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熔岩地貌的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软件二班欢欢摘要: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外力共同作用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本文讲述了中国地貌特点及分类,人口分布、城市选址、农业发展等经济建设与地貌分布间的关系。
以及民族地区地貌与全国地貌的异同,同时介绍了几个世界著名地貌以及它们的特征分布。
关键词:中国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经济建设,著名地貌一、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1、类型复杂多样有被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
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
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
广西、和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边缘的民族地区,西起湟水流域,经六盘山麓、鄂尔多斯高原,东止西辽河流域的广大围,堆积的黄土经流水作用,侵蚀发育了现代的各种黄土地貌。
在长白山、大岭、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
如长白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黔东南、桂中、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
中国大陆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居陆,远离海洋,但广西壮族自治区濒临南海,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著名的海湾有湾,湾淤泥质海滩为红树林海岸。
2、山地高原广泛分布民族地区大约93.5% 的面积位于中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
全国主要的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出现在西部的青藏高原上。
青藏高原的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36.8%,在青藏高原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地貌的基本特征
冰川地貌
冰刃 碛脊 阶、冰 地悬川 等谷的 冰、消 蚀形长 、谷进 冰、退 碛终还 地碛形 貌、成 。侧冰 斗 碛、 、角 底峰 碛、 、 U
最米 发, 达使我 的我国 国国现 家成代 。为冰 全川 球总 中面 低积 纬达 度 现 代平 冰方 川千 58523
我国的沙漠戈 壁主要分布在北 部,包括西北和 内蒙古的干旱和 半干旱地区,总 面积达128万平方 千米,约占全国 面积的13%。
我国山脉虽然纵横交错,分布范围广泛,但其分布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不仅是构成宏观地貌分布格局的骨架, 而且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以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南北走向的山脉 ②东西走向的山脉 ③北西走向的山脉 ④北东走向的山脉
地势起伏显著,地区间海拔高程差别大也是我国 地貌的特色。 起伏显著的地表,在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山地垂 直景观,使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卡 斯 特 地 貌
坚硬的厚层砾 岩和砂砾岩,经流 水沿断裂和节理侵 蚀,形成许多峭壁 悬崖、山峰林立的 丹霞地形;岩性比 较松软的砂页岩, 则形成地势比较低 缓的丘陵,从而构 成江南地区独具特 色的红层地貌。
丹 霞 地 貌
我国有600多座 火山,火山锥一般都 不大,而且多成群分 布。各火山锥附近常 有熔岩流形成的熔岩 台地分布,形成火山 地貌。我国的火山群 除昆仑山西段和中段 4处在西部外,其它 主要分布在东部北东 向与东西向构造带交 汇地区。
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38万平方千 米,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我国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 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 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 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篇一:岩溶地貌的分布及特点岩溶地貌的主产及特点地貌指的是地表起伏地形的形态,也称为地形。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地貌旅游资源。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全面覆盖,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
因此地球表面的地貌分为海洋地貌和陆地地貌两大类。
目前人类的地貌旅游资源基本上是陆地地貌。
而我国正有着丰富的地貌旅游资源,岩溶地貌就是其中的一种。
岩溶地貌是指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等为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的溶蚀为主的内外力作用见长下形成的地貌。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因研究岩溶地貌近代始于前塞尔维亚西北的喀斯特高原而得名。
岩溶地貌景观的主要类型有:1、.石峰、石林和石芽。
石峰有峰丛、峰林及孤峰,石林和石芽也会有多种造型。
上述景观在地貌国际上以广西桂林和云南路南石林最具代表性。
桂林山水有“甲天下”的美名,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皆源于那里发育的典型的岩溶地貌。
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漓江水清如镜,两岸诸峰叠翠,“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大点更把这里称作“碧莲玉笋世界”;云南路南石林长白位于路南彝族自治县,是三处另一处典型的岩溶峰林景区。
