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说论文之《狼图腾》
《狼图腾》赏析
![《狼图腾》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30b01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b.png)
《狼图腾》赏析《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所著的一本关于草原文化、狼群之间生存斗争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的小说。
该小说以狼为象征,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曾五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本文将对《狼图腾》进行赏析,并探讨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狼图腾》以狼为线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和谐共生关系。
小说中的曾五在草原上观察和学习狼群的生活,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狼在作者笔下成为了草原上的守护者,它们的存在保护着生态平衡,人类与狼之间的相互关系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紧密关联。
作者以狼来表达了个体在群体之中的意义,呼吁人们应该学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草原文化的表达《狼图腾》是一部描写中国草原文化的作品,通过对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生活、狼群行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品中融入了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如放牧、赛马等,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的广袤和原始之美。
同时,小说中对于蒙古族特有的信仰和草原上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活力的草原世界。
三、人类与狼群的生存斗争《狼图腾》中,作者以狼为主线,讲述了人类与狼群的生存斗争。
曾五作为一个农民,深知狼对于他们的生活的重要性,他积极参与到对抗恶劣天气以及狼群袭击的背后。
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曾五与同伴们在草原上与狼展开格斗的场景,生死之间的搏杀令人紧张激动。
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传达了对于生存斗争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强调了人与狼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狼图腾》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还表达了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冲突。
曾五所在的村庄面临着草原退化和狼群侵袭的双重威胁,而人类的活动和生产方式则被揭示为对自然环境的侵蚀。
小说中所描绘的草原生态受到了人类盲目开垦和过度放牧的破坏,狼群也因此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853b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a.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戍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内蒙古草原上发生的一系列极富生态意识的故事。
小说描绘了狼与人类的关系、蒙古族与汉族的关系、草原与城市的关系等多个层面的生态问题,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识,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下面将对《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析。
《狼图腾》通过对草原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
在小说中,作者对内蒙古的草原风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揭示了草原的壮丽和奇特之美。
在作者笔下,草原上的绿色牧场、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远处的群山、湍急的河流等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深刻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呼吁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态平衡的追求和呼吁。
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狼群在草原上的生存状态和生态角色,揭示了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
在作者笔下,狼群是草原上的主要掠食者,它们驱赶了一切捕食者,保护了草原上的鹿群、羊群、马群等其他动物,维护了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当人类对狼进行迫害和破坏时,就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通过对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描绘,作者呼吁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野生动物,追求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狼图腾》通过对蒙古族传统草原生态文化的表现,展现了作者对传统生态智慧的崇尚和传承。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草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描绘,展现了蒙古族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蒙古族在草原上放牧、狩猎、种植、娱乐等活动,都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蒙古族的传统信仰、祭祀活动等,也都包含了对大自然的崇尚和对生态平衡的追求。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da09bef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8.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狼图腾》是一部以草原生态为背景的小说,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其次,小说深入挖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依赖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类需要草原提供食物、衣物、居所等生存必需品,而草原也需要人类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小说中描绘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和牧场的管理方式,以及被称为“海的黄色花环”的蒙古包,这些都是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的产物。
此外,小说中还刻画了人类通过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所引发的灾难,如草原沙漠化、狼的灭绝等。
第三,小说强调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
草原上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化是相互交融、共同演化的。
例如,小说中狼被蒙古族奉为图腾,是基于人们对狼的崇敬和依赖的情感观念而形成的。
而狼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也与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此外,草原上的音乐、舞蹈、诗歌等文化形式,也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表达。
最后,小说强调了人类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与自然相处。
小说中,随着人类的增多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草原面临着生态失衡和生态危机。
因此,小说呼吁人们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观念,坚持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寻求平衡。
