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有感之柴胡桂枝汤于颈椎病的心得体会
伤寒有感之柴胡桂枝汤于颈椎病的心得体会
xxxx于颈椎病的心得领会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 条。
曰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原文系指伤寒多天,表证未尽,邪入少阳而见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
此刻临床上常用以治疗颈椎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桂枝汤调停营卫,解肌疏风,只需病机贴切,灵巧加减运用,效如亦佳。
1、xxxx 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依照颈椎病病变部位恰好是太阳少阳经脉循行之部位:《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 ,, 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 ;膀胱足太阳之脉 ,,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以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腕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以后 ,, ;胆足少阳之脉, ,, 其直者 ,, 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以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以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 ”。
颈椎病与太阳经脉、手少阳三焦经亲近相关,少阳太阳经脉循行都经过颈项肩背部,而颈椎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恰幸好颈项肩背部。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疗太阳中风,柴胡桂枝汤治疗太少合病,因此柴胡桂枝汤能治疗颈椎病有经络依照。
今世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也多用此方疗肩背痛苦,刘老以为: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僵直不舒感,甚至出现痛苦。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纳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照有汗无汗而出双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
如颈项背部与两肩部同时出现痛苦,则上述双方的疗效就不甚理想。
由于双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气运转正常,则肩背痛苦自止。
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依据及临证心得
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依据及临证心得••••••213柴胡桂枝汤源于《伤寒论》第146条。
曰:“伤寒六七日,发烫,微畏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全文是指伤寒多日,表证未尽,邪人少阳而见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
如今临床医学上常见以治疗颈椎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桂枝汤调合营卫,解肌疏风,要是病机切合,灵便加减应用,效如桴鼓。
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依据1.2 脊椎病变病位置正好是太阳光少阳经络循行之位置《灵枢·经络》“小肠手太阳光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膀……;膀光足太阳光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髀内,挟脊,抵腰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循腕表腕,出臂外两骨中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拿出足少阳以后……;胆足少阳之脉……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以前,至肩膀却拿出手少阳以后……”。
少阳太阳光经络循行都历经颈项肩后背,而脊椎病的关键变病位置正好在颈项肩后背。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疗太阳光脑中风,柴胡桂枝汤医治过少合病,因此柴胡桂枝汤能治疗颈椎病有经脉根据。
当今伤寒大伙儿刘渡舟专家教授也要用此方疗肩背痛疼,刘老觉得:“太阳光经络走循身体之颈项背部位置,太阳光经络不舒时,多出現颈项及其后背的僵直不舒感,以至于出現痛疼。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关键选用解肌袪风、生津疏络的医治方式,根据有汗无汗而出双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
如颈项后背与两肩膀一起出現痛疼,则所述双方的功效就不甚理想化。
由于两边不归属于太阳光经络循行的位置,只是少阳经络所过独到之处,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络,用桂枝汤疏利太阳光经络,过少两经之经气运作一切正常,则肩背痛疼自止。
此即柴胡桂枝汤医治肩背痛疼的原理所属。
”1.3 病机相合脊椎病中医学当属“痹证”之层面,乃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趁隙侵入,阻滞经脉,以至血气阻闭堵塞,病理学特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经脉阻滞,血气阻闭”。
读伤寒论柴胡类方心得体会
读伤寒论柴胡类方心得体会《伤寒论》中的柴胡类方是治疗伤寒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柴胡,因此被称为柴胡类方。
柴胡类方具有清热解表、解郁理气的作用,适用于伤寒病的外邪未解,表热症状较重,同时伴有胸胁疼痛等胸膈症状的患者。
我在临床工作中多次使用柴胡类方,特别是柴胡疏肝散和柴胡清热解毒汤,以下是我对柴胡类方的心得体会。
首先,柴胡类方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
在治疗伤寒病的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高热、恶寒发热等症状,这是表热的表现。
柴胡具有解表的作用,可以舒展表气,使之循经而行,通过散发表邪,达到解表的效果。
在使用柴胡类方时,常常可以迅速降温,使患者感到舒适。
而且,柴胡类方还具有调整体温的作用,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对于伤寒病这种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柴胡类方具有解郁理气的作用。
