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

合集下载

电力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发展史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中国最早使用电力机车在1914年,是抚顺煤矿使用的1500V直流电力机车。

1958年中国成功地生产出第一台电力机车,从采用引燃管整流器到硅整流器,机车性能不断改进和提高,到1976年制成韶山l型(SS1型)131号时已基本定型。

截止到1989年停止生产,SSl型电力机车总共制造了926台,成为中国电气化铁路干线的首批主型机车。

1966年SS2型机车制成,1978年研制成功的SS3型机车,不仅改善了牵引性能,还把机车的小时功率从4200kW提高到4800kW,截止到1997年底,共生产了987台,成为中国第二种主型电力机车。

1985年又研制成功了SS4型8轴货运电力机车,它是国产电力机车中功率最大的一种(6400kW),已成为中国重载货运的主型机车。

以后又陆续研制成功了SS5、SS6和SS7型电力机车。

1994年研制成功了时速为160km的准高速四轴电力机车等。

至此,中国干线电力机车已基本形成了4,6,8轴和3200kW、4800kW和6400kW功率系列。

1999年5月26日,中国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出第一台时速超过200km的DDJ1型“子弹头”电力机车,标志着中国铁路电力牵引已跻身于国际高速列车的行列。

为追踪世界新型“交-直-交”电力机车新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铁路一直在进行中小功率变流机组的地面试验研究和大功率的交-直-交电力机车的研制,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始于1958年。

当时的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也就是现在的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在协助湘潭电机厂制造工矿电力机车的同时,设计并试制铁路干线电力机车。

1958年初,铁道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考察团赴苏联考察学习。

当时,苏联基本定型的是使用20千伏工频单相交流制的Н60型电力机车,与中国决定采用的25千伏工频单相交流制不尽相同,于是对Н60型电力机车进行了大胆地技术改造,其中重大修改达78处。

电力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发展史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史6Y1型电力机车1957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初赴前苏联考察。

考察团用半年时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以当时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电压制,作出了机车的设计方案。

考察团回国后,组成电力机车设计处,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全面设计。

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州电力机车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

6Y1小时功率3900kw,最高速度100km/h,6轴。

机车经环形铁道运行试验,由于作为主整流器的引燃管不能正常工作返厂整修。

1959年起,株州工厂和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株洲所)等厂所联合对6Y1机车进行了多次试验,做了很多改进,到1962年共试制5台机车,并在宝凤线上试运行。

但是由于引燃管、牵引电机、调压开关等仍存在问题,6Y1型未能批量生产。

6Y2型电力机车1961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到凤州线建成,由于6Y1型机车性能不过关,国家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口了部分6Y2型电力机车,其功率(指持续功率)4740kw,最高速度101km/h,6轴。

SS1型电力机车SS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代(有级调压、交直传动)电力机车。

它是由我国1958年试制成功的第一台引燃管6Y1型电力机车(仿苏联20世纪50年代H60机车)逐步演变而来,但其三大件(引燃管、调压开关、牵引电动机)可靠性较差,而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改造。

第一次技术改造从8号车开始:首先是采用200A、600V螺栓型二极管取代引燃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桥;牵引电动机改为4极、有补偿绕组的高压牵引电动机;由于低压侧调压开关的级位转换电路中过渡电抗器的跨接会产生环流,使开关触头分断极为困难,调压开关经常放炮。

第二次技术改造从61号车开始:采用300A、1200V平板型二极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止特性组成过渡硅机组,取代过渡电抗器以消除级位转换电路中的环流,大大提高了调压开关可靠性,也使33个运行级全部成为经济运行级。

苏联帮助过中国电机车发展史

苏联帮助过中国电机车发展史

苏联帮助过中国电机车发展史一、第一阶段仿制阶段1930—1968年为中国电力机车仿制阶段。

1930年代,在东北的煤矿和部分工厂已开始使用电力机车,主要是从欧洲和日本进口的。

1956年,中国政府提出:要迅速地、有步骤地研制使用电力机车。

特别是1957年以后,参照苏联H60型电力机车,制造6Y1型电力机车,初期以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湘潭电机厂、湘潭牵引电气设备研究所为主开发试制。

