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与妇产科_张玉泉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文章编号:2095-4344(2019)21-03392-063392www.CRTER .org·研究原著·王燕,女,1994 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汉族,南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张玉泉,博士生导师,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省南通市 226001文献标识码:B稿件接受:2019-02-23Wang Yan, Master candidate, 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1, Jiangsu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uquan, Doctoral superviso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1, Jiangsu Province, China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王 燕1,施 沁2,张玉泉2 (1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省南通市 226001;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省南通市 226001)DOI:10.3969/j.issn.2095-4344.1745 ORCID: 0000-0002-2939-0036(王燕)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及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归巢、旁分泌、组织修复及促血管新生等特性,严格意义上其来源分4种,即华通氏胶、脐血、脐血管及脐血管周围细胞,实验采用脐带华通氏胶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子宫内膜修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子宫内膜修复作用的临床研究王小红;林纯珍;王志君;葛爱娟;范晶晶;乐瑶【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21)14【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子宫内膜修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要求终止妊娠行经阴道型超声引导下全身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常规抗炎,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间充质干细胞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宫腔注射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血流情况,阴道出血天数和内膜呈三线征情况,下次月经复潮时间和复潮后经期时间,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间充质干细胞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为(6.64±0.89)、(9.46±1.03)mm,明显优于对照组[(4.82±0.76)、(7.93±1.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间充质干细胞组的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分别为1.16±0.31、1.06±0.27和0.59±0.08、0.62±0.0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9±0.57、1.98±0.29和0.93±0.12、0.8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间充质干细胞组中出血≤7 d、内膜三线征患者占比65.00%、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间充质干细胞组中复潮时间和复潮后经期时间为(34.61±5.09)、(5.19±1.27)d,明显短于对照组[(38.13±6.35)、(7.36±1.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实验方法学开发思路和流程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实验方法学开发思路和流程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潜能分化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脂肪细胞和骨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重要的干细胞类型,它们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组织和胎盘组织等。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的实验方法学开发,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方法学开发的思路和流程入手,对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实验方法学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是指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脂肪细胞或骨细胞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成脂成骨分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和脂肪代谢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也为干细胞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因此,开发一套可靠的实验方法学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研究至关重要。
1.确定分化诱导条件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药物来诱导其分化为脂肪细胞或骨细胞。
因此,确定最佳的分化诱导条件是方法学开发的第一步。
此过程需要考虑到诱导因子的种类、浓度、培养时间等因素,以及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的差异性。
2.确定评价指标分化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评价间充质干细胞的脂肪细胞或骨细胞特征。
这些评价指标包括脂肪细胞的油红O染色、脂肪球形成实验,以及骨细胞的矿化实验、ALP染色等。
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对于评估分化效果至关重要。
3.确定实验方案在确定了分化诱导条件和评价指标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
包括细胞的处理方法、诱导条件的优化、实验的时间节点等,以便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1.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首先需要从适当的组织中分离和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培养。
这一步需要注意细胞的纯度和活性,以保证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2.分化诱导实验将培养好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脂肪和骨分化诱导实验,根据预先确定的诱导条件进行处理。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蜕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改善自然流产小鼠妊娠结局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蜕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改善自然流产小鼠妊娠结局赵鑫鑫;杨晓清;张玉泉【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2(26)30【摘要】背景:早期自然流产与母胎界面血管形成障碍或异常有关,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损伤部位迁移及促血管生成的作用,目前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作用于早期自然流产蜕膜基质细胞的研究尚未有报道。
目的:探讨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对早期自然流产蜕膜基质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对早期自然流产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①分离培养早期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蜕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蜕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②第3代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和原代自然流产蜕膜基质细胞共培养72 h,EdU、Annexin V-FITC分别检测蜕膜基质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蜕膜基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③复制CBA/J×DBA/2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孕1,3,5 d尾静脉移植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悬液0.1 mL(细胞浓度为1×1010 L-1),孕14 d计算胚胎吸收率,ELISA检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蜕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蜕膜组织相比,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降低;②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早期自然流产蜕膜基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③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自然流产小鼠蜕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进而减少胚胎吸收率;④结果表明,合适剂量的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蜕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改善早期自然流产妊娠结局。