伤寒病常常伴有胸膈疼痛、胁肋胀痛等胸腹部不适症状,这是气机郁滞的表现。
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调节气机,舒缓气机运行不畅所引起的疼痛不适感。
在临床应用柴胡类方时,常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胸腹部不适症状,使其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
此外,柴胡类方还具有调整脾胃功能的作用。
伤寒病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振、纳呆、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脾胃气机失调的表现。
柴胡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调节脾胃气机,增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消化系统症状。
在使用柴胡类方时,患者常常可以感到食欲增加、消化功能改善,体重逐渐增加。
另外,柴胡类方还有平抑情绪、安抚精神的作用。
伤寒病患者常常伴有情绪烦躁、易怒、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肝郁气滞所致。
柴胡具有平抑肝气、安抚神志的作用,可以调节情绪、安宁心神。
在治疗伤寒病中应用柴胡类方时,患者常常可以体验到情绪稳定、精神舒畅的感觉,有助于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柴胡类方具有治疗伤寒病的独特疗效,它通过清热解表、解郁理气的作用,调整体温、疏通气机、调理脾胃、安抚神志,从而达到治疗伤寒病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柴胡类方时,我常常能够亲眼目睹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体力恢复正常,精神焕发。
颈椎病、肩背痛医案(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叫做“柴胡桂枝汤”)
颈椎病、肩背痛医案(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叫做“柴胡桂枝汤”)刘渡舟:说一个例子,是后背疼、脖子疼的。
在临床,现在这种病很多,脖子疼,来医院一看就是颈椎病,治又治不好。
这个病,我们用《伤寒论》太阳经病来辨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指出了“头项强痛”了。
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它走在什么地方呢?脖子。
所以古人注解《伤寒论》说:“项,为太阳之专位;头,为三阳之通位。
”头痛有少阳病因、阳明病因、太阳病因,所以头是“通位”。
脖子痛,这个就是太阳经的病,所以是“专位”。
该怎么办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有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的用桂枝加麻黄加葛根汤。
葛根是治脖子疼的神药,很有效,一吃就好。
记住,这是指中央一带,脖子甚至到后背都管用。
但是,如果你说后背、脖子疼,两边到肩胛也疼,这样再用以前的方子就不管用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侧属少阳。
太阳行于后,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要用小柴胡汤。
跟我实习的学生知道,我治后背和肩胛痛,好用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加上桂枝、白芍,吃了就好。
你看怪不怪,加上柴胡就管两肩,不加就不行,这就是经络,经络辨证嘛,没有这个怎么行呢?医案:项背拘急刘??,男,41岁。
患病已三月。
项背强紧、顾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
问其大便则称稀溏、每日二三次、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
切其脉浮,视其舌苔白润。
刘老辨为脉浮、汗出恶风为桂枝证;项背拘急而强几几为太阳经输气血不利所致;大便溏薄、肛肠下坠后重,则为阳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
大论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仲景示人,有汗的用桂枝,无汗的用麻黄,故本证当用桂枝汤。
项背强急,应加葛根;又大便不利,为“太阳阳明合病”,而葛根能走上彻下,疏解“二阳”,切为病之所宜。
桂枝15g、白芍15g、葛根16g、生姜12g、炙甘草10g、大枣12枚[按语]本证在项背强急的同时,并见下利、下坠与脱肛,实补原方之所略也。
后世有用本方治疗外感不解,又有下利之证,每获效验。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
疼,微呕
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就是说伤寒病发展至六七日,病人仍然发烧,并且微微怕冷,四肢关节酸痛,烦躁不安,有轻度恶心反应,胸闷,胃脘胀满,有外证的,用柴胡桂枝汤治疗。
外证即表证,这是中医专业术语,是形容病人有畏寒发热的症状。
中医讲有一份畏寒,便有一份表证。
外证未解,便需要先解外证。
那么提到柴胡桂枝汤,就要提到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也是非常广泛,病人时冷时热、咳嗽、恶心、干呕、呕吐、腹痛、无食欲、味觉丧失、头汗多、便秘、便溏、嗜卧、鼻塞、鼻干,女性例假期间感染新冠而导致月经不正常、腹痛、身痛等,均可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柴胡24g,人参9g,黄芩9g, 法半夏9g,炙甘草9g,生姜7片,大枣7枚。
水煎服。
这次新冠患者,如果错过了发病之初的最佳阻截时机,大多数将会出现柴胡桂枝汤证
新冠发病的预兆是轻度恶寒,如果在这样的阶段,立即采利用吹风机的热气或者空调下面的热气,把自己热出汗,这样可以拦截住疾病的发展。
但如果不能在这种轻症阶段拦截住,大多数病人将会发烧,畏寒,四肢关节酸楚疼痛,烦躁难眠,盗汗,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眩晕,咳嗽,胃脘胀满,无食欲,心前区发紧等症状。
那么这个症状就代表着柴胡桂枝汤证
柴胡桂枝汤的处方为桂枝(去皮)4.5g,黄芩4.5g,人参4.5g,炙甘草3g,半夏6g,芍药4.5g,大枣六枚劈开两半去核,生姜4.5g,柴胡12g
希望我写的能为这个平台能看到的人有所帮助,谢谢!如需购药,请自行购买本人不卖药,本人只说一下具体症状用什么药能治疗。
风寒痹阻型颈椎病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
风寒痹阻型颈椎病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柴胡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16例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根痛平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柴胡桂枝汤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风寒痹阻型颈椎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7.2%(P<0.05);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P<0.05);颈椎病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颈部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柴胡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有效率。
