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跳骤停病例讨论ppt课件(2024版)
![心跳骤停病例讨论ppt课件(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adcf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c.png)
2
病史摘要
立即行双人CPR,保持呼吸道 通畅,持续气囊给氧, 建立静脉双通道,心电监护 示心率0次/分, 呼吸0次/分,SPo2:0% ,血压测不出
3
病史摘要 • 于14:45请内一科急会诊,通知科主任、医务科,拨110,通知家属
4
病史摘要
• 14:50给予肾上腺素0.1g静脉推注, 多巴胺40mg加入0.9%NS250ml中 静脉滴注
• 15:48洛贝林2ml静脉推注,16:00患者出现粉色泡沫痰,立即吸痰,吸出约5ml, 16:04予以奥美拉唑80mg加入
0.9%NS50ml中静脉推注 • 16:06再次吸出粉红色痰液约3-5ml,16:08吸出白色痰液约2ml
2024/11/12
8
病史摘要
• 16:10中心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到我科抢救室,遵其指示持续双人CPR,请麻 醉科医师行气管插管
胸外有效按压中断...仅给1 次, 然后继续做胸外按压”。
2024/11/12
28
除颤的时机
• 其中有三处重点: • ①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示知“建议除颤”时首选除颤; • ②否则(无除颤心律,多为心电直线)先做5个周期CPR再考虑除颤; • ③强调1次除颤后不做生命评估,马上接着做CPR,5个周期后再评估。
2024/11/12
26
气管插管护理
• 5.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 律、深浅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 6.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 • 7.做好气管插管的观察与记录
2024/11/12
27
除颤的时机
在《2005年ECC及CPR治疗建议国际会议共识》中指出:“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应 首选除颤。对于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在除颤前推荐做CPR1.5~3分钟。...强调 只除颤1次,立即行CPR,因为除颤浪费时间,导致
病史摘要
立即行双人CPR,保持呼吸道 通畅,持续气囊给氧, 建立静脉双通道,心电监护 示心率0次/分, 呼吸0次/分,SPo2:0% ,血压测不出
3
病史摘要 • 于14:45请内一科急会诊,通知科主任、医务科,拨110,通知家属
4
病史摘要
• 14:50给予肾上腺素0.1g静脉推注, 多巴胺40mg加入0.9%NS250ml中 静脉滴注
• 15:48洛贝林2ml静脉推注,16:00患者出现粉色泡沫痰,立即吸痰,吸出约5ml, 16:04予以奥美拉唑80mg加入
0.9%NS50ml中静脉推注 • 16:06再次吸出粉红色痰液约3-5ml,16:08吸出白色痰液约2ml
2024/11/12
8
病史摘要
• 16:10中心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到我科抢救室,遵其指示持续双人CPR,请麻 醉科医师行气管插管
胸外有效按压中断...仅给1 次, 然后继续做胸外按压”。
2024/11/12
28
除颤的时机
• 其中有三处重点: • ①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示知“建议除颤”时首选除颤; • ②否则(无除颤心律,多为心电直线)先做5个周期CPR再考虑除颤; • ③强调1次除颤后不做生命评估,马上接着做CPR,5个周期后再评估。
2024/11/12
26
气管插管护理
• 5.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 律、深浅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 6.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 • 7.做好气管插管的观察与记录
2024/11/12
27
除颤的时机
在《2005年ECC及CPR治疗建议国际会议共识》中指出:“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应 首选除颤。对于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在除颤前推荐做CPR1.5~3分钟。...强调 只除颤1次,立即行CPR,因为除颤浪费时间,导致
心脏骤停的抢救PPT课件
![心脏骤停的抢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3f045d58fafab069dc0251.png)
33
中止复苏指证
1、复苏时间 >1h 仍无心跳出现
(心电图为一条直线)
2、瞳孔散大,深反射消失
34
复苏后的处理
1、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2、脑水肿:低温、激素、脱水、纳络酮 3、维持呼吸:呼吸机管理与药物应用 4、支持疗法:营养药物应用
35
复苏中的护理
1、生命征观察 2、心电监护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建立输液通道 5、中心静脉压观察 6、心理理32复苏程序
E、电复律(Electrocardial care)
电除颤:300~350 ws
—— 室扑、室颤(非同步) 如果扑、颤波较小,可静注肾上腺素1~
2 mg 后再进行电除颤
电转律:100~150 ws —— 室速、室上速(同步) 如果首次不成功,可静注利多卡因50~
100mg后再进行电转律
……
12
临床表现
三快:
发生快、好得快、死得快
三无:
无神志、无呼吸、无心跳
抽搐 5" 昏迷 30 " 瞳孔散大 45 "
13
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 2、脑源性晕厥 3、窒息
14
病生改变
安静状态下 人体储O2 1.5升,耗O2 0.25升/分
心脏骤停 供O2中断,机体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其耗O2 仅能维持 2分钟
<1
374
61.0
1 ~5
104
17.0
>5
55
9.0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1.1:43
19
*CPR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头
后
呼 救 放平患者,疏通气道
仰
心脏按压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中止复苏指证
1、复苏时间 >1h 仍无心跳出现
(心电图为一条直线)
2、瞳孔散大,深反射消失
34
复苏后的处理
1、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2、脑水肿:低温、激素、脱水、纳络酮 3、维持呼吸:呼吸机管理与药物应用 4、支持疗法:营养药物应用
35
复苏中的护理
1、生命征观察 2、心电监护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建立输液通道 5、中心静脉压观察 6、心理理32复苏程序
E、电复律(Electrocardial care)
电除颤:300~350 ws
—— 室扑、室颤(非同步) 如果扑、颤波较小,可静注肾上腺素1~
2 mg 后再进行电除颤
