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变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1999年清晰版)

合集下载

多功能保护装置 QYW-2 沈变电气

多功能保护装置 QYW-2 沈变电气

表1
说明
功率因数 cosφ<0.6 时间常数 s≤5×10-3s
三、主要功能
1.当变压器油中有少量气体释放或油箱出现渗漏,造成油面轻微下降时,可由保护 装置的的小浮子下降显示出来。
2.当变压器油中有大量气体产生(气体体积量达到 165ml)或油面严重下降时,保护装 置能可靠地发出报警信号。
3.当变压器出现事故引起内部过压时,本装置中的压力继电器可在 80ms 内检测出来, 并发出报警信号。过压保护点为整定值,如果压力保护点想设在其它点,可在订货时注 明。(可供选的其它点为 20kPa-80kPa,每 5℃为一个档)。
于产品渗漏或密封不良所至。 1.2 变压器为冷态时 如果变压器从未投入运行,或虽然运行过一段时间,但外部平均温度低于 20℃,这
时变压器可能处于相对负压的状态,为了提高油面,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2.1 把填充塞体整个从保护装置上拧下来; 1.2.2 借助漏斗将油通过腔体缓慢加入保护装置的上部; 1.2.3 擦净残留在产品周围及接头处的油; 1.2.4 检查填充塞体内的密封圈位置正确后,将填充塞体拧紧并保证关闭。 2. 维护 2.1 保护装置的透明腔体及温度表表面严禁用热水及酒精擦洗。 2.2 在随变压器运输过程中严禁受冲击、碰撞。 2.3 没有特殊原因不允许随意拆装。
沈阳沈变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原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实验厂) 公司地址:沈阳浑南新区世纪路 39 号 邮 编:110179 销售热线:024-89368025 传 真:024-89368108 技术支持:024-89378958 89368080
变压器是制造厂在环境温度为 20℃左右充满油,此时保护装置也已根据运行要求 调整完毕,所以在变压器投入运行时,不必调整保护装置。请注意,在变压器投入运行 过程中,很可能因热胀冷缩引起保护装置内油面降低,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在投入运行

油浸式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油浸式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表2 630 kVA~6300kVA三相双绕组无励磁调压电力变压器表3 200 kVA~1600 kVA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4.2 技术要求4.2.1 基本要求4.2.1.1 按本标准制造的变压器应符合GB1094.1、GB1094.2、GB1094.3、GB1094.5、GB/T15164和JB/T10088的规定。

4.2.1.2 变压器组、部件的设计、制造及检验等应符合相关标准及法规的要求。

4.2.2 安全保护装置800 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宜装有气体继电器。

气体继电器的接点容量在交流220 V或110 V时不小于66 VA,直流有感负载时,不小于15 W。

积聚在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数量达到250 mL~300 mL或油速在整定范围内时,应分别接通相应的接点。

气体继电器的安装位置及其结构应能观察到分解气体的数量和颜色,而且应便于取气体。

注1:根据使用单位与制造单位协商,800 kVA以下的变压器也可供应气体继电器。

注2:对于波纹油箱、带有弹性片式散热器或油箱内部充有气体的密封式变压器,是否装有气体继电器,由制造单位和用户协商确定。

800 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有压力保护装置。

注3:对于密封式变压器,均应装有压力保护装置。

对于密封式变压器,应保证在最高环境温度与允许负载状态下,压力保护装置不动作,在最低环境温度与变压器空载状态下,变压器能正常运行。

4.2.3 油保护装置4.2.3.1 变压器应装有储油柜(波纹油箱、带有弹性片式散热器或油箱内部充有气体的密封式变压器除外),其结构应便于清理内部。

储油柜的一端应装有油位计,储油柜的容积应保证在最高环境温度与允许负载状态下油不溢出,在最低环境温度与变压器未投入运行时,应能观察到油位指示。

4.2.3.2 储油柜应有注油、放油和排污油装置。

4.2.3.3 变压器储油柜(如果有)上均应加装带有油封的吸湿器。

4.2.3.4 变压器如果采取了防油老化措施,则不需装设净油器。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 5阻抗计算讲解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 5阻抗计算讲解

Z ref = U2/P r式中: U—Z和Z ref所属的绕组的电压(额定电压或分接电压) ;P r—额定容量基准值。

此相对值也等于短路试验中为产生相应额定电流(或分接电流)时所施加的电压与额定电压之比或化成百分数表示。

及见后面相关的图。

Kx——电抗修正系数, 见表5.2表5.2 电抗修正系数( K x )线圈一侧有铁心时: []ρππππs su vu u e e e ss =-------11110512().()( 5 . 2 )其中: 0't0'sss s D 03.0s 2D 03.0s s h s v h u +≈δ++==λ=其它尺寸见图5.2线圈两侧都有铁心(如壳式变压器)时: []ρππππππs u v u v v u v v u e e e e e =----+-------++111105111211121212().()(()()( 5 . 3 )其中: s22s11s2ss 1h s v h s v h u h u ==λ=λ=s s D s D t 110100032003=++≈+''..δ s s D s D t 220200032003=++≈+''..δ δt ——导线绝缘(两边)厚度(cm); 其它尺寸见图5.2第页 共页 17 4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阻 抗 计 算u →30 10.5 1.5 2 2.500.10.20.30.40.50.60.70.80.910.050.10.150.20.250.32.2 双绕组变压器电抗计算17 5 第 页 u →↑ρs图5.3 线圈一侧有铁心时的横向洛氏系数ρs = f ( u , v )曲线共 页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阻 抗 计 算3 电阻分量计算短路阻抗中的电阻分量, 由变压器的负载损耗计算而得。

且常以百分数表示。

如下式: rk kP 10P %R =[ %] ( 5.4 )式中: P k ——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 W ); 见负载损耗计算; P r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 kVA )。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_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_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或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

其中,油浸式变压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变压器类型,在能源传输和分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油浸式变压器选型的详细指南和解释。

通过深入探讨油浸式变压器的介绍、选型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因素,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油浸式变压器,并确保其在电力系统中正常运行。

1.2 文章结构本手册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正文、主要要点一、主要要点二以及结论。

其中,正文部分将介绍油浸式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和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主要要点一和主要要点二部分则会更加详细地探讨与选型相关的关键要点。

1.3 目的本手册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油浸式变压器选型,并提供实用且可操作的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阐述相关原理和指导思路,使读者能够在面对特定应用需求时,能够正确选择适合的油浸式变压器,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高效性能。

通过本手册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油浸式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选型关键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能够根据具体应用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2. 正文:2.1 油浸式变压器介绍油浸式变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高电压变换为低电压或者低电压变换为高电压。

它采用油作为绝缘和冷却介质,通过变压器的绕组和铁芯对电能进行转换。

油浸式变压器通常由高、中、低三个级别的绕组组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冷却系统来保持温度。

2.2 变压器选型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油浸式变压器非常重要。

选错或者误用变压器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能量损失以及不稳定的电力供应等问题。

因此,在选型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所选取的变压器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2.3 变压器选型的考虑因素在进行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功率容量。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需功率容量,包括额定功率和短期过载能力。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油浸式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用于将高压电网输送的电能转变成适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的低压电能。

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油浸式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正确的选型和安装。

