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五种方法:
1. 烘干法:又称重量测定法,即取土样放入烘箱,烘干至恒重。

这是一种快速测定法,如红外法、酒精燃烧法和烤炉法。

2. 中子仪法:将中子源埋入待测土壤中,中子源不断发射快中子,快中子进入土壤介质与各种原子离子相碰撞,快中子损失能量,从而使其慢化。

3. γ射线法:与中子仪类似,γ射线透射法利用放射源137Cs放射出γ线,用探头接收γ射线透过土体后的能量,与土壤水分含量换算得到。

4. 土壤水分传感器法:目前采用的传感器多种多样,有陶瓷水分传感器,电解质水分传感器、高分子传感器、压阻水分传感器、光敏水分传感器、微波法水分传感器、电容式水分传感器等等。

5. 时域反射法:即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法,它是依据电磁波在土壤介质中传播时,其传导常数如速度的衰减取决于土壤的性质,特别是取决于土壤中含水量和电导率。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

⼟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壤含⽔量的测定(烘⼲法与酒精燃烧法)⼀、⽬的意义进⾏⼟壤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的:⼀是为了解⽥间⼟壤的实际含⽔情况,以便及时进⾏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肥条件。

⼆是风⼲⼟样⽔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壤含⽔量的测定⽅法很多,如烘⼲法、酒精燃烧法和中⼦测量法等,其中烘⼲法是⽬前国际上⼟壤⽔分测定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样,并且⼲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较准确,且便于⼤批测定,故为常⽤的⽅法。

⼆、⼟壤⾃然含⽔量的测定⼟壤⾃然含⽔量是指⽥间⼟壤中实际的含⽔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个常数。

⼟壤⾃然含⽔量测定的⽅法,介绍烘⼲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法1.⽅法原理将⼟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恒重,求出⼟壤失⽔重量占烘⼲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粒表⾯从空⽓中吸取活动⼒强的⽔汽分⼦⽽成的⼀种⽔分)在内的所有⽔分烘掉,⽽⼀般⼟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间取有代表性的⼟样(0~20cm)20g 左右,迅速装⼊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的铝盒(盖⼦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平放在盒下),放⼈105℃±2℃的恒温箱中烘6~8⼩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50℃左右时,盖好盖⼦,置铝盒于⼲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室温,称重(C ),如⽆⼲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盘中,待⾄不烫⼿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时,冷却后称重,⼀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C )。

3.结果计算⼟壤含⽔量(%)=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 B —铝盒加湿⼟重(g ) C —铝盒加烘⼲⼟重(g )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烘干法(失重法):这是一种标准方法,用来测定土壤质量含水量。

通常将从野外取来的原状土柱中称出已知重量的潮湿土壤样品,放在温度105℃的烘箱中烘干后再称重。

加热而失去的水分代表潮湿样品中的土壤水分。

2. 电阻法:利用某些多孔性物质(如石膏、尼龙、玻璃纤维等)的电阻和它们的含水量有关系这一事实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当这些嵌有电极的块状组件放置在潮湿的土壤中时,它们吸收土壤水分一直达到平衡状态。

块状组件的电阻由它们的含水量决定,并依次由附近土壤水分张力或吸力所决定。

电阻读数和土壤水分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标定方法(calibration)来确定。

这些块状组件在一段时间内用来测定田间选定位置的含水量。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称重法、张力计法、中子法、r-射线法、驻波比法、时域反射法、高频振荡法(FDR)及光学法等也可以用来测定土壤含水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土壤水分的书籍或者咨询农业专家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实验报告:标题: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土壤的含水量,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称重法和干湿法两种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并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引言: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指标,对于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进而优化灌溉方案,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分别为A、B、C。

首先,我们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每个土壤样本的湿重和干重,并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其次,我们使用干湿法,将土壤样本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然后再次称重,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通过称重法测定,土壤样本A的含水量为25%,样本B为15%,样本C为10%。

通过干湿法测定,样本A的含水量为27%,样本B为14%,样本C为9%。

可以看出,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对一致。

实验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存在差异。

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含水量过低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因此,合理灌溉和水分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实验不足:本实验在样本选择上较为简单,只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

