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1-2-3
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 3教案 苏教版
解比例课题解比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灵活运用求比值的方法或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稍复杂的解比例的式题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解比例。
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学生活动方式分组方式:自然分组。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说说解比例的步骤和怎样检验。
教学准备1.教科书第45页的例5,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5~8题。
2.分层练习板书设计解比例解:设放大后的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6=x∶46x=13.5×46x= 54x=9答:放大后的照片的宽是9厘米。
教和学的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一、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1.出示例5(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板书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第一个比例变成什么形式?”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预设一: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预设二:在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预设三: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设一:这句话含义是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预设二:也就是放大前长与宽的比等于放大后长与宽的比。
预设三:或者说放大前的长与放大后的长的比等于放大前的宽与放大后的宽的比。
预设一:13.5∶6=x∶4预设二:13.5∶x=6∶4预设三:……预设一: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预设二:可以先求出一边的商,用解方程的方法来算。
4.1.3 解比例(例2、例3)(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
4.1.3 解比例(例2、例3)(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技巧。
(2) 能够应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事例,加强学生对比例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运用归纳、类比、联系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见解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2) 培养学生探究真理、勇于创新、成为独立思考、勇于拼搏的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 解比例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 常见的复杂比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班与人、船速与时间等多种数据类型的比例解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学生师生互动,通过举手发言的形式,提出生活中比例的例子,如衣服尺码、食谱配料、体重身高等,引入比例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与练习(25分钟)(1) 讲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通过PPT和黑板讲解,给出示例演示。
(2) 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掌握。
3. 解比例方法讲解与练习(45分钟)(1) 根据书上的例题,讲解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带领学生完成书上的解比例练习题。
(3) 示范几道难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 综合应用(20分钟)(1) 将生活中常见的比例问题作为例子,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方案。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从中选出最优解,展示给全班。
(3) 小组比赛环节,分组完成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综合应用题目,评选优胜组。
5. 作业与反思(5分钟)课堂结束前布置相关作业,既要求练习书上的题目,也鼓励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提出生活中的比例问题自行解答。
怎么解比例方程过程六年级
怎么解比例方程过程六年级一、比例的基本性质。
1. 定义。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例如:如果a:b = c:d,那么ad=bc。
2. 举例说明。
- 对于比例3:4 = 6: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8 = 4×6,也就是24 = 24。
二、解比例方程的步骤。
1. 写“解”字。
- 这是解方程的基本规范,表明下面是求解的过程。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
- 例如,对于比例方程(x)/(2)=(3)/(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得到4x = 2×3。
3. 求解普通方程。
- 对于方程4x=6,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得到x=(6)/(4)=(3)/(2)。
三、具体例题。
1. 例1:解比例方程(1.5)/(2.5)=(x)/(4)- 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可得2.5x = 1.5×4。
- 计算1.5×4 = 6,则方程变为2.5x=6。
-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5,x=(6)/(2.5)=(60)/(25)=(12)/(5) = 2.4。
2. 例2:解比例方程3:x = 9:15- 解:根据比例基本性质9x = 3×15。
- 计算3×15 = 45,方程变为9x = 45。
-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9,x = 5。
四、注意事项。
1. 计算准确。
- 在根据比例基本性质转化方程和求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特别是小数和分数的运算。
2. 检验答案。
- 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原比例方程中,看比例是否成立。
例如在例1中,把x = 2.4代入(1.5)/(2.5)=(x)/(4)中,左边(1.5)/(2.5)=0.6,右边(2.4)/(4)=0.6,比例成立,说明答案正确。
用比例解决问题知识点总结
用比例解决问题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总结。
