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常见配色方法

合集下载

工笔画染色十二法详解

工笔画染色十二法详解

工笔画染色十二法详解工笔上色十二法在工笔花鸟画中,勾线固然重要,但用色也是重要的一环。

总结工笔上色的十二种染法。

即:润染、褪染、分染、提染、背染、干染、调染、罩染、渲染、衬染、点染、湿染十二种,说明如下:1、润染:又叫冲染,主要用于工笔花鸟画。

在画花瓣上,可以同时使用三支笔,一支笔按需要调好水粉,原则上是“水要饱满”、“粉不要多”,另一支是干水笔,再一支是调上色的笔,(按需要调上或红或紫等色)。

画时先用色笔在一个花瓣的根部点一块,边沿的凹处点一些,不等干马上将另一支水粉笔冲染进去,如嫌太多,则可用干水笔略吸一吸,但笔毛不可接触画面,以免影响她的自然灵活的味道,而现出机械的笔道道。

这样画,干了以后,花瓣的边沿,显出一条深深的线,比之单纯勾线自然而巧妙得多,整个一朵花画完,干了以后,可以于瓣根加点重色醒醒清楚。

这种画法,能把花朵的质感充分表达出来,弄得好,实可以说比真的还美,达到“妙造自然”的程度。

小朵的花,用润染法最好。

画花叶时,可先使花青调藤黄成草绿色点染,趁其没干,马上以矿物色三绿点藤黄冲进去,水分不能少了,干后再以草绿色提染,也得自然之妙。

另外,在花卉的嫩枝干上也可以用这方法。

花鸟画家陈之佛的作品,润染方法很妙,极为典型。

初学时先勾线而后如此着色,效果很好;熟练以后,不勾线,单用没骨润染,效果更好。

清代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基本上是用这种润染法。

就是矿物色用的很少,我们如能尽量使用好矿物色,那就更漂亮了。

这种润染方法,根据不同需要,有时可以冲水,有时可以冲粉,有时可以冲其它的水色。

也可以在一片花叶上,先使植物色草绿画出来。

而后,局部地用不同的水或水色冲之,有变化无穷之妙。

2、褪染:也是一手操用三支笔,一支调深色,一支调上浅色,再一支清水笔。

画时先使深色于瓣根部画起,接着用浅色往外褪,再接着用水笔褪到瓣边,呈现出由瓣根到瓣边从深到浅的渐变关系。

这种染法的主要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要求均匀,不露笔痕。

适用于大花瓣和大片花叶。

国画的配色方法

国画的配色方法

国画的配色方法
1.笔中调色法: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直接在纸上绘画或渲染,颜色可以产生自
然融合的效果,比先在碟中混合调出的颜色更加鲜艳、亮丽。

2.碟中调色法:用毛笔蘸颜料在碟中混合均匀,调配出所需的色彩。

这种方法易
于掌握,颜色较为均匀。

3.纸中调色法: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多用透明的植物颜料。

当画面色
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时,可以用此方法来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

4.罩色法:以平涂为主,以水色和半透明色覆盖。

用笔要轻,颜色要淡,表达出
朦胧含蓄的效果。

5.渲染法:同时用两支笔,一支蘸颜色涂上,一支蘸清水把颜色化开去,产生由
浓到淡的色彩变化,以表现物象的明暗,或云雾的显隐。

6.烘托法:在一层颜色未干时接着上第二层颜色,使颜色相互渗化融合,产生自
然过渡的色彩效果。

7.点染法:用毛笔蘸上颜色,一笔落在纸上,然后迅速将笔提起,让颜色自然渗
开,形成不规则的点状色块。

这种方法多用于表现树叶、花瓣等物体的质感。

8.撞色法:两种不同颜色的墨水,相遇后发生扩散和渗透现象,形成独特的视觉
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表现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观。

9.积墨法:用淡墨一层一层地积起来,表现出物体的层次感和质感。

这种方法常
用于表现山石、树木等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10.泼墨法:将墨汁泼洒在纸上,形成不规则的形状和纹理,再根据需要添加其他
颜色和细节。