数十米高的石峰,组成壮观的石的森林,不受寸土,峭拔挺立,似刀峰剑丛,直指青天。
怪石嶙峋,多惟妙惟肖造型,如“阿诗玛”,“万年灵芝”,“凤凰梳翅”等。
造型生动,步移景换,是我国一处造型地貌当前博物馆。
2、岩溶洞穴。
我国著名的溶洞洞穴有:广西桂林的茶山、七星岩,南宁的伊岭岩,贵州安顺的织金洞、龙宫洞,江苏宜兴三洞,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洞,广东肇庆天马山等。
溶洞有些溶洞内还有数以百计的石笋、石钟乳、石花、石幔等岩溶凝聚物,令人目不暇接。
有些溶洞内还有地下暗河、地下瀑布,更使人流连忘返。
3、石灰华。
四川黄龙是我国最强的石灰华岩溶景观分布区,密布着3000多个石灰华五彩水池,乳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的“岩溶边坝”,犹如梯田,景色异常迷人。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形态特征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形态特征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是由于多次火山喷发和熔岩流活动形成的,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熔岩台地:五大连池地区有许多大规模的熔岩台地,这些台地通常是由厚层的熔岩流堆积而成,表面较为平坦。
2. 熔岩裂缝:熔岩在冷却和收缩过程中会形成裂缝,这些裂缝在五大连池地区非常常见,有些裂缝宽度可达数十厘米。
3. 熔岩洞穴:由于熔岩流的表层冷却速度较快,内部的熔岩仍在流动,从而形成了熔岩洞穴。
这些洞穴在五大连池地区分布广泛,有些洞穴内部还有钟乳石等奇特的地质景观。
4. 熔岩堰塞湖:五大连池地区有 14 座新老期火山、5 个串珠状的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的五个湖泊就是由熔岩流阻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
5. 火山锥:五大连池地区有多座典型的火山锥,如老黑山、火烧山等。
这些火山锥通常由多次喷发的熔岩和火山碎屑物堆积而成,外形呈圆锥形。
总之,五大连池的火山熔岩地貌独具特色,其熔岩台地、熔岩裂缝、熔岩洞穴、熔岩堰塞湖和火山锥等地貌形态特征,展现了火山活动的强大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中国旅游资源公选课
1我国拥有各种类型的地貌旅游资源(一)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解作用和机械的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
该类型有A地表岩溶景观a 在初期,石灰岩等易溶性岩石的山体表面出现溶沟、石芽、石林、漏斗、落水洞等景观。
b 在中期,广泛发育溶蚀洼地、盲谷、干谷、天生桥、岩溶湖、峰丛、峰林、峡谷等景观。
c 在晚期,则出现广阔的岩溶平原、孤峰等景观。
其中旅游观赏价值大的有:石林、峰丛、峰林、孤峰、天生桥、边石堤等。
B地下岩溶景观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淀物地下河、湖。
在中国该种地貌以桂、黔、滇东部分布最广,岩溶发育最完善;其次,鄂西、湘西、川东和鲁、晋、京等地分布亦较广。
因气候和岩性的差异,各地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相差大,或以地面奇峰为主,或以地下溶洞见长,或以泉水为特色。
我国有不少地区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典型而形成著名风景区。
1.桂林山水 2.路南石林(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又称红层地貌,是指在巨厚的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名山、奇峰、陡崖、赤壁、巨石等特殊地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我国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赣、闽、粤、湘四省的交界处,特别是粤北仁化和闽西北武夷等地,发育十分典型。
由于受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该地貌形成形态各异的悬壁陡崖,孤峰、峰林,馒头般的山形,浑圆的峰顶及线条流畅的岩面和岩石,同时也易被溶蚀冲刷成洞穴。
因其形态类似于岩溶峰林,故有假岩溶之说,丹霞地貌风景资源丰富多彩,精巧玲珑,可用“丹山碧水”概括之。
1.武夷山2.丹霞山(三)火山地貌火山地貌是因火山活动形成的地貌。
火山的喷发奇景,休眠火山的圆锥形体动人的风姿和熔岩流构成的奇异微地貌形态。
主要地貌类型有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洞穴、熔岩流台地等。
我国共有火山800余座,大多为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集中分布在东北、云南和台湾等地,构成著名的火山地貌风景区。
1.五大连池火山群 2.镜泊湖(四)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尤以南方为最。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landform, karst, 喀斯特, 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
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火山地貌
火山构造和熔岩流动在地表形成 了许多火山地貌形态,如火山锥、 熔岩台地、熔岩隧道等。这些地 貌形态常常成为旅游景点和自然
保护区。
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分布
岩岩
是指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在中国,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 地区的岩浆岩带和华南地区的花岗岩带等地。
变质岩
是指由其他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在中国,变质 岩分布也很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变质岩带和华南地区的变质岩区等地。
些褶曲常常呈线状或雁行状排列。
03
褶皱地貌
褶皱构造在地表形成了许多地貌形态,如山地、丘陵、高原等。同时,
褶皱构造还控制着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
