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在社会转型与急剧变革下,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德育
观念,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坏境的变化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基本道德、德育
目标和内容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德育价值的多样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也正呈现
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小学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越来越强。比如会使一些人的国家意识淡薄,失去对民族传统的认同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影响
和腐蚀着识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学生。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德育方法和手段提出的挑战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媒体,网络在为我们提供
大量先进的信息,促进师生交流的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使德育的方式受到
了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额高效性,从而使学生从传统途径如课堂、电视等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减少,积极寻求开拓新的德育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校德育的教育主体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德育
教师的权威地位正在被打破,学校和老师不再是主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唯一因素。
(三)首要地位未能真正确立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错误观念在学生、家长、老师的脑子里深深扎根,这使得学校容易走向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情况在农村的中小学尤为突出。中小学用智育的方式进行德育,使中小
学教育产生严重畸形。
(四)脱离学生实际,空洞说教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五)学校还没有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氛围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品德教师的事情,自己把任教的学科教好就行了。殊不知只有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共同对孩子实施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效果。
(六)家庭德育的缺失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侯,就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那样会造成孩子在校一套,在家另一套的局势,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就是“把人看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以学生品德发展为根本开展工作。
(二)德育目标要有明确的层次性
实施德育应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经验,具有明晰的层次和序列。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德育内容生活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德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的以己推人、由近及远
的方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建立在坚实而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上。德育应从点滴做起,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同时德育的内容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当中,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的发展和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加一些新的教育内容。
(四)改变说教式的德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德育,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在教学
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灵活应用开放式、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
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整地实现德育的价值。
(五)德育课与其他教学相结合,德育途径综合化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最关心、影响最
大失误政治问题、形式问题、理论问题做出回答,多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在其他课程得教学中,也要从各门学科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德育的内容与要求自然和谐地融入学科的教学之中,达到“润
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六)加强德育实践,实现德育形式多样化
中小学德育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力加强德育实践,增加校内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等,反映
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等热点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律精神。鼓励学生多参与社
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公益活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必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配套进行。打破唯升学率评
价学校质量的做法,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制度;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
业绩的做法,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唯“分数”判断学生才能的做法,建立以学科学习目标、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发展目标并重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八)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培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人成才。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九)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使建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切实发挥作用。市县区政法、文化等部门要整治校园周边的电子游戏室和各种形式的娱乐场所,严厉打击传播有害信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