例如,在小说中,蒙古族牧民不仅注重牧场的管理和保护,还通过设立广袤的保护区和实施草地复育等措施来保护草原环境。
综上所述,小说《狼图腾》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不仅是对草原生态的深刻反思和表达,也是对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和探索。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c4ce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e.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摘要】《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主题的小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
狼作为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和循环。
狼群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照顾,呼应着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小说中也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作者通过狼图腾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呼唤生态危机的关注。
《狼图腾》对生态意识的启示在于人类应该学习狼群的生态智慧,重视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这部小说提醒我们,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共同呵护这个地球家园。
【关键词】狼图腾、生态意识、文学作品、自然界、掠食者、合作、生态平衡、人类与自然、尊重、生态危机、启示、生态智慧、社会、生态平衡、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狼图腾》的背景《狼图腾》是法国作家让·克里斯托夫·格拉尼奥莱于2004年出版的小说,该小说以一群狼为主角,通过描述狼群的生活、行为和相互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万物相生相克的法则。
小说以狼为载体,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格拉尼奥莱通过描绘狼群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生态平衡,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整体。
作者通过狼图腾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和谐共生。
《狼图腾》在文学作品中探讨了生态意识的重要性,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也警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紧迫性。
通过介绍《狼图腾》的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对生态意识的表达,进而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发对生态保护的思考和行动。
1.2 生态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生态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文学作品通过塑造角色、情节和场景,展现出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引起读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反思。
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能够深刻触动读者的心灵,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引导人们重视保护环境、珍惜生态资源。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4fea2d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a.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狼为主线,通过描写狼的生态行为和与人类的关系,深入探讨了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小说通过狼的形象,传递了对自然之美和生态平衡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小说通过对狼的描述,展现了狼的生态行为。
狼是自然界中的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小说通过对狼群的描绘,让人们了解狼的狩猎行为、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狼群之间互相合作,通过集体狩猎来追捕猎物,这种团结一致的行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性。
这种团结的集体主义意识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启示,促使人们学习团结协作、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小说中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者透过人物间的互动,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小说中,牧民通过与狼的平衡相处,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小说中的人物尊重自然规律,不滥砍滥伐,不过度捕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与此狼也给牧民提供了警示,当牧民破坏生态平衡时,狼会向他们发出警告,提醒他们修正错误。
通过这种自然警示,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行动。
小说中还描绘了狼的灵敏触觉和敏锐嗅觉,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想告诉人们,我们应该更加细心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美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小说中提及了人类对狼的迫害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作者在小说中通过描述人类对狼的屠杀和对草原的过度开发,警示人们不要过度干预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小说中,狼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和人类共存,互不侵犯,但人类却对狼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导致了狼群的减少。
这种借助动物的角度来揭示人类的错误行为,可以使人们更加警醒,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
《狼图腾》通过对狼及人类与其关系的描绘,深入探讨了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生态平衡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原则,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应该向狼群那样团结协作,学会感知和保护自然,同时警惕人类的破坏行为,从而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初中议论文作文:智慧勇敢——《狼图腾》
![初中议论文作文:智慧勇敢——《狼图腾》](https://img.taocdn.com/s3/m/40c4cb1a3968011ca200911b.png)
智慧勇敢——《狼图腾》智慧勇敢——《狼图腾》狼——童话故事里最可恶、最凶残的动物。
《小红帽》里,它吃掉了外婆;《狼和小羊》里它妄想吃掉小羊;《三只小猪》里他三番五次对小猪纠缠不休……诸如此类的童话故事多如牛毛,而且中国成语中对狼也一直持批评态度什么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声名狼藉……等等都充满了对狼的痛恨和厌恶。
但《狼图腾》这本书却讲述了蒙古额仑草原上蒙古狼勇猛、善良、智慧、不屈的一面,触及了我对真实的狼无限崇敬的感情。
《狼图腾》讲述的是一个在蒙古草原的北京知青陈阵对狼的探索,围绕它和狼的斗争和相处等情景展开故事情节,引发了他对中国的历史的探索——从秦到清朝,狼及和狼生存在一起的游牧民族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影响;也触及了他对汉族、蒙古族,龙图腾、狼图腾,人性、狼性关系的思考。
此书最令我震撼的是狼过人的智慧,在山坡捕黄羊时,狼王用了欲擒故纵计,最后将黄羊一并捕获,而在此后蒙古族参加的许多战争中都运用到了狼捕猎时所用的计谋,而这些计谋又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不谋而合;以及当陈阵和杨克一起去追母狼时,母狼竟然软硬不吃,不怕烟熏,“狡狐几窟”,显示出的更是团结的智慧。