1958年1月,中国电力机车考察团赴苏联,在苏联专家指导下,以H60型电力机车为原型,进行国产6Y1型电力机车的技术设计。

同年6月电力机车考察团完成技术设计及相关制造技术考察,全部回国。

此后,由湘潭电机厂、湘潭牵引电气研究所和株洲厂等单位人员组成国产电力机车联合设计处,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全面施工设计。

1958年底仓促仿制出第一台电力机车。

1959年以后,逐渐过渡到以铁道部的株洲厂、株洲所为主。

1959—1960年间,在湘潭电机厂的大力帮助下,在苏联电力机车制造专家的指导下,株洲厂、湘潭所和株洲所等厂所联合对6Y1型机车进行了多次试验,做了很多改进。

1962—1967年间,针对6Y1型机车运行出现的问题,借鉴法国6Y2型机车技术,先后又进行了30余项重大改进。

到1968年,6Y1型改名为韶山1型电力机车,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开始小批生产。

从6Y1型到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成功,是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集全中国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力量,协同作战、鼎力相助的结果。

6Y1型机车性能上相当于苏联1950年代的产品。

造成中国电力机车10多年徘徊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苏联H60型电力机车不是成熟的产品,设计上存在着固有的缺点;中国选择的25千伏单相工频交流供电制比较先进,但电力机车技术难度大;中国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电机电器制造水平较低,应用于电力机车这个特殊场所尚没有经验;中国又是第一次设计制造干线大功率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缺乏人才和经验;1959年以后,6Y1型机车的继续试验改进从第一机械工业部为主改为以铁道部为主,由于铁道部的工厂和研究所主要对蒸汽机车制造修理有经验,对电机、电器缺乏人才和经验,工程技术人员大多从蒸汽机车修理转行过来,到1959年才有几位电力机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

今交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机车在交通生活等领域发挥着在当重要的作用。

斯蒂芬电力机车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

电力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中的电力机车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

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自1970年德国DE250o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问世以来,近23年间,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车辆及内燃机车车辆的发展十分迅速。

至少在西欧.目前已几乎停止了传统的交流整流子电机传动和相控脉冲电流电机传动电力机车车辆及直流电机传动电力机车的生产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

1842年苏格兰人R.戴维森首先造出一台用40组电池供电的重 5吨的标准轨距电力机车。

由于电动机很原始,机车只能勉强工作。

1879年德国人W.VON 西门子驾驶一辆他设计的小型电力机车,拖着乘坐18人的三辆车,在柏林夏季展览会上表演。

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

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实验。

电力机车用于营业是从地下铁道开始的。

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 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

干线电力机车在1895年应用于美国的巴尔的摩铁路隧道区段,采用675伏直流电,自重97吨,功率1070千瓦。

19世纪末,德国对交流电力机车进行了试验,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中国于1914年在抚顺煤矿使用1500伏直流电力机车。

干线铁路电力机车采用单相交流 25000伏50HZ电流制。

1958年制成第一台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电力机车。

1968年改用硅整流器成功,称“韶山1”型,持续功率为3780千瓦。

中国机车发展史

中国机车发展史

中国机车发展史第一章:机车的引入和早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随着铁路的兴起,中国开始引进机车技术。

1896年,中国首个铁路机车厂——沈阳机车修造厂在辽宁省沈阳市建成,成为中国机车制造的起点。

沈阳机车修造厂最初引进了德国的机车技术,并开始组装和修造机车。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沈阳机车修造厂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中国机车制造的重要基地。

20世纪初,中国又陆续引进了英、美、法等国的机车技术。

1907年,中国首条全国性铁路——京张铁路正式通车,中国的铁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中国开始加大对机车制造的投入。

1919年,中国第一家国有机车制造厂——汉阳机车厂在湖北省武汉市成立,开始批量生产国产机车。

此后,中国机车制造业在国内逐渐崭露头角。

第二章:机车工业的发展与自主创新(20世纪20年代-50年代)20世纪20年代,中国机车制造业逐渐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开始进行自主创新。

1921年,沈阳机车修造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制机车——“神头号”,标志着中国机车制造业进入了自主创新的时代。

