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2月24日至2月26日实习单位: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内容:土壤肥料学实习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土壤调查、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等基本技能,提高我们对土壤肥料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们跟随导师参观了公司的土壤肥料实验室,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学习和实践内容:1. 土壤样品采集: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采集土壤样品,包括选择采样点、确定采样深度、采用合适的工具等。

我还参与了样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 土壤样品分析:在实验室,我们学习了如何对土壤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有机质含量测定、全氮含量测定等。

我亲自操作了部分分析仪器,并记录了实验数据。

3. 肥料使用技术:导师向我们介绍了不同类型肥料的性质、作用及使用方法,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肥料。

4. 土壤改良措施:我们了解了土壤盐渍化、酸化等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并学习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如下:1. 理论知识:我掌握了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肥料的分类及作用等基本知识。

2. 实践技能: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掌握了肥料施用的基本技巧。

3.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针对土壤肥料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良措施,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体会本次实习使我认识到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显著提高。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完)。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深入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通过实习,加深对土壤肥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习过程和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分别参观了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当地的农田。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了解到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密切相关,运用合适的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农作物的品质。

首先,我们参观了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土壤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我们学习到土壤的基本成分和性质,以及土壤中的必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掌握了常用的土壤分析方法和仪器的操作。

随后,我们前往当地的农田,实地观察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不同土壤类型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某些土壤可能富含养分,而另一些土壤则可能贫瘠,这就需要根据土壤状况合理选择施肥措施,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在农田中,我们参与了土壤施肥的实际操作。

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肥料的施用方法,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和复合肥等。

我们了解到不同肥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了如何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肥料,并正确使用肥料。

三、实习心得和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室里学习土壤分析和施肥技术,让我明白了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同时,实地观察不同土壤类型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让我理解了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实习期间,我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过度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要合理使用有机肥料,注重生态平衡的保持。

总的来说,本次土壤肥料学实习让我获益匪浅。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我深入了解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提升了综合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深化对土壤肥料学的研究和应用,为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本次土壤肥料学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土壤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肥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总结农学专业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总结农学专业

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土壤肥料学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知识、土壤调查与观测的方法以及土壤改良和利用的措施。

通过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在实习的第一部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

通过亲自挖掘土壤剖面并观察记录,我了解了土壤的层次结构、土壤质地、土壤颜色等基本特征。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工具测量土壤的深度、湿度等参数,这些技能对于后续的土壤调查和评估非常重要。

在实习的第二部分,我们学习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以及土壤的基本性状和土壤肥力。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观察,我了解了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等重要成分。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评估土壤的肥力水平,这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在实习的第三部分,我们进行了土壤改良和利用的实践操作。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土壤改良方法,如改良酸性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并了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改良材料和施肥方法。

通过实地操作,我亲自体验了土壤改良的整个过程,并学会了如何根据土壤的特性和农作物的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改良计划。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壤肥料学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次土壤肥料学的实习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经历。

通过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区概况城郊区刘李庄村位于昌黎县城郊区东侧,与县城接壤,临近外环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辐射周边西沙河村、太平庄村、东高庄村、中卓庄村、西钱庄村、东钱庄村。

城郊区刘李庄村是秦皇岛市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每年种植大棚甘蓝、菜花XX多亩,油桃400亩,草莓100多亩,年生产各类蔬菜XX 多万斤,年产油桃160万斤,年产草莓100万斤。

二、实习目的为培养学生野外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工作能力,使学生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一般程序、原则、原理和主要内容。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特进行本次教学实习。

通过本教学实习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为资源环境事业献身的思想奠定基础。

三、实习计划实习时间共安排5天,分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两个阶段。

1.野外调查阶段1)上午进行基本路线调查的原理和技术的讲解,领取实习工具。

下午,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到达刘李庄,同时进行路线勘察,了解刘李庄的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第一天)2)开始对刘李庄进行详查,并绘制成图。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上午)2.室内制图阶段1)室内拼图。

各小组进行边界区域的拼接,对差异较大的地区需在进行野外定点调查。

(第四天下午,第五天上午)2)写实习报告。

(第五天下午)四、实习内容与过程1、准备工作周一,我们于上午8:00在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开始实习准备工作。

