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6篇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8869a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9.png)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6篇公司会议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加强公司会议纪律,规范议事日程,进一步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条原则强调会前通知、会时签到、会中记录、会后落实四项要求。
第三条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种例会及专题会议。
第二章职责第一条归口部门行政部负责监督该制度的执行。
第二条职责1、总经办负责公司级例会的组织及相关工作,负责部门例会及各种专题会议的监督。
2、后勤部负责各种会议的会场安排、设备准备,负责管理保存所有会议纪要原件。
3、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例会及主责专题会的组织及相关工作。
第三章管理规定第一条会议分类1、公司例会:原则上固定于每月1日下午17:00召开,要求公司总经理、部门领导、各部门经理及潜力店长以上者参加;2、部门例会:原则上固定于每周五下午17:30召开,要求部门全员参加;3、专题会议:指由相关部门(或人员)组织的针对专项问题的会议,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由召集部门确定。
第二条会议通知1、会议召集部门需在会议召开前一个工作日发通知单给各参会部门(人员),并同时抄送总经办、后勤部。
未发通知单,会议召集部门负责人(或会议召集人)罚款50元。
2、例会时间固定,不需另行通知。
如出现会议时间调整,公司级例会由总经办通知各参会人员,部门例会则由部门报总经办,并说明原因。
未通知的,责任部门负责人罚款50元。
3、会议通知单需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和参会人员等。
未按要求填写,填写人罚款20元。
第三条会议准备后勤部负责会场安排、设备准备,需在会前半小时准备完毕。
因准备不充分影响会议召开的,相关责任人罚款20至50元。
第四条会议纪律1、会议组织部门负责会议纪律的维护,准备签到表,组织参会人员签到。
未准备签到表,会议组织人罚款10元。
2、参会人员提前5分钟到达会场进行签到。
会议开始时,组织人收回签到表。
会后,组织人在签到表上标注迟到(注明到会时间)、未到人员。
3、参会人员如不能按时出席,需提前1天向会议组织部门请假并详细说明理由,公司例会需向总经办请假。
专题会议工作制度
![专题会议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1ee36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1.png)
专题会议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专题会议工作制度旨在规范公司专题会议的组织、筹备、召开、记录和跟踪等工作,确保会议高效、有序进行,促进公司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本制度遵循简洁、实用、规范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二、会议分类1. 按照会议内容,分为生产经营类、项目管理类、人力资源类、财务管理类、市场营销类、技术研发类等专题会议。
2. 按照会议级别,分为公司级会议、部门级会议和项目组级会议。
3. 按照会议形式,分为现场会议、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
三、会议组织1. 公司级会议由公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
2. 部门级会议由部门负责人主持,部门内部相关人员参加。
3. 项目组级会议由项目组长主持,项目组成员参加。
4. 会议组织者负责会议的主题、议程、参会人员、会议材料等准备工作。
四、会议筹备1. 会议组织者应提前制定会议方案,明确会议主题、目标、议程、参会人员、时间、地点等。
2. 会议方案报请上级领导审批后,由会议组织者负责通知参会人员。
3. 会议组织者应在会议前向参会人员发送会议通知,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程、材料等。
4. 会议筹备期间,会议组织者应确保会议设施、设备、材料等准备到位。
五、会议召开1. 会议召开时,参会人员应按时到达会议地点,携带相关材料。
2. 会议主持人应按照议程组织会议,控制会议节奏,确保会议高效进行。
3. 会议讨论时,参会人员应围绕会议主题发表意见,积极建言献策。
4. 会议记录人员应做好会议记录,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完整、准确。
六、会议记录和跟踪1. 会议记录人员应在会议结束后及时整理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2. 会议纪要经会议主持人审阅后,由会议组织者负责分发给参会人员。
3. 会议组织者应对会议决定的事项进行跟踪、督促,确保会议成果得以落实。
4. 对于会议中未解决的问题,会议组织者应负责跟进,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协商、解决。
七、会议保密和资料管理1. 会议内容涉及公司机密的,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会议内容不外泄。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细则范本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细则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92d0ee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5.png)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细则范本
一、会议目的与分类
会议应明确目的,区分为日常工作会议、项目进度会议、决策性会议等类型,并根据不同
类型设定相应的召开标准和程序。
二、会议申请与审批
所有会议均需提前书面申请,注明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预期成果等。
部门
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至上级管理者或行政部门进行审批。
三、会前准备
会议召集人负责会前准备工作,包括会议通知的发放、资料的准备、设备的检查等,确保
会议能够顺利进行。
四、会议纪律
规定会议开始时间准时,迟到者需说明原因并记录。
会议期间手机等通讯设备应保持静音
状态,避免影响会议进程。
五、会议议程
会议应有明确的议程安排,包括讨论的主题、发言顺序、每个议题的时间控制等,以提高
会议效率。
六、会议纪要
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包括出席人员、讨论内容、决议事项等,并在会后整理成文,及
时分发给相关人员。
七、后续跟进
对于会议中提出的决议和任务分配,应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由专人负责跟进执行情况,并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八、异常处理
对于无法按时召开的会议或需要调整的议题,应及时通知所有参会人员,并说明变更原因
和新的时间安排。
九、会议效果评估
定期对会议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收集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
会议流程和管理措施。
十、制度修订
随着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变化,会议管理制度应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管理环境和提升会议质量。
公司办公会议制度(5篇)
![公司办公会议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8fcf4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8.png)
公司办公会议制度一、目的1、加强公司办公会的会议管理,确保会议程序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会议效率,指定本制度2、实现有效管理,促进公司上下的沟通与合作。
2、提高公司各部门执行工作目标的效率,追踪各部门工作进度。
3、集思广益,提出改进性及建设性的工作方案。
4、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方法、工作进度、人员及设备的调配。
二、会议内容1、传达集团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措施。
2、研究其它须经公司办公会讨论决定的方针,政策,制度。
办法等。
