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框图和用户使用手册

合集下载

中聚新能源家庭储能系统用户手册V1

中聚新能源家庭储能系统用户手册V1

2.1 产品型号说明 ...............................................................................................................6
2.2 产品尺寸 ....................................................................................................................... 6
� 维护、检修 � �
拆卸外壳,请务必断开太阳能输入、AC 输入、AC 输出和电池断路 器,否则有触电的危险 即使拆开外壳后,机器内部仍有残余电力,请勿直接触摸线路裸露 部分,以免引起电击 维修和检修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操作,用户切勿自行拆机,否 引起电击和本产品的损坏 危险 本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避免强烈振动、摔跌、磕碰,严禁将包装 箱倒置,开箱搬运时切勿遗失附件及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 注意 搬运时请注意安全,以免伤害到您的身体
� 第 8页
太阳能 (PV)
风机 (DC) 市电输入 (AC)
系统输出
SPES-XU-1KW DC60V~DC90V ≤60A 98% 100W(客户指定) 1000W DC24V 98% 100W(客户指定) 165~275V 45~65HZ 断路保护器 AC200~AC240 1000W ≥0.8(>30% Load) 线性负载≤ 5% 5mS 典型值 最大 8mS 84.50% 100%-110%过载报警,110%-125% 255 秒 关机,125%-150% 60 秒关机, 系统自动关机 1 次/4S,40S 后自动消音 1 次/ 0.2S 1 次/ 1S 1A ±2mV 过充、过放、过流和高温等 IP20 0~40℃ 10%~90%(不凝结) <50dB 650(D)*303(W)*523(H)mm 61Kg

ZFM32F030 系列 32 位微控制器数据手册说明书

ZFM32F030 系列 32 位微控制器数据手册说明书

ZFM32F030系列32位微控制器数据手册V1.02版本记录版本日期更改者描述V1.002021.11.01第一版V1.012022.03.18第二版V1.022022.05.25第三版目录1简介 (1)1.1概述 (1)1.2主要特点 (1)2管脚描述 (3)2.1TSSOP20封装管脚排布图 (3)2.2QFN32封装管脚排布图 (3)2.3管脚定义表 (4)2.4管脚对应外设表 (7)3系统框图 (9)4系统描述 (10)4.1ARM Cortex®-M0内核 (10)4.2内存映射 (11)4.3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 (13)4.4系统复位 (14)4.5时钟控制 (14)4.6I/O复用配置 (15)5外设描述 (16)5.1GPIO(通用输入/输出接口) (16)5.2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 (16)5.3I2C总线 (16)5.4SPI(串行外设接口) (16)5.5TIM(定时/计数器) (17)5.6PWM(脉冲宽度调制)模块 (17)5.7WDT(看门狗定时器) (17)5.8ADC(模拟/数字转换器) (17)5.9存储器 (18)5.10电源管理 (18)5.10.1睡眠模式 (18)5.10.2停止模式 (18)5.11SWD调试口 (19)6电气规范 (20)6.1绝对最大额定值 (20)6.2电特性表 (20)6.2.1MCU参数 (20)6.2.2BOD参数 (21)6.2.3ADC参数 (21)6.2.4Flash参数 (22)6.2.5SPI参数 (22)6.2.6I2C参数 (24)7封装尺寸 (25)7.1TSSOP20封装 (25)7.2QFN32封装 (26)1简介1.1概述ZFM32F030系列是内嵌ARM Cortex®-M0核的32位低成本通用微控制器。

最高频率可达48MHz,片内集成32KB Flash存储器,4KB SRAM存储器。

有人物联网 U100高速4G路由器 使用手册

有人物联网 U100高速4G路由器 使用手册

U100使用手册目录一.产品简介11.1.产品特点11.2.产品介绍2二.系统基本功能32.1.功能框图3 2.2.UI简介4 2.3.软重启功能7 2.4.恢复出厂设置功能8 .9三U100实名认证教程3.1.步骤一9 3.2.步骤二9 3.3.步骤三10 3.4.输入ICCID等信息10 3.5.进入上传身份证页面11 3.6.进入实人检测页面11 3.7.进入视频录制页面12 3.8.认证成功12表1:接口和状态指示灯说明序号图标功 能1网络灯插入SIM卡,注册上网络且拨号成功后闪烁,电源断开,指示灯熄灭。

2WiFi灯WIFI启动后常亮,有终端连接WIFI时闪烁,电源断开,指示灯熄灭。

3电源接口模块供电接口,供电要求:DC12V。

4复位键长按复位按键5秒后松开,模组恢复出厂设置,设备自动重启。

5SIM卡座插入Nano SIM卡,用于连接网络。

6网口为局域网终端提供有线的数据传输,用于连接电脑或者其他局域网设备。

7TYPE-C模块供电接口,供电要求:5V2A二、系统基本功能本章节将介绍U100基本功能,路由功能的整体框图如下2.1、功能框图图10 机身标贴或者扫描如下电信实名认证二维码,进入实名认证界面:图11 彩盒侧面或者二维码图片图12 实名认证查看设备标签,手动输入ICCID(或按照第一步骤复制的ICCID在此处点击粘贴),输入用户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并在页面中填入,填写完信ICCID号ICCID:8961112345678910123图10 机身标贴3.5 进入上传身份证页面如图所示。

根据提示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确保四角对齐、避免反光、身份证完全进入摄像框中,识别完成后显示用户的姓名和身份证信息。