而这种智慧却不约而同地被运用到了抗日战争中,中国劳动人民所运用的地道战中;还有母狼为保护小狼所运用的“调虎离山计”,和为保护自己修“防空洞”,着实让牧民遇了难……这些智慧之举向我们展现的是狼的狡黠,机智,这种智慧丝毫不亚于人类,甚至还是人类的启蒙老师。
其次令我感动的是狼的不屈精神,在一次人、马、狼的混战中,狼暗渡陈仓,把马杀个措手不及,而人却拯救了马,牧人巴图用祖传的招数反攻——打狼的最凶狠锐利的武器——它的上下四根狼牙。
如果没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强悍、智慧、狡猾、凶残、贪婪、狂妄、野心、雄心、机敏等等一切的品性和个性,统统等于零,此后的狼就活不过几天了。
而此时丧妻、丧子、丧夫、丧父的残口不会苟且偷生,更不会心甘情愿被人抓去做成皮毛大衣。
《狼图腾》梗概作文500字
![《狼图腾》梗概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541946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d.png)
《狼图腾》梗概作文500字狼图腾是一本由姜戎所著的小说,讲述了在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的一个蒙古族牧民家庭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陈启发的少年,他在父亲的引领下,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且通过与狼的接触,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英文回答:The Wolf Totem is a novel written by Jiang Rong,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a Mongolian nomadic family living on the 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 The protagonist of the story is a young boy named Chen Zhen, who,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 father, learns how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gain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his interactions with wolves.Chen Zhen's journey begins when he is sent to the grasslands to experience the nomadic way of life. There, he encounters the wolves and becomes fascinated by their intelligence, teamwork, and resilience. He learns from thewolves' survival skills and adopts their way of life, which includes respecting the balance of natu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unity.Throughout the novel, the author uses the metaphor of the wolf to symbolize the spirit of freedom, independence, and strength. The wolves' way of life become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Chen Zhen and his fellow nomads, as they face challenges from the encroachment of moderncivilizatio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grasslands.The novel also explor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It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the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humans and the natural world. Through Chen Zhen's experiences,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humans to respect and protect nature, rather than exploit and destroy it.中文回答:《狼图腾》是姜戎所著的一本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家庭的故事。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a34b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c.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真实故事,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狼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
《狼图腾》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说中,蒙古族牧民阿来家族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他们尊崇着大自然,与自然保持着一种亲密的联系。
他们遵循着草原的季节变化,迁移至更加适宜的地方放牧。
他们没有过度捕猎,没有过度放牧,与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关系。
小说中还描写了人们与其他动物的共生互助关系,比如人们参与拯救被陷地的鸟类,以及捉狼救鹿等情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珍视之情。
《狼图腾》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
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内蒙古草原上丰富多样的生物景象,包括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
作者通过描写狼群在草原上狩猎、放牧,以及草原上各种其他动物的生活,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狼群被描绘成草原上的保护神,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其中的动植物。
小说向人们传递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讯息,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狼图腾》探讨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小说中,作者描绘了蒙古族牧民与草原上的狼群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与狼群的竞争中,人们学习到了如何尊重、理解和保护野生动物。
小说中的主人公陈辉与狼群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他尊重、爱护并与之共舞。
通过这种交流和理解,陈辉意识到狼群的重要性,并为守护狼群和草原而奋斗。
这一情节表达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应该建立互相尊重、和谐共存的关系,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狼图腾》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人类对环境破坏的影响,比如过度放牧、过度捕猎等。
这些行为导致了草原退化、动植物数量减少等问题。
小说通过讲述人们意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并采取行动拯救生态环境的故事,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说向读者传达了人类应该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信息。
《狼图腾》通过描绘内蒙古草原上的真实故事,蕴含了深刻的生态意识。
五年级议论文作文:好书伴成长之《狼图腾》_450字
![五年级议论文作文:好书伴成长之《狼图腾》_4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781b47d77232f60dccca111.png)
好书伴成长之《狼图腾》_450字
好书伴成长之《狼图腾》
《狼图腾》这是一本关于狼的好书,一共
有两册。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叫陈阵的北京少
年与几位之情来到了把狼作为图腾但又猎杀狼
的蒙古某个草原。
刚到草原几天,陈阵他们打算去掏狼窝,