一、变压器选型基本原则1. 满足电流负载需求:为了保证变压器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正常工作,必须满足设备的电流负载需求,即选型时应根据设备的负载功率和工作电压来确定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压等参数。

2. 适应环境条件:变压器的使用环境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变压器的运行性能,在选型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3. 经济性考虑:在选型时,要考虑变压器的造价、运行成本等因素,确保在满足负载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变压器。

二、变压器选型步骤1. 确定负载需求:首先要明确设备的负载需求,包括负载功率、工作电压等参数。

2. 确定环境条件:确定变压器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3. 选型计算:根据负载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型计算,确定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额定电压等参数。

4. 选择型号:根据选型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型号。

5. 进行现场评估:在确定了变压器型号后,要进行现场评估,确定变压器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等。

三、常见油浸式变压器故障及处理方法1. 变压器温升过高:可能是因为负载过大、绕组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应及时排除故障。

2. 油泄漏:可能是因为油箱密封不良、管路连接不严等原因引起,应及时修复漏漏。

3. 绝缘损坏:可能是因为绝缘材料老化、受潮等原因引起,应及时更换绝缘材料。

4. 过载保护动作:可能是因为负载过大、短路等原因引起,应及时维修,并调整负载。

四、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范例1. 设备名称:油浸式变压器2. 额定容量:1000KVA3. 额定电压:10KV/0.4KV4. 变比:10KV/0.4KV5. 阻燃等级:F16. 焚烧特性:固体防火7. 绝缘等级:H级8. 使用环境: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环境温度不高于40摄氏度,相对湿度不超过90%。

110KV级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讲解

110KV级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讲解

110kV级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出厂文件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FUZHOU TIANYU ELECTRIC CO., LTD.说明本《110kV级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出厂文件》包括了110kV及以下非全密封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其主要配件的使用说明书。

本手册仅适用于变压器用户,用以指导安装、使用、维护变压器。

在这里有必要向尊敬的用户申明以下三点:1 用户所需的配件说明书应根据该变压器《出厂技术文件一览表》中所列配件说明书目录在本手册中选用。

2 手册中引用的有关标准在被引用时均为有效的,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各方用户应探讨使用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本手册的配件说明书中注明有类似“详见制造厂使用说明书”者,用户必须同时阅读配件制造厂相应的使用说明书。

当与本手册的配件说明书有矛盾时,应遵循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或向本公司售后服务部门咨询解决。

目录1 0RB.460.040 110kV级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2 0RB.460.008 35kV级及以下变压器套管安装使用说明书 (8)3 0RB.460.019 热电阻温度计安装使用说明书 (9)4 0RB.460.029 棒式玻璃温度计座使用说明书 (10)5 0RB.460.030 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11)6 0RB.460.032 吸湿器使用说明书 (22)7 0RB.460.031 气体继电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27)8 0RB.460.022 净油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33)9 0RB.460.071 胶囊式储油柜安装使用说明书 (35)10 0RB.460.076 压力释放阀安装使用说明书 (38)11 0RB.460.046 63kV、110kV、220kV变压器套管安装使用说明书 (45)12 0RB.460.041 套管型电流互感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49)1 适用范围本说明书适用于110kV级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安装、使用。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

油浸式变压器选型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油浸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电力变压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住宅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场所。

它具有功率大、效率高、体积小、运行可靠等优点,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正确选择合适的油浸式变压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手册旨在指导用户如何正确选型油浸式变压器,确保设备性能与使用需求匹配,同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一、油浸式变压器的基本概念油浸式变压器是将绕组和铁芯浸泡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通过油的冷却和绝缘作用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它主要由铁芯、绕组、油箱、绝缘油和相关附件组成。

铁芯是变压器的主要传感部件,用于传导磁通,提高变压器的效率;绕组是变压器的电气传感部件,用于变压和传输电能;油箱用于容纳绕组和铁芯,同时提供绝缘油的冷却和绝缘功能;绝缘油起到散热、绝缘和灭弧的作用,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1.变压器额定容量:变压器额定容量是指变压器在标称条件下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通常以千伏安(kVA)为单位。

正确选择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确保设备运行稳定的重要因素,过小将导致设备过载,过大则会影响效率。

1.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变压器结构形式,通常有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两种。

干式变压器适用于室内场所,无油漏问题,安全可靠;油浸式变压器适用于室外场所,具有散热性能好、运行可靠等优点。

2.根据负载特性选择变压器类型,通常有三相变压器和单相变压器两种。

三相变压器适用于负载平衡的场合,单相变压器适用于负载不平衡的场合。

3.根据负载容量选择变压器额定容量,确保变压器在满载运行时不超过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4.根据负载功率因数选择变压器短时耐受电流,确保设备在瞬时负载变化时不会发生过载或损坏。

5.根据使用环境和运行要求选择变压器温升限制和绝缘等级,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够安全运行。

四、油浸式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1.正确安装变压器,确保设备接地可靠、绝缘良好,同时保持变压器周围通风良好,防止设备过热影响运行。

变压器设计手册

变压器设计手册

变压器设计手册
抱歉,此处无法提供完整的变压器设计手册。

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常用的变压器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确定变压器的目标参数: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额定功率、频率等。

2. 计算变压器的变比: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的比值,计算变压器的变比。

变比=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3. 计算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根据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和输出电压,计算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额定功率/输出电压。

4. 确定变压器的铁心尺寸:根据变比和额定电流,计算变压器的铁心尺寸。

铁心尺寸可以使用变压器设计软件进行计算。

5. 确定变压器的绕组参数:根据变比和额定电流,计算变压器的绕组参数,包括绕组匝数和导线截面积。

6. 确定变压器的绝缘等级: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绝缘等级。

7. 确定变压器的冷却方式:根据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和工作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如自然冷却、强制风冷或冷却液冷却等。

8. 进行变压器的结构设计:根据以上参数,设计变压器的结构,
包括铁心结构、绕组布局和定子、转子等配件的安装方式。

9. 进行变压器的工程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压器的工程设计,包括电气连接、冷却系统和绝缘处理等。

10. 进行变压器的制造和测试:根据变压器的设计图纸,制造
变压器,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如绝缘测试、负载测试和高压测试等。

请注意,变压器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电气性能、热性能和机械强度等。

建议在设计变压器之前,咨询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或使用变压器设计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

硅钢片损耗公式——按1999年版沈变厂《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最近发现1999年版沈变厂《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中有一组硅钢片损耗公式,经复算,精度很高。