这种方法常用于表现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观。

以上为国画的常见配色方法,仅供参考。

在实际创作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效果进行调整和创新。

工笔画知识:还在为不会调色而烦恼?常用的色彩及配制方法教你

工笔画知识:还在为不会调色而烦恼?常用的色彩及配制方法教你

工笔画知识:还在为不会调色而烦恼?常用的色彩及配制方法教你工笔画的用色基本包括两大类:石色和水色。

石色石色又叫矿物色,色泽沉稳凝重,覆盖力强,性能较稳定,不易褪色。

常用的石色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赭石等。

这些颜料来自天然的矿石,经过多道程序加工制成粉末状,用时只需兑入胶水、清水,在乳钵内研细、调匀即可使用。

水色水色又叫植物色,色泽纯净透明,是打底和罩色的重要颜料,常用的水色有花青、藤黄、胭脂等。

工笔画中常用的色彩及配制方法以下色彩涵盖了后面实战案例中大部分的色彩调配。

常用且必备的国画色彩色墨结合颜色与水墨相结合,会出现新的色值和特有的韵律。

这里介绍几种的主要颜色。

常用的混合色国画中有些颜色经过调和后会呈现鲜亮的效果,而另一些颜色调和后的效果却很晦暗。

工笔画绘制中也常遇到需要通过将几种颜色混合来表现画面效果的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工笔画中常用混合色的调色方法,初学者在绘制前可以试着在调色盘上将一些常用的颜色两两混合,熟悉调色后色彩的变化,再开始作画。

混合色的使用使用混合色在使用时应当注意画面的韵味,淡雅古拙是国画的特色。

而在工笔画中,颜色过于艳丽,是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

颜色要经过过渡,晕染时尽量体现颜色的渐变,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

建议初学者细心建立一个色谱,将除了基础色以外,调配得到的颜色,点画记录在这个色谱上,以便在工笔画中运用。

常用的需要调配的色彩草绿: 花青+藤黄,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时最常用的色彩之一,花青与藤黄比例依据实际画面需要调整。

芽绿: 藤黄+花青+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和嫩叶的底色。

赭墨: 赭石+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叶尖及被虫咬蚀的部分。

赭绿色: 赭石+花青+藤黄,有时为了表现老干透出绿色的感觉时使用。

粉黄色: 藤黄+白色,点花蕊时使用,也作为黄色花的底色使用。

橘红色: 朱膘+少许曙红,作为绘制红色花的辅助色彩。

赭黄色: 藤黄+少许赭石,提染黄色花时使用。

工笔花鸟画法设色技法

工笔花鸟画法设色技法

工笔花鸟画设色技法
工笔花鸟画的设色技法包括:
1. 平涂法
•用单色平涂花鸟的形状,不分浓淡变化。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整体形状和结构。

2. 渲染法
•用同一种颜料的不同浓度,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逐渐渲染出花鸟的体积感和层次感。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明暗和透视关系。

3. 罩染法
•先用薄色平涂底色,再用浓色罩染。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色彩层次和丰富性。

4. 点染法
•用笔尖蘸取颜料,点染出花鸟的细节和纹理。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羽毛、花瓣等细节。

5. 撞水法
•笔蘸水后再蘸取颜料,用笔尖轻轻敲击纸面,产生水痕和颜色的交融效果。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湿润感和动态感。

6. 勾勒法
•用细线勾勒出花鸟的轮廓和细节。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线条美感。

7. 晕染法
•用水笔或湿笔将颜料晕开,产生柔和的色彩过渡效果。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背景或虚实效果。

8. 擦笔法
•用纸巾或布条擦拭湿润的颜料,产生柔和的色彩效果。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晕染和过渡。

9. 提染法
•用细笔蘸取颜料,在已经干透的底色上提染,产生色彩叠加效果。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局部提亮或加深。

10. 叠色法
•将不同的颜料叠加在一起,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

•适用于表现花鸟的复杂色彩。

国画颜色配色表

国画颜色配色表

国画颜料配色表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赭绿色: 赭石+草绿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 汁绿+藤黄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 藤黄+朱膘;画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墨青色: 花青+墨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画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 三绿+白粉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 酞青蓝+三青朱红色: 朱膘+曙红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 藤黄+白色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青蓝色:石青+酞青蓝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画枇杷果、葫芦用色;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朱红:曙红+藤黄樱桃、柿子根据需要藤黄用量非常少或不用。

