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思想

合集下载

纵观天人感应思想及其意义 (1)

纵观天人感应思想及其意义 (1)


内容概括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脉络
三、天人感应思想的现代审视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 春秋以前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书《诗经》、 《尚 书》、《周易》以及管仲的哲学思想中
“瞻仰昊天、则不我惠”,“彼苍者天,歼我良 人”,“浩浩昊天,不俊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 国”
阴阳家的思想中也包含着深刻的天人感应观念:
其所谓的“天”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指自然之 天,又指具有人格神意味的天。
“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史记》
范蠡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
协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的范蠡也曾提出过“人 事天应”、“人事与天地相参”的思想。范蠡劝告 越王说: “人事至矣,天未应也。王姑待 之。”“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
纵观天人感应思想及其意义
赵正 雷春燕
什么是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天人感应思想源于 《尚书·洪范》,从人身为一小宇宙的观点出发,其学说 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 能感应上天。古代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 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 祥瑞以鼓励。 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先秦时期的天人感应比 较零散,汉代以后天人感应的神学色彩愈发浓重。只有汉 代时期的天人感应经历了由建构到解构的过程。因此,阐 述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能够呈现一个动态的且清晰的 发展过程,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天人感应思想。
三、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现代审视

( 一) 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意义 1.天人感应思想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维持统治秩序的作用
2.天人感应思想发挥了限制君权、监督最高权力的作用, 对于完善封建社会制度、缓和社会矛盾、限制压迫起过一定 的积极作用。

天人感应原理的应用方法

天人感应原理的应用方法

天人感应原理的应用方法1. 简介天人感应原理是一种古老的哲学理论,它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的,人的思维和行为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周围的环境也会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

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来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这种原理在不同领域都有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

2. 应用方法2.1. 炼心术炼心术是一种通过修炼内心来增强个体与自然的联系的方法。

它强调观察和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

具体的步骤包括:•静坐冥想:每天花一些时间静坐冥想,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放松身心,消除负面情绪;•正念培养: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关注积极的方面,经常感恩并展现喜悦;•自省与反思: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反思自己的行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调整行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2.2. 自然疗法自然疗法是一种通过与自然界的接触来治疗疾病和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

它利用自然的元素(如阳光、空气、水等)和自然的力量(如气功、按摩等)来调整身心状态。

具体的方法包括:•森林浴:在树木茂盛、空气清新的森林中散步,吸收负氧离子,缓解压力;•日光浴: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暴露于阳光下,帮助合成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水疗: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或沐浴,舒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气功练习:通过调整呼吸和动作,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维持身心平衡。

2.3. 自然食物疗法自然食物疗法是一种通过食用自然的食物来调整身心健康的方法。

它认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能量和属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食物来改善身体状况。

具体的方法包括:•蔬菜与水果: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调味品:使用天然的调味品如大蒜、生姜、辣椒等,增强食欲和消化功能;•全谷物食物:选择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全谷物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等;•指导原则: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营养学和中医学的指导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作者:张师伟何思啸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摘要]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思想体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实质政治内容是“屈民而伸君”与“屈君而伸天”。

在政治思想史上,天人感应的地位应该是一个糅合前人思想,为后人提供体系性政治思想框架的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他标志着封建王朝思想上的成熟,后世封建王朝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沿用这一思想体系,证明了其在封建王朝中的统治地位。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感应主干思想政治哲学一、董仲舒和他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一生经历的文景之治与汉武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是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

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

在这种思想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学术自由的大背景下。

董仲舒开始走上了学问之路。

董仲舒的老家——广川。

东南两面。

邻近齐鲁。

北靠燕代,西界三晋。

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方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

西汉文帝、景帝时,王朝还处于休养生息之中。

儒士虽然受到表面上的礼待。

但是不受重用。

故有“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等等说法。

董仲舒此时也韬光养晦,政治上一无建树,但他并没有消极适世,他一方面广招生徒,私相传授。

为汉朝培养了一批推行儒学的合格人才,并且潜心研究百家学说。

特别是深研汉初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

他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兼容诸子百家的新儒学体系,以适应西汉社会大一统之局。

以求积极有为之效。

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窦太后亡故之后。

儒学才真正迎来了复苏的春天。

董仲舒也才应时而出,适时地喊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

“天人感应”思想的在汉代的表现和意义兰会贤

“天人感应”思想的在汉代的表现和意义兰会贤

“天人感应”思想的在汉代的表现和意义兰会贤发布时间:2021-11-19T02:42:56.329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1月上作者:兰会贤[导读]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在汉代广泛地存在着,在统治阶级主要表现为求仙与封禅、灾异说和巫术。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一中学兰会贤 655000摘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在汉代广泛地存在着,在统治阶级主要表现为求仙与封禅、灾异说和巫术。