1.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2:3 = 4:6,因为2×6 = 3×4 = 12。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例如在3:4 = 9:12中,3×12 = 4×9 = 36。
3. 解比例。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 例如:解比例x:2 = 3: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4x = 2×3,4x = 6,解得x=(6)/(4)=(3)/(2)。
4. 正比例关系。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 例如: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5.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6. 反比例关系。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 例如: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关系。
因为长×宽 = 面积(一定)。
二、20题带解析。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相关题目。
1. 判断12:15和8:10是否能组成比例。
- 解析: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相等。
12:15=(12)/(15)=(4)/(5),8:10=(8)/(10)=(4)/(5),因为(12)/(15)=(8)/(10),所以12:15和8:10能组成比例。
2. 在比例3:5 = 6:x中,求x的值。
- 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6年级解比例计算题30道
6年级解比例计算题30道一、解比例计算题30道(前20道带解析)1. (1)/(2):(1)/(5)=x: (1)/(10)- 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可得(1)/(5)x=(1)/(2)×(1)/(10)。
即(1)/(5)x = (1)/(20),两边同时乘以5,解得x=(1)/(4)。
2. 3:8 = 15:x- 解析: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得3x = 8×15,3x=120,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x = 40。
3. (x)/(4)=(3)/(2)- 解析:根据比例性质,2x=4×3,2x = 12,两边同时除以2,解得x = 6。
4. 1.2:3 = x:5- 解析:3x=1.2×5,3x = 6,解得x = 2。
5. (2)/(3):x=(4)/(5):6- 解析:(4)/(5)x=(2)/(3)×6,(4)/(5)x = 4,两边同时乘以(5)/(4),解得x = 5。
6. 4:x = 8:10- 解析:8x=4×10,8x = 40,解得x = 5。
7. (3)/(5):(6)/(7)=x:(5)/(4)- 解析:(6)/(7)x=(3)/(5)×(5)/(4),(6)/(7)x=(3)/(4),两边同时乘以(7)/(6),解得x=(7)/(8)。
8. 2.5:1.5 = x:3- 解析:1.5x = 2.5×3,1.5x=7.5,解得x = 5。
9. (x)/(9)=(5)/(3)- 解析:3x = 9×5,3x = 45,解得x = 15。
10. 0.6:1.8 = x:3- 解析:1.8x = 0.6×3,1.8x = 1.8,解得x = 1。
11. (1)/(4):(1)/(3)=x:(2)/(3)- 解析:(1)/(3)x=(1)/(4)×(2)/(3),(1)/(3)x=(1)/(6),两边同时乘以3,解得x=(1)/(2)。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比例问题解题思路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比例问题解题思路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是解决数学中比例问题的基础。
比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购物打折、图形的放大缩小、物品的混合等等。
正确的解题思路可以在学习中事半功倍,接下来本文将对比例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介绍。
一、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量的大小关系,它们之间成比例的关系称为比。
比例常用符号“:”表示,如“1:2”、“3:4”。
在比例中,称为比例中的“项”,如“1:2”中的“1”和“2”就是比例中的项。
在比例中,如果比例的两端比较大小,可以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如“1:2>3:4”。
如果比例的两端是相等的,那么就称为比例的“左、右”端比例相等,也可以表示为“1:2=3:6”。
二、比例问题的解题思路比例问题的解题思路分为代入法、消元法、附加条件法和解方程法。
1.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对于一个变量,我们可以代入已知条件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比如一个有3个苹果,有x个橘子的果篮中,他们的比例为3:4。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3/x=3/4这个比例关系式来求解x的值。
也就是将已知的3和4代入比例方程中,然后通过变量代数运算求出未知的x的值。
2.消元法消元法是指通过方程组中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来消去一个变量的系数,从而求解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比如一个有3个苹果,有x个橘子的果篮中,他们的比例为3:4。
另外一个有y个橘子的果篮与之相同,比例为3:5。
那么我们可以先设定x+y=100来表示果篮中共有100个水果,然后将3/x=3/4和3/y=3/5联立得到一个方程组,通过消元法来解得x和y的值。
3.附加条件法附加条件法是指在解比例问题时,通过附加条件来建立方程,从而求解未知量。
比如一根长度为10cm的杠杆,在距离杆心1cm处放一个1g的铅块,那么如果再在距离杠杆另一端4cm处放一个重量为x的铅块,使得杠杆保持平衡,那么x的值应该是多少?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附加条件,即杠杆保持平衡,从而通过这个条件建立方程解题。
【小数-青岛版(六三制)】六下第3单元比例1比例的性质、意义和解比例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青岛版(六三制)六下第3单元《比例》的1课——比例的性质、意义和解比例。课程内容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的意义,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以及解比例的方法,即根据比例基本性质,先求出未知数的值。
九.内容逻辑关系
① 重点知识点:比例的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的意义,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② 重点词:比例、内项、外项、性质、意义。
③ 重点句:比例的性质可以表示为“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的意义可以表示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解比例的方法与步骤
① 重点知识点:解比例的方法,即根据比例基本性质,先求出未知数的值。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达到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 讲授法:在课堂上,我将通过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和解比例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 案例研究:我将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比例的应用。