此后,中国机车制造业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开始生产更多自主研发的机车产品。

20世纪30年代,中国机车制造业面临着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挑战,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机车制造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仍然坚持生产,为战争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机车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车工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工业部门之一。

1951年,中国第一条全国性电气化铁路——沈阳到本溪铁路正式通车,为中国机车电气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953年,中国机车制造业实现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开始批量生产电力机车。

第三章:机车工业的现代化转型(20世纪60年代-9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国机车制造业开始进行现代化转型。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 -回复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 -回复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回复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增长也迫使中国改进铁路机车设备。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第一步:电力机车引入与初步发展(1950-197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国引进了苏联制造的第一批电力机车。

这些机车在中国铁路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益。

在引进电力机车的同时,中国开始进行本土化技术研究和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力机车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1960年代,中国铁路工业逐渐提高了电力机车的本土化水平。

首先,自行研制和生产了一批性能较为优良的电力机车,并扩大了电气牵引设备的生产规模。

同时,中国还进行了电力机车车辆操纵、维修和保养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机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第二步:技术创新与国产化进程(1980-1990年代)1980年代,中国电力机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中国开始注重发展高速铁路技术,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国外电力机车技术。

这些技术的引入促使中国的电力机车制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拓宽了产品的市场领域。

同时,中国还注重电力机车牵引系统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改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电力机车的能效得到提高,牵引能力和运行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电力机车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研究,提高了机车的可维护性和运行效率。

第三步:高速铁路时代与技术突破(2000-至今)21世纪初,中国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这对电力机车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电力机车工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国产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突破。

首先,中国电力机车工业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

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中国成功研制了“和谐号”等一批高速电力机车,并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占据了优势地位。

这些高速电力机车具有较大的运行速度、较高的牵引能力和较低的能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电力机车)

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电力机车)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过程简介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始于1958年。

当时的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在协助湘潭电机产制造工矿电力机车的同时,设计并研制电力机车。

1958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研制成功,命名为6Y1型。

1968年,经过对6Y1型近10年的研究改进,将引燃管整流改为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试制出韶山1型,代号SS1。

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

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高速度90KM/H,车长19400mm。

1969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研制出SS2。

株洲电力机车工厂1978年研制出SS3型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1989年批量生产至今。

株洲电力机车厂于2002年制造的SS3B型12轴重载货运电力机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1984年研制的SS4型8轴货运电力机车。

SS4改是在SS4、SS5和SS6电力机车的基础上,吸收8K机车技术改进的。

SS5型电力机车生产了2台,为准高速试制的样车。

SS6型机车持续功率4800KW,最大速度100KM/H,长20200mm,是国际招标的中标机车。

SS7型电力机车由大同电力机车厂生产,填补了国内小曲线区段客货运电力机车的空白。

大同生产的SS7B型重载货运电力机车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成都机车车辆厂联合研制的SS7D型客运电力机车。

SS7E型电力机车,用于客运。

曾创造中国机车第一速的SS8行客运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

SS9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持续功率4800KW,最大速度170KM/H。

1971年引进的罗马尼亚的6G型电力机车。

1988年从苏联进口的8G型电力机车。

1996年株洲电力机车厂试制的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机车。

2000年株洲制造的DJ型交流传动客运机车,具有节能、通讯干扰小,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全寿命成本低等特点,最高速度220KM/H。

DJ1型货运电力机车,株洲厂和西门子联合研制,采用欧洲标准,生产了20台(40节)。

电力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发展史

技术参数:
6Y1型电力机车 用途:客货两用 轴式:Co-C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3410kW 持续速度:48.2km/h 持续牵引力:257.7kN 最高速度:100km/h 最大牵引力:308.7kN 整备重量:138t 累计产量:7 首台投产年代:1958.12 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
技术参数:
电流制 单相工频交流 工作电压/kV 额定值 25 最高值 29 最低值 19 轴式 Co-Co 轴重/t 23 机车整备质量/t 138(+3/-1)% 轨距/mm 1435 动轮直径(新/半磨耗)/mm 1250/1200 机车功率/kW 小时制 4200 持续制 3780 机车牵引力/kN 小时制 343.2 持续制 301.1 粘着值 362.8 起动值 487.4 机车速度/km·h(-1) 小时制 42 持续制 43 粘着值 41.2 最大值 90 电制动方式 一级电阻制动 制动功率/kW 3500 车体底架长度/mm l9400 车体宽度/mm 3106 落弓时最高点距轨面高度/mm 4740 车钩中心线间距离/mm 20368 车钩中心距轨面高度/mm 880土10
红 色 芍 药