他们一铲子下去就铲到了一个母狼为小狼们准
备的暂时狼窝,经过一番处理之后,陈阵决定
要养一只公狼,这只小公狼半夜之时,朝月亮
狼叫,引起陈阵惊慌,所以陈阵提心吊胆的生
怕别人察觉,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之后,这个草原沙漠化了,这个草原也不准养狗了,许许多多的小狗被火生生的摔死,这只小
公狼也在其间…。
所以,这个晚上或白天总会
听到母狗那凄惨又悲伤的叫声与人们悲痛的叹
息声……这*中的一段我知道,狼是以食为天,饿时狼吞虎咽,狼有着军人的型资,军人狼吞
虎咽的吃饭,因为,如果军情突发那你有可能
吃不了下一口。
并且,我感到人有时候做的事
跟动物相比连动物也不如,比如母狼为了寻找
自己的狼崽,忙着生命危险冲进猎人的陷阱寻
找狼崽。
有的母狐狸为了防止猎人抓住自己的孩子,故意放慢速度,成为猎人的“活靶子”然而,
有些母亲因为某种家庭负担遗弃自己的孩子,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
阶梯”,高尔基的话确实没错,人们只有多看书
才能进步,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书吧!。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e0d4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b.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一部以草原上狼群为背景的小说,在这个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指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的意识。
小说通过描述狼群生活的种种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尊重。
小说描绘了狼群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展示了狼群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策略。
狼群中有严格的等级和规矩,每只狼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角色。
狼群的领袖能够平衡各个利益,使整个群体能够生存和繁衍。
这种社会结构和秩序的存在,使得狼群能够在草原上生活并繁衍后代。
这种以合作和互助为基础的生存方式,启发人们意识到人类也应该建立和谐的社会结构,以保护自然环境并确保人类的生存。
《狼图腾》也揭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尊重。
在小说中,草原是狼群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狼群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意识到如果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就会威胁到狼群的生存。
小说中描绘了人们与狼群和谐共处的场景,展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尊重。
人们将狼群当作是神圣的动物,他们尊重并遵循狼群的生态规律,保护草原并与狼群建立友好的关系。
通过描述人类与狼群和谐共生的情景,小说提醒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环境并与之和谐相处。
《狼图腾》还深入揭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展示了人类在狼群身上学到的生态智慧。
狼被描绘成了敏锐的触角,能够感知自然界的微小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狼群能够正确判断牲畜的数量和草原的养殖量,从而保持生态平衡。
人们通过与狼群的交往,认识到自然界的微妙和复杂,学习到了生态保护和管理的智慧。
人们在与狼群的互动中,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从而更加重视和保护草原环境。
《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于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方面。
通过描绘狼群生活的细节,小说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尊重。
小说还深入揭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展示了人类从狼群身上学到的生态智慧。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狼图腾失草原魂败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狼图腾失草原魂败](https://img.taocdn.com/s3/m/69a106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0.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狼图腾失草原魂败狼图腾失草原魂败自从王平和他的父母搬到内蒙古草原上居住,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里的河马、羚羊、野马、鸟儿和各种野生动物丰富多样,其中最让他着迷的是狼。
他被狼的勇敢和智慧所吸引,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只狼。
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草原上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狼族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在小说《狼图腾》中,狼族最终不敌开发商和盗猎者的双重压力,失去了占据草原的权利,让我们深感痛心。
小说中,狼族面临的首要威胁就来自开发商。
在草原上建设工厂和城市,不仅破坏了狼族的栖息地,也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
更严重的是,建设工程还导致水源污染,而狼族同样需要水来生存,没有清洁的水源,它们将面临生存的危机。
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到狼族,还牵连到其他动物和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
开发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却不顾草原的生态平衡和永续发展,这种短视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不负责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盗猎者的行为也给狼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获取狼毛和其他珍贵的制品,盗猎者肆意捕杀狼群,将它们推向了灭绝的边缘。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盗猎行为仍然存在,不仅对狼族构成威胁,也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一旦狼群数量减少,草原上的其他生物无法得到适度的控制,这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草原的荒漠化。
我们应该警惕盗猎行为的严重后果,呼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确保它们能够在自己的家园里安居乐业。
除了外部威胁,狼族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
小说中,康子、兴学和智诚三兄弟为了争夺领地和权力,不惜残害自己的同伴,这导致了整个族群的分裂和草原生态的破坏。
这种内讧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不仅破坏了团结和和谐的氛围,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学习狼族的团结协作精神,加强互助合作,共同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出努力。
读完《狼图腾》,我内心感到悲痛和无奈。
现实中的草原正在面临相似的困境,开发商的疯狂扩张和盗猎者的贪欲,使得草原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岌岌可危。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92df61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8.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所著的一部畅销小说,小说既描写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活风土人情,又融入了丰富的生态意识。
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动植物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呈现上。
