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美丽的图案 (3)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美丽的纹样》人教新课标(2023)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纹样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纹样设计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纹样设计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纹样设计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纹样的定义与分类:纹样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类型的纹样特点,如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
-纹样的设计方法:纹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重复、节奏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纹样的创作实践: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纹样作品。
举例解释:
2.纹样的设计方法:讲解纹样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称、重复、节奏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创作纹样。
3.纹样的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纹样作品。
4.纹样作品欣赏:赏析一些经典的纹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丽的纹样,提高审美素养。
-在纹样创新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尝试不同的组合和变形,从而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设计纹样。
-对于纹样作品的文化内涵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纹样作品,如中国传统的云纹、西方的哥特式装饰等,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纹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各种美丽图案?”比如衣服上的花纹、家里的装饰品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纹样的奥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展开,重点教授以下内容:1.全等与相似;2.图形的旋转;3.图形的对称。
二、教学目标1.掌握全等图形的定义;2.掌握相似图形的定义;3.掌握如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或相似;4.能够旋转一个图形;5.能够绘制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全等图形和相似图形的定义;2.如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或相似;3.图形的旋转;2. 教学难点1.如何绘制图形的对称轴。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次教学将采用讲解、演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配合使用单词卡片、图形模型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全等与相似1.1 全等图形全等图形是指两个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即它们的每个对应部分都相等,表示为 $ \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DEF $。
学生可以通过拓展原来的图形并进行对比来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这种方法称之为拓展法。
同时,也可使用判定全等的四种条件:1.SSS (边-边-边);2.SAS (边-角-边);3.ASA (角-边-角);4.RHS (直角-斜边-直角)。
1.2 相似图形相似图形指的是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
表示为 $ \triangle ABC\thicksim \triangle DEF$。
相似图形在各个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长度与比例相等,教师可以通过比例尺、比较大小等方法来讲解相似图形。
2. 图形的旋转学生需要理解旋转的另外两种变化,即平移和翻转。
平移是指在二维平面上,将图形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而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翻折是指将图形沿着对称线翻折,其中一个图形的对应部分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图形。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中的观察和探索来理解图形的旋转,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旋转的规律,并帮助学生总结旋转不变式。
画出美丽的图案

你能画出下图所示的图案吗?试试看。(P113)
四、挑战自我,实践应用:
某单位搞绿化,要在一块圆形空地上种植四种颜色的花,为了便于管理和美观,相同颜色的花集中种植,且每种颜色的花所占的面积相同,现征集设计方案,你能帮忙设计吗?
五、思维拓展:
下面花边中的图案以正方形为基础,由圆弧或圆构成.仿照例图,请你为班级的板报设计一条花边,要求:
3、在欣赏美丽图案,画出美丽图案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经历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图案设计,进一步熟悉圆规的使用技能。
2、认识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欣赏现实世界中美丽的图案。
教学难点:利用直尺、圆规、三角板设计有个性的图案,通过图案设计的活动,巩固有关图形的知识。
教学准备:
1、直尺、圆规、铅笔等。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能用圆规作出下图所示的图案吗?按照下图(P112)的步骤试一试,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同时考虑如下问题:
(1)上图中A点的位置对六花瓣的形状有没有影响?
(2)图中六花瓣相邻两个顶点分别与圆心的连线(即这两个顶点所在的半径)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根据图中的方法,你能将一个圆周六等分吗?能将一个圆周三等分吗?
只要画出组成花边的一个图案;以所给的正方形为基础,用圆弧或圆画出;图案应有美感。
六、回顾归纳:(1)图案源自计的工具:直尺、圆规、三角尺.(2)画图案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等分圆周法.