这套理论成就了强大的君主专制的高度集权的汉朝。

同时,“天人感应”思想在汉朝的盛行,在当代中国人思想里残存,其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天人感应;封禅;灾异;巫术汉朝初年减轻赋税,施行黄老“无为之治”与民休息,使得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汉景帝平定吴楚等“七国之乱”后,各诸侯国割据势力大大被削减。

汉武帝采用贾谊、主父偃的意见,下诏“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各封国的力量,中央的权力空前集中。

由此,汉朝正在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央专制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汉代的思想正是在这种社会基础上形成的。

道、法、阴阳、儒家等思想正在逐步融合。

“从荀子到《吕氏春秋》,再到《淮南鸿烈》和《春秋繁露》,这种情况非常明显。

旁及《文子》、《鹖冠子》、陆贾、贾谊以及地下发现的《经法》等等,无不在各种不同的程度或不同角度上表现出这一综合趋向。

”[1]武帝时期的董仲舒算是各家思想合流的集大成者。

他首先提出“天”的定义:“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2]“天者,百神之大君也”[3]继而确定天、地、人、阴、阳、五行十大元素是和谐共处的,同时这些都归属于“天”的主宰。

“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

水,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

此其天次之序也。

”[4]相生相克是五行的“天次秩序”。

《春秋繁露·五行对》和《五行相胜》篇对五行的内在关系作了清楚的说明。

提出五行系统后,董仲舒把它和君主的专制权力、社会的统治秩序联系起来。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权威资料]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权威资料]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历代思想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天人学说的逻辑演进历程中,董仲舒在广泛吸收前人天人合一思想上,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新模式——“天人感应”说,丰富并完善了传统“天人合一”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西汉的大一统局面。

但其哲学立场是唯心主义的,对历史发展起着明显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感应;审视董仲舒是汉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汉代的政治和学术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作为其天人观之基本内涵的天人感应论,是一个最有歧义的问题。

本文拟对此作一述评。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渊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殷周以来“上帝说”和“天命说”,二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是汉代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

殷商时期“上帝说”和“天命说”非常盛行。

《诗经·商颂》曰:“帝立子生商。

”《尚书·召诰》曰:“有夏服天命”、“有商服天命。

”到了西周这种宗教神学思想发展成了“以德配天”的理论。

“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尚书·召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蔡仲之命》)这时的天人思想应该说是理性主义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人们观念中的上天是神灵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统一。

春秋时期的天人思想里增加了孔子所说的命运之天的意思。

《论语·颜渊》中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述尔》中有:“天生德于予”。

天命中有人们无法预知、不能把握的部分,对于此人们是无可奈何的。

但是有修养的君子能够体认天命,人只有“知天”、“则天”才能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简介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视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

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上为《大易识阶》米鸿宾的主要观点,但《开启中医之门》的作者李阳波则很不满意董仲舒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观,他解释说:董提出这个观念主要是讲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

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

为了作出这样一个划分,李阳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关社会观的这一部分划出去,而保留其谈生物的部分,并且径直把它称为“宇宙生物观”。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

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

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汉代天人感应源流说

汉代天人感应源流说
面, 感应离不开性情 , 以性情为基础 。
以相 互感 通 的 。而人 是 如何 感 知 天 的 存 在 、 如
何 与天相 沟通 呢?要 用 “ 度 ”, 即 用 自己的性 情
战 国两个 时期 。 ( 一) 春秋 以前天人 感应 思 想的 萌 芽
个准 人格 化 的天在监 管 你 , 所以, 无 论个人 的
行为 , 还是 国家 的政治 都必 须与上 天相 称合 、 相 呼应 , 努力做 到 与上天 相一 致 。只有这 样 , 才 能 “ 顺 帝 之则 ” 。否则 , 上 天就 会 通过 异 常 的天 文
正 。从 这 里可 以看 出 , 一 个 重 要 的思 想 前 提 已 经 根植 在 远古 先 民的 心灵 深处 , 即天 与人 是 可
观其所感 , 而天 地万物 之情可见 矣。 ” 从 这里可 以看出 , 一方 面 , 有 感应才有 世界 万物 的产生 , 感 应从一开始就与事物的存在状态相联 系。另一方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一1 0— 0 8 [ 作者简 介] 刘 琪( 1 9 8 7一) , 男, 河 北 唐 山人 , 博 士研 究 生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逻 辑 史研 究 。
l 6
哈 尔 滨 学 院学 报
弃恶从 善 。所 以 , 人君 国主 应该 时刻 注 意 自 己 的行 为 , 对 违反 天 的 意 志 的行 为 要 及 时加 以改
Vo 1 . 3 4 No . 2 Fe b. 2 0l 3
2 0 1 3年 2月
[ 文章编 号】 1 0 0 4  ̄5 8 5 6 ( 2 0 1 3 ) 0 2 —0 o l 5 _ _ 0 8
汉代天人感应源流说
刘 琪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在目前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汉代哲学思想的研究仍属薄弱。