电转律:100~150 ws —— 室速、室上速(同步) 如果首次不成功,可静注利多卡因50~
100mg后再进行电转律
……
12
临床表现
三快:
发生快、好得快、死得快
三无:
无神志、无呼吸、无心跳
抽搐 5" 昏迷 30 " 瞳孔散大 45 "
13
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 2、脑源性晕厥 3、窒息
14
病生改变
安静状态下 人体储O2 1.5升,耗O2 0.25升/分
心脏骤停 供O2中断,机体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其耗O2 仅能维持 2分钟
<1
374
61.0
1 ~5
104
17.0
>5
55
9.0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1.1:43
19
*CPR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头
后
呼 救 放平患者,疏通气道
仰
心脏按压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心脏骤停抢救配合》课件
![《心脏骤停抢救配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7862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c.png)
分类
心脏骤停可分为快速型室性停搏和缓 慢型室性停搏,前者表现为室性停搏 ,后者表现为缓慢且不规则的心律。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 毒、心脏手术等。
病理生理
心脏骤停发生时,心脏射血功能停止,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导致脑和心脏等重 要器官缺血、缺氧。脑缺氧时间过长可导致脑死亡,心脏长时间缺血可导致心 肌坏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培训与考核
心肺复苏培训
培训目标
使学员掌握心肺复苏的基 本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 下正确有效地进行抢救。
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的原理、操作步 骤、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 能训练。
培训方法
理论讲解、模拟演练、案 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
ACLS培训
培训目标
使学员掌握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 技能,提高对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的 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
培训方法
理论讲解、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多 种形物使 用以及团队协作等。
考核标准与流程
考核标准
对学员掌握心肺复苏和ACLS技能 的程度进行评估,确保学员具备
实际操作的能力。
考核流程
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以 及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等环节。
考核方式
采用客观题、主观题、实操演示等 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进一步研究心脏骤停的发病机制和预 防措施,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
未来研究方向2
探索更加有效的急救技术和方法,提 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未来展望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 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 于心脏骤停的救治中。
未来展望2
心脏骤停可分为快速型室性停搏和缓 慢型室性停搏,前者表现为室性停搏 ,后者表现为缓慢且不规则的心律。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 毒、心脏手术等。
病理生理
心脏骤停发生时,心脏射血功能停止,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导致脑和心脏等重 要器官缺血、缺氧。脑缺氧时间过长可导致脑死亡,心脏长时间缺血可导致心 肌坏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培训与考核
心肺复苏培训
培训目标
使学员掌握心肺复苏的基 本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 下正确有效地进行抢救。
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的原理、操作步 骤、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 能训练。
培训方法
理论讲解、模拟演练、案 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
ACLS培训
培训目标
使学员掌握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 技能,提高对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的 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
培训方法
理论讲解、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多 种形物使 用以及团队协作等。
考核标准与流程
考核标准
对学员掌握心肺复苏和ACLS技能 的程度进行评估,确保学员具备
实际操作的能力。
考核流程
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以 及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等环节。
考核方式
采用客观题、主观题、实操演示等 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进一步研究心脏骤停的发病机制和预 防措施,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
未来研究方向2
探索更加有效的急救技术和方法,提 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未来展望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 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 于心脏骤停的救治中。
未来展望2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护理ppt课件最新版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护理ppt课件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1655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d.png)