小说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和尊重。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东北地区大片原始森林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赞美。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森林中的植被、山川河流以及各种动物的生存状态,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和深厚感情,更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在《狼图腾》中,作者通过对森林原初生态的描绘,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然环境,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珍惜与保护意识。
小说深刻反映了对动植物的关注与保护。
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尤其是对狼的生活习性和种群生态的详细描写,使读者对这些动物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小说中,作者对狼群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生动描绘,展现了狼的争食、争地盘、争雌性等各种生存状态,这一刻画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了狼的野性和顽强生命力,更引发了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描绘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面临的威胁,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保护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小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部落人民与狼群共同生活场景的描绘,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在这个文明与自然并存的地区,人们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善待动植物,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保护。
作者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强调了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动植物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呈现上。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与尊重、对动植物的关注与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的描绘,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传递出珍惜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6215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极具生态意识的作品。
小说以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通过揭示狼与人类的生态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的观念。
小说中展现了狼与草原生态的密切关系。
作为大草原的天然守护者,狼对草原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描绘了狼群奔跑于广袤的草原上,与其他动物共生共存的场景,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狼群捕食的是弱病态的兔子和鹿群,保持了草原生物的种群平衡,保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而人类的砍伐树木、过度放牧等不合理行为破坏了草原生态,导致草原退化。
小说通过对狼与草原生态关系的描写,呼唤人们应保持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积极参与生态保护,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小说中反复强调了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在小说中,人类与狼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但与此也描写了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心。
小说中的人物托木尔和巴图等人以及他们所居住的草原部落,虽然经历了与狼的斗争,但他们始终对狼抱有敬畏之心,并尊重这些同样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动物。
在小说的篇末,托木尔还与狼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心灵交流,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通过这种温和的方式,小说试图启发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倡导人类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
小说还批判了现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小说中描绘了草原被砍伐、山林被毁、河流受污染的景象,这些都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开发行为造成的。
小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警示人们不要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要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保护。
小说也提出了挑战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矛盾的观点,认为现代文明应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避免过度消耗资源,摧毁自然生态。
《狼图腾》是一部强调生态意识的小说。
通过揭示狼与人类的生态关系,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呼吁人们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并警示人们不要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倡导与自然共生发展的思想。
这部小说使我们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的责任和使命,应该保持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cfc1e9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b.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著名作家姜戎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蒙古草原为背景,讲述了草原上狼群的生存与命运。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部充满深刻生态意识的作品。
本文将从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析,探讨作者如何借助文学作品传递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呵护之情。
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描绘上。
姜戎通过对蒙古草原的描写,展现了荒凉辽阔的自然景观,以及草原上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
作者透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呈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留恋之情,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保护之意。
在小说中,草原不仅是狼群的栖息地,更是万物生长、繁衍的乐园,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活条件,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感动。
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体现在对动植物世界的关注和呵护上。
在小说中,作者以狼群为主线,描绘了草原上的狼群生存状态和与自然环境的亲密关系。
