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夏枸杞产业情况汇报
![宁夏枸杞产业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d74f84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c.png)
宁夏枸杞产业情况汇报宁夏枸杞产业是宁夏地区的重要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宁夏枸杞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和质量均有了显著提升,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的亮点之一。
首先,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经覆盖了宁夏各地的广大农田。
农民们通过种植枸杞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枸杞种植已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重要致富途径。
其次,宁夏枸杞的品质不断提升。
宁夏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枸杞的生长,加之农民们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宁夏枸杞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枸杞的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均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市场上备受青睐的特色农产品。
再次,宁夏枸杞产业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
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引导农民加工枸杞,推动枸杞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同时,枸杞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得到了不断拓展,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渠道,宁夏枸杞产品远销国内外,枸杞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最后,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提升。
枸杞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枸杞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枸杞种植、加工、物流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宁夏枸杞产业在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
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宁夏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相信在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宁夏枸杞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895b2e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5.png)
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农业是宁夏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宁夏的经济增长和农民群众的收入增加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高,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探讨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现状宁夏特色农业产业主要包括高原特色农业、沙漠特色农业、养殖特色农业等。
高原特色农业以地理优势为基础,发展了以苹果、油菜、小麦等作物为主的农业产业链。
沙漠特色农业则以沙漠到绿洲的转换为特色,发展了以枸杞、大枣、草原牧业等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农业产业链。
养殖特色农业则以禽畜养殖为主,包括羊、牛、鸡等。
目前,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利用不平衡,某些地区资源过度利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其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户缺乏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再次,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营销渠道不畅,品牌影响力不强。
面对这些问题,未来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走特色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三、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1. 特色化特色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发展一些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例如,宁夏可以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枸杞、大枣等农产品,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来增加销量和利润。
2. 高效化高效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对农田进行精准施肥、喷洒农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智能化智能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引进智能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
4. 绿色化绿色化是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宁夏特色农业产业需要逐渐向绿色发展。
宁夏优势 调研报告
![宁夏优势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38cf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5.png)
宁夏优势调研报告宁夏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地处青铜峡、贺兰山和黄河腹地,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地理位置优势的地方。
以下是对宁夏优势的调研报告。
首先,宁夏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宁夏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同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有优势,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
宁夏在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巨大潜力,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宁夏地理位置优越。
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与蒙古国接壤,同时也是中国与中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通过发展国际贸易和物流产业,宁夏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再次,宁夏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宁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和水果的生产。
宁夏葡萄酒产业发达,被誉为“中国的葡萄酒之乡”,同时还有种植苹果、枸杞等农产品。
宁夏可以通过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另外,宁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宁夏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沙坡头、贺兰山、银川城隍庙等。
宁夏还是中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宁夏可以通过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宁夏拥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优势。
宁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实行了许多积极的民族政策,保障了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宁夏还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福利,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金前来投资和创业。
综上所述,宁夏在能源、地理位置、农业、旅游以及社会环境和政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宁夏可以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宁夏还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等,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b565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7.png)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展首先,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之一、宁夏地处内陆干旱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宁夏以小麦、玉米、薯类、棉花等粮食作物为主,这些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国内外市场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宁夏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实现了农作物的高产、高效、高质量的生产。
其次,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畜牧业发展较为突出。
