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点复习汇总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c0b7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b.png)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乡村和农村进行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以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城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创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城乡规划知识点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和农村规划等内容,涉及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城乡规划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一、空间规划1. 空间结构城乡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次中心区、城市一般居住区、城市特殊用地区、城市绿地和水域等组成部分。
乡村空间结构主要包括村庄、农田、林地、水域等组成部分。
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空间效率。
2.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产业区、教育文化区、生态区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规划中,要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农田布局、林地布局、水域布局等,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乡村振兴。
3. 空间利用合理利用城乡空间资源是城乡规划的核心任务。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在乡村规划中,要科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土地规划1. 土地资源土地是城乡规划的基本要素,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城乡规划的前提。
要对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进行合理规划,保障耕地、林地、草地等基本农田资源的稳定和永续利用。
2.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城市规划中,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生态绿地、农田保护和土地整治项目,落实城市用地总量和建设用地指标,降低建设用地的总量和强度。
《城乡规划概述》 知识清单
![《城乡规划概述》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cb8559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3.png)
《城乡规划概述》知识清单一、城乡规划的定义与重要性城乡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安排。
它可不是随便画画图、想想点子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乡规划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首先,它能引导城乡的合理发展,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确定哪些地方适合建设住宅、哪些地方适合发展工业、哪些地方要保留为绿地和公共空间。
这样,就能让城乡的发展更加有序,土地利用更加高效。
其次,城乡规划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规划中会考虑到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让居民在生活中更加便捷、舒适。
比如,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站点,能让大家出行更方便;规划学校和医院的位置,能让居民更容易获得教育和医疗资源。
再者,城乡规划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规划中,会划定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建设活动,保护山水、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1、土地利用规划这是城乡规划的基础。
要确定不同用途的土地在城乡中的分布,比如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等。
还要考虑土地的开发强度,比如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以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道路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的动脉。
要规划道路的网络布局,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以及各种交通设施,如停车场、公交站点、地铁站等。
同时,还要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比如在商业区和住宅区附近设置足够的停车位。
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馆等。
要根据居民的需求和人口分布,合理确定这些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公共服务。
4、绿地与景观规划城市中的绿地和景观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生态。
规划要确定公园、广场、绿化带等的位置和面积,打造宜人的城市景观。
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比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施的规划。
城乡规划法规相关复习知识.doc
![城乡规划法规相关复习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cafe930c22590103029d1f.png)
城市社会的管理:城市的社会管理(人口管理、社会法治管理、社区生活服务管理、文化建设管理)、~经济管理(城市区域产业的宏观规划与管理、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对人类牛产、牛活及社会活动的环境的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综合交通系统、供应系统、通讯系统、环境卫生系统、防灾系统)。
主要学派:管理方法学派、~经验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决策学派、数量学派。
现代城市管理的方法:行政管理方法、经济S方法、法律S法、咨询S方法、数学S法、城市规划S方法(原则:超前性、综合效益、系统性)、现代城市的目标“法(步骤:制定切实可行的总目标、权利相结合组织实施、定期检查、考核评审工作)。
决策要素:决策者、目标、环境因素、多选方案、多选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环境因素、备选方案•可能结果三者的对应关系、备选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初始决策「是指组织对从事某种活动或从事该种活动的方案所进行的初次选择。
追踪决策:指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或方式的重新调整。
追踪决策的特征:①回溯分析:追踪决策须从回溯分析开始,对初始决策的形成机制与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列出失误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措施。
②非零起点:追踪决策所面临的条件与对象不是处于原始状态,己经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改造、干扰与影响。
③双重优化:追踪决策所选的方案不仅要优于初始决策方案,而且要在能够改善初始决策实施效果中的各种可行方案中择优。
决策的特点: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决策的程序:界定问题、目标的确定、拟定备选方案、确立标准、方案评估及标准、实施决策方案、追踪调查方案实施对目标的保证程度。
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市规划冃标而对未來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行政机关的概念:行政机关乂称政府,是国家依法设立并代表国家行使政权,掌握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天津市考研城乡规划学复习资料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重点知识点
![天津市考研城乡规划学复习资料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556fd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4.png)
天津市考研城乡规划学复习资料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重点知识点天津市考研城乡规划学复习资料: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重点知识点一、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规划,对城市进行有效组织和合理布局的一种手段。
它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经济竞争力。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人本原则: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规模原则:城市规模应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4.优化布局原则:合理配置城市各项资源,实现城市的功能优化。
5.整体规划原则: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形成整体化的规划方案。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1.总体规划: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区划和发展目标等。
2.详细规划:对城市的细节进行规划,包括道路、交通、绿地、建筑物的布局等。
3.控制性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控制,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控制规划等。
