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38953e46137ee06eff918ad.png)
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三、一词多义:1、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2、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3、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顺承)四、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五、特殊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六、补充:《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人教版)完美版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人教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4b9811bd64783e08122b24.png)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这个人;今义:多指男性配偶的 礼貌称呼。
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事实与想的 一样,不出意料。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突然、意外的事变;今义:副词, 很。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古义:特指婆婆;今义:公婆。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义:特指哥哥;今义:父亲和哥哥。
cháo上朝
朝见,朝拜 朝廷 朝代 朝政
7坐南朝北
对、向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2为汉家除残去秽 台阶 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6扶辇下除
清除,去掉
整修,修理 拜官, 授职 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我从去年辞帝京, 5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6大礼不辞小让 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8近者奉辞伐罪 言词,言语 文词,文学 推辞 告别,辞别 古代的一种文体 讲究,计较 辞谢, 婉言道歉 命令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 近于,几乎 大概,恐怕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3有大石当中流 4北邀当国者相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7犯法当死 8一夫当关,万人莫开 9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0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对着,面对 抵,相抵 阻挡,抵挡 执掌,主持 承担 应当,应该 判处,判罪 占据、把守 值,在,正在 必然,必定、一定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兵器,军械 士兵,军队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2)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2)](https://img.taocdn.com/s3/m/b3d432f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5.png)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2)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逍遥游》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怒:奋发,鼓起翅膀。
2.抟:环旋着往上飞。
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6.绝:超越。
二、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5.而征一国者(通“能”,能力)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8.而后乃今培风(通“凭”,凭借,依靠)9.其正色邪(通“耶”,语气词)10.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11.辩乎荣辱之境(通“辨”,辨明)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三、古今异义1.虽然:古义:虽然这样。
2.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3.众人:古义:一般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
5.羊角:古义:旋风。
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7.海运:古义:海波动荡。
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
9.是:古义:这。
10.控:古义:投,落下。
11.虫:古义:泛指动物。
12.枪:古义:触碰。
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二)名词作动词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三)形容词作名词《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四)形容词作动词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五)使动用法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五、一词多义1.之: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③ 穷发之北(助词,的)2.息: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3.其: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4.以: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③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④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⑤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凭借)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齐谐》者,志怪者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 (1)](https://img.taocdn.com/s3/m/63b8d513be23482fb4da4cac.png)
文言句式——省略句
❖ 3.省宾语: ❖ ⑴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 ⑵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 ❖ ⑶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 )
斗厄酒。 ❖ ⑷竖子不足与( )谋。
文言句式——省略句
❖ .省介词 ❖ ⑴今以钟磬置( )水中。 ❖ ⑵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 ❖ ⑶是儿少( )秦武阳二岁。(《童区寄传》)
何辞为? C、何……之有?(有什么……呢?)
例如:宋何罪之有?
F、安……哉(乎)?(哪里……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G、不亦……乎?(不是……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H、……非……欤?(……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
I、顾……哉?(难道……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J、独……哉?(难道……吗?) 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2.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⑷ 吾 不 能· 举·全 吴 之 地 , 十 万 之 众 ,
受制于人
··
3.
⑸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⑹既自以心为形役· ⑺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4.
