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
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d89d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a.png)
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高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运行也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因素。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篇1略论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的资本过度深化一、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相关原因探究目前,国内外通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分配差距。
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
我国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限度。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行业间收入差距大,垄断性、资本密集型等行业收入偏高;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虽然近些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但二者差距仍较大;第三,区域间收入差距大,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第四,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高、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政府因素、市场因素、人力资本和灰色收入等多方面角度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探究,政府也从税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角度的政策措施努力改观现状。
然而,这些都未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在生产方式之中引起的。
二、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的资本深化与政府投资偏好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即资本深化),会造成收入差别的扩大。
而反观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条资本不断深化的发展之路。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化进程和对外开放。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长期以重工业为主导,并高度依赖大规模的资源投资。
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得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政府连年扩大财政支出,兴建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且,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资本劳动比都在不断提高。
国民经济学论文精选
![国民经济学论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4b63a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8.png)
国民经济学论文精选国民经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维度的整体,涉及到一个国家所有的经济利益群体,意义重大,因此需要通过国民经济统计来反映其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国民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第1章前言长期而言,我国的产业结构域经济正常之间具有共同的随机变动趋势。
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控制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在中国是有效的。
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及需要重组是一个老话题。
应该肯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业已有所调整。
例如,农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外贸结构中初级产品比例有所调整;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分复杂的话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及基础工作。
第2章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现状2.1产业结构的现状产业结构,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它是通过产业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而所谓产业优化升级,其含义一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或在相关政府政策引导下,一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优化完善的过程,即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
二是指产业个体向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发展的过程,即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发展的大局和趋势,我国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着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2010年国内生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10.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范文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c4d31b81c758f5f71f6706.png)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范文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论文篇一:《浅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摘要]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起关键作用是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然伴随着20__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关于对体育产业的政策判断,市场开始习惯的加入奥运因素,甚至视作为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轨迹,显然,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看皆存在片面性,本文认为,最终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决定因素不是奥运盛会,而是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经过审时度势细研当前国内宏观经济特征,笔者拟提出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路,目的是保证体育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体育产业发展思路随着我国申办20__奥运会的成功,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运作,各行各业尤其是体育产业开始刻意地把奥运会与行业互动紧密关联,认为承办奥运必将是未来体育产业政策和经济的分水岭,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体育产业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诚如所言,政府和管理层也的确希望借助此次奥运会的举办,能够对我国的体育事业包括体育产业实现智能升级,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的结构,凭籍奥运催化剂的作用,催生一个带有奥运因素的相对发达的体育产业链。
但与此同时,应该清醒看到的是奥运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并不总是呈正面效应,亦有负面潜在制约因素的存在,例如奥运前的过度投资会引发奥运后投资和增长下滑,甚至衰退的问题,日本就是这方面问题的最好史鉴。
因此,总揽全局不应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过多地强化奥运预期的影响,不妨弱化奥运要素,理性看待目前体育产业之现状,回到我国宏观经济层面上来,因为最终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决定因素不是奥运盛会,而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基于这个理论视角,本文从以上题目切入,以期拓宽体育产业管理层视野并尝试提出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思路。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1.宏观经济形势的内涵。
20__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上呈良好态势发展。
经济论文:优秀经济统计毕业论文范文10篇
![经济论文:优秀经济统计毕业论文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ab1e029e314332386893cb.png)
经济论文:优秀经济统计毕业论文范文10篇本文是一篇经济统计论文,经济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国民经济数量资料的工作过程;经济统计资料是经过搜集、整理和计算分析以后所得的反映国民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各种统计数据。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统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经济统计毕业论文范文篇一1.前言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社会依赖人而存在,因此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就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
于是,消费结构问题应运而生,它也是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因素之一。
消费结构能反映消费的内容、质量和水平,其合理化程度反映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变化的好坏。
