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matlab风力发电仿真Wind Farm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matlab风力发电仿真Wind Farm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学校:四川大学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11级班级:电力109班实验内容:9MW DFIG风电场MATLAB仿真实验小组成员:杜泽旭:1143031345罗恒:1143031346何强:1143031347蒋红亮:1143031153陈中俊:1143031272一、仿真平台本次实验的仿真平台是MATLAB软件。

MATLAB软件是由美国mathworks 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本次实验所用的MATLAB软件版本为MATLAB7.11.0(R2010b)。

二、仿真模型在本次试验中我们所用是MATLAB中的自带的示例中的Sim Power system 中的由风力涡轮机驱动使用双馈异步式风力发电机发电的9MW风力发电系统,这是一个已经搭建好的模块我们只需用在以上基础做一定的参数设定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仿真模型。

操作步骤如下所示:仿真模型原理图三、实验要求1)系统自带的仿真模块中,说明系统运行工况和风机运行情况(电压、电流、转速等);2)修改仿真模型,将系统电压改为风机输出670V,升压至35kV,经30km线路输送后并入110kV电网。

要求110kV电网的短路容量为3000MV A。

然后说明系统运行工况和风机运行情况(电压、电流、转速等),并与1)对比;3)修改风速至12m/s,运行仿真并观察结果。

四、实验内容1、系统总体结构图2、系统模型图系统模型图3、模拟电网参数120kV模拟电网参数如下图所示,可知该模块模拟电网在0.03s时发生电压降落,在0.13s时电网恢复电压。

MATLAB在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应用仿真(共33张)

MATLAB在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应用仿真(共33张)
第3页,共33页。
图9-2 基于普通(pǔtōng)感应发电机的定速风电机组
第4页,共33页。
0.5 0.4 0.3
C p 0.2
0.1
0o
10o
2.5o
5o
0.0
-0.1 0
25o
2
4
6
15o
8 10 12 14 16
图9-3 关系(guān xì)曲线
第5页,共33页。
wi n d tu rb i n e 1
Vdc
Vdc (V)
wr
Speed (pu)
pitch pitch angle (deg)
图9-12
wi n d tu rb i n e 2
Trip
Wi n d T urbi ne Pro te cti o n
Trip Time
0
[T ri p_WT ]
0
Phasors pow ergui
第25页,共33页。
信号 1~3 4~6 7~8 9~11
表9-2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输出(shūchū)信号
信号名称 Iabc(cmplx) (pu) Vabc(cmplx)(pu) Vdq_stator(pu) Iabc_stator (cmplx)(pu)
信号定义
以发电机额定电压为基准 值的流入风电机组端口电流 相量
A
A
B
B
C
C
Line1
A B C Three-Phase Fault
<wr (pu)> <P (pu)> <Q (pu)>
|u| <Vabc (cmplx) (pu)>
y From Workspace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实验一: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标:1.能够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2.能熟练的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块的搭建以及仿真。

3.对仿真结果进行研究并找出最优控制策略。

二、实验类容:对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模型和发电机模型建模,并研究各自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如对风力发电基本系统,包括风速、风轮、传动系统、各种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风最通用的模型、包括了可供电网分析的各系统的简单数学模型,对各个数学模型,应用MATLAB 软件进行了仿真。

三、实验原理: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主要包括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和变桨距模型,下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

1、风速的设计自然风是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的来源,其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变性。

本文不考虑风向问题,仅从其变化特点出发,着重描述其随机性和间歇性,认为其时空模型由以下四种成分构成:基本风速 V b、阵风风速V g、渐变风速V r和噪声风速V n。

即模拟风速的模型为:V= V b+ V +V r+V n(1-1)g(1).基本风V b =8m/sStep Scope基本风仿真模块( 2)阵风风速0t t 1gVg v cos t1 g t t1 g T g(1-2)0t t1g T g式中:Gmax1 cos 2tt1g(1-3)vcos()2T g T gt 为时间,单位 s ; T 为阵风的周期,单位s ;v cos , V g 为阵风风速,单位 m /s ; t 1g为阵风开始时间,单位s ; G max 为阵风的最大值,单位m/s 。

ANDStepLogicalOperatorStep1Scope1f(u)ClockProductFcn3Constant本例中,阵风开始时间为 3 秒,阵风终止时间为 9 秒,阵风周期为 6 秒,阵风最大值为 6m/s 。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一、介绍在当今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方式,被广泛应用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基于Matlab评台的应用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主题。

