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信息化实施与机电管理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信息化实施与机电管理创新
李新玉
(平煤集团二矿)
内容摘要:探讨了煤矿综合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及在煤矿机电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适应煤炭新形势下机电管理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信息化实施机电创新
1总论
提及矿井信息化,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化的内涵。
站在客观事物立场上看,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站在认识主体立场上来看,信息是人们“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在实际应用场合,人们更关心认识论层次的信息。
信息技术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感官功能并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通讯、广播、计算机、微电子、遥感遥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储存领域,它们在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活力、最有效益的领域之一。
所谓信息化,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以及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21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对工业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
以国际经验来看,信息化的发展并不必
然以工业化完成为前提,相反,根据后发优势和经济赶超战略,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就着手信息化建设,通过采取两步并作一步走的并行发展方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煤炭行业作为高危、环境差、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甚至到目前为止,其装备水平及新技术应用与其它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国有重点煤矿几年招不到一个煤炭专业的本科生,以致于河南省煤炭工业局不得不招收培养仅限省内行业承认学历的紧缺人材,这是煤炭行业捉襟见肘的方面。
可喜的是随着全国煤炭企业效益持续渐长,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使许多院校、科研机构、制造厂商开始关注这块市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进、研发、生产了许多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促进了煤矿装备水平提高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同时也满足了煤炭企业发展的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赢。
近几年煤炭行业新装备、新技术应用呈现这样两个特点:1、前期是大功率、高效综采综掘设备的推广以及与之配套的矿井大型固定设备(通风、压风、排水、提升、主运输、乘人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换代,这些设备均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2、完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监测监控技术推广应用,以及计算机普及局域网的完善促使信息化工作快速推进,并得到煤炭行业高管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认可和重视。
2平煤二矿矿井信息化实施
平煤二矿是平煤集团最早的一对矿井,1955年开工,1957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
经历几代人努力2000年原煤产量达到60万吨/年。
象全国其它煤矿一样,从2001年开始进行全矿井的技术改造,这一番的技
术改造除了采掘接替战场布局的调整外,以各大系统改造及设备更新换代为主,先后对矿井提升、主扇、皮带运输、压风、供电、排水、通讯、乘人等各大生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
与此同时,我们依照并行发展方针,大力推进矿井信息化进程,实现了矿井原煤生产与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2006年取得了机电“五化”(乘人系统连续化、皮带运输集控化、供电系统远程化、重要岗位可视化、机电管理信息化)基本实现,安全形势继续巩固,质量达标稳中有进,生产系统高效运转,产量提高水到渠成,177吨再创新高的骄人成绩。
平煤二矿信息化结合二矿实际,立足实用,本着即解决安全生产中实际困难又兼顾企业承受能力的原则,在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下,先由单一的子系统分步实施,自下而上最后形成全矿兼容于公司信息系统的综合信息系统——平煤二矿管理与控制信息化综合系统(见附表)。
该管理与控制信息化综合系统设计目标是实现生产自动化实时信息、企业资源信息及管理信息之间的紧密集成,提高管理信息中有关生产的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
整个系统不仅具有现代化企业内部综合信息平台的所有功能,而且集成了政工、安全、经营、机电、生产等各方面的应用系统。
此系统通过VPN方式实现异地办公。
该系统共分为十大模块,每一模块又划分多个子模块。
生产模块的机电部分又分为技术管理、区队管理、乘人监控、皮带监控、供电监控、提升监控、排水监控、主扇监控、通讯管理、压风监控、运输管理、会议管理等几大部分。
机电设备管理部分可实现对全矿设备的综合管理,由原来的账簿、牌
板管理转为网络管理,使设备的动态管理更直观、准确,还可对设备预防性检修情况进行落实,实现全时段全过程监管,确保设备检修到位,提高周转率和运行质量。
矿井管理与控制信息化综合系统可实现井下主要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分析;提高设备安全性能,使矿井生产更加安全、稳定;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生产事故率,将被动处理事故变为有目的主动维修,把事故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3机电管理创新
近几年来,随着新装备、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煤矿的推广应用,为增加产量、安全保障性能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但是如何管好、用好、发挥好其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也就是说装备工艺技术的变化必须有管理上的变化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改变原有的陈旧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树立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方式、方法。