吴老师首先把我们分成了六个工作小组,并在每个组选出两个小组长,负责统筹本组的工作。

然后,就实习内容、步骤、出图精度、验收标准及安全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接着,每个小组分到一套实习工具:底图(航片)一张,地形图一张,三角板一套,圆规一套,铅笔一支,小刀一把,gps定位仪一台,标杆一个,卷尺一个,橡皮一块,木板一块,书包一个,地质罗盘仪一个。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心得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心得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心得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使我有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进一步加深对土壤肥料学的理解。

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收获颇丰,下面是我对这次实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实习的第一步是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实习报告的学习,我明白了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而肥料则是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的物质,合理施用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土壤的基本性状及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习报告的详细讲解,我对土壤中的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等组成部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知识对于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报告还介绍了野外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土壤等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等基本技能,并能够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这些实践技能对于今后从事土壤肥料学研究和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实习报告还强调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土壤肥力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方面的性质。

这使我认识到土壤肥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总之,通过这次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的学习,我对土壤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培养了我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次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我将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共8篇)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共8篇)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共8篇)第1篇: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姓名:熊涛学号:202113020213所在:生命科学学院农学 09101指导老师:郭春秋实习地点:常德周边地区实习时间:2021-6-25----2021-6-271.实习目的本课程被称为土壤肥料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它主要针对各地土壤性质的不同,来计划种植何种农作物及对地施肥,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解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还有土壤的基本性状及土壤肥力。

就土壤的物质组成而言,我们在课堂上就了解到其中有豫让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在其中又以土壤矿物质讲解最为深刻,因为老师讲解到了它的来源、组成、性质、及其改良方法。

在实习后,我们必须学会野外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土壤等的方法和技巧。

而且要掌握野外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

其中就包括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

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比如实习中看到的紫色砂页岩及红壤等。

还要学会野外始土、辨土、评土以及土壤标本采集。

2.实习计划及组织本次实习分三次进行,以三天的时间去三个不同的地点。

第一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慈利,傍晚时分回到学校。

第二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德山,傍晚回到学校。

第三天早上8点半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太阳山,由于该地貌属于垂直分布,整片山都是红壤,除了半山腰有一点点页岩,所以在体力不支下,下午回到了学校。

3.实习方式实习老师通过仔细认真地实地考察以及以往实习经验确立实习路线与地点。

每次到达实习地点后,老师会讲解实习目的、任务、内容等及安全问题。

同学们各自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络进行资料查找,以及查阅大一所学的关于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教材及课堂笔记,大家经过实地测定时按照实习老师教授的观察方法操作实习。

实习过程对常德周边地区桃园、花岩溪、太阳山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实地访问。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

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公式: 土壤自然含水率= 燃失重g ³100 % 供试土样重g-燃失重g 1.0167 ³100 % = 11.15% ( 26.4163-16.2817 ) -1.0167 0.962 ³100 % = 10.61% ( 28.1638-18.1409 ) -0.962
7
样品 1 的自然含水率 =
表 1 :土壤含水量测定数据记录表


西南林业大学后山采集的自然土 1 1 16.2817 26.4163 25.3996 1.0167 11.15% 10.88% 2 2 18.1409 28.1683 27.2063 0.962 10.61%
重复次数 铝盒编号 铝盒质量 (g) 铝盒 +自然土 (g) 铝盒 +烘干土 (g) 燃失重 (g) 自然含水率 (%) 平均值 (%)
非毛管孔隙度平均值(%)
22.29
环刀一: 自然土重=224.82-100.9736=123.8464 自然土 123.8464 干土重= = =111.6941 1+土壤自然含水率 1+10.88% 干土 容重= 环刀体积 饱和水= = 111.6941 =1.1169 g/cm3 100

m
环+饱+滤+干
表二: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结果记录表
土壤样品 重复次数 环刀编号 湿滤纸重量(g) 环刀重量(g) 环刀+自然土(g) 环刀+饱和水+自然土+滤纸(g) 环刀+田间持水+滤纸+自然土(g) 容重(g/cm3) 总孔隙度(%) 田间持水量(%) 毛管孔隙度(%) 非毛管孔隙度(%) 饱和水(g) 田间持水(g) 土样饱和水平均值(g) 田间持水平均值(g) 田间持水量平均值(%) 毛管孔隙度平均值(%) 总孔隙度平均值(%) 1 1