制定应急预案
医院应制定完善的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明确急救流程和医护人员职 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强化团队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提高其在急救过程中的配合默契度和 工作效率。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心脏骤停的定义、原因和危险因素
详细解释了心脏骤停的概念,探讨了导致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如心室
定期查看心电图波形,了解心脏电活 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问 题。
观察意识状态
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如烦躁、 淡漠、昏迷等,及时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01
定期为患者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
02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浓度的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01
经验教训
02
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强调了早期识别心脏骤停迹象 和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患者生存率的积极影响。
03
团队协作与沟通:分享了急救团队之间有效沟通和协作的 经验,以提高急救效率和患者预后。
04
改进措施
05
加强公众教育:提出了加强心脏骤停相关知识的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06
重要性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及时的急救和护理对 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提高公众急 救意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02
急救措施
Chapter
心肺复苏术(CPR)
01
识别心脏骤停
检查患者反应和呼吸 ,确认心脏骤停后迅 速启动急救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医院应制定完善的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明确急救流程和医护人员职 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强化团队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提高其在急救过程中的配合默契度和 工作效率。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心脏骤停的定义、原因和危险因素
详细解释了心脏骤停的概念,探讨了导致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如心室
定期查看心电图波形,了解心脏电活 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问 题。
观察意识状态
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如烦躁、 淡漠、昏迷等,及时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01
定期为患者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
02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浓度的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01
经验教训
02
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强调了早期识别心脏骤停迹象 和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患者生存率的积极影响。
03
团队协作与沟通:分享了急救团队之间有效沟通和协作的 经验,以提高急救效率和患者预后。
04
改进措施
05
加强公众教育:提出了加强心脏骤停相关知识的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06
重要性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及时的急救和护理对 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提高公众急 救意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02
急救措施
Chapter
心肺复苏术(CPR)
01
识别心脏骤停
检查患者反应和呼吸 ,确认心脏骤停后迅 速启动急救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护理常规ppt课件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护理常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ccbb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a.png)
四、急救的原则及成功率
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立即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循环和呼吸, 保证脑组织的氧和血流灌注,要尽可能早地进行CPCR, 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延误复苏时间抢救越早成功率越高
1分钟之内
成功率达到90%
4分钟以内
成功率达到50%
4~6分钟
成功率10%
6分钟以后
成功率4%
10分钟以后
成功率几乎为0
• 5)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抗凝以疏通微循环,用钙拮抗 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复苏后的处理三
• 防治肾衰竭:如果心脏骤停时间较长或复苏后持续低血压 和有肾脏病变病史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急性肾衰竭,心肺 复苏早期出现的肾衰竭多数为急性肾缺血所致,其恢复时 间较长由于通常已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和利尿剂,临床上可 表现为尿量正常甚至增多,但血肌酐升高(非少尿型急性 肾衰竭)
2. 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3. 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及异
物
4. 三种方法任选一种开放气 道
5. 可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
6.
微弱或喘息样呼吸得到改 善
7.
