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钢琴教学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一、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著名哲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
”在音乐学习中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语感,只有靠多听、多感受,才能真正体味其中的奥妙,不仅音乐如此,钢琴作为一门艺术语言也是如此。
优秀音乐作品的耳濡目染,对孩子培养钢琴兴趣起着一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在启蒙教育中,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儿歌或者一些卡通人物,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一些官方语言,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弹奏一小段幼儿熟悉的歌谣,让他们猜一猜是什么歌曲;也可以弹奏几个音程或者单音,让孩子们想象是什么动物或物体发出的声音。
和协的音程会让孩子开心发笑,不协和的音程会让孩子恐惧甚至哭泣,像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用纯五度的和谐音程,让人感觉特别的雄伟高亢。
引导幼儿在娱乐中学习,感受音乐的魅力,逐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乐趣,真正与音乐成为不可割舍的朋友。
孩子学琴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表现、沟通和创造。
教育理论认为,对于少儿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因此,老师应为孩子提供与外界交流、表现的机会。
可以在辅导班举行小型的演奏会,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演出或比赛活动,既让孩子展现自己的特长,又能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通过共同观摩,互相寻找差距,既积累了表演经验,锻炼了心理素质,又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钢琴兴趣。
二、注重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启蒙老师对幼儿的教育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幼儿的朋友,让孩子在心理上感知友好、安全、
信任、放松;其次应该是幼儿的伙伴,让孩子在学习中感知自由、尊重、平等、合作。
对于幼儿来说,对钢琴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必须要靠后天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集中时间最多在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灵活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漫视频,既有生动形象的卡通人物,又有优美动听的音乐背景,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出小天鹅在湖边嬉戏、跳跃的情景,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幻想自己就是那翩翩起舞的小天鹅。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音乐游戏,从游戏中训练孩子的听辩力、节奏感以及高低、轻重、快慢,来发展孩子对音乐的想象力等,同时鼓励幼儿多听CD、VCD,内容不要局限,包括轻音乐、交响乐、民族乐、钢琴曲等等。
也可以听听音乐大师的演奏,看看音乐家的传记,让孩子接触与钢琴有关的人和事,使其初步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演奏家的表演风格等等,从而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逐渐对音乐对钢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这时告诉幼儿,钢琴是富于表现力的,可以表现很多东西,比如声音、颜色和情绪的变化,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
当孩子们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入正规的训练。