狼群作为草原上的精灵,它们和其他动植物一样,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通过对狼群行为习性的描写,表现了人类对狼群的敬畏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提倡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小说中,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狼群和其他动植物的深刻理解和关爱之心,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珍视之情。
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体现在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上。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塑造和描绘,深刻探讨了人类应当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也反映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后果。
在小说中,作者对人类对自然的侵犯和破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反思,通过对人类行为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珍视自然,呼吁人们积极保护自然环境,构建和谐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和亲情的表达上。
在小说中,作者以狼群为主线,通过对狼群族群生活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界精灵生命的尊崇和珍视之情。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0f8d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5.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中国知名作家姜戎的成名作,小说以蒙古族牧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蒙古族、草原以及狼的故事。
在小说的情节中,蕴含着大量关于生态环境的描述和思考。
通过对《狼图腾》中的生态意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族文化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小说中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平衡的尊重。
在《狼图腾》中,姜戎详细描绘了草原上的植被、动物、天气等自然景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蒙古族人与草原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在草原上,牧民们根据季节和气候安排放牧,以保护草场的生态平衡。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草原生态环境的美丽和宝贵,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
小说中对狼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和尊重。
在蒙古族文化中,狼被视为神圣的动物,与草原上的其他生物一样,狼也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狼图腾》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狼群的生活状态和狼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狼作为草原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对狼的描写,作者让读者了解到狼作为草原食物链的顶端掠食者,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狼也是蒙古族文化中的图腾之一,代表着对自然的崇敬和尊重。
小说中对狼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狼的特殊情感,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通过蒙古族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小说中蕴含着对生态平衡的思考和探索。
在《狼图腾》中,作者通过对蒙古族人与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蒙古族人依靠牧业生活,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他们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与自然的亲密联系使得他们对生态平衡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呼吁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说还通过对传统草原生态文化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态平衡的思考和探索,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深入思考。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7390cf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6.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姜戎先生创作的一部反映草原生态环境和狼族生态意识的小说,通过描述狼与人的相处关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狼图腾》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狼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狼作为草原上的顶级掠食者,自然界中的统治者,小说中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食物链中其他生物的尊重。
小说中经常描写狼群在狩猎中追逐猎物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狼类的狩猎能力,更表现出狼对自然中其他物种的尊重和依赖。
小说中描绘了狼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小说中的主人公陈赓在草原上生活了一段时间,结识了一个狼族。
他和这个狼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相互帮助生活。
通过描写这种关系,小说告诉人们,人类不能割裂自然,只有与自然互动并相互依存,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小说中通过狩猎和保护环境的对比,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说中描绘了人们过度捕猎的情景,导致动物种群的衰减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狼族的狩猎法则,他们只捕食数量适中的猎物,保持了草原的生态平衡。
通过这种对比,小说表达出了对过度捕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并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遵守生态规律。
小说中还透露出对于生态平衡的思考和对人类的警示。
小说中的狼群因为人类的过度猎杀而走向灭亡,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小说中直言不讳地揭示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警示人们不能贪图好名利而忽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小说也呼吁人们从狼的生态意识中汲取教益,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狼图腾》通过描绘狼与人类的相处关系,展现了狼的生态意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说通过丰富的细节,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寓教于乐,引起读者对生态问题的深思。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c8e576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9.png)
解析《狼图腾》中蕴含的生态意识《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发生在草原上的狼与人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不仅描绘了狼与人的相互依存和对立关系,还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
小说通过狼与人的相互作用,展现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关系。