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应该增加样本数量,涵盖更多不同类型的土壤。

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切体会到了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土壤学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学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风干土样吸湿水的测定[1](烘干法)1、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测定土壤水分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最常用的方法。

2、方法原理将土壤样品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定质量,则失去的质量为水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在此温度下,自由水和吸湿水都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一般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3、主要仪器编有号码的有盖称皿(铝盒);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内盛无水CaCl2或变色硅胶、骨匙。

4、操作步骤1.取有号码的盖称皿或铝盒,置于温度为105—110℃的烘箱内烘3—5小时,烘时把盖子斜放在皿侧(铝盒的盖子可平放在盒下)。

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并盖好盖子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室问温,一般放置30分钟即可西取出在分析天平上称量(W)(注1) (注2)。

2.将风干样品(注3)拌匀,舀取5.0000g,均匀地平铺于称皿或铝盒中,加盖,在分析天平上称重(W 1),去盖放在加热至105—110℃烘箱中烘烤8小时(盖子斜放皿侧)。

取出加盖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0分钟后称量(W)。

2 3.再放回烘箱中(105—110℃)烘3—5小时,冷却后称量,以验证是否恒定,如此重复处理,直至前后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3毫克为止。

W1-W25、结果计算W1-W土壤含水量(g/kg) = ————×1000式中W1——称皿(铝盒)重(g);W2——称皿(铝盒)+ 风干样品(湿土样品)重(g);W3——称皿(铝盒)+ 烘干样品重(g).风干土壤样品这里质量换算成烘干土壤样品质量为烘干土壤样品质量=6、注释(1)样品在105℃±2℃烘6—8小时,能将土样中的自由水和吸湿水驱走,化合水和结晶水则一般不致排出,有机质也只有微量的氧化分解挥发损失。

对于腐殖质含量高(﹥8%)的土壤、泥炭土以及盐土,温度不应超过105℃;含有石膏的土壤只能加热到80℃,因为超过此温度时会造成结晶水的损失。

测定土含水量的方法

测定土含水量的方法

测定土含水量的方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一、引言土壤含水量是指在土壤中所含的水分的量,是土壤变干或变湿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确地测定土壤含水量可以帮助农民合理管理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二、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传统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

2. 将土壤样品放入一个加热箱中加热,加热温度通常设定为105℃。

3. 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土壤样品并立即将其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以防止水分再次蒸发。

4. 将密封容器放入一个恒温器中,将温度调节为室温。

5. 定时取出密封容器并记录其质量,直到两次质量测量值相同为止。

6. 通过计算质量损失百分比,即可得到土壤样品中的含水量。

三、容积法容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体积。

2. 将土壤样品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将容器装满。

在容器上方留出一定的空间以防止溢出。

3. 在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充分混合土壤和水。

4. 等待一段时间,让土壤充分吸水。

5. 将容器放在一个有滤网的漏斗上,并打开底部的阀门,让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流出。

6. 定期检查滤液是否不再有水流出,即可得到土壤样品中的含水量。

四、电阻法电阻法是一种基于土壤导电率与含水量相关的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

2. 将土壤样品放入一个导电池中,并连接到一个电阻计上。

3. 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 将一定量的水加入土壤样品中,并充分混合土壤和水。

5. 重复步骤3,再次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6. 通过比较两次电阻值的差异,即可得到土壤样品中的含水量。

五、红外线法红外线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与土壤中水分的关系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体积。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在进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时,我们总是要面对一个神秘又引人入胜的过程。

想象一下,阳光洒在大地上,泥土散发出一种天然的芬芳,简直像是在呼唤我们去探索它的秘密。

你知道吗?土壤就像一个精心调配的鸡尾酒,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而水分就是那种神秘的调味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测定这个“调味剂”的含量。

得准备好工具啦。

我们需要一个土壤样本,通常从花园里挖一小块,别忘了带上手套哦,弄得满手都是土可不好。

然后,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容器,像是塑料袋或者玻璃瓶,装土的时候可得小心翼翼,生怕把土撒得到处都是。

找个阳光明媚的地方,把土壤样本晾干,这样才能测出它的含水量。

你能想象吗?在阳光下,看着那些泥土一点点变干,心里那个美滋滋啊,仿佛自己是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科学实验。