司 机
械 间

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S2型电力机车
简介:
1969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联合研制了 SS2型电力机车试验车。 产量只有一台,而且很早就报废。至今 有关其详细的资料也甚少有人知晓。也是韶山型系列的9款主型机 车中唯一已经不存在的一个成员。 用途:客货两用 轴式:Co-C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4620kW 持续速度:51.5km/h 持续牵引力:323.4kN 最高速度:100km/h 最大牵引力:352.8kN 整备重量:138t 累计产量:1 首台投产年代:1969.10 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

中国机车的发展史分解

中国机车的发展史分解
调车/小运转,2001年生产,正在服役中。
16
第二阶段:内燃机车
东风7D型内燃机车。
干线客/货运,1995年生产,累计生产527台,正在服役中。
东风7G型内燃机车。
调车/小运转,2003年生产,正在服役中。
东风8B型内燃机车。
干线货运,中国主力货运机车,1997年生产,正在服役。
东风8B型――戚墅堰厂
北京型内燃机车
客运,1971年-1991年生产,部分已退役。 北 京型内燃机车是北京二七机车工厂1970年开始试 制,1975年批量生产的四轴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 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 120km/h,车长15045mm,轴式B-B。北京型机 车有3个品种,一种就是4轴单节型,这种单节的 北京型机车被车迷昵称为“小北京”。一种就是 8轴双节重联型,这种双单节的北京型机车被车 迷昵称为“大北京”。北京型机车现在在逐渐被 淘汰。但其依然为中国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款液 力传动型机车。一种是北京6001型 轴式D-D 产 量:一台 不久便拆解改造成两台“小北京”。
5
第一阶段:蒸汽机车
和平型蒸汽机车
代号HP的和平型,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蒸 汽机车。轴式为1-5-1,机车与煤水车全长26023毫米 (联挂4轴煤水车)、29180毫米(联挂6轴煤水车),机车空 重 119.29吨,轮周功率2191.8千瓦,构造时速80公里 厂小时。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于1956年制造出第一台,以 后有多家工厂生产此型机车,1964年后由大同机车工厂 独家生产。 1966年车名改为"反帝"型,1971年定名为 前迸型,代号QJ,取自"革命是人类历史前迸的火车头" 这句名言。至1988年12月停产止,全国共生产包括和平、 反帝、前进3种名称的此种机车4714台(其中9台为宽轨), 接近全国制造的各种蒸汽机车总数的一半。此种机车配 属全国当时的8个铁路局,共100多个机务段及路外40余 个单位。

中国机车的发展道路

中国机车的发展道路

民营企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 业在中国机车行业中逐渐崭露 头角,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 要力量。
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 度和创新能力,能够快速适应 市场需求变化,推出更具竞争 力的产品。
民营企业还通过与国有企业和 国际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自 身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国际合作企业的发展
详细描述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于1958年研制成功,经过多年的技术积 累和不断创新,中国电力机车在功率、速度、载重等方面均 取得了显著突破。目前,中国电力机车已经广泛应用于铁路 运输,并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燃机车的引进
总结词
中国内燃机车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实现了内 燃机车的国产化。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环保要求
03
提高机车行业的环保标准,推动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
少环境污染。
国际合作的加强
技术引进
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机车技术和设备,提高国内企业 的技术水平。
出口市场开拓
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推动中国机车产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市 场份额。
跨国合作
鼓励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跨国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技术, 实现互利共赢。
客户的需求。
中国机车企业还应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提升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04
中国机车行业的未来展望
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制造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机车 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运营
通过智能化管理和调度,提高机 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
营成本。
智能化服务
财政支持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
中国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力机车,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落后,生产
的机车质量较低。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引进了苏联的技术
和设备,开始生产更加先进的电力机车。