⑴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
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文言句式——省略句
❖ 1.省主语:
❖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尽死。
承前省略
❖ ⑵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蒙后省略
❖ ⑶(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曰:“不若与人。” 对话省略
文言句式——省略句
❖ 2.省谓语: ❖ ⑴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 ⑵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狱门外。 ❖ ⑶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 ),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五归纳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五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f98416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3.png)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五归纳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五1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之:(1)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4)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6)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连词,表并列。
高中必修5所有文言文语法知识点
![高中必修5所有文言文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50fd7a9ec3d5bbfc0a7414.png)
高中必修5所有文言文语法知识点在高考中文言阅读9分,翻译10分,古诗词鉴赏8分,古诗文默写5分。
总共32分。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女口:“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各种宾语前置例子:1 )、疑问句宾语前置一一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2)、否定句宾语前置一一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3)、叙述句宾语前置一一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c524f096edb6f1aff001f7e.png)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鸿门宴》知识点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拒,抵御,抵抗;内——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邀,邀请;3、臣之不敢倍德:倍——背,背叛;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隔阂,嫌隙;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二、词类活用1、沛公欲王关中:王:大王——称王;2、范增数目:目:眼睛——使眼色;3、道芷阳间行:道:道路——取道;4、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夜:夜晚——连夜;5、吾得兄事之:兄:兄长——向对待兄长一样;6、常以身翼蔽:翼:翅膀——像翅膀一样;7、头发上指:上:上面——向上;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9、臣活之:活:使……活;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从;11、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交好、友好;1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与“远”相对——沾染、接触;三、一词多义(一)虚词“为”1、用作动词音wéi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使子婴为相表观点: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表判断;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用作介词表被动;为所/为……所音wéi 若属皆且为所虏表原因、涉及对象音wèi 慎毋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用作助词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音wéi 何辞为?(二)虚词“因”1、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2、名词: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表原因,因为,由于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4、介词:凭借、条件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趁机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三)虚词“而”1、表目的:来,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表转折:但,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表修饰:(地,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4、表修饰:(地,着)项王按剑而跽曰5、表递进: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表并列:而且,或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7、表顺承:然后,接下来拨剑切而啖之(四)实词1、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抬起;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举荐,推荐范进中举:名词,科举考试制度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占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全、尽2、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谢曰动词,谢罪、道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动词,道歉往昔初阳岁,谢家事夫婿动词,辞别阿母谢媒人动词,推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劝诫四、重点句式(一)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籍何以至此;2)沛公安在?3)大王来何操?4)客何为者?(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奚、孰、胡)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必修五文言文语法总结
![必修五文言文语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984686bceb19e8b8f6ba4a.png)
“伸”
二、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例:江、河、中国、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中国、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词义缩小 丈夫、 例:丈夫、子、臭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词义转移 例:涕、走、去、假、牺牲 蒋氏汪然出涕 鼻涕) 蒋氏汪然出涕曰(古:眼泪 今:鼻涕) 则久已病 疾病) 则久已病矣(古:困苦不堪 今:疾病) 4、感情色彩的变化 爪牙、明哲保身; 锻炼; 例:爪牙、明哲保身;乖,锻炼;谤,祥;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恶劣,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身分低微 今:恶劣,不道德)
一、通假字
概念: 概念:通:通用,假:假借。 通用, 假借。 古汉语中,两个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通用, 古汉语中,两个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通用, 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字形相近而通假者亦有, 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字形相近而通假者亦有, 但为数极少。 但为数极少。 乃瞻衡宇 “横” 乃瞻衡 云销雨霁 “消” 臣以险衅,夙遭闵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悯” 孤不度德量力,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3,主语后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 主语后不用“ 表示停顿, 表示判断, 用“也”表示判断,即:“……,……也” , 也 式。 夫战, 夫战,勇气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4,“者”,“也”都不用。两个名词性的短 都不用。 语连接。译的时候,主谓之间须加“ 语连接。译的时候,主谓之间须加“是”。 刘备天下枭雄 此人力士
找出以下的古今异义词: 找出以下的古今异义词:
僮仆欢迎 僮仆欢迎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之情话 悦亲戚之情话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以寻壑 既窈窕以寻壑 千里逢迎 千里逢迎 君子见机 君子见机 阮籍猖狂 阮籍猖狂
三、词类活用
1、词性转换 (n→v v→n adj→n adj→v) 2、名词作状语 3、使动用法 4、意动用法 5、为动用法 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去推断其活用类型) (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去推断其活用类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5《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5《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076d54783e0912a2162a5b.png)
(二)实词 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 ①宾主尽 ②潦水尽 而寒潭清 动词,干,没 . (1)尽 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动词,竭尽,用尽 ③尽 . ④聊乘化以归尽 . 动词,死
(2)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 三秋 动词,属于 .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名词,类 ③举酒属客 读zhǔ,动词,劝人饮酒 ④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动词,掌管 ⑤衡少善属文 动词,连缀 ⑥属予作文以记之 动词,通“嘱”,嘱托
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向上 向下,往下
3.名词的意动 襟 三江而带 五湖 . .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山原旷其盈视 .
以……为襟,以……为带
视野
2.动词的使动 ①徐孺下 陈蕃之榻 . ②腾 蛟起 凤 . . ③窜 梁鸿于海曲 .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 ②四美 具,二难 并 . .
今义:三年。
古义:谦称,后生,晚辈 今义:儿童。 6.阮籍猖狂 .. 狂放;不拘礼法 古义:
今义:狂妄而放肆,含贬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目 吴会于云间 . ②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
看,望
变为荒丘废墟
2.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 列,俊采星 驰 . . ②上 出重霄 . ③下 临无地 .
使……放下 使……腾飞,使……起舞 使……逃窜
俊杰 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穷 岛屿之萦回 .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川泽纡其骇 瞩 . ②屈 贾谊于长沙 . ③敢竭 鄙怀 .