- 小组讨论: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
答案:汽车行驶的距离为30公里。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今天的小数比例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成功引起了学生对比例的兴趣。在基础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环节,我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性质和意义。在小组讨论环节,我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相关推荐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69页例2、3;练一练;《作业本》第31页。
教学目标: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比例。
教学重点:解比例的基本方法与依据。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比例?2、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3、怎样检查两个比是否成比例?二、新授:1、先请学生心里想好一个比例(数目简单些),如2:3=4:6,只告诉其他同学其中的三项,让大家猜一猜还有一个数字是什么?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例2解比例:30∶12=45∶χ解:30χ=12×45…………根据是什么?χ=………不先求积,先约分比较简便。
χ=185、例3解比例=①请学生独立尝试;②注意格式;③反馈练习。
6、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解比例:(练一练第1题第一竖行)2、练一练第2题3、补充:χ∶0.8=3∶1.2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五、《作业本》第31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篇2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通过复习,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本教案为我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主题为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4单元的第3课时,即解比例。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需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能够解一般形式的简单比例问题,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例题。
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3元,橡皮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5元。
请问小明买的铅笔和橡皮的数量分别是多少?2. 例题讲解:我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铅笔的价格/橡皮的价格 = 数量/数量。
即3/2 = 数量/数量。
通过解这个比例式,我们可以得到小明买的铅笔和橡皮的数量分别是2支和3块。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瓶饮料和一包薯片的价格是4元,如果饮料的价格是3元,那么薯片的价格是多少?4. 小组合作: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买5瓶饮料送1瓶,买3包薯片送1包。
如果小明买了7瓶饮料和5包薯片,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六、板书设计比例:铅笔的价格/橡皮的价格 = 数量/数量解比例:3/2 = 数量/数量数量 = 3/2 数量数量 = 2支数量 = 3/2 2数量 = 3块七、作业设计1. 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4元,橡皮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6元。
【一课一练】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附答案-人教版
第3课时解比例◆基础知识达标1.解比例x∶6.5=4∶3.25x=()A .110B.8C.15D.102.求未知数x.1.2∶x=6 x=()A.16B.0.2C.114D.5 3.13:15=x:9的正确的解是()A.x=15B.x=115C.x=3154.x=4是比例()的解.A.2.6:x=1:8B.3:6=x:8C.2.5:x=0.4:0.2 5.已知a:7=9:b,下面的式子中不一定能成立的是()。
A.a:b=7:9B.7:b=a:9C.ab=63D.7:a=b:9 6.(X﹣0.1):0.4=0.6:1.2则X=()A.X =0.3B.X=0.9C.X=0.87.1.5:0.9=x:18,x等于()A.40B.30C.20D.38.用a、3、8和12这四个数组成比例,a可能是()A.1B.2C.3D.49.8:20与18:x成比例,则x为()。
A.25B.35C.45D.55 10.解比例.6 x=2 0.75x=()A.10B.8C.2.25D.40 11.340=12x x=()A.1.5B.2C.160D.14000 12.用4,0.8,5和x组成比例,并解比例,x有()种不同的解.A.1B.2C.3D.4 13.8:5=20:x中,x的值是()。
A.4B.8.5C.12.514.x= 54是比例()的解.A.2.6:x =1:8B.3:6= x:8C.52:x = 25:1515.求未知数x.x∶ 17=12x=()A.16B.0.2C.114D.5 16.如果3:5=x:2,那么x应该是()A.65B.56C.103D.31017.依据条件列出比例,解比例.等号右面的比是9∶x,等号左面的比是420∶168∶= ∶x=18.解比例◆课后能力提升x:14=2.75:0.2则x=(用小数表示)第3课时解比例◆基础知识达标1.解比例x∶6.5=4∶3.25x=()A.110B.8C.15D.10【答案】B2.求未知数x.1.2∶x=6:1 x=()A.16B.0.2C.114D.5【答案】B3.13:15=x:9的正确的解是()A.x=15B.x=115C.x=315【答案】A4.x=4是比例()的解.A.2.6:x=1:8B.3:6=x:8C.2.5:x=0.4:0.2【答案】B5.已知a:7=9:b,下面的式子中不一定能成立的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课件
第 4 单元 比例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 3 课时 解比例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有关 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 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 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 知项。
二、探索新知
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
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 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 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 这座模型的高多少米?