【总页数】7页(P4793-4799)【作者】赵鑫鑫;杨晓清;张玉泉【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3.9;R394.2【相关文献】1.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卵巢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4.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创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_培养_鉴定及冻存_复苏
MSCs 消化后以 1×106/ml 密度冻存, 冻存液 DMSO∶ FBS∶DMEM 为 1∶1∶8,将冻存细胞放入 4 ℃预冷的程 序冷冻盒内,直接将程序冷冻盒放入-80 ℃冰箱,第 2 天放入-196 ℃液氮保存。 冻存 6 个月后将程序冷 冻盒从-80 ℃冰箱取出,细胞直接放入 37 ℃预热的 水浴锅内,用 4 ℃预冷的 PBS 洗涤细胞 2 遍,将细胞 接种于含 10%胎 牛血清的 DMEM 培 养 瓶 内 , 放 入 37 ℃、5%CO2 培养箱中培 养。 待细胞传 代至 P3 代 时, 用流式细胞 仪检测 CD14、CD45、CD79a、CD90、 CD34、CD73、CD105、HLA-DR,并 进 行 成 骨 细 胞 、成 脂细胞诱导分化,方法同前。
YANG Xiaoqing1**, ZHANG Mu2, YANG Bing3, ZGANG Hu3, ZHANG Yuquan1***
(1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
ster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class 071, 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
来源 MSCs 具有来 源广泛 、取 材 方 便 、相 对 纯 净 、含 量丰富及免疫原性低等优点, 正逐渐成为 MSCs 研 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人脐带 MSCs 的来源有 4 种,其 中华通氏胶(WJ)来源的 MSCs 含量丰富但对其 分离 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就探讨从人脐带华通氏 胶 中 分 离 出 脐 带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鉴 定及定向分化,为 MSCs 的应用提供更广泛的来源。
干细胞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余璐萍
【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年(卷),期】2016(035)004
【摘要】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以获得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虽然临床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方式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目前有研究诱导干细胞向子宫内膜细胞定向分化并增生,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进而用于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现主要就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人胚胎干细胞(hESCs)及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在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这4种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总页数】4页(P331-334)
【作者】余璐萍
【作者单位】100026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HOXA10调控网络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薄型子宫内膜 [J], 王一飞;宋阳;关永格;许春燕
2.基于HOXA10调控网络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薄型子宫内膜 [J], 王一飞;宋阳;关永格;许春燕
3.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及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J], 郭杉;刘英
4.干细胞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J], 曹现岭;孙振高
5.干细胞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J], 崔皓;转黎;马艳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妇科疾病的应用及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妇科疾病的应用及进展石丽娟;于晓川;王化丽【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24(51)3【摘要】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发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ADSC)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ADSC-Exo)成为妇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ADSC 是一类来源于脂肪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其他间充质干细胞一样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ADSC-Exo还可通过释放的细胞外囊泡传递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微小RNA、蛋白质和细胞因子,对目标细胞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ADSC-Exo 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有研究表明,ADSC-Exo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为宫腔粘连和不孕症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此外,一些研究提到ADSC-Exo 在慢性子宫内膜炎、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妇科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综述ADSC-Exo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及进展。
【总页数】5页(P274-278)【作者】石丽娟;于晓川;王化丽【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2.外泌体调控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源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3.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缺损再生中的应用与进展4.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5.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女性生殖系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女性生殖系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全文)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类来源于多种成体组织的多能干细胞,以其迁移能力强大、分化潜能多元、免疫原性低、组织来源广泛且便于体外分离扩增等优势在组织及器官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外泌体作为MSC 旁分泌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MSC发挥治疗效应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外泌体不仅能够调节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更携带有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并能高效穿透多种生物屏障,进而改变靶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使其发展成一种高效的药物载体和基因治疗制剂。
更重要的是,MSC外泌体能够模拟并发挥母细胞MSC的功能,有效促进组织再生能力,调节损伤局部的免疫反应,从而成为MSC治疗的潜在替代方案。