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 有效
(三)人工呼吸-B
常用的有:
七、高级生命支持
① 在初级复苏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
更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使患者恢复自主心率。 ② 主要措施有:除颤
六、基础生命支持
✓一旦确诊立即 立即行心肺复苏(CPR)迅速建立有效的 人工循环和气体交换,并在心脏恢复搏动后巩固和稳定复 苏后的节律,以及防止心脏骤停后的造成的后果
✓根据复苏的三个阶段首先给予基础生命支持(CAB) 胸外心脏按压 C 开放气道 A 人工呼吸 B
(一)胸外心脏按压-C
➢按压的部位:胸骨中下三分之 一交界处 沿肋缘至剑突向 上两横指
心脏骤停的抢救ppt课件
![心脏骤停的抢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9300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6.png)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注意事项及讨论
1、在心脏骤停(SCA)的起初几分钟内, 人工呼吸的重要性不及胸外按压,因为在 心跳刚停止的几分钟内血氧水平仍较高。 SCA后,机体的氧储备在12分钟内可能消 耗用尽)。在心脏停止的早期,心肌和脑 氧供有赖于已降低的血流而不是缺乏的那 部分氧。在CRP时,血流可因胸外按压产 生。
除颤能量: 使用单相波除颤时,首次除颤能量为360J,
如重复除颤则使用上述相同能量;如使用 双相波除颤时,选用能量为150-200J或直 线双相波选用120J。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多项研究表明,除颤开始时间和目击者开始CRP 早晚与心脏骤停存活率有关。
自VF的心脏骤停病人倒下至除颤,每延后一分钟, 如果不做CRP,病人存活率下降7-10%。
如果有目击者作CRP,自病人倒下至除颤,每延 后一分钟病人存活率下降3-4%。
目击者立即CRP并最快除颤,存活率可提高2-3 倍。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口对口人工呼吸 应先通畅病人气道,捏住病人鼻子,并要用嘴封
闭病人嘴巴。给予一次超过1秒的吹气,正常呼 吸(不是深呼气,也不是深吸气,这可防止自己 不要因此而头昏眼花或头晕),对于有些人指出 口对口呼吸可能传染疾病,新指南强调,研究数 据表明感染传播的机会非常低,并鼓励任何对此 有顾虑的人使用隔离装置进行通气。指南也鼓励 那些不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人首先寻求帮助, 并只进行胸外按压。
心脏骤停讲课PPT课件
![心脏骤停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7e25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e.png)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心脏骤停时, 患者会出现突然的意识 丧失、抽搐、呼吸停止 等症状,血压无法测出, 皮肤苍白或发绀。
诊断标准:心脏骤停的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 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表现为心脏骤停 时出现室颤、室性停搏 或心脏静止。
02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 理
心肺复苏术(CPR)
定义: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通过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呼 吸和心跳。
05
心脏骤停的未来研 究方向
新型急救技术和设备研究
自动体外除颤 器(AED): 更快速、准确 地识别心脏骤 停,提高抢救
成功率
急救无人机: 实现快速响应, 扩大救援范围, 尤其在偏远地
区
远程医疗技术: 通过实时监测 和数据分析, 为心脏骤停患 者提供及时、
专业的救治
智能急救系统: 整合急救资源, 提高救治效率, 降低患者死亡
利多卡因: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如心脏骤停,可降低心律失常的风 险
阿托品:用于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或心脏骤停,可增加心率
胺碘酮:用于治疗快速型室性心律 失常,如心脏骤停,可降低心律失 常的风险
03
心脏骤在的心脏问题
坚持适度锻炼,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心脏骤停讲课PPT 课件
汇报人:
目 录 CATALOG
01
心脏骤停概述
02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 理
03
心脏骤停的预防和 康复
04
心脏骤停的案例分 析
05
心脏骤停的未来研 究方向
01
心脏骤停概述
定义和分类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
《心脏骤停的护理》课件
![《心脏骤停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1ded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1.png)
急救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结词
在心脏骤停的急救过程中,合理应用急救药物对于稳定病情和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具 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在心脏骤停的急救过程中,合理应用急救药物对于稳定病情和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具 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这些药物可以不同 程度地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救药物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心脏骤停可分为快速型室性心律 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和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 前者较为常见。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 ,以及其他非心脏疾病如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严重酸中毒等。
病理生理
心脏骤停发生时,由于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严重缺血 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伤等。
监测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 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窒息。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 状态和瞳孔变化,及时发现脑功
能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04
心脏骤停患者的康复 护理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康复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脏骤停后的康复过程,指导患者进行正 确的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运动康复等。
电除颤与复律
总结词
电除颤是通过电击来消除心脏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心律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电除颤是通过电击来消除心脏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心律的方法。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患者的心律往往出现异 常,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电除颤可以通过瞬间的电流冲击来消除异常电活动,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电生理 状态,从而恢复泵血功能。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5d88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1.png)
心源性 冠心病 心肌病变 心瓣膜病 主动脉病变
2024/10/8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麻醉和手术意外
5
心脏骤停的原因
2024/10/8
6
心脏骤停的原因
低血容量
酸碱失衡
低氧血症
6H 低/高糖血症
低/高温
电解质升高/降低
创伤
药物过量
张力性气胸
6T 心包填塞
2024/10/8
22
开放气道---双手托颌法
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 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 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 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2024/10/8
17
方法
• 患者平卧,解开上衣,救护者立于患者一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确定按压部位: • 1 右手中指食指并拢,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定位,另一手中指放于患者胸骨上。 • 2 双手食指自患者两乳头出同时向中心移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为正确的按压部位。 • * 注意:定位后掌跟接触患者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成人与儿童按压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
2024/10/8
1
第一节
心脏骤停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术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024/10/8
2
第一节 概述
•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泵血 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循环终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
心脏骤停PPT课件
![心脏骤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5a4e2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d.png)
.