三、让孩子在鼓励中健康成长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辅导幼儿钢琴也应如此,发现孩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和闪光点,就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和激励,要积极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欲望,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
不管成功与否,应多鼓励一个已尽心尽力却表现平庸的孩子,来肯定孩子的努力与进步,他会更加勤学苦练,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得到健康成长顺利发展。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练好,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更担心被老师责怪,这时能够多关心他一些,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孩子就会奋发努力,很快赶上进度。
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指责,孩子只会更加悲观失望,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索性放弃不学。
在我当助教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朋友钢琴基础不扎实,每次课前检查都表现得很
不理想,上课听讲也是马虎消极,有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后来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当众给予表扬,并告诉家长孩子有了进步;他渐渐地树立了自信心,听讲认真了,练习也刻苦了,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
对孩子的鼓励,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要表现得很真诚,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并对他所做的事情感到兴趣;二要当众表扬,及时说出,针对孩子具体的进步或优点予以赞美,;三要掌握分寸,切不可言过其实,不切实际的赞美是没有必要的。
通过正确适当的赞美,让幼儿充满自信,积极做好每一件事,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第二章启蒙教学的三大要素
一、对幼儿基本乐理的导入
基本乐理是钢琴的灵魂,没有乐理知识的铺垫,就像群龙无首一样,根本找不到作战的方向。
在正式上课前,应该提前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以前是否接触过钢琴,是否了解一些乐理知识,以及他们的教育状况和性格特点。
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词汇来教学,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1、识谱
识谱,就是对世界通用记谱法——五线谱的认识。
钢琴音乐都用五线谱来记录,西欧的某些乐器也用五线谱记谱法来记谱,而中国的民乐及歌曲是用简谱来记谱。
由于大多数作品是用五线谱记谱法来记录的,因此在学习钢琴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习五线谱,掌握一些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起钢琴来没有识谱负担,能更快更好地认识键盘位置,掌握钢琴弹奏要领及方法。
2、认识键盘
由于幼儿年龄太小,生理心理特征与成人差异很大,对概念性的知识缺少兴趣,只对有鲜明形象特征的事物感兴趣,因此要因循儿童兴趣特征,画上图画、配合故事来进行。
节奏节拍的训练应通过形象的声音念读或舞蹈律动,让儿童在愉快的教学中感受到节奏,学习节奏节拍,为钢琴学习打下良好的识谱及音乐基础。
首先让幼儿了解钢琴是形体较大的乐器,上面有88个键,每一个键按上去声音有高有低,都有自己的名字,也就是音名。
其次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大概音响,可以弹一些小片段让他们猜猜象什么声音,引导他们去想象。
再次让幼儿观察键盘,认识钢琴由黑键和白键组成,知道黑键与白键的分布特点,并能迅速找出键盘里所有C调的“do”。
最后让幼儿找出中央C“do”在键盘上的位置,并知道中音“do”、高音“do”和低音“do”的键盘位置关系;
3、指法
指法,类似写字的笔顺。
要想写好字,必须懂得下笔的顺序,钢琴的指法的意义还要重于笔顺,因为就算不用正常的笔顺,也可以写出能认的字来,但是不用正确的指法,常常没法顺利弹出乐曲的音符和句子来。
正确的指法,也就是合理的指法。
合理,就是合乎手指与键盘关系之理,合乎手指与音符关系之理,合乎各人手指之间的关系之理。
合理,才能有逻辑、有规律、有条不紊、不忙乱地弹奏。
初级钢琴教材大都有详尽的指法标记。
首先要认真查看这些指法标记,理解这些指法,严格按指法弹奏,才能从中逐渐领会指法的规律。
对没标出来的音标,幼儿应当从标过的指法中推导出该用的指法,推导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指法的途径。
所以,当遇到没有指法标记的音符时,最好不要轻易动手就弹,要想一想,应当用哪个手指,这个“想一想”就是在掌握指法规律。