这一时期的电力机车主要应
用于铁路货运。

到了19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引入市场经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电力机车也得到了更多
重视和投资。

国内企业开始研发自主品牌电力机车,并与国外企业合
作进行技术交流。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机车制造国之一。

国内企业如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铁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生产高速动
车组、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重载货运等不同类型的电力机车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就。

此外,在环保方面,中国也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并将其应用
于电力机车领域。

例如,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一
款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力机车,并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落后到现在的先进水平。

未来,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力机车将继续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力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发展史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史6Y1型电力机车1957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初赴前苏联考察。

考察团用半年时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以当时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电压制,作出了机车的设计方案。

考察团回国后,组成电力机车设计处,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全面设计。

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州电力机车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

6Y1小时功率3900kw,最高速度100km/h, 6轴。

机车经环形铁道运行试验,由于作为主整流器的引燃管不能正常工作返厂整修。

1959年起,株州工厂和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株洲所)等厂所联合对6Y1机车进行了多次试验,做了很多改进,到1962年共试制5台机车,并在宝凤线上试运行。

但是由于引燃管、牵引电机、调压开关等仍存在问题,6Y1型未能批量生产。

6Y2型电力机车1961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到凤州线建成,由于6Y1型机车性能不过关,国家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口了部分6Y2型电力机车,其功率(指持续功率)4740kw,最高速度101km/h,6轴。

SS1型电力机车SS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代(有级调压、交直传动)电力机车。

它是由我国1958年试制成功的第一台引燃管6Y1型电力机车(仿苏联20世纪50年代H60机车)逐步演变而来,但其三大件(引燃管、调压开关、牵引电动机)可靠性较差,而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改造。

第一次技术改造从8号车开始:首先是采用200A、600V螺栓型二极管取代引燃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桥;牵引电动机改为4极、有补偿绕组的高压牵引电动机;由于低压侧调压开关的级位转换电路中过渡电抗器的跨接会产生环流,使开关触头分断极为困难,调压开关经常放炮。

第二次技术改造从61号车开始:采用 300A、1200V平板型二极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止特性组成过渡硅机组,取代过渡电抗器以消除级位转换电路中的环流,大大提高了调压开关可靠性,也使33个运行级全部成为经济运行级。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一、引言电力机车作为铁路运输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体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的历程1.初始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电力机车引进和自主设计阶段•重点产品及国产化进程2.技术攻关阶段(1990年代-2000年代)•高速列车和跨国合作•重大突破和成果3.发展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高速列车的普及和技术升级•智能化、高效率的要求三、中国电力机车的技术创新1.牵引力与运输能力的提升•高度集成化的电力传动系统•高效率和可靠性的电力系统设计•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2.节能减排与环保•新能源动力技术的应用•减少能耗和废气排放的创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自动驾驶与智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在电力机车上的应用•智能监控和故障预警系统的发展•人工智能在电力机车运维方面的运用4.高速列车的发展•超高速列车的设计和制造•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创新•高铁技术和装备的输出四、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的趋势1.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国际合作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3.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加强新能源技术应用•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4.完善智能化运维系统•提高电力机车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五、结论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随着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的推动,中国电力机车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韶山型电力机车发展史

中国韶山型电力机车发展史

中国韶山型电力机车发展史铁路发展记录2021-06-0717:14:01阅读19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1、韶山1型(ss1)韶山1型电力机车(车型代号ss1)就是中国铁路第一代(有级调压、中性区传动)电力机车。

就是由1958年试制成功的第一台点燃管6y1型电力机车(仿造20世纪50年代苏联h60机车)逐步演进而去,但其三大件(点燃管、调压控制器、除雪电动机)可靠性极差,而经历了三次关键性技术改造。

三大重大技术改造:第一次技术改造从8号车已经开始首先是采用200a、600v螺栓型二极管取代引燃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桥;牵引电动机改为4极、有补偿绕组的高压牵引电动机;由于低压侧调压开关的级位转换电路中过渡电抗器的跨接会产生环流,使开关触头分断极为困难,调压开关经常“放炮”。