四、乡村规划概述乡村规划是指针对农村地区,通过对土地资源、农业发展、乡村产业等方面的规划,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五、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1.农业优先原则:发挥农村地区的农业优势,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生态保护原则:注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3.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产业发展多元化原则:发展农村多种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六、乡村规划的主要内容1.乡村总体规划:制定乡村的发展战略,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农田保护规划等。
2.产业布局规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适应当地特色的农村产业。
3.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农村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总结: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作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对于城乡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规划知识总结(二)
![城乡规划知识总结(二)](https://img.taocdn.com/s3/m/05191823453610661ed9f44d.png)
城乡规划知识总结(二)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指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向单位或个人核发的
建设工程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主要包括的内容:建设工程审批,建设
工程审批后的管理,临时建设的管理。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申请开工的前提。
4.城市: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城市规划是指授权的国家机关为了满足城乡建设的现实需要与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土地、人口等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城乡未来建设活动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预先安排与要求。
6.城乡规划的种类: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
村庄规划。
7.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线。
8.橙线:重大危险设施范围控制线。
9.城乡规划法的基本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
集约发展原则;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坚持环保节能原则;关注民生原则;依法行政、依法公开原则;体现地方特设原则;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原则;确保安全原则。
10.违法建设是指建设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行为。
11.法律的适用范围是指该法律规定的效力范围。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1121412f60ddccda38a0a7.png)
第一篇建筑学考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构架体系(承重、非承重;大木作、小木作)木构架体系包括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梁、檩、枋、椽、柱等大木作,以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非承重部分,即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等小木作。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例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建筑专有名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0年-木构架体系】a.“小木作”是指门、窗、隔扇等非结构部b.“通进深”是指侧面建筑各开间宽度的总和c.“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d.“步”是指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答案:d考点2:几类典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以下六大类型:?宫殿建筑?坛庙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传统住宅?传统园林(1)宫殿建筑: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了解周、汉、隋唐、宋元各时期宫殿(2)坛庙建筑坛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第二类是祭祀祖先;第三类是祭祀先贤的柌庙。
(3)陵墓建筑: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了解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等建筑。
(4)宗教建筑: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
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放行广廷和回廊门殿。
(5)传统住宅建筑:主要类型有:庭院式、窑洞式、毡包、碉房、干阑等。
(6)传统园林: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例题】关于我国坛庙建筑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建筑称为“坛”b.祭祀帝王等祖先的建筑称为庙c.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形制相同d.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保和殿形制相同答案:c 。
形制、规模级别、功能特点均不同考点3: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1)奴隶制社会建筑1)古埃及建筑:石头是埃及主要建筑材料,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最新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汇总
![最新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fe758c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2.png)
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汇总1.2023年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汇总篇一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国安排。
城市规划要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2.2023年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汇总篇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国家总是以一系列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种行为加以规范,并且因这些法律、规范文件规范的不同内容和效力形成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
一般分为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
城市规划横向法律体系包括城市规划主干法、从属法、专项法、相关法及技术条例。
主干法、从属法及专项法构成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体系。
城市规划纵向法律体系包括由国家级与地方级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
其构成与国家的政府行政级别构成相吻合。
3.2023年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汇总篇三区域规划的任务:简言之,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区域生产和生活体系。
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3.拟订地区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低的社会经济效果。
4.2023年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复习要点汇总篇四区域规划的作用:1.合理配置生产力,提高布局的经济效益;2.合理配置城镇居民点体系,提高布局的社会效益;3.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态效益。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b3ae9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d.png)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城市的产生1.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剩余、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商品交换的需要而逐渐产生。
- 早期的城市通常围绕宗教中心、政治中心或商贸中心发展起来。
2. 城市产生的条件- 地理环境:水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兴起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 政治因素:国家的形成和政治权力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的产生。
- 社会需求:人口增长、社会分工和文化交流的需求推动了城市的形成。
二、城市的定义1. 城市的定义概述-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密集的、包含多种功能的聚落,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 城市具有明确的行政边界,通常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2. 城市的特征- 人口规模:城市通常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较高。
- 经济活动:城市是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集中地。
- 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分工和职业多样化。
- 基础设施: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排水、电力等。
