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PPT
合集下载
《将相和》ppt课件

整体感知 根据自己阅读理解,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侵犯别的国家。( ) (2)秦王要拿十座城来和赵国换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 ) (3)蔺相如答应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讲信用,他就拿着和氏璧,和秦王同归于尽。()
(4)蔺相如半夜自己带着和氏璧,偷偷回到了赵国。( ) (5)赵王让大将军廉颇随行,一起到渑池会见秦王。( ) (6)渑池会上,赵王逼着秦王为他击缶,不然蔺相如就要和秦王拼命。( ) (7)渑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跟廉颇一样高。
将相和
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 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课文背景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 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 雄”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 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 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 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着国 家兴亡。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 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 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 间。
检查预习
读读多音字
认读生字
认读生字
认读生字
整体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要求尽量做到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教师打开计时器,学生自己记录所用时间
2、看视频卡点,思考下列问题:
(1)《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 ) (2)渑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 ) (3)“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 )
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
课堂小结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将相和》ppt课件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古代用荆条做刑杖
思考: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勇于改过,以国利益为重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长平之战 廉颇失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再见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
,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古代用荆条做刑杖
思考: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勇于改过,以国利益为重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长平之战 廉颇失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再见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
,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将相和(第18款完美版PPT)

精读感悟, 理解课文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 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 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 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3.你从“想了一会儿”可以看出什么?
•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 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
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
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
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
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 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生气、拒绝”可以看出秦 王很强势。对于赵国提出的不 合理要求,他敢生气,敢义正 言辞地再三拒绝,是因为他的 国力强盛,不怕得罪赵国。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 目标
学习重点 • 1.学习三个小故事,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 2.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体会三个故事间的联系,理解“将相和”故事的意义,体验阅 读名著的乐趣。
精读感悟, 理•解故事课一文:完璧归赵
1.说一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请同学们理清层次,说说故事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
“客客气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蔺相如取 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不得已而为 之,并不是真心的。这也从侧面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秦王的虚伪。
小结
• 小练笔: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敢于
胆识
牺牲
过人
足智
机
多谋
智
英勇
随机 应变
18课将相和ppt课件

渑池之会
外交策略的胜利
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不畏强秦,与秦王斗智斗勇,使秦王折服,为赵国赢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负荆请罪
胸怀宽广的品德
廉颇对蔺相如的狂妄无礼感到不满,蔺相如却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最终使廉颇负荆请 罪,表现出高尚的品德。
04 将相和的启示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总结词
在"将相和"的故事中,蔺相如和廉颇的团 结合作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写
廉颇因为蔺相如的升迁心生不满,但蔺相如 通过真诚的沟通和解释,让廉颇明白了他们 的共同目标,最终化解了矛盾。这个故事告 知我们,有效的沟通是解决矛盾和达成共识 的关键。通过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我们 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建立更加和谐
的人际关系。
05 将相和的人物分析
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气
秦国内部矛盾加剧
秦国在将相和事件中未能占到便宜, 国内对秦王及官员的不满情绪增加, 加剧了秦国内部的矛盾。
对全部战国时期的影响
促进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
将相和的故事产生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各国之间频繁进行合纵连横的活动。蔺相如和 廉颇的表现,影响了战国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
提供国家间交往的借鉴
将相和的故事展示了国家间交往的一种模式,即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合作 ,为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智慧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以自己 的智勇之才,成功地解决了与秦 国的冲突,为国家赢得了威严。
勇气
在秦廷上,蔺相如不畏强权,敢 于与秦王抗争,为国家争取了利 益。
廉颇的虔诚与直率
虔诚
廉颇作为赵国的大将,对国家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与蔺相如产生 矛盾。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 将相和∣人教新课标 (共13张PPT)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720 21/8/7S aturda y, August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72 021/8/7 2021/8 /78/7/2 021 1:15:09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7202 1/8/720 21/8/7 Aug-21 7-Aug-2 1
深入研读,加深体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
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 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 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蔺相如几 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 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7 日星期 六2021/ 8/7202 1/8/720 21/8/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720 21/8/72 021/8/ 78/7/20 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72021/ 8/7Aug ust 7, 2021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第18课《将相和》∣人教新课标 ppt课件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说句) _____秦__王__我__都__不__怕__,__更__不__会__怕__廉__将__军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缺陷,让我指
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蔺__相__如__对__秦__王__说__,__这__块__璧__有__点__儿__小__缺__陷__,__让__他__指___
四、课文梳理 1.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1)课文经过对三个故事的表达,写出了__将__相__不__和_的缘
由及__将__相__和__好___的过程。 (2)“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__上__大__夫__,这是
他在“渑池之会〞后提升为____上__卿____的前提;而 蔺相如__提__升__为__上__卿__,是将相__产__生__矛__盾___的直接缘 由;“负荆请罪〞是前两个故事的___结__果_____。
___给__秦__王__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 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誉,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 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 有点儿小缺陷,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 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如今璧在我手 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_让__人__感__到__生__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A( )
18将相和思PPT