在草原上,狼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它们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此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与狼展开一系列的斗争和交流。
人类需要尊重狼的生存规律,与之相互共存和平衡,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狼图腾》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小说中的主人公陈辉是一个城市的知识分子,他带领着家人来到内蒙古农村生活。
在与当地农民和蒙古族牧民的交往中,陈辉逐渐接受了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他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尊重土地的规律,与草原上的动植物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观念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并且通过陈辉的演变,表达出了作者对于生态平衡的呼吁。
小说中还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小说中,人类的发展和生存往往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
陈辉的儿子小陈在贪图草原上的财富而疯狂猎杀狼群,最终引发了草原的生态危机。
小说通过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必然会带来的后果。
《狼图腾》通过对狼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描绘,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识。
小说呼吁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并对自然界的生命力和魅力表达了敬畏之情。
这些生态意识的呼吁不仅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也唤起了读者对于生态保护的思考和关注。
《狼图腾》: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狼图腾》:自然的力量和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d03dfe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8.png)
《狼图腾》:自然的力量和智慧《狼图腾》作为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讲述草原上生活着的狼和蒙古族牧民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自然和人的关系。
在这个故事中,狼群被描绘为自然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呈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之美和人类的渺小无助。
本文将在这个主题下进行探讨。
首先,狼作为一种生物是非常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
在草原上,狼群需要不断地觅食,保持种群生存和繁衍的活力。
狼群团结一致,彼此之间互相依存,只有这样才能在草原上生存。
可以说,在狼群中协作的能力很强,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其次,狼的自然智慧也令人惊叹。
狼通过高超的狩猎技巧和独特的狼语传递信息,狼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也不可低估。
在小说中,牧民多次观察到狼群带领着其他动物去觅食,同时狼群也不会跟竞争对手浪费时间和力气斗争,而是通过哄抢的方式获得食物。
这种聪明的狩猎方式具体体现了自然智慧,也展示了自然界的无限智慧。
第三,小说中还描绘了草原风光和狼的美丽形态,这些叙述往往令人心醉神迷。
狼被塑造成一种威武而美丽的形象,同时狼与草原的景色融为一体,成为草原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草原自然风貌和狼这种神秘的存在的形象共同构成了小说的美丽图景。
最后,在《狼图腾》中,狼不单纯是一种动物,它还代表了一种力量和智慧,这种力量和智慧是大自然的。
草原上牧民除了要与狼群共生共存,还要学会尊重自然和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狼的力量和智慧为时代和社会带来了启示。
综上所述,《狼图腾》以狼为主角,通过讲述狼和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狼不仅是一种动物,还是一种自然的象征。
狼的谋略、协作和勇气等特质,在今天的社会中也很有启示性。
希望我们在面对自然中的包容与优美时,能够像《狼图腾》中所描绘的那样,做一个尊重自然、尊重自身的人!。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狼图腾失草原魂败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狼图腾失草原魂败](https://img.taocdn.com/s3/m/d4a94f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6.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狼图腾失草原魂败狼图腾失草原魂败最近,我看了一部由韩松写的小说《狼图腾》。
这部小说以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草原民族与狼之间的故事。
这部小说描绘了狼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的忠诚,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它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意识到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
小说中的大草原是狼族的家园,草原是他们的生活依托,草原上的一切都与他们息息相关。
狼族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他们明白依赖着这片广袤的草原才能生存下去。
他们狩猎,捕食猎物,但也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
在小说中,狼族经验丰富,懂得在资源匮乏时的节制,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使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我们看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大片的森林被砍伐,草原被开垦,湖泊河流被污染。
我们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我们必须反思这个问题。
人类是地球的主人,我们无疑拥有改变事物的能力。
我们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了我们对环境的责任。
我们必须明白,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我们才能维持着我们的生活。
正如小说中所描绘的一样,狼族的灭绝不仅意味着向大自然中的一个物种说再见,也意味着草原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同样也是如此,环境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比如节约用水、减少用纸、垃圾分类等等。
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却可以积少成多,对于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们还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我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才会更加努力地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读完《狼图腾》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再继续对大自然的掠夺行为,我们必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草原、山川、湖泊和大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存,是否意味着灭亡?摘要:我们用各种工具切开大地的肌肤,截取它的骨骼,开采各种矿物,一段一段的会坏掉山脉,我们剖开它的心,无限制的抽走他的血液——石油,然后我们又将肮脏的废物废水填充进去,我们将他的皮肤一片一片的蹂躏,是他最终体无完肤。
璀璨的文明淹没在浩瀚的历史之中,这辉煌之下,掩藏着多少为贪欲所付出的代价?关键词:环境历史生存思考我们满口讲着仁义与和平,可还是不断的有硝烟四起,为了自然的资源,满足自己的贪婪私欲,没有放弃过一刻。
环保文学一直是一个值得人关注,却鲜有人关注的文学,今天我就《狼图腾》做以自我的见解和反思。
书名:《狼图腾》作者:姜戎作者简介:姜戎个人概况中文名:吕嘉民别名:姜戎(笔名)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46年4月曾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