七、布置作业:
(1)课本:P54 1、2
(2)利用直尺及圆规设计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参与“选美”。
2、教师和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丽。展现用几何画版预先画好几个图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带单元检测题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下)全国通用版同步学案练习题

小学数学 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下)图形的运动怎么画出下图中三角形ABC向右平移6格,再绕C点顺时针旋转90º的图形?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下图红色三角形即为三角形ABC向右平移6格,再绕C点顺时针旋转90º的图形。
1. 平移和旋转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平移。
图形的平移是由它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决定的。
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改变了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注意: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都相同,但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能通过旋转得到。
利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轴一般画成虚线。
方法技巧: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找到关键的几个点,再与轴垂直地在另一边同样距离处找到相对的点,最后将所有相对的点依次连接。
3.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可以把一个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得到该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大小改变,形状不变。
画一个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的方法:①按给定的比计算出放大图或缩小图相应的各边的长度;②按新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例题1请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解答过程:技巧点拨:画轴对称图形的关键点是把对称点画正确。
例题2先观察下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2)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3)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4)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第十课时 实践活动:画出美丽的图案

第十课时实践活动:画出美丽的图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画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案图形的观察,使学生感受到由圆组成的图形美,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平面图形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案图形的观察,使学生感受到由圆组成的图形美,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平面图形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圆规教学过程:一、教学新课1、出示美丽的图形图案。
欣赏后说说感受。
2、板书课题:画出美丽的图案。
3、看看书上的操作,大致分为几个步骤?你能说说每一步应该怎样操作吗?说说画图操作的步骤。
按这样的操作步骤,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1)画出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再轻轻地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2)以画出的4条半径为直径画4个小圆。
这4个小圆的圆心分别在哪里?半径应该是多少呢?(3)经过每两个小圆的交点再画出4条大圆的半径。
每两个小圆的交点指的是什么?(4)以新画出的4条半径为直径再画4个小圆。
圆心在哪里?半径是多少呢?指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要准确,圆心定位要准确。
按书上的图示进行涂色。
4、展示不同涂色的效果,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二、巩固练习1、观察图案,想象它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小组中说说画图的步骤。
(1)说说画图步骤,集体评价。
(2)按所说步骤画出其中的一幅,涂上颜色。
(3)展示交流。
2、在方格纸上设计一幅图形图案,画好后与同学互相评价。
三、课堂小结今天这一节课美吗?我感觉既有图案的美,也有同学们心灵手巧的美,你有什么感觉呢?第一课时数的世界(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4页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 的简单方程,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100以内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美术》第五册第四章“平面构成”,具体内容为“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利用圆形进行创意图案设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圆形进行图案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圆形图案设计案例、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圆形图案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运用圆形进行设计的?2. 讲解:讲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如完整性、对称性、曲线美等,并结合实例分析如何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
(1)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大圆形。
(2)在大圆形内画若干小圆形,注意大小、位置和曲线路径的变化。
(3)运用画笔、颜料等对圆形进行装饰,如填充颜色、勾勒线条等。
(4)根据设计需求,可对圆形进行组合、切割、重叠等创意处理。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圆形进行图案设计。
(1)用圆形设计一幅具有对称美的图案。
(2)用圆形设计一幅具有曲线美的图案。
六、板书设计1. 用圆形设计美丽的图案2. 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点:完整性、对称性、曲线美(2)圆形图案设计的步骤:画圆形、装饰、创意处理(3)例题讲解:对称美、曲线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图案。
2. 答案:(1)作品要求:具有创意、美观、独特性(2)作品形式: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运用圆形进行创意设计。
北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1单元 圆-3 欣赏与设计

思维创新 提升培优 基础巩固
1.(操作题)请你利用圆形设计一个你 喜欢的图案。
2.(操作题)请将下面图形涂上你喜欢的 颜色,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3.(操作题)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你能画出几条?
六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北师]
第1单元 圆
1.给下面的图形涂色,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请你利用下面的图形,经过旋转或平移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你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风车图
太极图
心脏
蜗牛
我们是否能用简图把它画出来呢?