改革幵放以后,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购买自己中意的商品,粮票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当前的全球经济增长下滑、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受到国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以后也开始放慢速度,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国家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经济要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求投资、出口和消费有协调的比例关系。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净出口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最终消费率却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并逐年下降。
换句话说,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的消费贡献率平均为80%,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的表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关键是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健身、培训、旅游、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虽然我国居民己经在逐渐从生存型消费向享乐型、发展型消费过度,但是,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都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从而必然导致了消费需求的縮减,这也是消费贡献率一直难以提高的部分原因,阻碍了经济增长。
经济论文分析(5篇)
![经济论文分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2f4bb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5.png)
经济论文分析(5篇)经济论文分析(5篇)经济论文分析范文第1篇(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的过程,并从中发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力量,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讨论中,主要是分析、解决讨论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
在讨论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冲突,运用已把握的理论学问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详细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
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肯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学问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详细演化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一是依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二是以系统的观点,依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进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讨论的动身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讨论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
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讨论的动身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讨论农业经济问题。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肯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学论文三大产业
![国民经济学论文三大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6748f54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png)
国民经济学论文三大产业国民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的学科,主要包括三大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这三大产业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
第一产业是指以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包括农、牧、渔、林等农业活动。
在过去,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产业是指以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产业是指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也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之,三大产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综合发展三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第一产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需要适应农业生产的结构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的推动,增强农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在制造业、建筑业等方面起到支柱作用,引领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26d33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a.png)
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国民经济核算是指用经济学的方法,系统地总结、记录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量和价值关系,反映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了解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一般会采用国民总收入法、国民支出法和生产法三种核算方法,分别计算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内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主要采用产品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
产品法是根据生产活动的产品流通过程,计算生产者对产品的最终价值;收入法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分配关系,计算国民经济总产出所形成的各种收入。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还需要考虑到价格指数的影响。
价格指数是衡量物价变动的指标,它通常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进出口价格指数等来衡量。
价格指数一般用于计算实际增长率和实际价格变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经济发展状况。
除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中还有许多重要的指标,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劳动力人口、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资本存量、固定资本投资、财政收入和支出等。
这些指标都是反映国民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还要注意到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问题。
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核算的可信度和精度,也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
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采用科学、客观、真实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同时也要避免数据造假、数据重叠等问题的出现。
总之,国民经济核算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内经济运行情况,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数据质量的问题,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的可信度和精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18421258f5f61fb63666cd.png)
SNA关于水资源核算的修订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2005级研究生郭涛摘要:新的国民核算体系对于水资源的核算方法变得更科学,而且更加关注水资源这种稀缺性,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水资源这个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产,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同时,注重社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词:SNA 水资源环境核算会计核算方法生产性开发和非生产性开发一.水资源目前的现状世界自然基金近期发表的报告指出,世界有80个国家面临淡水资源匮乏。
虽然地球的70%面积覆盖着水,但只有%的水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目前11亿人未能用上安全引用水,2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
联合国警告说,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
现在缺水或水资源紧张的地区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北非和西亚尤为严重。
据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农业用水占用了全球淡水资源的约70%,联合国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世界需要增加17%的淡水灌溉农作物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费,加上工业用水、家庭用水和市政用水,到2025年,整个淡水供给需要增加40%。
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不合理利用也造成水资源的萎缩。
过度用水、水污染和引进外来侵略性物种造成湖泊、河流和地下含水层的淡水系统的破坏,已经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
在美国、印度和中国的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水床沉降而无法补充河流的水资源,常常造成河流断流而使下游干涸。
从水资源上看,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其他许多城市相当缺水,不仅水资源短缺,而且分布极不均匀,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长江以北,而90%的水资源却集中在长江以南。
