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介绍与解读
3817《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介绍与解读徐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代谢病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糖尿病足病科,天津 300134)[摘要]糖尿病足为糖尿病的一个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住院、截肢(趾)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需要多学科合作才能达到保肢、促愈的目的。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非常及时,结合我国国情,多学科一线医师撰写,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
本文对该共识逐条解读,帮助全国致力于糖尿病足诊疗的医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该疾病,并能熟练的进行诊疗,达到降低截肢(趾)率、促进愈合、预防复发的目标。
[关键词]糖尿病足;多学科合作;防治;解读[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Int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uidelines on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 (2020 edition)Xu Jun(NHC Key Laboratory of Hormones and Developmen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Metabolic Diseases; Department of Diabetic Foo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hu Hsien-I Memorial Hospital (Metabolic Diseases Hospital) & Tianjin Institute of Endocrinology; Tianjin 300134, P. R. China)[Abstrct] Diabetic foot is a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caus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amputation.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imb preservation and wound healing. Guidelines on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 (2020 edition) is very timely. It is written by multidisciplinary doctors who come from clinical first lin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t has strong practical guidance.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guidelines one by one to help the doctors who are committed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The author tries his best to help doctors to understand the disease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so as to reduce the amputation rate, promote healing and prevent recurrence.[Key words]diabetic foot;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prevention; interpretation《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以下简称《共识》)是在中华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的指导下,由江苏省医学会组织糖尿病足相关的多学科专家编写的。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疗全国
治疗资源分布
01
04
治疗技术:先进治疗技 术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和专科医院
03
专科医院:糖尿病足专 科医院数量较少,分布 不均
02
医院等级:三甲医院治 疗资源较丰富,基层医 院相对不足
地区差异:一线城市治 疗资源丰富,二三线城 市相对匮乏
治疗挑战与前景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 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存在较大的 地区差异,部分地区医疗资源 不足,治疗水平有限。
血管重建术: 重建血管,改
善创面血供
皮瓣移植术: 转移健康皮肤,
修复创面
截肢术:在必 要时进行截肢, 防止病情恶化
外科治疗的效果
改善创面愈合: 促进创面愈合,
减少感染风险
减轻疼痛:缓解 糖尿病足合并难 愈性创面的疼痛
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减少对日常
生活的影响
降低截肢风险: 通过外科治疗, 降低糖尿病足合 并难愈性创面的
按照创面深度分类:浅表性创面、深部创面、 混合性创面
按照创面原因分类:创伤性创面、感染性创面、 压迫性创面、放射性创面、化学性创面等
按照创面部位分类:四肢创面、躯干创面、头 面部创面等
按照创面愈合时间分类:急性创面、慢性创 面、难愈性创面等
难愈性创面的治疗
清创术:去除坏 死组织,促进创 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 利用负压吸引, 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 疗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但目前国内部分医院设备陈旧, 技术落后,需要加大投入,提高 技术水平。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 疗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但目前国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 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疗的认 识不足,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 传。
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管理与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管理与治疗效果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溃疡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对神经和血管造成损害,使得受损的组织更容易发生溃疡和感染。
因此,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管理和治疗效果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创面管理创面管理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局部创面清洁、敷料更换、创面愈合促进等。