风车图
风车是以外面大圆的半径的一半为 半径画出的 4个小半圆。
能画出5条对称轴
4.(操作题)请用圆规和三角尺画出下面图形。
5.(操作题)以下面横线上任意的点为圆心,设 计一个由圆组成的美丽图案。
答案不唯一
6.(操作题)用两个相同的圆、两个相 同的三角形和两组平行线设计一个 轴对称图形。
答案不唯一
太极图
太极图是以大圆的半径的一半为半 径上下画两个半圆。
心脏线
心脏图是由很多圆重叠而成的。
螺旋线
蜗牛的图案是由多个四分之一 圆依次组成的。
看一看,下面的图案是怎样画出来 的?试着画一画。
你能画出下面的图案吗?再设计一 个有趣的图案与同伴交流。
教材第8页第1题。 1.先说一说下面Fra bibliotek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再画一画。
(1)①先画一个3/4圆(以2格为直径),②再画一个1/4 圆(以4格为直径),③再画一个1/4圆(以1格为半径)
(2)①先画一个大圆,②再画以大圆半径为直径的4 个小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画(制作)五角星

数学活动——画(制作)五角星一、新课导入1.活动导入:大家都知道五角星是一种常见的美丽图案,如我国国旗上就有五个五角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帽上的帽徽,还有许多艺术设计和图案设计中都有五角星,你会画(会制作)五角星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教材第144页活动2.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借助于量角器画出五角星.②会用剪纸的方式制作五角星.(2)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制作)五角星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通过画(制作)出含五角星的图案,体会数学之美,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3.活动重、难点:重点:会画(会制作)五角星.难点:剪纸中α角大小的确定.4.活动材料:收集一些五角星图片或实物模型.二、活动过程活动1画五角星1.活动指导:(1)活动内容:活动1:画五角星.(2)活动时间:6分钟.(3)活动方法:按步骤要求,操作画图.(4)活动参考提纲:①观察五角星图片或实物模型,归纳五角星的特点(看哪个小组归纳的特点多).②按教材第144页活动2中的步骤画图.③你能说说这种画法的道理吗?你还有其他的画法吗?(上网或查找其他参考资料)④与②步骤类似,你能画出一个六角星吗?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活动指导各小组相互合作、交流、研讨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着重关注其学习过程中的具有创造性的亮点,如:五角星特点的归纳及五角星的不同画法等.②差异指导: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研讨、互帮互学.4.强化:(1)各小组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修正错误,完善归纳.(2)画五角星的方法.活动2制作五角星1.活动指导:(1)活动内容:活动2:制作五角星.(2)活动时间:8分钟.(3)活动方法:动手操作、实验、尝试,确定方案.(4)活动参考提纲:①你能按教材第145页折纸操作流程图,通过折纸,制作五角星吗?动手试一试.②用剪纸的方法剪出一个五角星,你认为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③沿不同的角α剪开,得到的五角星形状相同吗?要得到一个标准的五角星(用前面的步骤画出的),角α应为多少度?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活动指导,各小组相互交流研讨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看懂折纸的操作流程图,能否剪出标准的五角星.②差异指导:对部分学习动手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4.强化:(1)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并解说剪纸操作流程,并比较谁剪得更标准.(2)用剪纸的方法剪出一个五角星的关键是要折出五个相等的角,这就需要对角的大小有较强的估计能力.(3)要使剪出的五角星尽可能标准,那么角α要尽可能接近54°.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整个活动过程,自评活动中的表现,查找问题,总结收获.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根据活动表现,学习态度和完成状况对学生进行点评,要大力表扬那些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且有创新性学习成果的学生.(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为活动课,是对本章所学知识的拓展,以画五角星为基础展开的活动,教学中不妨先让学生不看课本内容,自己探索五角星的画法,然后结合课本的步骤总结出自己的不足,进而感知其他图形的画法的基本思路.活动二则是在了解五角星画法的前提下,参照课本步骤尝试自己制作五角星,在探究角α的度数与五角星形状的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与抽象思维.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达到活动的目的.一、基础巩固1.(30分)如图,在标准(正)五角星ABCDE中,(1)边A′A、A′B,B′B,B′C,…,E′E,E′A有何关系?(2)∠A、∠B、∠C、∠D、∠E有何关系?度数为多少?(3)∠AA′B的度数是多少?解:(1)A′A=A′B=B′B=B′C=…=E′E=E′A;(2)∠A=∠B=∠C=∠D=∠E;(3)∠AA′B=108°.2.(30分)如图,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纸片(图①),将其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②,再沿图②中的虚线对折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请你画出打开后的几何图形.二、综合应用3.(20分)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折纸过程,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求∠2的大小.(2)∠1与∠3有何关系?(3)∠1与∠AEC,∠3与∠BEF分别有何关系?解:(1)因为从题图中可知∠1+∠3=∠2,且∠1+∠3+∠2=180°,∴∠2=1×180°=90°.2(2)因为∠1+∠3=∠2=90°,所以∠1与∠3互余.(3)因为∠1+∠AEC=180°,所以∠1与∠AEC互补;同理,∠3与∠BEF互补.三、拓展延伸4.(20分)你能在教材第145页图4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图案吗?试一试.解:正八边形,折法如下: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图⑤图⑥图⑦。
画出美丽的图案

画出美丽的图案
研究课教学设计
画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4~1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绘画圆形图案,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2、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学习价值,接受美育熏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圆规、尺;学生准备圆规、尺
教学重点:确定每个圆的圆心位置的方法。
知道相关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到由圆组成的图形美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特殊的数学课,是数学综合实践课。
昨天要求同学们带的学习工具都带了吗?(带了)。
好,检查一下(铅笔、彩笔、圆规、直尺或三角尺),请摆放在桌子的右上角,谢谢!