工笔画调色

工笔画调色

工笔画调色1.酞青兰+石青+墨=藏蓝色(背景)2.藤黄(半)+白(半)=粉黄(点花心)3.藤黄(80%)+朱标(5%)+花青(15%)=汁绿(反叶、嫩叶、花托)4.花青+墨=墨青5.酞青兰+曙红=紫色6.酞青兰(60%)+藤黄(40%)=翠绿色(南方绘制叶色)7.酞青兰(半)+藤黄(半)=草绿(常规)8.酞青兰(多)+藤黄(少点)+朱标(点点)=草绿(兰些)9.草绿+胭脂(少许)=老绿10.白+曙红(少)=粉红11.酞青兰+墨(少些)=花青12.曙红+墨(少)=胭脂13.草绿+翡翠=绿色14.草绿+墨(少)=墨绿色15.花青(70%)+藤黄=老绿16.汁绿+藤黄(少)=芽绿17.酞青兰(少)+藤黄=芽绿18.曙红(少)+白=粉红19.酞青兰+藤黄+翡翠(少)=翠绿色20.胭脂+朱标=墨(少)=豆沙色21.墨+曙红=墨红22.桔黄+曙红(少)=橘红色23.藤黄+朱标=桔黄24.藤黄+朱标+墨=米黄25.藤黄+花青(少)+赭石=芽黄色26.藤黄+朱标+墨+三绿=檀香色27.朱标+大红(少)=朱红28.曙红+墨(少)+花青(少)=墨红色29.赭石+藤黄+三绿(少)=赭黄色30.赭石+草绿=赭绿31.墨+藤黄+朱标+三绿(点点)=土黄32.朱标+墨+曙红(少)=红赭色33.红赭色+藤黄(少)=古铜色34.三绿+墨(少)=灰绿35.白+淡墨=灰色(白头翁羽梗)36.藤黄+赭石(少)=赭黄(细竹枝)37.藤黄+朱标(少)=中黄色(竹竿)38.酞青兰+藤黄+三绿(少)=翠绿色(竹正叶)39.赭石+藤黄+曙红(少)=米黄40.朱标+曙红(少)=橘红41.朱标+墨+石绿(少)=栗色42.白+三绿(少)=粉绿43.汁绿+藤黄(少)=芽绿44.草绿+藤黄+朱标(少)=汁绿45.藤黄(70%)+朱标(20%)+三绿(10%)=檀香色46.藤黄(70%)+朱标(30%)=米黄47.朱标(60%)+墨(40%)=老绿48.石绿+白色=三绿————白色加的越多则变成四绿、五绿。

工笔画颜色调配方法

工笔画颜色调配方法

工笔画颜色调配方法

橄榄绿调法:
草绿加土黄,颜色亮的话加点点墨绿
其它颜色调法:
熟褐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复 + 玫瑰制红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朱红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暗红色 = 玫瑰红 + 纯黑百色
紫红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褚石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
粉蓝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蓝绿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灰蓝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浅灰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
粉绿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黄绿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墨绿色 = 草绿色 + 纯黑色
粉紫色 = 纯白色 + 纯紫色
啡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藤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桔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土黄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扩展资料:
1、间色不等量的调配:
品红1+黄1=红
品红1+黄3=深黄
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
黄1+青3=墨绿
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
品红3+青1=青莲
2、复色不等量调配:
黄1+品红1+青1=黑
黄1+品红2+青1=棕红
黄1+品红4+青1=红棕
黄1+品红2+青1=橄榄绿
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工笔画颜色搭配

工笔画颜色搭配

工笔画配色表1.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3.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4.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5.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6.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7.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赭绿色: 赭石+草绿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 汁绿+藤黄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 藤黄+朱膘墨青色: 花青+墨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 三绿+白粉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 酞青蓝+三青朱红色: 朱膘+曙红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 藤黄+白色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青蓝色:石青+酞青蓝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

技法工笔画上色染色技法介绍以及各种技法的注意事项

技法工笔画上色染色技法介绍以及各种技法的注意事项

技法工笔画上色染色技法介绍以及各种技法的注意事项传统的工笔画着色方法,工笔人物画的设色着染,十分重视工艺过程,具有一整套独特的着色技法,这些技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习惯和中国特有的毛笔、墨、胶彩颜料(无论矿石色,还是植物色均以胶水为调剂)和丝绢宣纸等工具材料互为作用而形成的,是历代前贤画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使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所以得以流传至今并仍在不断发展丰富。