可将我的程序中使用的硅钢片损耗公式更换为下列公式。

35Q155单位铁损:If GGP$ = "35Q155" Then PM = -0.8800 * BM ^ 6 +6.2783* BM ^ 5 -17.0669 * BM ^ 4+22.9573 * BM ^ 3 -15.8534 * BM ^ 2 +5.8481 * BM -0.8223单位励磁电流:If BM <= 1.45 And GGP$ = "35Q155" Then VA = 4.8274 * BM ^ 6 – 25.7023 * BM ^ 5 +56.2799 * BM ^ 4 -64.7507 * BM ^ 3 +41.7033 * BM ^ 2 -13.7745 * BM +1.9223If BM > 1.45 And GGP$ = "35Q155" Then VA = 20992.2351 * BM ^ 6 –193966.3635* BM ^ 5 +746158.9080 * BM ^ 4 -1529503.3852 * BM ^ 3 +1761902.3391 * BM ^ 2 -1081386.5451 * BM +276262.6779135Q145If GGP$ = "35Q145" Then PM = -0.0835 * BM ^ 6 +0.9795* BM ^ 5 -2.9939 * BM ^ 4+3.8683 * BM ^ 3 -1.8866 * BM ^ 2 +0.5736 * BM -0.0217If BM <= 1.45 And GGP$ = "35Q145" Then VA = 2.9842 * BM ^ 6 – 15.3992 * BM ^ 5 +32.7524 * BM ^ 4 -36.6953 * BM ^ 3 +23.3006 * BM ^ 2 -7.4853 * BM +1.0431If BM > 1.45 And GGP$ = "35Q145" Then VA =35663.1360 * BM ^ 6 –338582.1027* BM ^ 5 +1338331.8493 * BM ^ 4 -2818965.8453 * BM ^ 3 +3336821.1050 * BM ^ 2 -2104463.0665 * BM +552435.591130Q140If GGP$ = "30Q140" Then PM = -1.7809 * BM ^ 6 +13.1124* BM ^ 5 -38.0493 * BM ^ 4+56.1093 * BM ^ 3 -44.0967 * BM ^ 2 +18.0062 * BM -2.8939If BM <= 1.45 And GGP$ = "30Q140" Then VA = -0.1083 * BM ^ 6 +2.3843* BM ^ 5 -8.8286 * BM ^ 4 +14.0577 * BM ^ 3 -10.9084 * BM ^ 2+4.5790 * BM -0.6964If BM > 1.45 And GGP$ = "30Q140" Then VA =26283.7512 * BM ^ 6 –248107.5545* BM ^ 5 +975288.5046 * BM ^ 4 -2043303.558 * BM ^ 3+2406169.7472 * BM ^ 2 -1509933.1333 * BM +394448.88730Q130If GGP$ = "30Q130" Then PM =1.5823 * BM ^ 6 -9.7965* BM ^ 5 +24.6357 * BM ^ 4-31.9239 * BM ^ 3 +22.6971 * BM ^ 2 -7.9400 * BM +1.1339If BM <= 1.45 And GGP$ = "30Q130" Then VA = 1.4783 * BM ^ 6 -6.8160* BM ^ 5+12.6880 * BM ^ 4 -11.8062 * BM ^ 3 +5.8606 * BM ^ 2-0.9722 * BM +0.0376If BM > 1.45 And GGP$ = "30Q130" Then VA =20904.6342 * BM ^ 6 –196573.8985* BM ^ 5 +769896.5323 * BM ^ 4 -1607401.7252 * BM ^ 3 +1886624.5028 * BM ^ 2 -1180202.7017 * BM +307395.989730QG120If GGP$ = "30QG120" Then PM =1.8690* BM ^ 6 -11.4113* BM ^ 5 +28.3144 * BM ^ 4-36.3681 * BM ^ 3 +25.7433 * BM ^ 2 -9.1095 * BM +1.3366If BM <= 1.45 And GGP$ = "30QG120" Then VA = 0.3832 * BM ^ 6 -1.0672* BM ^ 5+0.2876 * BM ^ 4 +1.8847 * BM ^ 3 -2.1212 * BM ^ 2+1.2956 * BM -0.2031If BM > 1.45 And GGP$ = "30QG120" Then VA =18760.0210 * BM ^ 6 –178634.7179* BM ^ 5 +707998.9897 * BM ^ 4 -1494934.6951 * BM ^ 3 +1773538.3478 * BM ^ 2 -1120852.4452 * BM +294797.191527QG110If GGP$ = "27QG110" Then PM =2.1548* BM ^ 6 -13.6051* BM ^ 5 +35.1257 * BM ^ 4 - 47.2836 * BM ^ 3 +35.1903 * BM ^ 2 -13.3025 * BM +2.0613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10" Then VA = 1.8337 * BM ^ 6 -9.9149* BM ^ 5+22.3342 * BM ^ 4 -26.6411 * BM ^ 3 +17.9347 * BM ^ 2 -5.9472 * BM+0.8418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10" Then VA =13460.0734 * BM ^ 6 –126075.4130* BM ^ 5 +491709.7429 * BM ^ 4 -1022040.3747 * BM ^ 3 +1194021.4623 * BM ^ 2 -743362.0138 * BM +192667.971827QG100单位铁损:If GGP$ = "27QG100" Then PM = 1.9297 * BM ^ 6 – 11.7533* BM ^ 5 + 29.1399 * BM ^ 4 – 37.5704 * BM ^ 3 +26.8344 * BM ^ 2 – 9.7052 * BM+1.4403单位励磁电流: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00" Then VA = 1.7578 * BM ^ 6 – 9.6301 * BM ^ 5 +21.9050 * BM ^ 4 -26.1707 * BM ^ 3 +17.4491 * BM ^ 2 -5.6493 * BM +0.7689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00" Then VA = 13293.2496 * BM ^ 6 –126047.4866 * BM ^ 5 +497630.5106 * BM ^ 4 -1046950.2658 * BM ^ 3 +1237905.0699 * BM ^ 2 -779907.2543 * BM +204532.8786单位接缝电流:BMJ= BM/1.414If BMJ >= 1.45ThenVAB=-11.5526*BMJ^6+59.4563*BMJ^5-119.5772*BMJ^4+121.9129*BMJ^3 -66.4343*BMJ^2+18.2845*BMJ-1.9663If BMJ > 1.45ThenV AB=77.4084 * BMJ^6 - 945.355*BMJ^5 + 4643.7887 * BMJ ^4-11819.5014* BMJ ^3+16528.1076* BMJ ^2-12084.5185* BMJ +3619.2298励磁电流无功分量:IX = CInt(1.15*(GM * VA + 6 * 1.414 * QC * VAB) / (P * 10) * 100) / 100。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3绕组联结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3绕组联结

设计手册油浸电力变压器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联结共03页第01页目录1 一般规疋SB1-007.3 第1页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页1.2 电气绝缘问题SB1-007.3 第1页1.3 符号说明SB1-007.3 第1页2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联结图SB1-007.3 第2页2.1 咼压中性点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2页2.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2页2.1.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2页2.2 咼压反联结中性点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2页2.2.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2页2.2.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2页2.3 高压端部出线中部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2页2.3.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2页2.3.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2页2.4 咼压中部出线非首末端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3页2.4.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3页2.4.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3页2.5 单相高压中部出线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3页2.5.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3页2.5.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3页3 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联结图SB1-007.3 第4页3.1 咼压端部出线中性点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4页3.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4页3.1.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4页3.2 咼压中部出线中性点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4页3.2.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4页3.2.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4页3.3 高压端部出线非首末端有载调压联结图3.3.1 适用范围3.3.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 4 页SB1-007.3 第 4 页SB1-007.3 第 4 页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联结共03页第02页目录3.4 咼压端部出线线端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5页34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5页3.4.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5页4 二绕组变压器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5页4.1 中压及低压均无分接的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5页4.2 中压带调压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6页4.3 低压带调压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6页5 无励磁调压自耦变压器联结图SB1-007.3 第7页5.1 高压端部出线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7页5.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7页5.1.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7页5.2 高压中部出线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7页5.2.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7页5.2.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7页6 有载调压自耦变压器联结图SB1-007.3 第8页6.1 高压中部出线串联线圈末端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8页6.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8页6.1.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8页6.2 咼压中部出线分接段接在中压线端的咼压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9页6.2.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9页6.2.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9页7 单相自耦变压器联结图SB1-007.3 第10页7.1 高压中部出线中压线端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10页7.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0页7.1.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10页7.2 高压中部出线中压线端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10页7.2.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0页7.2.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10 页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联结共03页第03页目录8 带有稳定绕组的排列布置方式SB1-007.3 第11页8.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1页8.2 稳定绕组的排列布置方式SB1-007.3 第11页9 轴向分裂变压器联结图SB1-007.3 第11页9.1 高压中部出线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11页9.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1页9.1.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11页9.2 咼压中部出线中性点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12页9.2.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2页9.2.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12页10 径向分裂变压器联结图SB1-007.3 第12页10.1 高压端部出线无励磁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12页10.1.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2页10.1.2 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12页10.2 咼压端部出线中性点有载调压联结图SB1-007.3 第13页10.2.1 适用范围SB1-007.3 第13页10.2.2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图SB1-007.3 第13页1 一般规定1.1适用范围(1)本资料列出了常用的绕组联结示意图及线圈排列,适用于油浸电力变压器。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 6负载损耗计算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 6负载损耗计算