水的利用率也较低,据统计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0%-40%,工业的单位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5-10倍。
二.水资源的核算方法水资源的核算属于环境核算范畴。
关于水资源的经济核算方法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分支,国民经济核算属于宏观核算体系,会计核算属于微观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报告讨论稿范文
![国民经济报告讨论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86d4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0.png)
国民经济报告讨论稿范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就斐然。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本文将对国民经济报告进行讨论。
二、经济增长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XX万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增速稳定且有所提升。
三、就业形势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X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
这表明,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
四、消费水平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报告指出,去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同比增长X%。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五、投资情况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X%,制造业投资增长X%。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投资环境良好,各类投资项目蓬勃发展。
六、外贸形势外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报告指出,去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
这表明,我国外贸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七、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报告显示,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XX亿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X万人。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农业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不断增长,农民收入持续提高。
八、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报告指出,去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空气、水质等指标明显好转。
这表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九、结语国民经济报告显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态势。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增长持续稳定,就业形势良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投资环境优越,外贸发展迅猛,农业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然而,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完整版)全国GDP的统计分析毕业设计
![(完整版)全国GDP的统计分析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a620eff61fb7360b4c657e.png)
编号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全国GDP的统计分析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关键词:GDP,回归模型,时间序列理论,统计检验,分析预测
ABSTRACT
The GDP and GNI (gross national Income, gross national Income)is commonly used to measure thecountry or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comprehensive index in economics. This isthe measure that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ten adopt.GDPreflectsthe total amount of the added value of national economic sectors, it is regarded as a measure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andthe most closelyfoucusedeconomic macroeconomic statistics. For over 30 years’ reform and opening uppolicy, China's GDP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reached9.8%.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Combined with GDP growth slowingdown,we begin to worry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gan tofade away, and willnever exist. China,enormousmarketwhich iscontinue to maintain such rapid growthin the future,there aredifferent pointsof viewin the society. This paper referedto the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obtained theGDP and the data of several factors affect the GDPfrom 1995 to 2012.We setthe GDP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population,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trade along the poor (inverse), national fiscal spending,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using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se variables on China's GDP. Using MATLAB statistic test, the optimum model. Second, because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can reveal the development of a phenomenon from the number change rule or describe a particular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and other phenomenon and its changing regularity,toachieve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objective ing time series model canalsoforecast and control the future behavior of phenomena, modification and redesign syste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utiliz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objective. So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ime series theory to our analysis, model identification, estimation, and forecasting.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o make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hort-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two results, to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trategy formulation, feasible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5e2636e87101f69e319548.png)
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改革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开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同时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该体制所服务的对象由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转变为以农户为基础的经济组织。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关键字:财务管理制度生产力双层经济体制资产流失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1、集体经济的含义。
集体经济, 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 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
人民公社化时期, 在自然乡村的范围内, 由农户自愿联合, 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 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等) 投入集体所有。
集体利用整合的资源优势统一组织农业生产, 农民进行集体劳动。
经营方式上, 实行政社合一。
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强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化管理, 但脱离了当时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和规律,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基础是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体制。
该体制下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农产品等经营收入由生产队统一支配, 农户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及农产品支配权。
与之相适应, 公社、大队、小队逐级设立了附属于行政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农村社会制度高度集体化、公有化的象征, 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农村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