这种薄弱不仅表现在研究专著、论文数量上的偏少,更主要的在于其研究质量上的偏低。

就汉代哲学的研究质量言,一则是对汉代哲学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

汉承秦制,汉帝国在经济、政治上为中国封建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在思想文化上定儒学为一尊,从而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确定了指导思想;在哲学思想方面,汉武帝在“册问”贤良文学之士时明确提出了“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问题,董仲舒在回答皇帝之“册问”的“策对”中明确讲到了“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汉书·董仲舒传》的“天人之际”思想,就连司马迁那样的史学家也要通过“史”来“究天人之际”问题。

但迄今为止,对汉代哲学所明确提出的“天人之际”问题却重视和探讨不够,这使人感觉到,汉代的天人思想要么就是一些神学目的论的臆想,要么就是一些肤浅的经验直观,难见其中哲学理论的价值。

二则对汉代哲学思想的梳理、发掘上有人为地简单化和公式化倾向。

虽然现在的汉代哲学研究论著对陆贾、贾谊、董仲舒、刘向、刘歆、扬雄、桓谭、王充、王符、仲长统、张衡、《礼记》、《淮南子》、纬书、《太平经》、《黄帝内经》等等的其人、其书的哲学思想多有所发掘,但汉代哲学思想的总体框架仍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王充“元气自然”论的对立,似乎董仲舒讲的是一种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臆想,而与之对立并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则是王充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论。

在此种人为认定的汉代哲学思想体系中,已完全消除了“天人之际”这样真正的哲学问题,人为地将汉代哲学简单化和肤浅化了。

第三个方面则是对汉代哲学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比如说,董仲舒为什么要讲“天人感应”论?天与人究竟是如何相感相应的?这种感应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它反映和表现了当时怎样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水平?它有什么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哲学价值?王充为何要讲“元气自然”论?这种理论到底对人们认识、把握宇宙有何作用?王充一味地反对目的论,这种反对究竟有何价值?这些问题并没有深入探讨,仍囿于一般的就事论事。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一提起天人感应思想,马上便会想起董仲舒,因为他明确提出了这一思想,他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从此,天人感应思想便成为二千年来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感应思想并不是由董仲舒凭空创造的,而是该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

最早关于天人感应的记载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

《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诗经》中关于天人思想代表性的说法是“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大雅》)。

春秋时,子产治郑,《左传》认为是天降命于贤者,提出“善之代不善,天命也”(襄公29年)。

而万世师表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

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孔子又提出“知天命”“畏天命”,指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中庸》中提出“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可见天人感应思想并非董仲舒凭空创造的,而是对前代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

大谈天人、古今,并寻求其中相通而互感的共同规律,是汉代的时代精神。

而将它发扬光大的便是董仲舒,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http://wWw.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

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汉武帝虽然不喜欢这个学说,因为它限制了君权,但是鉴于它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还是在形式上接受了它。

总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总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总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天人感应思想被认为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可以追溯到汉代西汉初年,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下面将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进行详细总结。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集中在天地之间的关系上。

他认为天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和主宰,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指南。

董仲舒根据天体的运行、天象的变化以及人类的行为来探寻天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能够影响天地的运行,同时天地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行为。

董仲舒将人类分为两个层面:天意之人和物欲之人。

天意之人是指具有高尚道德伦理的人,他们能够察觉天地的变化,遵循天道的指引。

物欲之人则是那些被欲望和私欲驱使的人,他们追求个体的利益而忽视了天地的规律。

董仲舒认为,只有天意之人才能与天地相应,与天地保持和谐的关系。

他强调了人类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们才能回归到人性的本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对政治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承天法”的概念,认为国家的法治原则应该与天地之道保持一致,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他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认为只有具备高尚道德的统治者才能有效地统治国家。