13
【心肺复苏】
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紧急抢救为主,争取心肺复苏。 第二阶段:防治心脏骤停造成后果,实现脑
复苏。
.
14
一.基本生命支持:
旨在进行有效的治疗前,维持主要脏器的最 低血供。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首先立即” 拳击复律”。
(一).A—蔬通呼吸道
(二)B—人工呼吸
(三).C—人工循环:
1.胸按压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
对所有心肺复苏后均适用。
.
26
一.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复苏 (一).降温:宜尽早实施,以头部降温
为主。头部降温使脑组织更快达到较低 温度。体温下降至32℃时,脑代谢率降 低50%,颅内压下降27%。
降温深度以32℃-33℃(肛温)为宜, 维持到大脑皮层功能恢复,历时2-5天。 全身低温疗法对绝大多数心脏骤然停者是 必要的。
.
3
2.急性心肌炎
常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心室停顿,
发生室速---室颤
3.其它:
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
大动脉瘤破裂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先心病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房粘液瘤
长Q-T间期综合征
心跳骤停多发生在严重. 心律失常基础上。
4
(二).呼吸系统疾病:
阻塞性肺疾患、大面积肺栓塞、窒息。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为颅内出血。
.
20
(3)无脉性电活动
注意针对病因,如张力性气胸、急性心 包压塞…等,可用肾上腺素及可托品。
(4).碳酸氢钠的应用
保持充分通气,心跳骤停>10分钟,可 补充碳酸氢钠1mmol/kg,在复苏过程中, 每10-15分钟用半量。过量引起碱中毒,高 钠血症和高渗状态。要监测动脉血PH值, 氧分压及CO2分压(表1、2、3)。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87a6a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d.png)
治疗
治疗原则:立即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防治并发症和原发病。要争分夺秒进行复苏,不要等待,谁见谁上。
治疗:心肺复苏术
Basic Life Support(BLS)基本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高级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长程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最关注的重点。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金匮要略》 (公元2世纪): 对自缢者的抢救方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张仲景所采用的这种“以手按胸上,数动之”的急救法,就是今天所说的胸外心脏按摩术的最早记载。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80年代认识到所谓心三联针是错误的。并强调CPR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而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后者更为重要,将CPR的全过程称为CPCR,即心肺脑复苏。
美国心脏病协会后将CPR的标准改为指南,不断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起并组织在Dallas举行数次国际会议,将指南修订成心脏病紧急救治和CPR国际指南(《International Ga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 》),2000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对规范和统一CPR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新的修订指南出炉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救治指南
心脏骤停的急救ppt课件
![心脏骤停的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0cfd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0.png)
➢ 将电极板分别置于心 尖部和胸骨右缘第二 肋间,用力按紧,使 电极板与皮肤充分接 触。操作者避免与患 者直接接触;
➢ 按放按钮,并观察患者心电图;
➢ 除颤完毕,关闭电源,将电极板擦干净,
使除颤仪处于待用状.态备用。
20
如果我在现场, 应该怎么办?
.
21
立即呼叫,以得到同事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呼叫 器或让病人家属来完成)。
激呼吸中枢,出现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
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
瞳孔散大,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
可出现二便失禁。
.