1984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展开。
该经营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 把经营权交给农户。
与人民公社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由过去的集中经营转变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家庭经营在双层经营中属于分散经营层次, 但仍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免费范文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免费范文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0dd45e02d276a201292e18.png)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免费范文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论文谈绿色GDP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摘要】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用传统的GDP难以衡量出环境对当前经济与未来经济的影响,因此,进行绿色GDP核算是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分析了绿色GDP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中国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绿色GDP;绿色经济;经济发展;环境战略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进步。
在2021年,我国GDP排名还位于世界第六,占世界经济比重4.4%;到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一个经济大国。
经济在这些年内一直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GDP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以上。
现行GDP虽然在判断经济运行态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宏观管理部门了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但是,GDP总量第二并不能反映我国人均生活水平。
2021年中国人均GDP在94名左右,不足4500美元,不到世界人均GDP的一半。
即使到了2021年也只在排名第89位。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致病因子,中国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高投资水平、高资源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和低效率,使得经济成就的代价越来越高。
中国在2021年GDP占世界总量9.5%,然而却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煤炭、钢铁和棉花,以及一半的水泥。
从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21年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
中国万元GDP能源消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至11倍。
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榨取性的过度消耗的基础之上,并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48604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46.png)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国民经济开展水平对房地产业开展水平有着作用,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住房的商品化程度是影响房地产开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开展周期决定房地产业的开展。
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国民经济,。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Domestic 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澳门以及中国领土台湾省内的单位。
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开展的根底,因此它非常重要。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效劳的去向。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跟踪和吸收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
xx年世界各国GDP总量,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亿美元、49238亿美元。
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3篇
![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a446b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e.png)
2022年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3篇__处于世界经济大形势之下,所以为了更加完善的认识__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居民消费水平的国际比较、支出法核算的三大需求对GDP的影响等分为三个方面分析__居民消费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_统计年鉴》____―____年的数据后,分析__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差距(见下图)。
____―____年各国GDP比较从GDP数值方面分析,__GDP的总体走势是上升的,但是同经济大国美国同期比较,虽然在增长幅度上占优势,但是总数值仍有极大的差距需要跨越;不可否认的是__仍是全世界GDP强国,尤其在____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在世界平均GDP负值的情况下,我国仍然保持了92%的同期增长率。
由上图可以看出,__的GDP的发展情况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仍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我国____年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而且通过GDP增长率分析可以看出,__GDP在____年到____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我们不得不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自____年开始,__的GDP增长率开始下跌,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优势,但是我们应当正视问题,从中找出原因来。
我国想要继续扩大GDP,加速国内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就要从宏观的方面看待这件事情。
受金融危机冲击,美欧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__的出口增长,__经济增长转向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支撑,国际社会更对__消费需求寄予厚望。
与此同时,__人均GDP正式迈入3000_6000美元阶段,这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因素。
但是,如何转型为以内需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仍需借鉴有关国家扩大消费的政策经验与教训,厘清各种认识误区和政策取向。
所以,居民消费低已经成为__不容忽视的问题所在,以下,我们就从不同方面分析居民消费问题。
1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我国居民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24b5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f.png)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现如今,世界经济都在发展,我国经济已告别超高速增长期,进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中高速增长新阶段。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论文篇一:《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中国房地产》[摘要]近些年,房地产成为人们生活最为关注的焦点,随着GDP 指数的不断上涨,房价问题日益突出,房价的泡沫给我国的GDP蒙上了阴影。
同时,房价问题已经不仅是经济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
当前经济形势下,地产行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对当前经济下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
[关键词]当前;房地产;开发;调控一、前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在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包括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合理的控制,对购房者进行适当的控制,防止房地产产业中泡沫产生,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房地产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中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房地产需求仍将持续上升,但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过去,而且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逐步显现。
城市化所创造的住宅“刚需”将完全无法挽救房地产走向的颓势。
未来10年,所谓“刚需”也就是每年城镇首次置业的新房需求年均大约是2.7亿~3.2亿平方米,假设刚需在全部新房成交中占35%的比重,则可以推算出全国每年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至多是7.8亿-9.2亿平方米。
这样的销售量即便与2011年的销量相比,降幅也达5%-20%。
可见,未来中国的房地产仅靠所谓“刚需”根本无法推动全国住宅销量的持续增长。
当前,全国住宅库存积压已达3亿平方米,2012-2014年住宅市场已呈现明显的供过于求态势。
预计到2017年,中国住宅市场才能重新恢复供求平衡,但不久之后中国房地产很快将走向2020年后的需求下滑年代。
从中长期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由热闹浮躁的卖方市场转向平淡冷静的买方市场,黄金增长年代恐将一去不复返了。
住宅市场的属性将从“商品时代”转为“商品时代”与“产品时代”并重。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551f8a27d3240c8547ef15.png)
