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
项痹病的中医护理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引起肩臂痛、眩晕、瘫痪等一系列综合症。
【临床表现】1、颈枕部或颈肩部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沿受累神经根的走向有酸胀或烧灼样或刀割样痛,或触电样或针刺样窜麻感。
2、病史中有先颈肩痛而逐渐反复发作和加重,再发展到放射痛,也有一次外伤而发作,颈部活动受限。
3、咳嗽或解大便时颈肩痛及上肢放射痛加重。
4、受损神经根分布区出现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5、上肢出现无力或肌肉萎缩。
【一般护理】1、安排病人住向阳房间,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暖、温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受风邪加重病情。
2、颈椎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病程长,反复难愈,如对本病认识不够,易产生低落、抑郁、焦虑等情绪。
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告知病人颈椎病相关知识,如主动介绍适合患者的电动牵引机、颈椎吊带牵引、推拿、针灸等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并向患者讲明疾病与心理情志的关系,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安心养病。
3、本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多体虚脾胃弱,食少则正气不足,饮食无度又增加脾胃负担,使脾胃生化不及而食滞内停,故饮食上尽量选择与治疗相协调之食,忌肥甘厚味、生冷寒凉之品,少饮酒、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
4、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以低枕睡眠、仰卧位为最佳,俯卧位不可取,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
颈椎后缘增生明显者,枕头可相应偏高;黄韧带肥厚、钙化者应偏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者可在颈下垫一小枕。
5、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失眠者可适当口服安眠药。
6、观察病情变化,疼痛是否向肩部或上肢放射,四肢感觉、活动及各种生理反射情况,有无逐渐形成走路困难或四肢瘫痪,经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无改善,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眩晕、肢体麻木、视物不清、心律失常等症状,应积极抢救。
7、由于患者常有手臂放射性疼痛,尽量选择健侧手臂输液,输液时滴速不宜过快,以60滴/min左右为宜,并注意保暖,可在患侧手臂下垫小枕或暖水袋,以减轻疼痛。
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病在中医理论中分为4类
1、 风寒痹阻型: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疼痛感,颈 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 气血亏虚型:颈肩空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体麻 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3、 痰湿阻络型:头重如裹,头晕目眩,颈、肩、臂痛如锥刺,四肢麻 木不仁,纳呆,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耳 鸣,耳聋等,甚至发生猝倒 4、 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颈臂隐痛、肢体 麻木、面红耳赤、舌红少津、脉弱
(四)情志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 痛苦,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
护理常规
(五)临症护理 1、疼痛:颈肩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行拔罐、中药外敷等。 2、眩晕:指导患者转头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眩晕频繁发作时下床或 行走时最好用颈围固定颈部。预防外伤,防止患者摔倒受伤,保持房 间地面干燥。 3、教育患者保护颈部的方法: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避免猛烈转 头,平卧时枕头不可过高,侧卧时枕头不宜过低,枕高应与一肩宽相 等,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大头颈部活动范围,锻炼颈肌如“米”字操、 耸肩、扩胸运动等。
7、 梳摩头顶: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风寒湿证、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护理常规
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 注意事项:注意温度调节,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烫伤
针灸治疗:
• 颈型、神经根型用泻法,其余用补法
2024年版项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病,即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为主要病变,引起颈
椎管狭窄和神经根受压的疾病。
它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特别是那
些从事长期劳动和劳动强度较大的职业,如司机、工程师等。
中医认为,项痹病主要是由于气血不通所引起的,多为肝肾亏损、气
血不足、阴精不足等病理因素导致。
因此,针对这些病理因素,中医诊疗
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气活血:中医认为,项痹病主要是气血不通所引起的,因此需要
通过活血化瘀来改善气血循环。
常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醋香附等,可
以配合艾灸、拔罐等物理疗法来促进气血循环。
2.养肝养肾:肝肾亏损是项痹病的一个病理因素,因此应该通过养肝
养肾来缓解症状。
中药治疗中,可以选用黄芪、当归、山药等来补肝肾,
辅以艾灸、针灸等来加强疗效。
3.补益肌肉:项痹病往往会导致颈肩部肌肉的僵硬和疼痛,因此需要
通过补益肌肉来改善症状。
中医治疗中,可以选用川芎、细辛、肉桂等来
温经活血,辅以推拿、针灸等来缓解症状。
4.调养经络:中医认为,项痹病主要是经络不通所引起的,因此需要
通过调养经络来改善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川芎、红花、桃仁等,可以配合
针灸、拔罐等物理疗法来促进经络通畅。
总结起来,针对项痹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调气活血、养肝养肾、补益肌肉和调养经络等方面。
通过中药治疗和物理疗法的结合,可以改善
气血循环,缓解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当然,在使用中医诊疗方案
治疗项痹病时,也要结合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
的疗效。
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2023年康复科应用“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患者34例。
其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7.95岁。
平均住院日:8.2天。
辨证分类:血瘀气滞14例、肝肾不足18例、气血亏虚1例、风寒湿型1例。
按照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对该患者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辩证施护:(-)颈肩部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颈部活动、上肢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低枕卧床,保持颈部平直,避免颈部过劳。
3.做好颈部、上肢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颈肩部予中药封包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颈椎牵引,牵引重量是患者体重1/3〜1/2左右,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进行牵引重量调节。
6.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肢体麻木: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手三里、曲池、合谷等。
(三)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3.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患者舒适度。
4.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
5.遵医嘱进行中医熏洗、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治疗,注意防烫伤。
我科针对该疾病对病人实施辩证后采取的中医护理技术主要有:针灸、中药封包、拔罐、穴位贴敷、耳针、艾灸、中药涂擦、运动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缓解患者颈肩疼痛及上肢麻木不适。
二、护理方案应用分析(一)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辩证施护方法的应用情况:主要症状:颈肩疼痛34例,占10096;肢体麻木18例,占5现;上肢活动受限6例,占18%;辩证施护方法实施落实比34例,占100%。
项痹护理问题及措施
项痹护理问题及措施
项痹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麻木、头痛等。
以下是项痹护理问题及措施:
1.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驼背,减轻颈椎负担。
2. 适当运动:进行适当的颈部、肩部和背部运动,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感,增加颈部的灵活性。