是指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到地应力作用而发生断裂,形成各种断裂面的地质构造。 在中国,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
断裂类型
根据断裂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断裂构造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等类型。正断层 是指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逆断层是指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平移断层则是 指断层两盘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断层。
地质灾害分布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中国分布广 泛,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中南地区等山区地带。
VS
地质灾害规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强降雨、冰 雪融化等条件下,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同时,人类工程活动也加剧 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05
中国地质构造的研究现状 和展望
断裂地貌
断裂构造常常形成各种地貌形态,如裂谷、断层崖、断陷盆地等。同时,断裂构造也是地 震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
2、水解——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
纯水是中性的,但仍具有离解性,即部
分水能够离解成 H 离子和OH 离子,它们能 使一些弱酸强碱或强酸弱酸的盐类矿物在水
隙)——初始洞穴阶段。 水流开始集中并逐渐汇集增大形成管流——初
随着水流流量和流速在溶隙中的差异增大,
始管道阶段。
管道流除溶蚀作用外,还有机械侵蚀和崩
塌作用,使渗透空间进一步发展扩大——系统
洞穴阶段。
(2)普通承压含水层成洞模式 (3)深部热矿水成洞模式
(4)海岸混合水成洞模式
2、溶洞形态:
① 通道:人能通过的管状洞的总称。
(一)落水洞 在岩溶发育地区连接地表水
流和地下河的通道,多呈缝状及井
状,有垂直的、倾斜的、曲折的。
(二)溶洞(karst cave)
溶洞—— 岩溶区地下 水沿着岩层 的层面和裂 隙进行溶蚀 和机械侵蚀 而形成的地 下空洞。
1、溶洞的形成机制
(1)普通非承压含水层(潜水层)成 洞模式。 溶洞的发育需具备二个必要条件: 一是要有溶蚀能力的地下水流;二是岩石
具有水渗透溶蚀的空间(裂隙、节理、层 面和孔隙等)。
节理——岩层的 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形 成裂隙的一种构造。
裂隙两边的岩石,没 有发生显著的相对移 动,这是与断层相区 别的主要标志。
当从空气、土壤和岩石中获得了碳酸与其 他无机酸和有机酸的大气降水通过岩层空间时, 即产生溶蚀作用,并扩大这些空隙(称为溶
石芽有裸露 和埋藏两种类型, 广西西江两岸有 大片石芽地形。
中国旅游地理:项目二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一、地貌旅游资源 二、水景旅游资源 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四、动植物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2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貌旅游资源 ➢ 1、花岗岩地貌 ➢ 2、丹霞地貌 ➢ 3、熔岩地貌 ➢ 4、岩溶地貌 ➢ 5、海岸地貌 ➢ 6、雅丹地貌 ➢ 7、冰川地貌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1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丰富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1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地域性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1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时间分布的季节性和共生性
一月 黑龙江
一月 三亚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1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文化内涵的深远性和独特性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3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5、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3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6、古代桥梁
永济风雨桥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3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二、古建筑与古园林 1、古建筑 (1)宫廷建筑 (2)宗教建筑 (3)景观建筑 (4)民居建筑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3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1)宫廷建筑
北京故宫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3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2)宗教建筑
中国旅游地理
2、旅游资源的分类 ➢ (1)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性质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 (2)按旅游资源的存在状况 原生性旅游资源 萌变性旅游资源 ➢ (3)按旅游资源利用功能 观赏型 康乐型 特殊型
中国旅游地理
任务2-1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二、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 1、自然地理背景 ➢ 2、人文地理背景 ➢ 3、经济地理背景 ➢ 4、生态环境地理背景