宁夏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适宜畜牧业的生产发展。
宁夏的畜牧业主要以养殖牛羊为主,年产肉牛约100万头,羊约5000万只,年产奶牛1400多头,年产奶5.5亿公斤以上,使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中国主要的肉牛、奶牛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畜牧业还具有休闲观光、生态种养结合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次,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了独特的经济林果业。
宁夏以柿子、马铃薯、苹果、葡萄、六月黄等经济林果为主要产业,形成了独特的特色优势。
宁夏的特色经济林果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加工技术先进等特点,不仅满足内外销需求,而且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宁夏回族自治区还发展了农业种植与养殖的一体化产业链。
宁夏通过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比如,宁夏发展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将农作物种植与家禽、牲畜养殖相结合,实现了养分循环利用、农牧产品互补的增效益。
这种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还增加了宁夏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总体来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融合等手段,宁夏农业在保持传统农业优势的同时,不断发展新的特色产业,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全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182ab6cc22bcd127ff0c2e.png)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宁夏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中,为了全面掌握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制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理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我办对全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一、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2003年以来,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主攻关键环节,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龙头企业升级工程》等政策意见和规划措施,分年度制定发布产业扶持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形成了我区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
一是特色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
枸杞产业带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目前全区面积达到70万亩,干果总产8万吨。
清真牛羊肉产业带由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盐—灵—同—海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构成,2010年预计,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189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300万只,牛羊肉总产量18.9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50%以上。
奶产业带以吴忠市和银川市为核心区、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发展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奶牛存栏数41万头,鲜奶总产量110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17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马铃薯产业带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主,淀粉加工、鲜食菜用、种薯生产“三驾马车”相互支撑、互为促动,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年产鲜薯420万吨以上,已成为我区种植面积第一大作物。
宁夏枸杞调查报告
![宁夏枸杞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a12d89a76e58fafab003f5.png)
宁夏枸杞调查报告篇一:枸杞产业调研报告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XX年)枸杞为宁夏“五宝”之首,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
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对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
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各地特别是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
目前全区枸杞面积达到万亩,约占全国的30%。
XX年总产量达到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产值达15亿元,其中原果收入6亿元,加工产值9亿元。
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60%,出口创汇最多年份达500多万美元。
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40多种产品,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
主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
在全区推行“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 4 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带。
二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
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
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的良好声誉。
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d335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a.png)
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各地乡村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试点省份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直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夏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乡村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将重点研究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宁夏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宁夏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宁夏是一个资源型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同时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和畜牧业资源。
近年来,宁夏乡村产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乡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宁夏各地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宁夏农业产业在不断升级、优化调整过程中呈现出勃发态势。
宁夏是一个农牧交错的地区,农业产业以小麦、马铃薯、油料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羊、牛为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民种植方式和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增加了农业产值,更改变了农村面貌。
宁夏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乡村产业的一大亮点。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的宁夏,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和投入,不仅提升了当地乡村形象,更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乡村旅游的兴盛带动了当地的手工艺品生产、美食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乡村产业链条。
宁夏的特色产业逐渐受到市场认可,成为乡村产业的新增长点。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气候条件适宜于种植核桃、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开发力度,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宁夏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经济不断增长,乡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有效提升了当地乡村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乡村产业发展良好的宁夏乡村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乡村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7501f26c9b6648d7c1c746df.png)
5 抗 旱 减 灾 增 收 的绿 色产 业— — 瓜 菜 产 业 设 施 蔬 菜 产 业 发 展 区 域 由川 及 山 , 日光 温 室 、 动 移