等土壤完全干燥后,我们就需要称重了。

用天平把干土的重量记录下来,简单吧?这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个科学家,哈哈!不过别得意忘形哦,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步骤。

拿一个水壶,给干土加水,直到土壤饱和为止。

这个过程有点像给土壤喝水,你说是不是?慢慢来,别急,观察它是如何吸水的,真是奇妙得很。

饱和后的土壤可得再称重一遍。

这时候,你会发现,土壤的重量增加了,像是吃了个大餐。

把干土的重量和饱和土壤的重量相减,就能得到土壤中水分的重量。

说起来简单,可这可是科学的奥秘哦!然后,我们就能计算出土壤的自然含水量。

你知道吗?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能告诉我们土壤的健康状况,简直就像给土壤做了个体检。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还可以把土壤分成不同的层次,看看每一层的含水量是否一致。

那样就更有趣了!像挖宝一样,发现土壤的秘密,真是让人兴奋。

不同的土壤类型,比如沙土、粘土和壤土,它们的含水量也会各有千秋。

就好比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得好好研究研究。

不过,实验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小麻烦。

比如,可能会遇到水分蒸发得太快,导致数据不准确。

别担心,这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每个实验都有可能失败,关键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土壤水分是指土壤中所含的水的量,它是土壤中最重要的一个环境要素,对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水分对于农业生产、环境科学及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1.干湿重法:干湿重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定土壤水分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准确的方法。

其原理是测定土壤样品在自然状态下和完全干燥后的重量差值。

实验步骤:取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记录称重值为W1,然后将土壤样品在105°C的高温下干燥直到重量不再变化(通常需要12-24小时),记录最终的称重值为W2,根据公式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含水量=(W1-W2)/W2×100%2.电阻法:电阻法是利用土壤中含水量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来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基于土壤水分与土壤的电导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实验步骤:在一定深度插入测量电极,并测量测量电极的电阻。

然后将一定电压通过电极,测量电阻随电压变化的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斜率,可以得到土壤的电导率,进而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3.小型赛珀仪法:这种方法是利用赛珀仪来测量土壤样品中的电阻和介电常数的变化来估算土壤水分含量。

实验步骤:取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将其放入特制容器中,并在容器上安装传感器。

然后通过测量土壤样品中的电阻和介电常数,利用已知的土壤水分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4.中子计数法:中子计数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中子衰减法来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实验步骤:利用中子源产生一定能量的中子束,穿过土壤样品。

通过测量中子束经过土壤样品后的衰减率,即可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5.微波法:微波法是一种基于土壤材料对微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来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

通过测量微波在土壤中传播的特性来计算土壤的水分含量。

实验步骤:利用微波源产生一定频率的微波,并将其传递到土壤样品中。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五)结果计算
水分(分析基),%=
m1m1-
m2 m0
100
式中:m0——烘干空铝盒质量(g);
m1——烘干前铝盒及土样质量(g);
m2——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量(g)。
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后一位。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水分小于5%的风干土样不得超过0.2%,水分为

目录
1
目的意义
2
实验原理
3
实验用品
4
实验操作
5
结果计算
6
注意事项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进行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 际含水状况,以便及时进行灌溉、保墒或排水,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 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或 联系苗情症状,为诊断提供依据。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 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通过实验实训,使学生了解实验的意义、原理,土壤水分含量测 定的方法,掌握测定结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 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 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三)实验用品 土钻; 土壤筛(孔径1mm); 铝盒(小型直径约40mm,高约 20mm;大型直径约55mm,高约28mm); 分析天平(感量为 0.001g和0.01g); 小型电热恒温烘箱;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 水氯化钙。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四)实验操作 1. 风干土壤 选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壤样品,压碎,通过1mm筛,混合均匀后 备用。

土壤含水量实验报告.doc

土壤含水量实验报告.doc

土壤含水量实验报告.doc
土壤含水量测试是土壤肥力分析的基本过程,是识别土壤特性的理想方法和分析肥力
变换的基础。

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土壤的特性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设计:为了观察不同含水量下土壤特性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棉花种子播种
在四种土壤含水量下长时间测试。

实验土壤分别为0、25、50、75%水分。

对比实验结果,计算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植物植株数和生物量累积。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在0%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植株数最少,且植株生物量累
积最少;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植株数和植株生物量累积也增加。