目前,对于MSC外泌体在妇产科领域的基础研究也初露端倪,其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辅助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手术治疗及加速阴道手术创面修复等方面均展现出较大的治疗潜能。
因此,本文聚焦MSC外泌体在女性生殖系统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归纳分析其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MSC外泌体的生物学性状MSC是20世纪60年代由Friedenstein在骨髓中发现的一种成体多能干细胞[1],近年来在再生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关注。
最初多将MSC的治疗作用归因于其归巢和分化能力,然而随后的多数研究结果提示,在体内自然状态下MSC定植于损伤组织局部的持续时间通常很短,且不能在非诱导条件下高效转分化为器官的实质细胞成分,这表明,MSC的主要治疗作用可能主要由其旁分泌机制介导[2?3]。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
周云凤;肖雁冰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22(62)25
【摘要】宫腔粘连(IUA)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子宫内膜发生粘连或纤维化,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闭锁。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
分离术(TCRA)是目前治疗IUA的常用手段,但TCRA术后再粘连和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近年来,移植外源性干细胞为IUA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极低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免疫调节
与免疫抑制作用,而且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排斥反应,成为干细胞治疗IUA的首选细胞。
骨髓、脐带、羊膜等来源的MSCs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子宫内膜样
细胞,在干细胞治疗IUA中具有巨大潜力。
但目前MSCs治疗IU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实验,临床案例报道较少,仍需进一步探索。
【总页数】5页(P91-95)
【作者】周云凤;肖雁冰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4
【相关文献】
1.间充质干细胞在宫腔粘连及其他子宫内膜损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2.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
3.间充质干细胞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4.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特点及其在宫腔粘连中的研究进展
5.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新方法
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新方法唐书生;孙逊沙;吴洁莹;陆琰;陈劲松;李发涛;唐婕;吴韶清【摘要】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and easy method of isolating and cultivating human placental chorionic-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pcMSCs).Human placental chorion were isolated by hand held electric homogenizer and enzyme digestion.The morphol-ogy of hpcMSCs was observed under the inverted microscope.The cell growth curve was measured by CCK-8 method.The third gen-eration of hpcMSCs were detected with flow cytometer,and incubated in osteogenesis and adipogenesis.Osteogenous potential was as-sessed by alizarin red staining.Adipogenic potential was evaluated by Oil red O staining.The adherent cells showed fibroblast-cell-like shape.CD73, CD105 and CD90 membrane antigens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hpcMSCs,but CD34, CD45, CD14, CD19 and HLA-DR membrane antigens were not detected.Following induction, alizarin red staining and Oil red O staining produced a strong reaction in cells.The whole isolate and cultiva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easy method to obtain a largely amount of prima-ry hpcMSCs.It may represent a plentify stem cell source for the regenerative medicine.%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l chorionic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pcMSCs)分离培养方法.用手持电动匀浆器处理人绒毛膜,经酶消化后接种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成脂、成骨诱导分化试剂盒鉴定细胞的分化潜能.获得的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呈平行排列或漩涡状生长,高表达CD73、CD105、CD90,而CD34、CD45、CD14、CD19、HLA-DR呈阴性,生长曲线为" S"型,经成骨或成脂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或油红O染色呈阳性.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学会认可的间充质干细胞标准.建立了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新方法,结合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的优点,为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基础.【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4页(P229-232)【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绒毛膜;细胞分离;细胞培养;方法【作者】唐书生;孙逊沙;吴洁莹;陆琰;陈劲松;李发涛;唐婕;吴韶清【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1 引言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纤维样贴壁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种子细胞和基因治疗的载体,已成为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研究的热点[1-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刘麒薇;张俊辉;杨袁;王金娟【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4(28)7【摘要】背景: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大多是超指征用药,对其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修复卵巢功能,但鲜有研究报道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并初探线粒体自噬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连续注射20 d脱氢表雄酮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10^(6)),治疗后连续10 d取阴道内分泌物检测小鼠的发情周期。
治疗后2周,采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卵巢组织病理学评估,最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组织中线粒体自噬反应。
结果与结论:(1)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中出现了处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等各阶段的卵泡,而且可见黄体组织,说明小鼠排卵功能明显改善;(2)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性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3)未经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长期处在动情期,缺乏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经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动情周期恢复到正常水平;(4)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组织中的线粒体自噬明显减少;(5)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内分泌紊乱,促进排卵,这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自噬相关。