肥料学实习报告

肥料学实习报告

肥料学实习报告篇一: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一、目的要求 1,学习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2,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3,锻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4,通过实习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习,回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三、实习时间实习时间:XX、12、6--XX、12、7四、人事组织五、工具准备工具配备:铁锹、罗盘仪、小刀、PH指示剂、剖面记载表、卷尺、土壤比色卡、定位仪、地形图。

六、实习步骤1、实习分组:按分好的小组开始进行准备工作2、土壤剖面挖掘及观察:挖掘长米,宽8米,深度1米即可。

在耕性土地上,将观察面留在向阳面,山区留在山坡上方,挖掘的土应堆放在土坑两侧,而不应堆放在观察面的上方地面上,同时不允许踩踏观察面的上方的地面,以免干扰土壤剖面土层的状态。

3、记载土壤剖面描述及评价:人工挖掘的新鲜剖面,从地表向下值挖到母质层出露为止。

4、观察不同植物施肥方式。

七、实习区域成土条件【惜福镇】1、地理位置: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杏园,位于城阳区的东部,属于盆地,周围属于耕地,有别墅毛公山为依靠。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3、地形:盆地4、地质简况:大部分以壤土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锰锈斑,结构主要为粒状、块状、柱状,干湿度主要有润、稍润,紧实度主要是疏松存在植物根系,空隙有大有小。

5、植被:以禾本科和蔷薇科为主,有大量的杏树为农业利用,大量的苗甸植被。

6、水文条件:地下水,河流水7、土壤类型简介:棕壤有明显的粘化层,全剖面没有石灰反应,硅铝率为,质地偏粘,土壤保持水、肥能力强。

壤土由于砂粘性适中,兼有沙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是农业生产上的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对多的毛孔,故通气透水性良好,可保水保肥,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性良好,但泡水后易淀浆板结闭气,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和生长。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土壤肥料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壤肥料学的基本原理和野外调查方法,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进行了为期X天的野外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土壤肥料调查的基本方法。

2. 观察和记录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剖面结构等特征。

3. 学习土壤肥料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土壤类型识别与分类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土壤类型识别与分类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野外土壤样品的观察和比较,我们识别了多种土壤类型,如水稻土、旱地土壤、山地土壤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土壤分类的基本方法,如美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等。

2. 土壤剖面挖掘与观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土壤剖面挖掘与观测。

首先,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然后按照挖掘技术要求进行挖掘。

挖掘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土壤剖面结构、颜色、质地等特征,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了解了土壤剖面层次、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基本特征。

3. 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为了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我们进行了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

首先,我们采集了土壤样品,然后进行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的测定。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土壤肥力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4. 土壤肥料样品采集与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土壤肥料样品采集与处理技术。

我们采集了不同土壤类型的肥料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处理,如风干、研磨等。

通过处理,我们为后续的肥料分析提供了合格的样品。

5. 团队协作与交流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团队协作与交流。

我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如剖面挖掘、样品采集、数据处理等。

通过交流与合作,我们提高了团队凝聚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原理和野外调查方法。

土壤肥料学课外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课外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课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土壤肥料学课外实习,使我对土壤和肥料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我对土壤改良和施肥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我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态度,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我们来到了学校的试验田,按照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样品的深度和位置,以及避免混入杂质。

采集到的土壤样品经过风干、磨细、过筛等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2.土壤养分的测定我们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中的氮、磷、钾等养分进行了测定。

通过这次测定,我了解到了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为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3.肥料的施用与效果评价我们在试验田中选取了一块面积一定的地块,进行了肥料施用的实验。

我们按照不同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观察了作物生长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了效果评价。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方法,以及如何评价施肥效果。

4.土壤改良技术的应用针对试验田中土壤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适宜的土壤改良技术。