二、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系统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风力驱动风轮转动,通过风轮与发电机之间的转动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电网连接等部分。

在设计和优化风力发电系统时,建模与仿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三、Matlab在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中的应用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学建模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和数学领域。

在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中,Matlab可以用于模拟风速、风向、风机性能、电网连接等多个方面。

通过Matlab工具箱,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系统各个环节的建模和仿真分析。

四、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在实际建模中,需要进行风速、风向、风机特性、变流器控制策略等多方面的建模工作。

通过Matlab,可以建立风力机的数学模型,进行风能的模拟,并结合电网连接及功率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设计。

通过建模和仿真,可以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指导系统设计和运行。

五、对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是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方法。

通过Matlab评台,可以更好地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设计。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能够支持复杂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工作。

我认为Matlab在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六、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

从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始,介绍了Matlab 在该领域的应用,并着重强调了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

基于Matlab的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Matlab的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Matlab的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王美;温彩凤【摘要】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green energ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household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of off-grid household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Matlab/ simulink environment. And 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wind speed and various parts of the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with lead-acid battery could run stably under various wind speed, and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waveforms of loa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s.%随着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农村户用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被重视.该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离网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模型通过对风速和系统各部分进行理论分析,实现整体模型的搭建.仿真结果表明,在铅酸蓄电池作用下,系统能在变化风速下持续稳定运行,负载端电压符合用户要求.【期刊名称】《中国测试》【年(卷),期】2012(038)006【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离网;小型风电;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作者】王美;温彩凤【作者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83;TM614;TP391.9;TP311.520 引言离网小型风力发电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能源技术,它以经济、方便、实用的特点成为风电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1]。

基于Matlab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分析设计研发 Research & Design基于Matlab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分析在分析目前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不可控桥式整流器和 Buck 变换器的系统 Matlab 仿真模型,计算得到了包括斩波器的特性、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的功率输出以及发电机输出功率和转速的对比仿真结果。

■ 孟繁超宋晓美 / 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风力发电是技术较成熟、产业发展较快、成本相对较低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具有很大1系统结构1.1工作原理本文设计的1kW独立运行小型风电系统的结构采用直-交-直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风力机、三相交流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三相二极管整流器、DC/DC变换器、蓄电池、逆变器以及控制系统,系统各个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运行,构成一个智能的交流发电机系统。

风力机驱动永磁同步发电机发电,所发出的电经整流后给蓄电池充电,而逆变器将蓄电池或斩波器输出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供交流负载使用。

Buck变换器用来改变风力发电机的负载特性,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和控制蓄电池充放电。

耗能负载用来保护风力发电机组。

1.2系统结构特点(1)Buck变换器的优点DC/DC变换器采用Buck变换器,相比于其他种类的变换器具有以下优点:1)电路简单,方便调整,可靠性大大提高。

2)对功率管及其续流二极管的耐压要求降低,只要求大于或等于最高输入电源电压即可。

3)储能电感在功率管导通时储存能量,断开时由储的发展潜力。

但风力发电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大风、小风、甚至无风,会使发电机输出特性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产生的电能很难满足负载恒定电压的要求。

传统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采用的直接发电一充电情况,没有对风电转换进行控制,使风力机没有工作在最佳叶尖速比,风能利用效率低。

大多数风机在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时,都需要知道风机最大功率曲线和风速,或者通过调整风机转速达到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的。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101班学生姓名:赵爽指导教师:薛继汉教授冯月春助教摘要:本文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组成及原理,并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风速的数学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并用MATLAB软件对风速模型进行了仿真, 结果证明了这些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说明了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在对风力发电系统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力发电;MATLAB仿真; 动态模型; 风力发电机组绪论近几年来,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场建设规模都日益扩大,成为电网电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以及机组运行时的对无功的需求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所以,在风电场建设前,需要论证分析风电场接入电网的可行性和确定允许接入的容量水平。

作为分析的基础,需要建立正确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数学模型。

另外,针对新型风力发电机组,也需要根据其特性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分析它的运行结果。

因此,关于风力发电的课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风力发电机结构组成原理风力发电机组通常亦被称为风能转换系统。

典型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塔架、风能的吸收和转换装置—风轮机(叶片、轮毂及其控制器)、起连接作用的传动机构—传动轴、齿轮箱、能量转换装置—发电机及其它风机运行控制系统—偏航系统和制动系统等。