3、研究决定公司各单位、处室提交的有关重要事项4、研究决定公司重大的管理、改革举措;5、研究决定对严重违规违纪人员及重大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6、研究决定公司领导干部的任免、调整及其它重要的人事变动工作;7、总经理对工作汇报点评并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三、会议准备4.会议重要议题应提交相关资料,由公司办公室提前送交与会人员。
与会人员必须在会前认真阅读会议资料,做好参会准备。
5.会议讨论问题要从公司大局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问题上,如意见不一致,应暂缓做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分析后再作表决。
四、会议时间:根据需要具体安排五、会议记录:行政部门1、公司工作例会,记录应在二天内整理完毕,送交会议主持人核阅并签字,作为下一次会议的重要资料。
2、所有____均由行政事务中心存档,并备份。
六、会议纪律1、与会者必须按照会议通知(书面或口头)规定的时间准时到会,不得迟到、早退。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参会,必须提前请假。
公司员工需向部门经理或主管领导请假,部门经理以上级别需向总经理请假,未获得允许或未作说明者视为缺席。
公司对参会者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等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扣罚绩效,具体如下:(1)各部门经理及员工迟到、早退一次扣罚____元,缺席一次扣罚____元,从当月个人绩效中扣除。
(2)每月无故缺席、迟到、早退超过两次者,加倍扣罚,并按有关制度规定进行处罚。
会议管理制度规定会议制度细则最新
![会议管理制度规定会议制度细则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78beb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3.png)
会议管理制度规定会议制度细则最新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会议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级别的会议。
二、会议的分类会议根据目的和形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决策会议:用于公司重要决策的讨论和决定。
参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决策权限。
2.工作会议:用于组织和协调工作,共享信息和资源。
参会人员为相关工作人员。
3.沟通会议:用于传达重要信息,交流意见和观点。
参会人员为特定的受众群体。
三、会议的召开和组织1.召开会议应提前安排,并将会议通知发送给参会人员,明确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
2.主持人应提前做好会议准备工作,包括准备会议材料、设备和场地。
3.会议的议程应事先确定,并在会议开始前向参会人员发送。
会议议程应明确会议的目标和每一项议题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4.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应对会议的目标和议程进行说明,并明确参会人员的角色和期望。
5.会议应按照议程进行,不得超时。
主持人应控制会议进度,保证每个议题能够得到充分讨论和决策。
四、会议的参与和互动1.参会人员应提前准备会议所需的材料和信息,并参与到会议讨论和决策中。
2.参会人员应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并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互动。
3.参会人员应保持会议现场的秩序和安静,不得进行无关的讨论和干扰。
4.参会人员应积极参与到会议后的行动计划和任务分配中,确保会议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五、会议记录和汇报1.会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的讨论和决策内容,并制作会议纪要。
2.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的基本信息、议程、参会人员、讨论和决策的内容。
3.会议纪要应在会后尽快发送给参会人员,确保大家对会议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4.会议纪要还可以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和证据,确保决策的正确执行。
六、会议评估和改进1.每次会议结束后,主持人和参会人员可以进行会议评估,包括会议的目标的达成程度、议程的合理性和会议组织的效率等方面。
2.根据会议评估的结果,可以对会议制度和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率。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49eed5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2.png)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第一章 总则为保证公司会议的效率与效果,规范会议的组织与管理,特制定本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层级会议,旨在通过明确会议目的、规范会议流程、强化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以及优化会议室管理规定,提升公司决策效能和团队协作效率。
一、会议目的1. 公司会议旨在促进沟通与协作,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2. 会议应聚焦主题,确保讨论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形式主义和无效沟通。
二、会议分类1. 公司级会议: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主要讨论公司战略、重大决策及重要事项。
2. 部门级会议:包括部门例会、专题会等,主要协调部门内部工作,解决部门间协作问题。
3. 项目级会议:针对特定项目召开的会议,旨在推进项目进度,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4. 临时会议:针对突发事件或紧急事项召开的会议,旨在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
三、会议原则1. 重视会议准备工作,提前确定会议主题、议程、参会人员等。
2. 原则上,会议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内,避免长时间占用工作时间。
3. 会议主持人负责维护会议秩序,确保会议高效、有序进行。
4. 参会人员应积极参与讨论,遵守会议纪律,按时提交会议材料。
四、参会人员1. 公司级会议:公司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必要时的其他人员。
2. 部门级会议:部门全体人员或相关人员。
3. 项目级会议:项目组成员及相关人员。
4. 临时会议:根据会议主题和需要,由主持人指定参会人员。
五、会议纪律1.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会,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需提前向主持人请假。
2. 会议期间,手机静音或振动,避免影响会议进程。
3. 会议内容保密,未经许可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4.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应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执行相关任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公司会议的效率与效果。
后续章节将分别就会议流程、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会议室管理规定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4cec405901020207409cf7.png)
会议制度【篇一:会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公司各项会议及各类培训流程,统一会议管理模式,减少会议数量、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一)行政管理部负责会议管理,所有重要会议要在公司领导批准后到综合部登记备案。
(二)会务工作主要由行政管理部承办;其他部门主办或召集的会议,行政管理部应予协助。
(三)除其他部门主办的会议资料各自存档外,会议资料由行政管理部整理、分发、立卷、存档。
三、会议分类(一)、公司部门周会制度1、主持与记录:各部门助理记录,由部门主管主持2、召开时间:每周一上午10:00、特殊原因需要延期召开的由部门主管提前通知。