兹分述于后:晕染法:也叫渲染法,是工笔画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着染方法。

具体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笔蘸墨或颜色,另一支笔蘸干净的清水,先用蘸色笔顺线的一侧或深暗的部位着上颜色或墨,接着以水笔晕开,让颜色顺着水粉,由浓而淡自然开晕,逐渐消失,不出痕迹。

晕染的要点是:色笔所含的水分要比水笔饱满些,这样,色彩方容易晕开来。

若色笔水分少而水笔含水多,不但云不开颜色,还会使水分倒流入颜色,出现斑驳的色渍难以收拾。

但水笔也不能水分太少,水笔含水少即使将颜色晕匀,也会枯燥不润效果不好。

渲染应不露笔痕,痛快流畅,要做到这一点,色笔与水笔要迅速倒换,交替使用,迟疑不得,稍一迟疑,便会渲染不匀,留下笔痕。

最好能学会一只手同时拿两支笔并不难,与拿筷子的方法差不多,关键是倒笔时,要靠中指灵活地拨动,将不用的笔横起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与使用中的笔呈十字交叉。

两支笔迅速交替,晕染自然得法。

张惠敏工笔人物画《青春》平涂法:也是人物工笔画常用的着染方法,主要用于涂底色。

涂大块色和罩染。

首先将颜色在色碟中调匀,要注意好计划用量,一次调足,宁多勿少,免得少了不够用,再调配时难以一致。

用较大的笔蘸色均匀涂敷,涂值物质色宜用软笔,如大着色、大白云等,涂矿石色则要用硬毫,如兰竹,点梅类。

行笔时要一笔挨一笔朝一个方向运行,手劲要匀,不能东一笔西一笔地胡涂乱抹,尤其不要在一个地方来回涂多次,不然,便会出现水渍花斑或厚薄深浅不一的情况。

平涂法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要想涂得平,涂的均匀,又不露笔痕,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史上最全的工笔画画法设色技巧步骤大全,工笔花鸟常用色彩调配表

史上最全的工笔画画法设色技巧步骤大全,工笔花鸟常用色彩调配表

史上最全的工笔画画法设色技巧步骤大全,工笔花鸟常用色彩调配表1冲染法。

冲染法也称撞染法,积水积色法。

积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清水。

积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颜色,一般是点入石色。

这两种办法最好先把画纸裱在画板上再进行。

工笔常用色彩调配表12撒盐:特技的一种。

铺好底色后,趁湿在上面撒上食盐,任其自然渗化,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3涂蜡:特技的一种。

在未画或画到中间过程时,在画面上不规则地涂抹上一些石蜡,使画面产生局部不挂色的班驳效果。

此法也可表现下雨时的效果。

4皱纸:勾好白描稿后,用喷壶把画稿稍微打湿,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画稿慢慢攥在一起轻轻揉搓,再展开扶平,用大白云笔蘸事先准备好的颜色(颜色略重),在画稿的背面皴擦点染,使颜色渗透,画稿正面产生碎瓷般斑驳的效果。

7水洗:是画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使画面更加统一、协调,同时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画面更加沉稳。

水洗时,先用清水把画稿打湿,用白云笔轻轻洗刷,可整体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把画稿弄破。

也可以在画面颜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洗。

工笔常用色彩调配表关于用具绘制工笔牡丹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

下面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

因为考虑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里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1、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

笔者常用的底色笔有五寸、二寸、寸半底纹笔,底纹笔要求全为羊毫所制,笔锋柔软蓄水能力强,主要用来平涂底色。

染色笔方面我一般都是采用大白云,其中填色的大白云要求狼毫成分略少一些(纯羊毫也可),色易填润。

染色的大白云则选择稍硬一些的,色易拖开。

在勾线笔的选择上,勾勒花头和叶子我一般采用定制的长锋兔尖美工描笔,勾线时既可婉转自如又不失轻盈灵动。

勾花用新笔,勾叶可用稍旧一点的笔,因笔中含胶渐多,笔锋较之新笔硬朗不少,很适合表现叶子的质感。

45种中国画颜色调配技巧,快看!

45种中国画颜色调配技巧,快看!