风力发电过程是:自然风吹转叶轮,带动轮毂转动,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通过传动机构将机械能送至发电机转子,带动着转子旋转发电,实现由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最后风电场将电能通过区域变电站注入电网。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风能→机械能→电能。

2 风力发电系统对并网运行的影响风力发电机并网过程对电网的冲击影响异步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没有独立的励磁装置,并网前发电机本身没有电压,因此并网时必然伴随一个过渡过程。

异步发电机并网时的冲击电流的大小,与并网时网络电压的大小、发电机的暂态电抗以及并网时的滑差有关。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开题报告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戈亮学号:33系名:自动控制专业:自动化论文题目:鉴于 Matlab 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指导教师:史元浩2017年3月3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辩论委员会对学生辩论资格审察的依照资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先期内达成,经指导教师签订建议及所在系审察后奏效;2.开题报告内容一定用按教务处一致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严禁打印在其余纸上后剪贴,达成后应实时交给指导教师签订建议;3.学生写文件综述的参照文件应许多于 15 篇(不包含辞典、手册)。

文中应用参照文件处应标出文件序号,文后“参照文件”的书写,应依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照文件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可以有任意性;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 02011401X02),不可以只写最后2位或 1位数字;5. 有关年代日等日期的填写,应该依照国标GB/T 7408—94 《数据元和互换格式、信息互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16 年 3 月 15 日”或“2016-03-15 ”;6.指导教师建议和所在系建议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意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联合毕业论文状况,依据所查阅的文件资料,撰写2000 字左右的文件综述:文件综述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一)选题依照跟着世界经济和工业的迅猛发展,陪伴着不行重生能源的石油和煤的快速耗费,世界已堕入能源危机。

[1]当前全世界能源年总花费量约为 134 亿吨标准煤,此中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占 85%,大多数电力也是依靠化石能源生产的,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涛能、潮汐能、地热等能源仅占 15%。

化石能源价钱比较便宜,开发利用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并且已经系统化和标准化。

[1] 固然发达国家遭到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打击后,想方设法挣脱对石油的过分依靠,可是此后20 多年里,石油仍旧是最主要的能源,全世界需求量将以年均%的速度增加;煤仍旧是电力生产的主要燃料,全世界需求量将以每年 %的速度增加。

基于Matlab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仿真

基于Matlab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仿真

基于Matlab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仿真刘芳宇1李艳春2( 1.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太原 030024 ;2.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太原 030001)摘要本文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包括风速、风力机、双馈发电机以及补偿电容器四个部分。

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系统模型,详细论述了仿真的方法和过程,并对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进行了动态稳定分析,论文同时就如何提高风电系统短路故障后的动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风电场;双馈风力发电系统;Matlab;动态仿真Dynamic Simulation of Doubiy-fedWind Power System Based on MatlabLiu Fangyu Li Yanchun(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Taiyuan 030024)Abstract Taking doubly-fed wind power system as an obje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ynamic model of doubly-fed wind power system, including wind speed, windmill, doubly-fed generator and capacitor. The method and process of the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dynamic stability on the wind-farm connected to power system is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studies how to improve dynamic stability of wind power system after the short-circuit fault is occurred.Key words:wind farm;doubly-fed wind power system;Matlab;dynamic simulation1引言随着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建风电场的规模越来越大。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仿真研究

比A对应与其相应的最大风能利用系数C。。。对于 任意的叶尖速比,随着桨距角的减小,风能利用系数
逐渐增大。上述结论为变桨距控制提供了理论基
础:在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桨叶节距角口=0。。发
电机输出功率未达到额定功率,随风速变化通过改
变发电机转子转速或者叶尖速比使风能利用系数恒
定在C。。。捕捉最大风能。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
从自然风只能获取有限能量。风轮实际获得的风能 功率为
P,=c,(A,卢)·专-plrR2移3
(6)
A:坚
(7)
风轮转矩与风速、风轮转速有关,关系式为
t=岳-cp㈧鲈扣树毒 ∞,

Z。
∞,
(8)
式中P。——风轮实际吸收的功率/w;
CA,·(叶A,尖卢速)—比—;功率系数;
rB空——气桨密距度角/(。kg);·m~;
数,有
云=后 (蠡为常数)
(2)
2.1.2 阵风
阵风反映了风速的突变性。其数学模型为
‰=孚[1一c。s21T(争一争)] (3)