- 文化特色:城市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1. 古代城市- 特点:规模较小,以城堡或城墙为界限,政治和宗教功能突出。
- 代表:古埃及的底比斯、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城等。
2. 中世纪城市- 特点: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出现行会组织和城市自治。
- 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科隆、法国的巴黎等。
3. 近现代城市- 特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城市病问题。
- 代表: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纽约、德国的柏林等。
4. 当代城市- 特点: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趋势,城市发展呈现多样性。
- 代表: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上海等。
二、城市发展的动力1.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变。
城乡规划 专业基础知识
![城乡规划 专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9c717bbce2f0066f433222d.png)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建筑设计1.掌握建筑设计的主要基础理论2.掌握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3.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l 耐久年限:使用年限。
依据建筑物性质来决定。
影响建筑寿命的因素:结构构件的选材与结构体系。
l 一级:耐久年限为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如住宅)。
三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以下,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4.了解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技术、建筑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二、建筑历史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征和技术成就2.了解外国古代主要历史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3.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和北京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4.了解近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三、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1.了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2.了解环境景观及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四、标准与法规1.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l 方案设计: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3. 设计文件目录;4. 设计说明书;5. 设计图纸。
注:投标方案按标书要求密封或隐盖编制单位和扉页。
l 初步设计:1.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 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 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5d4bb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8.png)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1.现代城镇定义包含的三个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2.按行政区划标准:我国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
3.城镇化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4.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6.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7.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规章(7)技术标准规范8.城乡规划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
9.我国法定城乡规划类型10.规划依据:上位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国家政规、城市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11.我国城乡规划运作体制的核心:程序合法、依据合法12.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3.“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14.城乡规划中的七条控制线:(1)红线(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2)绿线(城市绿线):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蓝线(城市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4)黄线(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乡规划考试基础必学知识点
![城乡规划考试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19f2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2.png)
城乡规划考试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城乡规划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分类等。
2. 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熟悉《城市规划法》、《乡村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的法律依据和管理体制。
3. 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掌握城乡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要求和审核程序等,了解规划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4. 城乡规划的专业知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交通规划、环境规划、住房规划等相关内容。
5. 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
6. 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了解生态城市规划、低碳城市规划等相关概念和要点。
7. 城乡规划的技术工具:熟悉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数字化城市建模等相关工具和软件的应用。
8. 国内外城乡规划典型案例:掌握一些典型的城乡规划案例,了解国内外城乡规划的发展成果和经验。
要在城乡规划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掌握上述知识点外,还应注重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水平。
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777b90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4b.png)
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知识点归纳考点一:聚落1、聚落概念: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一般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乡村形成条件: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人类互助合作和共同生活。
考点二:城市的区位和城市空间形态一、城市的分布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古代城市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一黄河中下游平原、印度河谷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
2、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3、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特点(1)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类型主要为平原)。
(3)从气候上看,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4)从水源条件看,很多特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5)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二、城市空间形态1、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类型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地域形态多分布于平原,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原因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地形限制、河流阻隔、资源分布交通线分布、地形限制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城市各部分接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境保护近郊区,亲近自然缺点设施集中,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例子成都、合肥、郑州重庆市、浦东新区、大庆西宁、兰州、延安三、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平原(大部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业耕作,能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人口分布集中世界上和我国的多数城市热带地区高原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利于居住;高原凉爽,利于居住巴西高原山区谷地或低地地形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宝鸡、咸阳、西安、太原等2、气候:(气温、降水适中)①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1432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8.png)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城乡规划是一门设计和规划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学科,它涵盖了诸多领域,例如建筑设计、土地利用、交通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