刚才陈老师还给每位同学发了3张作业纸,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全了。
(全了)看来大家都准备得很充分呀,可以上课了吗?(可以)
上课,起立,师生问好!请坐
教学过程:
一:师:今天陈老师带来一些以前学生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题(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把一个图形绕其中一点顺时针旋转(),又回到原来的位置.A. 90°B. 180°C. 360°2.如图分针从12旋转到3,所经过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A. B. C.3.有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是由空白部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这图形是()A. B. C.4.把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旋转30°,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A. 变大了B. 大小不变C. 变小了D. 无法确定大小是否变化5.下列图案中,()不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而得到的。
A. B. C. D.6.如图是日本“三菱”汽车的标志,它可以看作是由菱形通过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A. 60°B. 90°C. 120°7.下面的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8.下面的图案,()是由涂有阴影的部分旋转形成的。
A. B. C.9.下面各图形中,以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圆锥的是()A. B. C. D.10.小明用如下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四个图案中,符合图示胶滚涂出的图案是()A. AB. BC. CD. D11.绕点O顺时针旋转()度后,又回到原来位置。
A. 270B. 180C. 36012.下面的图案用到了()原理A. 平移B. 旋转C. 对称二、填空题13.下面图形中,________是由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________是由基本图形旋转得到的。
A. B. C.14.指针顺时针旋转90度,从B点旋转到________,指针逆时针旋转90度,从C点旋转到________。
15.如图,三角形从①旋转到②,是怎样旋转的?它是将三角形ABC________。
16.组合图案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图形变换形成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1圆的认识(2)课件(18张PPT)

利用圆规和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的图案吗? 试试看。
画图略。
一个长方形内有三个圆(如图),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宽是5 cm,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3=15(cm) 15×5=75(cm2)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75 cm2。
的比。
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求出阴影部分面积与空白部分面积
数学六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5圆 第 2 课时 圆的认识(2)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画圆,用圆可以设计许
多漂亮的图案。下面的图形都是用圆规和直尺 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 这个漂亮的图形呢?
关键:先确定圆 的半径和圆心。
二、画法探究
你知道下面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说说你的方法,然后试着画出来。
简单练习
利用圆规和直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的 图案吗?试试看。
中等练习 利用圆规和直尺,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拓展练习
把一张边长是 20 cm的正方形纸剪成半径是 2.5 cm 的圆,最多可以剪多少个?