5.2中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 ZS)计算SB-007.6 第9 页5.3 特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 ZS)计算SB-007.6 第10 页式中:P R —绕组导线的电阻损耗(W), 按公式(6 .1)计算;K f % —绕组导线的附加损耗系数(%), 一般用占导线电阻损耗的百分数表示。

3.1 层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 %)层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 %),其中包括导线的涡流损耗及在油箱等结构件中的杂散损耗系数, 一般估计为:≤200kVA K f % = 3 % 左右250kVA~315 kVA K f % = 5 % 左右400kVA~630 kVA K f % = 8 % 左右H K — 平均电抗高度(mm )。

必须注意:当三绕组的外部1与内部3运行时,中间绕组2为非载流绕组,虽然绕组中没有电流流过,但它处于漏磁主空道之中,即处于最大纵向漏磁场位置。

其中间绕组2的涡流损耗将是平均涡流损耗的 3 倍。

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常采用同一公式(6.4)计算涡流损耗系数,故将中间绕组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用 B m2 = √3 B m 代入。

图6.1双绕组运行方式的纵向漏磁通密度分布图 a) 高压1与 低压2运行 b) 外部1与 中间2运行 d) 外部1与内部3运行 c) 中间2与 内部3运行3.3.3 升压三绕组(或高-低-高双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 m ) 计算 (如图6.3)式中:I 1W 1 — 联合运行时外绕组的安匝; I 3W 3 — 联合运行时内绕组的安匝; ρ12 — 外、中绕组的洛氏系数, 见阻抗计算SB1-007.5; ρ23— 中、内绕组的洛氏系数, 见阻抗计算SB1-007.5;H K12 —外、中绕组平均电抗高度(mm ); H K23 —中、内绕组平均电抗高度(mm )。

[]()9.6T H W I 1078.1B :12K 121131m ρ⨯=-外绕组[]()10.6T H W I 1078.1B :23K 233333m ρ⨯=-内绕组()3m 1m 2m 3311B B 21B :W I W I +≈=时当[]()11.6T B B B B B :23m 3m 1m 21m 2m +-=中绕组3.4 环流损耗系数(K C %)计算由于并联导线在漏磁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故在并联导线中产生循环电流, 从而产生环流损耗,环流损耗的大小与漏磁分布曲线及绕组的换位型式有关,下面仅考虑由于纵向漏磁通在并联导线中产生的环流损耗。

变压器设计 完整版

变压器设计  完整版
δ----油道厚度
+Kb----轴向裕度 hmax----最大轴径 +2δmin----最小端绝缘尺寸(控制在5-10mm

B=B1+B2+δ----辐向总厚度
H’----(单根绕制)线圈高度
H=HL+nb×bδ/2----(nb 导线并绕)线圈高度
+La----上绝缘高度
+Lb----下绝缘高度
Hw----窗高
2023/11/8
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
洞察需求
不懈创新
40
➢第三篇 变压器高、低压绕组计算
2023/11/8
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
洞察需求
不懈创新
41
➢第三篇 变压器高、低压绕组计算
(层式)绕组绝缘半径及中心距计算
2023/11/8
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
洞察需求
不懈创新
42
➢第三篇 变压器高、低压绕组计算
2023/11/8
绕组计算
2023/11/8
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
洞察需求
不懈创新
21
分目录—变压器高、低压绕组计算
目录
一 初算每匝电压....................................23 二 高、低压绕组匝数计算及电压比校核................24 三 电流密度与导线规格选择..........................30 四 绕组型式选择....................................35 五 绕组轴向、辐向、窗高及绝缘半径计算..............37 六 导线电阻与重量计算..............................41 七 线圈电阻损耗、负载损耗..........................51

油浸式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油浸式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目次1. 总则2. 技术要求3. 设备规范4. 供货范围5. 技术服务6. 买方工作7. 工作安排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9. 质量保证和试验10. 包装、运输和储存附录A 主要名词解释附录B 地震烈度及其加速度附录C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污秽等级附录D 各污秽等级下的爬电比距分级数值附录E 额定绝缘水平附录F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水平附录G 三相油浸式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损耗附录H 单相油浸式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损耗附录I 允许偏差附录J 承受短路能力附录K 端子受力附录L 接触面的电流密度附录M 变压器油指标附录N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附录O 工频电压升高的限值附录P 故障切除全部冷却器时的允许运行时间1总则1.0.1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单机容量300~600MW火力发电厂的国产主变压器(其它容量机组主变压器可参考使用),它提出了该变压器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0.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0.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0.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0.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0.6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要求2.1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GB1094 《电力变压器》GB/T645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627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500kV级》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516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763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GB5273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2536 《变压器油》GB7328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试验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GB156 《标准电压》GB191 《包装贮运标志》GB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GB4109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套管通用技术条件》GB10237 《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2.2环境条件2.2.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日温差:K日照强度:W/cm2(风速0.5m/s)2.2.2海拔高度: m2.2.3最大风速: m/s2.2.4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平均值:%月平均值:%2.2.5地震烈度度水平加速度g垂直加速度g2.2.6污秽等级级2.2.7覆冰厚度mm(风速不大于15m/s时)2.3工程条件2.3.1系统概况1系统额定电压:10kV2系统最高电压:kV3系统额定频率:50Hz4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2.3.2安装地点:2.3.3其它要求2.4变压器基本技术参数2.4.1型式:相,双线圈铜绕组无励磁调压油浸式变压器。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 4引线绝缘距离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 4引线绝缘距离

5 圆形引线的绝缘距离一般结构见表5;特殊结构见表6圆形引线一般结构的绝缘距离表()表均按工频试验电压240 kV水平选取绝缘距离。

②220 kV级变高-低结构以及220 / 110 kV级自耦变;高压上下联线至线端之绝缘距离按340 kV水平选取。

③当220 kV级引线直径d≥φ30时,允许引线每边绝缘采用δ=10。

表6 圆形引线特殊结构的绝缘距离表(表中S1、S2、S3、δ见表5)(mm)注:当电压≤40 kV 级的引线,可采用铜(铝)排(但≥154 kV 的线圈部位,不允许有裸铜排通过), 最小绝缘距离按表6 中S2.1, S2.2, S2.3, S2.4 选用;其至油箱夹件等的最小绝缘距离,按表5 中δ= 0 时的S1, S2, S6, S7选用。