当75%的土壤水分,植株数最多的情况下,生物量比0%的土壤水分增加了近两倍;而25%的土壤水分,植株数
和生物量比50%的土壤水分增加最多。

结论: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植株数量和植物生物量累积随土壤含水
量的增加而增加。

25%、50%、75%的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好,而0%的使植
株生长不良。

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生长,应控制(或增加)土壤水分的合理范围,以及定
期施加有机肥等肥料。

土壤 饱和含水量 测定方法

土壤 饱和含水量 测定方法

土壤饱和含水量测定方法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资源,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基础。

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所有孔隙都被水填满的状态。

测定土壤的饱和含水量对于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直接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称量土壤样品的干重和湿重,计算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称量干重并记录。

2.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3.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样品,称量湿重并记录。

4.计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公式为:水分含量=(湿重-干重)/干重×100%。

二、容积法容积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容积和重量,计算出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将其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

2.将容器中的土壤样品加入足够的水,使其完全饱和。

3.将容器中的土壤样品和水一起称重,并记录重量。

4.计算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公式为:饱和含水量=(容器中的总重量-干土重量)/干土体积。

三、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利用土壤中水分的电导率来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率,计算出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将其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

2.将容器中的土壤样品加入足够的水,使其完全饱和。

3.将电极插入土壤中,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率。

4.根据电阻率和土壤的电导率关系,计算出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测定土壤的饱和含水量,但各自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一土壤样品采集、容重、自然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实验一土壤样品采集、容重、自然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9
原理:
将土样置于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即可使其所含水分(包括吸湿 水)全部蒸发殆尽以此求算土壤水分含量。在此温度下,有机质一般不致 大量分解损失影响测定结果。
10
操作步骤
(1)取干燥铝盒称重为W1(g)。
(2)加土样约5-10g 于铝盒中称重为W2(g)。 (3)将铝盒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烤 6-8h 至恒重,取出放入干 燥器内,冷却20分钟称重W3(g)。必要时,如前法再烘1 小时,取出冷 却后称重,两次称重之差不得超过0.05 克,取最低一次计算。 注: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烤时间可以缩短,即5-6 小时。
袋里,一份扣在袋上。与此同时要做好采样记录。
二、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土壤容量
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 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克 / 厘米3(g/cm3)表示。土壤容重除用来计 算土壤总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 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5
测定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一般为 100cm3 ),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 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称量后计算单 位窖的烘干土重量。本方法适用一般土 壤,对坚硬和易碎的土壤及含大量碎石 块的土壤不适用。

(3)采样地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的部位以及堆过肥
料的地方。

(4)一个混合样品是由均匀一致的许多点组成的,各点的差异不能太 大,不然就要根据土壤差异情况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使分析结果 更能说明问题。

(5)一个混合样品重在 1kg左右,如果重量超出很多,可以把各点采 集的土壤放在一个木盆里或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摊平,用四分法对角取 两份混合放在布袋或塑料袋里,其余可弃去,附上标签,用铅笔注明 采样地点、采土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标签一式两份,一份放在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所含水分的含量,它是土壤水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了解土壤含水量对于农田灌溉、农作物生长和土壤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容积法、电阻法和微波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重量法:重量法是测定土壤含水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称量土壤样品的湿重和干重来计算含水量。

首先,从待测土壤中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并将其称为湿重。

然后,将样品放入80的恒温箱中烘干24小时,记下烘干后的干重。

最后,根据下式计算含水量:含水量(%) = (湿重-干重)/湿重×100%。

2. 容积法:容积法是利用土壤颗粒与水分占据的空隙的关系来测定土壤含水量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容积重量和容积后的湿重来计算含水量。

首先,从待测土壤中取一定容积的样品,并将其称为容积重量。

然后,将样品与足够的水混合,并静置一段时间,使水分与土壤充分接触。

之后,用滤纸吸取多余的水分,并将样品称为容积后的湿重。

最后,根据下式计算含水量:含水量(%) = (容积后的湿重-容积重量)/容积重量×100%。

3. 电阻法:电阻法利用土壤对电流的电阻特性来测定土壤含水量。

它通过土壤样品的电导率来反映土壤中的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与电导率呈正相关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电导率仪来测定土壤样品的电导率,然后通过相应的标定曲线或公式来计算含水量。