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下一步;如图所示。

根据提示信息请记住页面上提供的数字,单击下一步;3.6 进入实人检测页面图13 身份证上传图14 实人检测3.7 进入视频录制页面如图所示。

请开启手机的前置摄像头,点击下方的红色“录制”按钮,进入视屏录制,将人正对手机屏幕,并朗读商议页面提供的数字,完成后点击下方的红色按钮,并点击提交。

达风数控 DF-200T DF-300T 车床数控系统 用户手册

达风数控 DF-200T DF-300T 车床数控系统 用户手册

DF-200T/DF-300T车床数控系统 用 户 手 册南京达风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第六版)严谨地做好产品的每个细节积极敏锐地跟踪先进技术热诚有效地服务于每个客户南京达风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科宁路789号公司网址:技术服务:151****1245,152****6577第一章概述 (9)第二章编程篇 (13)2.1 编程概要 (13)2.1.1 轴定义 (13)2.1.2 机械零点 (13)2.1.3 工件坐标系设定 (13)2.1.4 直径指定和半径指定 (17)2.1.5 坐标单位及范围 (17)2.1.6 编程坐标值 (18)2.1.7 初态,模态 (19)2.1.8 插补功能 (19)2.1.9 进给功能 (20)2.1.10 切削速度—主轴功能 (21)2.1.11 各种加工时选用的刀具——刀具功能 (21)2.1.12 各种功能操作指令——辅助功能 (22)2.1.13 刀具补偿功能 (22)2.2 G功能 (22)2.2.1 定位(G00) (24)2.2.2 直线插补(G01) (25)2.2.3 倒角功能 (26)2.2.4 圆弧插补(G02,G03) (28)2.2.5 暂停或准停(G04) (31)2.2.6 准停定位(G09) (32)2.2.7 自动返回机械零点(G28) (32)2.2.8 自动返回程序零点(G26) (33)2.2.9 跳段功能(G31) (33)2.2.10单刀螺纹(G32) (34)2.2.11 刚性攻丝(G33) (36)2.2.12 变螺距螺纹切削(G34) (37)2.2.13端面螺纹(G35) (37)2.2.14 螺纹切削单一循环(G92) (38)2.2.15 复合型螺纹切削循环(G76) (42)2.2.16 公制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86) (45)2.2.17 英制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87) (46)2.2.18 刀尖半径补偿(G40,G41,G42) (46)2.2.19 坐标系设定(G50) (46)2.2.20 每分进给(G98) (47)2.2.21 每转进给(G99) (47)2.2.22 恒线速控制(G96,G97) (48)2.2.23外圆,内圆车削循环(G90) (50)2.2.24端面车削循环(G94) (54)2.2.25固定循环使用其他说明事项: (57)2.2.26 端面深孔加工循环(G77) (58)2.2.27端面深孔或割槽加工循环(G74) (60)2.2.28 外圆/内圆切槽/割断循环(G75) (62)2.2.29外圆/内圆粗车循环(G71) (65)2.2.30端面粗车循环(G72) (68)2.2.31 封闭切削循环G73 (71)2.2.32 精加工循环(G70) (74)2.3 主轴功能(S功能) (75)2.3.1 主轴速度指令 (75)2.4 刀具刀补功能 (75)2.4.1 换刀过程(电动回转刀架) (76)2.4.2 换刀相关参数 (76)2.4.3 刀补功能 (77)2.4.4 试切对刀 (77)2.5 辅助功能 (77)2.5.1 M00——暂停 (79)2.5.2 M01——条件暂停 (79)2.5.3 M30——程序结束 (79)2.5.4 M03——主轴正转 (79)2.5.5 M04——主轴反转 (80)2.5.6 M05——主轴停止旋转 (80)2.5.7 M08 M09——冷却液控制 (81)2.5.8 M10 M11——工件夹紧,松开控制 (82)2.5.9 M78 M79——尾座进,尾座退控制 (82)2.5.10 M20,M21,M22——输出口信号控制 (82)2.5.11 M31——工件计数 (83)2.5.12 M32 M33——润滑供油开,供油停 (83)2.5.13 M91 M92——程序跳转指令 (83)2.5.14 M98 M99——子程序调用及子程序返回 (84)2.5.15 M26,M27,M28——旋转轴(Y轴)转速控制 (85)2.5.16 M35 ——自动重复上料功能 (85)2.5.17 M19——主轴准停控制 (86)2.5.18 辅助机能代码调用子程序 (86)2.6 程序的构成 (86)2.6.1 程序 (86)2.6.2 程序名 (89)2.6.3 程序段号 (89)2.6.4 字和地址 (89)2.6.5 程序结束 (90)2.7 自动加减速 (90)2.7.1 程序段拐角处的速度控制 (91)第三章操作篇 (93)3.1 操作面板说明 (93)3.1.1 显示和操作面板 (93)3.1.2 页面显示选择用按键 (94)3.2 位置显示画面 (100)3.3 安全操作 (104)3.3.1 急停 (104)3.3.2 超程 (105)3.3.3 报警处理 (105)3.4 手动操作 (105)3.4.1 手动返回机床零点 (105)3.4.1.1 操作方法 (105)3.4.1.2 返回机床零点的相关参数意义和注意事项 (106)3.4.2 手动连续进给操作 (107)3.4.2.1 操作方法 (107)3.4.2.2 手动快速进给设定 (108)3.4.3 增量进给 (108)3.4.4 手轮进给 (108)3.4.5 返回程序零点 (109)3.4.6 手动辅助机能操作 (109)3.5 自动运行 (111)3.5.1 运行方式 (111)3.5.2 自动运转的执行 (113)3.5.3 自动运转的停止 (113)3.5.4 进给暂停和主轴停止的顺序控制功能(三位开关功能) (113)3.5.5 进给速度倍率调节 (114)3.5.6 快速倍率调节 (114)3.6 试运转 (114)3.6.1 机床锁功能 (115)3.6.2 单段执行 (115)3.7 MDI执行方式 (115)3.7.1 传统MDI方式 (115)3.7.2 快捷MDI方式 (117)3.8 程序存储、编辑 (118)3.8.1 程序存储、编辑操作前的准备 (118)3.8.2 建立新程序 (118)3.8.3 程序名检索 (119)3.8.4 程序的删除 (119)3.8.5 删除全部程序 (120)3.8.6 程序复制 (120)3.8.7 程序的输出 (120)3.8.8 程序段号检索 (121)3.8.9 字的插入、修改、删除 (121)3.8.9.1 将光标定位到要编辑的字上 (121)3.8.9.2 字的插入 (123)3.8.9.3 字的修改 (125)3.8.9.4字的删除 (125)3.8.10 存储程序的个数和存储容量 (125)3.8.11 程序存储器信息显示 (125)3.9 刀具补偿 (126)3.9.1 换刀时刀补的原理 (128)3.9.2 刀补和工件坐标系建立的方法 (129)3.9.2.1 X向、Z向单独对刀 (129)3.9.2.2 X向、Z向同时记忆对刀 (130)3.9.3 刀补修调(刀具磨损补偿) (131)3.9.4 刀补清零 (132)3.10 诊断 (132)3.10.1 系统输入口状态的显示 (133)3.10.2 系统输出口状态的显示 (133)3.10.3 轴脉冲计数显示 (133)3.10.4 主轴编码器线数诊断显示 (133)3.10.5 主轴变频器模拟电压显示 (134)3.10.6 累计加工计件显示 (134)3.10.7 输入口信号定义显示 (134)3.10.8 输出口信号定义显示 (135)3.11 报警显示 (137)3.12 设置功能 (137)3.12.1参数开关及程序开关状态设置 (138)3.12.2 当前时间设置 (138)3.12.3 密码设置 (139)3.12.4 格式化程序存储器 (139)3.13 参数 (140)3.13.1 参数的显示 (140)3.13.2 参数的设定 (142)3.13.3 参数出厂值、参数备份、参数恢复等操作 (143)3.13.3.1 参数恢复为出厂值 (143)3.13.3.2 参数备份 (144)3.13.3.3 参数备份内容恢复为当前参数 (144)3.14 U盘操作 (144)3.14.1 U盘操作界面说明 (144)3.14.2 如何将系统中的程序文件导出到U盘 (145)3.14.3 如何将参数文件导出到U盘 (145)3.14.4如何将U盘文件导入到系统 (145)3.14.5如何将U盘中的参数文件导入到系统 (146)3.15 图形模拟显示和操作 (146)3.15.1 图形模拟操作说明 (146)第四章安装连接 (148)4.1 系统结构及安装 (148)4.1.1 系统组成 (148)4.1.2 系统安装连接 (148)4.1.3 数控系统安装尺寸图 (149)4.2设备间连接 (150)4.2.1系统接口框图和说明 (150)4.2.2 系统与驱动单元的连接(XS30、XS31、XS33) (151)4.2.3 主轴编码器的连接(XS32) (155)4.2.4 手轮接口(XS38) (156)4.2.5 RS232-C串行通信口(XS36) (157)4.2.6 主轴模拟量接口(XS37) (158)4.3 输入输出接口 (158)4.3.1 机床输入/输出接口管脚定义 (158)4.3.2输入口 (163)4.3.3 输出口 (167)第五章常用功能使用说明 (170)5.1 电子齿轮比参数设定 (170)5.2 线性加减速时间常数 (171)5.3 主轴设定 (171)5.4卡盘控制 (173)5.5 手持手轮单元 (175)5.6 尾座控制 (176)5.7 润滑控制 (176)5.8 软件限位设定 (177)5.9 反向间隙补偿 (177)第六章刀补C功能 (179)6.1 刀补C功能基本概念 (179)6.1.1 假想刀尖概念 (179)6.1.2 假想刀尖的方向 (181)6.1.3 补偿值的设置 (184)6.1.4 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184)6.1.5 内侧、外侧 (186)6.1.6 G41、G42及G40的代码格式 (187)6.2 刀补具体补偿情况 (187)6.2.1 刀尖半径补偿具体轨迹分解 (187)6.2.2 刀补进行中变更补偿方向 (195)6.2.3 刀补暂时取消 (197)6.2.4 刀补中含有非移动指令 (199)6.2.5 刀补干涉检查 (201)6.2.6 G90/G94代码中的刀尖半径补偿 (203)6.2.7 G70代码中的刀尖半径补偿 (205)6.3 刀补C的注意事项 (205)6.4 刀补C加工范例 (206)附录1:DF-200T参数一览表 (209)1.位参数 (209)2.数据参数 (214)附录2:常用参数按功能分类 (228)1.X/Z/Y轴控制部分 (228)2.刀架控制 (229)3.螺纹功能参数 (230)4.回机械零点功能 (232)5.系统报警 (233)附录3:报警列表 (234)1.报警列表 (234)2.常见报警的解除方法 (240)附录4:系统升级使用说明 (243)1.U盘方式升级数控系统软件 (243)2.U盘方式升级开机界面 (243)附录5:丝杠螺距误差补偿 (244)1.螺距补偿功能 (244)2.螺距补偿参数的设定步骤 (244)3.螺距误差补偿注意事项 (244)4.螺距误差补偿举例 (245)附录6:急停复位时自动关闭输出口功能 (246)1.复位时关闭输出口定义 (246)2.急停时关闭输出口定义 (247)附录7:外接按钮功能使用 (248)第一章概述DF-200T数控系统为数控车床专用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32位高速CPU、超大规模可编程集成芯片构成控制核心,μm级精度控制,480x234点阵TFT真彩液晶显示,中文操作界面,操作简单直观。

SBC-EC8800 用户手册说明书

SBC-EC8800 用户手册说明书

用户手册[ SBC-EC8800 ]版权声明:●SBC-EC8800评估板及其相关知识产权由深圳市英蓓特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本文档由深圳市英蓓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在未经英蓓特公司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来修改、分发或复制本文档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产品附带光盘所提供的程序源代码、软件、资料文档等,深圳市英蓓特有限公司不提供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还是隐含的,包括但不限于合适特定用途的保证,全部的风险,由使用者来承担。

版本修改内容作者Rev1.0 初始版本John XinRev1.1 修改WLAN的功能框图和参数描述John Xin目录历史记录..... . (3)目录............. .. (4)第1章产品概述 (5)1.1 产品简介 (5)1.1.1 包装内容 (5)1.1.2 产品特性 (5)1.2 接口位置介绍 (6)1.3 系统框图 (7)1.4 产品尺寸(单位:mm) (8)第2章硬件系统简介 (9)2.1 最小系统 (9)2.1.1 CPU (9)2.1.2 Memory (10)2.1.3 PMIC (14)2.2 外部接口 (15)2.2.1 LED (15)2.2.2 按键、拨码开关 (16)2.2.3 以太网 (18)2.2.4 USB (19)2.2.5 UART (20)2.2.6 WLAN+Bluetooth (20)2.2.7 RS485 (22)2.2.8 CAN (23)2.2.9 MicroSD (24)2.2.10 LCD (24)2.2.11 Camera (27)2.2.12 扩展接口 (28)技术支持和保修服务 (32)第1章产品概述1.1产品简介SBC-EC8800是英蓓特面向于医疗仪器、工业控制、通信等领域推出的一款基于TI AM437x的评估板。

该处理器集成了高达1GHz的ARM Cortex™-A9内核,并提供了丰富的外设接口。

【正运动】ECI1408运动控制卡用户手册

【正运动】ECI1408运动控制卡用户手册

前言运动控制器提供丰富的接口,具有优良的运动控制性能,可以满足各种项目的扩展需求。

本手册介绍了产品的安装、接线、接口定义和操作说明等相关内容。

本手册版权归深圳市正运动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在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翻印、翻译和抄袭本手册中的任何内容。

前述行为均将构成对本公司手册版权之侵犯,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涉及ECI控制器软件的详细资料以及每个指令的介绍和例程,请参阅ZBASIC软件手册。

本手册中的信息资料仅供参考。

由于改进设计和功能等原因,正运动公司保留对本资料的最终解释权!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调试机器要注意安全!请务必在机器中设计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并在软件中加入出错处理程序,否则所造成的损失,正运动公司没有义务或责任对此负责。

为了保证产品安全、正常、有效的使用,请您务必在安装、使用产品前仔细阅读本产品手册。

更新记录产品型号:ECI1408网络型运动控制卡文件名版本号版本(更改)说明更新日期更改人用户手册V1.51.增加型号信息,命名规则2.增加各个端子和接口的规格接线和基本使用方法3.增加网口说明4.增加扩展模块资源映射5.增加编程软件使用方法6.增加版权声明、安全注意事项、运行与维护及售后服务说明内容2023/4/19xcx安全声明●本章对正确使用本产品所需关注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先阅读使用说明并正确理解安全注意事项的相关信息。

●本产品应在符合设计规格要求的环境下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人员受伤,因未遵守相关规定引发的功能异常或部件损坏等不在产品质量保证范围之内。

●因未遵守本手册的内容、违规操作产品引发的人身安全事故、财产损失等,我司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安全等级定义按等级可分为“危险”、“注意”。