3. 使用正确的枕头:选择高度适中、软硬适中的枕头,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
4. 避免过度疲劳: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 使用热敷或冷敷:可以使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颈椎疼痛和肌肉僵硬感,但要注意温度和时间。
6. 按摩理疗:可以进行颈部按摩理疗,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感,但要注意按摩力度和方法。
7.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要遵医嘱使用。
8. 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包括颈椎牵引、理疗、针灸等,有助于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项痹的护理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以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感,促进颈椎的康复。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护理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护理项痹病(颈椎病)中医护理正文: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1 病因:颈椎病是指颈椎受到损伤或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种多样,如颈椎长期受力过重、颈椎受到外伤、颈椎退行性改变等。
1.2 发病机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颈椎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受阻等问题,导致颈椎局部气血不足,形成瘀血、痹阻等。
此外,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也是导致患者症状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临床表现:2.1 颈部疼痛: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甚至头部。
2.2 运动受限:患者颈椎活动范围受限,转动和屈伸颈部时感到僵硬和疼痛。
2.3 头晕和眩晕: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
2.4 颈部肌肉紧张和痉挛: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常常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肌肉痉挛明显。
三、中医护理方法:3.1 中药调理:使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如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药物配方,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3.2 针灸治疗:对于轻度颈椎病患者,可以采用针灸疗法。
通过调理气血,缓解瘀血和痹阻,以达到改善症状的效果。
3.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通过按摩颈椎周围的肌肉和筋脉,可以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紧张问题。
3.4 膏方外敷:通过选用适当的外用药膏,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进行外敷治疗,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病症。
四、预防与康复:4.1 生活习惯:需要改善日常生活中的姿势和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翻看手机或电脑等行为,以减轻颈椎的负担。
4.2 适当运动:通过适当的颈部运动、颈椎拉伸等动作,可以增强颈椎周围肌肉的力量,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4.3 药物预防: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风险群体,可以考虑使用中药进行预防,以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4.4 康复锻炼:对于已经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康复锻炼方法,如颈椎拉伸操、颈椎按摩操等,帮助恢复颈椎功能。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 颈椎病:指颈椎受到损伤或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护理PPT学习课件
健康指导
(四)情志护理 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社会状况,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2.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给患者必要的生活协助,鼓励家属参与。 4.有情绪障碍者,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医师治疗。
13
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
意外损伤。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不是,如有麻木加
重,告知医生,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5
(四)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自理能力。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3.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护 理方案
1
一 常见症候要点
(一)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 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9
健康指导
(二)生活起居 1.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活动颈部,如
仰头或将枕头靠在椅背上或转动头部。 2.座椅高度要适中,以端坐位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 3.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曲颈斜枕看电视、看书报。 4.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枕头长要超过
2.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配合医生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颈肩部疼痛情况。
4.遵医嘱行中药熏蒸、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拔火罐等治疗。 痛点处可行穴位揉药或涂擦治疗。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
1.评估皮肤。 2.温度以皮肤耐受为度,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3.治疗中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注意巡视和观察,如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瘙痒、 泛红或水泡时,应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操作完毕后,记录。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特色技术/艾灸
1.评估皮肤情况,与病人沟通取得配合。 2.施灸过程中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防止灼伤皮 肤。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 ,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 合处理。 4.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 5.操作完毕后,做记录。
完善制定针灸康复科病房健康教育宣传 手册,做到每病房一册,让病员可结合自 身疾病选择翻阅内容。
辩证分型统计如下:气滞血瘀证101例,肝肾不足证 2例,寒湿阻络证1例,风寒痹阻证0例,气血亏虚证0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疼痛护理、 防跌倒评估、吸氧。
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104例患者)
主要症状
病例数
辨证施护方法
实施人次 百分比(%)
颈肩疼痛 眩晕
肢体麻木
1.体位 2.按疼痛规律施护
其中应用1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患者7例(占7%); 应用2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患者97例(占93%)。
应用0例技术
0
0%
应用一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7
7%
应用2项以上技 术
97
93%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较高的项目是中药熏药和中药 塌渍,其次是拔罐和艾灸。 原因分析: 1、以上四项技术纳入我科疼痛疾病的常规诊疗方案,由 护理人员操作执行,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常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常规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
一.临床表现1、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二、一般护理1、病房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2.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纤维,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3)热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3、用药护理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4)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