召集
能耐 击缶
商议
诸位 允诺
隆重
渑池 上卿
胆怯
鼓瑟 和氏璧
无价之宝
攻无不克
理直气壮
战无不胜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乘机 (chéng) 趁机 (chèn)
1、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 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哪几个小故事?
简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 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 最强大,要统一 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 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 个比较弱的 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 掉脚的人很多,都没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 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我不是为我的 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 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 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 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 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 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 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 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 因所在。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 出来?
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你看出了 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 因是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被送回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到赵国 ______。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 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他真正靠的是他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 、爱国的精神。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能耐 击缶
商议
诸位 允诺
隆重
渑池 上卿
胆怯
鼓瑟 和氏璧
无价之宝
攻无不克
理直气壮
战无不胜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乘机 (chéng) 趁机 (chèn)
1、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 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哪几个小故事?
简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 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 最强大,要统一 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 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 个比较弱的 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 掉脚的人很多,都没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 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我不是为我的 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 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 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 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 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 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 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 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 因所在。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 出来?
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你看出了 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 因是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被送回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到赵国 ______。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 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他真正靠的是他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 、爱国的精神。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将相和》ppt课件

可是为什么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老鼠 见了猫”?真的是因为害怕廉颇吗?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 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 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是怎么做的?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题目中的“将”“相”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本文主要讲了几个小故事?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01
02
03
上卿 召集 推辞 胆怯 鼓瑟
04
击缶 削弱 允诺 荆条 诸位
0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廉颇 蔺相如 上大 夫 同心协力
完璧归赵 渑池会 见 无价之宝
攻无不克 战无不 胜 负荆请罪
PART ONE
“将”与“相”之间是怎样从“不和”到“和”的 呢?课文中那段文字直接写了他们的不和?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 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 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 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 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 《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 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 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 入胜的故事,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希望今后同学们去读一读原著, 也可听人讲讲其中的故事。
廉颇: 能服从赵王的调遣带兵奔赴边界作好抵御秦兵 的准备,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虽然计较个人得失和蔺 相如闹不团结,但知错就改,并负荆上蔺相如府上请罪, 性格坦率。此后能和蔺相如一起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6课将相和部编版共18张PPT

课文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 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 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 而不入的大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 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
可以看出,廉颇是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 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 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 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大勇
为什么 要想一会儿呢?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 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 指给您看。”
机智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 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 指给您看。”
机智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 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 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 (4) 最后廉颇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文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 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 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 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 他们的爱国思想。
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 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 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可以看出,廉颇是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 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 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 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大勇
为什么 要想一会儿呢?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 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 指给您看。”
机智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 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 指给您看。”
机智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 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 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 (4) 最后廉颇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文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 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 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 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 他们的爱国思想。
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 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 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将相和》PPT课件(最齐全)