宁枸杞专业批 发市场成为全 国最大的枸杞 “ 散地 ” 集 和
枸 杞 价 格 的 “ 雨 表 ” 晴 。
2 代 表 民族 品 牌 的特 色产 业— — 清 真 牛 羊 肉产 业
知名企业相继在我 区建 厂投产 。 鲜奶年加工能力 10万 0
t生产液态奶 1 , 3万 t, 种 奶 粉 5万 t 各 。
4 掘 土 生 金 的 主 导 产 业— — 马 铃 薯 产 业 产 业 带 以南 部 山 区 和 中部 干 旱 带 为 主 .淀 粉 加 工 、
形成 了以中宁为主体 、 以贺兰 山东麓和清水河 流域 为两翼 的“ 一体 两翼 ” 业带 。2 0 产 0 8年种植 面积 4 0万 . h 。 千果 总 产 8万 t m, 。全 区 枸 杞 建 园 良种 推 广 率 达 10% 其 中有机枸杞 认证面 积达到 6 7 m 以上 。现有 0 。 6 h 加工流通企业 18家 , 中规模 以上企业 2 3 其 7家 , 自治 区
中 、 后 全 程 构 建 ,突 加 流
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8a81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5.png)
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宁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宁夏乡村产业的现状分析、问题研究和发展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宁夏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宁夏乡村产业的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宁夏乡村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土豆等为主。
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乡村还存在些许的手工业和家庭副业。
但宁夏乡村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2. 产业技术水平低宁夏乡村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大多仍然依靠传统人工劳作,缺乏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支持。
这不仅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缺乏市场化意识宁夏乡村产业中的很多农户对市场需求和行情不够敏感,缺乏市场化意识。
他们依然按照传统方式生产,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行情的波动缺乏应对措施。
4. 基础设施薄弱宁夏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交通、通讯和物流等方面的硬件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这也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二、宁夏乡村产业面临的问题研究1. 产业结构不合理宁夏乡村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依赖农业生产过度。
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将产生较大的风险。
2. 技术水平低下宁夏乡村产业中的很多农户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产值低下和浪费。
三、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1. 优化产业结构宁夏乡村产业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乡村多元化发展。
除了农业生产外,应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乡村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2. 提高技术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宁夏乡村产业的技术支持力度,引导农户学习现代农业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产值和质量。
3. 增强市场化意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宁夏乡村农户的市场意识教育培训,引导他们了解市场行情和需求,灵活调整生产与销售策略。
4. 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乡村交通、通讯和物流设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分析
![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341e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5.png)
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分析宁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阿尔泰山中段交会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宁夏地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业生产。
宁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丹霞地貌、沙漠风情、黄河风光等,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传统的农业观光农庄、果园、葡萄园等已经成为宁夏的休闲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一些特色农业项目,如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也在宁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宁夏的休闲农业资源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方式。
随着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宁夏的休闲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休闲农业产业涉及农业观光、采摘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些大型的休闲农业园区和农业旅游项目也在宁夏迅速崛起,成为当地经济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在宁夏,一些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品牌农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宁夏的葡萄酒、中草药、枸杞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
尽管宁夏的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一些资源仍然处于未开发状态,存在潜在的浪费和损失。
宁夏的休闲农业产业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亟需加大产业化发展力度。
宁夏的休闲农业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分析
![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f7ef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d.png)
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分析宁夏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北地区,地处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农业产地。
宁夏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休闲农业资源。
近年来,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的产业。
本文将从宁夏休闲农业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宁夏休闲农业资源的特点宁夏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
宁夏的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农业资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农田、果园、花海等成为了休闲农业资源的主要形式。
宁夏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这里的农业产业历史悠久,一些古老的庄园、民宿等成为了休闲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的农产品种类多样,品质优良,有枸杞、红枣、葡萄、苹果等农产品闻名全国,成为了休闲农业资源的重要特色。
宁夏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这里的传统节日、手工艺品等都为休闲农业资源的丰富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宁夏休闲农业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形成了以田园风光旅游、果园观光采摘、民俗文化体验、农家乐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模式。
一方面,宁夏各地推出了一系列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比如中卫市的沙湖草原景区、石嘴山市的红枣节、固原市的葡萄采摘节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宁夏加大了对休闲农业资源的投入,并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使得休闲农业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三、宁夏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推动宁夏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需要加大对休闲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保障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持续性。
需要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推动休闲农业产业化的转型升级。
需要加强对休闲农业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宁夏九大产业调研报告
![宁夏九大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39ea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2.png)