如果没有按要求操作,可能会导致中度伤害、轻伤及设备损伤的情况。

请妥善保管本指南以备需要时阅读,并请务必将本手册交给最终用户。

安装危险◆控制器拆卸时,系统使用的外部供应电源全部断开后再进行操作,否则可能造成设备误操作或损坏设备;◆禁止在以下场合使用:有灰尘、油烟、导电性尘埃、腐蚀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的场所;暴露于高温、结露、风雨的场合;有振动、冲击的场合;电击、火灾、误操作也会导致产品损坏和恶化。

MX27 MPK1系统介绍和报价-Linux

MX27 MPK1系统介绍和报价-Linux

MX27 MPK1 V1.0 系统介绍及报价辰汉公司介绍:辰汉电子(Morninghan)是一家专注于ARM平台软硬件研发的高科技公司,研究领域涵盖了ARM9、ARM11和Cotex A8,提供Wince和Linux两大OS阵营的底层软件开发。

致力于为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行业提供创新的嵌入式平台方案,开发最前沿和高性能的产品。

作为飞思卡尔全球设计者同盟成员(Alliance Member),辰汉电子是国内唯一一家跨越i.MX全系列产品的设计服务公司。

辰汉电子的特色是提供底层平台,帮助客户定制差异化产品。

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debug芯片和debug操作系统,熟悉DDR TIMING等高端底层知识结构的设计服务公司。

辰汉电子能够提供产品定义、硬件设计、BSP开发、 OS移植、Midware移植,以及生产管理一条龙设计服务。

辰汉电子同时也是中国软件协会会员和中国嵌入式协会理事单位。

辰汉电子优质的技术团队:•我们的核心成员来自飞思卡尔半导体,有八年以上ARM的开发经验,他们是全球最早从事ARM11平台开发的工程师,也是国内最资深的ARM平台开发工程师。

•核心工程师参与过的项目支持包括微软的ZUNE播放器,索尼的Skype Wifi Phone,福特的Car Infotainment System,英业达GPS,伟创力GPS,富士康Ebook, 三星Smart phone,联想Smart phone,宇龙 Smart Phone,TrinityV2IP,等等。

辰汉电子的合作伙伴:合作过的知名企业:ATA、诺亚舟、海信、海尔、TCL、好易通、快译通、中兴通讯、UT-斯达康、中国电信、中科九章、武汉钢铁、万利达、好帮手、三菱、飞利浦、西门子等等。

合作过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宁波大学等等。

龙芯 1B 处理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龙芯 1B 处理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龙芯1B处理器用户手册2016年5月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版权声明本文档版权归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公司和个人不得将此文档中的任何部分公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散发给第三方。

否则,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档仅提供阶段性信息,所含内容可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随时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如因文档使用不当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Loongs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mited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龙芯产业园2号楼Building No.2, Loongson Industrial Park, Zhongguanc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rk,电话(Tel):************传真(Fax):************阅读指南《龙芯1B处理器用户手册》主要介绍龙芯1B架构与寄存器描述。