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
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
1978年返城。
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
1997年初稿于北京。
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
2004年4月出版,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姜戎以72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0位,引发广泛关注。
主要作品:《狼图腾》姜姓戎族,中国古代部落,西北游牧民族和华夏族的混血。
这一部落群,祖先就是周宣王三十九年所伐的申戎,曾经建立西申国。
申,姜姓,故称姜戎。
作品简介:《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
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
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作品来历:1978年,在知识青年返城浪潮中,姜戎离开草原回到北京。
次年4月,以较好的考试成绩(他的常识课考了第一)以及一篇关于国家体制改革的论文,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于光远、苏绍智、张显扬的硕士研究生。
在社科院读书的3年,姜戎选择的硕士毕业论文讲的是“余粮收集制”和“新经济政策”,这篇论文在答辩时获得全票通过。
毕业一年后,姜戎进入北京一所高校执教,从此潜心研究学术。
搞了那么多年的学术理论研究,姜戎却一直心存写小说的愿望。
《狼图腾》动笔于1998年,整个写作过程被他称为“核裂变”。
在自己插队的经历和草原生活基础上,姜戎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游牧民族和农耕文化民族差异和融合的一己之见写进了《狼图腾》中。
这部小说写了6年。
“写稿的时候旁边必须要放一块干毛巾。
我要极力的避免煽情,要以最朴素的东西来写,可是到了最后的时候,那个眼泪都哗啦啦的,根本就没有办法看那个屏幕了,所以要用毛巾不断的擦眼泪。
”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查,医生发现他的血压高达170。
小说写到最后,筋疲力尽的姜戎对妻子说,“没准这部小说写完,我就爬不起来了。
到时你帮我修改修改,也能发表了。
”定稿时,姜戎在小说前加了两句话:“献给卓绝的草原狼和草原人,献给曾经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虽然没有做大的宣传推广,2个月不到,《狼图腾》就开始脱销,接连加印,成了畅销书。
书市上还出现了《狼道》、《狼性》、《酷狼》、《狼图腾启示录》、《从狼群争斗中学的经营管理》、《狼性规则》等近60本跟风书。
目前,《狼图腾》已经签下二十多种外文翻译合约。
已经在海外出版了意大利文、日文、法文等七种外文版本。
不过,这些都不是姜戎关心的问题了。
他现在着急的是,随着《狼图腾》的畅销,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前往乌珠穆沁草原,打破了草原的宁静。
当地政府和牧民为发展旅游,在姜戎插队的驻地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狼图腾故乡”。
为治理当地草原环境,姜戎把《狼图腾》两次获奖的奖金捐给了草原,陈继群的环保项目正在《狼图腾》里描写的满都宝力格大水泡子附近进行种草实验,期望恢复植被,防治沙化蔓延。
2008年初,《狼图腾》入围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但是作者姜戎紧急取消了自己的获奖资格。
对于此举,姜戎说:“长江出版集团在申报《狼图腾》参评本届‘茅盾奖’之前,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我在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要求出版社停止《狼图腾》参评茅盾奖,并在申报日期截止之前已经取消了参评,但由于有些媒体不知情,因而报道有误。
我之所以不参加中国‘茅盾奖’的评选,因为我信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参评’是一种选择的自由。
”表达的思想:当地的牧民习惯全部是把尸体喂狼,没有例外。
要讲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融合,我觉得蒙古人那套生存观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相融合。
他最后变成了狼的食物啊,就是“吃肉还肉”——所有的蒙古人都知道。
他变成狼的食物——我把自己整个地奉献给你。
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蒙古人有一种信仰——狼总是仰脖冲天嗥叫,他们感觉到狼跟天有某种神秘的关系。
在草原文化中,狼是上天派来保护草原的,将来狼死了以后会回到天上去,所以人喂给狼吃了以后,就会跟着狼一块儿飞回到天上。
草原上狼多,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总不断地出现新的狼故事。
狼是牧民生活中茶余饭后的一个重要内容。
他们说防狼的经验,吸取教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能考虑到。
游牧民族天天跟狼这个对手斗争,真是给你长智慧、长性格、长耐力,狼的优秀品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草原上,人的最大敌人是狼,狼的最大敌人是人,他俩之间的斗争就是可歌可泣的,传奇的故事特别多。
中国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半游牧文化,一半农耕文化。
华夏民族事实上发祥于游牧民族,汉族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的,若是把一半的游牧血统去掉了以后,汉民族就根本不能成立了。
小说中描写的游牧民族的“狼性”,是一种捍卫自由独立的草原文化的生命力。
又是一种勇敢顽强、团队一心地战胜白灾、黑灾、风灾、雪灾、蚊灾甚至狼灾等自然灾害的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没有这种“狼性”,草原和草原文化就不可能保持到上个世纪末。
历史上,草原民族的“狼性”,虽然有对农耕文明造成侵害的一面,但也有长期保护草原、避免沙漠侵略农区的贡献,还有通过民族交融,改造汉民族软弱性格的作用。
因此,把游牧民族的“狼性”,完全等同于征伐力和暴力,是一种无知狭隘的民族偏见。
《狼图腾》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特定地域内蒙古额伦草原的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
广袤的草原、激情的狼群、成群的黄羊、肥美的旱獭、奔放的马群、带有原始宗教情结的牧民、人与狼的勾心斗角斗智斗勇,这一切于我们都是那样得遥远,那样得陌生,从而便使小说因其内容便具有一种抓人的力量。
《狼图腾》为我们描写的草原风情是近乎于原始的,包括牧民象毕力格老人的思想,都是遵从一种自然的原始的规律。
他们所遵从的草原神“腾格里”其实从根本上讲便是一种自然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长期达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的原则和规律。
换句话说,正是这种朴素的自然观长期以来维持了那种原始的草原食物链。
羊、旱獭、草原鼠、马等食草动物每天消耗着大量的草资源,它们是草原的敌人,而狼又是它们的敌人。
草资源过度消耗会使草原死亡,而狼恰恰担当了减少这些食草动物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的任务。
另外,狼还对于马对于人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这个草原食物链中,我们看到,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狼。
正是由于狼的存在,所以草原的食草动物才维持着一个生态的数目,不至于使草原因过度放牧而沙化;正是由于狼的存在,才锻炼了蒙古的草原马,使蒙古草原马一直以来保持下优良的种群;也正是由于草原狼的存在,也才使草原人在与狼的搏击中积累智慧、体力、气魄和勇气。
然而,在这条食物链中,人的因素还是极为重要的,几千年来草原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生态的平衡,正是由于草原人所遵崇的自然观的原因。
而当后来,许多农区的人涌进草原之后,也正是由于人的自然观的变化,才使这条草原食物链受到了根本性的打击,最终的结果是造成草原的逐步死亡。
这一点是令人深思的。
我以为关于草原生态的问题应该是《狼图腾》所表达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生态平衡、绿化、植被、沙化、环保等等当代社会频频出现的字眼已不再是无谓的空谈,它正在以实际的威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已成为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狼图腾》以形象所揭示出来的问题是及时的振聋发聩的,是与时代相契合的,这是值得肯定的。
环境科学系规划与管理G13120130101150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