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臂的控制设计

机械手臂的控制设计
机械手臂的控制设计

目录

1引言 ................................................................. 1…2机械手概述 ........................................................... 2..

2.1机械手的概念和分类 .............................................. 2.

2.2机械手的总体结构 ................................................ 2.

2.3机械手工作原理 ................................................. 2.

2.4机械手的操作方式 ...............................................

3. 3机械手的工作方式 ......................................................

4.

3.1手动工作方式 .................................................... 5.

3.2自动程序 ...................................................... .6..

3.2.1单周期工作方式............................................. 7.

3.2.2单步工作方式............................................... 7.

3.2.3连续工作方式............................................... 7.

3.3自动回原点 ...................................................... 8. 4PLC 的I/O 分配. (10)

5PLC的外部接线图.................................................... 1.1 6结束语 . (12)

参考文献............................................................... 1.3附录.................................................................. 1.4.

1引言

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机械手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性的场合,应用的最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较快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果,受到机械工业和铁路工业部门的重视。

机械手也称自动手。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用来抓持工件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和方位的物体,需要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的轨迹控制机械手。

2机械手概述

2.1机械手的概念和分类

它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工作。它的特点是除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信号操作机械手来进行探测月球、火星等。第三类是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于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本项目要求设计的机械手模型可归为第一类,即通用机械手

2.2机械手的总体结构

本文设计的机械手主要包括机械手的旋转、大臂的伸缩、小臂的升降、手抓的松紧。各关节均采用电磁阀作为驱动装置,在机械大臂伸缩和小臂的升降以及手抓的松紧环节都配有传感器,并编制了能满足运动控制要求的软件,实现对机械手的速度、位置以及4关节联动控制。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

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

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2.3机械手工作原理

机械手在生产线上的任务是将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根据外界情况,机械手在空间主要进行以下动作:机械手下降,机械手抓紧工件,机械手与工件上升,机械手与工件右移,机械手与工件下降,机械手放松工件,机械手上升,机械手左

移。控制器检测上,下,左,右限位开关的通断,决定当前的动作,通过

驱动系统输出,控制机械手的动作。

2.4机械手的操作方式

机械手的操作方式分为手动、回原点、单步、单周期、自动五种工作方式,五种工作不仅能各自独立工作,还能按顺序实现他们之间的互相转换,转换过程中原状态保持,转换后按照新的工作方式进行。

(1)手动:

选择手动方式,按下手动按钮,结合限位开关,对各个动作进行单独控制。如:按下机械手下降按钮,机械手下降,松开机械手按钮,机械手停止下降,或者到位后,机械手停止下降,机械手只能在左限位和有限位才能下降中间不可以下降。

(2)回原点:

选择回原点方式,按下原点按钮,机械手以最快及最安全的路径回到原点位置停止。如:若机械手未夹物体时,以最快路径回到原点位置;若机械手夹了物体必须搬运到B点,在回到原点位置。

(3)单步:

选择单步方式,按一次启动按钮,机械手动作一个工步后自动停止。

(4)单周期:

选择单周期方式,按启动按钮,机械手动作一个周期后自动停止;在动作过程中,按停止按钮,机械手立即停止,在按启动按钮,机械手继续动作,机械手继续动作,一个周期后自动停止。

(5)自动:

选择自动方式,按启动方式,机械手周而复始的动作;在动作过程中,按停止按钮,机械手不立即停止等到当前一个周期结束才停止。

3机械手的工作方式

主程序中,SM0.0的常开触点一直闭合,公用程序是无条件执行的。在手动 方式,20为ON ,执行手动子程序。在自动回原点方式,12.1为ON ,执行回原 点子程序。在其他3种工作方式执行自动子程序。主程序如图 3-1所示。

Network 1 Network Tide N 亡t 冈mk 匚amment

SM0.0

~处用程序

——I I-------------------------------------- EN

Network 2

手动程序 EN

自动返回原点

EN

Network 4

自动

EN

122

图3-1主程序图

其中公用程序用于处理各种工作方式都要执行的任务, 以及不同的工作方式 之间相互切换的处理。如图3-2所示

120

12.4

12.3

Network 3

Network 1

Netiwrk T itle

Nel work Comment

图3-2切换处理图

3.1手动工作方式

在手动工作方式,用10.5~11.2对应的6

个按钮分别独立控制机械手的升、 降、左行、右行、夹紧、松开。图 3-3是手动程序。

10.4

10 2

M05

)

Network 2

I2.0

MOO

(T

1

MOO

R )

1

Network 3

Network 4

Ml .0 < ◎ >

6

N etwork. 5

M0.7

SM0.1

M0.5 M0.5

121

Network 1 Network Title

N 啟的

ork Coimm亡爪

11.2 Q0.1

T I--------- C£)

1

Network 2

I07 QQ1

I——C

1

I0.5 I0.2 Q0.D

11.0 101 Q02 Q0,0

I ------ 1,I ---- 1 ’ I——()

Network 3

Network 4

11.1 103 102 Q0.4 Q0.3

I ---------- ,--------------- 1 I ------------- ,——()

图3-3手动程序图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手动程序中设置了一些必要的联锁;