4. 微波法:微波法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它利用微波在土壤中的传播速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土壤的含水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微波炉或微波仪器来进行测量。

首先,将待测土壤样品放入微波辐射区域,经过一定时间后,测量微波的传播速度,即可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如压膜法、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在准确性和适用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检测土壤含水量是根据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而定的,而土壤的含水量受到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一、土壤含水量的重要性土壤含水量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它不仅影响到土壤的颗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还直接关系到土壤的通透性和吸水性,是判断土壤肥力水平的参考指标;土壤含水量还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关,是作物的根系活动的重要前提。

同时,很多土地利用的判定也需要参考及提高土壤含水量,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

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原则1. 选择土壤样品:取五份重量相同的土壤样品,筛去不同样品中的碎石、残留植被等明显差异的杂质,把满足检测要求的样品保存起来。

2. 干燥处理:取一份土壤样品,在室温下用烘干箱干燥处理;如果土壤中检测含水量大于15%,则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处理,并在室温下冷却恢复。

3. 减水量测定:将处理后的粗土壤样品按照称量仪倒入减水量金属杯中,以非电加热的方式将水夹提去,分别测量减水量两次,取二者的平均值即为本次检测的减水量。

4. 称重法测定:将处理后的粗土壤样品放入称量过程,用天平在空气中对样品进行称重,记录实测重量及水份净重,用实测重量减去水份净重,再根据标准温度和湿度来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因素1.灌溉:灌溉到地里的水会使土壤含水量增加,若灌溉太多,则有可能吨位和透气性受损,也造成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2.降雨:降雨能使土壤含水量蓄积,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土壤的植物营养物质的分布;不仅影响着土壤机械结构,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生长及其后果。

3.湿度:湿度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因素,湿度通常越大,含水量就越高,而当湿度太低时,土壤也不能有较高的含水量。

4.植物生长:植物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因此植物生长也会影响土壤含水量;即植物越生长,土壤的含水量就越低,反之亦然。

四、土壤含水量的管理1.合理灌溉:要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合理决定灌溉的时机和灌溉量,不仅要保证土壤充足的水分,也要注意避免积水或过流;2.增强养分运移:可以采取复合肥料用于养分补给,以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运移,进一步改善土壤的肥力;3.地力改良:可以采取土层松实、补化调节等措施,增加土壤的吸水量及气孔,提高通透性,进而改善土壤的含水量;4.作物的种植管理:可以采取水热调控和植物整理种植等措施,科学控制水分的消耗从而确保土壤的含水量;5.科学施肥:可根据土壤实验室数据,应用适量肥料,如木质素、磷肥、氮肥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湿度,增强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相对含水量 测定方法

土壤相对含水量 测定方法

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定方法土壤相对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它是评估土壤湿度和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

准确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高温恒温器中,在105-110摄氏度下烘干1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并立即称重,记录质量为m2。

最后,将烘干后的土壤样品置于105摄氏度下烘干至质量不再变化,称重,记录质量为m3。

根据公式:土壤相对含水量(%)=(m2-m3)/(m3-m1)×100%计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

二、容积法容积法是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体积为V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容量已知的圆柱形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重量为m1。

接下来,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记录加水前后容器的重量分别为m2和m3。

最后,根据公式:土壤相对含水量(%)=(m3-m1)/(m2-m1)×100%计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

三、电阻法电阻法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它利用土壤水分对电阻的影响来进行测量。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电阻计中,测量土壤的初始电阻值为R1。

接下来,向土壤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等待一段时间使水分充分渗透,然后测量土壤的电阻值为R2。

最后,根据公式:土壤相对含水量(%)=(R2-R1)/R1×100%计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

四、红外辐射法红外辐射法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它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来进行测量。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红外辐射仪中,并记录初始红外辐射值为I1。

试验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试验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测定意义严格地讲,土壤含水量应称作土壤含水率,因其所指的是相对于土壤一定质量或容积个的水量分数或百分比,而不是土壤所含的绝对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经常了解田间土壤含水量,以便适时灌溉或排水,保证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并利用耕作予以调控.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二、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含水量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烘干法、中子法、γ射线法和TDR法(又称时域反射仪法)。