3
注 意:
心跳停止3s发生头晕,10~20s发生晕 厥,30~40s后瞳孔散大,呼吸停止1min后 大小便失禁,4~6min后脑组织细胞发生不 可逆转的损伤。心脏骤停即刻经有效的心 肺复苏,患者可以恢复。
.
4
时间就是生命
立即CPR!
.
5
2010版指南
❖ 生存链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
6
现场第一目击者, 在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前应该做好以下三件事: 1、对被施救者意识的判断 2、呼救 3、体位
.
7
一、确定被施救者有无意识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 轻拍或轻轻摇动病人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
.
16
心源性心脏骤停是猝死的第一原因。
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中80%骤停即刻心电图显 示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刚刚出现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及时电转复非常重 要,研究显示转复成功率达90%。
.
《心脏骤停》课件
![《心脏骤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542d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0.png)
气胸
心肺复苏过程中,由于 胸腔受到挤压,可能导
致气胸。
血胸
心肺复苏过程中,由于 胸腔受到挤压,可能导
致血胸。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确保环境安全
在进行心肺复苏前,应确保周 围环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操作
心肺复苏需要正确的操作方法 ,施救者应接受专业培训,确
保操作正确有效。
《心脏骤停》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心脏骤停概述 •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 • 心肺复苏技术 • 心肺复苏的并发症与注意事项 •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普及
01
心脏骤停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 然终止,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 ,造成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 、缺氧,最终导致生命终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包括突然的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以 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等。
诊断
诊断心脏骤停需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记录到室性停 搏、室颤或心脏停搏等异常心律。
02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
心脏骤停的病理过程
室颤与室性停搏
内脏器官灌注不足
心脏骤停主要由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如室颤)或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 停搏引起,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丧失。
模拟操作
通过模拟人进行实际操作 练习,熟练掌握心肺复苏 的正确手法和技巧,包括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考核与认证
完成培训后进行考核,合 格者颁发心肺复苏认证证 书,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 量。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策略
宣传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除颤复律和人工起搏
•
除颤方法:将一电极板放在右锁骨旁,另一电
极板放在左乳头旁腋前线处,然后打开除颤器非同
步开关,选择电能量为200~360W/秒,在一次电击无
效后,短期(3分钟)可以重复进行。如果室颤波细
小,可先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使细颤变
为粗颤,在进行电除颤,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 一旦确诊,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迅速建 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和气体交换,并在心脏恢复搏 动后巩固和稳定复苏后的节律,以及防治心脏骤 停后造成的后果。
• 心肺复苏按不同阶段的特点,分为三级复苏:
• (一)初级复苏或基础生命支持(ABC)
•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恢复呼吸 ——C: Circulation 建立循环
•
• 电起博:适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 心动过缓者,对于心电-机械分离、心室停博者效果、 预后均差。后者可采用经左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心 内膜起搏,以及经食道心房、心室起搏等 。
.
• 2.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复苏药物: • (1)兴奋性药物
1)肾上腺素: 每次1mg,静脉注射
2 ) 多 巴 胺 用 法 为 20mg 静 脉 注 射 , 10μg/(kg.min)。 3)阿托品 用法为1~2mg/次,静脉注 射。
.
• 辅助诊断依据:
• 心电图:
•
室颤或扑动。若振幅<0.5mv为细
颤,若振幅>0.5mv为粗颤。
•
心脏停博。
•
心肌电-机械分离。
.
鉴别诊断
• 中风 、单纯性昏厥 、癫痫、 癔病、颅 脑外伤、低血糖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高渗性昏迷、电解质紊乱、肺性 脑病、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等。
.
治疗:
心脏骤停
与心肺脑复苏
.
心脏骤停: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
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泵血功能突然 终止,造成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 和意识丧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 氧,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是危 害人类健康、构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以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 动脉搏动消失为临床特征。
.
心跳停止造成的损害:
3秒钟时病人感头晕; 10~20秒钟即发生昏厥,30秒 后进入昏迷。 20-30秒内呼吸不规则,呈叹息样; 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30~40秒后瞳孔散大; 40秒钟左右出现抽搐; 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心肌耐缺氧30分钟 。
• “D”除颤
.