城乡规划是解决城乡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乡规划专业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城市与乡村规划城市与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
它们旨在确定城市和乡村区域中需要开发和保护的地区,以及它们应该如何发展。
为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设计、道路交通规划、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环保规划等,乡村规划则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在规划过程中,城乡规划师需了解区域的历史背景、人口分布、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考虑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方向,以此为基础策划方案,明确土地利用、交通、水电、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在制定具体方案时,城乡规划师需要与政府、业主、民众等各方沟通和协商,使规划方案更符合实际需要。
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乡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关注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为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交通规划包括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降低交通堵塞、事故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在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考虑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人口分布、直线距离和道路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城乡规划师可以预测未来的需求和交通状况,并制定最优的交通规划方案。
三、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是城乡规划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包括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和景观营造等。
景观规划则关注景观的设计和管理,它旨在使城市和乡村环境更美丽,更宜居。
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需要考虑建筑的风格、规模、高度、材料、色彩等各种要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所选用的风格和地区性文化特点来进行优化设计。
同时,应根据不同景观要求,合理安排绿地、水景、广场、照明等设施,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城乡规划师所需知识点总结
![城乡规划师所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ffa7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7.png)
城乡规划师所需知识点总结一、城市规划基础知识1.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4.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5. 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6.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分析和评价二、城市设计理论1. 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历史2. 城市设计原则和方法3. 城市设计中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4. 城市设计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营造三、城市发展与管理1.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模式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3.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和交通规划4. 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规划5. 城市更新与改造四、乡村规划和乡村振兴1. 乡村规划的概念和基本理论2. 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实践3.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4.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景观规划5.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五、地理信息系统应用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4. 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法规2.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3.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4. 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规划七、社会经济与城市规划1.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理论2. 城市社会经济分析和预测3. 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4. 城市社会学和城市文化规划八、工程技术与城市规划1.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2.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3.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技术应用4. 城市规划中的地质和地下管线总之,作为城乡规划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为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规划方案和实施保障。
希望城乡规划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实践,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基础知识点梳理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基础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8ef65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2.png)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基础知识点梳理1.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基础知识点梳理篇一垂直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是联系不同标高空间必不可少的部分,常用的有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形式。
①楼梯:按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
包括直跑、双跑、三跑、旋转、剪刀楼梯等形式;由梯段、平台、栏杆三部分组成。
②坡道:在有些建筑中为便于车辆上下(多层车库、医院),或作为人流疏散快速、安全(火车站),往往设坡道。
一般坡道的坡度为8%~15%,常用坡道坡度为10%~12%,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2%。
注意坡面应加防滑设施。
③电梯:用于高层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多层建筑中。
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等重要,二者要靠近布置;当住宅建筑8层以上、公共建筑24m 以上时,电梯就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的电梯不宜少于2台;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8台。
④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具有连续不断运送人流的特点。
坡度一般为30°,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通常宽810mm,每小时运送人数约5000~8600人。
有单向布置、交叉布置、转向布置等形式。
2.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基础知识点梳理篇二城市物质构成可以分为两种领域:公共领域:社会公众共享的物质环境,是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占用的物质环境,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范畴。
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主导作用,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
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的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开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该保持协调。
3.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基础知识点梳理篇三公共设施分布规划要考虑的因素: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配置。
2.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
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