20÷(2.5×2)= 4(个) 4×4=16(个) 答:最多可以剪 16 个。
我们学会用圆设计一些漂亮的图案,并且 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把这些图案画出来。画 的时候要注意先确定圆的半径和圆心。
填一填。
(1) 正 方 形 有 ( 轴,等腰梯形有( 1
4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 )条对称轴,圆有( 无数 )条对称轴。
(2)把一个圆形纸片至少对折( 2 )次可以找到圆心。
根据对称轴画出 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画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 画图略,分别能画出1条、4条、4条、4条对称轴。
阴影部分面积与空白部分面积的比是1∶1。
四数学 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教后感:
对本教案的评价:
附件 2
西郊、龙都、枳沟教研联合体 (四年级数学)备课 杨奎标 备课单位 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年级 四年级 龙都曹家庄子小学 课型 编号 个性化修改补 充 新授
备课教师 课 题
审核人 导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 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2、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教学是用三角形拼四边形和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 图案, 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内角和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拼摆画等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 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让学生在图形 的拼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探索能力。 预习感知 1、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 形和等腰三角形。 2、用纸分别剪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 三角形。 ★学习指导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用彩色纸剪不同的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6 (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所剪的不同颜色的三角形 提问:你们组拼出了几种四边形? 每个四边形分别是用几个三角形拼出来的? (2) 汇报讨论结果 A 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一个长方形 B 用三个三角形拼出一个梯形 (3)想一想 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吗? A 小组讨论,拼一拼 B 汇报拼的结果 (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 (2)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3)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梯形 (4)师生共同小结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四边形 2、练习、练习十五、1 ★达标测验 1、用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用三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个梯形 3、总结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教案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情趣,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获得设计图案的经验。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培养审美情趣2、掌握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教具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生成问题1、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出示一些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让生来欣赏生活中美丽的数学图案。
2、师: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想说什么?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过哪些有趣的图案?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欣赏教材第39页的图案(1)师:请同学们欣赏然后仔细观察每幅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2)把各自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结果如果生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及时的给予补充第一幅图,是由一个椭圆,沿中心点过经过旋转得到的.第二幅图,是由一个椭圆,以一边的焦点为轴,经过旋转得到的.第三幅图,是由一个正六边形,沿一个点经过旋转得到的.(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一下图案的形成过程)师: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通过变换得到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变换规律.2、绘制美丽的图案(1)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图形,想一想怎样用这个简单图形绘制一幅美丽的图案,然后把想法再小组内交流。
(2)指生汇报交流的结果。
(3)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演示绘制步骤,再让生阅读课本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4)交流绘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5)学生独立的绘制图案,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注意:绘制图案前,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了解绘制的几个步骤,再让生按步骤尝试绘制图案。
为了防止图形变形,也可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用图钉固定,然后边旋转边描绘。
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数学:《美丽的图案》

数学:《美丽图案》活动目标:1、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律,并按照其规律继续排列。
2、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3、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4、5页2、三种不同排列的红灯彩带3、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类卡纸和每人一个白盘子,胶水重点: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律,并按照其规律继续排列。
难点: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发幼儿探索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1观赏装饰带,寻找排序的规律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几条装饰带?这三条装饰带漂亮吗?他们分别是用什么装饰的?引导幼儿说出是用红灯、气球、图形装饰的。
2启发幼儿说说发现装饰带排列的秘密。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谁先找到这三条装饰带排列的秘密,发现了以后请你举手告诉我。
引导幼儿说出:红灯彩带是由不同大小的红灯排列的,是一大一小一大一小重复排列的;气球彩带是由一红二绿一红二绿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图形彩带是按两个圆两个方形两个圆两个方形重复有规律排序。
3小结:刚才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好,都能找到藏在这三条彩带中的秘密,红灯带是按大小有规律重复排序的,气球带是按颜色和数量有规律排序的,图形带是按不同形状有规律排序的。
二、引导幼儿辨认排列的规律并按照其规律继续排列。
1请幼儿完成《我的数学》第4页,仔细观察并按红黄蓝的规律走。
师:小明要去颜色棋盘的另一边拿宝石,只要按照红黄蓝、红黄蓝、红黄蓝的规律走,就能走到颜色棋盘的终点,你能帮小明画出路线吗? 2请幼儿完成《我的数学》第5页,仔细观察并完成卡片。
师:书上的小朋友是按照什么规律装饰相框的?幼:小女孩的相框是按照颜色排的,两块红色,然后是蓝色,然后是黄色。
师:你能帮助她继续完成相框的装饰吗?接下来怎么排?(幼儿说,教师画)三、以让幼儿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类卡纸装饰盘子的形式,让6组幼儿自由设计规律排序。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把按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A. B. C.2.如图中,图A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A. BB. CC. D3.画有图案的卡片经过旋转后可以得到的是()。
A. B. C. D.4.有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是由空白部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这图形是()A. B. C.5.从9:30到9:45钟面上的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A. 30°B. 90°C. 180°D. 360°6.将下图直角三角形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可以得到图形()。
A. B. C. D.7.下图中是图形A顺时针旋转()度,依次旋转3次得到的图形。
A. 45B. 90C. 180D. 2708.选择合适图形的字母填在方框里。
( )A. B. C. D. E.9.花朵是通过花瓣()得到的A. 平移B. 旋转C. 对称10.下列图形,绕中心点旋转90°能与原图象重合的是()A. B. C.11.绕点O顺时针旋转()度后,又回到原来位置。
A. 270B. 180C. 36012.生活中的大门的设计一般用到了()A. 平移B. 旋转C. 对称二、填空题13.时针从3:00到6:00,旋转了________°;从7时到7时10分,分针旋转了________°14.钟面上的分针从6:30到7:00,时针旋转了________.15.钟面上分针旋转了60°,分针可能是从数字________走到________。
16.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
拧水龙头。
________17.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
螺旋桨转动。
________ 18.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二、画法探究
?