【关键词】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柴胡桂枝汤随着生活节奏和压力的不断加大,近年来在我国罹患颈椎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大多数患者发病的原因都是由于颈部过度劳累[1、2]。
本文研究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柴胡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做如下内容的汇报。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16例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8例。
对照组患者颈椎病史1-18年,平均5.7±1.6年;男性37例,女性21例;本次发病时间1-9天,平均3.2±0.6天;患者年龄31-67岁,平均52.3±5.0岁;治疗组患者颈椎病史1-16年,平均5.3±1.0年;男性39例,女性19例;本次发病时间1-8天,平均3.5±0.8天;患者年龄30-64岁,平均52.2±5.7岁。
上述几项两组研究对象的自然指标比较,组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口服根痛平颗粒,每次12g,每天两次,连续用药治疗两个星期;治疗组:口服中药柴胡桂枝汤,主要方剂组成为柴胡20g,姜黄、白芍各15g,桂枝12g,川芎、黄芩、半夏、生姜、炙甘草、党参各10g,大枣2枚,水煎服,每日服用一剂,分早晚各一次服用,连续用药治疗两个星期。
我吃桂枝汤的效果与感悟
桂枝汤非常简单,就五味药。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但是用起来却非常有效,而且味道也很好。
我用桂枝汤一般都是按照伤寒论的原量,就是说一两折算成15克。
一升水相当于200毫升,用1400毫升的水来煎药。
煎出600毫升,分三次喝。
这就足够了,这原味桂枝汤一喝下去,原本好像水龙头一样漏水的鼻子马上就止,而且精神抖擞,甚至比生病前还要精神好。
为什么呢?因为桂枝加炙甘草就是桂枝甘草汤,伤寒论里专门用来强心的药方。
这样的量喝下去,心脏功能大大增强,精神不好就怪了。
相比之下,西医用的一些压制感冒症状的药,吃了下去后人变得昏昏沉沉,总是打瞌睡,所以这些药都警告人吃了后不能操作机器,就是不能开车。
西医就是压制症状而已,病的源头是无法处理的。
我吃桂枝汤的效果与感悟:反思病因:首先改变外部环境:加了一床垫被,加了衣服,发现床上垫少了,盖少了,衣服穿少了,鞋子穿薄了,运动太多了引起气血虚,洗头后不吹干,晚上北边门窗的风吹了头部,都是受寒流清鼻涕的重要原因。
效果:11 月28日下午,买了桂枝与白芍各一元钱,各三十克,做三剂分用,家里有小红枣放了7 粒,生姜半个拇指大的,甘草三片,迫不急待的煎了一剂,第二天早上发现喉咙里舒服多了,没有有痰的感觉了。
11 月29日,煎了第二剂,发现清鼻涕明显减少了,睡眠、口味、精神都好了,出了微汗。
11月30日,吃了第三剂后,室外气温5度左右,不觉得冷,鼻道通畅,基本上不流清涕了。
右舌边的胆的瘀点淡化了很多,不便溏了。
但鼻道还有点沁沁的感觉。
不可能几天就好的,决定慢慢进行食疗,药就不吃了。
知道调理方向了。
这几天配合食疗吃了小炒扁豆,红萝卜、铁棍淮山炖骨头。
感悟:过去一直认为流清涕是人体自动在清理寒湿,不懂得身体的语言,因此从来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与调养。
我是个不喜欢吃肉类食物的人,也不喜欢吃水果,饮食以蔬菜米饭为主,晕菜喜欢吃鸡蛋与鱼,也不多食,为提升阳气,可能会要改变一下饮食结构。
大剂量VC 大剂量亚麻酸。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摘要】《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4-02《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理论严谨,其方精当灵验,其用药鬼斧神工,精妙之处,深为历代医学家所传颂。
后世潜心于《伤寒论》之学者,其成为中医界大家者,无不以善用经方而称道,他们精研方证,穷其理致,用药精准,匠心独运,逐步扩大了经方的主治范围,令伤寒之学代有发挥,而成为指导临证治疗之门径。
在学习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运用,更感仲师用药方法之精心巧妙,使我有了运笔之感,浅谈几点对经方的体会,以探求“医圣”的用药法度。
一桂枝汤《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又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
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
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
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
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白芍和营敛阴,桂枝和营解肌。
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之内有调卫之力。
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和营解肌而不伤阴。
二药相合,一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营卫、和气血、启发心阳、益阴止汗之功。
桂枝色赤,入于血分,可通血脉;白芍善走阴分,能益阴护里,缓急止痛。
桂枝又能振奋脾阳,白芍又善养胃阴。
二者相合,一阴一阳,共奏通调血脉、缓急止痛、振奋中阳、调整脾胃功能。
【主治】1、外感风寒表虚之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2、自汗、盗汗,症属营卫不和、恶风怕冷、脊背发凉,或有躁汗,平素易于感冒者,或心血不足,脾肺虚弱使然者;3、胸痹、胸痛,症属心阳不振、经气不和、气血不调者;4、腹痛,症属气血不调、虚寒性腹痛;5、四肢酸楚、疼痛、麻木,症属气血不调者;6、脉管炎;7、妊娠恶阻,表现为畏寒、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尺脉小弱者。
【新提醒】柴胡桂枝汤治疗四肢酸痛(附: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肢节烦痛一例)
【新提醒】柴胡桂枝汤治疗四肢酸痛(附: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肢节烦痛一例)2018年7月28日,老同学带他的同事来求助。
患者,女,44岁,165cm,50公斤,肤色白。
主诉: 四肢关节与肌肉在天冷与变天时隐隐酸痛。
语音较低,眼睑淡红,面部满布浅褐色斑,确诊口腔扁平苔藓,吃热、辣等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常年如此。
舌质稍暗,舌苔白厚,舌下静脉正常。
口苦。
刷牙时偶有恶心。
多年前曾有咽喉异物感(慢性咽炎)。
不太口渴,喝水不多,多饮则不适,咽喉不干。
