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交往问题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交往问题案例分析
临清市金郝庄镇第三完小石桂树
教育主题:
交往是人的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人,必须交往,否则就会感到孤独。人要交往,就要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正常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友善的、和谐的。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从每个人自己做起,从小做起,从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学习、办事的风格以及品行风度等方面做起,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达到友善与和谐。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特别是做好具体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这对当前的人际适应以及将来顺利地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育案例故事:
“昨天是我最伤心的一天,因为爸爸妈妈坚持不同意给我过生日,我生了很大的气。可今天却是我最高兴的一天,因为爸爸妈妈不但为了我的生日精心准备了许多水果、蛋糕和丰盛的晚餐,而且还邀请了我的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为我庆祝生日。当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吃、一起玩的时候,爸爸妈妈只是站在一旁看着我们。哼!昨天不听我的,今天,今天你们就只能看着我们吃、看着我们玩儿……”上面的一段文字来自我班一名同学写的日记《愉快的一天》。从中不难看出,孩子在处理事情时所表现出的那种霸气、骄横,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现实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现象。导致小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
1、家庭环境因素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在“四二一”式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享受长辈的过分保护、娇宠溺爱,甚至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都一一代劳。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家长虽然付出了全部,孩子却从小就认为长辈给他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天长日久,孩子自然就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好"的心理。
而且,当今高科技信息时代,家长们只顾忙着自己的事业,而当停下来关心一下子女时,虽明知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但总因和孩子接触少,对孩
子关心不够,感到有愧于孩子,存在补偿心理,所以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为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种下了“恶源”。
还有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委屈的板凳》。孩子摔倒了,碰在板凳上,家长为了哄孩子不哭,就去打板凳,却不去分析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习以为常,孩子也就学会了推脱责任。
有些家长综合素质不高,处理问题处处以自我为出发点,为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无论孩子之间发生什么样的矛盾,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对的。对于大人的这种处事方式,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模仿大人的做法。在学校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大事小事爱跑到老师面前给其他小朋友告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没怎么他,某某同学怎么怎么我了”,从来都是先给自己找“理由”。
2、社会因素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关于独生子女成长的少儿节目。有一些不良的现象,播出来本来是教育孩子的,可由于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孩子不但不能学着改掉一些坏毛病,相反却把片中的糟粕学得是样样精通。总跟电视上比,别人有什么我也不能缺少。只知道向父母索取,不知道回报。有的还以此来威胁自己的父母,必须为自己付出什么。
诸多现象都表明:孩子形成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是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的,但究竟有没有方法来纠正或避免呢?几年的工作经验提醒我们应该这样做:
1、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到老”。它说明了幼儿期性格心理的形成对终身的重大影响。抓住幼儿时期这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它时期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重任只能落在每一位家长身上。尤其是女性,作为人之初的第一任老师,无论如何都应该掌握一些育儿的正确方法和措施,把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良好的教育从父母抓起,无论父母学历高低,都应接受育儿育人教育,为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打上一个死扣。
对于已经入学孩子的家长,学校更应该承担起家长教育的重任。俗话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怎样引导,孩子就会画出什么样的图画。要想改善孩子的心理结构,首先就应该纠正家长错误的思想观点,教育父母痛定思痛、下定决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补上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一课。只有父母改变了错误的观念,孩子才会茁壮成长。为了新世纪的明天更辉煌,父母应从点滴学起,和孩子再重新成长一次。
2、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
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家里做事情时,总会加上一句“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是这样做的”。这就充分说明了老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示范性。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需要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同时还要展开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例如:“我今天为父母做了一件什么事”,“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该怎样做”,不能光说,一定要去落实,建立笔录,存到小学生成长档案里,让每位家长都能看到孩子们的成长。经过不断的磨练与拼搏,我们的学生会在自己的行为上有质的变化。
3、媒体传播的正确引导
现在的电视节目,有一些栏目是指导我们怎样教育孩子的,或着是让孩子自己看了节目从中受到教育的。但是这一方面的栏目还太少。新闻媒体应从实际出发,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社会要存在,人们的素质必须全面提高。媒体就是一种导向,为了让人类,尤其是孩子们更积极健康向前发展,媒体应该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固定的播出时段,不断地给孩子一种正确的理念或信息,让他们自己分析是非、评判自我,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是某个单纯的因素造成的,所以也不会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为了明天的太阳更辉煌灿烂,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我们这群肩负着祖国神圣使命的人民教师。
小结: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众多人物在事业上的成败因素,证明取得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便是“与人真诚的合作”,而导致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则是“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多重要。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是有交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