1g
1g
2.1.3 渐变风
渐变风风速是反映风速缓慢变化的特性。其数
学模蚴”尺一(1一等) (4)
·25·
万方数据
2.1.4随机风
随机风速(%)反映风速变化的随机性,用随机
收稿日期20ll—07一16 修订稿日期20ll—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0.511670lI);内蒙古自治
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0.2010Ms0905) 作者简介:陈虎(19黼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力发电
机组的智能控制技术。
·24·
O引言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其 它能源不可取代的优势和竞争力。风能的利用一直 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装机容量近年每年增长 超过30%。预计到2020年全球的风力发电装机将

基于MATLAB的风电场建模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电场建模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电场建模仿真研究摘要:如今随着风力发电迅速发展和风电场规模不断的扩大,风电场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接入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实用风电场模型非常重要。

本文分析了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包括风速、风力机、传动系统、变桨距控制和发电机等数学模型,从而构建基于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风电场详细模型。

根据假设风电场整体风速变化和尾流效应造成风速差异两种情况分别对风电场进行分析,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组合并简化,从而构建风电场的两种简化模型。

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建立风电场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比风电场详细模型和简化模型来说明不同情况下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关键词:风力发电;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风电场;建模仿真0 引言风电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风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中最成熟的一种能源技术。

风电由于清洁、环保、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世界各国都把风能开发与利用作为一项极其重视的发展领域。

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单机装机容量也由原来的几十千瓦发展到现在的数兆瓦以上,导致了大量集中型风电场的出现。

风电系统结构较简单,建设周期较短,可实现孤岛和并网两种运行方式,所以风电是新能源中发展最快的能源,并且世界各国都将风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首选,各种风力发电研究课题、风电设备制造及并网标准不断提出[1]。

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及并网后容量占电网电源比例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首先从风电场建模开始,深入研究风电场的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对风电大规模发展和并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原理和数学模型1.1 发电机理风能转换系统主要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塔架、起风能的吸收与转换作用的风力机、起连接作用的传动系统(轮毂、齿轮箱、连轴器)、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

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软件设计摘要关键词1前言1.1建模仿真的发展现状20世纪 50—60年代, 自动控制领域普遍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控制系统动态过程和性能。

“计算机模拟”实质上是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的解算运行, 当时的计算机是模拟计算机, 后来发展为数字计算机。

1961年G.W.Morgenthler 首次对仿真一词作了技术性的解释,认为“仿真”是指在实际系统尚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或活动本质的复现。

目前,比较流行于工程技术界的技术定义是系统仿真是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研究一个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

仿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三个基本活动来描述。

如图1图1 系统仿真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连续系统仿真在模拟计算机上进行, 50年代中出现数字仿真技术, 从此计算机仿真技术沿着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两个方面发展。

60年代初出现了混和模拟计算机, 增加了模拟仿真的逻辑控制功能, 解决了偏微分方程、差分方程、随机过程的仿真问题。

从60-70代发展了面向仿真问题的仿真语言。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可视仿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 出现了多媒体仿真技术。

多媒体仿真技术充分利用了视觉和听觉媒体的处理和合成技术, 更强调头脑、视觉和听觉的体验, 仿真中人与计算机交互手段也更加丰富。

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虚拟现实”一词。

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全部或部分生成的多维感觉环境, 给参与者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信息, 使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参与者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虚拟环境中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图2体现了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程。

图2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美国等西方国家除军事用途外的其它行业中的仿真技术及应用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飞行模拟器、车辆运输仿真、电力系统、石油化工仿真系统等。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Twt = 0. 5PQR3v ] 2 CQ
( 1)
其中:Q是空气 密度, R 是 风轮半 径, v ] 是风 速, CQ 是转
距系数。
空气动力转距也可由能量转化系数 CP 决 定:
Twt = 0. 5PQR2v ] 2 CP
( 2)
能量转化系数 CP 和 转距 系数 CQ 在失 速型 风机 中可以
矩阵[ L] 是电感矩阵。
把式( 5) 代入( 4) 式:
d[ I] dt
=
[
L]
-
1#
-
[
R] -
d[ L] dt
#[ I] + [ L] - 1 [ V]
( 6)
图5
1 72
基于 MATLAB 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封装界面的参数是 定子 漏感 系数、转子 漏感 系数、定子 互感系数、转子 互感系 数、定转子 间的互感 系数、定子 电阻、 转子电阻、极对数。
中国电力教育
2006 年研究综述与技术论坛专刊
基于 MATLAB 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向 恺X 刘永前
(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 北京 102206)
摘 要: 本文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风轮的 数学模型、传动系统模型、三相异步 发电机的数 学模型, 并用 MATLAB 软件对这 些模型进行 了仿真, 结果证明了这些模型的正确性, 最后研究 了无控 制系统 的永磁 发电机 组的转 速变化情 况, 说明了 风力发 电系统的仿真在对风力发电系统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Jech
d8 g dt
en
( 3)
其中: 等效转动惯量是 Jech =
Jgen +
Jw tr k2
g ear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仿真研究-2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仿真研究-2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永磁直驱风⼒发电机组建模和仿真研究-2发电机参数:极对数42;d 轴电抗1.704mL ;q轴电抗1.216mL ;转⼦磁通4.7442Wb ;转动惯量11258J 。