A( Airway) 开放气道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寻找和清 除口腔异物(包括假牙)。
患者头后仰,提高颏部,使下颌尖、耳垂与 平地呈垂直,以畅通气道,并立即施行人工呼 吸,有可能尽早气管插管或面罩给氧,并应用 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根据实际情况尚可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如 山梗茶碱、尼可刹米。)
(4)其他治疗 高钾血症处理;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3~
5mg/k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5~10min内静注, 0.5~1h后可重复,达疗效后静脉点滴维持 0.5~2mg/min)。
.
(三)心脏复苏后的监护
• 心脏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维持有效的循环 和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 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
• 病理解剖:
81%的病因是冠心病,病理改变 为广泛的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诊断要点]
主要诊断依据:
.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 .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次要诊断依据:
.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 .瞳孔散大。 .紫绀。 .手术时创口不出血。
*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脏骤停最重要的依据。
4)异丙肾上腺素 用法 15~20ug/min 静脉滴注 。
.
• (2)抑制性药物 利多卡因 用法为50~100mg加入10%葡萄糖 溶液20~40ml中静脉注射,无效2分钟后可重 复 , 直 至 起 效 或 总 量 达 300mg 。 起 效 后 1 ~ 4mg/min维持。
• (3)碳酸氢钠 用法 5%碳酸Leabharlann 钠40~60ml静脉注射。.
(二)二级复苏或高级生命支持
• 在初级复苏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或电技术 (除颤或起搏),而使患者恢复自主心律。
• 基 本 措 施 : D . 药 物 治 疗 ( drugs ) ; E . 心 电 图 监 测 ( electrocardiogram ) ; F.心室颤动治疗(fibrillation treatment); G.病情评估(gauge)。
触电、溺水、药物过敏、窒息等。
心脏骤停的发生机制:缺氧
心肌细胞→无氧代谢→高碳酸血症、高乳酸血症→心肌收缩力 ↓→降低室颤阈值→室颤、心脏停博。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高血钾、低血钙→窦性心动过缓、房室 传导阻滞、心脏停博。
.
•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
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其次为缓 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持续性室 性心动过速。
.
• 大量实践表明:
4分钟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 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
以救活;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能。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 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
心脏骤停的病因:
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等。 非心源性:麻醉、手术、洋地黄中毒、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
B(breathing) 恢复呼吸
口对口呼吸(成人) 口对鼻呼吸(口腔有阻) 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亦可使用简易呼吸器
双人胸外按压时每5次吹一口气。单人 每按压15次,连续快速吹气2次。
.
C(circulation):建立循环
咳嗽复律、捶击复律 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正确(定位),姿势、手法正确 按压频率80~100次/分 胸骨压低约3~5cm 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 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胸内心脏按压
• 1.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 1)降温: 32℃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
理降温或加用冬眠药物。
.
• 2)脱水:通常选用20%甘露醇(1~2g/kg), 联合使用呋塞米(首次20~40mg,必要时增加 至100~200mg静脉注射)、20%白蛋白(20~ 40ml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每6~12 小时静注)有助于避免 “反跳现象”。
• 1.除颤复律和人工起搏
•
除颤方法:将一电极板放在右锁骨旁,另一电
极板放在左乳头旁腋前线处,然后打开除颤器非同
步开关,选择电能量为200~360W/秒,在一次电击无
效后,短期(3分钟)可以重复进行。如果室颤波细
小,可先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使细颤变
为粗颤,在进行电除颤,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 一旦确诊,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迅速建 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和气体交换,并在心脏恢复搏 动后巩固和稳定复苏后的节律,以及防治心脏骤 停后造成的后果。
• 心肺复苏按不同阶段的特点,分为三级复苏:
• (一)初级复苏或基础生命支持(ABC)
•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恢复呼吸 ——C: Circulation 建立循环
•
• 电起博:适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 心动过缓者,对于心电-机械分离、心室停博者效果、 预后均差。后者可采用经左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心 内膜起搏,以及经食道心房、心室起搏等 。
.