首先,创面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渗出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其次,选择适当的敷料对创面进行保护和促进愈合。
常用的敷料包括生理盐水湿润敷料、吸水性敷料、碱性敷料等。
最后,通过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等手段促进创面愈合,如超声波治疗、激光治疗、皮肤移植等。
2. 治疗效果分析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主要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再发率、截肢率等指标的评估。
研究表明,创面管理的及时性和规范性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创面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截肢率。
3. 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细胞因子治疗等。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创面清洁、压力分散、血糖控制等措施,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糖尿病足溃疡。
手术治疗适用于复杂和严重糖尿病足溃疡,如切除坏死组织、修补血管、植皮等手术。
细胞因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射生长因子、干细胞等促进创面愈合和再生。
4. 结论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管理和治疗效果分析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创面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提高生活质量。
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通过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2024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专家共识与临床指南(完整版)
2024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专家共识与临床指南(完整版)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被提出来已经有很长时间,虽然被广泛的采用但是一直没有临床的指南等,最近经过专家的探讨达成了一个共识,并除了临床指南,下面山东君泰安德外固定架将为大家分享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专家共识与临床指南,希望能帮到大家。
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专家共识与临床指南(附图)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被提出来已经有很长时间,虽然被广泛的采用但是一直没有临床的指南等,最近经过专家的探讨达成了一个共识,并除了临床指南,下面山东君泰安德外固定架将为大家分享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专家共识与临床指南,希望能帮到大家。
背景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踝关节以远的皮肤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2]。
其流行病学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花费的特点。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为6.3%,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较大,介千1.5-16.6%之间[3,4]。
严重的糖尿病足通常伴有一系列局部并发症,如坏疽、深而大的溃疡、骨髓炎、感染和慢性创面。
患者还可能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例如心脏病、败血症或肾衰竭。
截肢是治疗严重糖尿病足的最常见方法。
目前在Wagner III或以上的糖尿病足患者中,90%的人最终将被截肢[5,6]。
中国最近的研究显示,45%的糖尿病足为W agner3级以上;总截肢率介千18-28%[7-9]。
糖尿病足的死亡率比大多数癌症还高,其死亡率最高达11%。
我国天津地区的调查发现糖尿病足患者5年死亡率为32.7%[11]。
此外,糖尿病足医疗费用高,2017年全球糖尿病医疗费用高达7270亿美元,中国为1100亿美元[12],故糖尿病足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对千严重肢体缺血的糖尿病足患者,尽管目前微创腔内内介入治疗、血管旁路手术两种血管重建手术作为缺血性足部溃疡的首选治疗方案,但仍有40%的患者不符合介入或外科血管重建的治疗指征,故很多病人最后被认为截肢是最好的选择。
糖病足溃疡的预防与创面修复技术
糖病足溃疡的预防与创面修复技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糖尿病足溃疡则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如何预防糖病足溃疡的发生以及掌握创面修复技术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足溃疡的成因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使得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容易受伤却不自知;血管病变则会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氧、营养不良,伤口愈合能力下降。
此外,足部畸形、不合适的鞋袜、外伤感染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糖病足溃疡。
二、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1、控制血糖这是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查看是否有伤口、水疱、红肿等异常。
用温水洗脚,避免水温过高烫伤皮肤。
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间。
定期修剪脚趾甲,但要注意避免剪破皮肤。
3、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避免挤压足部。
袜子应选择棉质、吸汗的材质,且不要有太紧的收口。
4、避免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足部,避免赤足行走,防止被异物刺伤。
5、戒烟吸烟会加重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足溃疡的风险。
三、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修复技术1、清创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脓液和异物,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2、控制感染根据创面分泌物的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改善血液循环通过药物、血管介入等方法,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4、创面敷料的选择根据创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湿性敷料可以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细胞生长和愈合。