宁夏九大产业调研报告宁夏九大产业调研报告引言:宁夏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产区和能源资源基地,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充足的水资源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
本次调研报告着重对宁夏九大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旨在了解宁夏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农业产业宁夏农业产业是宁夏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调研数据表明,宁夏的农产品以小麦、玉米和水果为主要特色农产品。
其中,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未来,宁夏农业产业有望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民培训工作,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第二部分:能源产业宁夏沿黄河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风能、太阳能资源。
近年来,宁夏能源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风能和光伏发电产业。
未来,宁夏能源产业有望继续发展新能源,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第三部分:矿产资源产业宁夏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和稀土资源。
调研显示,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今后,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四部分:水产养殖产业宁夏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调研数据显示,宁夏的水产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其中以草鱼养殖为主。
未来,宁夏水产养殖产业有望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安全控制,提升产品附加值。
第五部分:现代服务业宁夏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旅游业和电子商务。
调研数据显示,宁夏的旅游业以西夏王陵、沙湖景区等为主要景点,未来有望进一步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也是宁夏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有望加大发展力度,提升电子商务的普及程度。
第六部分:重化工业宁夏重化工业以化肥、冶金和有机化工为主要产业。
调研数据显示,宁夏重化工业在近年来有所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今后,宁夏重化工业应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部分:装备制造业宁夏装备制造业是宁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农业调研报告
![宁夏农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6923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0.png)
宁夏农业调研报告宁夏农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宁夏农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农业发展形势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宁夏农业的调研,了解其发展状况、问题和需求,为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利用问卷调查了解了宁夏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种植养殖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他们对于政府政策和支持措施的反馈意见。
然后,进行了对农村地区的实地走访,与农民代表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供销合作等方面的需求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1. 宁夏农业发展状况:目前,宁夏农业以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粮食、水果、畜禽养殖等产业发展较快。
通过政府支持和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2. 农民生产经营现状:调研显示,宁夏农民的生产经营主要集中在小规模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生产水平和技术还有待提高。
农民普遍存在种植技术不过关、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困难等问题。
3. 农业支持政策:宁夏政府积极推行农业支持政策,包括技术培训、信贷支持、农资补贴等,并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示范基地建设的投入。
农民对这些政策表示赞赏,同时也提出了改善政策落地实施的建议。
4. 供销合作:调研发现,供销合作社在宁夏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销售渠道,并帮助他们解决了销售问题。
然而,一些农民反映合作社的服务和管理还有待提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四、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技能,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2. 改善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拓展,提高农民的产品附加值和收益。
3. 加强供销合作社建设: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升其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宁夏马铃薯调研报告范文
![宁夏马铃薯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f1d7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8.png)
宁夏马铃薯调研报告范文宁夏马铃薯调研报告一、引言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宁夏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宁夏马铃薯的栽培、市场需求以及发展前景,我们对宁夏马铃薯产业进行了调研。
二、宁夏马铃薯产业现状1. 产业概况宁夏马铃薯产业具有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特点。
目前,宁夏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10万亩,年产量达到30万吨左右。
宁夏的马铃薯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2. 栽培模式宁夏马铃薯主要采用精细管理、规模化种植的栽培模式。
农户普遍采用化肥和农药进行农田管理,但在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趋势下,有机栽培模式也受到一定关注。
3. 市场需求宁夏的马铃薯市场需求较大,消费者对马铃薯的需求量稳定且不断增长。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外,电商平台、超市等销售渠道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有机马铃薯市场也存在一定的潜力。
三、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1. 机遇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使得马铃薯生长环境优越。
此外,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马铃薯的需求也提供了机遇,宁夏马铃薯出口的前景广阔。
2. 挑战与机遇相对应的是一些挑战。
首先,宁夏马铃薯产业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的问题,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和培训力度。
其次,宁夏马铃薯市场目前仍以传统销售渠道为主,电商渠道和超市销售尚未得到充分开发,需要加强市场拓展。
四、建议与对策为了促进宁夏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支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马铃薯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加强市场拓展:鼓励农民参与电商平台和超市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 加强行业协作: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加强产销对接,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
4. 推广有机农业: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结合,推广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马铃薯市场潜力。
五、结论宁夏马铃薯产业具有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产业协作和推广有机农业等措施,可以促进宁夏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水稻调研报告
![宁夏水稻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207d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e.png)
宁夏水稻调研报告宁夏水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宁夏地区水稻种植的情况,分析其优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宁夏水稻产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先后实地考察了宁夏地区几个水稻种植基地,包括水稻的种植场地、设施和农民的生产方式。
2. 数据收集:通过与农民的交谈、采访当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翻阅相关文献,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
三、调研结果1. 优势:(1)气候条件优越:宁夏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拥有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降水,这些气候条件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非常有利。