其中后二种方法需要待别的仪器,有的还需—定的防护条件,这里不再作详细介绍,只介绍较为简便的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野外测定法。

三、土壤含水量(自然含水量)的测定(一)实验室烘干法测定烘干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采样会干扰田间土壤水的连续性,取样后在田间留下的取样孔(尽管可埂实),会切断作物的某些根并影响土地水分的运动。

烘干法的另一个缺点是代表性差。

田间取样的变异系数为l0%或更大,造成这么大的变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在团间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

影响土壤水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有土塌质地、结构以及不同作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和植冠对降雨的截留等。

尽管如此,烘干法还是被看成测定土壤水含量的标准方法。

为避免取样误差,最好按上坟基质特征如土地质地和结构分层取样.而不是按固定间隔深度采样。

1.方法原理土壤中所含的水分在105-110℃条件下能汽化,变成水蒸汽而脱离土壤。

2.仪器设备烘箱、铝盒、取土钻、台秤。

3.操作步陈(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称重(可用感量0.1g台秤)。

(2)田间取土15-20g装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到室内称重,记录土样的湿质量m t,置于105-110℃烘箱中6—8h至恒重,然后测定烘干土样,记录土样的干质量m s。

4.结果计算(2)根据公式θm=m w/m s×100%,计算土样含水量,其中:m w= m t-m s,θm表示土样的质量含水率,习惯上又称为质量含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
严格地讲,土壤含水量应称作土壤含水率,因其所指的是相对于土壤一定质量或容积个的水量分数或百分比,而不是土壤所含的绝对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经常了解田间土壤含水量,以便适时灌溉或排水,保证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并利用耕作予以调控.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二、方法选择的依据
土壤含水量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烘干法、中子法、γ射线法和TDR法(又称时域反射仪法)。

其中后二种方法需要待别的仪器,有的还需—定的防护条件,这里不再作详细介绍,只介绍较为简便的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野外测定法。

三、土壤含水量(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一)实验室烘干法测定
烘干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采样会干扰田间土壤水的连续性,取样后在田间留下的取样孔(尽管可埂实),会切断作物的某些根并影响土地水分的运动。

烘干法的另一个缺点是代表性差。

田间取样的变异系数为l0%或更大,造成这么大的变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在团间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

影响土壤水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有土塌质地、结构以及不同作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和植冠对降雨的截留等。

尽管如此,烘干法还是被看成测定土壤水含量的标准方法。

为避免取样误差,最好按上坟基质特征如土地质地和结构分层取样.而不是按固定间隔深度采样。

1.方法原理
土壤中所含的水分在105-110℃条件下能汽化,变成水蒸汽而脱离土壤。

2.仪器设备
烘箱、铝盒、取土钻、台秤。

3.操作步陈
(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称重(可用感量0.1g台秤)。

(2)田间取土15-20g装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到室内称重,记录土样的湿质量m t,置于105-110℃烘箱中6—8h至恒重,然后测定烘干土样,记录土样的干质量m s。

4.结果计算
(2)根据公式θm=m w/m s×100%,计算土样含水量,其中:m w= m t-m s,θm表示土样的质量含水率,习惯上又称为质量含水量。

如果知道取样点的容重ρb,则可求得土壤含水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容积含水量θv:
θv=θm·ρb
在粘粒或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烘箱中的水分散失量随烘箱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烘箱温度必须保持在100-110℃范围内。

(二)实验室酒精燃烧法
此法快速,但缺点是准确性不如烘箱法,有机质含量高于3%以上之土壤不适用。

因为有机质被燃烧后碳化,不能较准确的测定土壤含水量。

1.方法原理
利用酒精燃烧汽化土壤中之水,使之变干,根据燃烧后失重计算出土壤合水量。

2.仪器设备
台秤(感量千分之一克)、铝盒、量筒(10mL)、镊子
3.操作步骤
(1)将来回的土样混匀,用镊子把湿土中之植物根、碎石块等杂物拣掉;
(2)将已称好的铝盒称土10克;
(3)用10mL量筒量取灯用酒精10mL,并将酒精7mL倒入装有湿土之铝盒中,转动铝盒,使酒精与土混合均匀;
(4)点燃酒精,燃烧完毕后,再加入剩余之3m1酒精,继续点燃1次,冷却后称重。

