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伏邪理论与温病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是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发生于 春季的一种温病。
2 历史沿革: (1)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冬傷於寒,春必病
溫” 《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一、概述(2)
(2)郭雍《伤寒补亡论》中列春温专节,从而确立 春温病名;
(3)王履 认为病机特点为“热邪自内达外”从而 确立了“清里热”为主的治疗原则。
邪气强弱
雷丰在《时病论》论述了“冬伤于寒”之 “寒”有“微寒”和“甚寒”的区别。
“微寒”暂时潜伏于机体的某个部位,并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各种变化。伏 邪已经不是冬日感受到的“微寒”之邪了, 而是在正气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下,在机 体内郁而化热的“伏热”。
邪气性质
吴又可云“若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 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 矣。”
自《伤寒论》之后,历代医家将所有与伏邪相关 的概念或统称“伏气”,分别称其外延为“伏 寒”、“伏阳”、“伏暑”等。
直至明末,吴又可著《温疫论》时,“伏邪”概 念才出现了“伏”与“邪”联用的语言文字符号。 “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 深伏,何得能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这里伏 邪是指感受“杂气”后,潜伏于半表半里的深伏 的致病因素。
伏邪的概念
《内经》时代,伏邪概念已有萌芽,但是当时限 于科学发展水平,尚未出现伏邪概念的可操作性 定义。
中医伏邪概念在《伤寒论》中首次有了其独立的 文字符号,即“伏气”。“伏气” 是对《伤寒论》 之前伏邪概念的总结,是当时能够概括与说明伏 邪概念内涵的最佳语言文字符号,在此后的很长 一段时期,伏邪概念一直沿用“伏气”这一语言 文字符号进行表述。
根据中医发病学的观点,将众多影响伏邪 潜伏发病机理的因素概括为
正气 邪气 环境
邪气
邪气在伏邪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伏邪是否潜伏或者发病是伏邪三要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
感受邪气,尚未发病时,无论医生或患者本人都 无法知晓。只有当外邪与人体正气以及外在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并导致正气的生理功能障碍,出 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时,才有了辨识患者究竟感受 了何种邪气的客观依据。
其中邪气能够从邪伏部位、邪气强弱、邪气 性质影响伏邪潜伏。
邪伏部位
石寿棠在《温病合编》中提出“寒邪伤于 骨髓,骨髓属少阴肾经,邪入至深,不能 即发,……若冬伤于寒,寒入太阳,太阳主 表,随感而发”,解释了邪气即感即发和 邪气感而不发的区别是邪气潜伏部位不同, 伏邪得以潜伏的原因是邪气潜伏位置较深。
中医伏邪理论与温病
伏的概念
在“伏邪”中“伏”的含义 是隐匿潜藏, 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弱效应作出的概括。 “伏”是一种特定的状态,是在无明显外 在表征的情况下对某种存在的一种推断。
“伏”有两大特征:一是不易察觉即隐匿 潜藏,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外显, 即病机已经启动,邪气伺机而发。
邪的概念
热郁胆腑
阳盛邪实
(二)病机演变
热郁气分
热郁胸膈
热灼胸膈 无形
温热病邪
阳明热盛
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和各种产物。
邪有“无形之邪”,包括四时不正之气, 即除湿外之五淫;“有形之邪”包括湿、 邪毒、寄生虫、痰、瘀和人体各种留而不 去的异常的排出物;
从性质上分,邪可分为“阳邪”、“阴 邪”;
从部位上分,邪可分为“内邪”与“外 邪”,进而可分为五脏六腑之邪、四肢百 骸之邪、气血之邪、经络之邪。
外邪引动
伏邪受到新感诱发,邪的力量大大增加, 而正气在伏邪潜伏的过程中受到消耗与损 害,正邪对比力量严重失衡,从而引发 “新感引动伏邪”之病。明·汪石山曰: “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 名曰温病,病稍轻。温病未已,更遇温气, 变为温毒……此伏气温病也。”
典型伏邪温病论治
以春温为例
一、概述(1)
表现出出的症状如吴有性所言:“当觉肌 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恶风恶寒,然后 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脉浮而数,脉紧无 汗为伤寒”
正气
正气,指人体禀赋素质,包括人体脏腑功 能、气血盛衰,以及所具备的天然抗病能 力、适应能力和自身调节能力。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吴又可在《温疫论》也强调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 认为:“本气充满,邪不易入” ,机体抵抗力强, 则虽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但不大会发病。