45种中国画颜色调配技巧,快看!要学好中国画,调色是无法绕开的基本功。

也是很多画家毕生研究的一门高深学问。

在绘画中,颜色的调配很难准确把握。

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千变万化,让人惊叹!调色是一门很神奇的技术,让很多画家着迷,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试验,希望能准确找出其中的配比规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国画的调色技巧和方法,非常实用,其中有很多颜色配比,书本上找不到,喜欢绘画的小伙伴,有福了!国画调色方法一、笔中调色毛笔蘸2、3种颜色,直接在纸上绘画或渲染,比在画板或碟中混合调出的颜色更加鲜艳、亮丽。

二、碟中调色用毛笔蘸颜料在碟中混合均匀,调配出所需的色彩。

三、纸中调色也叫“罩色”,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多用透明的植物颜料。

当画面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时,可用此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

颜色调配国画颜色种类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

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

多用于画花卉、禽鸟羽毛。

朱膘:色橘红。

多用于画花卉。

赭石:色红褐。

用于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石青:色青。

(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来画叶或山石。

石绿:色绿。

(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

用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粉:色白。

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它颜料。

花青:色藏青。

用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

藤黄:色明黄。

用以画花卉、枝叶等。

赭石:暗棕色。

矿物质,可做颜料。

雌黄:橙黄色。

矿物质,半透明,可制做颜料。

雄黄:矿物质。

别名石黄、黄石。

石黄:国画颜料,即雄黄。

洋红:色橘红。

用以画花卉。

何神之花鸟画国画常用颜色调配方法及比例1. 草绿色: 70%花青+30%藤黄。

(花卉、叶子常用色)2. 汁绿色(嫩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

(反叶、嫩叶、丝瓜、黄瓜等常用色)3. 老绿色:草绿+墨(微量)。

(暗叶常用色)4. 三绿色:石绿+白色。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国画配色表1.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3.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4.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5.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6.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7.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赭绿色: 赭石+草绿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 汁绿+藤黄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 藤黄+朱膘墨青色: 花青+墨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 三绿+白粉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 酞青蓝+三青朱红色: 朱膘+曙红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 藤黄+白色==============加入秦巴春筱补充的几条: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青蓝色:石青+酞青蓝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一.笔中调色法1.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

工笔画的18种基本染色技法

工笔画的18种基本染色技法

⼯笔画的18种基本染⾊技法⼯笔画中线条是⾻架,是灵魂,是中国画中笔情墨趣的重要体现!⼯笔画使⽤“尽其精微”的⼿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

今天墨尖整理出⼯笔画的基本染法,供初学者学习参考。

基本染法及相关的重要技法1、双钩⼯笔画中,尤其是⼯笔重彩画,双勾设⾊是最为明显的画种特征。

“双勾”就是物体的体现是靠“线条勾勒”⽽出的意思(原为书法术语:法书上⽯,沿其笔⾯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

⼯笔画中,尤其是⼯笔重彩画,双勾设⾊是最为明显的画种特征。

“双勾”就是物体的体现是靠“线条勾勒”⽽出的意思(原为书法术语:法书上⽯,沿其笔⾯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

2、平涂在⼀定范围内均匀填涂某⼀种没有浓度变化的⾊彩,称为平涂。

⼯笔画的基础技巧之⼀。

如本图所⽰⽵⼦的正叶即为平涂淡翠绿⾊,反叶是平涂淡汁绿⾊。

基本没有任何浓淡变化,⾊彩也不能超出物体的轮廓墨线以外。

3、统染在绘制⼯笔的过程中,根据画⾯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叶⼦、⼏⽚花瓣统⼀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彩关系,称为统染。

如本图所⽰⽵叶⽬前就是⽤淡花青进⾏了统染,主要就是根部往尖部⼤⾯积统染,根部的主筋附近没有留⽔线,统染其实就是⼀种⼤范围⾊调的渲染。

4、分染⼯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技巧。

⼀⽀笔蘸⾊,另⼀⽀笔蘸清⽔,⾊笔在纸上着⾊以后,再⽤⽔笔将⾊彩洗染开去,形成⾊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为了和统染有所区别,我们通常将⼩⾯积、局部的、较为细致刻划的渲染称为分染。