修订历史文档更新记录文档编号:文档名:龙芯1B处理器用户手册版本号V2.3创建人:研发中心创建日期2016-5-4更新历史序号.更新日期更新人版本号更新内容12010-6-7 研发中心V1.0 1B处理器初稿完成22010-11-13 研发中心V1.1 增加了芯片引脚排布,DDR控制器信息等32010-11-15 研发中心V1.2 修改并进行标准排版42010-11-15 研发中心V1.3 修正了第五章DDR的部分错误52011-05-08 研发中心V1.4 修订了调试发现的错误62011-05-17 研发中心V1.5 修订了多个小问题72011-11-15 研发中心V1.6GMAC0/1的RGMII和MII模式需要配置才能使用GPIO配置和复用中修改bugSPI部分,分频时钟明确是DDR2_clk/2DDR2部分,配置16/32位可配置时钟分频部分有改动添加了LCD PAD在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对应关系GPIO寄存器描述修改82012-4-11 研发中心V1.7 NAND部分寄存器说明修改XTALI/O 与外部有源晶振、无源晶体连接方法92012-4-20 研发中心V1.8 PAD封装位置和封装延迟GPIO复位值和方向GMAC0/1在MII模式下信号处理Wdog地址修改USB启动需要复位10 2012-05-26 研发中心V1.9 针对修改意见,做了GPIO/ LCD/ DMA/ SPI/ UART/I2C/ NAND /CLOCK的修改11 2014-07-30 研发中心V2.0 增加质量等级和封装顶视图12 2015-3-11 研发中心V2.1 增加电特性,CAN的速率计算13 2015-4-1 研发中心V2.2 补充质量等级描述14 2016-5-4 研发中心V2.3 24.1节增加RTC功耗说明,增加焊接要求手册信息反馈:*******************目录 (1)1概述 (1)1.1体系结构框图 (1)1.2芯片主要功能 (2)1.2.1GS232 CPU (2)1.2.2DDR2 (3)1.2.3LCD Controller (3)1.2.4USB2.0 (3)1.2.5AC97 (3)1.2.6GMAC (4)1.2.7SPI (4)1.2.8UART (4)1.2.9I2C (4)1.2.10PWM (4)1.2.11CAN (5)1.2.12RTC (5)1.2.13GPIO (5)1.2.14NAND (5)1.2.15INT controller (5)1.2.16Watchdog (5)1.2.17功耗 (5)1.2.18其它 (7)1.3质量等级 (7)2芯片引脚定义 (9)2.11B引脚分布图 (9)2.2封装顶视图 (16)2.3系统相关引脚定义(6) (17)2.4LCD引脚定义(20) (17)2.5PLL引脚定义(4) (17)2.6VR引脚定义(6) (18)2.7DDR2引脚定义(71) (18)2.8USB引脚定义(10) (19)2.9EJTAG引脚定义(6) (20)2.10GMAC0引脚定义(15) (20)2.11GMAC1引脚定义(4) (20)2.12AC97引脚定义(5) (21)2.13SPI引脚定义(7) (21)2.14UART引脚定义(20) (21)2.15I2C引脚定义(2) (22)2.16CAN引脚定义(4) (22)2.17NAND引脚定义(14) (22)2.18PWM引脚定义(4) (22)2.19电源/地引脚(58) (23)3地址空间分配 (24)3.1一级AXI交叉开关上模块的地址空间 (24)3.2AXI MUX下各模块的地址空间 (24)3.3APB各模块的地址空间分配 (24)4CPU (26)4.1MIPS32指令系统结构 (26)4.1.1CPU寄存器 (27)4.1.2CPU指令集 (27)4.1.3CP0指令集 (31)4.1.4存储空间 (32)4.1.5例外处理 (33)4.1.6CP0寄存器 (35)4.2CP0指令 (53)4.3EJTAG设计 (53)4.3.1EJTAG介绍 (53)4.3.2调试控制寄存器(Debug Control Register) (54)4.3.3硬件断点 (56)4.3.4EJTAG相关的处理器核扩展 (61)4.3.5TAP接口 (64)5DDR2 (72)5.1DDR2SDRAM控制器特性 (72)5.2DDR2SDRAM读协议 (72)5.3DDR2SDRAM写协议 (73)5.4DDR2SDRAM参数设置顺序 (73)5.5DDR2SDRAM采样模式配置 (74)5.6DDR2SDRAM PAD驱动配置 (74)5.7DDR216位工作模式配置 (74)6LCD (75)6.1特性 (75)6.1.1数据格式 (75)6.2寄存器 (75)7GMAC0 (81)7.1配置成MAC的连接和复用方式 (81)7.2DMA寄存器描述 (81)7.3GMAC控制器寄存器描述 (90)7.4DMA描述符 (101)7.4.1DMA描述符的基本格式 (101)7.4.2DMA接收描述符 (102)7.4.3RDES0 (103)7.4.4RDES (104)7.4.5RDES2 (105)7.4.6RDES3 (105)7.4.7DMA发送描述符 (106)7.4.8TDES0 (106)7.4.9TDES1 (107)7.4.10TDES2 (109)7.4.11TDES3 (109)7.5软件编程向导(S OFTWARE P ROGRAMMING G UIDE): (110)8GMAC1 (112)8.1配置成MAC的连接和复用方式 (112)8.2GMAC1外部信号复用和配置 (112)8.3寄存器描述 (113)9USB HOST (114)9.1总体概述 (114)9.2USB主机控制器寄存器 (115)9.2.1EHCI相关寄存器 (115)9.2.2Capability寄存器 (115)9.2.3Operational寄存器 (116)9.2.4EHCI 实现相关寄存器 (116)INSNREG00寄存器(disable) (117)INSNREG01寄存器 (117)INSNREG02寄存器 (117)INSNREG03寄存器 (117)INSNRE04寄存器(仅用于调试,软件不必更改此寄存器) (117)INSNRE05寄存器 (118)INSNREG06寄存器 (118)INSNREG07寄存器 (118)INSNREG08寄存器 (118)9.3OHCI相关寄存器 (119)9.3.1Operational寄存器 (119)9.3.2OHCI 实现相关寄存器 (119)INSNREG06寄存器 (120)INSNREG07寄存器 (120)9.4USB主机控制器时序 (120)9.4.1数据接收时序 (120)9.4.2数据传输时序 (121)10SPI0 (123)10.1SPI控制器结构 (123)10.2SPI控制器寄存器 (124)10.2.1控制寄存器(SPCR) (124)10.2.2状态寄存器(SPSR) (124)10.2.3数据寄存器(TxFIFO/RxFIFO) (125)10.2.4外部寄存器(SPER) (125)10.2.5参数控制寄存器(SFC_PARAM) (125)10.2.6片选控制寄存器(SFC_SOFTCS) (126)10.2.7时序控制寄存器(SFC_TIMING) (126)10.3接口时序 (126)SPI主控制器外部接口时序图 (126)SPI Flash访问时序图 (127)10.4SPI F LASH控制器使用指南 (128)SPI主控制器的读写操作 (128)硬件SPI Flash读 (128)混合访问SPI Flash和SPI主控制器 (129)11SPI1 (130)11.1SPI主控制器结构 (130)12Conf and Interrupt (131)12.1配置和中断控制器总体描述 (131)12.2中断控制器寄存器描述 (132)13DMA (134)13.1DMA控制器结构描述 (134)13.2DMA控制器与APB设备的交互 (134)13.3DMA控制器 (134)13.3.1ORDER_ADDR_IN (134)13.3.2DMA_ORDER_ADDR (135)13.3.3DMA_SADDR (135)13.3.4DMA_DADDR (136)13.3.5DMA_LENGTH (136)13.3.6DMA_STEP_LENGTH (136)13.3.7DMA_STEP_TIMES (137)13.3.8DMA_CMD (137)14UART (139)14.1UART控制器结构 (139)14.2UART控制器寄存器 (140)14.2.1数据寄存器(DAT) (141)14.2.2中断使能寄存器(IER) (141)14.2.3中断标识寄存器(IIR) (141)14.2.4FIFO控制寄存器(FCR) (142)14.2.5线路控制寄存器(LCR) (142)14.2.6MODEM控制寄存器(MCR) (143)14.2.7线路状态寄存器(LSR) (143)14.2.8MODEM状态寄存器(MSR) (144)14.2.9分频锁存器 (144)15CAN (146)15.1概述 (146)15.2CAN控制器结构 (146)15.3标准模式 (147)15.3.1标准模式地址表 (147)15.3.2控制寄存器(CR) (148)15.3.3命令寄存器(CMR) (149)15.3.4状态寄存器(SR) (149)15.3.5中断寄存器(IR) (149)15.3.6验收代码寄存器(ACR) (150)15.3.7验收屏蔽寄存器(AMR) (150)15.3.8发送缓冲区列表 (150)15.3.9接收缓冲区列表 (150)15.4扩展模式 (151)15.4.1扩展模式地址表 (151)15.4.2模式寄存器(MOD) (151)15.4.3命令寄存器(CMR) (152)15.4.4状态寄存器(SR) (152)15.4.5中断寄存器(IR) (152)15.4.6中断使能寄存器(IER) (153)15.4.7仲裁丢失捕捉寄存器(IER) (153)15.4.8错误警报限制寄存器(EMLR) (154)15.4.9RX错误计数寄存器(RXERR) (155)15.4.10TX错误计数寄存器(TXERR) (155)15.4.11验收滤波器 (155)15.4.12RX信息计数寄存器(RMCR) (155)15.5公共寄存器 (155)15.5.1总线定时寄存器0(BTR0) (155)15.5.2总线定时寄存器1(BTR1) (156)15.5.3输出控制寄存器(OCR) (156)16AC97 (157)16.1AC97结构描述 (157)16.2AC97控制器寄存器 (157)16.2.1CSR寄存器 (158)16.2.2OCC寄存器 (158)16.2.3ICC寄存器 (158)16.2.4(输入输出)通道寄存器配置 (159)16.2.5Codec寄存器访问命令 (159)16.2.6中断状态寄存器/中断掩膜寄存器 (160)16.2.7中断状态/清除寄存器 (160)16.2.8OC中断清除寄存器 (160)16.2.9IC中断清除寄存器 (160)16.2.10CODEC WRITE 中断清除寄存器 (161)16.2.11CODEC READ 中断清除寄存器 (161)17I2C (162)17.1概述 (162)17.2I2C控制器结构 (162)17.3I2C控制器寄存器说明 (163)17.3.1分频锁存器低字节寄存器(PRERlo) (163)17.3.2分频锁存器高字节寄存器(PRERhi) (163)17.3.3控制寄存器(CTR) (164)17.3.4发送数据寄存器(TXR) (164)17.3.5接受数据寄存器(RXR) (164)17.3.6命令控制寄存器(CR) (164)17.3.7状态寄存器(SR) (165)18PWM (166)18.1概述 (166)18.2PWM寄存器说明 (166)19RTC (168)19.1概述 (168)19.2寄存器描述 (168)19.2.1寄存器地址列表 (168)19.2.2SYS_TOYWRITE0 (169)19.2.3SYS_TOYWRITE1 (169)19.2.4SYS_TOYMATCH0/1/2 (169)19.2.5SYS_RTCCTRL (170)19.2.6SYS_RTCMATCH0/1/2 (171)20NAND (172)20.1NAND控制器结构描述 (172)20.2NAND控制器寄存器配置描述 (172)20.2.1NAND_CMD(地址:BFE7_8000) (172)20.2.2ADDR_L(地址:BFE7_8004) (173)20.2.3ADDR_H(地址:BFE7_8008) (173)20.2.4NAND_TIMING(地址:BFE7_800C) (173)20.2.5ID_L(地址:BFE7_8010) (173)20.2.6STATUS & ID_H(地址:BFE7_8014) (173)20.2.7NAND_PARAMETER(地址:BFE7_8018) (173)20.2.8NAND_OP_NUM(地址:BFE7_801C) (173)20.2.9CS_RDY_MAP(地址:BFE7_8020) (174)20.2.10DMA_ADDRESS(地址:BFE7_8040) (174)20.3NAND ADDR说明 (174)21WATCHDOG (177)21.1概述 (177)21.2WATCH DOG寄存器描述 (177)21.2.1WDT_EN地址:(0XBFE5_C060) (177)21.2.2WDT_SET(地址:0XBFE5_C068) (178)21.2.3WDT_timer(地址:0XBFE5_C064) (178)22Clock Management (179)22.1C LOCK模块结构描述 (179)22.2C LOCK配置描述 (179)22.3系统其它C LOCK描述 (180)23GPIO and MUX (181)23.1GPIO结构描述 (181)23.2GPIO寄存器描述 (184)23.3MUX寄存器描述 (185)24AC/DC (187)24.1电源域 (187)24.2系统复位 (187)24.3推荐的工作条件 (187)24.4绝对最大额定值 (188)25热特性 (189)25.1焊接温度 (189)图目录图1-1 1B芯片结构图 (2)图 4-1 TLB表项内容 (33)图 4-2 Index 寄存器 (36)图 4-3 Random寄存器 (37)图 4-4 EntryLo0和EntryLo1寄存器 (37)图 4-5 Context寄存器 (38)图 4-6 PageMask寄存器 (38)图 4-7 Wired寄存器界限 (39)图 4-8 Wired寄存器 (40)图 4-9 HWREna寄存器 (40)图 4-10 BadVAddr寄存器 (40)图 4-11 Count寄存器和Compare寄存器 (41)图 4-12 EntryHi寄存器 (41)图 4-13 Status寄存器 (42)图 4-14 IntCtl寄存器 (43)图 4-15SRSCtl寄存器 (44)图 4-16 SRSMap寄存器 (44)图 4-17 Cause寄存器 (45)图 4-18 EPC寄存器 (46)图4-19 Processor Revision Identifier 寄存器 (46)图 4-20 Config寄存器 (47)图 4-21 Config寄存器 (48)图 4-22 Config寄存器 (48)图 4-23 Config寄存器 (49)图 4-24 Config寄存器 (49)图 4-25 WatchLo寄存器 (50)图 4-26 WatchHi寄存器 (50)图 4-27 控制寄存器性能计数寄存器 (51)图 4-28 性能计数器寄存器 (51)图 4-29 TagLo 寄存器(P-Cache) (52)图 4-30 ErrorEPC寄存器 (53)图 4-31 EJTAG调试连接示意图 (54)图 4-32 DCR寄存器格式 (55)图 4-33 硬件指令、数据断点概况 (56)图 4-34 IBS寄存器格式 (57)图 4-35 IBAn寄存器格式 (58)图 4-36 IBMn寄存器格式 (58)图 4-37 IBCn寄存器格式 (58)图 4-38 DBS寄存器格式 (59)图 4-39 DBAn寄存器格式 (60)图 4-40 DBMn寄存器格式 (60)图 4-41 DBCn寄存器格式 (60)图4-42 TAP主要部分 (64)图4-43 ALL指令示意图 (65)图4-44 Fastdata 指令示意图 (65)图 4-45 IDCODE寄存器格式 (66)图 4-46 IMPCADE寄存器示意图 (67)图 4-47 数据寄存器格式 (68)图 4-48 地址寄存器格式 (69)图 4-49 ECR格式 (69)图9-1 USB主机控制器模块图 (114)图9-2 USB主机控制器细节模块图(带EHCI控制器细节) (115)图9-3 接收时序图(16 bit UTMI接口,偶数个数据) (121)图9-4 接收时序图(16 bit UTMI接口,奇数个数据) (121)图9-5 传输时序图(16 bit UTMI接口,偶数个数据) (122)图9-6 传输时序图(16bit UTMI接口,奇数个数据) (122)图10-1 SPI 主控制器结构 (124)图10-2SPI主控制器时序图 (127)图16-1 AC97应用系统 (157)图21-1 看门狗的结构图 (177)图25.1 焊接回流曲线 (189)表目录表 4-1 CPU指令集:访存指令 (27)表 4-2 CPU 指令集:算术指令 (ALU 立即数) (28)表 4-3 CPU 指令集:算术指令 (2操作数) (28)表 4-4 CPU指令集:算术指令(3操作数, R-型) (28)表 4-5 CPU指令集:乘法和除法指令 (29)表 4-6 CPU指令集:跳转和分支指令 (29)表 4-7 CPU指令集:移位指令 (30)表 4-8 CPU指令集:特殊指令 (30)表 4-9 CPU指令集:异常指令 (30)表 4-10 CPU指令集:CP0指令 (31)表 4-11 GS232的CP0指令 (31)表 4-12 GS232IP地址空间的分配 (32)表 4-13 例外编码及寄存器修改 (33)表 4-14 例外入口地址 (34)表 4-15 GS232IP实现的CP0 寄存器 (35)表 4-16 Index寄存器各域描述 (36)表 4-17 Random寄存器各域 (37)表 4-18 EntryLo寄存器域 (37)表 4-19 Context寄存器域 (38)表 4-20 不同页大小的掩码(Mask)值 (39)表 4-21 Wired寄存器域 (40)表 4-22 HWREna寄存器域 (40)表 4-23 EntryHi寄存器域 (41)表 4-24 Status 寄存器域 (42)表 4-25 IntCtl寄存器域 (43)表 4-26 SRSCtl寄存器域 (44)表 4-27Cause寄存器域 (45)表 4-28 Cause寄存器的ExcCode域 (45)表 4-29 PRId 寄存器域 (46)表 4-30 Config 寄存器域 (47)表 4-31 Config 寄存器域 (48)表 4-32 Config 寄存器域 (48)表 4-33 Config 寄存器域 (49)表 4-34 Config 寄存器域 (49)表 4-35 WatchLo寄存器域 (50)表 4-36 WatchHi寄存器域 (50)表 4-37控制域格式 (51)表 4-38 计数使能位定义 (51)表 4-39 计数器0/1事件 (51)表 4-40 Cache Tag寄存器域 (52)表 4-41 CP0指令 (53)表 4-42 DCR寄存器域 (55)表 4-43 硬件断点寄存器 (56)表 4-44 IBS域描述 (57)表 4-45 IBCn域描述 (58)表 4-46 DBS域描述 (59)表 4-47 DBCn域描述 (60)表 4-48 调试例外优先级表 (61)表 4-49 例外屏蔽表 (62)表 4-50 Dseg划分 (63)表 4-51 Dmseg的访问情况 (63)表 4-52 Drseg的访问情况 (63)表 4-53 调试例外中断入口地址 (64)表 4-54 EJTAG指令 (64)表 4-55 TAP数据寄存器 (66)表 4-56 IDCODE寄存器说明 (66)表 4-57 IMPCODE寄存器说明 (67)表 4-58 Psz位的含义 (68)表 4-59 ECR域描述 (69)表 4-60 Sample寄存器说明 (70)表18-18-1 四路控制器描述 (166)表18-18-2 控制寄存器描述 (166)表18-18-3 主计数器设置 (166)表18-18-4 高脉冲计数器设置 (166)表18-18-5 低脉冲计数器设置 (167)表18-18-6 控制寄存器设置 (167)表24-1 1B电源域 (187)表24-2 1B上电配置引脚汇总 (187)表24-3推荐的工作条件 (187)表24-4绝对最大额定值 (188)表25-1 回流焊接温度要求 (189)1 概述龙芯1B芯片是基于GS232处理器核的片上系统,具有高性价比,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庭网关、信息家电、医疗器械和安全应用等领域。