• 2.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复苏药物: • (1)兴奋性药物
1)肾上腺素: 每次1mg,静脉注射
2 ) 多 巴 胺 用 法 为 20mg 静 脉 注 射 , 10μg/(kg.min)。 3)阿托品 用法为1~2mg/次,静脉注 射。
.
• 辅助诊断依据:
• 心电图:
•
室颤或扑动。若振幅<0.5mv为细
颤,若振幅>0.5mv为粗颤。
•
心脏停博。
•
心肌电-机械分离。
.
鉴别诊断
• 中风 、单纯性昏厥 、癫痫、 癔病、颅 脑外伤、低血糖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高渗性昏迷、电解质紊乱、肺性 脑病、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等。
.
治疗:
心脏骤停
与心肺脑复苏
.
心脏骤停: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
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泵血功能突然 终止,造成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 和意识丧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 氧,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是危 害人类健康、构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以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 动脉搏动消失为临床特征。
.
心跳停止造成的损害:
3秒钟时病人感头晕; 10~20秒钟即发生昏厥,30秒 后进入昏迷。 20-30秒内呼吸不规则,呈叹息样; 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30~40秒后瞳孔散大; 40秒钟左右出现抽搐; 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心肌耐缺氧30分钟 。
• “D”除颤
.
A( Airway) 开放气道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寻找和清 除口腔异物(包括假牙)。
患者头后仰,提高颏部,使下颌尖、耳垂与 平地呈垂直,以畅通气道,并立即施行人工呼 吸,有可能尽早气管插管或面罩给氧,并应用 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根据实际情况尚可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如 山梗茶碱、尼可刹米。)
(4)其他治疗 高钾血症处理;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3~
5mg/k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5~10min内静注, 0.5~1h后可重复,达疗效后静脉点滴维持 0.5~2mg/min)。
.
(三)心脏复苏后的监护
• 心脏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维持有效的循环 和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 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
• 病理解剖:
81%的病因是冠心病,病理改变 为广泛的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诊断要点]
主要诊断依据:
.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 .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次要诊断依据:
.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 .瞳孔散大。 .紫绀。 .手术时创口不出血。
*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脏骤停最重要的依据。
4)异丙肾上腺素 用法 15~20ug/min 静脉滴注 。
.
• (2)抑制性药物 利多卡因 用法为50~100mg加入10%葡萄糖 溶液20~40ml中静脉注射,无效2分钟后可重 复 , 直 至 起 效 或 总 量 达 300mg 。 起 效 后 1 ~ 4mg/min维持。
• (3)碳酸氢钠 用法 5%碳酸Leabharlann 钠40~60ml静脉注射。.
(二)二级复苏或高级生命支持
• 在初级复苏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或电技术 (除颤或起搏),而使患者恢复自主心律。
• 基 本 措 施 : D . 药 物 治 疗 ( drugs ) ; E . 心 电 图 监 测 ( electrocardiogram ) ; F.心室颤动治疗(fibrillation treatment); G.病情评估(gauge)。
触电、溺水、药物过敏、窒息等。
心脏骤停的发生机制:缺氧
心肌细胞→无氧代谢→高碳酸血症、高乳酸血症→心肌收缩力 ↓→降低室颤阈值→室颤、心脏停博。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高血钾、低血钙→窦性心动过缓、房室 传导阻滞、心脏停博。
.
•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
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其次为缓 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持续性室 性心动过速。
.
• 大量实践表明:
4分钟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 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
以救活;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能。
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 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
心脏骤停的病因:
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等。 非心源性:麻醉、手术、洋地黄中毒、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
B(breathing) 恢复呼吸
口对口呼吸(成人) 口对鼻呼吸(口腔有阻) 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亦可使用简易呼吸器
双人胸外按压时每5次吹一口气。单人 每按压15次,连续快速吹气2次。
.
C(circulation):建立循环
咳嗽复律、捶击复律 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正确(定位),姿势、手法正确 按压频率80~100次/分 胸骨压低约3~5cm 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 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胸内心脏按压
• 1.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 1)降温: 32℃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
理降温或加用冬眠药物。
.
• 2)脱水:通常选用20%甘露醇(1~2g/kg), 联合使用呋塞米(首次20~40mg,必要时增加 至100~200mg静脉注射)、20%白蛋白(20~ 40ml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每6~12 小时静注)有助于避免 “反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