1)设置上升与下降之间、左行与右行之间的互锁,以防止功能相反的两个输出同时为ON。

2)用限位开关10.1?10.4的常闭触点,限制机械手的移动范围。

3)上限位开关I0.2的常开触点与控制左、右行的Q0.4和Q0.3的线圈串联,机械手升到最高位置才能左右移动,以防止机械手在较低位置时与别的物体碰

撞。

4)只允许机械手在最左边或最右边时上升、下降和松开工件。

3.2自动程序

机械手在最上面和最左边,且夹紧装置松开时,称为系统处于原点状态。在进入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之前,系统应处于原点状态;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可以选择回原点工作方式,然后按下起动按钮I2.6,使系统自动返回原点状态。在原点状态,顺序功能图中的初始步M0.0为ON,为进入单周期、连续、单步工作方式做好了准备。

10.610.410.2Q0 4

单周期、单步和连续3种工作方式主要是用连续标志M0.7和转换允许标志M0.6来区分的。自动程序如图附录一所示。

3.2.1单周期工作方式

在单周期工作方式,在初始状态按下起动按钮I2.6后,从初始步M0.0开始,机械手按顺序功能图的规定完成一个周期的工作后,返回并留在初始步。

单周期工作方式,I2.2 (单步)的常闭触点闭合,M0.6的线圈通电,允许

转换。如果满足原点条件,在初始步时按下起动按钮I2.6,在M2.0的起动电路中,M0.0、12.6、M0.5和M0.6的常开触点均接通,使M2.0的线圈通电,系统进入下降步,Q0.0的线圈通电,机械手下降,碰到下限位开关I0.1时,转换到夹紧步M2.1,Q0.1被置位,夹紧电磁阀的线圈通电并保持。同时接通延时定时器

T37开始定时,1S后定时时间到工件被夹紧,转换条件T37满足,转换到步M2.2。以后系统将这样一步一步工作下去。在左行步M2.7,当机械手左行返回

原点位置时,左限位开关I0.4变为1状态,因为连续工作标志M0.7为0状态,将返回M0.0,机械手停止运动。

3.2.2单步工作方式

在单步工作方式,I2.2为1状态,它的常闭触点断开,转换允许辅助继电器

M0.6在一般情况下为0状态,不允许步与步之间的转换。设初始步系统处于原点状态,M0.5和M0.0为1状态,按下起动按钮I2.6,M0.6变为1状态,使M2.0 的起动电路接通,系统进入下降步。放开起动按钮,M0.6变为0状态。在下降步,Q0.0线圈通电,当下限位开关I0.1变为1状态时,与Q0.0的线圈串联的I0.1 的常闭触点断开,使Q0.0的线圈断电,机械手停止下降。I0.1的常开触点闭合

后,如果没有按起动按钮,I2.6和M0.6处于0状态,不会转换到下一步。一直要等到按下起动按钮,I2.6和M0.6变为1状态,M0.6的常开触点接通,转换条件I0.1才能使M2.1的起动电路接通,M2.1的线圈通电并自保持,系统才能由步M2.0进入步M2.1.以后在完成某一步的操作后,都必须按一次起动按钮,系统才能转换到下一步。

3.2.3连续工作方式

在连续工作方式,I2.4为1状态。在初始步为活动步时按下起动按钮I2.6,

M2.0变为1状态,机械手下降。与此同时,控制连续工作的M0.7的线圈通电并自保持。

当机械手在步M2.7返回最左边时,I0.4为1状态,因为连续标志位M0.7 为1状态,转换条件M0.7*I0.4满足,系统将返回步M2.0,反复连续的工作下

3.3自动回原点

在回原点工作方式,21为ON。按下起动按钮12.6时,机械手可能处于任意状态,根据机械手当时所处的位置和夹紧装置的状态,如图3-4所示,可以分为3种情况:

一是夹紧装置松开,表明机械手没有夹持工件,应上升和左行,直接返回原点。

二是夹紧装置处于夹紧状态,机械手在最右边,此时Q0.1和10.3均为1状态,应将工件搬运到B点后再返回原点位置。

三是夹紧装置处于夹紧状态,机械手不再最右边,此时Q0.1为1状态,右限位开关I0.3为0状态,首先要上行、右行、下降、和松开工件,将工件搬运到B 点后再返回原点位置。

Network 5

Ml 2

c

Ml 3

IN TON

20-PT100 ns

T39

Nel work 6

M1.4

()

Network 7

图3-4机械手当时所处的位置和夹紧装置的状态图

4 PLC的I/O分配

I/O模块分为数字量输入、数字量输出、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4类。CPU 分配给数字

I/O的模块的地址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由8个数字量I/O点组成。

地址分配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同种类型输入或输出点的模块数进行顺序编址;

2)某个模块的数字量I/O点如果不是8的整数倍,最后一个字节中未用的位不会分配给后续模块;

3)模拟量扩展模块以2点4字节递增方式来分配地址。

5 PLC 的外部接线图

S7200采用0.5~1.5平方毫米的导线,导线要尽量成对的使用,应将交流线、 电流大且变化迅速的直流线与弱点信号线分开,干扰较严重时应设置浪涌抑制设 备。

使用同一个电源,有同一个参考点的电路,其参考点只能有一个接地点。 将CPU 为传感器和输入电路供电的 DC24V 电源M 端子接地,可以提高抑制噪 声能力。其外部接线图如图5-1所示。

图5-1外部接线图

10.1 10.2 [0J

10,4

10.5

10 6

[0.7 LI 11 .0 M

[|J

打2

2L

12 H O

12.t

IL 122 Q().O

123 QG.l 12.4

12.5

Q (12 126 QO3 12.7

QO.4

IM

2M

M

.1X +24V

AC 220V

上升

-ffft 左f?