我们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变土壤结构等方式,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作物产量。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土壤肥料学课外实习,我对土壤和肥料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了土壤的重要性,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肥料的作用,它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采集和处理土壤样品,如何测定土壤养分,如何施用肥料并进行效果评价,以及如何应用土壤改良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我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我也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使我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是在土壤肥料学方向进行的,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土壤
肥料及其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土壤分析技术和肥料评价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肥料。

在无机肥料方面,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微
量元素肥等。

有机肥料方面,主要有畜禽粪便、厩肥、堆肥、沼液、生物菌肥等。

此外,
还有生物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等。

接着,我们学习了肥料的使用方法。

对于营养元素单一的肥料,我们需要根据作物的
需求量和土壤肥力情况适度施用,以避免肥料过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于复合肥料,一般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和生长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配比比例和施肥量,以
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土壤分析实验。

通过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pH值、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和适宜作物。

在肥料评价方面,主要涉及到肥料的NPK含量、氮素利用率、肥料分解速度等因素。

通过本次实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土壤肥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了解了肥料的
种类、使用方法以及土壤分析技术和肥料评价方法,对于将来从事相关工作也有了更加具
体的了解和认识。

土壤肥力测定实习报告

土壤肥力测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土壤肥力测定实习,我了解了土壤肥力测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了土壤肥力测定的各项指标,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土壤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土壤样品采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

采集土壤样品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确保样品的准确性。

样品采集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采样地点: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

(2)采集土壤样品:使用土壤采样器采集土壤样品,样品深度一般为0-20cm。

(3)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混合均匀,装入采样袋中,并做好标签。

2. 土壤肥力测定(1)土壤pH测定:采用pH计测定土壤pH值,了解土壤酸碱度。

(2)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3)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

(4)土壤速效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

(5)土壤速效钾测定:采用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四、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测定的基本技能,了解了土壤肥力测定的各项指标。

2.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对土壤肥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土壤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4.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土壤肥力测定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实习体会1. 土壤肥力测定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

2. 实验室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土壤肥料学的实习课程。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实习让我认识到土壤肥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通过实习,我亲眼看到了土壤和肥料的实际操作过程,明白了这些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

我深刻体会到了土壤肥料学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土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施肥方法。

其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实际的操作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土壤剖面的挖掘、观测和土壤速测等实际操作。

通过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等方法,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估土壤的性质和肥力。

这些实际操作技能对我今后从事农业工作非常有帮助。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各种任务,比如共同挖掘土壤剖面、分享观测结果等。

通过这些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并且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最后,实习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比如对某些土壤类型的识别和评估还不够熟练。

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的来说,这次土壤肥料学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23年3月20日-3月24日实习地点:某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实习人员:本专业全体同学指导老师:张老师二、实习目的1. 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壤肥力评价和施肥技术。

2. 学习野外土壤调查和剖面挖掘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课堂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土壤肥力评价和施肥技术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土壤肥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土壤调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野外土壤调查。

首先,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和土壤等。

然后,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基地的土壤进行了实地调查。

3. 土壤剖面挖掘在野外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土壤剖面挖掘。

挖掘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利用罗盘、剖面刀等工具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4.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在挖掘土壤剖面后,我们进行了土壤样品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环刀取样的方法与操作。

随后,我们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容重、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5. 土壤肥力评价与施肥技术根据采集的土壤样品数据,我们进行了土壤肥力评价。

通过评价,我们了解了实习基地土壤的基本状况。

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施肥技术,了解了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方法。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

3. 加深了对土壤肥料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土壤肥料学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状况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野外土壤调查和剖面挖掘是土壤肥料学实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基本技能。

土壤肥料学的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实习单位:某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实习内容:土壤肥料学实验及野外调查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熟悉各种土壤肥料指标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参加了实习单位的培训班,学习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了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了解了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实际操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2. 实习内容(1)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土壤样品采集工作。

按照要求,我们选取了不同地形、不同植被覆盖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地块,共采集土壤样品30余份。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避免人为扰动。

采集后的土壤样品进行了风干、研磨、过筛等处理,以备后续分析。

(2)土壤养分测定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的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通过测定结果,分析了不同地块土壤养分的差异,为施肥提供了依据。

(3)土壤微生物分析采用平板计数法,对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计数。

通过分析不同地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了解了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生物肥力提供了数据支持。