如本图所⽰⽵叶部分进⾏了分染,这⼀步已经留出左右的⽔线,每⽚⽵叶的⾊彩都互相不混淆,画⾯慢慢的就细致起来了。

5、提染分染接近完⼯时⽤某种⾊⼩⾯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称为提染。

分染接近完⼯时⽤某种⾊⼩⾯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称为提染。

6、罩染在已经着⾊的画⾯上重新罩上⼀层⾊彩并局部渲染。

如本图所⽰⽵叶最后表层的翠绿⼤⾯积平涂,到达叶尖部分以后,淡淡染开,就是罩染的处理⼿法。

工笔画配色表及技法

工笔画配色表及技法

工笔画配色表及技法一、工笔画配色表1、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

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

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

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doulv=豆绿色(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mohong=墨红色(曙红+稍许墨)zhelv=赭绿色(赭石+草绿)gutong=古铜色(朱磦+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zhilv=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 huilv=灰绿色(三绿+少许墨)yallv=芽绿色(汁绿+藤黄)mihuang=米黄色(藤黄+朱磦+少许墨)juhuang=桔黄色(藤黄+朱磦)moqing=墨青色(花青+墨)zangqing=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jianghong=绛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 zise=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 molv=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laolv=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cuilv=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hese=褐色(赭石+墨)tanxiang=檀香色(藤黄+朱磦+少许三绿)lanhui=蓝灰色(花青+白粉+少许三青)dousha=豆沙色(胭脂+朱磦+少许花青) tuhong=土红色(朱磦+少许胭脂) qinglv=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 silv=四绿色(三绿+白色) yanzhishui=胭脂水(胭脂+大量水)qinghui=青灰色(花青+少许墨+白色)lanse=蓝色(酞青蓝+三青)zhuhong=朱红色(朱磦+曙红)ziqing=紫青色(胭脂+少许酞青蓝)fenhuang=粉黄色(藤黄+白色) honghe=红褐色(墨+胭脂+少许朱磦)二、工笔画技法之名词解释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

国画工笔颜色调配

国画工笔颜色调配
41. 赭黄:约30%赭石+70%藤黄调配而成,仿古画风常用底色,浅色花头、禽鸟也常用来分染底色,黄色花头暗部提染可以此色。
42. 肉色:约75%白粉+20%朱膘+5%曙红调配而成,工笔人物面部常用底色,花鸟中红叶反面也常用此色做底色。
43. 褐色:约20%墨+80%赭石调配而成,叶子虫蚀部分渍染、重彩画风中反叶底色、老干、坡石暗部色彩都可用此色。
50. 草绿:约35%花青+65%藤黄调配而成,工笔画最常用色彩之一,一般叶子的最后罩色均用此色。
51. 翠绿:约35%酞青蓝+65%藤黄调配而成,工笔画最常用色彩之一,白色花头的暗部、重彩叶子的表色甚至现代工笔的背景都可用此色,
52. 汁绿:约15%花青+80%藤黄+5%朱膘调配而成,工笔画常用色彩之一,嫩叶、托叶、反叶底色、白色花头暗部分染、白色鸟类暗部分染等
18. 墨青色:花青+墨
19. 藏青色: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20. 绛红色:胭脂+朱膘+少许墨
21. 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
22. 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23. 老绿色:草绿+少许三绿
24. 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25. 褐色:赭石+墨
26. 檀香色: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27. 蓝灰色: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56. 黄绿:约30%三绿+70%藤黄调配而成。非常娇嫩的色彩。常用来作为型白色花头的分染色,新开的荷花莲蓬也常用此色分染
57. 灰绿:约10%墨+90%三绿调配而成,一种色彩纯度较底的绿色,可用来直接作为反叶底色,烘染背景时也常用此色。

中国画的配色方法有哪些

中国画的配色方法有哪些

中国画的配色方法有哪些
中国画的配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对比色法- 使用色环上互补的对比色,如红绿、橙蓝、黄紫等对比,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2. 类比色法- 使用相邻的类似色调,使画面色彩和谐统一,如不同深浅的红、黄、绿等。