R

何悅他升行开陽行攀动点歩期绫剥动II-. 限

限附砒上用松F1I-

火厂原单周连超超停 .

H

右屈 冋单点

KM

课程设计说明书

6结束语

基于PLC的机械手臂课程设计历时一周,首先给自己安排每天的任务,每天应该完成什么,这样才有效率,有成果。

在编写梯形图时遇到了许多不懂之处,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指导下,才

能顺利的完成这份课程设计。本来以为自己对可编程控制器原理的知识掌握已经比较好,但是到做课程设计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很多基础知识不够完善,很多知识掌握的不是很扎实,遇到一些疑点难点自己没有办法独自完成,往往顾了这边,那边又出现了问题感到非常棘手。

课程设计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仅仅有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能力,是我们所设计的实物。这就需要我们考虑问题要仔细、周密、不能有丝毫大意,设计的同时加强了我和老师的交流,认识到知识的渊博度。向教育指导我的老师及同学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次课程设计,通过针对性地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电子方面的资料,既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补充了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过的课本理论知识起到了温习作用。

机械手臂搬运加工采用PLC为控制核心结构合理、测试方法可靠,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这个设计让我获益良多,只要用心学习,不怕困难,我们就能成功。

参考文献

[1] 廖常初.PLC编程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李俊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郁汉琪.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阿根.电气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汪志峰.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⑹常斗南.可编程序控制器机[M].械工业出版社,2007

Network 1 Network Title

Network Comment

附录

M07

Network 2

12.6

12.2

M0.6

Netwoik 3

M27

Mac

M2.0

Netwoik 4

I0.J

I2.6

M0.7

MQ5

M0.6 M2.1M2.0

)

M2.1

Network 8

M2.5

Network 9

M2.5 T38MO.

G

M2.6

< ) Network 10

Network 11 QO.O

)

Nelwork 12 MO.O

< )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号: 姓名: 班级:电科081 日期:2011.10.26

目录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题目及要求 1.2 设计内容 第二章硬件设计 2.1 硬件结构图 2.2 各模块工作原理及设计 2.2.1 控制模块 2.2.2 显示模块 2.2.3 按键模块 2.2.4 舵机模块 2.3 软件程序设计 第三章硬件制作以及程序的下载调试 3.1 电路板的制作 3.2 元器件的焊接 3.3 程序的下载与调试 第四章总结 4.1 课程设计体会 4.2 奇瑞参观感受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 实习内容: 1,完成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原理图和PCB的绘制,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自己可以作一定的扩展; 2,利用热转印纸、三氯化铁腐蚀液等完成PCB板的制作; 3,完成相应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4,完成相应软件程序的编写; 5,完成软、硬件的联调; 6,交付实习报告。 实习要求: 1,两人一组,自由搭配,但要遵循能力强弱搭配、男女搭配、考研和不考研的搭配;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在基本要求基础上可自由发挥; 3,第一次制作电路,电路不可追求复杂; 4,注意安全!熨斗、烙铁。

第一章绪论 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价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单片机集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低、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等众多优点,以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各个方面,无论在民间、商业、及军事领域单片机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而且把人类活动从危险、恶劣环境中替换出来。而其中机器人技术,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在宇宙探索、海洋开发以及军事应用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一方面能让社会从劳动苦力型转换到福利休闲型,另一方面能极大的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在新时期的世界各国,随着应用日益广泛,机器人技术将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 本次课程设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实现对机械手臂的简单控制。在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扩展按键接口和舵机接口以及LED显示器,构成最简单的机械臂控制系统。

工业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工业洗衣机控制系统设 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综合项目设计制作)项目报告 选题:工业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机电工程系制 目录

工业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一、项目概述 工业洗衣机常用于大型宾馆及专业洗涤企业,进行批量化洗涤处理由于洗涤容量较大(15-100Kg),其运行控制的关键在于低速洗涤时应具有平滑的力矩,脱水时应具有较高的旋转速度。因此,通常应用变频器实现低速时大起动 力矩和动态的响应性能。并且实现大容量电动机的软启动控制,能有效避免洗衣机运行时对宾馆其他设备造成的供电电源波动等不良影响。 图1 工业洗衣机 工业洗衣机采用一台三相异步电机提供运转动力,传送系统由电机通过二级三角胶带传至滚筒主轴,驱动内胆转动,运转平稳,振动小,经久耐用。由电动机驱动洗衣机的内筒进行正向与反向旋转运动,带动水和衣物作不同步运动,使水和衣物等相互摩擦、搓揉,达到洗净的目的。 在洗衣机内部设置“进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及水位检测开关”,从而满足全自动洗涤和脱水的控制需求。为了保证洗衣机安全可靠运行,在内筒门盖上装有安全锁紧机构,并在外筒门盖上设置电气互锁安全装置(即安装“电磁锁和