5、生长因子的应用某些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的修复和愈合。
6、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血管重建术、截肢术等。
四、糖尿病足溃疡的康复与随访创面愈合后,患者仍需注意足部护理,防止复发。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足部的情况。
同时,要加强锻炼,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强调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皮 肤科等多学科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协 同作用。
综合治疗策略
详细介绍药物治疗、血管再通、创面 处理、截肢等糖尿病足综合治疗手段 ,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阐述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在糖尿病足 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相关的教育 和管理建议。
02 糖尿病足防治现状及挑战
身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05 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团队建 设与培训
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重要性
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
通过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可以整合内分泌科、血管外科 、感染科、营养科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糖尿 病足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多学科协作可以充分发挥各专业领域的优势,提高诊疗效 率和质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 度。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 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6
目 录
• 引言 • 糖尿病足防治现状及挑战 • 多学科合作在糖尿病足防治中应用 • 专家共识解读及临床实践建议 • 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团队建设与培训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糖尿病足防治水平
多学科合作有助于综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糖尿病足 的预防和治疗水平,降低患者截肢率和死亡率。
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根据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晋升机会等,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1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合作具有较高的截肢和死亡风险,临床对其进行规范化诊疗很重要,而糖尿病足指南/共识的制定和践行能有力地提高这种规范化。
2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2.1进行全面医学评估【推荐1】:针对所有糖尿病足患者群,进行全面医学评估,尤其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其危险因素,以及下肢病变情况的评估(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2.2评估和诊断糖尿病感染(DFI)【推荐2】:DFI是基于局部或全身炎症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诊断(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 2.1】:若临床检查模棱两可或无法解释,考虑将炎症血清生物标志物,如CRP、ESR、PCT等作为辅助诊断,用于DFI诊断(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举荐 2.2】:几乎所有临床感染的溃疡,都要收集其组织标本进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3】:存在深或大溃疡、骨突出部位溃疡或慢性不愈合溃疡等征象时,应高度怀疑骨髓炎可能,需要进一步做骨探针、X线片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3.1】:在所有DFI患者群中,建议进行足部X线平片(PFR)检查,以确定骨异常(畸形、破坏)、软组织气体和异物(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举荐 3.2】:对疑心有软组织脓肿或糖尿病足骨髓炎(DFO)诊断尚不确定时,举荐使用磁共振成像(MRI)作为评价手段(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对疑心DFO而又不克不及行MRI检查者,建议骨扫描结合白细胞闪烁成像或抗粒细胞扫描(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举荐3.3】:骨活检及骨组织细菌培养是DFO诊断金标准(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高)。
【举荐4】:DFI严重程度,建议使用IWGDF/IDSA的相关标准(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脓毒症诊断标准,建议采用中华危重症医学分会的相关指南(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糖尿病足溃烂的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
糖尿病足溃烂的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糖尿病足溃烂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和感染。
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糖尿病足溃烂的外科治疗和创面护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外科治疗1. 手术指征与选择针对不同程度的足溃烂,手术指征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感染无法通过非手术干预手段有效控制;- 出现组织坏死或广泛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出现骨髓脓肿或深层混合感染;- 伴有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显示的明显动脉供血减少。
在确定手术指征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 温和清创:用于轻度溃疡、非活动性感染或准备手术前的准备性清创,目的是去除坏死组织、感染物和附着的细菌。
- 局部病灶切除:对于较大而有限的溃疡或局部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分支坏死、波及深筋膜、肌腱或骨等情况,可以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来改善足部局部血供和愈合。
- 残肢切断:对于存在广泛骨髓脓肿或深层混合感染以及无法保证有效造床治疗时,考虑进行残肢切断。