诉颈椎不适,腰痛,牵及小腹两边亦隐痛。
手脚容易发麻。
大便时干时稀,以干为主,现干燥,2-3天一行。
平常多腹胀,矢气多。
无反酸,无烧心。
自诉:月经量不多,无血块,暗红色,每月大致都准时,有乳胀,主要是时间长,第一二天用卫生巾,第三天就只需用护垫了,一点点老是不干净,至少10天。
冬天手脚冷,怕冷,平时容易疲劳。
睡眠容易入睡无早醒,但多梦。
详细交谈问诊下,我说她有点像林黛玉,她说高中时同学们叫过她林黛玉。
她承认自己平时想事比较多。
有时显得高冷,其实心里又有些自卑。
我说她有一颗渴望浪漫的玻璃心,看似坚硬而冷,其实,容易破碎。
由于不便,未做腹诊。
《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外台》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者。
听到她的主诉后,立即想到了柴胡桂枝汤。
因为舌苔白厚又化裁合入平胃散。
仔细分析,则可解说如下:以精神常倾向于抑郁、饮食偏少、血弱气尽,处以小柴胡汤;肤白、怕冷、体瘦,处以桂枝汤;腹胀、多矢气处以平胃散。
故而最终处以柴胡桂枝汤合平胃散(或柴胡桂枝汤合柴平煎)。
赵洪钧老师的意见: 苔厚多由于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道蠕动减缓。
山楂促进消化液分泌、莱菔子则促进消化道运动。
故而,平胃散去厚朴,加山楂、炒莱菔子。
全方如下: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党参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山楂30克,炒莱菔子20克,苍术15克,陈皮6克,生姜6片,大枣6枚(掰开,去核)。
治疗颈肩疼痛良方:柴胡桂枝汤
治疗颈肩疼痛良方:柴胡桂枝汤颈肩疼痛是生活中常见症状,多因长时间伏案写作、局部受寒、外伤等原因引起。
常见于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
有不少颈肩疼痛的病人,当我提出可以喝中药试试时,很多人都有疑问,这类疾病不都是外治吗,比如贴贴膏药,做做针灸、理疗什么的,喝中药管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来看看两张经络运行图。
左:足太阳膀胱经;右:手少阳三焦经不难看出,足太阳膀胱经走循人体的颈项、后背部位,所以,当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这就是中医常说的“不通则痛”。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常用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
手少阳三焦经走循人体的肩部,如果颈背部和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的效果就不太理想。
因为肩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这时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所以用柴胡桂枝汤可以治疗颈肩疼痛。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本方外能调和营卫,在里能和解枢机,故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
组成:桂枝、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
加减:颈肩活动不利,可加葛根、鸡血藤、当归、伸筋草、舒筋草等养血柔筋药;局部畏寒、酸痛明显,可加羌活、独活、威灵仙、白芷等祛风除湿药;病程长,局部刺痛明显,可加姜黄、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通络药。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具体的病案,看看此方效果如何:病案一男,34岁,颈肩、腰部不适1+年,颈肩怕冷、酸痛僵硬;晨起口干口苦;腰右侧弯时,左侧酸痛明显,腰周围皮肤颜色黑(行针灸后颜色渐淡,但仍发黑);平时神疲乏力、四肢酸重。
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桂枝白芍炙甘草葛根生姜大枣桑枝丝瓜络鸡血藤独活10付后自诉腰痛已好大半,颈肩不适已好2/3,腰周边皮肤颜色趋于正常,神疲乏力、四肢酸重明显好转。
【新提醒】柴胡桂枝汤治疗肩周炎1(符合柴胡桂枝体质佳)
【新提醒】柴胡桂枝汤治疗肩周炎1(符合柴胡桂枝体质佳)本帖最后由可口可乐于 2022-11-4 19:10 编辑2022.10.14 初诊G先生,54岁,因右肩疼痛一个月来门诊治疗。
一个月前,无原因出现右肩疼痛、上举受限,在社区医院吃药、理疗,症状无好转,反加重,近几天右肩僵硬、疼痛,夜间为重,已不能抬起,穿衣、睡觉明显受影响。
不怕冷,睡眠足,大小便无异常。
刻诊:中等身材,精神状态好,肤色微黄,肌肉结实,右肩僵硬、外展上举及后伸明显受限,无疼痛弧,上腹肌紧,肉实,无压痛。
舌淡红胖,苔薄,脉弦。
拍片:右肩关节退行性改变。
中医诊断:痹症,太阳少阳合病西医诊断:肩周炎处理:①醋氯芬酸分散片 0.1g 口服 BID 7天②护骨胶囊 1.8g TID 7天③我院自制中药膏贴外敷④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5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太子参10g 炙甘草6g 大枣15g 干姜5g桂枝15g 白芍15g 陈皮15g 桃仁10g 红花6g 川芎15g×7剂用法:煎服,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一日两次。
2022.10.28 复诊因本人上周停诊,故患者本周来复诊。
述治疗效果很好,吃完药第一个周,右肩就不再痛了,且肩关节僵硬恢复很快,现在已能活动自如,余留偶有感觉不适。
处理:守初诊中药方不变,再开7剂。
另外要求在开一下中成药及西药,以防复发。
柴胡15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太子参10g 炙甘草6g 大枣15g 干姜5g桂枝15g 白芍15g 陈皮15g 桃仁10g 红花6g 川芎15g×7剂用法:煎服,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一日两次。
按: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各取半量合并而成。
为太阳病与少阳病合病之用方。
《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该方常于治疗胃病、癫痫、反复感冒、神经衰弱、脑缺血。
也有人用于治疗肩周炎。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颈椎病型头晕和肩周炎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颈椎病型头晕和肩周炎
2011年5月1号,陈某,男,65岁,古县人。
患者颈椎病多年,拍片示颈椎弯曲度改变并增生,近一月头晕的厉害,经多方治疗效不好来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吃药维持,血压不高,还有右肩周炎多年。
患者经常口干,不敢食凉菜喝凉水,食之时腹自疼下利。
项背不舒服,恶风。
脉象:双手脉沉紧,尺稍弱,舌苔中间有点燥,舌质润有齿印。
处方:柴胡8克黄芩4克瓜蒌根9克干姜7克党参10克牡蛎8克桂枝7克葛根9克苍术7克炙甘草5克。
项背强几几加了葛根,有齿印又恶风加了苍术。
4副头晕明显好转,患者很高兴。