穷尽,极尽
使……吃惊 使……受委屈,本处指贬谪 使……完全表露出来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
1
2 3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文言句式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文言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dc8ceb6bd97f192379e9c3.png)
精心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文言句式
指出以下句子的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感斯人言(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但是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能够(之)衣帛矣(省略句)七十者能够(之)食肉矣。
(省略
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介词构造后置。
)輮以(之) 为轮(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构造后置。
)
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
身故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省略句)
精心整理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河山。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省略主
)
以(之)桂林、象郡以(之)金人十二(省略)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人)之,(士医生之族)曰⋯⋯(省略主)
其下(于)贤人也亦矣(省略介“于〞)
句之不知,惑之不解(前置)不用于*(“于*〞,介构作状后置。
)
其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构作状后置。
)。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7e02ee9bb4cf7ec4bfed004.png)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归去来兮辞》心为形役,奚惆怅悟已往之不谏舟遥遥以轻飏熹微衡宇僮仆候门樽壶觞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日涉流憩矫首而遐观出岫景翳翳盘桓消忧西畴棹孤舟窈窕以寻壑善万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东皋舒啸赋诗奚疑《滕王阁序》潦水俨临帝子之长洲上出重霄鹤汀凫渚即冈峦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彭蠡之滨衡阳之浦。
《陈情表》夙遭闵凶悯臣孤弱零丁孤苦门衰祚薄期功强近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逮奉圣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陨首具以表闻逋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奉诏奔驰刘病日笃伏惟犹蒙矜育特为尤甚历职郎署不矜名节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陛下报养皇天后土鉴矜悯愚诚庶刘侥幸生当陨首【二】《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内亲外戚2.情话:知心话3.来者:未来的事情4.征夫:行人5.扶老:手杖6.风波:指战乱7.人事:指做官8.去留:指生死9.寻:不久11.交:交互,都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有时2.名词活用为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生活(三)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幼儿,儿童(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将要。
必修五文言文句式梳理
![必修五文言文句式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752ec3551810a6f52486a0.png)
⑵夫战,勇气也。
⑶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 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⑷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2
、
用
副
词
“乃”“则”“即”“皆”“耳”“诚”
表判断。
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皆口腹自役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⑸环滁皆山也。
③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意念被动句(无标志)。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怀帝阍而不见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则告诉不许 而刘夙婴疾病
③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 必修五被动句
•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3)则告诉不许
以 便 回 旋 。 21、 歇 斯 底 里的 哭泣, 不如选 择忘记 。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于 (在)河北]作战、[于 (在)河南]作战
②遂与秦王会渑池。 [于 (在)渑池]会见
③得璧,传之美人。
[于(给)]美人 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于(给)]秦王
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 “以”“于”这两个介词)有时候会省 去,形成省略句,加上后仍可视为介词 结构后置。 如:稚子候(于)门
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 定句式、特殊句式。文言文句式 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 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 个版块。
判断句
文言特殊句式
被动句 省略句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倒装句 宾语前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文句式》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文句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52ed9a336c1eb91a375dfc.png)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文言 文句式 》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注意下面句子: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wéi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文言 文句式 》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被动句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文言 文句式 》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文言 文句式 》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也就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文言 文句式 》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文言 文句式 》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1、( A)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 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 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 省略句四种,另外,古汉语的疑 问句和固定句式也要引起我们的 重视。
考 点 分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
题型:翻译题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7a21c96c175f0e7dd137ca.png)
高中语文必修五精华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必修五精华知识点总结1《滕王阁序》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3.名词的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6804f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4.png)
古今异义
文言现象探究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由于古今组词音节形式不同而造成的
变化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亲戚 古义: 父母兄弟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演变后的词义所表示的概念外延比原来的词义 所表示的大,叫做词义的扩大。
