。
【名师讲解】
黄土的成因 图8-5-3
【巧学魔方】 1.黄土高原的位置
图8-5-4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地形破碎沟谷深,土质疏松直性强; 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缺少地表露。 人口增长破坏强,过牧过垦植被荒。
知识点二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历史上
现在
生产方 半农半牧,经济发展缓慢,
式
工业也很落后
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3.当地采取了哪些环境整治措施和生态重建工作?
【答案】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为水平梯田;在沟里 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等。
【总结】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 原因
地形条件 黄土特征
地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 斜坡多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 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引情激趣、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学生自学: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概况:1.自然地理(1)位置和范围:北起_____,南至_____,西抵_______,东到_______。
(2)自然环境:①特征:生态环境_____,地表_________。
②形成原因:黄土结构_____,裂隙较多,缺乏_____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_____;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_______、黄土梁、________等地貌类型2.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1)传统生活方式:主食是_____和_____,传统民居是_____,传统交通工具是_____、_____。
(2)现代生活方式:食物日趋丰富,居住条件改善,交通发展迅速,_________方便。
3.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1)生态治理措施:针对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______、种草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为_________;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_________等。
(2)区域发展成就:_________有了明显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3)能源开发: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的_____基地,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的有_____煤炭基地和_____煤炭与油气基地。
(4)城市化发展:国家先后建立了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_______经济重点开发区,把_________确定为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了国家级______等。
小组合作、沈层探究:1、完成P100“活动”2、完成P104“活动”12、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过度放牧B.开采C.毁林开荒D.营造宫殿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C.开矿D.土质、降水、地形等3.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 风沙危害B 水土流失C 植被破坏D 土质疏松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不平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不大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教案名称:【精】《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3.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内容:第一章: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1.2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1.3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第二章: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2.1 农业发展2.2 工业发展2.3 旅游业发展第三章: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3.1 居民生活习惯3.2 居民生活方式3.3 区域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第四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与保护4.1 环境问题的表现4.2 环境保护的措施4.3 学生行动:我为家乡环保做贡献第五章:案例分析: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5.1 成功案例一:生态农业发展5.2 成功案例二:乡村旅游兴起5.3 成功案例三:特色产业培育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区域发展成果。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关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黄土高原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
4. 学生对黄土高原环境保护措施的行动实践。
第六章: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6.1 生态环境的挑战6.2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3 学生行动计划:设计可持续发展方案第七章:黄土高原的文化遗产与传承7.1 文化遗产概述7.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7.3 学生参与: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第八章:黄土高原的现代化进程8.1 城镇化的影响8.2 信息化的发展8.3 学生观察:家乡的现代化变化第九章:黄土高原的资源利用与合理开发9.1 资源的种类与分布9.2 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9.3 学生研究:合理开发资源的建议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探索黄土高原的未来10.1 小组项目:设计未来黄土高原发展计划10.2 实地考察:黄土高原的发展现状考察10.3 反思与展望:黄土高原的未来展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作业提交,评估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地表沟壑 纵横,形成了:
黄土塬
黄土峁
地势平坦, 有利于农 业生产。
黄土墚
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主食 佐食 民居 交通工具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小麦和杂粮
咸菜、辣椒和醋 窑洞
马车、驴车
小麦
谷子
辣椒
山西醋
传统窑洞造价低廉, 坚固耐用,冬暖夏 凉,适宜居住,既 不破坏生态,又不 占用良田。 窑洞的建造是利用 了黄土垂直分布的 特性。
一、自然地理概况
太
行
黄土高原
山
秦岭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 青海、河北、河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 乏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 ②人为因素:人口增长快;乱垦滥伐、过度 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高
1、黄土高原的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生态改善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3、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当地能源优势,建设了山 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现已成 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西部大开发和一系列的开放开发措施: 2009年设立关中—天水经济重点开发区 2011年设立西安咸阳国家级高新区 2012年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 黄土高原现代生活
方式
方式
以小麦和杂粮为主 居民的食物日趋 食物 食,咸菜、辣椒、 丰富,鱼肉蔬菜 结构 醋为佐食,食物结 四季不断。
构简单
民居
传统窑洞,居住条 件差
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05
黄土高原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章节副标题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水资源短缺: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匮乏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土地退化: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土地退化需要采取措施恢复土地生产能力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气候特点:黄土 高原属于温带大 陆性气候四季分 明温差较大。
降水分布:降水 主要集中在夏季 且地区差异较大。
生态环境:黄土 高原的生态环境 较为脆弱水土流 失问题严重。
自然景观:黄土 高原的自然景观 以沟壑纵横、梁 峁交错为特点。
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
土地资源:黄土高原土地面积 广阔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04
黄土高原的居民生活
章节副标题
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居民收入来源:农业、畜牧业、手工艺等
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但近年来有所提高
生活水平:受制于自然环境但随着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生活条件得到改 善
消费观念:注重节俭精打细算
教育和医疗条件
黄土高原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较低。 医疗条件也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人员。 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努力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资金支持:国家设立了专项资 金支持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 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 面的工作。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黄土高原地区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 升级和转型。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自然地理概况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图8-64 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8-65 黄土高原地形分布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在黄土高原上,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周围为沟谷所环绕,是高原表面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种地貌。
面积较大者如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
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梁是指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
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
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图8-66 黄土塬图8-67 黄土梁图8-68 黄土峁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
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半农半牧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也很落后。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当地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小麦和杂粮,菜肴较为简单,常用咸菜、辣椒佐食。
窑洞是当地的传统民居,通常3~5个窑洞形成一个院落。
人们常以马车、驴车作为交通工具。
式窑洞内部阴暗潮湿的不足。
新式窑洞群立面美观,富有现代气息。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水利设施建设取得进展
黄土高原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相继 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03
居民生活水平及变化
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
收入水平
黄土高原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逐年 提高,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 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 。
消费结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 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食品支出比 重逐渐下降,教育、医疗、交通 通信等支出比重上升。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改善情况
教育服务
