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变化》教案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道物质的变化分为两大类。
二:重点:认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难点:寻找判断物质变化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电教化教学、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做一个小魔术(酚酞试剂遇碱变色的性质),从魔术的变化引出身边发生的物质的变化,本课以蜡烛为例子,研究物质的变化。
讲授:问:使蜡烛变化,你有哪些方法?(掰··/加热/点燃)
三种方法依次进行:1)掰断(教师演示);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2)加热(教师演示);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点燃(部分教师演示);发现蜡烛发光发热
谈:实际上点燃的蜡烛还发生了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变化。借助一些工具继续探究。
结合书中30页下部的图文。3个小实验按顺序依次进行(老师强调实验目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演示第1个,2、3个交给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借助的工具有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铁勺)
3个小实验出现3中现象,即出现雾说明蜡烛的燃烧产生了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铁勺的底部变黑说明产生了碳。
谈:小组讨论比较三种方法(掰断、加热、点燃)蜡烛的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分类)
学生汇报:一类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一类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谈:回到点燃蜡烛的实验中,加入没有借助工具,我们只是看到了发光发热的变化。试猜想当物质在变化时产生发光发热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类物质的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几项小实验,学生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还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压扁易拉罐;白醋与小苏打的反应;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加热白糖至熔化;继续加热白糖至焦黑。
5个小实验交给学生,汇报判断的结果属于哪一类。问: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归类的?
形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产生气泡,沉淀,颜色的改变——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小结:在判定是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时,可以通过发光发热、产生气泡、沉淀、颜色的改变来作为依据。
拓展:教材中31页为大家列举了一些物质的变化,课后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其变化属于哪一类。
五:教学反思:本科重点突出,紧紧围绕两种物质变化来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出物质变化的分类及判定依据。由于实验很多,教师的细心指导尤为重要。课堂中一项演示实验略有瑕疵,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准备充分、考虑周全。同事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