6 内部线圈线端引线的绝缘距离见表7表7 内部线圈线端引线的绝缘距离表(mm)注:①* 为优先采用的引线每边绝缘厚度。

②▲适用于110 kV 级全绝缘线端及220 kV 级高压多线圈结构的高压2的线端。

③表中S9,S10为引线至金属压板的最小绝缘距离,如是绝缘压板时,只考虑机械距离。

④表中绝缘距离均为“最小绝缘距离”,设计时应采用“选用距离”,将“最小绝缘距离”加表4“制造公差”。

7 高压线端引线的绝缘距离见表8表高压线端引线的绝缘距离表8 铜(铝)排间及至线圈的绝缘距离见表9表9 铜(铝)排间及至线圈的绝缘距离表(mm)注:≤35(40)kV级排至线圈最小绝缘距离S 25 为纯油距(如有爬距时, 应折合成纯油距)。

9 线圈至油箱的绝缘距离见表10表10 线圈至油箱的绝缘距离表(mm)10 开关带电部位的绝缘距离10.1 置于器身顶上的开关带电部位的绝缘距离见表11表11 置于器身顶上的开关带电部位的绝缘距离表(mm)10.2 置于相间的立式夹片式(DWJ)开关的绝缘距离见表1210.3 置于相间的立式鼓式(DW )开关的绝缘距离 见表13表置于相间的立式鼓式()开关的绝缘距离表注:绝缘距离下面的数值(kV )为选取该绝缘距离的工频试验电压水平。

沈变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1999年清晰版)

沈变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1999年清晰版)

油浸电力变压器 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1999.7篇 目第一篇油浸电力变压器铁心计算(S B1)⋯⋯⋯⋯⋯共19页 第二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线圈计算(SB2) ⋯⋯⋯⋯⋯⋯⋯⋯⋯⋯⋯⋯共33页 第三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联结(SB3) ⋯⋯⋯⋯⋯⋯⋯⋯⋯⋯⋯⋯⋯共13页 第四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主纵绝缘结构(SB4) ⋯⋯⋯⋯⋯⋯⋯⋯⋯共28页 第五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阻抗计算(SB5) ⋯⋯⋯⋯⋯⋯⋯⋯⋯⋯⋯⋯⋯共17页 第六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计算(SB6) ⋯⋯⋯⋯⋯⋯⋯⋯⋯共13页 第七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温升计算(SB7) ⋯⋯⋯⋯⋯⋯⋯⋯⋯⋯⋯⋯⋯共39页 第八篇 引线绝缘距离⋯⋯⋯⋯⋯⋯⋯⋯⋯⋯⋯⋯⋯⋯⋯⋯⋯⋯⋯⋯⋯⋯⋯⋯⋯⋯⋯⋯⋯⋯共8页2 线圈型式油浸电力变压器常用线圈型式有如下几种, 具体选用可参考线圈的主纵绝缘。

2.1 圆筒式(层式)线圈2.1.1 线圈种类圆筒式(层式)线圈, 分为单层圆筒式、双层圆筒式、多层圆筒式及分段圆筒式线圈。

2.1.2 适用范围圆筒式(层式)线圈, 常用于中小型变压器的高压、低压线圈或中大型变压器的调压 线圈, 具体选用如下:(1) 单层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电压 66~110 kV 级的高压、中压及低压的调压线圈。

(2) 双层或四层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容量 < 630 kVA, 电压 0.4 kV 的低压线圈。

(3) 多层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容量 < 630 kVA, 电压 3~35 kV 级的高压线圈。

(4) 分段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容量 ≤ 2000 kVA, 电压 66 kV 的高压线圈。

2.1.3 不满匝层放置多层圆筒式线圈常有一层为不满匝层, 不满匝层的匝数, 一般为正常层匝数的 70% 以上, 具体放置如下:(1) 无油道的多层圆筒式线圈: 不满匝层放在最外层;如最外层有分接头,且布满一层 时, 不满匝层可放在外数的第2层;(2) 带内部油道的多层圆筒式: 不满匝层一般应放在油道内侧的最外层(该层可稀绕); (3) 四层圆筒式线圈: 不满匝层放在中间的第 2 层或第 3 层, 但需填充纸条; (4) 双层圆筒式线圈: 不满匝层放在最外层, 但需填充纸条。

沈变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

沈变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

目 录1概述SB1-007.7 第 1 页1.1 热的传导过程 SB1-007.7 第 1 页1.2温升限值SB1-007.7 第 2 页1.2.1 连续额定容量下的正常温升限值SB1-007.7 第 2 页1.2.2 在特殊使用条件下对温升修正的要求 SB1-007.7 第 2 页1.2.2.1 正常使用条件SB1-007.7 第 2 页1.2.2.2 安装场所的特殊环境温度下对温升的修正 SB1-007.7 第 2 页1.2.2.3 安装场所为高海拔时对温升的修正 SB1-007.7 第 3 页2层式绕组的温差计算SB1-007.7 第 3 页2.1层式绕组的散热面(S q c )计算 SB1-007.7 第 3 页2.2层式绕组的热负载(q q c )计算 SB1-007.7 第 3 页2.3 层式绕组的温差(τq c )计算 SB1-007.7 第 4 页2.4层式绕组的温升(θqc )计算SB1-007.7 第 4 页3饼式绕组的温升计算SB1-007.7 第 4 页3.1 饼式绕组的散热面(S q b )计算SB1-007.7 第 4 页3.1.1 饼式绕组的轴向散热面(S q bz )计算 SB1-007.7 第 4 页3.1.2 饼式绕组的横向散热面(S q b h )计算 SB1-007.7 第 5 页3.2 饼式绕组的热负载(q q b )计算SB1-007.7 第 5 页3.3 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b )计算SB1-007.7 第 5 页3.3.1 高功能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g )计算SB1-007.7 第 5 页3.3.2普通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b )计算SB1-007.7 第 6 页3.4 饼式绕组的温升(θq b )计算 SB1-007.7 第 7 页4 油温升计算 SB1-007.7 第 8 页4.1 箱壁几何面积(S b )计算 SB1-007.7 第 8 页4.2 箱盖几何面积(S g )计算 SB1-007.7 第 9 页4.3 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SB1-007.7 第 9 页4.3.1 平滑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SB1-007.7 第 9 页4.3.2 管式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SB1-007.7 第10 页4.3.3 管式散热器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 SB1-007.7 第12 页4.3.4 片式散热器油箱有效散热面(S yx )计算 SB1-007.7 第14 页版次 日期签 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日期 签字目 录4.4油平均温升计算SB1-007.7 第19 页4.4.1 油箱的热负载(q yx )计算 SB1-007.7 第19 页4.4.2油平均温升(θy )计算 SB1-007.7 第19 页4.5顶层油温升计算 SB1-007.7 第19 页5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温升计算SB1-007.7 第21 页5.1强油导向冷却方式的特点SB1-007.7 第21 页5.1.1 线饼温度分布SB1-007.7 第21 页5.1.2 横向油道高度的影响 SB1-007.7 第21 页5.1.3 纵向油道宽度的影响 SB1-007.7 第21 页5.1.4 线饼数的影响SB1-007.7 第21 页5.1.5 挡油隔板漏油的影响 SB1-007.7 第21 页5.1.6流量的影响SB1-007.7 第21 页5.2 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热负载(q q p )计算 SB1-007.7 第22 页5.3 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温差(τq p )计算 SB1-007.7 第23 页5.4 强油冷却饼式绕组的温升(θq p )计算SB1-007.7 第23 页5.5强油风冷变压器本体的油阻力(ΔH T )计算SB1-007.7 第23 页5.5.1 油管路的油阻力(ΔH g )计算SB1-007.7 第23 页5.5.1.1 油管路的摩擦油阻力(ΔH M )计算SB1-007.7 第23 页5.5.1.2 油管路特殊部位的形状油阻力(ΔH X )计算 SB1-007.7 第24 页5.5.1.3 油管路的油阻力(ΔH g )计算 SB1-007.7 第25 页5.5.2 线圈内部的油阻力(ΔH q )确定SB1-007.7 第26 页5.5.2.1 线圈内部的摩擦油阻力(ΔH q m )计算SB1-007.7 第26 页5.5.2.2 线圈内部特殊部位的形状油阻力(ΔH qT )计算 SB1-007.7 第27 页5.5.2.3 线圈内部的油阻力(ΔH q )计算SB1-007.7 第27 页5.5.3 额定油流量(Q r )下的变压器本体的油阻力(ΔH T r )计算 SB1-007.7 第27 页5.6 强油风冷的实际油流量(Q)计算 SB1-007.7 第28 页5.6.1 冷却回路的总油阻力(ΔH Z )计算 SB1-007.7 第28 页5.6.2 强油风冷的实际油流量(Q )计算 SB1-007.7 第28 页5.7 强油风冷冷却器的冷却容量(P FP )计算 SB1-007.7 第29 页5.7.1 强油风冷油平均温升(θ’yp )的初步确定 SB1-007.7 第29 页5.7.2 单台冷却器的冷却容量(P ’FP )的初步确定 SB1-007.7 第29 页5.7.3 风冷却器工作的数量(N FP )确定SB1-007.7 第29 页5.7.4 强油风冷却器单台实际冷却容量(P FP )计算 SB1-007.7 第30 页5.8 强油风冷油平均温升(θyP )计算 SB1-007.7 第30 页5.9 强油风冷冷却器的技术数据SB1-007.7 第31 页5.10 强油水冷冷却器工作的数量(N SP )确定SB1-007.7第38 页版次 日期签 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日期 签字1 概述1.1 热的传导过程变压器运行时,绕组、铁心、钢铁结构件中均要产生损耗,这些损耗将转变为热量发散到周围介质中,从而引起变压器发热和温度升高。