2. 术后处理与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创面护理: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术后伤口清洁和更换敷料,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适当的药物消毒剂。
同时要确保患者获得充足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
- 压力分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压力分散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选择、合理使用足部压力分散装置,如敷料、鞋垫等,可以避免伤口承受过大的压力。
- 康复训练: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者行走和减轻下肢负担至关重要。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锻炼、平衡训练等。
二、创面护理1. 清洁和消毒创面护理中最基本的环节就是清洁和消毒。
在清洁创面之前,应先洗手并戴好手套。
首先将温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用棉签轻轻擦拭伤口四周。
如果伤口上有血块或坏死组织残留,可用无菌镊子小心地去除。
消毒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药物消毒剂,并注意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创面修复科病史采集全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创面修复科病史采集全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一、病史采集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或其家属陈述填写创面修复科入院记录表(表1)中Part A的病史采集主观内容,根据患者体格检查和创面评估来填写创面修复科入院记录表(表1)中Part B的病史采集客观内容,填写时应避免主观性用词。
创面修复科入院记录表二、创面评估创面评估参考Bates- Jensen伤口评估与效果评价量表(bates- jensen wound assessment tool, BWAT),BWAT由15个条目组成,其中2个条目不计分,分别为患者的伤口名称和伤口形状;其他13个计分条目主要包括创面大小、深度、边缘、潜行、坏死组织类型、渗液数量、伤口周围皮肤颜色、外周组织水肿、外周组织硬结、肉芽组织、上皮化。
BWAT的每个条目按照其严重程度划分为1~5 分,分值与此条目对应的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总分为13个计分条目分值之和nonviable)、I(感染或炎症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M(湿性平衡Moisture imbalance)、E(创面边缘Edge of woun。
创面评估同时参考欧洲伤口管理协会提出的TIME原则[6]:T(坏死组织Tissued)。
参考BWAT和TIME原则制作本共识的创面评估表,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治疗情况,以周为单位设定不同时间节点进行创面评估,见表2。
创面评估表三、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有心电图、X线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常规、细菌培养等。
必要时可采用特殊检查进行辅助评估,比如血管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经皮氧分压、组织病理等。
四、入院诊断创面名称可分为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血管性(动脉、静脉)溃疡、癌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药物性皮肤溃疡、结核性溃疡、特殊细菌感染性创面、痛风石创面,以及各种医源性创面等。
建议以创面名称为第1诊断,第1诊断尽可能予以注明分期,以反映创面的严重程度。
糖尿病合并足部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
糖尿病合并足部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多个器官受损。
其中,足部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足部溃疡不仅给患者带来体能上的困扰,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感染、坏死甚至截肢。
因此,对于合并足部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一、足部溃疡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进行足部溃疡康复治疗之前,了解其基本原则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足部清洁和干净,并避免进一步感染。
其次,进行伤口清创和有效的排脓处理,以促进溃口愈合。
此外,适当使用外敷药物和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清洁与保护:患者应定期清洁脚部,并保持干净干爽。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轻轻洗脚,避免使用热水或刺激性药物。
此外,戴上防尘、防水的鞋袜可以有效保护足部。
2. 伤口清创:对于溃疡伤口,应定期进行清创处理。
清洗伤口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者医生指导下的合适药物进行冲洗和湿敷。
同时,去除坏死组织和结痂能促进愈合,并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3. 外敷药物和材料:针对溃疡伤口,可以选用适当的外敷药物和材料帮助愈合。
例如,胶原蛋白基质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有助于溃疡愈合;透明敷料可覆盖在伤口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并观察溃疡的改善情况。
二、足部溃疡康复治疗方法在了解了足部溃疡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后,接下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
1. 氧气治疗:氧气治疗在足部溃疡康复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提供高浓度纯氧,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氧气治疗能够增加体内活性氧分子的含量,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促进愈合。
2.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可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消除感染。
超声波能够增加组织血液流动,改善纤维母细胞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溃口面积和深度。
3. 抗菌治疗:对于足部溃疡常见的问题就是感染。
因此,抗菌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感染源,并预防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
DFU治疗
(3)感染控制: ▪ DFU合并感染是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因素。推荐IWGDF/IDSA分级系统对创面