4.结果计算
与烘箱法相同。

(三)野外测定法
根据眼看、手捏土壤颜色、湿润程度、湿后变形情况,在不同的土壤质地上表现不同划分为五级测定方法见下表:
野外测定不同质地土壤的含水量记录表
实验二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孔隙度也称孔度,指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的分数或百分数,可用下式计算:
%100⨯=-=
t
p
t s t V V V V V f (1) 大体上,粗质地土壤孔隙度较低,但粗孔隙较多,细质地土壤正好相反。

团聚较好的土
壤和松散的土壤(容重较低)孔隙度较高。

前者粗细孔的比例较适合作物的生长。

土粒分散和紧实的土壤,孔隙度低且细孔隙较多。

土壤孔隙度一般都不直接测定,而是由土粒密度和容重计算求得。

由(1)式,可得:
%100)1(%100⨯-
=⨯=
s
b
t
p V V f ρρ (2) 式中: f ——土壤孔隙度; ρs ——土壤密度(g/cm 3),一般取2.65 g/cm 3。

ρb ——土壤容度(g/cm 3)。

判断土壤孔隙状况优劣,最重要的是看土壤孔径分布,即大小孔隙的搭配情况。

土壤孔径分布在土壤水分保持和运动,以及土壤对植物的供水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严格地讲土壤容重应称为干容重,用符号ρb 表示,其含意是干基质物质的质量与总容积之比:
a
w s s
t s b V V V m V m ++=
=
ρ 总容积y ,包括基质物质和孔隙的容积,大于V s
(基质物质占体积),因而必然小于ρs (土粒密度)。

若土壤孔隙V p 占土壤总容积V t 的一半,则ρb 为ρs 的一半,约为1.30-1.35g /cm 3左右。

压实的砂土ρb 可高达1.60 g /cm 3,不过即使最紧实的土壤ρb 也显著低于ρs ,因为土粒不可能将全部孔隙堵实,土壤基质仍保持多孔体的持证。

松散的土壤,如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或耕耙破碎的表土,ρb 可低至1.10—1.00 g /cm 3。

泥炭土和膨胀的粘土,ρb 也低。

所以ρb 可以作为表示土壤松紧程度的一项尺度。

(一)方法选择
测定土壤容重通常用环刀法。

此外,还有蜡封法,水银排出法,填沙法和γ射线法(双放射源)等。

蜡封法和水银排出法主要测定一些呈不规则形状的坚硬和易碎土壤的容重。

填砂法比较复杂费时,除非是石质土壤,—般大量测定都不采用此法。

γ射线法需要特殊仪器和防护设施,不易广泛使用。

以下介绍环刀法测容重。

(二)测定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环刀(一般为100 cm 3)切割未搅动的自然状态土样,土样充满其中,称重后计算单位容积的烘干土重量;本法适用一般土壤,对坚便和易碎的土壤、以及含大量碎石块的土壤不适用。

(三)仪 器
环刀(容积为100 cm 3)和环刀托(如图)、天平(感量0.1g 和0.01g)、烘箱、削土刀、钢丝锯、干燥器。

环刀(左)及取样示意图
(四)操作步骤
(1)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坡剖面的位置,然后按使用要求挖掘土壤剖面。

一般如只测定新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

(2)用修土刀修平土壤剖面,并记录剖面的形态持征。

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耕层重复4个,下面层次每层重复3个。

(3)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搽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

(4)用修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样,取出己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面的土;同时在同层取样处,用铝盒采样,用于测定土壤含水量。

(5)把装有土样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

随即称重(精确到0.01g ),并记录。

(6)装有土样的铝盒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测定土壤含水量。

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结果计算
)
1(m b V m
θρ+=
式中:ρb ——土壤容度(g/cm 3); m ——环刀内湿样重量(g ); V ——环刀容重(cm 3),一般为100 cm 3;
θm ——样品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或:环刀容积
铝盒重
)干土重铝盒重()g/cm 土壤容重(3
-+=
(六)测定允许误差
允许平行绝对误差<0.03 g/cm 3,取算术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