PI 参数:⽹侧电流内环d 轴(1.5、1),q 轴(0.5、37);⽹侧功率外环(0.0002、0.05);直流侧电压(2、120);机侧电流内环d 轴(-3、-24),q 轴(-3、-80);机侧功率外环(-3、-60)。

本仿真中风速由6m/s 变化到9m/s ,最后变化到12m/s 。

在最⼤风能捕获控制情况下,随着风速的变化,转⼦转速不断调整,以保持最佳叶尖速⽐,从⽽达到最⼤风能利⽤,图8为风速、转⼦转速、机械和电磁转矩变化曲线。

机侧电压电流变化如图9所⽰,在最⼤风能捕获模式下,电压和电流频率随着风速的增⼤⽽增⼤,电压幅值从260V 变化到400V 、540V ,电流幅值变化为380A 、850A 、1500A 。

电⽹侧及直流侧电压电流变化如图10所⽰,电⽹电压保持恒定,电流幅值随着风速的增⼤⽽增⼤变化范围为:168A 、580A 、1290A 。

直流侧电压在风速突变时有⼀个充电过程,电压升⾼,最⾼达到1320V ,经过⼤约0.1s的暂态过程后恢复到额定值1200V 。

永磁直驱发电机输⼊电⽹有功及⽆功功率如图11所⽰,有功功率随着风速的升⾼⽽不断变化,最后维持在1.1MW ,⽆功功率基本保持为零,波动幅值为5kW 。

实际输出有功功率与参考功率的⽐较如图12所⽰,在风速突变后参考功率⼤于实际输出功率,经过⼤约0.1s 的暂态过程后基本吻合。

永磁直驱发电系统机侧及⽹侧电压电流的d 、q 轴分量的变化如图13、14所⽰。

机侧电压d 、q 轴分量随着风速变化⽽变化,机侧电流采⽤零d 轴控制策略,所以d 轴分量维持为零,q 轴分量反映功率的变化。

⽹侧电压保持恒定,因为⽆功参考值为零,所以图11输⼊电⽹有功及⽆功功率Fig.11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input togrid图12输⼊电⽹有功功率与参考功率图Fig.12Active power input to grid and it ’sreference第27卷第9期电⽹与清洁能源图10电⽹侧及直流侧电压电流变化Fig.10Variation of voltage and current of grid and DC side 图9机侧电压电流变化Fig.9Variation of generator-side voltage andcurrent图8风速、转⼦转速、转矩变化Fig.8Variation of wind speed,rotor speed andtorqueClean Energy97电流q 轴分量为零。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OC)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OC)
第二阶段:70年代初期,世界上相继爆发的几次能源危机很大地促进了风力发电的发展。此时,丹麦己研制出“55一630kw”的系列化风力发电机组。
第三阶段:出现在80年代,西方各国如德国、美国等国家开展节能计划,加上各国的鼓励政策,如对风电经行减少税费,对风电经行投资支持等促进了风力发电的发展。
第四阶段:到了90年代,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加剧,人们的画报意识增强,在这种呼声下,各国更加注重发展风力发电,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令人瞩目。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概况[4][5][6]
1.2.1世界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
风力发电于1890年起源于丹麦,1891年丹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风力发电站,从此之后风力发电便开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之后经过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前后,随着能源能源需求的增大,很多国家陆续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风力发电上。1941年美国研制生产了一台1250kw的所谓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当时还处于初级研制阶段而且技术复杂。因此这种风力发电机组仍处于科研阶段,无法在现实中投产生产。
近十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要进行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传统的方法是将发电机与风轮机相连,在现场做实验,但是这样做成本较高并且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仿真建模技术由于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投入低,见效快,因而在风力发电的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风力发电的研究手段[4]
This paper mainlyusingthe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wind power system contro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mplete sampl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model, to build the control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to verify the usability of the wind power system control model,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 through single curve drawing, and use the curve plotting module generates a graphics can be directly used 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tudy.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案例范本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案例范本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案例范本摘要:本文基于MATLAB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模型、风能转换模型和电网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级联仿真。