【总页数】6页(P1015-1020)【作者】刘麒薇;张俊辉;杨袁;王金娟【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妇科微创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湖南省长沙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R318.08;R714.147【相关文献】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胶质瘤:作用机制、安全性和未来应用前景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 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3.滑膜组织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胡佳佳;尹春艳
【期刊名称】《现代妇产科进展》
【年(卷),期】2014(23)5
【摘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与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
比,hUCMSCs具有来源丰富、低免疫原性、对捐献者无损害及不涉及伦理问题等优势,因此hUCMSCs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
近年研究表明,hUCMSCs可能为妇科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3页(P391-393)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妇科疾病;治疗
【作者】胡佳佳;尹春艳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教学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4
【相关文献】
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塞移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赵先锋;徐予;宿昕;张雪亚
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王蓓
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李嘉
4.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在妇产科中的研究进展 [J], 冯春;郭镭(审校);冯磊;梁素丽;曹宁;么福勤;闫杰培;王琪;李杨;郑引(综述)
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肝硬化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王晓雨; 张磊; 吴常生; 闫瑞强; 刘海艳; 穆永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前研究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前研究陈少蓉;陈佳茗;赵云霞;高宏志;张艾佳;施琦阳【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56)1【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宫腔粘连的修复作用及可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取C57BL-6雌性小鼠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
假手术组剖腹后缝合,不接受治疗;磷酸盐缓冲液(PBS)模型组剖腹后在子宫壁反复搔刮20次进行建模,关腹后7 d再次开腹,双侧子宫角注射PBS 10μL;ADSCs组于建模7 d后再次开腹,双侧子宫角注射自体ADSCs;ADSCs+3D细胞水凝胶(ShakeGel^(TM)3D)组于建模7 d后,双侧子宫角注射ADSCs+ShakeGel^(TM)3D。
治疗7 d后处死小鼠,收集双侧子宫,包埋切片后进行H-E和Masson染色,计算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和子宫内膜的纤维化面积,评价利用ADSCs和ADSCs+ShakeGel^(TM)3D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
结果ADSCs组和ADSCs+ShakeGel^(TM)3D组小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量明显增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明显减少,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降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Smad5的表达水平则提高。
结论自体ADSCs和ADSCs+ShakeGel^(TM)3D可通过BMP7/Smad5通路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和腺体的数量,并降低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促进子宫内膜组织修复,恢复其部分功能,起到治疗宫腔粘连的作用。
【总页数】7页(P12-18)【关键词】宫腔粘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ShakeGel^(TM)3D;BMP7/Smad5通路【作者】陈少蓉;陈佳茗;赵云霞;高宏志;张艾佳;施琦阳【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与脂肪瘤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比较研究2.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3.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前研究启示: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功能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关系4.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普兰尼克F127水凝胶复合物对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5.间充质干细胞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产前治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新策略
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产前治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新策略成曦;孙宝兰;谢园园;张玉泉【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3(27)24【摘要】背景:产前诊断的进步使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产前管理和治疗成为可能,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产前治疗先天性异常的新策略应运而生。
目的:文章对应用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产前治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08-01,中文检索词为“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经羊膜”“羊膜腔内”“干细胞”或“经羊膜干细胞疗法”,英文检索词为“Transamniotic stem cell therapy”“Transamniotic”“intra-amniotic”“stem cells”或“TRASCET”。
最终共纳入61篇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1)经羊膜干细胞疗法通过充分放大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存在于羊水中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用于产前胎儿异常治疗。
(2)羊膜腔内输注的特定干细胞不仅可以直接播散至暴露于羊水的缺陷,而且还可以血行转运至胎盘、羊膜、绒毛膜、脐带、胎儿骨髓、脾脏、髋骨和脑等部位。
(3)羊膜腔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和/或显著改善与主要先天性异常相关的不良影响,例如经羊膜干细胞疗法可以通过形成新生皮肤诱导部分或完全覆盖实验性脊柱裂;经羊膜干细胞疗法还可以缓解与腹裂相关的肠道损伤;同时,经羊膜干细胞疗法还能影响实验性先天性膈疝肺发育,显著降低肺小动脉壁厚度;经羊膜干细胞疗法可以逆转大鼠宫内生长受限的不良影响,包括显著改善胎盘效率以及提高胎儿体质量。
(4)经羊膜干细胞疗法在先天性脊柱裂、腹裂、先天性膈疝和宫内生长受限这些先天性疾病模型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但迄今为止尚无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的临床报道,临床转化前需要在大型动物中进一步验证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现状
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现状
张玉泉
【期刊名称】《现代妇产科进展》
【年(卷),期】1997(6)2
【摘要】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现状张玉泉综述曹斌融张惜阴审校(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摘要子宫内膜癌(下称内膜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之一。
在内膜癌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一直是很重要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对晚期患者及常规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患者,内分泌治疗仍可取得一定的疗...