之术改建从61号车已经开始采用300a、1200v平板型二极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止特性共同组成过渡阶段硅机组,替代过渡阶段电抗器以消解级位切换电路中的环流,大大提高了调压控制器可靠性,也并使33个运转级全部沦为经济运行级。

第三次技术改造从131号车开始将主电路中抽式电路改成单拍式双开口桥式整流调压电路。

该电路中止了过渡阶段硅机组,而与主整流机组分拆。

整个机组使用500a、2400v的整流二极管。

这种改建于1980年从ss1-221号车定型,也就是ss1型电力机车。

自8号机车开始改称韶山1型,车型代号ss1,韶山1型机车于1968年4月开始小批量生产。

经过了三次重大技术改进,韶山1型自1980年基本定型并开始大批量生产,于1988年停产时共制造826台(包括7台6y1型)。

技术特点:(1)、主电路为低压侧调压、单拍全波整流和集中供电,即由低压侧调压开关切换牵引变压器绕组抽头逐级改变交流输出电压,实现机车开关有级调压。

单拍全波整流接线方式中二极管兼作级间转换之用,使整流回路的最高电压与对地电位接近于桥式电路为中抽式整流电路的1/2。

中国机车发展史

中国机车发展史

中国机车发展史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1881年中国工人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图为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非常设计的”“极其奇形怪状的”蒸汽机车)“龙号”蒸汽机车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任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英人薄内的夫人仿照乔治·斯蒂文森制造的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于1881年6月9日开始使用。

可是中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就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由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Rocket of China(中国火箭)的字样和龙的标记,所以后人一直认定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来自日本的机车1936年制造的Decapod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机车是当务之急。

由于当时的铁路牵引动力还是蒸汽机车,机车的制造即从蒸汽机车起步,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机车的道路,循序渐进。

蒸汽机车有:前进人民上游反帝解放胜利建设星火自力蓉建红旗工建跃进和平等,内燃机车有:巨龙飞龙卫星TY360 建设先行东方红北京长征东风1 东风2 东风3 东风4 东风4B 东风4D 东风4DK 东风4DF 东风4DD 东风4C 东风5 东风5C 东风6东风7 东风7B 东风7G 东风8 东风8B 东风9 东风10 东风10F 东风11 东风11G 东风11Z 东风12 ND5 ND6 NY5 NY6 NY7 NJ2等,电力机车有:韶山神州先锋和谐等。

蒸汽机车解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蒸汽机车。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代号JF。

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34mm。

这种机车随后成批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455台。

前进型蒸汽机车干线客/货运,1956年生产,总生产4714台,现已基本退役!建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小运转,1957年生产,累计1921台,已基本退役。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
开始引进苏联制造的电力机车,并在国内建立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中国逐渐开始自主研
发和生产电力机车。

1970年代,中国研制成功了第一辆国产电力机车,标志着中国电力机车制造的起步。

随后,中国不断改进和完善
电力机车的技术,提高了其性能和可靠性。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铁路部门加大了对电力机车的投入,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
设备,并进行了技术合作和转化。

同时,中国自主研发能力也不断
提升,推动了电力机车技术的进步。

随着中国铁路网的不断扩建和
更新改造,电力机车在中国铁路运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能效、降低
排放、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方面。

中国不断推进电力机车的技术创新
和升级改造,加大对新能源、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发力度,努力实
现电力机车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电力机车也在
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走出国门,为世界铁路运输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电力机车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铁路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中国机车百发展史