3、参加人员:部门主管、部门员工由于出差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例会的,应提前向部门主管请假。
4、会议内容:该部门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计划。
(二)、公司员工周会制度1、主持与记录:由人力资源部召集,总经理主持,行政专员进行会议记录。
总经理未列席会议时,由副总经理主持。
2、召开时间:每周五下午4点。
特殊原因需要延期召开时由行政专员提前通知。
3、参加人员:为公司全体员工。
由于出差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例会的,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请假。
4、会议内容:(1)公司日常运作情况的总结。
(2)各部门汇报上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着重介绍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全体与会人员就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发言。
(三)、公司工作述职会议制度1、主持与记录:工作述职会议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召集,总经理主持,行政专员进行会议记录。
2、召开时间:每年召开两次,分别在年中和年末召开,具体时间由人力资源部安排。
3、参加人员:公司全体员工。
由于出差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例会的,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请假。
4、会议内容:各与会人员各自总结、汇报半年来的工作情况,如工作具体内容、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及所取得的业绩或成效等。
(四)、其他会议1、公司年终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全年工作情况,布署下一年度工作任务,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及个人。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389a8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6.png)
会议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决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类型与目的
1、公司例会:每周一上午定期召开,总结公司运营情况,布置工作任务,协调部门间工作。
2、部门会议: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原则上每周一次,解决部门内部问题,推动部门工作开展。
3、专题会议:针对特定议题或项目召开,集思广益,制定解决方案。
4、临时会议:根据需要临时召开,解决突发事件或紧急问题。
三、会议组织与管理
1、公司例会、专题/临时会议由公司行政部组织召开,部门会议由各部门自行组织。
2、会议组织者应提前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会议议程,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3、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应提前向会议组织者报备。
4、参会人员应提前根据会议议程做好会议内容准备,积极发言,提高会议质量与效率。
5、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遵守会议纪律,保持手机静音,不得随意离席。
6、会议组织者应负责会议记录,确保会议内容准确、完整。
会议记录应在会议结束后及时整理并发送给参会人员。
7、会上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应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和执行标准,会议组织者负责后续完成情况的督办与跟踪,并在下次会议上通报完成情况。
8、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执行会议决策,如有困难或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上级领导反馈。
四、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可适时修订。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行政部所有。
公司会议制度模板(二篇)
![公司会议制度模板(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e50c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d.png)
公司会议制度模板一、会议目的会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信息交流、决策与合作,并提供员工间沟通和反馈的机会。
通过有效的会议管理,公司可以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会议类型公司会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定期会议: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和议程召开,如每周例会、每月部门会议等。
2. 临时会议:根据需要临时召开的会议,如项目进展会议、紧急决策会议等。
3. 跨团队会议:涉及多个团队的会议,如联合工作会议、合作项目会议等。
三、会议筹备1. 定期会议:会议召集人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并提供会议议程。
2. 临时会议:会议召集人尽快通知参会人员,并明确会议目的和议程。
3. 跨团队会议:会议召集人与相关团队进行会前沟通,明确会议目标和议程。
四、会议召集1. 定期会议:由相关部门负责召集会议,会议召集人负责通知和组织会议,并提供会议议程。
2. 临时会议:由相关部门负责召集会议,会议召集人负责通知和组织会议,并明确会议目的和议程。
3. 跨团队会议:由组织召集人负责召集会议,组织召集人与相关团队进行会前沟通,明确会议目标和议程。
五、会议议程1. 会议开场:会议召集人简要介绍会议目的和议程,确保会议开始顺利。
2. 问题讨论:按照议程逐个讨论待解决的问题,确保每个议题都得到充分的讨论和决策。
3. 行动计划: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4. 会议总结:会议召集人对会议的讨论和决策结果进行总结,并提醒与会人员注意行动计划的执行。
六、会议纪要1. 会议纪要由会议记录人负责起草,确保记录准确、简明扼要。
2. 会议纪要包括会议的基本信息、议程、参会人员、讨论的主要议题、决策结果以及下一步行动计划。
3. 会议纪要应在会议结束后尽快完成,并发送给与会人员。
七、会议管理1. 会议时间:会议宜按时开始,确保会议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会议参与:会议参与人员应按时参会,并积极参与讨论和决策。
3. 会议效率:会议应高效进行,避免冗长无效的讨论,重点讨论问题并确保达成决策和行动计划。
简单公司会议管理制度范文
![简单公司会议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7ebb4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9.png)
简单公司会议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本公司会议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会议召开流程,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目的性和实效性。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召开的各类会议。
二、会议分类与召开原则1. 根据会议性质和目的,公司会议分为日常工作会议、项目进度会议、决策讨论会议等。
2. 日常工作会议由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主要用于交流工作进展、协调任务分配。
3. 项目进度会议针对特定项目成立,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召开,重点跟踪项目实施情况。
4. 决策讨论会议用于重大事项决策前的意见征集和方案讨论,由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召集。
三、会议准备1. 会议召开前,主持人需明确会议目的、议题、参会人员名单及会议预期成果。
2. 会议通知应至少提前一天发出,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等,确保参会人员有充分准备。
3. 参会人员应提前阅读会议材料,准备好相关意见和建议。
四、会议召开1. 主持人负责控制会议进程,确保会议按时开始和结束。