mc9003b用户手册说明书

mc9003b用户手册说明书

SinoMCU 实时时钟(RTC)专用芯片MC9003B用户手册V1.2目录1产品概要 (4)1.1产品特性 (4)1.2应用领域 (4)1.3引脚排列 (5)1.4端口说明 (5)2电气特性 (7)2.1极限参数 (7)2.2直流电气特性 (7)2.3通信接口特性参数 (8)3功能详述 (9)3.1系统功能 (9)3.1.1系统框图 (9)3.1.2万年历功能 (9)3.1.3高精度的时间调整功能 (9)3.1.4报时功能与周期性中断 (10)3.1.5停振检测功能 (10)3.1.6脉冲输出功能 (10)3.1.7控制单元 (10)3.2寄存器详细说明 (11)3.2.1寄存器内部地址分配 (11)3.2.2时钟计数器 (11)3.2.3星期计数器 (12)3.2.4万年历 (12)3.2.5数字化时间调整寄存器 (13)3.2.6定时寄存器 (14)3.2.7控制寄存器1 (15)3.2.8控制寄存器2 (17)3.3通信规则 (19)3.3.1两线的通信规则 (19)3.3.2数据有效性协议 (20)3.3.3操作条件 (20)3.3.4器件寻址字节的定义 (21)3.3.5两线数据传输格式 (21)3.3.6特殊条件下的数据传输 (24)3.4晶振配置与时钟计时精度调整 (24)3.4.1晶振配置 (24)3.4.2晶振频率测量 (25)3.4.3电容微调频率 (25)3.4.4数字化时间精度调整电路 (26)3.5中断 (27)3.5.1中断系统 (27)3.5.2INTRA(INTRB)输出控制 (27)3.5.3报时中断 (28)3.5.4周期性中断 (28)3.5.532KHz时钟脉冲输出 (28)3.6晶振的停振检测功能 (28)4典型应用 (30)5典型软件基本操作 (31)5.1上电复位初始化 (31)5.2写时钟和万年历寄存器 (31)5.3读时钟和万年历寄存器 (32)5.4±30秒校正 (32)5.5中断操作 (32)5.5.1周期性中断操作 (32)5.5.2闹铃中断操作 (33)6抗干扰解决方法 (34)6.1PCB电路改进 (34)6.1.1电源的改进 (34)6.1.2晶振布线 (34)6.1.3I2C通信接口改进 (35)6.2软件改进方法 (35)7特性曲线 (36)7.1测试电路 (36)7.2静态电流VS电压 (36)7.3静态电流VS温度 (37)7.4动态功耗VS SCL频率 (38)7.5振荡频率偏差VS外部CG电容 (38)7.6振荡频率偏差VS电源电压 (39)7.7震荡频率偏差VS温度 (39)7.8晶振起振时间VS电源电压 (40)7.9晶振起振电压VS温度 (40)8封装尺寸 (41)8.1SOP8 (41)8.2TSSOP8 (42)9修订记录 (43)1产品概要本产品为一款低功耗实时时钟电路专用芯片,可通过IIC总线接口与MCU实时通信,主要应用在基于精准时基的控制系统中。

UM2002 用户手册说明书

UM2002 用户手册说明书

UM2002用户手册版本:V1.0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UM2002用户手册条款协议条款协议本文档的所有部分,其著作产权归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芯微电子)所有,未经广芯微电子授权许可,任何个人及组织不得复制、转载、仿制本文档的全部或部分组件。

本文档没有任何形式的担保、立场表达或其他暗示,若有任何因本文档或其中提及的产品所有资讯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广芯微电子及所属员工恕不为其担保任何责任。

除此以外,本文档所提到的产品规格及资讯仅供参考,内容亦会随时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1. 本文档中所记载的关于电路、软件和其他相关信息仅用于说明半导体产品的操作和应用实例。

用户如在设备设计中应用本文档中的电路、软件和相关信息,请自行负责。

对于用户或第三方因使用上述电路、软件或信息而遭受的任何损失,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2. 在准备本文档所记载的信息的过程中,广芯微电子已尽量做到合理注意,但是,广芯微电子并不保证这些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用户因本文档中所记载的信息的错误或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3. 对于因使用本文档中的广芯微电子产品或技术信息而造成的侵权行为或因此而侵犯第三方的专利、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行为,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档所记载的内容不应视为对广芯微电子或其他人所有的专利、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作出任何明示、默示或其它方式的许可及授权。

4. 使用本文档中记载的广芯微电子产品时,应在广芯微电子指定的范围内,特别是在最大额定值、电源工作电压范围、热辐射特性、安装条件以及其他产品特性的范围内使用。

对于在上述指定范围之外使用广芯微电子产品而产生的故障或损失,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5. 虽然广芯微电子一直致力于提高广芯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但是,半导体产品有其自身的具体特性,如一定的故障发生率以及在某些使用条件下会发生故障等。

此外,广芯微电子产品均未进行防辐射设计。

高新兴物联ME3616 NB-IoT模组硬件用户指导手册说明书

高新兴物联ME3616 NB-IoT模组硬件用户指导手册说明书

:警告或注意:备注或说明目的明确的了解,并可在此文档基础上顺利完成无线通信上网类产品或设备的应用开发。

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设计参考,此硬件开发文档不仅提供了产品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还提供了产品可靠性测试和相关测试标准、业务功能实现流程、射频性能指标以及用户电路设计指导。

注意:为保证模组板在客户端的焊接直通率,确保该模组后续集成过程中的制造和焊接质量。

本文档中第七章内容提供SMT工艺和缩略语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在模组二次开发、使用及返修等过程中,都必须遵循本章节的所有安全警告及注意事项。

模组的集成商等必须将如下的安全信息传递给用户、操作人员或集成在产品的使用手册中:●在使用包括模组在内的射频设备时可能会对一些屏蔽性能不好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请尽可能在远离普通电话、电视、收音机和办公自动化的地方使用,以免这些设备和模组相互影响。

●在如助听器、植入耳蜗和心脏起搏器等医用设备旁使用包含模组的设备时,请先向该设备生产厂家咨询了解。

●请不要在油料仓库,化学工厂等有潜在爆炸危险的环境,或在医院、飞机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使用包含模组的设备。