磁性开关”),采用磁性开关检测门的“打开、关闭”状态,应用电磁锁控制洗衣机外筒门上锁。 设备控制要求分析 本设备要求应用“传感器与PLC、变频器及电磁阀”等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进水→洗涤→排水→脱水”自动控制的工作流程,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接通设备电源时,“电源”指示灯亮; 自动洗涤流程 按动“启动”按钮→洗涤指示灯亮→开启进水电磁阀进水→当水位升到指定水位时自动停止注水→电磁锁控制外筒门上锁(“门闭锁”指示灯亮)→启动电机低速运行(约600rpm)→延时5秒后电机中速运行(约1200rpm),并按照“正转30秒→←反转30秒”循环运行30分钟后停止运行→“洗涤”指示灯灭。 自动脱水流程 以上洗涤流程结束延时5秒后→“脱水”指示灯亮→开启出水电磁阀排水→约60秒后关闭电磁阀停止排水→启动电机以额定转速正转,约2分钟之后自动停止运行,→“脱水”指示灯灭→延时10秒后→解除外筒门的“闭锁”→发出“提示”信号,提醒用户取出衣物→当外筒门打开时,提示信号停止,结束自动洗衣工作流程。 暂停控制 在自动洗涤过程中,按下“暂停”自锁按钮时电机停止运转,当“暂停”按钮旋转复位后,洗衣机则继续洗涤运行。 安全运行连锁控制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1.1)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 姓名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 谢百松学号20051103006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肖新棉职称副教授 中国·武汉 二○○九年五月

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 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 学生姓名:谢百松 学生学号:20051103006 学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肖新棉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二○○九年五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1.总体方案设计 (2) 2.手部设计 (3) 2.1 确定手部结构 (4) 2.2 手部受力分析 (4) 2.3 手部夹紧力的计算 (5) 2.4 手抓夹持误差分析与计算 (6) 2.5 手部夹紧缸的设计计算 (6) 2.5.1 夹紧缸主要尺寸的计算 (6) 2.5.2 缸体结构及验算 (7) 2.5.3 缸筒两端部的计算 (8) 2.5.4 缸筒加工工艺要求 (10) 2.5.5 活塞与活塞杆的设计计算 (10) 3.臂部设计 (12) 3.1 臂部设计基本要求 (12) 3.2 臂部结构的确定 (12) 3.3 臂部设计计算 (12) 3.3.1 水平伸缩缸的设计计算 (12) 3.3.2 升降缸的设计计算 (14) 3.3.3 手臂回转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5) 4.液压系统设计 (16) 4.1 系统参数的计算 (16) 4.1.1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 (16) 4.1.2 各个液压缸流量的计算 (16) 4.2设计液压系统图 (17) 4.3 选择液压元件 (19) 4.3.1泵和电机的选择 (19) 4.3.2 选择液压控制阀和辅助元件 (19) 4.4根据动作要求编制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20) 5.控制系统设计 (21) 5.1 确定输入、输出点数,画出接口端子分配图 (21) 5.2 画出梯形图 (21) 5.3 按梯形图编写指令语句 (23) 6.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机械手控制设计

机械手的步进控制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机械手的发展和应用。首先对机械手的发展背景和定义做了介绍,随后给出了机械手的基本构造,并对机械手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类。最后对机械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械手:发展;应用 引言: 近年来由于机电体化在工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产品的高级化及复杂化,要求人们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和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于危及到生命。因此机械手就在这样情况下诞生了,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中传统的任务执行机构,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中的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项新技术,它的发展是由于其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它能部分地代替人工操作: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能制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改善I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I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用。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拟人的手臂动作,按照设定程序、轨迹和要求,代替人手进行抓取、搬运工件或操持工具的机电一体化自动装置。三白由度机械手又称3D机械人,能够实现三个自由度方向(水平、垂直

和旋转)的抓取或放置物品,具有操作范围大,灵活性好,应用广泛的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种专门为工业应用而设计的进行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控制装置。由于其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编程简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等特性而广泛用于工业控制系统。 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控制要求 1在传输带A的端部,安装了光电开关PS,用以检测物品的到来。当光电开关检测到物品时为ON状态。机械手在原位时,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启动,传送带A运转。当光电开关检测到物品后,传送带A 停。传输带A停止后,机械手进行一次循环动作,把物品从传送带A 上搬到传送带B(连续运转)上。机械手返回原位后,自动再启动传送带A运转,进行下一个循环。 2.按下停止按钮后,应等到整个循环完成后,才能使机械手返回原位,停止工作。机械手的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的执行结构均采用双线圈的二位电磁阀驱动液压装置实现,每个线圈完成一个动作。夹紧/放松由单线圈二位电磁阀驱动液压装置完成,线圈通电时执行夹紧动作,线圈断电时执行放松动作。