感染严重程度分类。药敏结果前可经验性应用抗菌素,DFI为轻度感染者应选 择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物,中重度感染者应考虑是否存在混合感染, 选择针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和(或)阴性菌,按需联合针对厌氧菌的药物。 ▪ 未经治疗的、未累及肢体的糖尿病足感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轻症 患者可口服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耐酶青霉素。患肢缺血、脓肿或伴恶臭时需 考虑覆盖厌氧菌,如合并使用硝基咪唑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
DFU治疗
▪ 针对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治疗包括抗氧化应激和改善代谢紊乱。α-硫辛 酸作为强抗氧化剂已被证实能显著改善神经病变损害评分。醛糖还原酶 抑制剂依帕司他通过改善神经细胞代谢来延缓DPN症状进展 。
▪ 针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DPN,三环类抗抑郁药、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再摄取抑制剂、α2δ钙通道配体类抗惊厥药物有较多的证据支持可改善 糖尿病神经性疼痛。此外阿片类镇痛药也可用于DPN止痛的治疗。
▪ 无临床禁忌的情况下,建议年龄超过50岁且合并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ASCVD家族史、 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或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糖尿病ASCVD高危者,给予阿司匹林 (75~150 mg/d)作为一级预防,糖尿病合并ASCVD需应用阿司匹林(75~150 mg/d)作为 ASCVD的二级预防,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应用氯吡格雷(75 mg/d)作为二级预防。
(6)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MRA对动 脉闭塞段的远端流出道显影质量较高,对血管重建有参考价值。使用的钆造影剂 肾毒性小,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
经验交流31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李明昱,赵维彦#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摘要:目的 查找国内外文献,搜集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修复方法,并分类总结,从而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主要由缺血、神经病变引起,治疗上以病因出发,根据发病机制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缺血型患者首先建立下肢血液循环,再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行创面修复术;神经病变型可直接针对创面进行清创,在1期或2期修复创面。
结论 PRP、VSD、人工真皮、干细胞等新技术从病因、发病机制出发,为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外科治疗糖尿病足病为2型糖尿病多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血糖未得到长期有效控制,导致血管及神经器质性病变。
血管病变包括:动脉、小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下肢软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感染或足趾坏死。
神经病变包括:1.下肢感觉减退,足部小创口未及时察觉;2.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导致肌肉萎缩;3.交感神经递质分泌减低,汗液分泌减少以致足部龟裂,最后发展为溃疡甚至慢性创面,迁延不愈[1]。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由糖尿病足溃疡导致截肢高达85%[2]。
因此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最常用的分类为Wagner 分类。
0级:皮肤无破损,但有发生溃疡风险;1级:皮肤有溃疡,但无感染;2级:深层、穿透性病灶,但无脓肿、无骨髓炎;3级:不仅有深层病灶,而且累及骨组织,或伴有脓肿;4级:足趾或局部组织坏疽;5级:全足坏疽,主要由下肢股、腘、胫、腓等主要动脉闭塞引起。
本文就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外科治疗进行讨论。
1常规治疗1.1 控制血糖范围在6.0~11.1mmol/L糖尿病足患者大多由于服药依从性差、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血糖控制较差,多需要多学科协作会诊。
1.2 抗感染术前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并联合使用针对厌氧菌的抗生素,例如甲硝唑。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专家共识主要成果回顾
糖尿病足防治策略更新
基于多学科合作,本次专家共识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糖 尿病足防治策略,包括早期筛查、风险评估、个性化治疗 等方面。
临床实践指南制定
针对糖尿病足的不同阶段和并发症,制定了详细的临床实 践指南,为医生提供规范化的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与实践
1 2
糖尿病足知识普及
向患者详细解释糖尿病足的定义、成因、危害及 预防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日常生活习惯指导
教育患者如何改善饮食、增加运动、保持足部清 洁和干燥等,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3
自我检查与护理技能培训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查足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足部问题,同时教授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
神经电生理检查
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评估患者 神经受损情况。
高危人群筛查策略制定
高危因素识别
针对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 佳、合并血管病变等高危因素的 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筛查策略。
定期筛查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全面的足部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干 预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行业内外合作机会挖掘
行业内合作
加强内分泌科、血管外 科、感染科等相关科室 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和 管理。
行业外合作
与生物技术公司、医疗 器械厂商等合作,研发 新型治疗手段和辅助器 具,提高糖尿病足的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社会资源整合
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等 社会资源,开展患者教 育、远程医疗等服务, 提高糖尿病足的防治效 果和管理水平。