●请不要将模组暴露在强烈日光之下,以免过度受热而损坏。

●本产品没有防水性能,请避免各种液体进入模组内部,请勿在浴室等高湿度的地方使用,以免造成损坏。

●非专业人员,请勿自行拆开模组,以免造成人员及设备损伤。

●清洁模组时请先关机,并使用干净的防静电布。

用户有责任遵循其他国家关于无线通信模组及设备的相关规定和具体的使用环境法规。

我司不承担因客户未能遵循这些规定导致的相关损失。

目录关于本文档 (I)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 I II 目录. (IV)表格索引 (VI)图形索引 (VIII)1. 产品概述 (10)1.1.整体概述 (10)1.2.关键特点 (10)1.3.模组框图 (11)2. 应用接口 (12)2.1.整体概述 (12)2.2.管脚分布 (12)2.3.管脚描述 (13)2.4.工作模式 (15)2.5.电源供给 (16)2.5.1. 电源管脚 (16)2.5.2. 减少供电电源压降 (16)2.5.3. 电源参考电路设计 (17)2.6.VCC1V8_OUT参考设计 (17)2.7.开机 (18)2.8.关机 (21)2.9.复位 (22)IM接口 (24)2.10.1. 管脚描述 (24)2.10.2. USIM卡座 (25)2.11.UART接口 (27)2.11.1. 串口连接 (27)2.11.2. 使用三极管做电平转化 (28)2.11.3. 使用电平转换芯片做电平转化 (32)2.12.状态指示 (34)2.13.ADC接口 (35)2.14.GPIO接口 (35)2.15.WAKEUP_IN接口 (35)2.16.WAKEUP_OUT接口 (36)B接口 (37)3. 天线接口 (38)3.1.管脚定义 (38)3.2.参考设计 (38)3.3.天线的PCB设计 (39)3.4.EMC和ESD设计 (39)3.4.1. EMC设计 (39)3.4.2. ESD设计 (39)3.5.天线OTA测试方法 (39)4. 电气、可靠性和射频特点 (41)4.1.工作温度 (41)4.2.工作电流 (41)4.3.RF输出功率 (42)4.4.RF接收灵敏度 (42)4.5.静电放电 (42)4.6.GNSS性能指标参数 (42)5. 封装尺寸 (44)5.1.模组尺寸 (44)5.2.推荐封装尺寸 (46)6. 测试和测试标准 (47)6.1.测试参考 (47)6.2.测试环境说明 (47)6.3.可靠性测试环境 (48)7. 贴片工艺和烘烤指导 (49)7.1.存储要求 (49)7.2.模组平面度标准 (49)7.3.工艺路径选择 (49)7.3.1. 锡膏选择 (49)7.3.2. 主板对应模组焊盘钢网开孔设计 (49)7.3.3. 模组贴片 (50)7.3.4. 模组焊接回流曲线 (52)7.3.5. 过炉方式 (52)7.3.6. 不良品维修 (52)7.4.模组烘烤指导 (53)7.4.1. 模组烘烤环境 (53)7.4.2. 烘烤设备和操作方法 (53)7.4.3. 模组烘烤条件 (53)表格索引表1-1ME3616支持频段 (10)表1-2ME3616关键特点 (10)表2-1 输入输出(IO)参数定义 (13)表2-2逻辑电平 (13)表2-3管脚定义 (13)表2-4电源供给 (16)表2-5 VCC1V8_OUT信号定义 (17)表2-6开关机信号管脚 (18)表2-7开机时间 (21)表2-8关机时间 (21)表2-9复位信号定义 (22)表2-10复位时间 (23)表2-11 USIM卡接口定义 (24)表2-12 Molex USIM卡座管脚描述 (25)表2-13 Amphenol USIM卡座管脚描述 (26)表2-14主UART接口定义 (27)表2-15调试UART接口定义 (33)表2-16网络指示灯管脚定义 (34)表2-17 ADC管脚定义 (35)表2-18 ADC接口特性 (35)表2-19 GPIO管脚定义 (35)表2-20 WAKEUP_IN定义 (35)表2-21 WAKEUP_OUT定义 (36)表3-1天线接口定义 (38)表4-1温度参数 (41)表4-2平均功耗 (41)表4-3平均功耗 (41)表4-4 RF输出功率 (42)表4-5 RF接收灵敏度 (42)表4-6 ME3616模组静电放电特征 (42)表4-7 GNSS性能指标参数 (42)表6-1测试标准 (47)表6-2测试环境 (47)表6-3测试仪器和设备 (48)表6-4可靠性测试参数 (48)表7-1烘烤参数 (49)表7-2 LCC模组焊盘钢网开孔 (50)图形索引图1-1系统链接框图 (11)图2-1管脚分配 (12)图2-2工作模式切换 (16)图2-3 VBAT输入参考电路 (17)图2-4 DC-DC参考电路 (17)图2-5 VCC1V8_OUT参考电路 (18)图2-6开关机参考电路 (19)图2-7上电开机参考设计 (20)图2-8模组开机时序 (20)图2-9模组POWER_ON唤醒时序 (21)图2-10 模组关机时序图 (22)图2-11复位参考电路 (23)图2-12模组复位时序图 (24)图2-13 USIM卡参考电路图 (24)图2-14 Molex 91228 USIM卡座 (25)图2-15 Amphenol C707 10M006 512 2 USIM卡座 (26)图2-16串口三线连接示意 (27)图2-17串口带流控连四线接示意 (28)图2-18 TXD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29)图2-19 RXD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0)图2-20 RTS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1)图2-21 CTS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2)图2-22 4线UART芯片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3)图2-23 2线UART芯片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3)图2-24调试UART接口引出测试点 (34)图2-25模组状态指示参考电路 (35)图2-26 WAKEUP_IN输入时序 (35)图2-27 WAKEUP_IN管脚外部连接示意图 (36)图2-28 WAKEUP_OUT输出时序 (36)图2-29 WAKEUP_OUT管脚外部连接示意图 (37)图2-30模组USB添加测试点参考电路设计 (37)图3-1天线接口参考电路 (38)图5-1 ME3616尺寸图(公差:±0.1mm) (44)图5-2 ME3616尺寸图(正面透视图) (45)图5-3推荐封装尺寸(单位:mm) (46)图7-1模组钢网示意图 (50)图7-2模组卷带包装 (51)图7-3模组卷带包装相关尺寸 (51)图7-4模组炉温参考曲线图 (52)1.产品概述1.1.整体概述ME3616是一款采用LCC封装的基于NB-IoT通信标准的移动通讯网络模组。

DK_GoAI_GW1NSR-LV4CQN48PC7I6_V2.2 用户手册说明书

DK_GoAI_GW1NSR-LV4CQN48PC7I6_V2.2 用户手册说明书

DK_GoAI_GW1NSR-LV4CQN48PC7I6_V2.2用户手册DBUG397-1.0, 2021-08-06版权所有© 2021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owin、GowinSynthesis以及高云均为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本手册中提到的其他任何商标,其所有权利属其拥有者所有。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摘抄、复制、翻译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档并未授予任何知识产权的许可,并未以明示或暗示,或以禁止发言或其它方式授予任何知识产权许可。

除高云半导体在其产品的销售条款和条件中声明的责任之外,高云半导体概不承担任何法律或非法律责任。

高云半导体对高云半导体产品的销售和/或使用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包括对产品的特定用途适用性、适销性或对任何专利权、版权或其它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等,均不作担保。

高云半导体对文档中包含的文字、图片及其它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法律或非法律责任,高云半导体保留修改文档中任何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高云半导体不承诺对这些文档进行适时的更新。

版本信息目录目录 (i)图目录 (iii)表目录 (iv)1关于本手册 (1)1.1 手册内容 (1)1.2 相关文档 (1)1.3 术语、缩略语 (1)1.4 技术支持与反馈 (2)2开发板简介 (3)2.1 概述 (3)2.2 系统框图 (4)2.3 开发板套件 (5)2.4 组件 (6)2.5 特性 (6)2.6 指标 (7)3开发板电路 (9)3.1 FPGA模块 (9)3.2 下载&Debug (9)3.2.1 概述 (9)3.2.2 USB (9)3.2.3 JTAG (10)3.2.4 流程 (10)3.2.5 管脚分配 (10)3.3 电源 (10)3.3.1 概述 (10)3.3.2 电源系统分配 (11)3.3.3 电源管脚分配 (11)3.4 时钟 (12)3.4.1 概述 (12)3.4.2 时钟 (12)3.4.3 管脚分配 (12)3.5 LED (12)3.6 开关 (13)3.6.1 概述 (13)3.7 HDMI TX (13)3.7.1 概述 (13)3.7.2 HDMI TX电路 (13)3.7.3 管脚分配 (13)3.8 Camera (14)3.8.1 概述 (14)3.8.2 FPC接口 (14)3.8.3 管脚分配 (14)3.9 SPI FLASH (15)3.10 Mic (15)3.11 Accelerometer (16)4开发板使用注意事项 (17)5开发软件介绍 (18)图目录图2-1 DK_GoAI_GW1NSR-LV4CQN48PC7I6_V2.2开发板 (3)图2-2系统框图 (4)图2-3开发板PCB组件说明 (6)图3-1 USB连接示意图 (9)图3-2 J-Link连接示意图 (10)图3-3电源系统分配示意 (11)图3-4时钟 (12)图3-5 HDMI TX接口连接电路 (13)图3-6 FPC接口连接电路 (14)图3-7 Accelerometer连接电路 (16)表目录表目录表1-1术语、缩略语 (1)表2-1开发板指标 (7)表3-1 FPGA下载相关管脚分配 (10)表3-2 FPGA电源管脚分配 (11)表3-3 FPGA时钟与复位管脚分配 (12)表3-4 LED管脚分配 (12)表3-5 HDMI TX管脚分配 (13)表3-6 FPC管脚分配 (14)表3-7 SPI FLASH管脚分配 (15)表3-8 Mic管脚分配 (15)表3-9 Accelerometer管脚分配 (16)1关于本手册 1.1手册内容1关于本手册1.1手册内容DK_GoAI_GW1NSR-LV4CQN48PC7I6_V2.2用户手册分为四个部分:1. 简述开发板的功能特点和硬件资源;2. 介绍开发板上的各部分硬件电路的功能、电路及管脚分配;3. 开发板使用注意事项;4. 介绍FPGA开发软件的使用方法。

ED-GWL2010 用户手册说明书

ED-GWL2010 用户手册说明书

ED-GWL2010一款基于RASPBERRY PI 4B设计的室内轻网关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3-03-23版权声明ED-GWL2010及其相关知识产权为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本文件的版权并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和形式修改、分发或复制本文件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保证本手册中的信息是最新的、正确的、完整的或高质量的。

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不对这些信息的进一步使用作出保证。

如果由于使用或不使用本手册中的信息,或由于使用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而造成的物质或非物质相关损失,只要没有证明是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故意或过失,就可以免除对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责任索赔。

上海晶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明确保留对本手册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的权利,无需特别通知。

目录1产品概述 (4)1.1目标应用 (4)1.2规格参数 (4)1.3系统框图 (5)1.4功能布局 (5)1.5包装清单 (7)1.6订购编码 (7)2快速启动 (8)2.1设备清单 (8)2.2硬件连接 (8)2.3首次启动 (9)2.3.1Raspberry Pi OS (Lite) (9)2.3.2使能SSH功能 (10)2.3.3查找设备IP (10)3接线指南 (11)3.1Internal I/O (11)3.1.1micro-SD Card (11)3.1.2天线 (11)4软件操作指引 (11)4.1按键 (11)4.2LED指示 (12)4.3以太网配置 (12)4.4WiFi (13)4.5蓝牙 (13)4.5.1基本用法 (13)4.5.2示例 (14)4.6LoRaWAN (14)4.6.1安装LoRa服务和ChirpStack客户端 (15)4.6.2配置LoRa服务 (15)4.6.3安装ChirpStack服务端 (17)4.6.4添加LoRa网关和终端 (20)5操作系统安装 (23)5.1镜像下载 (23)5.2系统烧录 (23)5.2.1工具准备 (23)5.2.2烧录 (23)5.3基于原版Raspberry Pi OS在线安装BSP (24)6FAQ (24)6.1.1默认用户名密码 (24)7关于我们 (24)7.1关于EDATEC (24)7.2联系方式 (24)1ED-GWL2010是一款基于Raspberry Pi 4B设计的室内轻网关。