机电工作是煤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点多面广,大型设备及生产系统管理要求高,对矿井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承担责任大为特点,转变观念,管理创新意义更大。
在此仅以机电管理为例进行论述。
3.1安全理念的创新
煤矿机电的几大系统尤如人体的神经系统(通讯、调度)、血液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呼吸系统(主扇、局扇)、消化系统(排矸系统),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同时设备台件多、线路长、覆盖面广、人员多工种分
散、管理难度大,因此传统管理理念就是依靠人的自觉性、责任心来落实责任、按章操作,依靠职工操作熟练程度来减少失误、来向安全要效率。
这里不是说责任心、职工操作熟练程度不重要,而是说这些已满足不了现场需求,因为现场影响安全因素很多,加上人的精力有限、情绪有波动,很难保证安全,因此必须转向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来确保安全。
例如变频调速提升机,事先已将设计好的提升速度图输入系统,加上控制系统本身的保护、提升设备的保护、后备保护,形成冗余系统相互备用,若司机操作失误则系统不执行,一个保护失灵还有其它保护在起作用,仍然可以防止事故发生,这样就可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3.2系统运行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煤矿机电设备运行靠人盯事、人盯设备来进行,如每部皮带机设置一名司机、变电所设置一名配电工等,但这些司值人员又能发挥多大作用呢?皮带司机只注意机头电机、减速机运行情况,开停设备,整个皮带系统运行情况根本无法了解,即使在皮带撕裂、带速过高的情况下按停止按钮停下设备,后果已经造成;而变电所配电工更是充当一个信息传递员,系统因故障掉闸,值班人员根本不可能详细掌握情况、判断事故,也不敢盲目恢复送电,只是打电话给调度室或区队等待命令。
这些还都只限于上岗人员精力集中时的情况,如果是四点、零点班,职工精力不好,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甚至可能误操作,因此在完善设备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实施远程监测监控更能全面了解系统运行及设备参数变化情况,提高对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
集中监测监控的实现还可以用1~2名高素质人员上岗,代替分散在各岗位素质不太高的人员以减少失误,总之在
完善的保护装置下保证事故不扩大,保证设备安全。
而集中监测监控能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员,提高效益,提高对故障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减下来的司值人员可变为巡检人员,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保证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转,而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共享,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共同关注设备参数变化,提前防范事故发生。
3.3设备检修理念的创新
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是否及时到位,是保障设备在完好状态下正常运行的必要保证。
而传统模式下,按行政命令,今天检修设备这个部位,明天检修那个部位,管理人员不可能盯住每一个人、每一台设备,因此设备是否按周期要求进行检修、检修内容是否符合覆盖面要求(即是否按要求的检修内容检修)、检修的质量又是否合格,都要仰仗职工的责任心和技能。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设备检修预警系统就是我们要转变成的模式,将设备的日常保养、大、中、小修的周期、具体要实施的最后期限、检修内容检修标准做为标准给定,再将设备检修的实际落实信息及时采集录入到计算机系统,最后再将设备运行的实时在线监测参数也纳入预警系统,比较运算,形成预警。
如果检修周期超了、检修的内容不全面、检修后技术参数不对或者设备运行关键参数反常都会形成预警,提示网络信息共享的各级管理人员,形成全时段全过程的监督,确保设备检修到位。
3.4事故分析理念的创新
对机电事故进行快速判断和定性、定量分析,对于事故的排除和事后防范措施的制订意义十分重大,以供电系统为例:如果高爆开关出现短路故障,可能出现故障点的环节有很多,传统的方法需对整个线路各个环节
逐一检查,采用排除法判断事故较麻烦,而监测监控强大的数据存贮、查询功能则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各环节的参数迅速调阅,查找、判断故障点,为事故处理节约宝贵的时间。
再如有些事故发生后要查出事故原因,以便制订出防范措施,这时就需要召集当事人、维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查现场,询问事故情况,再一一排查。
有时由于人的思想作怪,很难找出真正的事故原因,而调用监测监控系统参数历史记录,进行相关分析,很容易找出真正的事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在多年机电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从新技术、新装置的角度出发,提出的煤矿机电管理思路是:“以转变观念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闭环管理为途径,以提高素质为支撑,追求矿井机电各大系统,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具体为:
以转变观念为引领:变过去依靠人的自觉性(人盯事、人盯设备)、职工操作熟悉程度要安全、要效率为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来确保安全效率。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皮带运输系统、乘人系统、供电系统、主排水系统无人值守,变司值人员为巡检工,解决检修、维护不到位的瓶颈,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通过对各大系统和主要设备(主扇、压风机、提升机等)运行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对各参数进行跟踪分析,超前预防事故和快速判断事故;利用系统管理功能对设备预防性检修情况进行落实,实行全时段、全过程监管,确保设备检修到位。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设备在高标准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
以闭环管理为途径:实施闭环管理(行为规范闭环管理、设备检修闭环管理、质量验收闭环管理、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实现管理的连续性,避
免管理链条各环节的断缺,保证工作质量循环提升。
以提高素质为支撑: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认真做好内部技师评聘工作;抓好职工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外聘有关学院老师及厂家技术专业人员授课;公开选拔后备管理人员;在大的治理、达标、安装项目施工中锻炼职工队。
参考文献:
阎立,张福炎,丁秋林等著. 信息化纵横[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