一般油浸变压器电磁设计(第二版)

一般油浸变压器电磁设计(第二版)

一般油浸变压器电磁设计(层式线圈)1.0基本参数的确定1.1 主要电气数据相数:三相 ,单相频率(H Z) f额定容量(kVA) S e额定高、低压线电压(kV) U1、U2联接组别:Yyn0 Dyn11 Yd11 等1.2性能指标负载损耗(W) P K空载损耗(W) P O短路阻抗(%) U K空载电流(%) I O1.3温升线圈对空气温升(K) T1 T2变压器油平均温升(K)顶层油温升(K)1.4 试验电压工频耐压(kV)感应耐压(kV)冲击电压(kV)它是确定变压器主绝缘结构的依据。

2.0电压计算高、低压相电压(V) U 相 = U 线/√3 --Y 接时 高、低压相电压(V) U 相 = U 线 --D 接时3.0电流计算 3.1三相高、低压线电流(A) I 线 = P /(√3* U 线)高、低压相电流(A) I 相 = I 线 --Y 接时 高、低压相电流(A) I 相 = I 线/√3 --D 接时 3.2单相3.2.1铁心柱为单柱旁轭结构时线圈电流 高、低压电流(A) I = P/U 3.2.2铁心柱为双柱结构时线圈电流高、低压电流(A) I = P/U --双线圈串联时 高、低压电流(A) I = P/U/2 --双线圈并联时4.0铁心直径估算 4.1 铁心选择铁心直径估算值: φD = K *( P 每柱容量)0.25(mm)式中:K--系数。

取50~64 之间。

(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变压器设计手册)变压器额定容量S e 与P 的关系及经验系数K (圆形铁心圆形铁心))K铝绕组铜绕组变压器类别S e 与P的关系式 冷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 冷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三相双绕组P=S e /350~5456~6053~5760~64三相三绕组 P=S e/248~52 54~58 51~55 58~62 单相双柱双绕组 P=S e/250~54 56~60 53~57 60~64 单相双柱三绕组 P=3S e/448~52 54~58 51~55 58~62 单相单柱双绕组 P=S e50~54 56~60 53~57 60~64对于三相双绕组长圆形铁心,经验系数K的范围一般为36~42,我们在开始估算长圆形铁心直径时,先取K值的中间值,为(36+42)/2=39,然后计算出长圆形铁心直径D。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精彩]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精彩]

硅钢片损耗公式——按1999年版沈变厂《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最近发现1999年版沈变厂《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中有一组硅钢片损耗公式,经复算,精度很高。