全面提升山东省考研城乡规划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全面提升山东省考研城乡规划学重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ca307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2.png)
全面提升山东省考研城乡规划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城乡规划学是一个关于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旨在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对于山东省考研城乡规划学的学习者来说,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全面提升山东省考研城乡规划学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1. 城乡发展战略与规划1.1 城乡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基本原则1.2 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3 城乡规划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1.4 新时代下山东省城乡发展的特点和对策2.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2.1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城市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2.3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2.4 城市更新与再生3. 农村规划与乡村振兴3.1 农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2 农村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3.3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基本路径3.4 山东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经验4. 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4.1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 土地利用变更与调整的程序与政策4.3 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策略4.4 土地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改革5. 城乡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5.1 城乡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要求5.2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5.3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5.4 城乡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的协调与整合6. 城市设计与乡村建设6.1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2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6.3 农村建设与乡村环境整治6.4 城市设计与乡村建设的创新与实践7.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与政策7.1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7.2 城乡规划政策的制定与实施7.3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与政策的适用与操作7.4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改革与完善通过对上述重点知识点的整理和梳理,考生们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山东省考研城乡规划学的相关知识。
同时,考生还应加强对于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运用能力,灵活运用规划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尽量多做习题和模拟试卷进行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注重复习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5d94f54afe04a1b071de2e.png)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论1、城乡规划的定义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
是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各种建设项目等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实施。
2、城乡规划的类型按照规划编制过程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又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按照规划的尺度和等级分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3、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目标确定资源开发的合理规模,遏制空间无序开发;科学配置人口和经济活动布局,培育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确定重要国土功能的空间布局,形成协调的国土空间结构4、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该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作为实施各项规划政策的载体和依据,以实现对国土空间的调控,再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开发理念,划清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生态地区之间的界限,优化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空间结构。
5、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两横”指沿江轴线和陇海-欧亚大陆桥轴线、“三纵”指沿海轴线、京哈-京广轴线、包头-西安-重庆-昆明通道;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两屏”指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三带”指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6、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7、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建筑学本篇特点:建筑学内容是《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中传统的重要章节,含有众多必考点和常考点。
本篇的一个显著特点:历年分值: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值191817【注】近3年考试真题中,本篇内容所占分值都在17~19分,预计2014年考试分值仍稳定在这个范围。
第一章建筑史基本知识本章要点:1、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主要分类与特征2、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必考点)1、木构架体系(承重、非承重;大木作、小木作)2、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3、建筑物等级(根据屋顶、开间、色彩)4、院落式布局5、山水式园林木构架体系(承重、非承重;大木作、小木作)木构架体系包括:1、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梁、檩、枋、椽、柱等大木作2、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非承重部分,即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等小木作。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重要概念小结:ø 大木作、小木作ø 步、进深ø 间、面阔、通面阔木构架体系包括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形式木构架体系中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称为大木作,非承重部分称为小木作清代用“斗口”作为建筑的模数,而宋代用“材”表示关于错误项:斗拱由方形的斗和升,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建筑常识(常考点)(1)宫殿建筑:熟悉周、汉、隋唐、宋元各时期宫殿特点。
如唐代宫殿雄伟,尺度大;宋代宫殿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
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北京故宫: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宫殿建筑,建于明永乐年间,其平面为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
(2)坛庙建筑坛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等;第二类是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第三类是祭祀先贤的柌庙,如孔子庙、诸葛武侯伺、关帝庙等。
了解曲阜孔庙等建筑。
(3)陵墓建筑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了解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等建筑的特点。
(4)宗教建筑: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
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放行广廷和回廊门殿。
例如建于东汉洛阳的白马寺等;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基本采用我国传统的多进庭院式布局。
了解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太原晋柌圣母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等建筑。
(5)传统住宅建筑:主要类型有:庭院式、窑洞式、毡包、碉房、干阑等。
(6)传统园林: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1)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分期:生成期:汉以前为帝王皇族苑囿为主体的思想。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奠定了山水园的基础。