董仲舒还关注了天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天地赋予人类特殊的地位和能力,人类应该尊重天地之道,善待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强调了个体修身的重要性,不仅对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中有着重要地位。

它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家提供了思考人性和社会道德的基础,并对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顺应天道,实现个体境界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仍然影响和指导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者:潘文杰来源:《青苹果·高二版》2016年第05期在学习中,对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很多学生一知半解。

下文拟从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内涵和评价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天人感应思想是我国一种很古老的思想,起源很早,《诗经》《尚书》《周易》等古籍中都有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天人感应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管仲、孔子、墨子、邹衍以及范蠡的哲学思想中,其中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影响甚巨。

到了汉代,随着天文、历法等的发展,天人感应成了人们宇宙观的基本概念,秦汉之际的天人感应观念成为时代的共识,人们运用天文气象来解释和指导社会生活。

汉朝初年,《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为汉代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天人感应思想提供了实证依据。

《淮南子》对于天人相类的表述则更加明确,也更加系统,认为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内在的有机联系,此书代表了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但是,《黄帝内经》与《淮南子》只是停留在对天人感应学说的一个部分———天人相副的论述上,没有真正涉及天与人相感应的问题。

综上所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董仲舒作为我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的集大成者,博采众长,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天人感应系统,最终将天人感应思想推向了成熟形态。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内涵董仲舒所谓“天人感应”,主要有如下双重含义:一种含义是:君主作为天子,是上天之子,承接天的旨意,代表上天统治和管理人间事务。

所谓“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因此,天人感应实为“天子”与“天”的感应。

另一种含义是:因为上天不会说话,所以上天的意志主要通过“祥瑞”或“灾异”的现象显现,这就是天人感应的表现形式。

如果君主政治清明、社会太平,上天就会降下嘉禾、醴泉、甘露、麒麟、白鹿等祥瑞之物以资表扬,所谓“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研究

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研究

l 董 仲 舒 “ 人 感 应 ” 学 思 想研 究 回顾 天 哲
《 春秋 繁露 》 是研究 董仲 舒思想 的 主要 材料 。《 秋繁 露》 伪难 辨 , 版本 多而 杂 。从 宋 至建 国之 春 真 且 间, 学人 主要 致力 于《 秋繁 露》 春 文字 、 文义 的校 订补充 ,1 对董 仲舒 “ [j _ _ 天人 感应 ” 思想 的研 究 未形 成学
《 董学探微》 作为 8 年代后期出现的董仲舒思想研究专著 , 0 将董仲舒 的“ 天人感应 ” 置于宇宙论思想下 进行 分析 、 论述 , 出董仲舒 的宇 宙系统 的核心 是天 人感 应 , 人感 应 的 目的在 于政 治 的结 论 。这 一时 得 天 期, 肯定董 仲舒 “ 天人感 应 ” 想 的积 极意 义是其 思想 研究 的主 流 。 思
论、 五行论而加以论述 ; 田知久在《 池 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说》 一文 中, 董仲舒的天人相关论放在思想 将 史 的潮 流 中加 以论 述 , 出董仲 舒 “ 人思 想 ” 的“ ” 有 “ 格神 般 的 主 宰者 ” “ 得 天 中 天 具 人 和 自然 的存 在 ” 两
种性质 。

2 董仲舒 “ 天人感应” 哲学思想的 内容
术潮 流 。
建 国后 , 仲舒 的思想研 究开 始受 到学界关 注 。建 国后至 7 代末 , 董 仲舒 “ 董 0年 对 天人感 应 ” 想研 思 究 以侯外 庐 、 友兰 、 继愈 等为代 表 。他 们 主要 是在 各 自撰 写 的通 史 类 著作 中 , 及 到 董 仲舒 的“ 冯 任 涉 天
人感应” 思想 , 如侯外庐的《 中国思想通史》 冯友兰的《 、 中国哲学史新 编》 和任继愈的《 中国哲学史》 。 研究 内容 集 中于董仲舒 思想 的神 学和唯心 主义性 质 , 较少 肯定 董仲舒 思想 积极 的历史 作用 。 8 O年代后 , 以金 春峰 《 董 仲舒思 想 的特 点及其 历 史作 用 》 论 为标 志 , 仲舒 “ 人感 应 ” 想研 究进 董 天 思