中国地理地貌
中国地理地貌中国地理地貌我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景观千姿百态。
综观全境,同世界各国相⽐,中国地貌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东低,⾃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1、西⾼东低的地势:最西端的咯喇昆仑⼭脉均⾼6000多⽶,祁连⼭为4000多⽶,秦岭⼭脉在2000---3000⽶之间,东⾯的华北平原仅200⽶左右,西⾼东低的地势⼗分明显。
2、三级阶梯:我国地势由西向东下降的趋势并不是连续均匀的变化,⽽是呈阶梯状、跳跃式下降。
由两组⼭脉构成的地貌界限,明显的把我国陆地划分为三级阶梯。
第⼀级:位于昆仑⼭—祁连⼭—岷⼭—横断⼭⼀线以南以西。
第⼀级阶梯由⾼原,⾼⼤的⼭脉和宽⾕组成。
第⼆级:由青藏⾼原往北向东⾄:⼤兴安岭—太⾏⼭—巫⼭—雪峰⼭⼀线之间,是我国第⼆级阶梯。
主要由⼴阔的⾼原、盆地组成,中间也分布着⼀系列的⾼⼤⼭地。
第三级:在⼤兴安岭—太⾏⼭—巫⼭—雪峰⼭⼀线以东,是第三级阶梯。
这⼀级阶梯地势低平,主要以辽阔的平原、起伏和缓的丘陵和低⼭地貌为主。
3、地理意义:1)、对⽓候的影响:阶梯状分布是地势在⼀定程度上加强了东部地区季风影响的强度和范围。
同时抑制了西部地区南北冷暖⽓流的交换,加剧了我国⽓候的地区差异。
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多⾃西向东滚滚流,使青藏⾼原成为⼤河的发源地,影响了河流的分布。
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巨⼤的落差,⽔能资源⼗分丰富。
3)、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向东流淌的⼤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发;⼀⽅⾯,阶梯交界处的⾼⼤⼭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障碍。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动态地貌在我国均有⼤⾯积分布。
五⼤基本类型中,以⼭地和⾼原的⾯积最⼴,分别占全国⾯积的33%和26%;其次是盆地,占19%;丘陵和平原占的⽐例都较少,分别为10%和12%。
熔岩地貌景观表现形态
熔岩地貌景观表现形态011、熔岩地貌由来关于熔岩地貌的由来,科学家们对这一自然地貌有非常多的研究,最终,将由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并在地表流动中冷却形成的地形形态,这种奇特地形命名为岩溶地貌。
而通过对岩溶地貌的分布研究发现,这种地貌一般在火山口会存在熔岩地貌。
当你去火山周围时,或许就会发现这种奇特地貌。
一座火山喷发的产物包括喷出的火山碎屑和溢出的岩浆。
火山屑就近堆积,形成火山锥状等地貌;岩浆流可向远处流动,形成熔岩台地等熔岩地貌。
前者在狭义上就是指火山地貌,而后者在广义上就是指火山地貌。
2、熔岩地貌的生成过程人们通过对各地熔岩地貌的分析,发现火山爆发是出现熔岩地貌的主要原因,那么火山爆发有增样的特点呢?科学家们发现,每当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发出表面的岩浆,其中的有许多易挥发物,在自然作用下向四周大量扩散,在火山附近形成熔浆。
最终当这些浆液凝结后,就会出现熔岩。
这也就是熔岩地貌的形成过程。
火山喷发方式:火山喷发方式主要分为裂隙式和中央型。
裂缝式喷发是指岩浆沿一条大断层或裂隙群通道上升,在地表溢出,而中心型喷发是指岩浆沿一条大断层或裂隙群通道上升,在火山中穿过火山。
中央型喷发又分为静静喷发(不爆炸),爆裂型喷发(大爆炸)和斯通博利型(有一定的爆炸力,但爆炸力较小)。
在熔岩地貌的形成过程中,流速和冷却速率直接关系到熔岩地貌的形成。
02对熔岩地貌的研究既然岩浆喷发会形成熔岩地貌,那么为何不是每一次的火山喷发都形成岩溶地貌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
1、熔岩地貌的熔浆组分浆料组成对浆料的流动速度和冷却速度有重要影响。
粘性小,温度高,流动速度快;酸性熔浆,黏性大,流动速度慢;而偏酸性熔浆则凝固迅速,较基性熔浆凝固缓慢,因此,在熔浆流动过程中,不同成分的熔浆在不同的冷却速率下形成不同的熔岩。
熔浆的流速取决于地面坡度,坡度是陡的,流速是快的。
但是,地面坡度对熔浆速度的影响既有整体的影响,也有局部的影响。
中国地质地貌旅游景观
变质岩
岩浆岩(火成岩)
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它是因地壳变动,熔融的岩浆由地壳内 部上升后冷却而成。火成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占地壳 总质量的89%。火成岩根据岩浆冷却条件的不同,又分为深 成岩、喷出岩和火山岩三种。 1.深成岩 深成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在很大的覆盖压力下缓 慢冷却而成的岩石,其特性是:构造致密,容重大,抗压强 度高,吸水率小,抗冻性好、耐磨性和耐久性好。例如,花 岗岩、正长岩、辉长岩、闪长岩、檄揽岩等。 2.喷出岩 喷出岩是熔融的岩浆喷出地表后,在压力降低、迅 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如建筑上使用的玄武岩、安山 岩等。当喷出岩形成较厚的岩层时,其结构致密特性近似深 成岩,若形成的岩层较薄时,则形成的岩石常呈多孔结构, 近于火山岩。
• 沉积岩虽仅占地壳总质量的5%,但在地球上分布极广,约占 地壳表面积的75%,加之藏于地表不太深处,故易于开采。 沉积岩用途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石灰岩。石灰岩是烧制石 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更是配制普通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 石灰岩也是修筑堤坝和铺筑道路的原材料。
浊积岩(turbidite) 碎屑岩
丹霞山
• 丹霞山位于粤北仁化盆地 锦江一带。北距仁化县城 8千米,风光奇秀,与西 樵山、罗浮山、鼎湖山合 称“广东四大名山”。
• 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四面溪谷环绕。“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 山水天下奇”,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是首批全国重点风 景名胜区之一,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与中国同类遗产地的景观方面相比,武夷山集山岳、河川风景于 一身,“奇、秀、美、古”兼而有之。 • 自然遗产: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碧 水丹山、奇峰异洞、秀甲江南; • 文化遗产:4000多年前古闽族“文化、悬棺葬俗的发祥地 、长 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址 、朱熹理学