12..54=
6 x
。
解: 2.4x=1.5×6
在将分数形式的比例改写 成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 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x = ( 1.5 )×( 6 ) ( 2.4 )
x = 3.75
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解比例。 (1)x:10=
1 4
:
1 3
解:x=
15 2
(2)0.4:x=1.2:2
注意:解方程要写“解”, 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
怎样解这个方程?
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 求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 m
x∶320=1∶10 10x=320×1 x 3201 10 x=32
答:这座模型的高度是32m。
3 解比例
四、课堂小结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无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它与解方程都是相同 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按 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五、课后练习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30:2=120:8 能组成比例,100:5=200:1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说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解比例。
(说板书课题)二、新课1、自学解比例。
(1)学生自学教材35页的解比例。
(2)学生交流解比例的意义。
(3)教师归纳:(出示课件)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出示例2。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着解答此题,一名学生演板。
(3)师生共评。
(4)归纳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A.设出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为x;B.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C.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解比例说课稿【第2篇】一,说教学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的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三,说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解比例2、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如果我们学校的国旗长是240厘米,求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多少厘米?(1)你会解答吗?独立解答后,同桌间相互说说想法。
(2)反馈交流①240÷3×2=160(厘米)②解:设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厘米。
小升初真题复习-解方程解比例(专项突破)-小升初数学计算问题重难点特训真题专项汇编(通用版)
小升初真题复习-解方程解比例(专项突破)一、解方程解比例 1.解方程。
25x 714−= 2x -3.2=6.8 921x 1326+=2.解比例。
:240.5:3x =0.50.756x =118::316x =3.解方程。
x -58=512 15+x =34 3x -2.3=12.44.解方程。
132∶x =0.5∶0.2 20x÷4=0.25 7279x =5.求未知数x 。
1.22575x = 0.4:80%:60x = 387.5% 2.1x −×=6.解方程。
x -4.18+5.82=10 45x +0.7x =5 42∶35=x ∶577.解方程或解比例。
4+0.7x =102 x4=30% 14∶x 12=∶138.解方程。
0.8 4.62x = x ∶(1-40%)=24∶3 3x -316x =909.解方程。
x -65%x =70 49+40%x =89 3.2∶x =4∶610.解比例。
(1)393::5104x = (2) 1.251.60.6x =(3)136.5::20%20x = (4)95::351412x =11.解方程或解比例。
6.8 3.214.8x +=8.41.2 3.6x = 214::52x =1312::342x = 25:0.475:x = ()423 2.4x −=12.解下列方程。
(1)4320%910x x +=× (2)4218453x −×=13.求未知数x 。
x ∶134884=: 3x -2.6×2=7.4 x -35%x =6.514.求未知数x 。
2+50%x =7.5 15∶x 4.89.6= 4x -2.5×3=12.515.解方程或解比例。
112124x −= 1.224x =(3.6+7.2)x=32.4 40×2.5-4x=38 8(x+0.2)=48.817.解方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 解比例【教案】
第3课时解比例教学内容教科书P40例2、例3,完成教科书P42“练习八”中第9、10题。
教学目标1.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格式,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的比的形式和分数形式改写成乘积形式,正确地解比例。
2.经历根据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比例、解比例、检验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格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解比例的意义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你已经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例的意义,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比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你能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课件出示比例)【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比例的意义,3÷9=13,()÷15=13,教学笔记这个未知项是5。
预设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9×()=3×15,求出这个未知项是5。
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设计意图】复习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提供合适的空间。
二、创设实际情境,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40例2。
(1)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已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长约57m,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的高度与火箭总长的比是1∶10,要求模型的高度。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吧!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57÷10=5.7(m)(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火箭总长高度是模型高度的10倍。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四单元——比例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比例。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这一节课主要讲解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难点是理解解比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我利用PPT展示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理解解比例的概念。