纵观天人感应思想及其意义

纵观天人感应思想及其意义

对中国文化的塑造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感应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关系,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 吉凶祸福有关。这一思想促进了人们对 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推动了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理念的形成。
VS
强调道德与天命的联系
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道有常,人道应遵循 天道。这一思想将道德与天命联系起来, 强化了人们对道德的重视和追求,促进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与墨家思想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强调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天人感应思想 有一定的关联。
02
天人感应思想的核心观点
天与人的相互影响
天象与人事的关联
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与人间的吉凶祸福有关联,如日食、月食、彗星等天象常 被视为某种预兆。
自然灾害与人类行为的互动
古人认为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是上天对人类行为的警示或惩罚,同 时人类的行为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宋明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
宋明理学家们继承了天人感应思想, 并试图将其与儒家的伦理思想相结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学体系。
发展
在天人感应思想的基础上,宋明理学 家们进一步探讨了天道与人性之间的 关系,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
近现代的批判与反思
批判
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人感应思想在近现代受到了许多批判和 质疑。
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
பைடு நூலகம்人文关怀
天人感应思想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提倡人 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这为现代社会的人 文关怀提供了思想源泉,促使我们关注弱势 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天人感应思想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依据。它 启示我们要尊重差异,包容多元,促进社会

第六讲“天人感应”思想及评说

第六讲“天人感应”思想及评说

第六讲“天人感应”思想及评说第六讲“天人感应”思想及评说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对于大众有普及影响的理论。

其涵义:天与人相通,天可以根据人的不同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

从总体上看,这种思想理论有神学色彩。

每个时代都在讲天和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不同时代,讲天人感应,其内容、形式和思想内涵不一样。

一、天人关系的发展线索 1.上古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述异记》: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

”古说:“盘古喜为晴,怒为阴。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神话夸父逐日《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后羿射日战风《淮南子·本经篇》: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2.天文与王权关系王权的基础《尧典》:“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圭表——立表测影最早的天文学是政治天文学。

铜钺中的天人关系甲十《汉书·百官志》:“北斗第一星不明,御史大夫非其人也;第二星不明,大司农非其人也:第三星不明,少府非其人也;第四星不明,光禄非其人也:第五星不明,鸿胪非其人也;第六星不明,廷尉非其人也:第七星不明,执金吾非其人也。

”三垣二十八宿《史记·秦始皇纪》“秦始皇筑咸阳宫。

儒家思想:大一统、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解读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

儒家思想:大一统、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解读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

引言自西汉以来 , 以儒学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就被历代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推崇为正统思想。

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延续两千多年,直至今日都会左右我们的生活。

而 它的创立者孔子更是被封建统治者们奉为'大贤至圣先师',为'万世师表'! 而儒家典籍,如《论语》《大学》《中庸》《周易》,直到今天也被很多人奉为国学经典。

可见儒家影响之深远。

至圣先师——孔子像然而在 春秋时期,虽然孔子的学生中不乏高官贵族,甚至很多诸侯都会请教夫子。

然而 当时的儒家思想并不受统治者们待见,甚至会受到极大的排斥。

儒家和其他百家一样,只是众多思想理论中的一员。

即便是喊出'舍我其谁'的孟子,在治国理政上也没有取得过什么成绩。

儒家不受重视,其实也好理解。

毕竟在残酷的春秋战国时代,缺乏进攻性的儒家思想很难让国家在竞争中胜出!《论语》: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到了 秦汉时期,社会发生了变化。

秦国因法家而强盛,后来统一中国后很自然的推崇法家。

'严刑峻法'也被认为是秦朝快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

至 汉朝建立初年,黄老之学盛行。

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暴秦统治和楚汉战争摧残的华夏大地上, 无为而治显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国家不折腾,勤劳的中国老百姓自己就能把日子过好了。

平民出身的刘老四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亚圣——孟子像公元前134年,崇尚黄老,反对儒学的窦太后去世。

没有掣肘了的汉武帝开始向全国征求治国方略。

前后三次参与对策的董仲舒,获得皇帝认可。

于是, 讲究'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敬天爱人'的儒家思想开始受到统治者重视。

这三次策论被收录在《汉书》中,被后世合称为《举贤良对策》。

那么我们就从这篇《举贤良对策》入手,分析一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天人感应思想探源