利用四圆、规和课直堂尺练,习你能,画巩出固下新面这知些美丽
的图案吗?试试看。
画出下面的图形,并涂色。
欣赏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 有什么收获?
先确定圆的半径和圆心利用圆规和直尺你能画出下面这些美丽的图案吗
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
用圆设计课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怎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 这个漂亮的图形呢?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先确定圆的半径 和圆心
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帮助他?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画出美丽的图案》单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数学常识:正多边形的名称和特征。
2.创造性思维:探究如何用小正方形拼出一个大正方形。
3.几何知识:利用九宫格和遍地开花的方法,画出不同形状的花朵图案,并利用对称性来画出美丽的纹样。
4.数学方法:用勾股定理判断正多边形的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本次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几何想象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正多边形的名称及特征,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2.掌握用小正方形拼出大正方形的方法;3.能借助九宫格和遍地开花的方法,画出不同形状的花朵图案;4.利用对称性画出美丽的纹样;5.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判断正多边形的内角和。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画出美丽的图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想象出多彩的花朵图案。
2.正多边形的特征(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的正多边形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正多边形的特征和名称,如正三角形、正四边形等,并介绍正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方法。
3.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15分钟)让学生手中拿着一些小正方形,然后引导他们探究如何用这些小正方形拼出一个大正方形。
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自然地发掘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4.九宫格画花朵图案(15分钟)通过展示九宫格样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各种形状的花朵图案。
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创造力,让他们在自己的画碟上完成一幅自己的花朵图案。
5.遍地开花画花朵图案(15分钟)引导学生学习“遍地开花”的方法,让其学会用直线和弧线画出不同形状的花朵图案。
同时,让学习观察图案的对称性质,从而更好地利用对称性画出更加美丽的图案。
6.勾股定理判断正多边形内角和(20分钟)通过引入勾股定理,让学生判断正任意边形的内角和,同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刚学到的正多边形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画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内容:教材114-11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和绘画圆形图案,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接受美育熏陶,培育创新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平面图形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一、先学提纲。
阅读教材第1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画一画,并说说画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二、学情预判:
三、探究交流。
(一)指导作图。
1.谈话:观察这些图案,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由圆组成的,你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让我们以这个图案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图案是怎样画成的吧!
(1)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入手进行分析?你能看出它是由几个圆组成的吗?小圆与大圆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明确这个图案中共由1个大圆(外框)和8个同样大小的小圆组成,大圆的半径就是小圆的直径。
(4)怎么画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跟教师示范进行制作。
①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再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③经过每两个小圆的交点再画出4条大圆的半径。
②以画出的4条半径为直径画4个小圆。
④以新画出的4条半径为直径再画4个小圆。
(5)谈话:画好后,我们涂上颜色就可以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了,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色调进行修饰。
(6)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
2.小结:通过我们的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细心绘制,终于制作成功了一幅很漂亮的图案。
(二)独立模仿制图。
1.谈话:刚才这幅图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如果请你自己观察、分析,你能模仿下面的这两张图进行绘制吗?
2.学生独立分析。
(1)这个图案分几步完成?
(2)在图中,各个圆的圆心分别在哪里?怎样确定它们?
(3)各个圆的半径或直径间有什么关系?
3.交流。
4.选择其中一幅完成并涂上颜色。
5.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弄清图案分几步完成。
各圆的圆心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各个圆的半径或直径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等问题。
(三)创作图案。
1.谈话:同学们比较成功地模仿画出了两个图案。
当然,我们都不满足于只是模仿,很多同学都已经跃跃欲试了,想自己创作一幅美丽的图案。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设计一幅美丽的圆形图案。
看谁设计的图案美观、大方、整洁?
2.学生自由创作。
3.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四、反思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与体会?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了吗?
五、课堂作业。
《补》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