黄土高原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 校数量、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都有显 著提高,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依 然存在。
生态环境保护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黄土高原地区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产业发 展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
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新 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 源、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等措施,促进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融合。
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占比较大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工业发展不足
受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产值占比较低。
服务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
文化传承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对黄土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民间艺术、传 统手工艺等。
文化旅游开发
利用黄土高原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文化创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发掘黄土高原文化的现 代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 • 黄土高原的民俗文化 • 黄土高原的旅游资源 •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跨山西、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
03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福祉提升。
PART 06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生态保护与修复
植被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提 高土壤保持能力。
水土保持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梯田、拦沙坝等,减少水土流失,保 护土地资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民俗风情
民居特色
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多采用窑洞 形式,利用黄土的厚实与垂直 性,创造出独特的居住空间。
节庆活动
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 黄土高原上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 ,如社火、舞龙、舞狮等。
饮食习惯
第八章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3:06:5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42021/9/42021/9/4Sep-214-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4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单项选择
【基础过关】
1.黄土高原位于( B )
A.大兴安岭以东 B.太行山以西 C.秦岭以南 D.乌鞘岭以北
2.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 B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酸雨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B )
A.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地势西高东低 D.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形
【名师点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 碎。②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 多物质易溶于水。③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 7、8 月份, 且多暴雨。④植被方面:植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开矿、毁林开荒)。
9.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D )
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B.退耕还林、还草 C.减少放牧的牧畜数量 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八年级地理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新、贵、黄)复习学案
八年级地理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新、贵、黄)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地形图”,认识三省区的地形、河流特点。
2.利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新疆的气候特色,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其他方面(河流、植被、农业、城市人口等)的影响3、掌握贵州的地形和河流特点4、认识认识三省区的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5、了解贵州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6、了解三省区的发展和居民生活变化复习重点:三省区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难点:三省区的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学习过程: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梳理(一)自学自测回顾知识点,划下课本重点并强化记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________,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________、______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________、巴基斯坦、印度八个国家相邻,新疆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2.新疆的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新疆是我国面积_____________的省级行政区。
3.新疆境内________与________地形相间分布,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概括。
新疆北部是________—________走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也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 _________发源于此;中部是东西走向的_ _山;南部东西走向的______山。
4.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我诊断题1、下列关于新疆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中国西北部 B.位于中高纬度地区C.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D.位于大陆西部沿海地区2、新疆境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山地与盆地 B.山地与高原 C.平原与盆地 D.丘陵与平原3、与北疆相比,南疆气候具有的特点是()A.年降水量稍多 B.风力更强 C.平均气温较高 D.光照较弱4、下列关于新疆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疆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B、新疆的自然景观主要是草原和绿洲C、有著名的灌溉设施“坎儿井”D、新疆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强化训练案—中考链接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二、教学过程: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课件展示
气候: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过渡: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加上降水集中的气候特征,会形成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课堂活动:
展示几幅黄土地貌的图片,
归纳: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课堂小结活动:教师展示下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然要素主要特征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
过渡: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特征,使得该地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0“活动”。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地区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议一议,
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归纳: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
课堂活动:展示黄土高原过去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的了解和理解。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主食佐食民居交通工具
课堂活动:想一想,黄土高原地区居民为什么过去以小麦和杂粮(小米)为主食?想一想,山西人喜食醋与当地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归纳:黄土高原多旱地,适宜种植小麦和杂粮,因此居民多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
以面食为主食,常用醋来调味,有助于消化,饮用水碱性较重,多食些醋,有利于身体的酸碱平衡。
课堂活动:阅读P.101“窑洞”材料,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说一说,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
食物结构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咸菜、辣椒为佐食,
食物结构简单民居传统窑洞,居住条件差交通或通信方式常以马车、驴车作为交通工具,对内对外联系不便
归纳:现在,黄土高原居民的食物结构日趋丰富,鱼肉蔬菜四季不断;越来越多的居民住进新窑洞,或搬到整洁舒适的高楼房,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修建了许多铁路和公路,信息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对内对外联系更加便利。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教学过程:
引导:区域发展包括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我们首先来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72、8—73,阅读P.103“高原绿了,农民富了”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黄土高原的生态发展了哪些变化?
(2)想一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改善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归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并结合课文,说一说,黄土高原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语言和板图来说明治理水土流失措施的基本原理,如坡耕地改造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4“活动”。
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宏观措施:①控制人口增加,生态移民;②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建设防护林;④改善天然草场植被;⑤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
(2)微观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①工程措施
——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田;打坝建库,拦泥蓄水;②生物措施
——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农业技术措施
——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
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过渡: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阅读课文,说一说,为了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归纳: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
利用能源优势,建设了山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现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在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集的区域,实施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战略。
西部大开发和一系列的开放开发措施
(2009年设立关中—天水经济重点开发区,2011年设立西安咸阳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促进黄土高原地区更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