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青春期
作为家长我们做哪些准备
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源于目前两个年级孩子的新特点;二是源于大部分家长对青春期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忽视。
先说第一个原因:现在孩子的特点:一是孩子们渴望成功,但不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缺乏目标、责任感和必要的压力,没有什么信念。前几天看过《中国青年》的一篇文章,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信仰。新世纪的年青一代的信仰缺失,反应到学习上就是目前的状态:有目标、没信念;有理想、没努力;有语言、没行动。第二个结论就是在目前的这两个年级的孩子中青春期的表现明显,影响较大。这是选择这个话题的第一个原因。
选择此话题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大部分家长对青春期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忽视。
每一位家长都有过青春期,而对青春期还记忆犹新的则寥寥无几。最爱孩子的莫过于父母,最温馨的教育环境莫过于家庭。父母是最特殊最重要的身份,既不能退休,又不能下岗,更不能替代。青春期于孩子而言,是必经之路。然而,在应对青春期孩子的问题上,现实十分残酷。
应试教育与青春期的碰撞,集中体现在正在成长的孩子身上,茫然与不知所措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一个问题:此青春期非彼青春期。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生活水平带来的身体的变化和信息渠道增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学生的影响。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些知识、特别是一些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台湾有个教育家,写了一本《使孩子变笨的高招》的书,列出了十大高招:过分苛责、处处干涉、追求完美、看重高分、父母不和、不准发问、事事代劳、限制游戏、鼓励听话和拔苗助长。作为家长的你我,或多或少都使过上述的高招。
深圳有个中学心理辅导老师王秋英女士建议:不要做最好的家长,要做真实的父母。因为,最好的父母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以孩子为中心,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兴趣。为孩子包办一切,剥夺了孩子应该体验、承担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培养出的往往是放纵的、自我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因此,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即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重视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承担家庭一部分责任和义务。这样做父母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孩子也成长得更好。如果牺牲自己的一切,往往期望值过高,孩子也会备受压力。
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现代的教育中,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教育
时,我们必须注意方法。
一、青春期的相关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把“青春期”界定为年龄10-19岁的人(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是指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前几天看过一个报到,青春期的年龄起点延伸到9周岁。
青春期的本质特征:
一是自我意识。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特点等,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二是逆反心理。由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其生理激素发生的变化使得他们对待事物总是持一种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抗、不服从或者有意违抗父母长辈或教师的说服和命令,有时还会对一些事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三是关注异性。即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等等。
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的发展有四个阶段。一是疏远异性的厌恶期;二是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期”;三是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四是正式的浪漫恋爱期。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处在第二个阶段:
各位家长应正确认识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问题:产生异性交往的愿望是正常的,交往过密不符合现实社会的要求是必然的,这其中的朦胧、兴奋、矛盾和挣扎也是需要家长理解的。家长谨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所以,家长的提前引导和正确疏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必要时需要心理老师的介入和帮助。
青春期异性交往有哪些好处
1、满足正常的异性交往心理,发展出健康的异性交往心理,愉悦身心;
2、在交往中学会了解异性,了解异性的人格特点,学会异性交往的方法;
3、完善自我人格,学习异性人格的长处,不断自我人格完善,避免自恋;
4、优势互补,学会接纳、理解和包容,为今后高质量的婚姻生活打基础;
哪些孩子容易异性交往痴迷
1、缺乏情感依赖的孩子:主要见于父母从小没有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孩子的精神似个孤独的流浪儿寻求依赖;
2、没目标混日子的孩子:主要见于缺乏人生理性和目标,得过且过混日子,很容易在情感上走偏而痴迷不悟;
3、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主要见于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的孩子,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困难,因此逃避到情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4、没有主见受同伴影响的孩子:主要见于班级风气不良,孩子们青春期恋情传染,导致先基本都有喜欢的异性,后又因痛苦都想忘掉而不能;
5、缺乏朋友内心孤独的孩子:有些孩子自卑、孤僻,有交往的心但不会交往,因此内心孤独寂寞,也容易陷入异性交往痴迷;
6、学习单调,生活枯燥的孩子:多见于初三、高三面临中高考的孩子,压力大,学习枯燥,用异性交往来调剂生活,把握不好会交往过度。
青春期的表现形式,我总结为四句话:感情上“多愁善感”,情绪上“喜怒无常”,语言上“不可理喻”,行为上“两个凡是”。凡是家长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家长赞同的,我们就要反对。青春期的孩子总是骚动不安的。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最好帮助,不是问东问西,而是容忍他的躁动,尊重他的孤独,并且理解他的不满。
二、青春期的应对智慧,我整理有五点。
一是默默地爱。学习、闭嘴和不干预。
学习:家长要静下心来学点东西,再次认识青春期,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智慧。
闭嘴: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当孩子对你有敌意的时候,任何真理都是苍白的。这种真理有时反而会变成破坏家庭关系的致命武器;不要和孩子争吵,不要轻视孩子哪怕看起来很肤浅的经验,也不要剥夺他们感知的权利。不论孩子的经验和结论正确与否、完整与否、严密与否,都不要急于搬出一大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