但肩周炎效不好,于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加葛根汤方加减治疗,处方是柴胡8克黄芩4克姜半夏6克党参6克干姜6克牡蛎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防风7克葛根9克炙甘草5克生姜12克大枣5枚,口不渴故去掉瓜蒌根加半夏,齿印无去苍术,我用桂枝汤常常加防风或黄芪白术,此方只加了防风。
4副后肩周炎不痛,患者因经济困难不愿再喝药,称谢而去。
柴胡桂枝干姜汤其实就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也可理解为是治少阳病太阴病合病还有点太阳病表症。
【伤寒论】把少阳病篇和太阴病篇放在一起很有道理,此是阴病阳病交汇点,故小柴胡汤加减即可治阳病也可治阴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方子。
尽管如此,在很多年里,它都没有引起我的重视。
后来,看刘渡舟的《临证指要》,据刘老描述,陈慎吾生前曾论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但当被问及什么是“阴证机转”时,陈老“顾左右而言它”,每读及此,总会忍俊不禁。
这是怎样的一个方子啊,竟可将一代大师逼得“顾左右而言它”,实在让人好奇。
看了刘老对这个方子的阐述,知道这是一个和大柴胡汤遥相呼应的方子,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入里传变分寒热两端,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
曾读该文数遍,总不得要领。
然心中以为,这是一个药味有七的方子(个人有点迷信,认为药味有七的经方威力无比),和小柴胡汤一样。
其组成中有干姜、桂枝之热,又有黄芩、牡蛎、天花粉之寒,寒热并用,又和小柴胡汤一样。
此方当同样具有逢妖斩妖,遇魔降魔之功,终不敢小觑。
有一天,内科要求我中医科会诊一个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人。
该患者为女性,37岁,刻诊:口干欲饮,眼干,大便溏薄,素体畏寒,心烦,舌质偏红,舌苔光。
四诊后,脑子里出现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加石斛,四剂。
五天后,患者家属来病房,兴奋地说服用后,诸症若失,要求继续中药调理。
开始对这个方子有了一点认识。
看黄煌教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深受启发。
在“经方论坛”上看到“一三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座疮,其论理十分精要,令人信服。
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经方的理解,日复一日,直至有一天这书本上的方子真正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降魔除妖,所向披靡。
这是我的梦想,也我作为一名中医师的幸福所在。
How about you? "少阳病机横逆脾胃时,分寒热两途,一实热,一虚寒,治实热者为大柴胡汤,治虚寒者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的效方, 一直想学到, 但终不得要领. 谢谢楼主的宝贵经验.郝万山概括为“口干、肝气不疏、便溏” 刘老简单概括为四个字“胆热脾寒”,对临床非常适用。
读经方感悟心得体会范文(2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以来,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经方的神奇疗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神奇的世界,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有了全新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读经方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经方的魅力经方,顾名思义,是指中医学中具有悠久历史、广泛流传、疗效显著、经久不衰的方剂。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创立了诸多经方,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等,这些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经方的魅力在于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经济实惠。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许多经方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具有很高的治愈率。
例如,麻黄汤对于感冒、流感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白虎汤对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病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这些方剂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医嘱,很少有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使用。
二、经方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其理论基础是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指将人体病变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并根据六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来辨证论治。
经方的运用,正是基于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在阅读《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六经辨证的奥妙。
张仲景通过对六经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人体病变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治疗疾病的科学依据。
例如,桂枝汤适用于太阳中风证,麻黄汤适用于太阳伤寒证,白虎汤适用于阳明热证,这些方剂的治疗原则正是基于六经辨证。
三、经方的临床实践经方的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经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点至关重要:1. 严谨的辨证:辨证是中医治疗的前提,只有准确辨证,才能选择合适的经方。
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严谨辨证,切勿盲目用药。
2. 灵活的加减:经方虽然疗效显著,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桂枝汤、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悟
桂枝汤、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悟在学习《伤寒论》的初始,王大经老师曾叮嘱过我,对于《伤寒论》要认真研读,“桂枝汤、小柴胡汤(以下简称桂、柴二方)”不但用于治疗外感病,而且可以用于治“百病”。