中国五大地貌分别是什么
中国五大地貌分别是什么中国的五大造型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岱崮地貌。
中国的五大造型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岱崮地貌。
五大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展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张家界地貌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岱崮地貌岱崮地貌〔Daigu, geomorphology〕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根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成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承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地形和地貌的区别地形是就宏观范围而言,指的是一个地区地形的总特征,比方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世界上只有五种地形,分别是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地貌是就小范围内的地质特征而言的,比方我们常说的新疆雅丹地貌,有溶洞或石林的称为喀斯特地貌,广东丹霞山、湖南莨山等地称为丹霞地貌,还有火山喷发地的熔岩地貌等等,所以地貌有很多种。
总之,地貌附属于地形,比地形的范围小多了。
地质地形知识:揭示地球上的岩溶地貌
地质地形知识:揭示地球上的岩溶地貌地球上的岩溶地貌是一种形态奇异的自然景象,是由于地质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和自然风化,岩石表面被水、风、冰等自然因素侵蚀和磨蚀,形成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地貌景观。
岩溶地貌主要是指由于岩石溶解和侵蚀而形成的地形和景观,如洞穴、宝石湖、地下河流等。
岩溶地形的形成岩溶地形是在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涉及的各种类型包括卡斯特地貌、熔岩洞穴和基岩孔穴等。
通过各种侵蚀和磨蚀作用的步骤,岩石表面会逐渐破裂、溶解和腐蚀,最终形成各种独特的地形,如天然桥梁、峡谷和内突等。
在地球上,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岩溶地形,如中国的钟乳石和蝴蝶泉、印度的艾洛拉洞穴、美国的大峡谷和圣地亚哥山谷等。
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岩溶地形,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岩石种类和化学成分、气候条件、地下水流动速度以及地形的形态。
例如,喀斯特地区由于石灰岩的存在,常常呈现出喀斯特、溶洞和峡谷等独特的地形景观。
在流域和河床的深部地区,水流会侵蚀地下岩石最脆弱的部分,形成峡谷和溶洞。
而在山地和沿海地区,河流和海浪的冲击作用以及雨水和风的侵蚀和溶解作用,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凹陷和崖壁等地形景观。
岩溶地形的特点岩溶地形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质和生态特点。
它们常常是美丽而罕见的自然景观,是地球上稀有的天然遗产。
通常,岩溶地形表面裸露,没有植物,但是在它们的周围环境中却是生态丰富的。
在岩溶地形区域,常常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珍稀的生物,包括特殊的地下水生态系统、珍稀的岩溶生物和品质出色的矿物资源等。
另外,由于岩溶地形是由地下水流动形成的,其水资源质量也很高,通常是饮用和工业用水的优质来源。
岩溶地形的特殊地形和独特的地下水流动系统,使得其对社会和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用。
在历史文化上,岩溶地形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许多岩溶洞穴和地下河流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场所,是古旧文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例如,中国的石林和鞍山岩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等,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岩壁画的真实样本之一。
我国典型的岩石地貌
武陵源景区——索溪峪
1、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因素:
(1)特殊的地层岩性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物质基 础。 (2)高角度裂隙的发育,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 必要条件
(3)所处的特殊构造地位,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 的重要因素:
(4)新构造运动的抬升,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 动力因素 2、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过程 原始构造面→台地、方山嶂谷地貌→峰丛、峰林 嶂谷地貌→斜坡残余峰林→新剥蚀地貌
许多名山都以花岗岩为主体。
花岗岩的特性:
总之花岗岩的岩性:一方面是固结坚 硬,透水性差,另一方面又多交错节 理,容易风化。
1、结构——中、粗粒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
组成花岗岩体的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结晶,呈良
2、构好造的镶—嵌—结块构状,构岩造性固结坚硬,抵抗压力和侵蚀的能力强,
所以能形成高峻的山地。
8、什么是岩石地貌?我国典型的 岩石地貌有哪些? 9、花岗岩峰林地貌的成因是什么? 10、玄武岩柱状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11、中国三大砂岩地貌是什么?它 们有什么区别?