3. 冷暖色法- 结合暖色和冷色,使画面有冷暖反差和空气感。

4. 明暗色法- 运用颜色的明度对比,表现光影关系。

5. 抑扬色法- 主色调与辅助色调的搭配,主色形成画面的基调。

6. 带反色法- 在主色中点缀小面积的反色,起到修饰衬托作用。

7. 单色渐变- 一种色彩不同深浅层次的渐变,表现质感。

8. 对象本色- 根据描绘对象的本色着色,使画面更真实。

9. 灰化色法- 使用低彩度、低纯度的灰色系。

10.意境色法- 色彩手法与意境表现相结合。

国画调色方法

国画调色方法

国画调色方法
6. 淡彩Leabharlann :淡彩是指使用较浅的颜色进行绘画,以表现出柔和、清淡的效果。可以通过稀 释颜料或者轻柔的笔触来实现淡彩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国画调色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在实践中,艺 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调色方法,并进行实践和探索。
国画调色方法
国画调色方法是指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使用颜料进行色彩的调配和运用的技巧和方法。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国画调色方法:
1. 水墨渲染法:水墨是国画中最常用的颜料,通过调节水墨的浓淡、水分的多少和笔触的 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灰度和层次感。
2. 重彩法:重彩是指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进行绘画。在国画中,可以使用颜料进行调色 ,然后用较浓的颜色进行上色,以突出形象的鲜明和立体感。
国画调色方法
3. 透彩法:透彩是指通过颜料的透明性和叠加效果来表现色彩的深浅和层次感。可以使用 透明颜料,如蓝宝石、翡翠绿等,通过叠加和调配来表现出不同的色调和明暗。
4. 点彩法:点彩是指使用颜料点描的方法进行绘画。可以使用细小的笔触或者点状的颜料 来表现细节和纹理,以及色彩的变化和过渡。
5. 渐变法:渐变是指色彩在画面中逐渐过渡和变化的效果。可以通过调配颜料的浓度和颜 色的混合来实现渐变效果,以表现出光影和空间感。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国画配色表1.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3.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4.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5.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6.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7.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赭绿色: 赭石+草绿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 汁绿+藤黄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 藤黄+朱膘墨青色: 花青+墨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 三绿+白粉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 酞青蓝+三青朱红色: 朱膘+曙红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 藤黄+白色==============加入秦巴春筱补充的几条: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青蓝色:石青+酞青蓝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一.笔中调色法1.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如画嫩叶时常同时蘸二种对比色来画出娇嫩的感觉..赵少昂 1991年作鸢尾花白荷秋葵豆蔻草拆页四开二.碟中调色法1.着色前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把颜料混匀再画;如此画出的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三.纸中调色法1.就是罩色法..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在上好色後;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四中国传统色彩样本与描述国画用色银朱:呈暗粉色..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广东产的花青..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黄色..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8220;妄下雌黄&8221;;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8220;信口雌黄&8221;..雄黄: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黄石..石黄:国画颜料;即雄黄..洋红:色橘红..用以画花卉..古典文学常见的色彩词鎏金:中国传统的一种镀金方法;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刷在银胎或铜胎器物上..飞金泥金、洒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洒金一说是指带斑点的图案..描金:为使器物美观而在其上用金银粉勾图、描绘作为装饰..花黄:古代妇女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云斑:在颜色比较淡的或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或斑点如在大理石上..云母纹:像云母断面及砂子闪烁光泽的纹理..下面按色系来介绍颜色..红色系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8220;绯&8221;;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丹:丹砂的鲜艳红色..彤:赤色..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嫣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炎:引申为红色..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绾:绛色;浅绛色..枣红:即深红..檀:浅红色;浅绛色..殷红:发黑的红色..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黄色系鹅黄:淡黄色..鹅咀的颜色..鸭黄:小鸭毛的黄色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橘黄:柑橘的黄色..橙黄:同上..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缃色:浅黄色..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 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棕黑:深棕色..棕红:红褐色..棕黄:浅褐色..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赭色:红色、赤红色..琥珀:褐色:黄黑色枯黄:干枯焦黄五国画颜料配色表1.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3.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4.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5.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6.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7.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赭绿色: 赭石+草绿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 汁绿+藤黄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 藤黄+朱膘..画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墨青色: 花青+墨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画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 三绿+白粉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 酞青蓝+三青朱红色: 朱膘+曙红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 藤黄+白色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青蓝色:石青+酞青蓝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画枇杷果、葫芦用色..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朱红:曙红+藤黄樱桃、柿子根据需要藤黄用量非常少或不用各种颜色+水可以使其变深或变淡。