我牢记此言。
通过50多年的临床实践,深有感悟受益匪浅。
概述如下:一、桂、柴二方原义解读1.桂枝汤为《伤寒论》名方之一,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所谓太阳病,《伤寒论》明确指出,人体感受外邪之后,邪正交争于太阳经及其相对应的脏腑。
太阳经相关的生理功能是统摄营卫,特别是对卫气的生成与布散,起到主宰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故为机体之藩篱。
从临床症状而言,“有一分恶寒(风),就有一分表证。
”太阳病证的治疗原则是:宣散祛邪为基本原则,以“汗法”为代表,对于外感风寒则以辛温发汗为首选法则。
对于风寒外感表虚证,首选方剂为桂枝汤。
多因机体营卫不和复感风寒所致。
见有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塞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概称为桂枝汤证。
(1)配伍原则:本方主要药是桂枝、白芍,配合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由于外感风邪。
邪正交争于肌表,故见头痛,发热,脉浮;营卫不和,卫阳不固则恶风,营阴不能内守故自汗出,脉缓;邪气束肺、胃气不和故见鼻塞干呕。
临床所见本证发热多为低热,或自感发热而测体温可在正常范围。
本方是以桂枝为君药,功能散风寒以解肌,辅以白芍敛阴和营(血),使桂枝辛散而不伤阴。
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之表邪可解,胃气得和;佐以生姜助桂枝散表之力;大枣,补中气助白芍和营卫,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药少力专,配伍精当,突显经方之特点。
原方服法强调药后要“啜”热稀粥,以助胃气,临床常被忽略。
(2)现代临床应用:本方虽为经典方药,但从现代临床应用原方原量者较少,多在此基础加味使用。
某经方研究者曾用本方治外感风寒证,为此申报新药遇到不少困难,苦于是典型的桂枝汤证为数很少。
我曾建议他们用于现代的“空调病”尚有一定的效果。
颈椎病常用经方2--柴胡汤系列加减
颈椎病常用经方2--柴胡汤系列加减颈椎病常用经方2--柴胡汤系列加减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李某,男性,38岁,干部。
年1月10日就诊。
主诉:发作性头晕1年余。
患者于1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颈项部不适,头晕,视物旋转,走路不稳。
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MRA显示:右侧椎动脉相对狭窄。
医院诊断为颈椎病。
给予针灸、理疗等,颈项部不适得到缓解,而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曾给予静滴丹参酮、口服西比灵等疗效欠佳。
症见:头晕,视物旋转,头重脚轻,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
伴情绪低落,不思饮食,失眠,每晚可入睡3~5h,全身乏力。
伴小便不利,大便干结,2~3天一行。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辨证属肝胆郁热,热扰心神。
拟以清肝利胆,镇静安神。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柴胡10g,黄芩10g,制半夏9g,党参15g,茯苓15g,桂枝6g,大黄10g,珍珠母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5剂后症状减轻,效不更方。
继续服上方20剂后,诸症消失。
随访11个月未复发。
本案患者患病1年余,病情反复发作,造成患者情绪低落,肝气郁结,肝气乘脾则不思饮食。
而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邪上扰清窍则头晕。
热扰心神则失眠,侵犯肠胃则大便干结。
热邪灼津则为痰,故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之象。
中医辨证为肝胆郁热,热扰心神,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方中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属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枢机。
珍珠母、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茯苓既合珍珠母、龙骨、牡蛎安神,又与半夏相配健脾化湿,以绝生痰之源。
桂枝通达郁阳;大黄泻热通便。
诸药合用,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2、柴胡桂枝汤案王某,女性,32岁,职员。
年2月5日就诊。
主诉:颈项部疼痛1个月。
患者于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名指及小指尤甚,医院曾按颈椎病诊治,给予针灸、理疗,疗效不甚满意。
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柴胡桂枝汤)
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柴胡桂枝汤)【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注:语音由机器人阅读,体验不好,要求高的可以不听,在此见谅.文源:通玄医道郝万山:30年我一直用这个方子146 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太阳伤寒六七日的时候,正好是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邪气就会传经,传到哪一经呢,从临床症状来看,“发热、微恶寒”是邪气还在表,表邪生重不重呢,不重,只是微恶寒。
“支节烦疼”,支是四肢,节是关节,烦是什么意思?心烦,四肢关节心烦,这话通吗?烦是什么意思?支节疼这个好理解。
“烦犹剧也”,这个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周礼》郑玄注,郑玄注的是《周礼》,郑玄注这个烦字的时候说“烦犹剧也”,烦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它不当心烦讲也不当发热讲,而当剧烈、当“很”“甚”来讲。
所以“支节烦疼”呢,就是四肢关节剧烈的疼痛,这提示了风寒邪气侵袭四肢。
风寒邪气侵袭四肢这个证候我们会在什么地方遇到呢,会在太阴病篇遇到,在太阴病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什么叫太阴中风啊?是太阴系统被风邪所伤,伤到哪个部位呢,四肢烦疼,四肢剧烈的疼痛,四肢和脏腑相比,它属于表还是属于里呢?当然属于表,所以脉应当是浮的,因为四肢是表啊。
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脉应当是浮。
“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轻取,脉由浮而转微了,提示了邪气退。
阴涩,沉取,阴脉是沉取,沉取由涩脉而转长,阴涩而长,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里气的恢复。
脉由浮而转微,由沉取由涩而转长,提示了邪气退而正气复,所以这种四肢烦疼可以自愈,这是在太阴病篇的一条。