天人感应思想探源

天人感应思想探源“天人感应”这个词语的出处是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相感,阴阳相和。

”词语的出现虽然很晚,但是其思想渊源却很悠久。

“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尚书•洪范》。

《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加以鼓励。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

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墨子、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

后来汉儒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在程颢看来,“天就是人,人就是天,二者是一回事”。

这是很有见地的。

中国的现代哲学研究,几乎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概念范畴。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

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

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包括如下几个命题。

1.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

"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即人是万物之一。

张载《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类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名词解释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名词解释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名词解释
董仲舒是中国西汉末年和早期东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被誉为“汉儒之宗”。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天地与人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董仲舒所谓的“天人感应”是指人与天地之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契合、共鸣的关系,人的思想行为与
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相互影响。

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相和谐、共生。

其次,董仲舒将“天人感应”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

他提
出了“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重要思想,强调个体修养
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通过修身养性、改变行为习惯,人
可以与天地之道相合,实现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天人感应的核心概念还包括“天地人”三者相合的思想。

董仲舒
认为,天地是宇宙的基本要素,人则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人应当遵循天地的运行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以实
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

此外,董仲舒还提出了“治天下”思想。

他认为,通过遵循天地
的规律,改正自身的错误,首先使自身和谐,以个人的榜样影响家庭、社会,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
君主的职责,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综上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个体修养与社会治理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
整体的一体性。

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修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才能实
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

这一思
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及后世的影响深远。

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研究综述

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研究综述
( 三 )西 周 时 期 西周时期的天入观赋予了 “ 天”以人的伦理道 德性, “ 天”不仅 是主宰之天 ,更是道义之天 。统治者要遵循 “ 天”的 旨意 ,必须要 “ 有 德 ”,即遵循道义治理国家,一旦 “ 失德 ”就会被取代 ,这是理性主义 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由此,笔者认为董仲舒 “ 天人感应”思想中 人格神之天的最早萌芽在西周时期的天人观思想中得 以体现。 ( 四)、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 时 期 , 由于 战乱 带来 的不 幸 生活 ,人 们 对有 神 圣 意志 的 “ 天”的信奉 被 削弱 ,人文 主义 占据主 导地位 。此时人们 观念 中的 “ 天 ”逐渐更多 的指代 自然之天 ,即具体的天象、气象,而非主 宰之 天和道义之天 。阴阳家将原先相互独立 的阴阳学说和 五行学说整合成 套完整 的理论体系 ,认为 自然天象、气象的运行变化是阴阳五行的 作用 ,其中喻示着人事的吉凶祸福 、兴衰存亡。 笔者认为董仲舒 “ 天人感应 ”思想中对 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应用
论 的 实际应 用 ,本 文 的正 文 也将 由这 三 个部 分构 成 ,对 这 三个 部 分分 别 进行论 述 。 关 键词 :董 仲舒 ;天人 感 应 ; 阴阳
1 “ 天人感应 ”思 想的历史渊源 董仲舒 的 “ 天人感应 ”思想是董仲 舒在 前人对 天人关 系研究的基 础上发展 出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学者祁向文在 《 论董仲舒 天人 感应思想》一文 中就对董仲舒 “ 天人感应 ”的思想渊源进行 了十分详 细概括 。文 中指 出西汉 以前天人思想的发展主要分为史前时期、殷商 时期、西周初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五个阶段 。
( - ) 、史 前 时期
分别是天、地、阴、阳、水、火 、金、木 、土 、人 ,由此可见 “ 天” 有两种 ,一种是 包含十端 的 “ 十端 之天 ”,另一种是 作为十端之 一 的 “ 一端之天” 前者是人格神 之天,后者是 自然之天 。自然之天反 映着人格神 之天的意志和 目 韵 ,两者在道德上形成统一 ,这是董仲舒 “ 天”的哲学的神学 目的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先秦时期的天人感应比较零散,汉代以后天人感应的神学色彩愈发浓重。

只有汉代时期的天人感应经历了由建构到解构的过程。

因此,阐述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能够呈现一个动态的且清晰的发展过程,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天人感应思想。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哲学的感应,在对象和内容上尽管偶尔涉及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但主要还是指天与人之间的感通与应和。