PLC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

摘要 在现代工业中 ,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支柱,无人车间、无人生产流水线等等。已经随处可见。同时,现代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产环境,如高温、放射性、有 毒气体、有害气体场合以及水下作业等,这写恶劣的生产环境不利于人工进行操作。工 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 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以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机械 手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身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尤 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在我国, 近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和铁路工业部门的重视。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PLC已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 PLC控制机械手能实现各种规定工序动作,对生产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介绍 PLC在机械手搬运控制中的应用,设计了一套可行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详细的 PLC程序。设计完成的机械手可以在空间抓放、搬运物体等,动作灵活多样。 整个搬运机构能完成四个自由度动作,手臂伸缩、手臂旋转、手爪上下、手爪紧松。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PLC, 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 .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PLC 控制系统 (1) 1.1.1PLC 的产生 (1) 1.1.2PLC 的特点及应用 (2) 1.2选题背景 (3) 1.2.1机械手简介 (3) 第二章PLC 控制系统设计 (6) 2.1总体设计 (6) 2.1.1制定控制方案 (6) 2.1.2系统配置 (6) 2.1.3控制要求 (9) 2.1.4控制面板 (12) 2.1.5 外部接线图 (13) 2.2.2手动方式状态 (16) 2.2.3回原点状态转移图: (19) 2.2.4自动方式状态 (19) 第三章控制系统内部软组件 (21) 3.1 内部软组件的概述 (21) 3.1.1输入继电器 (21) 3.1.2输出继电器 (21) 3.1.3辅助继电器 (22) 3.1.4状态组件 (23) 3.1.5定时器 (23)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参考文献 (24)

变位机控制系统设计书

变位机控制系统设计书 1. 实验要求:通过PLC来实现两个伺服电机的旋转,俯仰和正反转的控制 本次课题要求旋转、俯仰和正反转的控制,必须控制两个伺服电机。考虑到脉冲输出指令的有效端子只有两个,所以如果要使用上面的指令,应该把Y000和Y001分别设定为每台伺服放大器的脉冲命令,另外从Y002和Y011中分别选两个端子作为输出命令符号,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很显然要把03号参数(输入脉冲串形式)的值设定为0(命令脉冲/命令符号),以集电极开路输入的方式控制。 2. 各功能的实现方法 1.在伺服放大器准备就绪时,可以通过PLC发出上位控制脉冲串,使控制伺服电机运行,切断脉冲串,使电机停车。 2.控制脉冲串频率不同,伺服电机的转速也不同,所以可以通过改变PLC发出的脉冲串频率,实现电机高速和低速的切换。 3.通过命令脉冲/命令符号或正转脉冲/反转脉冲的方式(伺服放大器03号参数)控制伺服电机的正传和反转。 4.通过控制输入脉冲的数量,可以使伺服电机模拟步进电机的运行方式,实现“每一步”运行45度,90度或者360度(示例角度,角度可以任意设定)。 5.指令控制序列输入输出(CN1)端口中的CONT端子把参数设置为(5)时,具有强制停止功能,通过PLC接通该信号时,可以进行电机的紧急停止。 6.利用一个DC24V电源在断电时对控制俯仰的伺服电机进行制动。控制俯仰的伺服放大器的CONT4和CONT5端子设置为限位开关模式,接入限制俯仰幅度的限位开关信号。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构成图 本次设计的程序使用的就是50 Hz的脉冲。通过记数器(C)来控制脉冲的输出数目。这种方法不能通过命令符号来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所使用的是正转脉冲和反转脉冲的控制方法,把03号参数(输入脉冲串形式)的值设定为1,采用正转脉冲表示正方向、反转脉冲表示反方向的旋转量来进行控制。 X—输入继电器;y—输出继电器;m—辅助继电器;t—定时器;c—计数器 3.任务进度表

气动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气动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作者: 日期:

目录 气动机械手及继电器控制系统设计 (4) 第一章绪论 (4) 1.1气动机械手概述 (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5) 1.2.1.......................................................... 机械手的组成 5 1.2.2.......................................................... 机械手的分类 5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任务 (7) 第2章继电器硬件系统设计 (8) 2.1系统分析 (8) 2.2方案确定 (9) 2.3元器件介绍 (9) 第三章软件系统设计 (14) 3.1控制方案的确定 (14) 3.2工作过程 (17) 第四章调试过程 (19) 第五章设计总结 (23) 第六章附图 (25) 6.1 三维零件图: (25) 6.2三维装配图: (26) 第七章参考文献 (28)

气动机械手及继电器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气动机械手概述 气动机械手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 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 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 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 意义更为重大。因此, 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 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

机械手臂搬运加工流程控制的设计

机械手臂搬运加工流程控制的设计 摘要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和发展,控制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搬运机械手的应用也逐渐普及,主要在汽车,电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生产流水线或货物装卸调运, 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 和提高运输设备或产品的效率,以降低其他搬运方式的限制和不足,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本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由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液压钢来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运动及夹紧工件的动作,两个转速不同的电动机分别通过两线圈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小车的快进、慢进、快退、慢退的运动运动;其动作转换靠设置在各个不同部位的行程开关(SQ1---SQ9)产生的通断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通过PLC 内部程序输出不同的信号,从而驱动外部线圈来控制电动机或电磁阀产生不同的动作,可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其动作过程包括:下降、夹紧、上升、慢进、快进、慢进、延时、下降、放松、上升、慢退、快退、慢退;其操作方式包括:回原位、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来满足生产中的各种操作要求。 关键词:搬运机械手,可编程控制器(PLC),液压,电磁阀