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了风速、风轮转速、发电机转速、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MATLAB;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模型建立;系统级联仿真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simulation study on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MATLAB, and establishes the models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and power grid, and conducts system-level cascading simul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mulation results, the variation laws of wind speed, wind wheel speed, generator speed, output voltage and current and other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Keywords: MATLAB;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simulation study; model establishment; system-level cascading simulation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基于Matlab的由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电场仿真

基于Matlab的由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电场仿真

基于Matlab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风电场仿真这里仿真的对象是一个由6台1.5Mw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的9MW的风电场。

这个风电场连接着一个25kV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的电能通过35km长,电压等级为25kV的馈线(B25)输入到120kV的电网上。

有2300kV,2MV A的用电设备也同样连接在B25这条馈线上。

这些用电设备包括一台1.68MW的异步电动机和200kW的阻性负载。

风电机和电动机负载都有保护系统控制着电压、电流和电动机转速。

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并进行了三个方面仿真,其简化示意图及仿真模块图形见附录1。

一、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及其仿真模型简介双馈式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包含有:一个绕线式转子的异步发电机和一个基于IGBT的交-直-交PWM变频器。

定子绕组直接连接到频率为60Hz的电网,转子通过交-直-交变频器的反馈来调节频率。

双馈电机技术可以使风力发电机组在低风速情况下,通过优化风机转速,从风吸收最大的能量。

而在狂风的情况下,可以使风机承受最小的机械压力。

在给定风速的情况下,最优的驱动速度产生最大的机械能。

当然这些能量都是同风速成比例的。

在风速低于10m/s的情况下,转子运行于“次同步转速”。

在高风速下,转子运行于“超同步转速”。

打开风机的菜单选择“Turbine data”,然后选择“Display wind-turbine power characteristics”(见图1)。

风机机械功率作为驱动转速的功能,在风速5m/s~16.2m/s的范围内可以被显示出来。

双馈电机是根据这条红曲线来控制的。

最佳的驱动转速是在曲线上的B点和C点之间。

双馈电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电力电子变频器可以产生或者吸收无功。

这样就减少了鼠笼绕组式异步风电机所需的补偿无功的电容器组。

图1、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功率特征曲线这个风电机模型可以用来做长时间仿真的暂态稳定性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本文旨在介绍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并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风能转换为电能,风力发电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选择。

然而,在设计和运行风力发电系统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优化其运行模式和性能,以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仿真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模拟和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

基于MATLAB的仿真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准确且可靠的结果,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优化风力发电系统。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于MATLAB的仿真研究,深入探究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性,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过模拟不同的工况和参数,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发电能力、效率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研究方法将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利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

通过调整参数和输入条件,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的工作环境并进行系统性能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深入了解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并为实际的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引用1的参考文献]引用2的参考文献]引用3的参考文献]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风是地球上大气层中的空气运动,而风能则是由这种空气运动所携带的动能。

风力发电利用了风的动能,通过转子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的原理方程风力发电的原理方程可以描述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的过程。

下面是风力发电的原理方程示意:风能 = 0.5 * 空气密度 * 受风面积 * 风速^3其中。

风能表示单位时间内风所携带的能量空气密度表示空气在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受风面积表示受到风的装置的有效面积风速表示风的运动速度风能通过转子转化为机械能,进而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的转化效率可以通过以下方程表示:转化效率 = 发电机的输出电能 / 风能本文将介绍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和模拟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组成及原理,并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风速的数学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并用MATLAB软件对风速模型进行了仿真, 结果证明了这些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说明了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在对风力发电系统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力发电;MATLAB仿真; 动态模型; 风力发电机组绪论近几年来,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场建设规模都日益扩大,成为电网电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以及机组运行时的对无功的需求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所以,在风电场建设前,需要论证分析风电场接入电网的可行性和确定允许接入的容量水平。

作为分析的基础,需要建立正确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数学模型。

另外,针对新型风力发电机组,也需要根据其特性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分析它的运行结果。

因此,关于风力发电的课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风力发电机结构组成原理风力发电机组通常亦被称为风能转换系统。

典型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塔架、风能的吸收和转换装置—风轮机(叶片、轮毂及其控制器)、起连接作用的传动机构—传动轴、齿轮箱、能量转换装置—发电机及其它风机运行控制系统—偏航系统和制动系统等。