天人感应的观念起源很早,其痕迹散见于先秦的远古典籍中。

为方便介绍,本文暂把其分为春秋以前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 一) 春秋以前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书《诗经》、《尚书》、《周易》以及管仲的哲学思想中,现概括如下:1.《诗经》中有多处体现了人与“天”( 帝)之间的矛盾,如“瞻仰昊天、则不我惠”,“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浩浩昊天,不俊其德。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天( 帝) 似乎已被当做一种类似于人的、有性情的对象存在。

正是基于这一点,一方面,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对天的行为作出感情的判断。

另一方面,《诗经》中也有“克配上帝”、“顺帝之则”的原始感应意识。

在远古先民的观念中,天无疑是作为一个人格神而存在,并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事务。

因此,天是人们既崇拜又畏惧的对象。

尽管“天命靡常”,人无法正确的认知或确凿地把握天的意志,但还是应该尽心尽力地去“昭事上帝”,“克配上帝”。

因为有一个准人格化的天在监管你,所以,无论个人的行为,还是国家的政治都必须与上天相称合、相呼应,努力做到与上天相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顺帝之则”。

否则,上天就会通过异常的天文现象予以谴告、警戒。

远古先民认为,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发生与君主统治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

王行善政,人民安居乐业则不会出现日食月食现象。

如果君王无道,百姓民不聊生,那么上天一定会通过日食月食来警告君王,敦促他弃恶从善。

所以,人君国主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违反天的意志的行为要及时加以改正。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前提已经根植在远古先民的心灵深处,即天与人是可以相互感通的。

而人是如何感知天的存在、如何与天相沟通呢? 要用“度”,即用自己的性情去领会、去体悟天的性情,将心比心。

在感性的层面上实现着彼此的交流与会通。

2.《尚书》中也有不少关于天人感应观念的萌芽。

“休征,曰肃,时雨若; 曰乂,时旸若; 曰哲,时燠若; 曰谋,时寒若; 曰圣,时风若。

”也就是说如果人君治政称得上是“肃”、“乂”、“哲”、“谋”、“圣”,则天下畅和清明,肯定会出现风调雨顺、晴朗明媚的天气征兆。

这样,人君国主的从政态度和施政效果就从天气的冷暖、风雨的变化上得到了反映。

人间君主的为政之策如果顺从天意,上天就会欢喜而行赏; 但如果违反天意,上天则会动怒而惩罚。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这实际上已经肯定了天与人之间有一种感通应和的关系。

同时,《尚书》中还反映了人要善于猜度天意,体悟上天的性情,从而顺天的倾向。

而“以哀吁天”、“呜呼! 天亦哀于四方民……王其疾其德”。

人有悲哀痛苦的事情可以向上天申诉,上天亦可以去体恤、怜悯人,这更是一种源于性情的天人感应。

3.在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酝酿和发育的过程中,《周易》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正如《易传?系辞下》记载: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 爻有等,故曰物; 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在《周易》中,每一卦有六爻,分别处于六个高低不同的位次,由下至上依次递进,分别名之曰: 初、二、三、四、五、上。

初、二象征“地”之位,三、四象征“人”之位,五、上象征“天”之位。

六爻叠合,组成为一卦。

于是,天、地、人“三才”被纳入一个卦体中。

这在卦象形式上就已经预设了天、地、人的统一性与可沟通性。

可以说,《周易》在哲学意义上真正实现了天道、地道、人道三者的统一。

这样,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才获得了一个形而上的根基。

《周易》中的“咸”卦专门说明了感应问题。

“咸,感也。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方面,有感应才有世界万物的产生,感应从一开始就与事物的存在状态相联系。

另一方面,感应离不开性情,以性情为基础。

4.辅佐齐桓公的良相管仲对天人感应也有自己的见解。

管仲认为,人君国主如果德行颇高,善行仁政,社会秩序良好,那么就必然会有祥瑞出现。

管子还进一步认识到人事政治与天地自然的关系: 只要人们的所作所为顺于天,天就会助其成功; 如果逆于天,天则会置其于绝境。

凡得到天助的,虽个人所为很少,但也能成就大的功业; 凡被天所抛弃的,即使自己有很大成就,最终也会失败。

顺天者必遇良缘,逆天者必遇凶险。

上天所施行的奖惩赏罚一定与人的所作所为有着必然性的联系。

《管子?五辅》曰: “天时不祥,则有水旱。

地道不宜,则有饥馑。

人道不顺,则有祸乱。

此三者来也,政召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方面,天地不祥的征兆是通过水旱、饥馑来表现出来的; 另一方面,天道、地道与人道原本是统一的,三者都维系在“政”之得失上。