二、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钢琴也是如此,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非常重要,要尽量避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稍不注意养成一些不好的演奏习惯,会成为今后学习中的巨大障碍。
因此,在幼儿钢琴入门教学时,要注意教学语言及教学方法,尽量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
幼儿初学钢琴,从一开始就必须养成正确的、良好的坐姿习惯。
初步入门之后,要求弹奏的速度加快、音域的范围加大,若不能按照正确的坐姿进行弹奏,其表现力就会受到较大的阻碍和限制,所以正确确定面对钢琴的就坐位置尤为重要。
1、坐位点。
首先把钢琴凳摆在钢琴前的正中间,然后坐在钢琴凳宽的1/2处,将身体正对着钢琴的正中,使身体的重心得到稳定,同时挺胸微抬头,两肩放松,手臂在身体的两侧自然下垂,两眼平视。
2、脚支点。
一般来说,双脚自然着地,右脚稍前,左脚稍后,双脚不可分开太大,大腿稍向下倾斜,并自然弯曲。
如儿童坐在琴凳上,这时可在脚下放一个小板凳,小板凳的高度一定要适宜,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也就无法正确地利用身体的力量来演奏。
如何找到合适的脚支点,关键在于使人体处于最佳的松弛状态。
3、手支点。
首先注意身体不要过分靠近键盘,双手放在键盘上,使小臂与键平面之间成10-15度角,肘部的外侧弯曲处处于琴键下方六公分的位置,肘部到手指又微小的倾斜,弹奏时指尖落在黑白键之间的1/2处左右。
总之,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弹奏好钢琴的最基本的条件。
4、手型。
手型应放松而端正,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
五个手指的指端之间呈半圆型,掌关节自然拱起,好像松松地虚握一个圆球,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不要拱起或塌陷。
大指第一关节应略微弯曲,不要全“躺”在琴键上,仅以指测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置,四指和小指应注意端正。
三、掌握基本的弹奏姿技巧
掌握和运用钢琴弹奏技巧,是揭示音乐内涵、塑造艺术形象和刻画典型意境的基础。
1、触键方法
钢琴的触键方法直接影响弹奏的音色、音质、音量,实际上就是如何用力的一个问题,触键的用力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用力方式和传力方式。
用力方式主要体现在形式不同的触键速度,可以运用手的不同部位,从手指、小臂到肘部、大臂乃至身体,运用不同的重力条件来控制下键速度,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声音变化和声音效果。
支撑传力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音质、音色和音量,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触键手指指尖的软硬度,手指各类关节的牢固程度,手腕及用何种方式发挥富有弹性的支撑作用。
2、弹奏方法
现代钢琴和气势恢弘、表情丰富的浪漫乐派要求,必须采用手臂与躯体重量通达琴键的重量弹奏法来弹奏。
重量弹奏法,作为目前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被普遍采用,它的核心是重量通达,即手臂与躯体的自然重量畅通无阻地通过触键手的指尖送至琴键。
触键不是手指的独立活动,而是手指、胳膊及躯体共同协调动作的后果,指、掌、腕、肘、肩乃至腰肢各关节在触键时互相关联、互相影响、配合密切、张弛自如。
重量弹奏能够适应任何力度、速度、长度、技巧的钢琴音乐演奏的需要。
3、钢琴弹奏技巧的分类
(1)连奏法
连奏是弹奏者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特色是连续绵延,富于歌唱性。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奏后一音手指落下的同时奏前一音的手指方可抬起,“这一起一落便在同时”。
2.手臂与躯体的自然重量必须始终贯于琴键,无论声音强弱必须触键到底。
(2)断奏法
断奏包括非连音、跳音、顿音与半连音等,其共性是各音断开,不可粘连;个性则程度有别,需具体对待。
根据乐曲对速度、力度、风格的要求与活动部位的不同,断奏又分为手指断奏、手腕断奏与肘部断奏。
各种断奏法对手臂下落触键与抬起离键的动作部位、活动幅度等有着具体的要求。
(3)特性奏法
特性奏法主要是针对各种装饰音即倚音、波音、回音、颤音和震音等采用的奏法。
装饰音的特点是对本音的装饰作用,弹奏的时值、力度、均匀度等应从严把握,切忌喧宾夺主;同时装饰音的弹奏还受乐曲速度、力度、风格的制约,不可千篇一律。
震音有同音反复、多音反复的震音,此类奏法对掌关节、指关节与腕关节的弹性、灵活性及力度有较高要求。
第三章培养幼儿良好的练琴习惯
一、培养正确的练琴方法
钢琴的弹奏方法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可归为3种,具体为:非连奏,即“颗粒性”