风力发电过程是:自然风吹转叶轮,带动轮毂转动,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通过传动机构将机械能送至发电机转子,带动着转子旋转发电,实现由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最后风电场将电能通过区域变电站注入电网。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风能→机械能→电能。

2 风力发电系统对并网运行的影响2.1 风力发电机并网过程对电网的冲击影响异步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没有独立的励磁装置,并网前发电机本身没有电压,因此并网时必然伴随一个过渡过程。

异步发电机并网时的冲击电流的大小,与并网时网络电压的大小、发电机的暂态电抗以及并网时的滑差有关。

滑差越大则交流暂态衰减时间就越长,并网时冲击电流有效值也就越大。

目前可以通过加装软起动装置和风机非同期并网来削弱冲击电流,但同时给电网带来一定的谐波污染。

2.2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风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可能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包括对电网频率的影响和电网电压的影响,对电压的影响如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以及周期性电压脉动等。

2.3 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电网稳定性的主要威胁一方面是风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引起风电场出力随时间变化且难以准确预测,而导致风力发电接入系统时潜在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是弱电网中风电注入功率过高引起的电压稳定性降低。

2.4 对现有电网保护装置的影响与常规配电网保护不同,通过风电场与电力系统联络线的潮流有时是双向的。

风力发电机组在有风期间都是和电网相连的,当风速在起动风速附近变化时,为防止风电机组频繁投切对接触器的损害,允许风电机组短时电动机运行,此时会改变联络线的潮流方向,继电保护装置应充分考虑到这种运行方式。

其次,并网运行的异步发电机没有独立的励磁机构,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机端电压显著降低,异步发电机仅能提供短暂的冲击短路电流。

总之,风电场故障电流主要是公用电网电源提供的,风电场保护的技术困难是怎样根据有限的故障电流来识别故障的发生,使保护装置快速而准确的动作。

3 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3.1 风速模型风速是风力机的原动力,它的模型相对于风电机组比较独立。

在电力系统稳态研究中,为了较精确地描述风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本研究中沿用国内外使用较多的风力四分量模型,各分量分别为基本风V A 、阵风V B 、渐变风V C 和随机风V D 。

由于风力机感受到的风速主要是轮毂高度H 处的风速V W ,风速从测风高度H 0到风力机轮毂高度H 必须进行修正。

这在风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修正公式为:00w w H v v H α⎡⎤=⎢⎥⎣⎦(3.1)(其中α为高度修正系数,一般工程应用取1/7) 下面分别介绍各风力分量的计算公式。

(1)基本风可以由风电场测风数据获得的威布尔分布参数近似确定,由威布尔分布的数学期望值可得:11A V A K ⎛⎫=∙Γ+ ⎪⎝⎭(3.2)V A 基本风速(m/s),A 和K 是威布尔分布的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Γ(1+1/K)表示伽马函数。

(2)阵风描述风速突然变化的特性一般用阵风来表示。

()()()111100G B S G G G G G t T V V T t T T t T T <⎧⎪=≤≤+⎨⎪>+⎩ (3.3)其中1(max /2){1cos[2(/)(/)]}s G G G V G t T T T π=--V B ,T 1G ,T G ,maxG 分别为阵风风速(m/s),起动时间(s),周期(s)和最大值(m/s)。

(3)渐变风对风速的渐变特性可以用渐变风成分来表示。

()()()()1112220max 0R R R C R R R R R t T V T t T V R T t T T T T T γ<⎧⎪≤<⎪=⎨≤<+⎪⎪≥+⎩(3.4) 其中212max [1(/)/()]R R R V R t T T T γ=--式中V C ,maxR ,T 1R ,T 2R ,T R 分别为渐变风风速(m/s)、最大值(m/s )、起动时间(s)、终止时间(s)和保持时间(s)。

(4) 随机风风速的随机性一般用随机噪声风分量来表示。

1212[()]cos()ND V i i i i V S ωωωϕ==∆-∑ (3.5)其中:()()242321221/i N iV i i i K F S F ωωωωπωμπ⎧⎛⎫=-∙∆ ⎪⎪⎝⎭⎪⎨=⎪⎪⎡⎤+⎣⎦⎩式中:i ϕ指0~2π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K N 指地表粗糙系数;F 指扰动范围(2m );μ指相对高度的平均风速(m/s);N 指频谱取样点数,i ω指各个频率段的频率。