创面敷料选择
02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精华版(二)摘要《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给出的推荐意见。
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总共5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3 糖尿病足的治疗3.1 构建多学科的保肢团队推荐14:构建多学科的保肢团队,成员包括内分泌科医师、足踝外科医师、血管外科医师、感染科医师等;必要时,及时向上级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请求会诊和/或转诊,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和病死率(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理论依据:本共识在证据等级低的情况下,强烈推荐建立不同等级的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和中心,并按照患者病情严重性及时向不同等级的多学科团队或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请求会诊和/或转诊,不能延误。
(1)当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胼胝、水疱、下肢蜂窝织炎、足或踝畸形、嵌甲、营养不良趾甲和趾甲真菌感染时,要将患者转诊给1、2级糖尿病足治疗中心多学科团队。
(2)当出现严重开放性创面、重症感染、缺血或坏疽症状、夏科关节病(红、热、中足或脚踝肿胀)、新发或加重的疼痛等中的1种或多种情况时,必须立即转诊至富有经验的3级单科室糖尿病足治疗中心。
3.2 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管理推荐15:良好血糖控制(避免低血糖发生),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愈合、降低患者DFU感染和截肢风险(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理论依据:DFU愈合过程常受到高血糖的影响[37],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延长[38]。
血糖还与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有关[39];高血糖易导致糖尿病足创面发生感染,是强化血糖控制者的3.4倍[40]。
但最近一篇综述认为,强化血糖控制对DFU是有利还是有害尚不能得出结论[41]。
也有研究表明,低血糖同样是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预测因素,与低血糖引起应激反应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创面愈合受损有关[42]。
《负压伤口疗法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
《负压伤口疗法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全国专家共识
(2021版)》解读
王鸿林;叶莹;周秋红
【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
【年(卷),期】2022(36)6
【摘要】负压伤口疗法是老年糖尿病足创面治疗的辅助治疗技术之一,现被临床广泛用于老年糖尿病足创面的治疗。
但是,我国对该技术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其应用过程中出现创面出血、感染加重、组织缺血或坏死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2021年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烧创伤暨组织修复专委会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负压伤口疗法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21版)》,“共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临床研究进展,对负压伤口疗法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提出了最佳临床实践治疗方案。
因老年病人为慢性创面的主要群体,本文结合老年人群特点对该“共识”的重点部分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运用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足创面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640-644)
【作者】王鸿林;叶莹;周秋红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管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高渗盐敷料结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肿瘤病人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2.高渗盐敷料结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肿瘤病人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3.负压伤口疗法在创伤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4.负压创面疗法联合滴注冲洗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分析
5.伤口评估三角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多器官受损,其中足部溃疡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足溃疡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愈合,并且容易引发感染和并发症。
因此,针对这类患者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足部清洁与伤口护理足部清洁与伤口护理是治愈足溃疡的首要步骤。
患者应每天以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清洁双脚,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强效的去角质工具或硬毛刷等物品,避免损伤表皮。
对于已经形成溃疡的部位,需采取适当的敷料进行覆盖保护,避免二次感染。
二、控制血糖水平控制血糖水平是治愈慢性足溃疡的核心。
不断高血糖状态会阻碍伤口修复及抵御感染,因此,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注射等方式有效控制血糖。
建议患者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计划,并且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以调整治疗方案。
三、足部保护由于足部溃疡往往位于受压部位,因此足部保护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穿着过紧或摩擦大的鞋子,选择合适舒适的鞋款,并咨询专业人士寻求个性化的鞋垫以减轻足底压力。
在静息时,可以将脚垫在一个舒适高度上以减轻足底负担。
四、伤口愈合促进剂有些足溃疡由于多种原因难以自行愈合,需要使用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辅助治疗方法。