弹奏法;连奏,即歌唱性弹奏法;断奏,即跳音弹奏法。
1、非连奏
非连奏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在演奏技巧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非连奏的触键要点:触键的指尖要牢固,使之具有一定坚硬度;抬起手指,使指尖与琴键具有一定挥动距离;下键快(包括相对应的起键快),触键瞬间具有一种爆发力,使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挥动有较快的速度;触键面小,用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传力非常集中。
学习非连奏方法,要抓住3个关键环节进行辅导:(1)强调抬指。
提醒幼儿把手指抬高一些,强调手指起、落动作的清晰明确是必要的。
引导孩子养成自觉抬指的习惯,比守在孩子旁边叫嚷着让他们抬指要有益得多。
(2)指尖牢靠。
如果指尖瘫软,指甲关节因不牢固而凹陷,击键的力就会因手指支撑的软弱而散失,使声音疲软、松散。
指尖准备应该保持一种放松而不瘫软,牢靠而不过分紧张的状态。
(3)快下键。
快速而有力的下键是掌握非连奏弹奏方法最困难的任务。
可以让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体验某种用力方式,从中获得启发,再应用到触键练习中去,也许更能奏效。
2、连奏
连奏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圆滑连贯的音型、流畅的旋律性过句、琶音或分解和弦跑句等等。
连奏的触键要点:改变手指的触键部位,不以指尖,而以柔软的指面肉垫部位触键;改变手指触键的高度,以平稳的贴近键面的方式触键;改变手指的触键速度,触键速度快慢与声音力度强弱成正比,触键速度影响着声音的音质;改变触键的用力方式,或垂直方向用力,或水平方向用力;要求更多地运用手臂的重量和寻求重量在指间平稳的流动转移;特殊地注意触键后保持上部重力的传导转移,让上部重力从一个音(手指)移向另一个音(手指),务求声音圆润连贯。
学习连奏辅导,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1)让手指展平、贴键。
从入门的落指、基本手型到基本弹奏动作,我们都一直强调着手指自然弯曲,保持半圆的手型,现在学连奏,突然又要求孩子把手指放平;我们一直在要求他们作基本弹奏动作时要注意抬起手
指,现在却又要求他们贴键,孩子们会感到不习惯。
但这是连奏的要点,不会就得学,就得练,一定得严格做到。
(2)用缓慢的速度下键。
要弹歌唱性,慢下键是求得柔和歌唱的声音的最关键的一环,抓不住这一条就不会有歌唱性的声音。
练了音,丢了方法,实质上等于白练。
(3)引导孩子改变非连奏中垂直用力的击键方式,培养起水平方向的触键用力方式来。
要做到柔和歌唱的慢下键,最根本的一点要从改变用力方向的训练上着手。
(4)强调连奏运用手臂中立。
由于慢下键的控制很容易造成僵硬紧张,上面紧张不可能用上臂的重量,单单依靠手指是奏不出圆润而有共鸣的歌唱性声音的。
(5)强调从一个手指到另一个手指的重量转移。
这是声音圆滑连接的关键,练习时要特别冷静而有耐心,要细细体验,专心倾听。
(6)连奏的学习可从两音的连接开始,手指上也可选在比较好控制的二、三指上先练。
待有了体会再扩大到三音、四音、五音,逐渐把大指、四指、五指包括进来。
另一方面,则是先作相邻的音的连奏连接,再作相间音或远距离音程之间的连奏连接。
3、断奏
断奏即跳音奏法。
跳音在不同风格、不同音乐特征性的作品中,演奏的时值较长;有时半连半跳;有的则要求较短,甚至极短。
不同时值的跳音有不同的表现力。
断奏跳音的种类很多,我们仅以最常用、最基本、最富特点的跳音来讲,演奏跳音的技术动作要点:触键快,离键快,触键时间短促;指尖特别牢靠。
可想象如充足气的皮球,坚而极有弹性;指触面最小。
学习断奏辅导,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1)指尖牢靠的准备非常关键。
软物相碰也不产生弹性反应,充足气而具坚性的皮球则能极富弹性的蹦跳起来。
领悟跳音触键感,可以启发孩子把自己的手想像成一只皮球,自然的在琴键上蹦跳。
(2)触键快,离键快。
我们要帮助孩子在触键短上下功夫,小孩子运动神经的发育还未完善,快速敏捷的动作反应需要给予有意识的训练。
比如,人在突然触摸到非常烫的东西时,会有一种特别速捷的动作反应。
用这种体验的想像来弹跳音,特别能感受到触键、离键的快速和时间的短促。
(3)强调弹性感非常重要。
力学上讲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我们触键的作用
力都会产生反作用力,弹奏跳音的快触键更有较强的反作用力。
如果不能恰当地利用反作用力,不仅演奏起来费劲、吃力,而且会使声音死板、生硬。
因此,要想像如拍皮球那样,自然下落,顺势弹起,如此巧妙的利用反作用力来使弹奏自如,使声音丰润,富于弹性。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现如今,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
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家长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甚至超过老师的影响力。
可以说,如若没有家长的参与和督促,孩子的学习任务难以完成,更不可能取得成功。
那么,家长应如何发挥好作用呢?