可将我的程序中使用的硅钢片损耗公式更换为下列公式。

35Q155单位铁损:If GGP$ = "35Q155" Then PM = -0.8800 * BM ^ 6 +6.2783* BM ^ 5 -17.0669 * BM ^ 4+22.9573 * BM ^ 3 -15.8534 * BM ^ 2 +5.8481 * BM -0.8223单位励磁电流:If BM <= 1.45 And GGP$ = "35Q155" Then VA = 4.8274 * BM ^ 6 – 25.7023 * BM ^ 5 +56.2799 * BM ^ 4 -64.7507 * BM ^ 3 +41.7033 * BM ^ 2 -13.7745 * BM +1.9223If BM > 1.45 And GGP$ = "35Q155" Then VA = 20992.2351 * BM ^ 6 –193966.3635* BM ^ 5 +746158.9080 * BM ^ 4 -1529503.3852 * BM ^ 3 +1761902.3391 * BM ^ 2 -1081386.5451 * BM +276262.6779135Q145If GGP$ = "35Q145" Then PM = -0.0835 * BM ^ 6 +0.9795* BM ^ 5 -2.9939 * BM ^ 4+3.8683 * BM ^ 3 -1.8866 * BM ^ 2 +0.5736 * BM -0.0217If BM <= 1.45 And GGP$ = "35Q145" Then VA = 2.9842 * BM ^ 6 – 15.3992 * BM ^ 5 +32.7524 * BM ^ 4 -36.6953 * BM ^ 3 +23.3006 * BM ^ 2 -7.4853 * BM +1.0431If BM > 1.45 And GGP$ = "35Q145" Then VA =35663.1360 * BM ^ 6 –338582.1027* BM ^ 5 +1338331.8493 * BM ^ 4 -2818965.8453 * BM ^ 3 +3336821.1050 * BM ^ 2 -2104463.0665 * BM +552435.591130Q140If GGP$ = "30Q140" Then PM = -1.7809 * BM ^ 6 +13.1124* BM ^ 5 -38.0493 * BM ^ 4+56.1093 * BM ^ 3 -44.0967 * BM ^ 2 +18.0062 * BM -2.8939If BM <= 1.45 And GGP$ = "30Q140" Then VA = -0.1083 * BM ^ 6 +2.3843* BM ^ 5 -8.8286 * BM ^ 4 +14.0577 * BM ^ 3 -10.9084 * BM ^ 2+4.5790 * BM -0.6964If BM > 1.45 And GGP$ = "30Q140" Then VA =26283.7512 * BM ^ 6 –248107.5545* BM ^ 5 +975288.5046 * BM ^ 4 -2043303.558 * BM ^ 3+2406169.7472 * BM ^ 2 -1509933.1333 * BM +394448.88730Q130If GGP$ = "30Q130" Then PM =1.5823 * BM ^ 6 -9.7965* BM ^ 5 +24.6357 * BM ^ 4-31.9239 * BM ^ 3 +22.6971 * BM ^ 2 -7.9400 * BM +1.1339If BM <= 1.45 And GGP$ = "30Q130" Then VA = 1.4783 * BM ^ 6 -6.8160* BM ^ 5+12.6880 * BM ^ 4 -11.8062 * BM ^ 3 +5.8606 * BM ^ 2-0.9722 * BM +0.0376If BM > 1.45 And GGP$ = "30Q130" Then VA =20904.6342 * BM ^ 6 –196573.8985* BM ^ 5 +769896.5323 * BM ^ 4 -1607401.7252 * BM ^ 3 +1886624.5028 * BM ^ 2 -1180202.7017 * BM +307395.989730QG120If GGP$ = "30QG120" Then PM =1.8690* BM ^ 6 -11.4113* BM ^ 5 +28.3144 * BM ^ 4-36.3681 * BM ^ 3 +25.7433 * BM ^ 2 -9.1095 * BM +1.3366If BM <= 1.45 And GGP$ = "30QG120" Then VA = 0.3832 * BM ^ 6 -1.0672* BM ^ 5+0.2876 * BM ^ 4 +1.8847 * BM ^ 3 -2.1212 * BM ^ 2+1.2956 * BM -0.2031If BM > 1.45 And GGP$ = "30QG120" Then VA =18760.0210 * BM ^ 6 –178634.7179* BM ^ 5 +707998.9897 * BM ^ 4 -1494934.6951 * BM ^ 3 +1773538.3478 * BM ^ 2 -1120852.4452 * BM +294797.191527QG110If GGP$ = "27QG110" Then PM =2.1548* BM ^ 6 -13.6051* BM ^ 5 +35.1257 * BM ^ 4 - 47.2836 * BM ^ 3 +35.1903 * BM ^ 2 -13.3025 * BM +2.0613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10" Then VA = 1.8337 * BM ^ 6 -9.9149* BM ^ 5+22.3342 * BM ^ 4 -26.6411 * BM ^ 3 +17.9347 * BM ^ 2 -5.9472 * BM+0.8418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10" Then VA =13460.0734 * BM ^ 6 –126075.4130* BM ^ 5 +491709.7429 * BM ^ 4 -1022040.3747 * BM ^ 3 +1194021.4623 * BM ^ 2 -743362.0138 * BM +192667.971827QG100单位铁损:If GGP$ = "27QG100" Then PM = 1.9297 * BM ^ 6 – 11.7533* BM ^ 5 + 29.1399 * BM ^ 4 – 37.5704 * BM ^ 3 +26.8344 * BM ^ 2 – 9.7052 * BM+1.4403单位励磁电流: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00" Then VA = 1.7578 * BM ^ 6 – 9.6301 * BM ^ 5 +21.9050 * BM ^ 4 -26.1707 * BM ^ 3 +17.4491 * BM ^ 2 -5.6493 * BM +0.7689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00" Then VA = 13293.2496 * BM ^ 6 –126047.4866 * BM ^ 5 +497630.5106 * BM ^ 4 -1046950.2658 * BM ^ 3 +1237905.0699 * BM ^ 2 -779907.2543 * BM +204532.8786单位接缝电流:BMJ= BM/1.414If BMJ >= 1.45ThenVAB=-11.5526*BMJ^6+59.4563*BMJ^5-119.5772*BMJ^4+121.9129*BMJ^3 -66.4343*BMJ^2+18.2845*BMJ-1.9663If BMJ > 1.45ThenV AB=77.4084 * BMJ^6 - 945.355*BMJ^5 + 4643.7887 * BMJ ^4-11819.5014* BMJ ^3+16528.1076* BMJ ^2-12084.5185* BMJ +3619.2298励磁电流无功分量:IX = CInt(1.15*(GM * VA + 6 * 1.414 * QC * VAB) / (P * 10) * 100) / 100。

电力变压器手册

电力变压器手册

电力变压器手册铁心和绕组组装了绝缘和引线之后构成了变压器的器身。

器身一样装在油箱或外壳之中,再设备调压、冷却、爱护、测平和出线装配,就成为变压器的构造整体。

变压器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又分为油浸式和干式两种。

今朝,油浸式变压器用作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联络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只在部分派电变压器中采取。

电力变压器能够按绕组耦合方法、相数、冷却方法、绕组数、绕组导线材质和调压方法分类。

如称为单相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等。

然则如许的分类包含不了变压器的全部特点,因此在变压器型号中往往要把所有的特点表达出来,并标记以额定容量和高压绕组额定电压等级。

图示是电力变压器产品型号的表示方法。

□□□□□□□□-□/□□-防护代号(一样不标,TH-湿热,TA-干热)高压绕组额定电压等级(KV)额定容量(KV A)设计序号(1、2、3…;半铜半铝加b)调压方法(无励磁调压不标,Z-载调压)导线材质(铜线不标,L-铝线)绕组数(双绕组不标,S-绕组,F-决裂绕组)轮回方法(天然轮回不标,P-强迫轮回)冷却方法(J-油浸自冷,亦可不标;G-干式空气自冷,C-干式浇注绝缘,F-油浸风冷,S-油浸水冷)相数(D-单相,S-三相)绕组耦合方法(一样不标,O-自耦)(1)相数和额定频率变压器分单相和三相两种。

一样均制成三相变压器以直截了当知足输配电的要求,小型变压器有制成单相的,特大年夜型变压器做成单相后构成三相变压器组,以知足运输的要求。

(2)额定电压、额定电压组合和额定电压比a.、额定电压变压器的一个感化确实是改变电压,是以额定电压是重要数据之一。

变压器的额定应与所连接的输变电线路电压相相符,我国输变电线路电压等级(KV)为0.38、3、6、10、15(20)、35、63、110、220、330、500输变电线路电压等级确实是线路终端的电压值,是以连接线路终端变压器一侧的额定电压与上列数值雷同。