【总页数】4页(P176-179)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癌;内分泌疗法
【作者】张玉泉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0.5
【相关文献】
1.庆医学会百年华诞品内分泌年度盛宴——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精彩抢先看/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和诊断/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与未来 [J],
2.内分泌治疗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J], 周南靖;周航
3.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内分泌治疗 [J], 董阳阳;王建六
4.乳腺癌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J], 韩文鹤;王晓彤;陈艳丽
5.乳腺癌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刘西洋;朱熙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2012∶32(1)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 ,ASCs)。
ESCs [1]是从囊胚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出来的细胞,能够无限自我更新,可分化为内、中、外3个胚层的各种细胞、组织。
但由于干细胞研究的胚胎来源困难、本身具有致瘤性、免疫排斥及伦理等问题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现在己证实可以将成体的终末分化细胞通过导入几个关键的因子使其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样的细胞,这种细胞被称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s)[2],它可以绕过伦理道德问题,但因为需要借助病毒载体导入基因,有编程效率低、成瘤性等问题,亦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1]。
ASCs 是存在于胎儿、儿童和成人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的统称,现在已经在多种组织器官被发现[3],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心脏干细胞及MSCs 等。
一般认为,ASCs 只能分化为其组织器官的细胞类型,然而近几年的研究[4-5]表明,这些干细胞的分化能力远超过传统观点局限的范围,如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血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等。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ASCs ,广泛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
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人发现骨髓具有成骨能力[6],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不同诱导条件下,MSCs 不但可分化为软骨、骨、骨骼肌、肌腱、脂肪等中胚层细胞,同时还可向外胚层的神经细胞和内胚层的肝卵圆性细胞[7]及多种组织和细胞分化,在体外长期培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而且易于分离、培养、扩增,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免疫、支持造血的特性,免疫原性弱,遗传背景相当稳定并且不受胚胎干细胞研究中遇到的伦理问题限制。
因此,MSCs 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MSCs 在骨髓[6]、脂肪组织[8]、皮肤[4]等组织中被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脐带[9]及胎盘[10]等妇产科来源的MSCs ,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其来源更丰富,免疫原性更低等优势。
当然妇产科对于MSCs 来说不仅仅单纯是一个“贡献者”,更是其应用的“受益者”。
现参照文献结合我们的工作,就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综述。
1妇产科来源的MSCs 的种类目前与妇产科相关的MSCs 大部分来源于胎儿附属物,如脐带、胎盘、羊水等,在其他组织器官中也有发现,但其研究应用尚较少,现就其来源概述如下:1.1胎儿附属物1.1.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ymalstem cells ,UC -MSCs)人脐带(human umbilicalcords ,hUC)连接于母体和胎儿之间,妊娠期间为胎儿提供营养,由3部分构成:羊膜被覆上皮、脐血管和位于两者之间被称为华通氏胶(Wharton ’s Jelly)的黏液结缔组织。
严格意义上来说UC-MSCs 来源分4种,即华通氏胶[10]、脐血、脐血管及脐带的血管周围细胞[11],其中主要的来源基于前两种。
(1)人脐带华通氏胶的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 ’s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J -MSCs):1991年有学者[12]首次报道从人脐带的WJ 中分离并培养到了间充质干细胞与妇产科*张玉泉**,杨晓清(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南通226001)[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s)起源于中胚层,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
因来源广泛、获取容易、扩增能力强、免疫原性低、非致瘤、能归巢、无医学伦理学争议等优点而成为再生医学、细胞疗法中的主要选择细胞。
MSCs 从其来源到临床应用等方面都与妇产科关系紧密。
本文主要简要阐述妇产科来源的MSCs 的种类以及其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妇产科;胎盘;脐带;卵巢早衰;卵巢肿瘤;子宫内膜[中图分类号]Q8B R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887(2012)01-0001-06*[基金项目]南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YKC10051),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指导性计划(S11914)**[作者简介]张玉泉,男,汉族,生于1964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妇产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干细胞。