前言 机械手:mechanical hand,也被称为自动手,auto hand 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水平面内转30度,手臂自转90度,前进50mm。

机械手的夹持器还有夹紧和放松动作; 机械手工作频率:20/min; 升降 0.3kw,摆动 0.1kw,伸缩 0.1kw,夹持 0.2kw。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2-1 转角机构(实现平面转角0 30功能) 方案一 实现平面转角0 30的过程:电机带动不完全 齿轮运动,不完全齿轮带动全齿轮运动,与全 齿轮固结的四杆机构,使滚子在预先设计好形 状的槽内运动,左右运动的极限位置恰好是30 度。 机构评价: 优点:因为槽的形状固定,所以能保证在一个 行程内,机构的平面转角就是30度。 不完全齿轮的使用,为机械手在抓放物 体时留下了工作时间。 缺点:由于四杆机构的运动被槽限制住,最短杆 无法做周转运动,导致机构的回程要求齿 轮的翻转,必须在前面加入变速箱改变速 度方向。 方案二 实现平面转角0 30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 轮蜗杆从而使不完全齿轮,有间歇地带动完全齿 轮转动,齿轮通过杆拉动齿条,由齿轮来回往复 地带动固接杆转动0 30 机构评价: 优点: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较小运 动灵活,造价低准确地实现转角0 30的 要求,可以控制间歇实现循环功能。 缺点:磨损较严重,效率较低,齿轮尺 寸过大加工难。 方案三 30的过程:使用槽 实现平面转角0 轮实现平面转角30度,只要计算好槽轮 的槽数,就能在主动圆盘转360度时, 使从动轮转30度。机构评价: 优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

率高,并能平稳的间歇地进行转位。 缺点:传动存在柔性冲击,且是单向的间歇运动,同样要求变速箱改变运动方向。 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只有第二个方案能较好的实现对传动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平面转动上能准确地控制在30度,制造简单方便。 §2-2 上升机构(实现上升100功能要求) 方案一 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和齿条配合。通过控 制蜗杆的半径,使转动一周后,使齿条上升100. 机构评价: 优点:蜗杆的轮齿是连续的螺旋尺,故传动平 稳,啮合冲击小。 缺点: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 磨损较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 现象,常用耐磨材料制作,成本高。 方案二 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轮蜗杆 从而使凸轮转动,凸轮通过顶杆推动滑块滑 动,从而使工作杆上升100mm。 机构评价: 优点:结构简单,传力较小,凸轮不用太大就 可以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缺点:效率过低,滑块容易磨损且一旦磨断严重影响上升高度,寿命不高。

基于STM32的机械臂运动控制分析设计说明书

机器人测控技术 大作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基于STM32的机械臂运动控制分析设计专业班级:自动1302 学生姓名:张鹏涛 学号:201323020219 指导教师:曹毅 课程设计时间:2016-4-28~2016-5-16 指导教师意见: 成绩: 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V 第一章运动模型建立...................................................................................... V I 1.1引言 ................................................................................................ V I 1.2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V I 1.2.1运动学正解 ......................................................................... VIII 第二章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X 2.1机械臂的机械结构设计 ...................................................................... X 2.1.1臂部结构设计原则 ................................................................. X 2.1.2机械臂自由度的确定............................................................. XI 2.2机械臂关节控制的总体方案 .............................................................. XI 2.2.1机械臂控制器类型的确定...................................................... XI 2.2.2机械臂控制系统结构............................................................ XII 2.2.3关节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 XIII 第三章机械臂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XIII 3.1机械臂控制系统概述....................................................................... XIII 3.2微处理器选型................................................................................. XIV 3.3主控制模块设计.............................................................................. XV 3.3.1电源电路............................................................................. XV 3.3.2复位电路............................................................................ XVI 3.3.3时钟电路............................................................................ XVI 3.3.4 JTAG调试电路.................................................................. X VII 3.4驱动模块设计................................................................................. X VII

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的与任务: (1)进一步掌握MAX+PLUSⅡ软件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VHDL语言设计小型数字电路系统; (3)掌握应用MAX+PLUSⅡ软件设计电路的流程; (4)掌握自动售货机的设计方法; (5)会使用GW48实验系统。 内容和要求: 设计一个简易的自动售货机,它能够完成钱数处理、找零、显示、退币等功能。 (1)用3个键表示3种钱,再用3个键表示3种物品。 (2)用2个数码管显示输入的钱数,再用2个数码管显示所找的钱数,以元为单位。 (3)买东西时,先输入钱,用数码管显示钱数,再按物品键,若输入的钱数大于物品的价格,用数码管显示所找的钱数,并用发光二极管表示购买成功。 (4)若输入的钱数少于物品的价格,用数码管显示退出的钱数,并用发光二极管表示购买失败。