2. 参会人员需遵循会议纪律,保持手机静音,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3. 对于每个议题,主持人应引导讨论,鼓励建设性意见,避免偏题和冗长发言。
五、会议记录与跟进1. 会议记录员负责详细记录会议内容,包括出席人员、讨论要点、决议和行动计划。
2. 会后应及时整理会议纪要,分发给所有参会人员和相关人员。
3. 对于会议中确定的任务和责任分配,应明确完成时限,并由责任人跟进执行情况。
六、会议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会议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参会人员的反馈意见。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会议流程和内容,持续优化会议管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各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但不得与本制度相抵触。
2024年公司内部会议制度样本(五篇)
![2024年公司内部会议制度样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406b3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2.png)
2024年公司内部会议制度样本一、目标:为提升公司整体的工作效率,确保各部门信息的充分共享,特此制定本规定:二、会议分类:1. 周常规会议;2. 部门内部会议;3. 公司专项会议;三、运行细则公司办公会议会议主持:由总经理主持,或由总经理指派人员;召开时间:根据公司运营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议内容:1. 学习和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主管单位的决议、决定和指示;2. 讨论和决定公司工作中的重大事项;3. 研究决定管理人员的任免、调动、培养和管理;4. 研究制定公司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5. 研究制定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和重要管理制度;6. 研究公司价值观、纪律检查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参会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及相关部门经理;会议记录:由总经理指定的人员负责记录。
月度会议会议主持:由总经理或指定人员主持;召开时间:每月特定日期;会议内容:1. 上月工作总结与当月工作计划。
与会人员汇报上月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内容、计划执行情况、遇到的问题等,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制定当月工作规划;2. 讨论需要各部门协调和商议的相关事项;参会人员: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营销中心所有管理人员;会议记录:夏颖负责记录。
周例会会议主持:总经理或指定人员;召开时间:每周二;会议内容:回顾上周工作并制定本周工作计划。
与会人员报告上周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解决方案,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参会人员:各部门负责人;会议记录:夏颖负责记录。
部门内部会议会议主持:部门负责人;会议时间:根据部门工作需求安排;会议内容:讨论和解决本部门遇到的问题,协调解决办法;参会人员:部门相关人员,如有需要,可邀请其他部门人员参加;会议记录:由部门负责人指定人员负责。
专题会议会议主持:专题提案人或负责人;会议内容:推进专题工作,解决遇到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配合解决和协调;会议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参会人员:与专题相关的所有人员;会议记录:由专题提案人或负责人指定的人员负责。
会议管理制度SOP
![会议管理制度SOP](https://img.taocdn.com/s3/m/71f758e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六、会议资料的归档与保管
1.会议纪要、签到表等相关资料,应由行政部门负责归档和保管。
2.归档资料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格式整理,便于查找和利用。
第三章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
一、会议纪要的发布与通知
1.会议纪要经审批通过后,由行政部门在第一时间内通过邮件、企业内部通讯平台等方式发送给所有参会人员及相关部门。
(二)临时会议
根据工作需要,各部门可召开临时性会议,主要包括专题讨论、项目评审、问题解决等。
二、参会人员
1.定期会议:公司全体员工参加。
2.临时会议:根据会议主题和内容,由组织者确定参会人员。
三、会议通知
1.定期会议:由行政部门提前通知,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等内容。
2.临时会议:由组织者提前至少一天通知,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等内容。
3.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携带会议室设备离开,不得在会议室举办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五、会议室安全与保密
1.会议室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火、防盗等。
2.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妥善保管个人物品,如有遗失,责任自负。
3.对于涉及公司机密的会议内容,参会人员需签订保密协议,严守会议秘密。
六、会议室使用反馈
1.参会人员如有关于会议室的意见和建议,可向行政部门反馈,以不断提高会议室管理水平。
2.对于未能参会的相关人员,应单独通知并确保其收到会议纪要,以便了解会议内容和决策。
二、会议决策任务的分配与执行
1.会议纪要中明确的决策任务应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2.责任人接收到会议纪要后,应立即根据任务要求开始执行,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对于跨部门协作的任务,责任人应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83e98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a.png)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一、引言会议是组织内部沟通和决策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协同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套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以便更好地规范会议的召开和管理,促进公司的发展。
二、会议分类1.按照目的分类(1)决策型会议:用于制定重大决策或解决重要问题的会议。
这类会议通常需要涉及多个部门或高层参与,并在会议纪要中记录决策结果。
(2)信息传递型会议:用于向员工传递重要信息、共享最新进展、解读公司战略等。
这类会议通常由高级管理人员主持,并事先准备好详细的讲稿或展示资料。
(3)沟通交流型会议:用于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等。
这类会议通常由团队负责人主持,鼓励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并定期汇总会议成果。
2.按照规模分类(1)集体会议:面向全体员工召开,通常用于重大决策、公司大事宣布等重要场合。
这类会议的时间和地点需提前通知,并准备好会议设备及所需的资料。
(2)部门会议:面向一些特定部门的会议,通常由部门负责人主持。
这类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和解决部门内的具体问题,提升协同合作。
(3)小组会议:面向小组成员召开,通常由小组负责人主持。
这类会议的目的是推进小组的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3.按照周期分类(1)定期会议: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召开的会议,比如每周例会、每月总结会等。
定期会议有助于形成工作节奏和规律,提高工作效率。
(2)临时会议:根据需要临时召开的会议,通常是为了解决紧急问题或跟进重要项目的进展情况等。
临时会议的召开需要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断。
三、会议制度1.会议召开准备(1)确定会议目的和议程:制定会议前,确定会议的目的和议程,明确需要提前准备的材料和资料,并尽量控制会议时间在合理范围。