中国机车百发展史

代表车型:东风型内燃机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要特点:以柴油为燃料,具有较 高效率和可靠性
时代意义: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力机车时代
电力机车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 中国开始研制电 力机车
电力机车的优势: 具有牵引力大、 速度快、能耗低 等优点
电力机车的推广: 在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大规模 推广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的出现和应用
中国动车组的自主研发与 推广
未来机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和方向
中国机车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中国机车在国际市场的占比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机车生产国之一。
中国机车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中国机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市 场竞争力。
蒸汽机车:利用蒸 汽机产生动力,效 率较低,已逐步淘 汰。
内燃机车:利用柴 油或汽油产生动力, 效率较高,应用广 泛。
电力机车:利用外 部输电或受电弓产 生动力,无尾气排 放,环保。
高速列车:如“复 兴号”动车组,具 有高速度、高舒适 度、节能环保等特 点。
机车技术进步与创新
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的转 型
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直接就业:机车 制造及相关产业 链为大量工人提 供了就业机会
间接就业:机车 运输业的发展带 动了沿线地区的 商业和旅游业, 创造了更多就业 机会
技术培训:机车 制造技术的不断 进步,推动了相 关技术培训行业 的发展,提高了 就业质量
社会效益:机车 的广泛应用为社 会提供了高效、 便捷的交通方式, 促进了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
中国机车百年发 展史

电力机车总述-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总述-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电力机车构造课程
项目一
电力机车总述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世界机车的发展 我国机车的发展 电力机车的主要组成结构
任务二 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解放
前进
建设
东方红
东风
北京型
6K
8K
Hale Waihona Puke 复兴号标动系列8G
韶山系列 和谐系列
任务二 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中国第一辆火车是由英国人仿照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 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可是中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 就把它叫作“龙号机车”。
任务二 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首辆国产化机车于2006年12月8日出厂及交付使用。其中前4辆整车 进口,12辆散件进口组装,东芝提供原装部件,包括牵引电机等,由大连 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组装;其后44辆通过日本技术转移,由大连机车车辆有 限公司制造 “国产化”。
任务二 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首辆国产化机车于2006年12月8日出厂及交付使用。其中前4辆整车 进口,12辆散件进口组装,东芝提供原装部件,包括牵引电机等,由大连 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组装;其后44辆通过日本技术转移,由大连机车车辆有 限公司制造 “国产化”。
THANK YOU
任务二 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DJ3(天梭号),由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于2002年适应铁路机车交流化的要求,自主研制 开发的20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可用于牵引200km/h高速旅客 列车。机车功率4800kW,机车采用先进的交流传动技术。
任务二 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任务二 认知我国机车发展史
8K型电力机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国际 招标、按照“技贸结合”方式向欧洲五十赫兹集团订购引进的电力机车车 型,投入丰沙铁路、京包铁路使用,担当晋煤外运煤炭列车的牵引任务。

电 力 机 车

电 力 机 车

1.1电力机车概述
3.电力机车上的设备 电力机车上设有主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3条电气化回路,机车上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在这 3条电器回路中。 (1)主电路。主电路将产生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成一个电系统,实现机车 的功率传输。主电路中包括的电气设备主要有受电弓、主断路器、主变压器(牵引变压器)、 整流调压线路、电抗器柜、牵引电动机和制动电阻等。
1.1电力机车概述
3.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是:接触导线上的电流经受电弓进入机车后再经过主断路器进入主变压 器,交流电从主变压器的牵引绕组出来并经过硅机组整流后,向6台分两组并联的牵引电动机 集中供应直流电,使牵引电动机产生转矩,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经过齿轮的传递驱动机车 动轮转动。
礼仪 此基础上生产出韶山型客货两用交-直电力机车。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我国成功研 制出国产相控电力机车,机车功率进一步提高,代表车型有韶山3型电力机车和韶山4型电 力机车。其中,韶山3型电力机车采用级间调压方式,韶山4型电力机车则是我国自行研制 的第一代全相控大功率电力机车。
1.1电力机车概述
3.电力机车上的设备 (2)辅助电路。辅助电路电源来自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在通过劈相机将单相交流电变成三相 交流电后,供给牵引通风机、油泵机组和空气压缩机等辅助电机使用。 (3)控制电器、电空阀等)同电源、照明、信号等的控制装置连成一个电系统。 以上3种电路系统在电气方面一般是相互隔离的,但三者通过电磁、电控或机械传动等方式相 互联系并配合动作,用低压电控制高压电,以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实现机车的运行。
铁路运输设备
谢谢观看!
1.1电力机车概述
1.1电力机车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机车的发展史
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今交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机车在交通生活等领域发挥着在当重要的作用。