例如,贴敷含有抗菌成分的药膏或乳膏可以预防并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另外,一些新型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产品如生物活性因子或生长因子也可以应用于治疗足溃疡。
五、抗菌治疗当足溃疡出现感染时,抗菌治疗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致病菌的类型,医生可能会针对性地选择使用口服或局部应用的抗生素。
同时,患者需密切关注任何感染迹象的变化,并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六、有效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伤口愈合及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采取进行适量有氧运动、按摩足部以促进血液流动,并保持身体保暖等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推荐使用一些药物来增强微循环。
七、定期复查与康复评估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查并进行康复评估以监测伤口的修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常见临床表现为慢性溃疡,导致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趾)甚至死亡。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足部溃疡的风险达25%,其中有14%~24%的足溃疡患者需要截肢[1]。
在许多国家糖尿病足是截肢的首位原因[2],全球每2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足截肢。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3]。
糖尿病足大致分三种类型:神经型、缺血型、混合型。
我国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缺血型,而单纯神经型少见[4]。
对糖尿病足溃疡规范的评估和清创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
一、糖尿病足评估(一)糖尿病足的溃疡分级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足分级分期采用的方法主要有Wagner评级和Texas分级分期。
1.Wagner评级是Meggitt等在1976年建立,经Wagner改良后在1981年正式应用于临床。
Wagner分级越高,截肢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治愈率与好转率越低[5,6]。
是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病情发展评价应用最广泛的评级系统。
2.Texas分级是由美国Texas San Antonio大学lavery等[7]提出的,此分级包括了对创面深度、感染和缺血程度的评估。
(二)糖尿病足感染分级2016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严重程度做了分类。
二、糖尿病足创面处理糖尿病足溃疡愈合过程属于病理性愈合,易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创面难以出现正常生理性愈合的阶联反应。
因此,要重视全身因素治疗,如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外,还必须重视对慢性创面本身的规范处理,只有全身与局部的综合协调治疗才能促使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
(一)抗感染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治疗在细菌培养和药敏未出报告前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感染情况后经验性用药,在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后选择敏感抗生素。
Wagner 1、2级,轻度感染、营养状态尚良好、入院前尚未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其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等多见,青霉素类可作为首选;对于糖尿病足Wagner3~5级及中、重度感染者,这类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低,其感染以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较常见,可以选择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三代头孢(如头孢他啶)及碳青霉烯(如亚胺培南)等[8]。
对于严重感染但药敏报告未出的患者,可联合两种抗生素以覆盖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在药敏报告出来后再调整抗生素。
(二)清创及时有效的清创对促进后期创面愈合十分必要,手术清创过程中对坏死组织的识别和清除、对健康组织的保留和保护是决定清创效果的关键因素。
1.清创时机清创是糖尿病足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过早、过迟的清创均不利于启动、维持伤口的正常修复过程。
感染性创面清创:评估一旦明确后,推荐初始锐器清创处理,对于存在脓肿、气性坏疽或坏死性筋膜炎的足部感染应紧急予以相应的外科处置[9],这是防止感染扩散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形成的缺血性溃疡,锐性清创带来新的创面,清创过程中因为创伤、出血,进而启动凝血机制,从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常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引发新的组织坏死,这也是清创术后出现更大范围组织坏死的根本原因。
这种情况下,建议采用柔性清创技术,或在充分改善下肢血供且缺血组织度过再灌注损伤期后再实施手术清创。
对于湿性坏疽的清创,伴有脓肿形成的创面可切开引流以达到创面减压的目的,或对可见的坏死组织进行有限适度地清创,但不宜在未开通下肢血管或血管重建之前做扩大的组织清创或截趾。
2.清创方法(1)机械方法:①外科或锐性清创:该方法是用手术刀片清理角化边缘和溃疡基底,直到出血为止,是最快、最有效的将坏死组织及碎片从创面床清除的方法。
其优点是清创比较彻底,然而,这种方法对医师的外科技术和解剖学知识要求高,并且会使创面扩大,患者常感到疼痛难忍。
②湿-干(wet-to-dry)法:先用湿纱布覆盖创面床,待纱布变干,失活的组织黏附在纱布上随黏附物质被带走。
这种方法对组织的活性没有选择性,可能会带走新鲜肉芽组织,对没有足部神经病变的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③生物清创:将绿头蝇的无菌蛆直接放在感染的创面上,利用蛆虫消化坏死组织和病原体的特性进行清创。
然而在我国目前没有上市的医用生物蛆虫,并且患者对蛆虫存在抵触情绪。
(2)非机械方法:①酶促清创:胶原酶软膏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的酶学清创药物,可直接应用在伤口区域,降解胶原组织。
其优点是换药方便、患者痛苦小。
②多聚糖滴剂和葡聚糖高聚体多聚糖胶:亲水性强,能快速吸收坏死组织的渗出液,优点是能直接使用、技术要求低。
③水凝胶:这种敷料为创面提供潮湿的环境,促进自体酶发挥酶溶清创作用,是机体自然清创过程的补充,优点是适用于伤口的任何阶段、对伤口无害、技术要求低,与其他清创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见效晚。
(3)超声清创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乳化和止血效应,在冲洗射流中通过空化微射流和强大的压力去除创面表面和深层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涤荡污染伤口的异物,有效清除细菌,促进创面愈合[10]。