我们到太阴病篇还要详细的谈,你们在这里没有听太明白没有关系的。
太阴病篇还有一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里虚寒能够发汗吗?太阴里虚寒它能够脉浮吗?所以他这里所说的太阴病就是指的风邪侵袭四肢的那种四肢烦疼这个证候,它叫太阴病,它叫太阴中风。
柴胡桂枝汤的功用有这么些奇效
柴胡桂枝汤的功用有这么些奇效一、柴胡桂枝汤的功用柴胡桂枝汤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服用史,而医书上也早有记载,那么柴胡桂枝汤的具体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您揭开柴胡桂枝汤的功用的神秘面纱吧!1、治疗肩背疼痛肩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因落枕、长时间伏案写作、打字、劳作等原因引起。
另外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这种症状。
刘老认为,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所以,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
如颈项背部和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太理想。
因为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这时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故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
临床应用时,又常加入葛根、姜黄、红花、羌活、独活、川芎加强活血、止痛之功,不论新久疼痛,多能应手而愈。
2、治疗肝气窜证肝气窜是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或发胀之感,此时患者用手拍打痛处,则伴有嗳气、打饱嗝,随之其症状得以缓解。
此病多属西医所谓的神经功能之类,以老年妇女为多见,中年妇女以及男性偶见。
此病单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好,刘老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用柴胡桂枝汤调气活血,而能效如桴鼓。
本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能疏肝理气,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能通阳活血,气血调和,则诸证自愈。
临床中常加入佛手、香橼,则疗效尤佳。
二、柴胡桂枝汤怎么喝最好柴胡桂枝汤怎么喝最好?而柴胡桂枝汤的具体怎么使用,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使用办法,下面小编就能为您一一的介绍,根据不同的病情,一一解说哦!一、癫痫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
桂枝汤临床应用心得
桂枝汤临床应用心得桂枝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和红枣五味中药组成。
它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营卫不和引起的各种病症。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桂枝汤的独特疗效和注意事项,现将个人心得分享如下。
在临床上,我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风寒感冒或营卫不和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症状。
对于这些患者,我通常会考虑使用桂枝汤进行治疗。
桂枝汤的五味中药具有协同作用,能够调和营卫、解表散寒,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应用过程中,我发现桂枝汤对于风寒感冒、产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曾有一位患者,因产后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我给予桂枝汤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迅速好转。
此外,还有一位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因遇冷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我运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这些成功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桂枝汤的疗效和优势。
桂枝汤的应用效果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桂枝汤能够调和营卫、解表散寒,针对风寒感冒、营卫不和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桂枝汤的五味中药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产生整体调节的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
此外,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温和,不良反应较少,使用安全可靠。
在应用桂枝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辨明患者的症状是否适合桂枝汤治疗,如有热象、舌红、苔黄等阴虚内热症状的患者不宜使用。
其次,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此外,服用桂枝汤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最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望未来,我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桂枝汤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和优势。
应该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让更多患者了解和认可中医药的疗效,从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于颈椎病的心得体会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条。
曰: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原文系指伤寒多日,表证未尽,邪入少阳而见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
现在临床上常用以治疗颈椎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疏风,只要病机贴切,灵活加减运用,效如亦佳。
1、xxxx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依据