这就是天人感应所依赖的现实基础。

(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反映在孔子、墨子、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及范蠡的哲学思想中,其中阴阳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对汉代时期天人感应论者影响甚大,为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存在着一种天与人相沟通、相应和的取向。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天似乎和人一样,不但有喜怒哀乐的性情,如“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而且还掌握着生杀大权,如“颜渊死。

子曰: 噫! 天丧予! 天丧予! ”其次,天人之间以圣者为中介才可以进行沟通。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人是天在世俗世界里的延续,因此天与人是一体的且可以相互感应,天之则即是人之则,人间治道所应该遵循、顺从的也是天道。

于是,天与人这两个形式上截然不同、两相分离的存在体系实现了统一,真正实现了所谓的“一个世界”,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被等同了起来。

在孔子的观念里,人如果违拗天意,就会遭到惩罚。

2.墨子的“天志”思想对春秋战国后期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墨子在否定儒家天命论的同时,提出了“天志”说,他把“天”说成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天。

他认为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上天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赏善罚恶的判断。

因此,对于天意,人们不得违抗,只能顺从。

《墨子?尚同》中说: “既尚同乎天下; 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

故当若天将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

”由于天全知全能,有意志有欲求,拥有赏善罚暴的力量,为万物的最高主宰,所以人的行为必须效法于“天”。

“天”也就成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墨子的这一思想为汉代儒者董仲舒所吸收,成为他建构天人感应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3.阴阳家的思想中也包含着深刻的天人感应观念。

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思想观念的核心就是“天人感应”。

其所谓的“天”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指自然之天,又指具有人格神意味的天。

但首先是自然之天,他认为天与人有一种相似性,自然界中有四时、节气、日月星辰的变化,人也应该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

同时,阴阳家还认为凡帝王将兴,必先在世上出现祥物,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

《史记》评价其为: “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这种天人感应思想为汉代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奠定了基础。

4.协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的范蠡也曾提出过“人事天应”、“人事与天地相参”的思想。

范蠡劝告越王说:“人事至矣,天未应也。

王姑待之。

”“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

王姑待之。

”这里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是: 天是有“应”的,即天可以对人事做出表态和反应。

一切政治军事行为要想取得成功既要有人的主观努力,也得依赖于天所提供的条件。

范蠡还认为,如果帝王没有德行就必然会引来灾害。

所以,人应该把天意作为一切国家政治与个人行为的标准,积极主动地与天相应和。

先秦典籍及学者思想中关于感应的记载或描述是零散的,大多属于火花式的迸发。

天人感应观念还处于意识萌发的初始状态,没有作理论化、系统化的论述和理解。

但这些零散的感应思想被后代思想家吸收并发展。

至西汉董仲舒时期,天人感应思想发展到了最高峰。

[二、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脉络在汉代哲学中,天人感应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建构到发展成熟,再到批判解构的发展过程,虽然汉代天人感应思想最后被谶纬迷信所利用,导致其消极影响无限制扩大,并最终被无神论思想家解构。

但是,在特定的时代中,天人感应思想也发挥了其维护政权统治的积极作用,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

( 一) 《黄帝内经》与《淮南子》中天人相类的思想天人感应是汉代宇宙观的基本概念。

由于中国古代是以农业立国,因而,天文气象和四季农时成为社会政治关注的中心。

随着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的发展,秦汉之际的“天人感应”观念成为时代的共识,人们运用天文气象来解释和指导社会生活。

1.《黄帝内经》———天人相类思想的初步体现。

《黄帝内经》作了以身类天、使天获得人体化的感性形式的努力。

如其所云: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黄帝问曰: “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

”歧伯对曰: “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在秦汉之际,为了使天人关系更清晰,人们不仅在天人之间寻找彼此的关联,而且进一步将双方诉诸直观形式,形成身体上的一一对应。

其中,贤人“配天以养头、象地以养足”之论,虽然还没有直接说天为头、地为足,但人们已经从自身出发来认识世界,以身类天。

在《六节藏象论》中,人用身体为模型来建构世界的意向表现得相当明显。

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知,为天人同构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同时,人身体的疾患总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感应中发生,从这个角度看,医学对双方互动关系的经验性认知,为汉代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天人感应思想提供了实证依据。

2.《淮南子》———天人相类思想的系统表述。

与《黄帝内经》相比,《淮南子》对于天人相类的表述更明确,也更系统。

《淮南子》认为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内在的有机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