(2)通知参会人员:提前通知参会人员,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和议程,并要求参会人员准时参会。
(3)准备会议设备和资料:确保会议所需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的正常运作,并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以便与会人员查阅。
公司日常会议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日常会议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89a0e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1.png)
公司日常会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内部会议的管理,提高会议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会议的种类1.部门会议:由各个部门进行的日常工作会议。
2.全体会议:公司所有员工参与的会议。
3.项目会议:由项目组成员参与的会议。
4.其他类型会议:根据需要设立的其他类型会议。
第三章会议召开的程序1.会议应提前至少24小时通知参会人员,通知内容应当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和相关材料。
2.会议召集人应当在会议开始前十五分钟到达会场,准备会议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会议准时开始,不得迟到。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召开,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4.会议应当安排专人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第四章会议的议程1.会议议程由会议召集人提出,并经参会人员讨论通过。
2.议程应当包括会议主题、讨论内容、决策事项等,确保会议的有效进行。
3.如有需要,可以向参会人员征求议程的补充、修改,经全体参会人员同意后进行修改。
第五章会议的决议和措施实施1.会议讨论的决议应当在会议记录中明确记录,并由相关负责人负责执行。
2.对于实施决议需要的措施,负责人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实施方案,并向公司领导层和部门负责人报告。
第六章会议的纪要和归档1.会议纪要应当详细记录会议讨论的内容、决议、参会人员发言等重要内容。
2.会议纪要应当由会议记录员编写,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核,需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归档保存。
3.会议纪要应当及时通报参会人员和相关人员,以便于贯彻执行。
第七章会议守则1.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当尊重会议规则,不得打断他人发言或做出不文明行为。
2.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当按时参加,不得迟到;如果无法参加,应当提前通知会议召集人或相应负责人。
3.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当认真听取他人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会议进行中的手机应当设置为静音或关闭,以免干扰会议进行。
第八章会议的评估1.公司应当定期进行会议管理的评估,包括会议的有效性、效率等方面。
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
![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f031a5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8.png)
责任人应根据会议纪要中的决策内容,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包括实施步骤、时间节点、所需资源等。
第四条进度汇报
(一)定期汇报:责任人应按照执行计划,定期向会议组织者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临时汇报:如执行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责任人应立即向会议组织者汇报,并根据情况调整执行计划。
(二)会议主持人职责:维持会议秩序,控制会议时间,确保各议题充分讨论,并作出决策。
第五条会议讨论
(一)议题陈述:议题提交者对议题进行详细陈述,包括背景、现状、问题、建议等。
(二)充分讨论:参会人员针对议题展开讨论,提出观点、建议和疑问。
(三)决策表决:会议主持人根据讨论情况,组织参会人员进行决策表决。
第六条会议纪要
(一)会议记录:会议记录人应详细记录会议内容,包括议题讨论、决策结果等。
(二)会议纪要整理:会议结束后,会议记录人应及时整理会议纪要,并在规定时间内发送给参会人员。
第七条会议总结
(一)会议成果总结:会议组织者应对会议决策和成果进行总结,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二)会议反馈:会议组织者应收集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会议流程。
(二)设备检查:会议组织者应在会前检查会议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条会中管理
(一)会场秩序:会议期间,由会议组织者或指定人员负责维持会场秩序,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二)设备使用:参会人员应爱护会议室设备,如遇设备故障,应及时向行政部门报修。
第五条会后清理
会议结束后,会议组织者应组织参会人员共同清理会场,确保会议室整洁卫生。
(二)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集的会议。
第四条会议原则
(一)务实高效:会议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空泛讨论,确保会议效率。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4102a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8.png)
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一、引言会议是公司内部沟通、协调和决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凝聚力。
因此,确立一套清晰的公司会议制度及分类细则对于公司的发展和管理至关重要。
二、会议分类根据会议的目的和性质,我们将会议分为以下几类:工作会议、决策会议、战略会议、专题会议、例会和座谈会。
1.工作会议工作会议是为了解决项目、工作任务或工作计划等具体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具体包括:-项目会议:每个项目启动时,召开项目会议,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等。
-工作讨论会:为了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或改进工作流程而召开的会议。
-工作汇报会:对于重要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享和交流的会议。
2.决策会议决策会议是为了公司中重大决策、战略方向以及重要事项的讨论和决策而召开的会议。
如:-预算会议:每年底或月初,召开预算会议,确定公司的财务预算和资源分配。
-重要合作伙伴会议:针对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讨论和决策,以确保合作关系发展顺利。
-战略规划会议:每年或每两年召开战略规划会议,评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情况,重新制定战略方向。
3.战略会议战略会议是为了公司整体发展以及长远规划而召开的会议。
-高层领导会议:公司高层领导、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的会议,讨论公司的发展战略、管理方针等。
-年度总结会议:每年年底,公司召开年度总结会议,梳理公司的成绩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年度的工作制定计划。
4.专题会议专题会议是为了针对一些特定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市场研究会议:定期召开市场研究会议,了解市场动态、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为公司的营销战略提供参考。
-新产品发布会议:为了推广新产品或服务而召开的会议,介绍产品特点、市场定位和推广策略。
5.例会例会是为了公司内部协调和日常沟通而定期召开的会议。
-部门例会:每周或每月召开的例会,部门成员汇报工作进展、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经验等。