(4)土壤酶活性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土壤样品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通过分析不同地块土壤酶活性的差异,揭示了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变化,为土壤改良提供了参考。

(5)野外调查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土壤肥料学野外调查。

通过对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土壤等因素的观察和记录,了解了土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土壤资源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壤肥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使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实验室分析和野外调查的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精彩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精彩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精彩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精彩1一、实习概况名称:地点:时间:20xx年4月23日--20xx年4月25日实习人员:指导老师:xxx二、实习目的与要求土壤与植物地理学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和表证。

土壤植物地理实验是植物地理学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地理学者基本功的训练之一。

本实习目的是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加学生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土壤与植物地理实验分析、结果计算、数据处理的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掌握和学习植物地理的实验方法和研究的技能,提高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具体要求学生:1、掌握土壤机械组成、PH值、速效磷测定技术方法。

2、对土壤地理研究的实验室研究技术和方法有一点感性认识。

3、对土壤粒级、土壤机械组成、土壤PH值、速效养分有更深刻的认识。

4掌握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群落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

认识常见植物得优势种40-50种,认识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三、实验方式与要求以10-15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小组每个人共同按规程完成取得实验结果,独自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实习指导书的相关部分,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并把个人准备的实验物品带到实验室。

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实验指导内容独立进行实验,按要求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分析比较。

记录与画图,有困难时,积极思考,分析原因,自己排除障碍,实在解决不了才找老师帮助或同学之间互相帮住。

实验结果及时准确记录并做实验报告,按时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四、实习内容(一)环境条件环境是指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

影响植物生存是环境因素(生态因子)根据其性质可分为6个基本类型:非生物因子:⑴气候因子。

如光、温度、降水、风等。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土壤肥料学是农业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通过实习,旨在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土壤肥料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土壤调查、采样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了解不同土壤类型的特性、肥力状况以及改良措施。

3、掌握肥料的种类、性质、施用方法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具体时间实习地点:详细地点三、实习内容(一)土壤调查与采样我们在实习地点选择了不同的地貌单元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土壤调查。

首先,通过对地形、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的观察,初步判断土壤类型的分布。

然后,按照一定的采样规则,使用土钻等工具采集土壤样品。

采样过程中,注意了采样点的代表性和均匀性,每个采样点采集多个重复样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将采集回来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过筛等处理后,测定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等。

通过比重计法测定土壤质地,了解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反映土壤的松紧程度和通气透水性能。

(三)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包括土壤酸碱度(pH 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测定。

使用 pH 计测定土壤 pH 值,通过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全氮,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火焰光度计法测定速效钾。

(四)肥料的识别与施用在实习中,我们参观了肥料生产企业和农资市场,学习了各种肥料的种类、成分、特点和适用范围。

常见的肥料有氮肥(如尿素、氯化铵)、磷肥(如过磷酸钙、磷酸二铵)、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以及复合肥等。

同时,了解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和合理的施肥方法,如基肥、追肥的施用时期和用量。

(五)田间施肥试验为了验证不同肥料和施肥方法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田间施肥试验。

土壤肥料学实验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验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肥料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土壤的性质、养分状况以及肥料的作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1、熟悉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技术。

2、了解不同肥料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3、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包括耕地土壤、林地土壤等。

各种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作物种子,如小麦、玉米等。

2、实验设备电子天平烘箱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凯氏定氮仪火焰光度计土壤筛玻璃棒、烧杯、量筒等玻璃仪器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选定的采样区域,按照“S”形或棋盘式采样法,采集 0 20cm 深度的土壤样品。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去除杂质和石块,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量。

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风干,过筛,备用。

2、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土壤质地的测定:采用比重计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计算土壤质地类型。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用酸度计测定土壤 pH 值。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

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

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

3、肥料肥效实验设计不同的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氮磷钾配施等。

将处理好的土壤装入花盆,播种作物种子,按照设定的施肥方案进行施肥。

在作物生长期间,定期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色、分蘖数等。

收获作物后,测定作物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质地:经测定,实验土壤样品的质地类型为_____,其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

2024年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4篇)

2024年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4篇)

2024年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标1. 深入学习野外剖面点选择的基本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确定调查剖面的具体位置。