线路始端(电源端)电压推敲了线路的压降将比等级电压为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浸电力变压器 设计手册
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1999.7
篇 目
第一篇油浸电力变压器铁心计算(S B1)⋯⋯⋯⋯⋯共19页 第二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线圈计算(SB2) ⋯⋯⋯⋯⋯⋯⋯⋯⋯⋯⋯⋯共33页 第三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联结(SB3) ⋯⋯⋯⋯⋯⋯⋯⋯⋯⋯⋯⋯⋯共13页 第四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主纵绝缘结构(SB4) ⋯⋯⋯⋯⋯⋯⋯⋯⋯共28页 第五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阻抗计算(SB5) ⋯⋯⋯⋯⋯⋯⋯⋯⋯⋯⋯⋯⋯共17页 第六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计算(SB6) ⋯⋯⋯⋯⋯⋯⋯⋯⋯共13页 第七篇 油浸电力变压器温升计算(SB7) ⋯⋯⋯⋯⋯⋯⋯⋯⋯⋯⋯⋯⋯共39页 第八篇 引线绝缘距离⋯⋯⋯⋯⋯⋯⋯⋯⋯⋯⋯⋯⋯⋯⋯⋯⋯⋯⋯⋯⋯⋯⋯⋯⋯⋯⋯⋯⋯⋯共8页
2 线圈型式
油浸电力变压器常用线圈型式有如下几种, 具体选用可参考线圈的主纵绝缘。

2.1 圆筒式(层式)线圈
2.1.1 线圈种类
圆筒式(层式)线圈, 分为单层圆筒式、双层圆筒式、多层圆筒式及分段圆筒式线圈。

2.1.2 适用范围
圆筒式(层式)线圈, 常用于中小型变压器的高压、低压线圈或中大型变压器的调压 线圈, 具体选用如下:
(1) 单层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电压 66~110 kV 级的高压、中压及低压的调压线圈。

(2) 双层或四层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容量 < 630 kVA, 电压 0.4 kV 的低压线圈。

(3) 多层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容量 < 630 kVA, 电压 3~35 kV 级的高压线圈。

(4) 分段圆筒式线圈: 常用于容量 ≤ 2000 kVA, 电压 66 kV 的高压线圈。

2.1.3 不满匝层放置
多层圆筒式线圈常有一层为不满匝层, 不满匝层的匝数, 一般为正常层匝数的 70% 以上, 具体放置如下:
(1) 无油道的多层圆筒式线圈: 不满匝层放在最外层;如最外层有分接头,且布满一层 时, 不满匝层可放在外数的第2层;
(2) 带内部油道的多层圆筒式: 不满匝层一般应放在油道内侧的最外层(该层可稀绕); (3) 四层圆筒式线圈: 不满匝层放在中间的第 2 层或第 3 层, 但需填充纸条; (4) 双层圆筒式线圈: 不满匝层放在最外层, 但需填充纸条。

2.1.4 所用导线
圆筒式(层式) 线圈一般用缩醛漆包圆铜线(仅用于小型变压器的高压线圈)、 纸包 圆铜线、纸包铜扁线等一根或多根并联绕制。

2.1.5 线圈换位
为了减少导线中的环流损耗,圆筒式线圈,当导线沿辐向2根并联时,应在每层 1/ 2 匝 数处,进行一次换位(调压线圈按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换位),但换位使线圈轴向尺寸增加 一根导线高度。

2.2 螺旋式线圈
2.2.1 线圈种类
螺旋式线圈, 分为单及单半螺旋式、双及双半螺旋式、三螺旋式、四及四半螺旋式等。

2.2.2 适用范围
螺旋式线圈,常用于中大型变压器的低压线圈或高中低压的调压线圈。

2.2.3 所用导线
螺旋式线圈一般用纸包铜扁线、组合导线或换位导线多根并联绕制。

2.2.4 线圈换位
为了减少导线中的环流损耗, 螺旋式线圈必须进行换位(调压线圈按具体情况确定是否 换位 )。

2.2.4.1 单及单半螺旋式线圈的换位方式
1) “242”换位法: 单及单半螺旋式线圈, 当导线并联根数为4的倍数时, 可采用 “ 242 ” 不等距换位, 即在线圈总匝数接近1 / 4和3 / 4处, 分别将导线分成2组, 这两组的相对位 置保持不变, 各组每根导线分别进行一次”标准换位”。

在线圈总匝数的1 / 2处, 将导线分 成4组, 每组导线作为一整体, 组间进行”标准换位”。

其换位原理图如图2.6所示。

第 页共 页
33 7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线 圈 计 算
2.2.4.2 双及双半螺旋式线圈的换位方式
双及双半螺旋式线圈,一般采用一次不等距交叉换位(四及四半螺旋式线圈:可视为 两个双螺旋式线圈,按双螺旋式线圈进行不等距交叉换位)。

其换位次数等于导线并联总 根数。

首末两个 “ 半换位 ” 及两端各若干个“ 整换位 ” 的换位间距应加大,可通过计算比磁链来确定各换位间距,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双螺旋式线圈正常换位间距( n oc )
n oc = NW / M (取整数部分) ( 2 . 6 ) 式中: NW — 线圈的撑条总间隔数(即撑条数N 乘以线圈匝数W ); M — 换位数(即导线并联总根数)。

M = m b
n b ( 2 . 7 ) 其中: m b — 沿线圈辐向并联的导线根数;
n b — 沿线圈轴向并联的导线根数, 即螺旋式线圈的列数,双螺旋式线圈 n b = 2 。

2) 剩余的撑条间隔数(X):
一般剩余的撑条间隔数X ≥0.5 M , 否则应将正常换位间隔(n oc ) 减去1, 再重新计算。

剩余的撑条间隔数(X ),应试分配到线圈两端对应的部分换位区内, 使两端的部分换位区的间距加长。

剩余的撑条间隔数(X),可按下式计算:
X = NW - n oc M (须为正整数) ( 2 . 8 ) 3) 各加长"换位区"的比磁链( Ψp )
()()[
]{
}
Ψp oc p R K
R pb R pe n
n NW K e sh K K sh K K R
=−−−1050505... ( 2 . 9 )
K H R k =⋅πλ
( 2 . 10 )
p b j j p K N W n =−=−∑121
1 ()1K b 1= (
2 . 11 ) p e j j p K N W n =−=∑121 ( 2 . 12 ) 式中: Ψp — 第 p 个加长 “ 换位区 ” 的比磁链; n o c — 正常换位间;按公式(2.6)计算;
n p — 第 p 个加长“换位区”的换位间距; n p = n o c + X p
X p — 将剩余的撑条间隔数(X ),分配在第 p 个 “ 换位区 ” 的换位间距; NW —线圈的撑条总间隔数(即撑条数N 乘以线圈匝数W ); H k — 线圈的电抗高度( mm );见阻抗计算; λ — 漏磁总宽度(mm); 一般指内线圈内半径至外线圈外半径的宽度, 见阻抗计算。

注: 1. 首端至第一个换位之间及最后一个换位至末端之间均为 “ 半换位区 ” , 故换位区总数为
M + 1,其 “ 半换位区 ” 换位间距 n 1≈0.7 n oc (末端可比首端少或多一个撑条间距); 2. 由于铁轭的影响,会使端部磁密增大,故“半换位区”的比磁链常取Ψ1≈ 0.4(应为0.5), Ψ2 > 0.8; ……随着换位区号(p )的增加, 各比磁链(Ψp )一般应逐渐加大(但应<1); 3. 如不满足上述要求时, 应重新调整剩余的撑条间隔数在各换位区的分配间距, 或改变线 圈导线并联总根数(即换位数M ),再反复计算比磁链(Ψp );
4. 一般只计算上半部各换位区间距, 而下半部各换位区间距一般与上半部各换位区间距对称, 但必须使各换位区间距总和等于线圈的撑条总间隔数(NW )。

第 页共 页 33 10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线 圈 计 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