设计内容(原理图以及相关说明、调试过程、结果) 一、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系统要求,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组成框图 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分频模块、控制模块和译码输出模块。 (1)分频模块的作用是获得周期较长的时钟信号,便于操作,且不会产生按键抖动的现象。其原理是定义两个中间信号Q、DIV_CLK,Q在外部时钟CLK的控制下循环计数,每当计数到一个设定的值时DIV_CLK的值翻转,最后将DIV_CLK赋给NEW_CLK即可,改变设定值可改变分频的大小。 (a2)控制模块是这个系统的核心模块,它具有判断按键、计算输入钱数总和、计算找零、控制显示四个作用。它的工作原理是每当时钟上升沿到来时,判断哪个按键按下,

若按下的是钱数键,则将钱数保存于中间信号COIN,若下次按下的仍是钱数键,COIN 的值则加上相应的值并显示于数码管;当物品键按下时,则将COIN的值与物品价格进行比较,然后控制找零。 (3)由于钱数可能大于9,所以译码显示模块的作用就是将钱数译码后用两个数码管显示,这样方便观察。 根据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并进行整合,可得到一个完整的自动售货机系统的整体组装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原理图 二、系统主要VHDL源程序 (1)分频器的源程序(外部时钟选用3MHz,实现3万分频)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CLKGEN IS PORT(CLK:IN STD_LOGIC; NEWCLK:OUT STD_LOGIC); END CLKGEN;

机械手臂设计说明书_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汽车模拟装配线两关节机械手臂 组员姓名:赵治帅张良李杉李廷堃郑宁波 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 10939 指导教师:申爱民 20011 年10 月30日

摘要 本文对模拟汽车装配线的工作原理和运动控制做了阐述,对如何防止故障时撞车和故障报警做出了系统说明,并深入研究了导轨的滑撬式传动和脱钩式等其他传动的优缺点;认真研究了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现代汽车总装工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制造总装机械化生产包括整车装配线、车身输送线、储备线、升降机等。主要分为一次内饰装配线(车身打号、天窗、线束、ABS、顶棚、地毯、气囊帘、车门支撑板、车门玻璃、密封条、仪表盘、水箱等)、底盘线(油管、油箱、隔热板、动力总成、后悬、排气管、挡泥板、轮胎等)、二次内饰线(风窗玻璃、座椅、仪表板后端、电瓶、空滤器、备胎、后备箱备附件、雨刷、介质加注、车门调整、线路管路插接等)、整车完整性检查、整车测试线、路试跑到、调整雨淋线等。 但由于受资源和能力限制,我们的模拟生产线只取其中的一次内饰、底盘、二次内饰,加上上线和下线工位,一共是五个工位且都采用一个工位表示。主要目的是将说学过的机电一体化只是都用到,并实现部分功能。达到训练、学以致用,能力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装配工艺结构原理

目录 摘要................................................................................................................................. 目录 ............................................................................................................................. 序言................................................................................................................................... 1总体结构方案说明: ....................................................................................................... 1.1 ........................................................................................................................... 1.1.1..................................................................................................................... 1.1. 2..................................................................................................................... 1.2 .............................................................................................................................. 1.3 ........................................................................................................................... 1.3.1..................................................................................................................... 1.3. 2..................................................................................................................... 1.3.3..................................................................................................................... 1.3.4..................................................................................................................... 2.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原理图................................................................................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臂控制系统瑶

摘要: 机械手:mechanical hand,也被称为自动手,auto hand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部门。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越多、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关键词:机械手自由度点位控制连续轨迹控制

目录 1 绪论 (3) 1.1 课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3) 1.2 机械手的概述 (4)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5) 2 搬运机械手总体设计方案 (5) 2.1 搬运机械手结构及其动作 (6) 2.2 机械手的控制过程 (7) 2.3 机械手的控制要求 (7) 3搬运机械手硬件系统设 (9) 3.1 机械手的结构 (9) 3.2 电气控制的设计 (10) 3.3 操作面板及动作说明 (10) 3.4 I/O分配 (11) 4 搬运机械手的软件系统设计 (13) 5 结论 (16) 6 谢辞 (17) 7 参考文献 (21)