5)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4、情志护理:要关心患者,給于心理安慰。
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劝说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
5、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6、康复治疗护理(1)中频电疗法护理要点:做好治疗前宣教,告知患者治疗中应有的感觉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有创检之后24小时应避免治疗,做好治疗部位的准备如局部创面的处理。
(2)针刺疗法的护理要点: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注意事项消除紧张心理:保暖,协助舒适体位;严格操作规程,注意观察神志、效果、反应如出现晕针、弯针及时报告处理;针刺后协助患者穿衣,安置体位,做好记录;清洁消毒(3)功能锻炼-仙鹤点头.双肩划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一、病名中医病名: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ICD-10编码:G54.25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二)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
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1)肩痹: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
(2)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
2、西医鉴别诊断:(1)肩周炎:肩周炎俗称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慢性损伤性炎症。
因关节外粘连,临床以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
颈椎病可引发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而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有自然病程,一般在1 年左右可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体会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医护理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优势病种进行遴选,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建立优势病种协作组的方式面向住院患者对相关疾病的中医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梳理、验证,从而形成系统规范且科学实用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为百姓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特色的中医临床护理服务[1],对中医护理行为进行规范,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目前,由全国60多家三级中医医院共同参与起草的首批《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颁布实施[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是其中之一,现将本科实施本中医护理方案的体会报告如下。
实施方法成立“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选定1名责任护士任副组长,全科护士为成员,其中以责任护士为主要实施成员。
组长主要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临床应用计划,督导方案在临床的有效落实,同时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组织人员培训:护士长及副组长首先熟读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及方法:将培训内容依据“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分为两部分:①理论培训:包括项痹病的常见症状/证候的施护方法、常见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点、中医用药护理(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药汤剂)及护理效果评价表的填写项痹病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等。
②操作技能培训:理论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技能培训采用操作示范及现场指导的方式,操作技能包括中药塌渍、拔火罐、中药外敷、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药熨法、刮痧等。
确保方案落实:①确定责任护士为方案的执行者:凡入院当日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的患者均采取此方案。
针灸科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责任护士负责对其分管的项痹病患者实施全程“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直至出院。
②明确责任护士实施方案的工作职责:责任护士按照“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要求,应根据医生确定的中医护理评估及辨证分型观察到的证候表现,给予患者中医个体化症状/证候施护、健康指导;根据医嘱所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给予中医用药护理;遵医嘱实施相应护理,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年版)(优选.)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性行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上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或肌痉挛,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分期诊断1.急性期:也称为炎性水肿期,发病1周内。
颈肩部疼痛剧烈,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慢性期:也称为缺血期,发病后1~2周。
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恢复期:发病2周后。
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有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19-骨伤科-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9-骨伤科-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性行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上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或肌痉挛,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分期诊断1.急性期:也称为炎性水肿期,发病1周内。
颈肩部疼痛剧烈,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慢性期:也称为缺血期,发病后1~2周。
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恢复期:发病2周后。
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觉重感,颈部僵①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
②通调督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大拇指指端按顺序分别点按风府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点揉第1胸椎至第12胸椎两侧夹脊穴、膀胱经腧穴,反复三遍,力量以患者出现局部温热、酸胀、传导为度。
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病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舌脉情况等,以便进行准确的辨证施治。
常见的中医诊断包括风湿痹证、湿痹证、寒湿痹证等,针对不同的证型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二、中医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项痹病的原则是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在护理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
同时,患者的饮食起居也需要进行规范,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三、中医护理方法。
1.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护理方法,适用于轻度项痹病患者。
通过将中药煎煮后,用热气蒸腾或浸泡患处,有助于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缓解疼痛。
2. 理疗推拿。
理疗推拿是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有助于消除寒湿、疏通经络,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减轻疼痛。
3.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或灸烧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有助于改善项痹病患者的症状。
四、中医护理注意事项。
1. 饮食调理。