二、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 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 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 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 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中中国分布最广。
(四)花岗岩石林地貌
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它处于大 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群山 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 山顶平缓起伏,冰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 格外突出。据专家分析,阿斯哈图石林主要是由 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 融化时形成的大量 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 林”。
我国几种特殊的地貌类型
我国几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构造、特征及其变化的总和。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变化复杂,形成了许多特殊的地貌类型。
本文将介绍中国几种特殊的地貌类型。
1.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石膏或盐类岩石等易溶性岩石中发育起来的一种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西北的某些地区,例如广西桂林、贵州喀斯特、四川盆地、甘肃洞窟、新疆伊犁等地。
这些地区的岩石组成使得地下水经过长期的侵蚀而形成了奇特的地表地貌和地下河流、天坑、溶洞等景观。
例如,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天坑——“天坑群”,面积达到662平方公里,并且还发现了许多新的未知生物物种。
2. 高山峡谷地貌高山峡谷地貌是指因地质运动而形成的具有明显地貌形态的山谷、峡谷和陡壁的地貌。
我国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是高山峡谷地貌的典型发育区。
例如,横断山脉、岷山、贡山等都是我国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这些山区一般高差较大,气候多变,很多地方存在垂直地貌和锯齿状山谷。
3. 滨海湿地地貌滨海湿地地貌是指开阔的滨海平原地带,以及沿海、三角洲、盐碱地、河流湿地等区域的地貌。
我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南岛和福建等地区。
这些地区沿海环境复杂,受到潮汐和台风的影响较大,咸淡水交错,陆面与海洋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和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地貌可以为人类提供吸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的生态服务功能。
4. 火山地貌火山地貌是由于火山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包括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峰、火山积石和热水喷泉等特征。
我国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例如,长白山、阿尔山和海拉尔山都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地貌景观。
这些地区的火山活动使得地壳构造复杂,地质构造独特,气候相对稳定,土地肥沃,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总之,我国地貌多样,各具特色,带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
人们可以通过了解中国的特殊地貌类型,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地貌简介高中地理繁多,内容分布也很杂乱。
同学们纷纷表示,地理知识点太难背诵!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喀斯特地貌简介,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1、喀斯特地貌简介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
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2、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老第三纪时,华南为,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
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
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
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
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
在贵州为北纬26°左右。
这一界线较现今热带界线偏北约3~4个纬度,可见峰林的北界不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中国东部气温和雨量虽是向北渐变,但喀斯特地带性的差异却非常明显。
这是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发育。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水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2)水体是风景的血脉。 (3)水体是景区气候的调节剂。 (4)水体是最富有吸引力的康乐型自然旅游资源。 (5)水体对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形成有深刻影响。
二、各种水体旅游资源、
(一)海滨旅游资源 1、环渤海湾海滨旅游带:以大连、秦皇岛、青岛伟中心 的两个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一湾(渤海湾)海滨 旅游带。 2、长三角海滨旅游带:以上海、连云港、宁波、杭州等 城市为中心的苏沪浙海滨旅游带。