(2)土地资源丰富:宁夏拥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土地肥沃,适合水稻种植。
(3)市场需求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安全的水稻需求不断增加,宁夏水稻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
2. 问题:(1)技术力量不足:宁夏地区的水稻种植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种植方式,对于现代化的水稻栽培技术了解和应用不足。
(2)缺乏品种创新:目前宁夏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较为单一,耐受性和抗病性较低。
(3)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如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问题。
四、建议1. 加强技术培训:应加强对宁夏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化水稻种植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2. 发展新品种:应加大对于水稻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宁夏地区水稻的耐受性和抗病性。
3. 引进科学管理方法:应引入科学的水稻种植管理方法,提高宁夏农民的种植水平,包括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管理。
4. 政府支持:政府在土地使用、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方面应加大支持力度,为宁夏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5. 加强行业协作: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宁夏水稻产业链的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宁夏地区水稻种植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推广新品种、引进科学管理方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行业协作,有望推动宁夏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71d8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c.png)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宁夏积极发展灌溉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壤水分调控等技术手段,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供应。
同时,宁夏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质治理,提高农田水利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二、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发展。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边缘,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特色农产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注重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如红枣、葡萄、枸杞、小米等。
在种植技术、品种选择、质量管理等方面,宁夏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打造品牌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推进。
宁夏回族自治区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的能力和水平。
宁夏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利,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模化和智能化水平。
宁夏还加强农民培训,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品牌。
宁夏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五、农业合作社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宁夏鼓励和支持农民自愿组建农业合作社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还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联合体,加强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衔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合作社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56e7e843f7ec4afe04a1df36.png)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摘要:近年来,我区顺应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三分法”(即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区域发展方略,确立了加快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
关键词: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区顺应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三分法”(即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区域发展方略,确立了加快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
遵从经济规律,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构建,突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有效衔接,主攻标准化生产、科技保障、质量安全、农民素质提升、产业化经营和政策扶持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促进了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鈴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优质粮食、适水产业、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苹果和道地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集聚升级。
1 饮誉中外的红色产业——枸杞产业形成了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
2008年种植面积4.0万hm2,干果总产8万t。
全区枸杞建园良种推广率达100 %,其中有机枸杞认证面积达到667 hm2以上。
现有加工流通企业13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自治区龙头企业9家,国家龙头企业2家。
形成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 %;宁夏枸杞干果流通量占到国内市场总规模的46 %,中宁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集散地”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
2 代表民族品牌的特色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产业带由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中部干旱带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构成。
2008年肉牛饲养量16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 100万只,牛羊肉总产量16.60万t。
宁夏枸杞调研报告
![宁夏枸杞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f67b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0.png)
宁夏枸杞调研报告宁夏是中国重要的枸杞产区之一,枸杞种植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产地条件而闻名。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枸杞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情况宁夏枸杞种植区域广泛,年产量居全国前列。
宁夏枸杞主要集中在银川市、固原市和中卫市等地,通过枸杞种植和加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宁夏枸杞产品多样,包括枸杞干、枸杞茶和枸杞酒等,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国外。
二、宁夏枸杞产业的优势宁夏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枸杞的种植。
宁夏境内的贺兰山脉为枸杞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宁夏的辐射和温差大,有利于枸杞中有效成分的积累。