-公司例会:全体员工参加的例会,定期汇报公司整体运营情况、重要信息传达和员工表彰等。
公司办公会议管理制度(5篇)
![公司办公会议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de3f9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9.png)
公司办公会议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会议形式及内容,强化会议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会议安排的任务能够及时完成,提倡精简会议、有效会议,制定本规定。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层次的内部办公会议,包括公司总经理办公会、部门内部会议、部门间沟通会议等,不包括公司对外活动会议和洽谈会议。
3会议的分类3.1总经理办公会。
总经理办公会议是指经理人员交流情况、研究工作、议定事项的工作会议。
总经理办公会议出席人员为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秘书或办公室主任,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列席。
3.2办公例会。
办公例会是公司召集相关人员安排落实日常工作任务而实行的例行工作会议,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每周一上午部门经理碰头跟进上一周工作完成情况并准备部署下一周的工作任务。
办公例会一般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列席。
3.3专题会议。
专题会议是指公司为筹建某个特殊项目、解决某种特定问题、或开展某项特别活动而临时召集的会议,具有很强的专题性,特点是一事一议。
专题会议一般由与该项目、该问题、该活动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参加。
3.4内部管理会议。
内部管理会议指某个部门为强化人员管理或宣贯公司政策而召集的会议,如行政部经理____的内部人员会议;有时也可以是为加强部门之间协作沟通而发起的会议,如副总经理____的下属几个部门人员的会议。
4职责与权限____公司总经理负责召集和主持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特殊情况下可委托副总经理主持。
总经办主任负责记录总经理办公会内容。
4.2行政部经理协助总经理召集和主持公司层面的办公例会,并记录例会内容。
____项目经理负责召集和主持项目层面的办公例会,并记录例会内容。
公司办公会议管理制度(2)是指公司为了高效组织和管理内部会议,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公司办公会议管理制度的范例:1. 会议召集a. 会议的召集人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并明确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
会议管理制度规定会议制度细则
![会议管理制度规定会议制度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66113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6.png)
会议管理制度规定会议制度细则一、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公司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管理,增强各项会议的规范性,使会议内容有案可查,会议决定更加有效地贯彻执行,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1、公司领导主持召开的重要会议。
2、部门组织召开的内部重要会议以及由部门组织召开的跨部门或对外的重要会议(可邀请分管领导参加)。
3、所属各单位召开的重要会议。
三、记录形式1、会议记录。
各类会议由各部门、各单位指定人员进行记录,统一使用公司印制的会议记录本。
2、会议纪要。
形成决议、待处理事宜、时间节点及结果的会议,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由指定人员整理会议纪要,打印后归档备案,同时保存电子文档。
3、音像记录。
凡公司领导有特殊要求的。
重要会议,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录音、整理,并对声像资料进行存档、保管。
四、记录要求1、会议记录。
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全面记录会议的内容,必须准确记录与会人的意见,不能以个人的喜好、观点而增删内容,或加入记录人自己的观点。
字迹要求规范、清晰、工整,不准随意涂改。
记录本应由专人妥善保管,注意保密。
2、会议纪要。
内容必须做到全而精,详略得当,突出要点,围绕会议主旨及决议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避免冗长拖沓,避免不必要的文辞修饰等,切忌记流水账,以便在传达会议精神、查阅会议资料时更精准、更高效。
五、监督检查公司办公室负责对各部室、各单位执行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会议制度篇二设立会议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是公司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将日常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各层面会议形式,进行横向、纵向的沟通和战略战术研讨,有效的加以检查和指导,同时通过制度的确立,保证公司会议的有效性、连贯性和会议质量,达到会议预期目的'特编制此管理文件。
1、会议类型公司会议分为高层会议、管理层周例会、员工大会和年会四类。
1.1高层会议1.1.1会议组织:常务副总组织召集,总经理主持、副经理(分公司总经理)、总监参加,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并以电子版形式发给参会人员。
企业会议管理制度
![企业会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7f1c6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d.png)
企业会议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规范企业会议的组织与实施,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类型的会议,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会议、部门会议、项目会议、培训会议等。
3. 会议的召开应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依据,避免无目的、无效果的会议。
二、会议分类与组织1. 工作会议:由企业高层领导召集,讨论企业战略、重大决策等事项。
2. 部门会议: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讨论部门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及相关问题。
3. 项目会议:针对特定项目召开,由项目负责人主持,讨论项目进度、问题及解决方案。
4. 培训会议:旨在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由人力资源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组织。
三、会议准备1. 会议召集人应提前确定会议议题、时间、地点,并通知所有参会人员。
2. 会议材料应提前准备齐全,包括会议议程、相关资料、报告等,并在会前发放给参会人员。
3. 会议场所和所需设备应提前检查和准备,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四、会议纪律1. 参会人员应准时参加会议,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请假。
2. 会议期间,手机等通讯设备应调至静音或关闭状态,以免影响会议秩序。
3. 参会人员应积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但应避免偏题或无谓争论。
五、会议记录与执行1. 会议应指定专人负责记录,包括会议内容、讨论结果、决策事项等。
2. 会议记录应在会后整理成文档,并分发给参会人员及相关人员。
3. 会议决策事项应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进行跟踪落实。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
2. 如有特殊情况需调整会议管理制度,应经过企业管理层审议通过。
公司各级会议管理制度
![公司各级会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ac557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9.png)