(二)海岸地貌旅游资源
1、什么是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指海岸地带受波浪、海流、潮流等外力因素综合作 用而形成的地貌。它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两大类。
2、我国海岸地貌旅游资源丰富,兼有岩岸、沙岸、生物 海岸三类。
(1)岩岸
①主要分布:杭州湾以南,以及杭州湾以北的山东半岛、辽东半
岛、辽西走廊和台湾东海岸。
3、海峡西岸旅游带:以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为中心的 海峡西岸旅游带。 4、珠三角海滨旅游带 5、海南岛海滨旅游带
(二)河川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我国乃 至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千米。
2、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全长5464千米,是 我国第二大河。
含羞泉
四川广元市有一奇妙的“含羞泉”。传说,很久以前广元大旱,河 枯井干。有个叫泉姑的姑娘,她的父亲因寻水在途中渴死,她的母 亲也危在旦夕。为救母亲,年仅10岁的泉姑顶着烈日,终于在崖 洞里接了半壶水,却被黑心头人抢去,并将泉姑丢在山上喂狼。她 哭着跳进了落水洞。乡亲们循着她的哭声找到了泉水。头人见了便 搬起石头向洞里砸去,随即哭声消失,泉水也嘎然停止流动,头人 见状便被吓死了。随后哭声又再次响起,泉水又流了出来。至今这 泉水遇到响声或震动仍然会停止流动呢。 当然,这只是美丽的传说。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是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所造成的。 泉区主要分布着能被水溶蚀的碳酸岩地层。岩石受挤压形成许多裂 缝,降水和地表水沿裂缝潜入地下,进行着溶蚀和沉淀,塑出复杂 的管道系统。地下水先汇集在一个大贮水洞里,通过一条能产生虹 吸现象的溶蚀管道排出,并受降水等不均匀补给的制约,造成间歇 式排泄,所以,“含羞泉”的实质,还是一口间歇泉。
高考地理中的熔岩地貌(火山地貌)
1.定义熔岩地貌(东北)指的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
2.代表地形(1)熔岩台地:指熔岩在地面形成的面积广大,表面比较平坦的地区,是流动性很强的玄武岩质熔岩大量涌出所致。
(2)熔岩鼓包:是指熔岩台地上表层熔岩冷凝结壳之后熔岩流前方受阻导致下面的液态熔岩局部上拱而在表面形成高达几米的丘状隆起。
因为形成过程中表层熔岩已经结壳,所以表面被撑开而发育多方向的裂缝,如同蒸裂了的馒头,个别情况下还可见下面的熔岩流从表层开裂处涌出。
将凸起呈近圆形的熔岩鼓包称为①熔岩冢(塚),而将明显长条状延伸的熔岩鼓包称为②熔岩突脊。
无论是熔岩冢还是熔岩突脊,其下方当时必然存在着供应熔岩流的熔岩隧道,而熔岩隧道内局部过量的液态熔岩因前方受阻而寻找薄弱点向上顶起熔岩结壳层是熔岩鼓包形成的直接原因。
(3)熔岩塌陷构造:是指熔岩台地上形态各异的塌陷构造,是熔岩台地表层冷凝结壳后下部熔岩隧道中的液态熔岩流减少而造成的顶板塌陷构造。
其中呈近圆形的可以称作熔岩塌陷坑,而呈线状延伸的可称作熔岩塌陷谷。
如果塌陷坑内后来保留积水,则可称作熔岩塌陷湖;显然,这些塌陷坑或塌陷谷下方当时存在着熔岩隧道,而隧道内的熔岩流因在下游找到突破口而快速流失便造成熔岩塌陷构造的形成。
随着下面的液态熔岩流逐渐排走而减压下降,上方半固结的熔岩结壳层失去液态熔岩的浮力支撑而下陷或垮塌,于是在地表形成了明显的负地形—熔岩塌陷坑或熔岩塌陷谷。
其显著特点是:熔岩塌陷坑(或谷)的边缘不完全是固态崩塌,而是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特征,于是保留了原始结壳层表面由坑边缘的近乎水平到逐渐向坑底变陡的弧形表面,这可作为判别熔岩塌陷构造的重要标志。
3.熔岩地貌总体概述当一次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形成一片熔岩台地雏形时,台地表面首先形成相对平坦均匀的冷凝结壳层,然而充满于熔岩隧道中的高温液态熔岩流却非常活跃,一直在寻找薄弱点和突破口,对上覆结壳层的压力也一直在变化。
如果下游受阻致使熔岩流无法流出就必然增加向上的压力而形成熔岩鼓包,反过来如果下游重新找到突破口而排泄出隧道内的熔岩流就会减少对上覆结壳层的支撑而形成熔岩塌陷构造,这就是熔岩台地上普遍发育熔岩鼓包和熔岩塌陷构造的根本原因。
阿尔山火山熔岩地貌特征
阿尔山火山熔岩地貌特征
徐进海
【期刊名称】《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 一、概况rn本人有幸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火山熔岩地貌考察领略火山熔岩地貌特征.rn边城小镇阿尔山,坐落在中蒙边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巍巍的大兴安岭西南山麓.阿尔山市孕育着"亚洲面积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总面积814平方公里,2003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在远古时期阿尔山地区的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火山活动为阿尔山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也为阿尔山创造了极为宝贵的自然财富,形成了许多神秘、奇特的景观,令人叫绝.有联合国A级保护区、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熔岩景观石塘林;有世界最大、可洗可饮的矿泉群;有世界罕见、形状各异的天池群;有大兴安岭最高峰摩天岭;还有天气在-40℃以下也不结冰的严冬不冻河……,火山活动使阿尔山出现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徐进海
【作者单位】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
【相关文献】
1.阿尔山火山熔岩水文地质地貌特征 [J], 何蒙奎;徐进海
2.阿尔山火山熔岩水文地质地貌特征 [J], 何蒙奎;徐进海
3.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苔藓植物对土壤养分积累的作用 [J], 福英;白学良;张乐;毕庚辰;冯超;寇瑾;萨如拉
4.准噶尔盆地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熔岩油气储层特征
及成岩演化过程研究 [J], 代静静;罗静兰;何贤英;马尚伟;汪冲;许学龙