1、当好第二辅导老师
孩子处在幼儿阶段,自觉性是较差,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有限。
在从师学艺之初,仅凭老师几十分钟的传授,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提出的要求,更难以抓住学习的重点,有的甚至记不住课后的作业。
这就需要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积极参与到老师给孩子的授课当中。
孩子学琴越早,家长就应越多地介入,和孩子一同听课并且记下每一个要点,以便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老师的授课内容。
有的家长因各种原因,找亲朋好友替自己接送孩子学琴,这是不对的。
如果家长想省心、不出力,孩子就不可能学好钢琴。
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不懂音乐,既不会弹又不会唱,因此不愿陪孩子学琴,课堂上全靠孩子自己,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试想,对幼儿的授课内容,作为成人能听不懂吗?当然,成人学艺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也有其优势:理解力、感悟力比孩子强。
虽然不能弹琴,不能做示范,但听了老师的课,能够指导孩子,引导孩子根据老师的要求去做,比如提示孩子:手指抬高了吗?分句对吗?休止符忘了吗?速度均匀吗?
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有时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
练琴过程中,要教育孩子注意力集中、情绪投入、心无杂念,不要弹一会儿琴就去喝水、吃东西、玩游戏什么的。
在陪练时,家长切勿边陪练边干别的事情,如看报纸、织毛衣等,这样孩子也会受影响,养成精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不要对孩子实行“计时制”(规定弹多少时间)——孩子会想出各种理由,如渴了、饿了、拉尿等,以拖延时间;也不要实行“计件制”(规定弹
几遍)——这会使孩子养成越弹越快、潦草收场的应付心理。
练习结束后,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总结自己的练习情况,并收拾好学习用具。
二、用好适当表扬武器
学琴的人都深有体会,练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学琴的孩子几乎都有一定的压力,而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家长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
每个孩子的音乐天赋是不同的,家长千万不要强求进度,更不要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否则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信心。
要用最大的努力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并督促其不断达到更高的标准。
例如,当孩子弹琴听起来好像是在“打铁”时,家长也应当表现出兴趣,或说“你再弹一遍,好吗?”,或说“如果你再弹一遍,会比刚才弹的声音更优美……”,千万不能用刺激的语气说:“你弹得太难听了,这哪里是弹琴啊,简直是噪音……”用这些挖苦刻薄的语言评价孩子弹琴,孩子会变得胆怯,没有自信,逐渐失去学琴的兴趣。
我曾接触过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他说:“我是在父母的打骂声中学习钢琴的,本来我是很喜欢音乐的,可是现在听见琴声就心烦。
”还有一位考上艺术院校的学生对我说:“如果我父母能懂得点心理学,懂得赞美别人的优点,我肯定会弹得比现在更出色、更自信。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记住,孩子学琴的最终成功,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和坚持的精神,而不是眼前的成绩。
三、营造良好学琴氛围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练琴空间,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
为孩子制定学琴计划,要适应孩子的特点,而不应强迫孩子服从家长。
钢琴学习不单纯是技能技巧的训练,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少儿表现美、创造美。
学琴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不能停留在机械的模仿上。
作为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及时发现其与众不同的音乐创造思维。
钢琴小曲集《老鼠过年》的作者梁雷小时候练琴不专心,常常走神乱弹,弹着弹着从这首弹到了另一首连他自己也从没听过的曲子。
当时,他的家长并没有阻止,更没有呵斥,而是为他录了音,几年下来竟录了好几盒录音带。
《老鼠过年》中的34首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