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环境发生由寒 到温的改变,伏邪除了在机体内发生着各 种
动态的变化外,还在四时感受到新邪引动 而发。
寒温变化
在“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过程中,如《温热 经纬》中曰:冬寒伏于少阴,郁而化热,乘春阳 上升而外发。分析这句话,伏邪最初潜伏在少阴, 在正气与逐渐温暖的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在体内 发生着由寒变为热的一系列变化,待到春日温暖 之气吸引而发。冬日过渡到春季,气候特征发生 改变,机体正气状态亦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是 因为“及至春月,地气上升,肝木用事,肝主疏 泄,木主风,于是吸引肾邪,勃勃内动”。这时 伏邪发为温病是由于外界气候由寒变温引起的。
清代《伏邪新书》是关于伏邪的专著,实为温病 学著作。
伏邪理论与温病
温病理论肇始于“伏邪” 内经中记载了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
温”“故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成为温病伏 邪病因学说最早的记录。 此后伏邪发病说 在温病病因中占有统治地 位。 直至明清两代新感温病学说的兴起,伏邪 学说日渐衰微。
伏邪发病三要素
不同的人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正气状 态不同,机体感邪后是否立即发病或者晚发,发 病后所出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例如“昔有三人, 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 正气所处的状态对于是否发病起到的关键作用。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即包括机体四时气候的寒温变化 和新感之邪。自然环境的改变可作为诱
(4)叶天士 《三时伏气外感篇》:“冬寒内伏, 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其治法“昔贤以黄 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
3 现代医学范畴 流感 流脑 败血症等
二、病因病机(1)
(一)病因与发病
外因
冬伤于寒
冬不藏精 内因
春
气
伏藏少阴பைடு நூலகம்热 阳气↑
里热外达
营
自发或引发
春必病温
伏邪温病
二、病因病机(2)
2 历史沿革: (1)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冬傷於寒,春必病
溫” 《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一、概述(2)
(2)郭雍《伤寒补亡论》中列春温专节,从而确立 春温病名;
(3)王履 认为病机特点为“热邪自内达外”从而 确立了“清里热”为主的治疗原则。
邪气强弱
雷丰在《时病论》论述了“冬伤于寒”之 “寒”有“微寒”和“甚寒”的区别。
“微寒”暂时潜伏于机体的某个部位,并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各种变化。伏 邪已经不是冬日感受到的“微寒”之邪了, 而是在正气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下,在机 体内郁而化热的“伏热”。
邪气性质
吴又可云“若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 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 矣。”
自《伤寒论》之后,历代医家将所有与伏邪相关 的概念或统称“伏气”,分别称其外延为“伏 寒”、“伏阳”、“伏暑”等。
直至明末,吴又可著《温疫论》时,“伏邪”概 念才出现了“伏”与“邪”联用的语言文字符号。 “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 深伏,何得能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这里伏 邪是指感受“杂气”后,潜伏于半表半里的深伏 的致病因素。
伏邪的概念
《内经》时代,伏邪概念已有萌芽,但是当时限 于科学发展水平,尚未出现伏邪概念的可操作性 定义。
中医伏邪概念在《伤寒论》中首次有了其独立的 文字符号,即“伏气”。“伏气” 是对《伤寒论》 之前伏邪概念的总结,是当时能够概括与说明伏 邪概念内涵的最佳语言文字符号,在此后的很长 一段时期,伏邪概念一直沿用“伏气”这一语言 文字符号进行表述。
根据中医发病学的观点,将众多影响伏邪 潜伏发病机理的因素概括为
正气 邪气 环境
邪气
邪气在伏邪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伏邪是否潜伏或者发病是伏邪三要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
感受邪气,尚未发病时,无论医生或患者本人都 无法知晓。只有当外邪与人体正气以及外在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并导致正气的生理功能障碍,出 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时,才有了辨识患者究竟感受 了何种邪气的客观依据。