·专家述评·1··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WJ-MSCs,剔除了脐血、脐血管、脐带外被羊膜的黏液结缔组织,是一种成纤维样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向多个方向进行分化。
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9,13]表明WJ-MSCs不仅易于分离培养,含量丰富,且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相对纯净及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正成为临床细胞治疗的热点。
表面可特异性的表达CD13、CD29、CD44、CD105(SH2)、CD106、CD73(SH3)、CD166及HLA-ABC,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34、CD38,上皮细胞标志物CD31及HLA-DR则成阴性表达,但是CD106及HLA-ABC的表达与骨髓MSCs相比明显降低。
WJ-MSC 细胞因子分泌谱除了表达骨髓MSC相关细胞因子外,还表达GM-CSF和G-CSF,并特异性表达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LA-G和神经胶质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
但现仍有大多的文献未严格区分UC-MSCs与WJ-MSCs的关系,通常直接用未去除羊膜的脐带切碎植块培养,或者将WJ-MSCs即定义为统称的UC-MSCs[14],导致其WJ细胞纯度的降低。
(2)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研究[5,15]表明脐血不仅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而且含有丰富的MSCs。
2000年,Rrices[15]首次报道了脐带血中可以分离培养出MSCs,高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4,且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的潜能。
孙国军等[16]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分离获得了高纯度贴壁生长的MSCs,细胞呈梭形,传代稳定,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9代,未发生形态学改变,无衰老征象。
第3代MSCs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脐血MSCs的分离率较低,个体差异较大且会损失脐血中造血干细胞,因此限制了其临床的大量采集需要。
(3)人脐血管周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perivascular(HUCPV)-MSCs]:Sarogaser等[11]2005年通过剔除脐带的华通氏胶及被覆羊膜后,将脐带血管(两条脐动脉及一条脐静脉)环状种植于培养瓶,18~24h后去除血管,通过离心等方法成功分离出大量成纤维细胞集落(colony-forming unit-fibroblast,CFU-F),可迅速扩增,表面阳性表达CD105(SH2)、CD73(SH3)、CD90(Thy-1)及CD44,阴性表达CD45、CD34、CD235a(glycophorin A)、CD106(VCAM1)、CD123 (IL3)、SSEA-4、HLA-DR、DP、DQ(MHCII)、HLA-G及Oct4,冻存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具备MSCs特性的细胞来源。
但是由于其来源及实验获取等方面均不如华通氏胶来源的MSCs丰富、简便易行,所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4)人脐血管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动脉(hu-man umbilical cords arteries,UCA),脐静脉(human umbilical cords veins,UCV)-MSCs:Mitchell等[17]2003年描述了脐带不同来源细胞的潜在分化能力,Ikuo Ishige等[18]在2009年亦进一步对人脐带的华通氏胶及脐动脉、脐静脉进行体外培养扩增,通过其CFU-F 的形成、免疫表型、免疫组化分析及体外分化潜能等进行分析比较证实了3种来源的MSCs类似细胞在细胞形态,集落形成及免疫表型方面均无明显差别,均可表现为阳性表达CD13、CD29、CD63、CD73、CD90、CD105及HLA-ABC,阴性表达CD31、CD34、CD45、CD133、CD271及HLA-DR,所不同的是U-CA-MSCs与UCV-MSCs相比在成骨潜能方面具有更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在软骨及成脂潜能等方面无差别,幼稚的高增殖潜能细胞较靠近羊膜下层,而靠近静脉的细胞则保持保持高分化的潜能。
1.1.2胎盘来源的MSCs(1)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胎盘不仅在胚胎的发育、营养、耐受力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具备一种潜在的干细胞能力。
在母体内,胚外中胚层来源的MSCs不断分化为结缔组织的血管,胚胎借此完成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胎盘在胎儿娩出后就完成使命成为“废弃物”,但又因其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以及自身取材方便、免疫抑制等诸多优点,将成为细胞治疗、组织工程以及基因工程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的PMSCs,多是指胎儿面即羊膜和绒毛膜部位的细胞,但也有人报道了对母体来源的胎盘细胞即蜕膜部位的细胞的研究,认为其具有多能性、肌纤维母细胞性、来源广、保存容易等特点[10,19]。
Parolini等[20]提出了鉴定PMSCs的最基本标准即贴壁生长,成纤维样细胞形成菌落的能力,表达基本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如CD90、CD73及CD105,不表达CD45、CD34、CD14及HLA-DR,具有向1~2个谱系的细胞分化的能力,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胚胎起源的细胞等。
但是目前对于PMSCs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细胞采集的技术,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通过大量动物的实验深入研究PMSCs在体内发挥效应的机制,才能为今后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2)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C):人羊膜是隔离胎儿和母体的一种隔膜,具有无血管、无神经、无淋巴等特点。
由于取材方便、保障充足的细胞来源及具有低免疫2··原性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