综合上述四种风速成分,模拟实际作用在风力机上的风速为:A B C D V V V V V =+++ (3.6)在暂态研究中,由于电力系统故障时间较短,可认为在暂态从发生到恢复过程中,通过风轮机的风速保持不变。

3.2 传动机构模型风力机组的传动机构由轮毂、传动轴和齿轮箱组成。

一般认为传动机构属于刚性器件,一阶惯性环节即可表示该机构的特性。

传动机构运动方程如式(3.7):1()m ae m kdM M M dt T =- (3.7) 其中,M ae 传动机构输入转矩(p.u.),M m 为传动机构输出转矩(p.u.),T k 为轮毂惯性时间常数(s)。

在简化模型中可将传动轴的惯量等效到发电机转子中,齿轮箱为理想的刚性齿轮组。

3.3 异步发电机组结构及数学模型风力发电机一般为异步发电机,定子绕组与电源直接相连,因此定子绕组电势和电流的频率决定于系统频率,而转子绕组电势和电流的频率与转子的转速有关,它取决于空气隙旋转磁场与转子的相对速度。

由传统电机学的观点,它的等值电路和矢量图如图3.1和图3.2所示。

r-'I图3.1异步发电机等值电路图 图3.2异步发电机矢量图规定电机定子电流的正方向为电流流出电机为正,定子各相正值电流产生负值磁链,转子电流和磁链的正方向也按定子规则来选定。

忽略定子绕组暂态过程,即令0ds qs p p ψ=ψ=,则定子电压方程如式(3.8):d s d s qqs q s d U R I U R I ωω=--ψ⎧⎪⎨=--ψ⎪⎩ (3.8) 其中:U d 、U q 为分别为定子绕组d 轴和q 轴电压,I d 、I q 分别为定子绕组d 轴和q 轴电流,Ψd 、Ψq分别为定子绕组d 轴和q 轴磁链,R s 为定子电阻,ωs 为同步角速度。

磁链与暂态电势'E 和电流的关系:r ’(1-s)/ss''''q d q d q d E I XE I X⎧ψ=--⎪⎨ψ=--⎪⎩ (3.9) 其中:'d E 、'q E 分别为发电机的d 轴和q 轴的暂态电势,'X 为异步发电机的暂态电抗(p.u.),可由公式'r ms r mX X X X X X =++计算得到。

s X ,r X ,m X 分别为风力发电机定子漏抗、转子漏抗和激磁电抗。

以暂态电势为状态变量,忽略定子绕组的暂态过程,可推得:'''''00'''''00'()()'()()qq q r s d d d d r s q T pE E X X I E T T pE E X X I E T ωωωω⎧=-+---⎪⎨=-+---⎪⎩ (3.10) 式中:X 为定子的同步电抗,s m X X X =+T 0’为定子绕组开路时转子绕组时间常数。

该电势方程的相量形式为:''''''000()2s dE T E j X X I jsT f E dtπ=---- (3.11)其中s 为发电机滑差,0f 为系统频率(50Hz)。

'E 为暂态电势。

定子绕组电磁方程式:可由上面推导而得。

忽略定子绕组电磁暂态时,即在机电暂态下,以定子量表示的异步发电机三阶数学模型如下:''''''''''000''''''000()2()2d s d q d q s q d q d d q qq q d d U R I X I E U R I X I E dE T E X X I f sT E dt dE T E X X I f sT E dt ππ⎧=-++⎪=--+⎪⎪⎪⎨=----⎪⎪⎪=----⎪⎩(3.12)其中下标为d 表示直轴量,下标为q 表示交轴量。

s 表示异步发电机的滑差(发电时为负值),X 表示同步电抗,'X 表示暂态电抗,'0T 表示定子绕组开路时的转子绕组时间常数。

转子运动方程式:反映了作用于转子的机械转矩和电磁转矩的关系。

电机转子的机械角加速度与作用与转子的不平衡转矩之间的关系为:d JM dtΩ=∆ (3.13)T E M M M ∆=-为作用在转子轴上的不平衡转矩。

Ω为转子机械角速度,J 为转子转动惯量。

由此可推得式(3.14)。

1()(1)2T E j d M M dt T d fdtωδωπ⎧=-⎪⎪⎨⎪=-⎪⎩ (3.14) 其中M T 、M E 分别为异步发电机机械转矩和电磁转矩(p.u.)j T 为异步发电机惯性时间常数(s)电磁转矩方程式:E d q q d M I I =ψ-ψ (3.15)式中各物理量含义同前面的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