患者在中医护理期间,应遵循清淡饮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有助于减轻病情。
2. 避免受凉。
患者需避免受凉,尤其是患处,以免寒湿侵袭,加重病情。
3. 合理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项痹病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但需避免剧
烈运动,以免加重损伤。
以上就是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进行中医护
理时,建议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理饮食和作息,有助于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艳霞 2015年5月8日
主要内容
一、常见症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五、护理难点 六、护理效果评价
2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 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6.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及效果。
6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二)眩晕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 的关系。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7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二)眩晕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 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4.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 5.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耳穴埋豆)、中药离 子导入等治疗。
询问有无胸闷、眩晕、恶心 托,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颈托,
等不适,必要时停止治疗, 患者体位改变时动作要缓慢,
并给予吸氧或药物治疗。
给予协助和保护,防跌倒。
14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佩戴颈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颈托。颈托的大小、 高低要适宜,松紧以能放入2个手指为宜。 高度为限制颈部活动,保持平视为宜。 2.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况, 防止颈部及耳廓、下颌部皮肤受压,必要时 可在颈托内衬垫小毛巾、软布等,定时清洁 颈托和局部皮肤。
度,固定粘扣。
6.佩戴颈托时须配合颈部肌肉锻炼,
4.患者由坐位到平卧位时,先松 以保持颈部的稳定性。
开粘扣,去掉后托,一手扶持前
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协助
患者躺下,去掉前托,调节好枕
头位置及高度。
16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三)运动疗法 1.急性期颈部制动,避免进行功能锻炼,防 止症状加重。 2.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在颈 托保护下行颈部拔伸、项臂争力、耸肩、扩 胸等锻练。
12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治疗的护理 1.松解类手法的护理 (1)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松解手法治疗的目 的及注意事项。 (2)嘱患者放松,协助患者摆放体位。 (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和 反应,询问有无眩晕、恶心等不适。 (4)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
13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4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颈肩疼痛
1.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 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 引发疼痛。 3.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 颈肩部疼痛情况。
5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颈肩疼痛 4.遵医嘱行中药熏蒸、中药塌渍、中药外敷、 中药离子导入、拔火罐等治疗。痛点处可行穴 位揉药或涂擦治疗。 5.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适当增 加中药塌渍、中药热奄包、牵引等治疗次数。
2.整复类手法的护理
(4)手法整复后颈部制动,平
(1)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 卧位小重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续牵引6~24小时,
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牵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2)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颈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牵引或调整
部自然放松,配合固定体位。 牵引的重量或角度。
(3)观察患者面色和反应, (5)整复位后下床时要佩戴颈
8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 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 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 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9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肢体麻木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 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17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3.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 5.眩晕的患者慎做回头望月、保 间断佩戴颈围,开始进行仰首 健“米字操”等转头动作,或遵 观天、翘首望月、项臂争力等 医嘱进行。 锻练,每天2~3次,每次2~3 6.各种锻炼动作要缓慢,以不疲 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劳为度,要循序渐进。
4.康复后要长期坚持做耸肩、 扩胸、项臂争力、颈部的保健 “米字操”等锻炼,保持颈部 肌肉的强度及稳定性,预防复 发。
18
几种常见功能锻炼方法
(1)拔项法:吸气时头顶向上伸展,下颌微收,双 肩下沉,使颈部后方肌肉紧张用力,坚持3秒钟,然 后呼气放松。 (2)项臂争力:两手交叉,屈肘上举,用手掌抱颈 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 相对抗,随着一呼一吸有节秦地进行锻炼。 (3)仰首观天:双手叉腰,先低头看地,闭口使下 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然后头颈仰起,两眼看 天,仍停留片刻,反复进行。
15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3.起床时,先将前托放置好位置 5.颈托佩戴时间,一般以2~3周为
(将下颌放在前托的下颌窝内),宜,一般整复后第1周内全天佩戴
一手固定前托,一手放置患者颈 (睡觉时去除),第2周间断佩戴,
枕部,扶患者坐起,将后托放置 不活动时可去除颈托,活动时佩戴,
好(一般长托在下),调节松紧 第3周坐车及颈部剧烈活动时佩戴。
11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五)不寐 1.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 堂穴,听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4.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5.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 效果。 6.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量持续牵 引。
(二)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 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三)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 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3
一、常见症候要点
(四)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 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五)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 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 无不适,如有麻木加重,告知医师,适当调 整牵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10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四)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3.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 肢体,提高患者舒适度。 4.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 5.遵医嘱进行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 治疗,注意防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