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上官雪英
授课班级:高一10班
授课时间:2019.11.8
授课地点:1号楼一楼录播室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与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与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一步理解文言文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概括的能力,联系所学,挖掘“乐极生悲”背后所隐藏的“忧患”意识。
3、审美鉴赏与创造:尽量让学生理解王羲之在文中的对宇宙与人生认识和看法,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期于尽的深沉感慨。
4、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文本研习、因声求韵
【教学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3课时,前两课时侧重于课文文本中文言知识的理解,本课则侧重于学生的情感领悟,一课一得。
一、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学习有不少大师莅临指导,又是下午,大家难免都有些紧张和疲惫,现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热身运动,先抬头,再低头,抬头为仰,低头为俯。
提问:在低头抬头之间,我们看到了什么?(天花板,地板)
点评:同学们很实在,在抬头的时候,我们确实就看到了天花板。那么,我们的王羲之先生在“抬头低头”之间看到了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请大家听诵读,划出关于“俯仰”的句子。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引导学生回答:乐痛悲
三、情感探究
(一)出示合作探究的问题:
1、作者“乐”“痛”“悲”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2、找出体现作者生死观的句子并联系作者生平背景加以分析。
任务分配:一组探究“乐”的原因;二组探究“痛”的原因;三组探究“悲”的原因;
四、五、六组探究作者的生死观。
(小组全员参与并组内分工确定组员的任务;讨论本组的问题;将讨论结果汇总并记录。品读文本中相关的内容。)
(二)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1、请第一组成员展示讨论成果:王羲之第一次俯仰之间看到了什么?乐在何处?
明确:贤友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快乐,乐的是拥有。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齐读前两段。
3、第二次俯仰---痛
现在我们来看看王羲之第二次俯仰还是开心的吗?不是,是什么感受?痛。过渡一下:王羲之的情绪有何变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不能不以之兴怀岂不痛哉!为什么痛?(请第二组成员展示讨论成果)
年老无觉情趣无定事物无常生死无避
(这一段,如果学生对于“痛”体悟不深,建议多读两遍)
小结:前一刻还拥有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下一刻就化为虚无,岂不痛哉?羲之之后的“悲”与这里的“痛”又有什么不同吗?
4、生齐读第三段。
5、在下一段里,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明确:第三段中情感由“痛”转化为“悲”。——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将个人的痛苦转化为历史(千古)命题。(第三组展示讨论结果)
哀叹同惑生命同误命运同轨
小结:无论是生死还是感受生死,作者发现前人与后人并无差别,同样会有生死之悲,也同样会为生死而悲。如果说王羲之之“痛”是痛个人之“无”,那么王羲之之“悲”就是在悲人类命运之同,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慨。
感悟: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向死而生灿烂而活
(三)、拓展思维提升:
1、探究“乐极生悲”写作手法的现实意义
(1)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为什么会“乐极生悲”?
提问:请同学们想想,王羲之为什么会在兰亭欢聚时出现这样一种乐极生悲的变化呢?
明确:修禊是为了祛除灾祸,祈求安乐。
提问:可是大家想想看,人们为什么会去祈福消灾呢?这恰恰又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人生无常,灾祸难免。长保幸福快乐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追求。这恰恰就是王羲之由乐转痛的原因所在。
(2)中国文人为什么在情感的处理上喜欢运用“乐极生悲”的方式呢?
修禊之乐,死生之痛,同致之悲,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集中表现了我们中国文人的一种特点——“乐极生悲”,大家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提问:中国文人为什么钟情于“乐极生悲”呢?
(播放视频节选——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曾仕强教授“从《易经》来谈‘乐极生悲’”)
提问:对于《易经》,我不甚了解,但是曾教授的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却让我突
然明白了“乐极生悲”对于古人的意义,那就是“居安思危”。要想获得长久的安乐,就必须时常怀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能“思危”者,才可“居安”。
那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来看,王羲之在这里的“乐极生悲”是想暗示我们什么呢?我们回到他的“死生亦大矣”的问题上来看看。
学生回答(提出重点:王羲之“痛”“悲”,其实都是对“生”的一种眷恋、不舍,他更看重的是“生”。)
小结:“乐极生悲”不是为了生活之痛而悲,恰恰相反,它是为了人生之乐而省。“乐极生悲”,既是古代文人自我警醒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讽谏统治者、规劝世人的一种手段。“悲”不是对死亡的妥协,更不是对生命的无奈与消极,而是一种浩荡天地,我自开放的昂扬姿态。既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死都是避无可避的,那我们何不选择向死而生,灿烂而活?
让我们带着这些理解,再次齐读全文,感受王羲之“乐极生悲”之后的“向死而生”。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周国平
这也印证了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目的: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由“快然自足”的“曾不知老之将至”,想到人生短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旺盛的生命终要走向死亡.正因为生活美好,才引起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四、练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慨呢?每人写一句话总结
自己的感悟,一起交流。示例:
1.因为短暂,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得珍贵。
2.如果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那么就去拓展人生的宽度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五、作业
请将你写的一句话扩展为一篇以“与王羲之对话”为话题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