负 荆 请 罪
思考:“完璧归赵”、“渑 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之 间有什么联系?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 前两个故事,写廉颇和蔺相如的“和” 才维护了国家尊严,保证了国家安全。 “负荆请罪”写廉颇和蔺相如为了国 家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 围绕“和”字来写。
完:完整无缺,壁,古代 完璧归赵:
我会读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攻无不克 渑池会见 理直气壮 为难 推荐 抵御 胆怯 廉颇 侮辱 鼓瑟 击缶 上卿 蔺相如
“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前因是什么? 后果是什么?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想侮 辱赵王,要他鼓瑟,并叫人记 录下来。
秦王没占到便宜,放赵王回国, 蔺相如被封为上卿。
负 荆 请 罪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 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 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 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 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这是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语言描写:廉颇言辞无礼,充满 不满情绪 ,他字更突出了廉颇的 不服气。
负 荆 请 罪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 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 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 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 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立 功究竟靠 的是什么?
他真正靠 的是不畏 强暴、机 智勇敢的 爱国精神。
负荆请罪
齐读课文第16—18段,想一 想主要写了谁和谁?他们之间 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廉颇有 罪?
负 荆 请 罪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前因 是什么?后果是什么?
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 己高,很不服气。 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
《将相和》PPT课件共(25张PPT)

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
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
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蔺相如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 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 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 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造成这样一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 国以城换宝;另一个就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和氏璧及时送回 国。
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它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
完璧归赵
1.故事的起因是 什么? 2.经过怎么样? 3.结果怎么样?
完璧归赵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 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蔺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鄙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 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读一读“刎颈之交”的故事, 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 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 的感想。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 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 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 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 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
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蔺相如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 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 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 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造成这样一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 国以城换宝;另一个就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和氏璧及时送回 国。
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它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
完璧归赵
1.故事的起因是 什么? 2.经过怎么样? 3.结果怎么样?
完璧归赵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 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蔺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鄙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 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读一读“刎颈之交”的故事, 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 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 的感想。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 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 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 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 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18《将相和》PPT课件

___渑___池___之___会____, __负___荆___请___罪__三个故事.
返回
运用拓展:
你认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
人?
26
蔺相如是个 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顾全大局
的人。
返回
运用拓展:
同样你认为廉颇是个怎样
的人?
27
廉颇是个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勇于认错 知错就改
的人。
返回
运用拓展: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
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就要往柱子上撞。
14
•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地揭穿 骗局呢? “理直气壮”包含了怎样的情 绪呢?这时,他真的要撞吗?充分体现 了蔺相如的什么?
﹙怒气冲天、视死如归、机智聪明﹚
解疑合探: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 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地方说方: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15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 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 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 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 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 的!”
返回
解疑合探:
璧(bì)(和氏璧) 诺(nuò)(许诺) 10
怯(qiè)(胆怯) 瑟 (sè)(鼓瑟)
缶(fǒu)(击缶) 拒 (jù)(拒绝) 卿(qīng)(上卿)
返回
我会读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11
攻无不克 渑池会见 理直气壮
为难 推荐 抵御 胆怯 廉颇
侮辱 鼓瑟 击缶 上卿 蔺相如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 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 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 34 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 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 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 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 璧”。
返回
运用拓展:
你认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
人?
26
蔺相如是个 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顾全大局
的人。
返回
运用拓展:
同样你认为廉颇是个怎样
的人?
27
廉颇是个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勇于认错 知错就改
的人。
返回
运用拓展: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
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就要往柱子上撞。
14
•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地揭穿 骗局呢? “理直气壮”包含了怎样的情 绪呢?这时,他真的要撞吗?充分体现 了蔺相如的什么?
﹙怒气冲天、视死如归、机智聪明﹚
解疑合探: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 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地方说方: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15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 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 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 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 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 的!”
返回
解疑合探:
璧(bì)(和氏璧) 诺(nuò)(许诺) 10
怯(qiè)(胆怯) 瑟 (sè)(鼓瑟)
缶(fǒu)(击缶) 拒 (jù)(拒绝) 卿(qīng)(上卿)
返回
我会读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11
攻无不克 渑池会见 理直气壮
为难 推荐 抵御 胆怯 廉颇
侮辱 鼓瑟 击缶 上卿 蔺相如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 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 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 34 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 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 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 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 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