颈椎病病变部位恰好是太阳少阳经脉循行之部位: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
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其支者:
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颈椎病与太阳经脉、手少阳三焦经密切相关,少阳太阳经脉循行都经过颈项肩背部,而颈椎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恰好在颈项肩背部。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疗太阳中风,柴胡桂枝汤治疗太少合病,所以柴胡桂枝汤能治疗颈椎病有经络依据。
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也多用此方疗肩背疼痛,刘老认为:
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僵直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
如颈项背部与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甚理想。
因为两侧
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
此即柴胡桂枝汤治疗肩背疼痛的机理所在。
2、病机相合:
颈椎病中医当属“痹证”之范畴,乃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趁隙入侵,阻滞经络,以致气血阻闭不通,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阻闭”。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桂枝汤调和营卫,宣畅气血,枢机转则闭自展,营卫调则血气安,所以柴胡桂枝汤宣通郁闭,调和气血,能治疗颈椎病。
2、临证心得
1.抓主症:
笔者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时主要抓一主症“颈项肩背部疼痛”。
有其症而用其方。
这是张仲景《伤寒论》对一些疾病治疗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今天我们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依据。
虽然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和分型与祖国医学不同,这并不影响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
2.基础方随症加减: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先明确诊断为颈椎病,颈椎病的诊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颈椎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头晕、头痛、颈项肩背部及上肢酸痛、麻木等);影像学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影像学征象必须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在诊断明确的条件下,选用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化裁应用,对于头晕明显的病人加大柴胡的用量,可用到60g;上肢麻木明显的病人加天麻
20g;项背僵直明显的病人加葛根30g;疼痛明显的病人加姜黄20g;酸痛明显的病人加秦艽、羌各活10g;恶风寒明显的病人加防风10g。
临证数年,每用必获良效。
3、案例
1.xx加xxxx治疗颈椎病:
xx,女,30岁,某单位机要文秘,
2007年4月16日初诊。
患者平时多伏案工作,因近日连续1周加班,自觉颈部肌肉酸困、疼痛。
3天前夜晚休息忘关卧室窗户,次日晨起见颈部僵硬、左肩沉重、左上臂麻木、汗出、恶风怕冷、
舌淡苔白脉缓。
X线片提示:颈5、6椎体骨质增生。
辨病为颈椎病。
辨证为风邪侵及太阳经脉,经气不舒。
治以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12g,白芍12g,生姜6g,大枣5枚,葛根24g,炙甘草6g。
投药5剂,患者颈部僵硬、疼痛感消失,汗止,余症状解除。
桂枝加葛根汤出自《伤寒论》第14条: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主要症状:
颈部僵硬、疼痛,汗出,恶风,脉缓。
临床中常用于颈椎病的治疗,证属太阳中风表虚兼经气不利之证。
项背乃太阳经脉所过之处,病因多为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脉所致。
2.神经根型颈椎病:
xx,男性,35岁,干部,
2010年2月12日就诊。
主诉:
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3个月。
患者于3个月前受凉之后出现颈肩部疼痛,转侧不利,伴右上肢麻木,无名指和小指尤甚。
常与头部活动、姿势有关。
在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给予针灸、推拿、静滴红花注射液及外敷膏药等治疗,疗效不甚满意。
查体:
C6、C7棘突右侧1cm处压痛,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霍夫曼征(-)。
颈椎MRI显示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颈椎
生理曲度变直。
症见颈肩部疼痛,转侧不利,伴右上肢麻木,无名指和小指尤甚,头部转动时上述症状加重;并见纳差,舌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太少合病。
拟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方予柴胡桂枝汤加味:
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5g,党参15g,桂枝15g,白芍30g,全蝎6g,葛根1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6剂后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上方30剂,诸症消失,治疗期间配合颈椎保健操行功能锻炼。
按:
本案患者颈项部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颈肩部疼痛及小指麻木与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基本吻合,而无名指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所过之处,故辨证为太少合病,运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调合营卫;加全蝎搜风通络、止痛,葛根升津液,舒经脉,为颈项部疼痛的专药,切中病机,病自可愈
4、体会:
临床治疗颈椎病笔者把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主症”、柴胡桂枝汤基础方加减三大原则,以宣展枢机、疏通经络、解肌祛风、调和气血为法,灵活加减运用柴胡桂枝汤。
经方应用应宗经典条文之旨,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事实证明,其效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