公司各级会议管理制度一、会议分类与目的公司会议应根据不同层级和目的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董事会会议:决定公司重大战略、政策和人事任免。
- 管理层会议:讨论公司运营管理、财务状况和市场动态。
- 部门会议:解决部门内部工作分配、进度跟踪和专业问题。
- 项目组会议:针对特定项目的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二、会议准备- 会议召集人:负责会议的召集、通知和准备工作。
- 会议通知:至少提前三天发出,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和议程。
- 会议材料:相关报告、数据和议题应提前准备好,并发给参会人员。
三、会议召开- 准时开始:尊重他人时间,迟到者需说明原因并记录。
- 主持人:由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担任,引导会议进程。
- 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讨论内容、决策和行动计划。
四、会议进行- 议程执行:严格按照议程进行,确保每个议题都有足够的讨论时间。
- 发言规则:鼓励开放性讨论,但需保持秩序,避免偏题和重复。
- 决策机制:根据公司规定,采取投票或共识等方式做出决策。
五、会议结束- 总结归纳:会议结束前,主持人需对会议成果进行总结。
- 行动分配: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确保决策得到有效执行。
- 会议纪要:整理后发给所有参会人员,供后续跟进和参考。
六、后续跟进- 执行情况监督:定期检查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目标达成。
- 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渠道,收集参会人员对会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七、评估与改进- 效果评估:定期对会议效率和成果进行评估。
-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会议流程和管理措施,不断提升会议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议程序和管理,提高公司总体决策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更好地协调工作,研究落实重大事项的对策措施和寻求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预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保证公司各项管理工作规范、高效、有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对各级管理者贯彻充分授权管理的指导思想,基于公司颁发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采用谁主管谁拥有决策权、谁主管谁对过程管理的效果和结果负责、谁主管谁有权决定和处理所属范围内事务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第三条与会人员应对会议的各自的表决意见及有关保密内容必须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的不问,不该看的的不看,并严格遵守执行会议的各项决定。
第四条会议按类别、内容不同由相关单位组织,并做好会议管理。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子公司所属各分支部门。
第二章会议类别第六条本制度所指的会议包括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生产经营分析和协调会议、专题会议(指公司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程建设管理、预算管理。
)、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和接待会议等。
第二章会议的组织管理第一节总经理办公会第七条总经理办公会是对公司发展和管理中的重大事项的研究与决策。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实施公司董事会的决议、分解落实公司年度计划、讨论确定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投融资计划;对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决策,特别就安全生产、环保和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工作部署,明确采购、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讨论公司重要人事任免、机构设置以及制度审议等。
第八条总经理办公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
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第九条总经理办公会议由公司董事长主持,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经营和管理班子成员参加,参加会议的人员应积极发言、突出会议主题并明确表态。
总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专题问题时,如有必要可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
第十条总经理办公会由公司办公室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二节中层干部会议第十一条中层干部会议是公司围绕战略发展、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等工作而适时召开的会议。
月度、季度、年度经济分析会议是其中一项重要会议。
会议传达、落实公司管理理念、思想、重大决策、决定。
通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情况,总结工作情况,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统一思想、明确责任。
激发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第十二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参加人员原则上为公司。
第十三条公司中层干部会议的组织单位由公司办公室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三节公司分析会第十四条公司分析会是公司对月(季)度生产经营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并解决问题的会议。
会议听取总公司及各子公司负责人及所属部门有关上月工作汇报和总结,由会议主持人对此作出明确的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指出计划完成较差或执行不力的责任部门或人员,提出解决办法,分析、研究和落实改进方案,明确提出并责成相关部门按照会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任务。
第十五条公司分析会原则上每月的召开,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第十六条召开公司分析会议由公司董事长批准,总公司及各子公司分管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原则上为。
第十七条公司分析会议的组织单位由公司和各子公司所属办公室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四节生产经营分析协调会议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分析会是公司逐项检查本期制定的各项计划完成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分析生产各项指标、技术改造、市场动态、产品价格、客户管理、原料辅料采购情况以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差距,落实整改,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研究解决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研究落实采购、生产、销售等有关工作方案;对总经理办公会、公司分析会各项决议进行贯彻落实,特别就安全生产、环保和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具体部署,明确产品销售、原辅料采购的具体方案;分析公司每周的生产成本、生产经营运行质量,提高生产运行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的会议。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分析会议原则上召开一次。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分析会议由公司分管生产经营的总经理主持,公司生产经营班子成员和生产、经营、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分析会议由公司生产部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五节专题会议第二十二条公司专题会议是研究批准相关部门提出的生产、工艺、技改、质量、安全、预算项目的实施方案;分析、研究近期成本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经营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明确并责成相关部门按照会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任务的会议。