5.大兴安岭中段阿尔山地区第四纪火山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马雨轩;李江海;陈耀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熔岩地貌的特征
一:熔岩地貌主要分布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
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石灰岩连成一片,分布最广,面积共达55万平方公里。
其中尤以广西地区出露的面积最大,达1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全区总面积的60%。
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石灰岩的分布面积也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50%。
此外,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区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
我国广西,云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同时,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也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
它们纵横连绵达数百公里,而且各个山峰的高度都十分相近,构成了一个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峰顶面,在林立的石峰之间密布着一个个深达200~400米、直径不过100~200米的封闭小洼地。
从广西西北部到中部,地形形态呈有规律的变化:峰顶高度依次降低,山峰密度逐渐变稀。
同时,山间的封闭洼地高程也渐次下降,洼地规模也明显增大,由数个洼地联接成串珠状洼地。
而与广西相邻的云贵高原区喀斯特发育的特点与广西喀斯特有显著的差异,其原因是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而不像广西那样是一个连续分布的、褶皱平缓和岩性比较单一的、巨大的可溶性岩体。
在黔南、黔西南和滇东某些地段,也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碳酸盐类岩层,在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也曾发育有热带、亚热带的峰林和孤峰平原等喀斯特地形,但因其自第三纪以后,云贵高原区地壳大幅度隆起,成为海拔1000~2000米以上的高原,这样就不再具备广西那种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以溶解为主的喀斯特作用也就远不如广西那样能够强烈地进行,故其剥蚀作用相对较为突出,山峰一般具有浑圆、低缓的特点,溶洞分布也远不如广西那样普遍,峰林的陡峻程度也远比广西的峰林逊色。
如今黔西安顺的峰林,云南路南的石林均为第三纪时尚未升为高原前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不是现在凉爽的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除了广西,云南等地区我国其他地区还分布了众多的喀斯特地貌,其中四川省的石灰岩出露面积达128062㎞²占全省面积的18.1%,仅次于贵州、云南、广西,居全国第四位。
在华东地区(包括江西,安徽,浙江,附件,江苏和上海)虽然出露地表的石灰岩面积较小仅占本地区的4.06%,但也发育着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苏北,皖北地区发育着喀斯特丘陵;江西萍乡-宜春一带有具共同基座的短锥状峰丛;浙江天目山已及皖南,赣北也有少量溶洞的喀斯特化的山地;福建西南部的龙岩,三明地区是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地区,那里不仅有类峰林,峰丘,溶斗等,还有长达数百米的喀斯特地下河。
中国喀斯特地貌有着明显的地带特征,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
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二:熔岩地貌的主要特点
热带喀斯特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
地下洞穴众多,以溶喀斯特蚀性拱形洞穴为主。
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
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一洼地地貌。
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45度。
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亚热带喀斯特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公里。
洼地较少,每平方公里仅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
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25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
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地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
喀斯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
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多。
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惟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干谷等地貌。
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
干旱地区喀斯特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
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
山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偶见洼地。
三:熔岩地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该地形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壤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