全盛期:隋唐风景园林全面发展。
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
两宋时造园风气遍及地方城市,影响广泛;明清时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均达盛期。
3)代表性园林:皇家园林有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北海静心斋;私家园林有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的留园、拙政园等寺观园林有苏州的寒山寺、西园等4)特征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水面处理:空虚、实景结合,聚分有别;叠山置石:可看、可游,注重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用石得当。
建筑营构:活泼、玲拢、空透、典雅。
例题下列关于我国坛庙建筑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建筑称为“坛”b.祭祀帝王等祖先的建筑称为庙c.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形制相同d.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保和殿形制相同【解析】形制、规模级别、功能特点均不同第二节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知识点一: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常考点)熟悉以下外国建筑的风格特征、了解其代表建筑: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和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和洛可可风格、19世纪末复古思潮、新建筑运动初期、一战后新建筑、现代主义主要流派、二战后建筑1、古埃及建筑石头是埃及主要建筑材料,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结构技术进步到用梁柱结构建造了比较宽敞的内部空间。
特点:体量巨大,体形简洁,雄伟、庄严、震撼人心2、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庄重、典雅、精致、有性格、有活力古希腊建筑的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3、古罗马建筑古罗马五柱式: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组合柱式。
建筑特征: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和最大的成就。
使用天然混凝土及大理石饰面技术。
4、拜占廷建筑特征:格局采用穹顶、鼓座、帆拱形式,采用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
代表建筑: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5、罗马风、哥特建筑罗马风特征: 承袭早期基督教建筑,平面多为拉丁十字、西面有一二座钟楼;创造了扶壁、肋骨拱、束柱。
代表:意大利比萨教堂。
哥特建筑特征: 框架式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采用尖拱、尖券;大窗采用彩色玻璃,极富装饰效果。
代表: 巴黎圣母院。
6、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建筑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特征:抛弃中世纪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古希腊、罗马柱式要素。
代表建筑:佛罗伦萨主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巴洛克建筑特征:追求新奇、自由,追求建筑形体和空间动态,喜好富力装饰和强烈色彩,趋于自然,具有欢乐气氛。
7、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风格广义的古典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等采用古典柱式的建筑风格;狭义的古典主义:运用纯正的古典柱式的建筑风格特征:推崇古典柱式,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强调轴对称,注意比例,突出规则几何体。
洛可可风格特征:采用明快鲜艳的色彩,纤巧的装饰,精致而偏于繁琐,具有妖媚柔靡的贵族气息和浓厚的粉脂气。
8、19世纪末复古思潮及工业革命影响主要熟悉复古思潮代表建筑:法国巴黎万神庙是罗马复兴代表建筑。
德国柏林宫廷剧院是希腊复兴代表建筑。
美国国会大厦是罗马复兴的建筑实例。
英国国会大厦是哥特复兴的建筑实例。
巴黎歌剧院是折中主义代表建筑。
9、新建筑运动初期(特征与代表建筑)1)工艺美术运动: 热衷于手工艺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2)新艺术运动:模仿自然界生长茂盛的草木形状3)维也纳分离派:要和过去的传统决裂4)美国芝加哥学派: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5)德意志制造联盟:认为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10、一战后新建筑流派1)风格派与构成派特征: 主张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
代表建筑:第三国际纪念碑2)表现派特征: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达思想情绪,象征时代精神。
代表建筑:爱因斯坦天文台。
11、现代主义主要流派经典现代主义意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在欧洲的,以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几位大师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建筑新主张的共同特点:(1)设计以功能为出发点;(2)发挥新型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3)注重建筑的经济性;(4)强调建筑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灵活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5)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6)反对表面的外加装饰。
了解几位代表大师的主张与代表作:1)格罗皮乌斯:1965年完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
2)勒·柯布西耶:著作《走向新建筑》3)密斯·凡·德·罗:代表建筑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4)赖特:主要作品有: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斯大厦。
12、二战后建筑的主要思潮(重点是各自代表建筑)1)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2)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3)"粗野主义"倾向4)“典雅主义”倾向5)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6)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7)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8)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肯定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主要特征: 文脉主义、引喻主义、装饰主义。
代表人物:文丘里、詹克斯代表建筑:老年人公寓、意大利广场。
2013年真题:下列关于西方古代建筑风格特点的表述,哪项是错的?()a.古埃及建筑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b.古希腊建筑风格特征为庄严、典雅、精致、有性格、有活力c.巴洛克建筑应用纤巧的装饰,具有娇媚柔糜的贵族气息d.古典主义建筑立面造型强调轴线对称和比例关系【解析】c项错:应用纤巧的装饰、具有娇媚柔糜的贵族气息,属于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特点是追求新奇、强调空间动态和色彩、自由奔放。
还应掌握以下方面,作为应对考试的储备知识:古埃及建筑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此外还有体量巨大外形简洁的特点古希腊建筑风格特征为庄严、典雅、精致、有性格、有活力,此外还表现欢快的情绪2012年真题:关于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古希腊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b.古罗马建筑材料中出现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c.古希腊创造了券柱式结构d.古罗马发展了叠柱式结构【解析】罗马券柱式例题:下列关于十九至二十世纪西方新建筑运动初期代表人物建筑主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拉斯金:热衷于手工艺效果b.贝伦斯:提倡运用多种材料c.路斯: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d.沙利文:强调艺术形式在设计中占主要地位【解析】沙利文“形式追从功能”第二章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本章要点: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2、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套型空间设计要点3、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第一节公共建筑知识点一: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必考点)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公共建筑的空间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而成。
其中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2)水平交通空间:通道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等来确定。
3)垂直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常用的有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形式。
楼梯: 按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
了解楼梯设置的宽度、高度、级数等重要参数。
了解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设置要求。
4)交通枢纽空间在公共建筑中,考虑到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水平和垂直交通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渡作用。
2012年真题建筑按照其使用性质分哪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