第二十三条公司有关生产、安全、经营、质量、安全、设备、技改、预算等方面的专题会议每月一次。
第二十四条专题会议由总公司董事长批准,公司以及子公司分管的总经理主持,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第二十五条专题会议由总公司以及子公司所属分管部门组织并承办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办公室协调安排会议室。
第二十六条专题会议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由承办部门将此方面的《专题会议纪要》经会议主持人审核签发后执行,同时报送上级组织备案。
第七节部门日常管理例会第二十七条总公司以及子公司所有部门必须有效地召开各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并保证做到会议的质量达到公司规定的目的。
公司行政部负责对各部门的会议质量、会议时间、会议效果等进行过程抽查或评估。
第二十八条部门日常管理例会至少包括如下内容:传达贯彻公司会议、文件及领导指示精神;了解本部门及下属本期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制订下期工作计划,纠正不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行为;利用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部门开展各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改进办法,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分析部门员工提出的工作问题并讨论研究相关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以恰当的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融洽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团结进取的氛围;安排专题培训等。
第二十九条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原则上一次,由各部门负责人主持,必要时邀请分管领导参加。
第三十条公司所有部门必须保存完整的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原始签到记录和会议记录。
第三章会议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第一节会议的组织第三十一条会议的批准(一)临时召开的公司级内部小范围会议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公司级大型会议须经董事长批准。
(二)本制度已列出的会议按照规定程序批准。
第三十二条涉及公司多个部门共同召开并有公司领导参加的会议,由会议主要牵头部门与办公室联系,备案会议情况;需办公室协调安排的,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三十三条会议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会议通知、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持人、参会人员、会场安排、会场布置、会议设施准备、会议材料拟稿和发放、会议记录、会议录音录像摄影、会议纪要等。
第三十四条会议通知(一)会议需提前通知,一般会议应提前半个工作日以电话或其他方式(QQ群)通知;大型会议需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通知。
(二)会议通知包括但不限于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内容和要求等。
第三十五条会议的准备(一)做好会议通知。
确保应到人员按时参会。
(二)做好会场的落实和安排。
(三)做好参会人员的引导和组织。
(四)重要会议应制定会议及接待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接机接站、车辆调度、餐饮、住宿、公共活动等安排。
第二节会议室的管理与服务第三十六条公司会议室由总公司及子公司办公室负责管理,其他会议室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自行管理。
第三十七条会议室的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室的安排使用、环境保洁、会议服务等。
第三十八条会议室要做到会议召开前30分钟各项工作准备结束,会后30分钟会场清洁工作结束,特殊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第四章会议资料管理第一节会议纪要的整理与印发第三十九条会议纪要的整理和会议以其他形式公开内容由会议组织部门负责拟写和下发。
(一)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公司分析会、生产经营分析、协调会议、生产经营协调会议须整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具有与公司规章制度具有同等的效力。
(二)专题会议根据安排整理会议纪要。
(三)其他各类会议可视情况整理成会议纪要和其他形式的简报等。
第四十条会议纪要的签发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公司分析会结束后,公司办公室及时整理会议纪要,报公司董事长审核、签发后印发。
其他会议纪要由会议组织部门及时整理,报分管领导审核签发后印发。
会议纪要的发放范围是参加会议的领导和有关的部门。
第四十一条会议纪要整理和印发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第二节会议纪要的格式第四十二条各种会议纪要行文的印制格式原则上要求按照总公司统一要求制作,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点:(一)文本全部使用A4型纸。
(二)文头用“某某公司某某会议纪要(可分两行排列)”的指定标题,用小一号宋体套黑字,正文部分用四号仿宋体非套黑字。
(四)发文字号由年份和序号组成,在发文机构标识下空2行,用小四号宋体非套黑字,居中排版,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09〕20号。
(五)成文时间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作“○”。
第三节会议资料的存档第四十三条各类会议资料必须存档。
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公司分析会和公司级专题等会议资料由办公室负责按发文日期分类分次存档。
其他会议资料由各承办部门自行存档。
第四十四条公司重大会议等会议资料存档实行一会一存。
存档内容包括会议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
第五章会议精神的督办第四十五条公司办公室负责对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公司分析会及有关专题会议的重大决定事项进行督办。
第四十六条对会议的决议和明确的内容,责任部门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按照会议要求的时间完成,相关部门、人员予以支持、配合。
第六章会议纪律和要求第四十七条会议开始前必须由本人签到,如不能到会应向会议主持人履行请假手续。
第四十八条不允许迟到、早退,中间有急事需离开会场应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第四十九条会议期间应将移动通讯工具关机或置于振动位置,如遇紧急事情应到会场外接听。
第五十条会议发言要言简意赅,按照实际情况提名发言和自由发言。
第五十一条会议务求精简高效,严肃认真,若无特殊情况,会议时间应控制在180分钟内。
各级会议主持人应主动接受监督。
第五十二条会议期间与会人员注意倾听他人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尊重他人,不提倡对某一问题无休止地争论。
第五十三条做好会议保密工作。
密级会议原则上禁止拨打手机或录音。
参会人员禁止传播密级会议内容。
第七章附则第五十四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十五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总公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