PV8900-FULL用户硬件使用手册_rev1.10

PV8900-FULL用户硬件使用手册_rev1.10

第二部分硬件系统第二章硬件概述2.1 系统框图:1系统框图BT. 6562.2 硬件规格介绍:2.2.1 硬件资源:1.采用Telechips的TCC8900方案、板子同时可以兼容TCC8901和TCC8902芯片。

2.支持以太网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功能,如果外部提供常5V电源时,可以支持通过网络启动板子;3.支持通过USB 1.1 HOST口外接3G通讯模块4.支持通过TS流接口外接DVB-C模块5.可通过预留的SD接口外接WIFI模块6.板载有1个SD卡接口,可支持高达32GB的SDHC卡。

7.支持1路高速CF卡、也可以作为PATA HDD的接口信号用;8.支持市面上各种主流音视频格式(H.264/MPEG4/WMV/VC-1等)的全高清1080P音视频硬解码;9.支持HDMI显示输出,可支持FULLHD的1080P的视频显示输出。

10.内置64MB-128MB的Nandflash和128MB-256MB的DDR2 SDRAM,容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变动。

11.支持双通道的LVDS显示输出,可直接驱动大屏幕的FULLHD的1080P的视频显示输出。

12.支持1通道USB A type端口的USB 2.0 HOST接口(480Mpbs),可以板内跳线配置为USB Device用,可以支持U盘、USB移动硬盘、3G通讯模块、WIFI模块等。

13.支持1通道USB A type端口的USB 1.1 Host接口(12Mbps)。

14.CPU外置的带有纽扣电池的RTC实时时钟,可支持定时开关机;当然也可做到只使用CPU内置的RTC功能。

15.CPU外置的看门狗功能,极大的加强系统的可靠性;当然也可做到只使用CPU内置的RTC功能。

16.12V 2A电源输入,板内DC/DC电源电路,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并降低了电源部分的内部功耗。

17.支持SATA硬盘并由板内的电源插座给SATA硬盘供电。

18.1个RS232 Debug口、3个UART口、1个CAN总线接口19.1个红外遥控接收输入端口20.1个外接键盘板接口(按键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输入)21.通用TFT中小屏显示接口,可外接各种不同尺寸的TFT LCD Module,比如:4.3寸、5寸、6.5寸、7寸、8寸、10.2寸等,分辨率可以为:320*240、480*272、640*480、800*480、800*600、1024*768等。

板材活套检测系统CSLC型用户手册

板材活套检测系统CSLC型用户手册

板材活套检测系统CSLC型用户手册常州潞城传感器有限公司1.0概述我公司研究生产的CSLS型板材活套检测系统可直接替代德国SICK公司和日本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且性能有很大提高。

它比德国产品更轻巧,比日本采用单元光敏管的产品更可靠。

克服了国外同类产品零点漂移的缺点。

CSLS型板材活套检测系统是一种用来检测板材生产线上活套套位的测量系统。

其检测应用如下图所示:1.1原理如上图所示,整个板材活套检测系统由光源和检测器组成,在板材没有进入套位时,目标光源通过物镜所成的像把CCD各光敏元全部覆盖,CCD输出一列一定幅度的视频信号;当板材活套进入检测器视场范围后,挡住了部分光源,所挡住部分不同,套量也不同,即光源的像覆盖在CCD上的像元素也不同,这一变化通过后续电子线路处理,就成为用户所需的套量信号。

光源采用特制的红色光面阵,由一专用电源供电,光源发光效率高、温升低,强度好,耗电小,寿命长。

1.2技术参数光源光谱和检测器的接收光谱 600nm~700nm响应时间10ms~200ms可调工作温度−25℃~70℃所测套位变化量标准60cm安装距离(检测器与光源之间) 1m~10m有效检测器电源AC220(1±20%)V,AC110(1±20%)V,DC24(1±20%)V 电源箱电源AC220(1±20%)V,AC110(1±20%)V模拟量输出电压24V~0V, 0V~24V-24V~24V, 24V~-24V(电压范围,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另外设定)输出信号精度1/256的分辨率重量7kg2.0安装调试2.0.1安装与调试将检测器和光源分别安装在活套前后两端,检测器窗口向下,且在垂直方向。

检测器窗口应在光源的中心位置,水平方向位置也应对准。

然后首先接通电源箱的输入电源,电源箱上输出的DC31V的电压供给光源,使光源发光。

再接通检测器电源。

调节对焦,使光源在CCD像面上清晰成像(可用示波器观察,在成像清晰时检测器提供的测试信号有最大的幅度,这一测试信号就是经过处理的目标视频信号),再调节变焦镜的焦距,到适当的位置,应满足f=7L/h(L为坑长,即检测器与光源之间的距离,h为所需的套位变化量,h受光源长度的限制。

大豪电控操作手册V

大豪电控操作手册V

版本:V1.1DahaoⅢ型断线检测系统用户手册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系统的组成 (3)1.2功能及特点 (4)第二章选型说明 (5)2.1 纯机头控制板HCO4O2 (5)2.2 挑线簧式机头信号板HT154 (6)2.3 斩光轮式机头信号板 (7)2.4 机头灯开关板 (12)第三章安装指南 (16)3.1 电控的安装 (16)3.1.1 纯断检机头控制板的安装 (16)第四章调试指南 (17)4.1 接线 (17)4.2 纯断检机头控制板供电的测量 (17)第五章在线升级和写地址操作说明 (18)5.1 HC0402在线升级操作说明 (18)5.2 316机型主控在线升级操作说明 (18)5.3 328机型主控在线升级操作说明 (21)5.4 写板地址步骤 (23)5.5 检查板地址步骤 (23)5.6 查询机头信息步骤 (24)第六章组合绣操作说明 (25)附录一系统框图和线缆图 (48)附录二外围信号板安装尺寸图 (58)附录三簧式断检接线示意图 (60)第一章概述我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发了纯断检机头控制系统。

该断线检测系统功能强大,进一步满足了厂家、用户和绣花机发展的需要。

1.1系统的组成III型断线检测系统包括三部分:(1)纯断检机头控制板HC0402;(2)斩光轮式机头信号板:用于配有轮式断检的机型,安装在夹线器后。

功能类似于Ⅰ型断检和Ⅱ型断检中的轮式光耦检测板(如Ⅰ型断检中的EF103X和Ⅱ型断检中的EF193X),但不能混用。

如HL624(6针,光耦间距和安装尺寸与EF109X相同)、HL924(9针,光耦间距和安装尺寸与EF103X相同)和HL921(9针,新跃专用);(3)挑线簧式机头信号板:用于配有簧式断检的机型,板上有簧式断检接口、机头红绿灯和机头开关,安装在夹线器后。

如HT154(尺寸和EF154X、EF120X 相同);(4)机头灯开关扳:如果只使用轮式断检,则使用机头灯开关板。

电气灭弧限流式保护器使用说明书

电气灭弧限流式保护器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广东鑫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电气灭弧限流式保护器及消防监控设备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一支科技创新型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队伍,掌握有多项专利技术。

公司研发成功的“电气灭弧限流式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可有效克服传统断路器、空气开关及传统监控设备的缺陷,其分断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

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能以微秒级速度快速实行限流保护;当发生过载电流故障时,能够实行延时限流保护;当环境温度或机内工作温度超限时,能执行超温限流保护。

该保护器能有效抑制短路电流的剧增,显著减少电气火灾危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二、【产品性能】1.微秒级短路限流保护功能产品能实时检测用电线路电流,一旦发生短路故障,能在150微秒内实现快速限流保护,有效抑制了因短路电流过大所引起的电气火灾危害。

2.当被保护线路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处于过载状态、且过载持续时间超过设定时间(3-60秒)时,保护器即可执行过载报警与限流保护。

3.当保护器工作环境温度或机内元件温度超过所设定温度值时,保护器即可执行超温保护功能。

4.保护器执行限流保护时,能发出声光报警指示。

5.保护器内置远程计算机数据接口,符合RS -485接口协议,可以将多台保护器与计算机联网,能够实现计算机实时监控、统计查询与追溯功能。

三、【产品应用场合】电气灭弧限流式保护器使用时应串接在电力分路开关后的用电线路中,能实时监测用电线路中电流故障并执行限流保护,是电气防火的保护神。

电气灭弧限流式保护器本产品可适用于各种用电场所,如学校、医院、寺庙、会展、宾馆、娱乐场所、商场、住宅、仓库及工厂等。

此产品亦可向石油、化工、汽车、轮船、航空等领域作电气防火的延伸开发。

四、【产品工作原理】图1所示的电气灭弧限流式保护器系统框图,表明了整个系统由以下几个单元构成:电流互感器1、检测单元2、温度传感器3、主控开关4、微处理器单元5、通信单元6、报警单元7以及辅助电源单元8。

Sin-PXIe-5108 8 槽机箱 产品用户手册说明书

Sin-PXIe-5108 8 槽机箱 产品用户手册说明书

Sin-PXIe-51088槽机箱产品用户手册1.声明本手册中介绍的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及手册)的版权归西安正弦波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西安正弦波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本手册的任何内容。

对于本手册所有明示或暗示的条款、陈述和保证,包括任何针对特定用途的适用性或无侵害知识产权的暗示保证,均不提供任何担保,除非此类免责声明的范围在法律上视为无效。

西安正弦波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与性能或使用本手册相关的伴随或后果性损害负责。

本手册所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Sin-PXIe-5108机箱用户手册文档版本:V2.0.0发布日期:2019-2-19西安正弦波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63号新一代国际公寓B座1004室邮编:710065网站:2.关于本手册本手册为正弦波测控推出的Sin-PXIe-51088槽Sin-PXIe机箱的用户手册,其中包括产品概述、机械特性、相关接口定义、电气特性及相关附录。

3.手册行为规范该提示符号提醒您注意参考信息。

该提示符号提醒您注意重要信息。

该提示符号提醒您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损坏,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粗体粗体文本表示软件中的必选项,如菜单和对话框选项。