电力机车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

电力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中的电力机车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

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关键词;韶山系列电车中国电车发展
一·电力机车相关历史背景
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

1842年苏格兰人R.戴维森首先造出一台用40组电池供电的重5吨的标准轨距电力机车。

由于电动机很原始,机车只能勉强工作。

1879年德国人W.VON 西门子驾驶一辆他设计的小型电力机车,拖着乘坐18人的三辆车,在柏林夏季展览会上表演。

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

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实验。

电力机车用于营业是从地下铁道开始的。

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

干线电力机车在1895年应用于美国的巴尔的摩铁路隧道区段,采用675伏直流电,自重97吨,功率1070千瓦。

19世纪末,德国对交流电力机车进行了试验,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二·电力机车在中国发展历史
中国于1914年在抚顺煤矿使用1500伏直流电力机车。

干线铁路电力机车采用单相交流25000伏50HZ电流制。

1958年制成第一台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电力机车。

1968年改用硅整流器成功,称“韶山1”型,持续功率为3780千瓦。

1957年中国组织了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到苏联考察。

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在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1958年试制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

近年来干线电力机车向大功率、高速、耐用方面发展。

DJ3天梭号电力机车有北车集团大同机车厂与2002年自主研发20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

机车采用先进的交流传动技术,具有恒功率,轴功率大,粘着特性好,效率高和功率因数高等特点,为我国铁路跨入高速运输行列提供了保证。

各国制造的电力机车电压制较复杂,不便于国际间铁路联运过轨。

近年来国际上已定出几种电力机车用标准电压。

直流电压为600伏(非优先选用)、750伏、1500伏和3000伏。

单相交流电压6250伏(非优先选用)、工频50或60HZ,电压15000伏、工频赫,电压25000伏、
中国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引进电力机车。

1958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力机车。

1961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凤线(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93km)建成通车。

到1978年,中国铁路电气化里程达到1033km,电力机车保有量210台左右。

经过20多年的初创阶段,到1980年初,中国铁路电气化和电力机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88年中国铁路电气化里程达5737正线km,电力机车保有量1224台,完成运量的13.4%。

据统计,到1997年末,中国电气化铁路已经达到11637.7正线km(不含香港34km和台湾498km)[1],电力机车保有量2870台,完成运量的27%左右。

三·中国电力机车发展过程特点
(1)中国铁道部既是铁路经营主体,又是铁路修建、机车车辆制造主体,还主办铁路科研和国家有关铁路的中等高等教育。

(2)电力机车产品开发,以工厂和研究所联合开发研制为主。

(3)90年代以前开发的产品,系列化、标准化、简统化差,各型机车的主要零部件不通用,几乎一个型号一个样子,特别是牵引电动机电压不统一,有低压750v,中压1000v,高压1500v种。

使设计制造、运用维修很不方便,经济效益差。

1990年铁道部开始电力机车的简统化,系列化工作。

诸如主电路标准化设计,整流采用两段桥或不对称三段桥,牵引电动机电压统一为1000v,机车车体采用统一结构……。

目前已研制出SS8、SS6B、SS4B 等多种产品。

(4)中国电力机车研制历程是仿制-独立自主设计制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自主设计制造。

结论
电力机车单机功率大,由于机车上没有牵引用的能源,使得同等机车功率下机车重量轻。

过载能力强,爬坡性能强,可以提高运能。

能源宽广、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设备简单,检修周期长维修工作量少、整备时间短,运营费低。

机车在运行中振动。

噪声小,不排出有害气体,改善乘务员劳动条件。

电力机车没有空气污染,且善于保养,牵引列车速度可达几百千米,所以高速列车都是电力机车牵引的。

电力机车另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制动,这个性能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要优秀很多。

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正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

在绿色环保的今天,电力机车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友梅.SS6B型电力机车[M].北京:中周铁道出版社,2003.
[2]刘友梅.SS4B型电力机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3]李春阳.SS3123号相控电力机车的特点[J].机车电传动,1992(4).
[4]李春阳.557型电力机车(1)一特点和技术参数[J].机车电传动,l993(4).
[5]赵叔东.SS8型电力机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