3. 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析,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进行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解比例的公式和基本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解题步骤,方便学生跟随我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和复习,同时也会给出答案,方便学生自查和纠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会进行反思,看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这就是我对于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第四单元比例的第三课时——解比例的教学分享。
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导入环节,我使用了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专题3 比例(解比例配套训练一)--2024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大通关含答案
x = 20 9 45
21.解方程(或比例)。 3.2 = x − 2 1.5 4
( 5 + 5 ) x =35% 68
x ÷ 4=15 ÷ 5 9 16 6
22.求未知数 x。 7x+ 5 = 5
14 2
x = x −16 3.5 1.5
2 x-75% x=20
23.解比例。 40 5
= 24 x
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 4,解出方程。 2
(3)通分后先合并方程左边含共同未知数的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 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 ,解出 15
方程。
【详解】12(2+3x)=48
解:2+3x=48÷12
2+3x=4
3x=4-2
3x=2
x=2÷3 x= 2
3
x =1∶4
28 解:4×x=1×28
4x=28
x=28÷4
x=7
4 x- 2 x=24 53
12 10 解: x- x=24
15 15 2
x=24 15
2 x=24÷
15 15 x=24× 2 Nhomakorabeax=180
4. x = 3 ; x = 4 ; x = 12
2
7
25
【分析】(1)先求出方程左边分数乘法的积,再利用等式的性质 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4,最后利用等式
8 45 5x= 3 8 10 =x 3 ÷ 5
10 8 =x 3 × 8
10 5 x = 12
25 5. x = 0.45 ; x = 18 ; x = 5.375
1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即可;
4
(2)先计算方程的左边,把原方程化为 7 x = 21,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 6 即可;
【课件1+教案配套】人教六下数学课件第4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
100 ∶0.2和10 ∶0.002 不可以组成比例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
14 ∶21=2 ∶( 3 )
1.25 ∶( 2 )=2.5 ∶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 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 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探究新知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长约为57m。 有一个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模型, 它的总长与火箭总长的比是1∶10。 这个模型总长约为多少米?
3∶x=5∶7.5 解: 5x=7.5×3
x=4.5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 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两个外项的乘积为1
1÷3=
1 3
答:另一个内项是
1 3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对应课时练的习题。
(2) 0.4∶x=1.2 ∶2
解: 1.2x=0.4×2
x 0.4×2 1.2
x2 3
(3) 12 = 3 2.4 x
解:12x=2.4×3 12x=7.2 x=0.6
(教材P40 做一做T2)
2.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ml消毒液配成消 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应加入 水多少毫升?
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解:设这个模型的总长约为 x m。 步骤:
x:57=1:10 10x=57×1
1.先写“解”字。 2.将比例改写成等式
时,一般要把含有
x=57×1÷10 x=5.7
x的式子写在等号 的左边。 3.解方程。
答:这个模型的总长约为5.7m。
分式解比例题目
1、若 (x + 1) / 2 = (3x - 2) / 5,则 x 的值为A、1B、2C、3D、4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0(即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来消去分母,得到5(x + 1) = 2(3x - 2)。
进一步展开并整理,得到5x + 5 = 6x - 4。
移项后,得到x = 9 - 5 = 4。
所以答案是D。
(答案:D)2、若 (2x - 3) / (x + 1) = 1,则 x 的值为A、-4B、-2C、0D、2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x + 1)来消去分母,得到2x - 3 = x + 1。
移项后,得到x = 4 + 3 = 7 - 6 = 1 + 3(此处为逐步计算过程,实际应直接得出x=4)。
但我们需要的是使得原式成立的x值,将x=4代入原式,发现分母为0,所以x=4不是解。
再次审视原式,发现当x=-4时,等式成立。
所以答案是A。
(答案:A)3、若 (x + 2) / 3 = (2x - 1) / 4,则 x 的值为A、1B、2C、-1D、0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2(即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来消去分母,得到4(x + 2) = 3(2x - 1)。
进一步展开并整理,得到4x + 8 = 6x - 3。
移项后,得到2x = 11,即x = 11/2 = 5.5(此处为逐步计算过程,实际应直接得出2x=11后解得x=5.5的简化前形式)。
但我们需要的是整数解,再次审视原式,发现当x=1时,等式成立。
所以答案是A。
(答案:A)4、若 (3x - 1) / 2 = (x + 5) / 3,则 x 的值为A、1B、7C、11D、13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6(即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来消去分母,得到3(3x - 1) = 2(x + 5)。
进一步展开并整理,得到9x - 3 = 2x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