粗体文本也可以表示参数名称、前面板上的控件、对话框、对话框的一部分、菜单名称和选板名称。

目录1.声明 (2)2.关于本手册 (3)3.手册行为规范 (3)4.产品概述 (5)4.1.产品简介 (5)4.2.产品特性【参数指标】 (6)4.3.系统框图 (7)5.接口定义 (7)5.1.前面板 (7)5.2.后面板 (8)5.2.1.供电 (8)5.2.2.保险丝 (8)5.2.3.风扇控制 (8)5.2.4.远程控制 (8)6.电气特性 (9)7.环境特性 (9)8.结构尺寸 (9)8.1.1.机箱组成 (9)8.1.2.机箱尺寸 (9)8.1.3.上架套件 (10)9.新手入门指南 (10)9.1.硬件安装 (10)9.1.1.控制器安装 (10)9.1.2.板卡安装 (11)9.2.驱动安装 (11)10.售后服务 (11)10.1.售后说明 (11)10.2.保修和维修服务 (11)10.3.培训与技术支持 (11)11.关于正弦波测控 (12)4.产品概述4.1.产品简介本章介绍Sin-PXIe-51088槽Sin-PXIe机箱的系统组成及基本特性,为用户整体了解Sin-PXIe-5108的相关特性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系统框图和用户使用手册1.1 结构框架图下图是系统结构框架图,表明了这个系统的主要用途。

图 1.1 系统结构框架图1.2 用户使用手册1.2.1 用户须知该系统是职工工资管理系统,它是用来对职工的个人资料的存储以及工资的管理。

该系统包含了职工的姓名、性别、职工号、基本工资、职务工资、补助、总工资。

其中的操作有职工信息的录入、添加、显示、删除、修改、总工资排序等。

(注意:输入的字母不分大小写)1.2.2 使用说明1)在程序启动之后,首先显示出的是管理员的个人资料,然后按任意键继续,您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对职工工资的管理。

2)键入1:创建职工信息,您根据提示来创建职工信息。

输完后,键入1则保存当前输入的信息;输入0则返回主菜单。

在输入1的情况下,如果说您需要继续输入,请按y;否则输入0返回主菜单。

3)键入2:添加职工信息。

如果文件里没数据或者不存在文件,键入1:创建;键入0:返回。

如果已经创建了信息,则系统会输出原来的信息,并提示您输入想插入职工信息的编号,大小为1-职工的总人数。

继续输入,键入1:保存;键入0:返回继续添加按y,返回按n。

4)键入3:显示当前文件中的信息。

按任意键返回,按0退出系统。

5)键入4:显示出职工总工资排序表。

按任意键返回,按0退出系统。

6)键入5:进入职工信息查询界面, 按1:输入职工号;按2:输入姓名。

然后系统会输出相对应的信息或提示。

最后按任意键返回,按0退出系统。

7)键入 6:删除信息。

输入职工号,屏幕会显示出他的基本信息。

按1:删除,按0:退出系统。

然后按任意键返回。

8)键入7:修改信息。

输入要修改的职工号,再输入相关信息。

最后按任意键返回,按0退出系统2.要求与系统设计2.1 要求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C++语言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实际课程设计,初步掌握简单软件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正确解释和分析实验结果。

5)分清各个函数的功能,总体设计应该画流程图,学会创建链表和类。

2.2 系统设计2.2.1 职工信息的设计职工的信息包括:姓名、职工号、性别、基本工资、职务工资、补助、总工资。

其中姓名和性别需要定义成char类型,职工号定义成整型(int),其余的定义为整型(double)。

定义一个结构体worker用来存储职工信息。

其代码如下:typedef struct Worker //定义一个职工信息的结构体{int LenName; //标识表示姓名的字符串的长度char *Name; //职工姓名long Number; //职工号int Age; //职工年龄char Sex; //职工性别double Basepay; //职工的基本工资double Bonus; //职工奖金double total; //总工资}worker;第一行中定义了结构体,其内包括职工姓名、职工号、职工年龄、职工性别、职工的基本工资、奖金、总工资等信息。

2.1.2 系统功能的设计定义结构体来实现信息的各个操作, 它的数据成员为结构体worker类型的指针和变量,其代码如下:void Input(worker* p);//录入职工工资信息void EnterFile(worker* p,ifstream* in);//以二进制方式录入文件void OutFile(worker* p);//以二进制方式输出文件void Output(worker* p); //输出所有职工工资记录void Shuru(); //输入职工信息void Add(); //添加职工信息void Show(); //显示职工信息void Sort(); //按职工工资进行降序排序void Search(); //职工信息查询void SearchNumber(); //以职工号查询职工工资记录void SearchName(); //以职工姓名查询职工工资记录void Delete(); //删除指定职工工资记录void Modify(); //修改指定工号职工工资记录void Menu(); //主菜单显示void menu1(); //子菜单void print(); //界面输入Input(worker* p)表示从键盘到内存, EnterFile(worker* p,ifstream* in)表示从内存到硬盘, Output(worker* p)表示从硬盘到内存,OutFile(worker* p)表示从内存到屏幕。

其它成员函数分别是输入Shuru(),添加Add(),显示Show(),按职工工资进行降序排序Sort(),查询函数SearchNumber()职工号查找、SearchName()姓名查找,删除Delete(),修改Modify()。

3. 各个模块的程序流程图3.1 信息录入设计图 3.1 信息录入流程图3.2 信息添加设计图中输出记录是输出文件中已有的信息。

读取文件时,调用了函数Add()。

图 3.2 信息添加流程图3.3 总工资排序设计这个函数也需要从问件中读取信息,然后将所有数据存储在数组中,此时用到了排序的成员函数Sort(),排序时采用了冒泡排序法,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排序方法,总工资排序(按从高到低),冒泡排序法简单点讲: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相比较,如果第一个小于第二个,则用一个临时变量来交换它们的位置(temp),然后依次比较,在第一次比较完后,就会筛选出最大的数,之后进行第二次比较,直至循环结束。

循环结束后,排序完成,最后用一个for循环语句输出排序后信息。

3.4 信息查询设计3.4.1按职工号查询图 3.4.1 职工号查询流程图3.4.2按职工姓名查询图 3.4.2 职工姓名查询流程图3.5 信息删除设计通过if语句来查询,则把flog=1并跳出循环通过flog来判断查询的结果,如果找到,就输出则删除此职工并保存当前文件中的所有信息。

再用了do/while 循环来继续输入。

图 3.5 信息删除流程图4、试验结果4.1 菜单和信息录入界面当用户输入管理员的信息后,屏幕就会显示出如下界面。

图 4.1 菜单界面用户可根据菜单界面来选择所需要的操作,如果用户按下1,则输入职工相关信息, 显示:图 4.2 信息录入用户可根据屏幕的提示来继续输入职工的相关信息。

4.2 显示和添加信息界面此界面显示出了该工资管理系统中职工的总人数和职工的基本信息以及工资。

按任意键返回主菜单,按8则推出系统。

图 4.3 职工信息表显示当用户进入职工工资信息的添加功能时,如果其文件为空,则输出提示;如果不为空,则读取文件中的信息并显示在屏幕上;用户再根据提示来输入添加的编号来任意添加职工工资信息。

(如图 4.4)图 4.4 添加职工信息4.3 排序和查询界面这个系统是按照职工总工资从多到少来排序的,总工资是各种工资以及其它的奖金、补贴之和。

(如图4.5)图 4.5 职工总工资排序查询职工的信息有两种:职工号和姓名。

下面显示的是按照职工号来查询的,当用户输入职工号时,如果系统中存在此人时,则输出该职工的相关信息;如果不存在时,就会提示用户。

A. 职工号查询B.职工姓名查询图 4.6 职工信息的查询4.4删除职工的信息图4.7删除职工信息图4.8删除后显示职工信息5、设计体会与建议5.1设计体会C++学习本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之所以老师这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就是加强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使我们能够在更多的实践中提升自我。

通过实践的学习,我认到学好计算机要重视实践操作,不仅仅是学习C语言,还是其它的语言,以及其它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都要重在实践,所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注视实践操作,使自己更好地学好计算机这门课程。

通过这次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习,我对C++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会了用结构体定义职工的个人信息,能够以文件的形式写入信息,同时也能从文件中读取信息,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类的封装性,定义类和对链表的使用方法,也提高了我用C++语言编程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初步掌握简单软件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这个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各个函数之间也能够相互独立,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流程图来分析函数,用它清晰地表示出了源代码。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虽然了解到使用链表的优点,学会了分析问题,但是对有些知识的理解还不很深刻,编写出来的代码还不够精炼,更是深刻地感受到编写程序的困难。

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更多这样的实践操作,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

现在回顾起来,也体会到了C++的魅力和智慧。

这次C++课程设计通过两周的学习,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自己知识的很多漏洞,看到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急需提高。

计算机有比人运算的快N倍,但也有出笨的地方。

它是变幻莫测的,经过你的努力思考它一定会被控制的服服帖帖的就看你怎样来运用它。

一定要记住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要书上的知识都知道然而叫你编一个程序实现怎样的效果,你却无法动手,那就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

实践后,要考虑这样编写是不是最好的,还能不能做其它方法来做,在编写这个程序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错误,为什么会遇到,以后应该怎样避免。

同时你也应该对现成的程序稍做修改然后在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5.2建议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实践。

没有实践,就谈不上学会C++。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尽量多讲一些例子,让我们从中学习。

这样,我们应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对今后的学习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6、答辩内容及分析1.系统的时间是怎样调用的?分析:首先用头文件#include <ctime>,然后定义:time_t t;time(&t);实现如下:cout<< "当前系统时间是:" << ctime(&t)。

2.//==========================================以二进制方式输出文件void OutFile(worker* p,ifstream* in)中的:p->Name=(char*)malloc(100);in->read((char*)&p->LenName,4);in->read(p->Name,p->LenName);p->Name[p->LenName]='\0';为什么要这样写?分析:首先为P指针申请一个内存空间,然后,测试Name的长度,按测试出来的Name的长度写进去,最后一句解释是:把多余的内存空间释放达到充分利用内存空间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