其中邪气能够从邪伏部位、邪气强弱、邪气 性质影响伏邪潜伏。
邪伏部位
石寿棠在《温病合编》中提出“寒邪伤于 骨髓,骨髓属少阴肾经,邪入至深,不能 即发,……若冬伤于寒,寒入太阳,太阳主 表,随感而发”,解释了邪气即感即发和 邪气感而不发的区别是邪气潜伏部位不同, 伏邪得以潜伏的原因是邪气潜伏位置较深。
中医伏邪理论与温病
伏的概念
在“伏邪”中“伏”的含义 是隐匿潜藏, 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弱效应作出的概括。 “伏”是一种特定的状态,是在无明显外 在表征的情况下对某种存在的一种推断。
“伏”有两大特征:一是不易察觉即隐匿 潜藏,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外显, 即病机已经启动,邪气伺机而发。
邪的概念
热郁胆腑
阳盛邪实
(二)病机演变
热郁气分
热郁胸膈
热灼胸膈 无形
温热病邪
阳明热盛
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和各种产物。
邪有“无形之邪”,包括四时不正之气, 即除湿外之五淫;“有形之邪”包括湿、 邪毒、寄生虫、痰、瘀和人体各种留而不 去的异常的排出物;
从性质上分,邪可分为“阳邪”、“阴 邪”;
从部位上分,邪可分为“内邪”与“外 邪”,进而可分为五脏六腑之邪、四肢百 骸之邪、气血之邪、经络之邪。
外邪引动
伏邪受到新感诱发,邪的力量大大增加, 而正气在伏邪潜伏的过程中受到消耗与损 害,正邪对比力量严重失衡,从而引发 “新感引动伏邪”之病。明·汪石山曰: “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 名曰温病,病稍轻。温病未已,更遇温气, 变为温毒……此伏气温病也。”
典型伏邪温病论治
以春温为例
一、概述(1)
表现出出的症状如吴有性所言:“当觉肌 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恶风恶寒,然后 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脉浮而数,脉紧无 汗为伤寒”
正气
正气,指人体禀赋素质,包括人体脏腑功 能、气血盛衰,以及所具备的天然抗病能 力、适应能力和自身调节能力。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吴又可在《温疫论》也强调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 认为:“本气充满,邪不易入” ,机体抵抗力强, 则虽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但不大会发病。
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环境发生由寒 到温的改变,伏邪除了在机体内发生着各 种
动态的变化外,还在四时感受到新邪引动 而发。
寒温变化
在“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过程中,如《温热 经纬》中曰:冬寒伏于少阴,郁而化热,乘春阳 上升而外发。分析这句话,伏邪最初潜伏在少阴, 在正气与逐渐温暖的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在体内 发生着由寒变为热的一系列变化,待到春日温暖 之气吸引而发。冬日过渡到春季,气候特征发生 改变,机体正气状态亦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是 因为“及至春月,地气上升,肝木用事,肝主疏 泄,木主风,于是吸引肾邪,勃勃内动”。这时 伏邪发为温病是由于外界气候由寒变温引起的。
清代《伏邪新书》是关于伏邪的专著,实为温病 学著作。
伏邪理论与温病
温病理论肇始于“伏邪” 内经中记载了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
温”“故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成为温病伏 邪病因学说最早的记录。 此后伏邪发病说 在温病病因中占有统治地 位。 直至明清两代新感温病学说的兴起,伏邪 学说日渐衰微。
伏邪发病三要素
不同的人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正气状 态不同,机体感邪后是否立即发病或者晚发,发 病后所出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例如“昔有三人, 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 正气所处的状态对于是否发病起到的关键作用。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即包括机体四时气候的寒温变化 和新感之邪。自然环境的改变可作为诱
(4)叶天士 《三时伏气外感篇》:“冬寒内伏, 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其治法“昔贤以黄 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
3 现代医学范畴 流感 流脑 败血症等
二、病因病机(1)
(一)病因与发病
外因
冬伤于寒
冬不藏精 内因
春
气
伏藏少阴பைடு நூலகம்热 阳气↑
里热外达
营
自发或引发
春必病温
伏邪温病
二、病因病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