工笔画的十八种染色技法

工笔画的十八种染色技法

工笔画的十八种染色技法一、国画工笔画的一般绘制步骤:工笔重彩花鸟画区别于没骨画与写意画的一种画。

是一种工细的画法,它是用线勾出轮廓,然后着色,所以也叫双勾法。

工笔画线条的粗细,浓淡变化不大,要求笔笔送到,线条之间衔接要求严谨,不留空隙,清晰完整。

再轮廓内着色,着色的方法基本是渲染,靠多遍完成。

工笔花鸟画对动植物的生态,精神都要求表达的真实具体。

用色夸张,装饰性强。

工笔重彩花鸟画工致耐看,沉厚庄重,富丽堂皇,鲜艳动人。

工笔花鸟画的制作步骤:一起稿和勾线。

二晕染底色。

三敷染表色。

四深入刻画和调整。

(一)起稿和勾线工笔重彩落墨之后很难改动,所以起稿时一定严肃认真,要求精细准确,笔笔肯定。

墨线的深浅根据对象本身的色调来决定。

譬如:白色或淡色浅色画墨线要浅,重色画与质地坚硬的物象墨色要深。

如枝叶还应视远近层次及光暗变化使用墨色(焦浓淡重清)勾线除墨色深浅外,重要在用笔。

用笔有强轻重疾徐等变化。

线条有粗细,长短,曲直之粉要根据物质质感用笔。

一张好的白描也是一张好画。

(二)晕染底色工笔画把墨当色来用,画某些东西须用墨来大第色,如枝干,山石走兽等着色之前先打好墨底,这是工笔重彩画特殊的表现方法。

按凹处暗,凸处明与近处真切色重,远处需浑色淡。

晕染出物体的转折起伏用墨色表现出体感质感及明暗。

(三)敷染表色一般是先染花头,再染叶子。

花先染淡色花再染重色花。

染花先从画面最前边的突起部分染起。

有些地方须罩染矿物质颜料,如: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等。

使用石色需先用草绿打底。

如石青花色先用花青打底。

着石绿叶先用草绿打底等。

上石色如遍数多需罩一层淡矾水,使下面的颜色固定,再染色不能和下面的颜色搅浑。

初学者要稳重,不要心急。

(四)经过以上几步,画面大的色彩效果基本完成。

但有些细部还要深入刻画,象花蕾,花蕊花萼嫩叶叶芽叶筋等。

使画面完整。

最后要调整收拾,中国画讲“大胆落墨,细心收拾”,一幅画的最后效果如何,跟这一不有很大关系。

该加强的加强,该减弱的减弱,主题突出统一和谐。

工笔画的基础技巧——15种基本染法,不收藏亏大了!

工笔画的基础技巧——15种基本染法,不收藏亏大了!

工笔画的基础技巧——15种基本染法,不收藏亏大了!111在染色上,“晕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分染,是最常见也是工笔画最基本的染法。

晕染的手法很简单,一支笔蘸色,涂抹在纸上,另一支笔蘸清水,趁湿将颜色洗染开去,逐渐变淡,就完成了晕染的过程。

其它的各种染法也都基本由晕染变化而来。

具体的染法步骤见下图的示范。

1、双钩在工笔画中,尤其是工笔重彩画,双勾设色是最为明显的画种特征。

“双勾”就是物体的体现是靠“线条勾勒”而出的意思2、平涂在一定范围内均匀填涂某一种没有浓度变化的色彩,称为平涂。

工笔画的基础技巧之一。

3、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4、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

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清水,色笔在纸上着色以后,再用水笔将色彩洗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为了和统染有所区别,我们通常将小面积、局部的、较为细致刻画的渲染称为分染。

5、提染分染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6、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7、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8、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线工笔画常用手法之一。

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

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11、立粉法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

长锋笔饱蘸粉黄(藤黄加白色),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将滴欲滴的感觉最合适),同时竖立笔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画常见配色方法
1、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

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

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

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9、豆绿色(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10、墨红色(曙红+稍许墨)
11、赭绿色(赭石+草绿)
12、古铜色(朱磦+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13、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
14、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15、芽绿色(汁绿+藤黄)
16、米黄色(藤黄+朱磦+少许墨)
17、桔黄色(藤黄+朱磦)
18、墨青色(花青+墨)
19、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20、绛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
21、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
22、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23、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
24、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25、褐色(赭石+墨)
26、檀香色(藤黄+朱磦+少许三绿)
27、蓝灰色(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28、豆沙色(胭脂+朱磦+少许花青)
29、土红色(朱磦+少许胭脂)
30、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
31、四绿色(三绿+白色)
32、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33、青灰色(花青+少许墨+白色)
34、蓝色(酞青蓝+三青)
35、朱红色(朱磦+曙红)
36、紫青色(胭脂+少许酞青蓝)
37、粉黄色(藤黄+白色)
38、红褐色(墨+胭脂+少许朱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