此外,枸杞种植面积大,规模化经营为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宁夏枸杞产业存在的问题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产量多、竞争激烈,导致枸杞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另一方面,未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宁夏枸杞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也亟待加强,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对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科研支撑,提高枸杞品质和产量;2. 打造宁夏枸杞品牌,增加品牌溢价和市场竞争力;3. 提高产业链完整度,发展枸杞深加工业;4. 加强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投资和技术进入;5.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综上所述,宁夏枸杞产业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强科研支撑、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报告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宁夏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中,为了全面掌握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制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理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我办对全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一、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以来,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主攻关键环节,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龙头企业升级工程》等政策意见和规划措施,分年度制定发布产业扶持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形成了我区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
一是特色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
枸杞产业带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当前全区面积达到70万亩,干果总产8万吨。
清真牛羊肉产业带由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
盐—灵—同—海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构成,预计,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189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300万只,牛羊肉总产量18.9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50%以上。
奶产业带以吴忠市和银川市为核心区、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发展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奶牛存栏数41万头,鲜奶总产量110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17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马铃薯产业带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主,淀粉加工、鲜食菜用、种薯生产“三驾马车”相互支撑、互为促动,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年产鲜薯420万吨以上,已成为我区种植面积第一大作物。
环香山地区硒砂瓜产业带,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量120万吨以上。
设施农业发展由川及山,当前累计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600万吨以上。
沿黄河、爱依河淡水鱼产业带养殖水面65万亩,稻田养蟹5.1万亩,水产品总量12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16公斤以上,位居西北5省区首位。
优质粮食产业带以引黄、扬黄灌区为主,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优质粮总产260万吨以上。
葡萄产业带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面积39.7万亩,其中酿酒葡萄28万亩,总产量10万吨。
红枣形成了灵武-中宁-红寺堡-同心-海原产业带, 面积达到84.6万亩,总产量5万吨。
优质牧草产业带由引黄灌区粮草兼用、中部干旱带旱作草地、南部山区退耕种草构成,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600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200万亩,优质青干草总产450万吨。
农作物制种包括玉米、瓜菜、马铃薯等作物,面积50万亩,生产
种子(种薯)30万吨。
苹果形成了以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中宁县为主的产业带,面积76.2万亩,总产50万吨以上。
道地中药材形成了以盐池为主的干旱风沙区甘草产业带和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产业带,人工种植面积达到83万亩,人工甘草63万亩,甘草产量8万吨,野生资源400万亩以上。
特色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带动了一批产业大县相继建成,中宁、西吉、盐池分别成为中国枸杞、马铃薯和滩羊之乡,中卫市是当前全国最大的压砂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利通区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在西北居领先水平,兴庆区花卉远销内蒙、陕西、甘肃等周边省区,彭阳县是全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度一般达到82%以上(银川市达到85%),主产区农民人均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纯收入一般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高的达到一半以上,其中中宁县农民纯收入中枸杞收入人均元以上,沙坡头区农民纯收入中硒砂瓜收入人均1500元,西吉县农民从马铃薯种植中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利通区农民纯收入中奶产业收入人均2850元,盐池县农民纯收入中盐池滩羊收入人均1100元,切实推进了优势产品向优势基地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二是农产品加工体系初步构建。
按照举龙头、强基地、拓市场、树品牌、带农户的要求,经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参与我区农产品精深加工。
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枸杞、清真牛羊肉、乳制品、马铃薯及玉米淀粉、优质粮
食、脱水蔬菜、葡萄酒等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
,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3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自治区龙头企业138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过5亿元的达到7家,过亿元的达到40家。
全区枸杞加工企业138家,规模以上27家,形成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
规模以上马铃薯淀粉加工流通企业25家,年可加工鲜薯150万吨,生产精淀粉20万吨、粗淀粉5万吨、糊化淀粉2.5万吨,成为中国重要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
有乳品加工企业30家,年加工鲜奶能力110万吨。
建成规模以上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18家,其中7家达到清真肉品屠宰加工国际标准,取得“出口肉品加工企业”资质。
葡萄酒生产企业20家,年加工葡萄10万吨,其中,西夏王、御马等龙头企业的酿酒设备及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备生产高档葡萄酒的条件。
建成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5家,年鲜果加工能力40万吨以上,生产优质苹果浓缩汁6万吨以上,全部出口欧美市场。
粮食加工能力稻米18万吨、小麦中高档面粉20万吨、玉米淀粉100万吨。
,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形势看好,特色加工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销量、价格实现同步增长,蒙牛日产1000吨、伊利日产800吨高端液态奶项目落户银川、吴忠,沃福百瑞引进年产5000吨枸杞原汁和年产1万吨全自动饮料生产线,年消化枸杞鲜果1.23万吨,中航郑飞集团投资3.7亿元在青铜峡发展粮食全价值链产业项目,中粮、汇源、雨润、野娇娇、旺
旺、娃哈哈、敦煌种业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在宁夏投资建厂,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
三是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大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提质增效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投入品控制,强化检验监测,推广加贴标识,严格市场准入,初步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显著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全区所有市县和2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40家超市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累计认定无公害产地439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289个,绿色食品总量达到210个,有10个县(区)的12个基地获得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证书,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0多万亩,覆盖了全区80%的种植面积、85%的畜禽养殖规模和76%的水产养殖面积。
宁夏大米、中宁枸杞、中卫硒砂瓜、贺兰山东麓葡萄、盐池滩羊、贺兰螺丝菜等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发展位居西部各省前列。
全区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灌区小麦、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70%,机械收获水平达95%;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水平达到20%以上,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20%,设施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灵武市被列为全国农机规范化示范市。
四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围绕三大示范区建设,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抓手,以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