其臭如兰 臭 古义: 气味
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 的后面。
①购之 千斤,邑万家 ②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状语后置句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将有事于西畴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①具告以事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动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 数量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动词的使动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动词
(3)形容词的使动 (4)形容词的意动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目吴会于云间
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看)
(游泳)
③驴不胜怒,蹄之
(踢)
④且臣少仕伪朝
(做官)
⑤置人所甑鱼腹中
宾短语作状 (六)固定结构 语时,却常 由一些不同词性
常将其置于 的词凝结在一起,
句末,所以, 固定成为一种句
有时人们把 法格式,表达一
状语后置又
种新的语法意义, 世代沿用,约定
称之为“介宾 俗成,经久不变。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ee985edc281e53a5902ffac.png)
【一】《歸去來兮辭》心為形役,奚惆悵悟已往之不諫舟遙遙以輕飏熹微衡宇僮僕候門樽壺觴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日涉流憩矯首而遐觀出岫景翳翳盤桓消憂西疇棹孤舟窈窕以尋壑善萬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東皋舒嘯賦詩奚疑《滕王閣序》潦水儼臨帝子之長洲上出重霄鶴汀鳧渚即岡巒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彭蠡之濱衡陽之浦。
《陳情表》夙遭閔凶憫臣孤弱零丁孤苦門衰祚薄期功強近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夙嬰疾病,常在床蓐逮奉聖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隕首具以表聞逋慢州司臨門,急於星火奉詔賓士劉病日篤伏惟猶蒙矜育特為尤甚曆職郎署不矜名節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但以劉日薄西山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陛下報養皇天後土鑒矜憫愚誠庶劉僥倖生當隕首【二】《歸去來兮辭》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橫”,橫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為什麼)(3)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異義1.親戚:內親外戚2.情話:知心話3.來者:未來的事情4.征夫:行人5.扶老:手杖6.風波:指戰亂7.人事:指做官8.去留:指生死9.尋:不久11.交:交互,都三、詞類活用(一)名詞的活用名詞作狀語①園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②時矯首而遐觀有時2.名詞活用為動詞①策扶老以流憩拄著②樂琴書以消憂彈琴,讀書③或棹孤舟划船④實迷途其未遠誤入迷途(二)動詞的活用動詞作名詞①生生所資生活(三)形容詞作名詞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攜幼入室幼兒,兒童(四)使動用法①審容膝之易安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安樂②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愉快(五)意動用法①悅親戚之情話意動,以……為愉快②樂琴書以消憂意動,以……為樂③善萬物之得時形容詞意動,以……為善四、一詞多義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詞,將,將要。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ec5891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8.png)
⾼⼆语⽂必修五⽂⾔⽂知识归纳⾼中语⽂可以进⼀步提⾼学⽣的语⽂素养,使学⽣具有较强的语⽂应⽤能⼒和⼀定的语⽂审美能⼒、探究能⼒,为终⾝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语⽂必修五⽂⾔知识归纳,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语⽂必修五⽂⾔⽂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知识归纳⼀、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2)曷不委⼼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 (景,通“影”,⽇光)⼆、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家庭有婚姻关系或⾎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话;今义:男⼥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今义:指⼥⼦⽂静⽽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6.征夫古义:⾏⼈;今义:出征的⼠兵7.扶⽼古义:⼿杖;今义:扶持⽼⼈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来⽐喻乱⼦9.⼈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作⼈员的录⽤、调配、奖惩等⼯作10.去留古义:指⽣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名词的活⽤1.名词作状语①园⽇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每天②时矫⾸⽽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迷途(⼆)动词的活⽤1.动词作名词①⽣⽣所资动作名,⽣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之⾏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得的⼼情②携幼⼊室形作名,幼⼉,⼉童2.形容词作状语⼼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词多义1.⾏Xíng①感吾⽣之⾏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含必修五文言知识点)
![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含必修五文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0659dd50e2524de5187e25.png)
一词多义
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④
⑤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
以为妙绝 (《口技》)
⑥
⑦ ⑧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古今异义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古今异义
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
移、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悦亲戚之情话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先帝不以臣卑鄙
+归去来兮辞+
(生1:动词,维持) (生2:名词,生活)
3、故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名词,故交,朋友) 故便求之 (副词,所以)
4、见
未见其术 (看到) 见用于小吏 (被)
5、犹
犹望一稔
(只是) 松菊犹存 (还)
6、在
情在骏奔 (如同) 在官八十余日 (在)
7、既
既自以心为形役 (连词,既然) 既窈窕以寻壑 (连词,又)
4、于
俨骖騑于上路(介词,在) 舍簪笏于百龄(介词,在) 极娱游于暇日(介词,在) 望长安于日下(介词,在) 目吴会于云间(介词,在) 幸承恩于伟饯(介词,在)
访风景于崇阿(介词,到) 屈贾谊于长沙(介词,到) 窜梁鸿于海曲(介词,到) 奉晨昏于万里(介词,到) 是所望于群公 (介词,引出对象)
5、数: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动词,拼命追求) 识盈虚之有数 (名词,定数)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名词,技术) 数典忘祖 (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副词,屡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感斯人言(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省略句)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輮以(之)为轮(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词)(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师不必贤于*(“于*”,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