国民经济治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治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分为直接指标以及间接指标,如产业结构、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GNP)等,如表1所示。
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贡献作用。
反映国民消费支出的指标有很多,如居民最终消费占GDP中的比重、劳务支出指标等。
这些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作为国民消费支出核算的原始数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另外,消费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费中的构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类的支出份额。
有了这种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导居民进行适当的消费支出,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的详实科学,能够促进我国的税务改革,了解当下消费热点,树立居民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治理中居民的储蓄与投资有很大的贡献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投资储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等指标,可以很好的分析当前的各种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了解我国的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地位,以及储蓄对投资的贡献率。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政府投资与居民投资的比例关系,更科学的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实际上,储蓄、投资、税收是联系很紧密的三个环节,对储蓄与投资信息的严格审读,有助于税务部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除此之外,储蓄的变化状况还可以反映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进展状况以及相关的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成果。
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40%、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120%。
预期心理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工人就业状况糟糕、医疗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居民对未来隐忧加剧而让银行储蓄增加。
对此,相关的部门对我国的各个体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让居民放心消费。
虽然,我国的社保制度不够完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f4fa0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7.png)
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研究论文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促进了国内外市场的融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1.经济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经济仍存在着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问题,内需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
2.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协调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经济结构。
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内需扩大和服务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四、实现协调发展的措施为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
消费需求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总需求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进而对总需求政策的制定也有明显的影响,它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
本文首先建立模型,利用SPSS软件,研究了影响国民消费的因素,并对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经济意义检验,以及统计推断检验。
最后得出居民的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最显着的,其他因素则次之。
通过对消费支出用途结构的分析,了解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支出结构上的变化趋势,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随时间变化而下降,这表明了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比分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这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净出口,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而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国民消费,消费结构,消费需求
一、研究国民消费的意义
按照经济学的分析,社会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
消费需求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总需求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进而对总需求政策的制定也有明显的影响,它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
现阶段,我国有条件也有必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我国处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为拉动需求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
其次,我国居民生存型消费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并正向发展型消费需求升级过渡,但产业产品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消费政策和观念等严重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需求,既导致了消费需求的缩减,也给社会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关于如何扩大国内需求方面,中央经济会议曾指出增加居民消费是重点。
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 模型建立与求解
居民消费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收入水平,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恩格尔系数。
下表给出了从1991年到20XX 年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
基于表1和表2的数据,分别建立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关于其三个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二)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根据回归结果:城镇:y 农村:y,得知,其中x1前面的系数与分别表示在城镇(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平均增加元(元),与理论中描述的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增长的重要原因这个结论是一致的。
2.统计推断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由上面分析数据知两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分别为、,调整的决定系数为、,可见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非常好,解释变量能对被解释变量% %的离差做出解释。
(2)方程显着性检验—F检验
给定显着性水平?=,由表中可以看出F=()
,查F分布表中自由度分别为k=3,n?k?1?4的临界值2F?3,4?? ,由于
F>?3,4?,所以认为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Y对x1, x2, x3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式是显着的,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着影响。
(3)变量显着性检验—t检验给定的显着性水平?=,查t分布表得出自由度为4的临界值t?4?=,由于回归分析表中:
城镇: t1?,t2??,t3??
农村: t1?,t2?,t3?? 由检验可知,城镇t1?是显着的,而t2?,t3?都是不显着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的,农村t1?,t2?,t3?也是不显着的,即可以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对居民消费水平没有显着的影响,在建立模型时,可以不作为解释变量引进模型。
而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着的。
结论
通过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得出居民的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最显着的,其他因素则次之。
通过对消费支出用途结构的分析,了解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支出结构上,生存型消费所占的比重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所占的比重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对恩格尔系数分析得出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随时间变化而下降,这表明了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比分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这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净出口,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而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摒弃“投资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消费第一”的思想。
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才能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