相比传统方式,该法可以比较彻底地清创,同时还保护正常组织、神经和血管,减小创口,同时,对复杂不规则、创口较深、感染较严重的创面有深入的清创效果[11]。
三、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一)湿性敷料的应用湿性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原理是其能够为伤口提供较为潮湿的环境,坏死组织可被渗出液水合而释放组织细胞自身的纤维蛋白溶酶以及其他蛋白溶解酶,水解坏死组织,有利于吸收而达到清创效果[12]。
湿性敷料能够营造一个相对密闭、潮湿的环境,在创面局部的微环境形成低氧张力,这种低氧环境能明显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增生、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生长因子以及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另外,湿性愈合疗法可以保护创面,隔绝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降低感染率。
湿性敷料主要包括水胶体、水凝胶、藻酸盐和泡沫敷料。
1.水胶体敷料这类敷料通常包括一个支持材料(如半透薄膜、泡沫或聚酯纤维无纺布)和一层亲水/胶体粒子,可能含有生物相容性的凝胶蛋白质或多糖。
当接触伤口渗出物时,这些材料将吸收伤口液体,因此可以创建一个潮湿的环境。
此外,它们也是水和氧气的半透膜。
然而,也有质疑水胶体敷料是否适于用在感染较重的伤口,由于缺氧和过度潮湿的环境可加强坏死组织的自我分解,可能增加伤口处感染的风险。
凝胶通常应用于形成颗粒和上皮形成的伤口,因此也可用于坏疽伤口,利于促进伤口清创。
2.水凝胶敷料这类敷料主要是用于维护高度潮湿的伤口环境。
水凝胶可以共价或非共价交联,以控制不断膨胀的能力和维护其构象结构。
水凝胶能够促进清创的组织自溶,更有效地干燥伤口,很少有渗出液。
这类伤口敷料的一大优点是,它们通常可以较好地应用和去除,对伤口床干扰较少。
但是水凝胶敷料如果用在分泌物过多的创面,会导致创面浸渍而无法愈合。
3.海藻酸盐敷料海藻酸盐能够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吸收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与Ca2+、Mg2+、Ba2+和Mn2+等二价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可逆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还能够结合生长因子,在细胞移植和伤口敷料中广泛运用。
4.泡沫型敷料泡沫型伤口敷料主要用于中等或高引流伤口。
通过选择不同的聚合材料、控制泡沫塑料的厚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吸收伤口渗出液,保护创面。
(二)封闭式负压伤口治疗传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法耗时长,效果差,封闭式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创面环境,加速创面愈合。
采用封闭式负压伤口治疗后,患足局部肿胀减轻,创面状况改善,肉芽生长加快,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植皮、异体植皮或其他修复方法,能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截肢率。
封闭式负压伤口治疗使创面与外界隔绝,可以达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效果,持续负压使创面渗出物立即被吸走,从而有效保持创面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最终达到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改善微循环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目标[13]。
(三)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自体皮瓣移植1.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皮瓣移植其基质是同种异体皮肤经过特殊处理去除皮肤组织内的细胞以及抗原成分而保留细胞外基质的生物材料,其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无免疫原性的特点,是大片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机体形态及功能的新选择[14],可用于覆盖伤口创面、修复体表组织缺损。
为保证修复成功,要求创面有较好的血供,并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完善止血。
2.自体皮瓣移植自体皮瓣移植术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严重肢体外伤纵向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血管、神经和骨等重要组织损伤暴露时,需覆盖裸露的血管、神经等组织,而游离皮片的移植无法修复,溃疡部位又无使用局部转移皮瓣或带蒂皮瓣的条件,且皮肤缺损面积大,受伤部位特殊,此时可考虑使用自体皮瓣修复创面。
(四)自体血小板凝胶治疗自体血小板凝胶是将富含血小板的患者血浆加入含有凝血酶、氯化钙激活物和生长因子的凝胶样物质,局部应用能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再生。
2001年Margolis等[15]开始研究应用自体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取得良好疗效。
近年来,自体血小板凝胶技术是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热点。
自体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较为公认的主要是其中富含的白细胞和生长因子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6]。
一方面,白细胞有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白细胞还能影响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促进血管再生有重要的作用。
自体血小板凝胶中的纤维蛋白,因其具有黏附特性和纤维结合素的作用,本身就具有潜在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当自体血小板凝胶均匀覆盖皮肤溃疡创面后,由于血小板破裂,在创面或溃疡表面覆盖一层上述高浓度的生长因子促进创面的愈合,血小板本身及血小板活化释放一些抗菌活性肽来抵抗微生物以防止创面感染[17]。
(五)创面生物制剂(细胞因子)治疗现代创面修复概念认为,当机体受损伤时,损伤部位的周围组织或细胞会分泌多种促创面愈合因子,如: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成肌细胞等。
实验证明,自发的创面修复达不到最大速度,其分子环境中的细胞因子也达不到最适水平,特别是多种难愈性创面,致使创面长期难以愈合,而通过外加这些细胞因子的方法,可加速创面的愈合。
目前应用于临床并制成创面生物制剂的细胞因子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
但具体哪种生长因子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效果最好,目前尚无定论,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四、截肢指征及避免原则对糖尿病足实行的截肢/截趾手术,是一种破坏性致残的方法,由于难愈性创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或肢/趾已丧失功能无保存价值或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选择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