PLC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 PLC 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设计
2010-2-9 20:25:00 来源:
1 引言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矿井提升机(超过 70% )采用传统的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tkd-a 为代 表)。tkd 控制系统是由继电器逻辑电路、大型空气接触器、测速发电机等组成的有触点控制系统。经 过多年的发展,tkd-a 系列提升机电控系统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然而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它的电气线路过于复杂化,系统中间继电器、电气接点、电气联线多,造成提升机因电气故障停车事 故不断发生。采用 plc 技术的新型电控系统都已较成功的应用于矿井提升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运行经 验,克服了传统电控系统的缺陷,代表着交流矿井提升机电控技术发展的趋势。2 总体设计方案基于 plc 技术的矿井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控制电路组成结构如图 1 所示,要由以下 5 部分组成:高压主电路 (包括高压换向器、电动机、启动柜、动力制动电源)、主控 plc 电路、提升行程检测与显示电路、提 升速度检测、提升信号电路,其中高压主电路部分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图 1 矿井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 框图 工作过程:当井口或井底通过信号通信电路发出开车信号后,开车条件具备。司机将制动手柄向前推 离紧闸位置,主电动机松闸。司机将主令控制器的操作手柄推向正向(或反向)极端位置,主控 plc 通 过程序控制高压换向器首先得电,使高压信号送入主电动机定子绕组,主电动机接入全部转子电阻启 动,然后依次切除 8 段电阻,实现自动加速,最后运行在自然机械特性上。交流提升机运行时,旋转 编码器跟随主电动机转动,输出 2 列 a/b 相脉冲,分别接到主控 plc 的高速计数器 hsc0 的 a/b 相脉冲输 入端,由主控 plc 根据 a/b 脉冲的相位关系,自动确定 hsc0 的加、减计数方式。根据 hsc0 的计数值,就 可以计算出提升行程并显示。同时只根据旋转编码器输出的 a 相脉冲,主控 plc 进行加计数。根据 hsc1 在恒定间隔时间内的计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提升速度。 3 硬件设计 3.1 提升机主回路部分设计主回路用于供给提升电动机电源,实现失压、过流保护,控制电机的转向和 调节转速。主回路由高压开关柜、高压换向器的常开触头、动力制动接触器的常开主触头、动力制动 电源装置、提升电动机、电机转子电阻、加速接触器的常开主触头(1jc~8jc)和装在司机操作台上的 指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等组成。系统原理图如图 2 所示。

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

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负载的大小可以将机械臂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大型机械臂主要用于搬运、码垛、装配等负载较重的场合;中小型机械臂主要用于焊接、喷漆、检测等负载较小的场合。随着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机器人,它们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精度高、控制可靠的特点,甚至研发出更为轻巧的控制箱,可以在工作区域随时移动,这样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中最常见的是六自由度的机械臂。它是由6个独立的旋转关节串联形成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每个关节都有各自独立的控制系统。 2机械臂硬件系统设计 2.1 机械臂构型的选择 要使机器臂的抓持器能够以准确的位置和姿态移动到给定点,这就要求机器人具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度。机器臂的自由度是设计的关键参数,其数目应该与所要完成的任务相匹配。为了使安装在双轮自平衡机器人上的机械臂能够具有完善的功能,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将其自由度数目定为6个,这样抓持器就可以达到空间中的任意位姿,并且不会出现冗余问题。在确定自由度后,就可以合理的布置各关节来分配这些自由度了。 由于计算数值解远比封闭解费时,数值解很难用于实时控制,这样,后3个关节就确定了末端执行器的姿态,而前3个关节确定腕关节原点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机械臂可以认为是由定位结构及其后面串联的定向结构或手腕组成的。这样设计出来的机器人都具有封闭解。另外,定位结构都采用简单结构连杆转角为0或90°的形式,连杆长度可以不同,但是连杆偏距都为0,这样的结构会使推倒逆解时计算简单。 定位机构是涉及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SCARA型机械臂,直角坐标型机械臂,圆柱坐标型机械臂,极坐标型机械臂,关节坐标型机械臂等。 SCARA机械臂是平面关节型,不能满足本文对机械臂周边3维空间任意抓取的要求;直角坐标型机械臂投影面积较大,工作空间小;极坐标方式需要线性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doc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篇一: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指导老师: 设计合作成员: 一、设计项目名称 机械手臂手指机构2 二、设计目的 本设计拟搬运宽度尺寸90~110mm、质量为5kg以内的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手指机构带水平转盘。手指的动力驱动方式为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的机械手是以压缩液体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三、设计要求 (1)机械手为专用机械手,适用于夹六菱柱形钢质工件。 (2)选取机械手的座标型式和自由度。 (3)主要设计出机械手的手部机构。 (4)液压传动系统液压缸的选用 四、设计方案 4.1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 机械手的典型结构一般可分为:回转型(包括滑槽杠杆式和连杆杠杆式两种)、移动型(移动型即两手指相对支座作往复运动)和平面平移型。本设计采用二指回转型手抓。 4.2 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及运动 本机械手的部件有齿轮、齿条、连杆和液压缸等。主要

的运动有直动液压缸驱动齿条的平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运动、连杆的转动和手抓的平行移动。 4.3 驱动方式的选择 本机械手的驱动方案采用液压机构驱动机械手,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重量轻、控制方便。 4.4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用途:卸码垛机械手臂抓重:5kg 抓取的物体的几何形状:宽度为90~110mm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机械手自重:小于等于10kg 4.5 机械工作原理 机械手的夹工件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手夹工件的工作原理框图 该机械手采用了液压驱动方式来实现其工作的要求,工作要求就是机械手能适应六菱柱形钢质工件不同面的夹持,故带有水平转盘手臂的回转运动。 传动机构采用齿条与齿轮啮合。本机械通过液压驱动传递动力推动齿条平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将液压缸传来的水平运动转化为齿轮连杆的回转运动。而齿条与齿轮啮合驱动四连杆转动,四连杆机构使夹板水平移动,完成对工件的夹紧松开。机械手的整体结构图如图2、图3所示。手爪部分特点如下表述: 1. 机械手手部由手爪(即夹板)和传力机构所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