2. 系统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及土层划分的基础知识;学习运用常用工具(如罗盘、剖面刀等)和科学方法对土壤剖面形态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

3. 精通土壤剖面分析样品的采样技术,包括环刀采样方法及其操作流程。

4. 通过对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进行挖掘和调查,分析其独特特征,丰富研究视角。

5.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科研实践习惯,增强团队、班级及专业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实习价值本实习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土壤剖面的直观认识,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并为后续室内实验提供必要的原材料。

此次实习还有助于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土壤剖面的选择与土壤样品的采集鉴于班级内三个小组的研究主题相同,我们采取分组方式进行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挖掘,以覆盖更多研究维度,确保研究内容的全面性和结果的广泛性。

四、样品的处理与分析1. 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因环刀采样限制,仅对部分土层进行原状土壤采样,并开展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工作。

2. 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含量测定(1) 对采集的各层土样进行筛分,分别通过1mm和0.25mm的筛孔,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2) 采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定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 土壤样品的pH值测定使用电位法对土壤样品的pH值进行精确测定。

4. 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测定通过稀释热法测定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

5. 土壤样品的质地测定运用比重法对土壤样品的质地进行详细分析。

五、实验结果分析具体实验结果请参考相关资料,以获取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2024年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二)____实习内容详述如下:一、深入掌握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管理1. 技术岗位职责与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严格执行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开展前均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并详细记录在技术交底记录中,作为土木实习报告的重要部分。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范文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实习人员:XX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选择了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实习目的是学习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土壤调查、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等技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土壤调查与样品采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组织的土壤调查与样品采集工作。

通过对农田、山地、林地等不同地貌类型的土壤进行调查,了解了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土壤环境质量。

在采样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罗盘、剖面刀等工具,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土层划分、样品包装等方法。

2. 土壤分析测试在实习过程中,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土壤分析测试培训。

学习了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质、养分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土壤样品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

同时,我还了解了土壤测试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培训。

学习了土壤酸碱度、质地、结构等改良方法,了解了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和施肥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肥料施用、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4. 实习成果与应用通过实习,我为公司提供了土壤肥力测试报告,针对农田的土壤状况提出了改良建议。

同时,我还参与了公司的一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职业责任感。

2. 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实习使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激发了我继续学习的热情。

4. 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身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指导大全(一)实验(习)目的:(二)实验(习)原理:简要地用文字和化学反应式说明。

对特殊仪器的实验装置,应画出实验装置图;对于性质实验,建议用列表法写报告。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列出实验中所要使用的主要试剂仪器。

(四)实验(习)步骤:应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习)步骤流程。

(五)实验(习)数据及其处理:应用文字、表格、图形,将数据表示出来。

根据实验(习)要求及计算公式计算出分析结果并进行有关数据和误差处理,尽可能地使记录表格式。

(六)问题讨论:包括思考题和对实验(习)中的现象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尽可能地结合土壤肥料学中有关理论,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习一地貌观察与成土岩石矿物的采集及识别(3天)一、实习要求:通过地貌观察与成土岩石矿物的采集及识别,掌握陇东地区地貌特点及主要成土岩石矿物的种类和特性。

二、实习内容:陇东地区地貌及主要成土岩石矿物的采集与识别。

主要成土岩石的成分和组织一、实习要求:通过土类识别及土壤剖面观察,掌握陇东地区七种土壤类型的特点及剖面特性。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11月5-7日,西峰-庆阳-合水-正宁。

三、实习仪器与试剂:1.实习仪器设备:土壤养分速测箱、土壤标本盒等。

2.使用的试剂及药品: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习内容:陇东地区七种土壤剖面观察。

(一)土壤剖面的设置和挖掘土壤剖面点的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应选在一个地形部位的中心典型地段,使其能反映所研究的土壤的性态。

土壤剖面要挖成长1.5米,宽0.8米,深1.5米,(盐渍化土壤要挖到地下水,山区挖到基岩)。

过意要使观察面阳,对面要修成阶梯状,以便上下观察方便。

挖出的土堆于两则。

观察面上方不要堆土,亦不要在上面走动,保持土壤的自然状态。

土壤剖面的挖掘和格式见图。

(二)土壤剖面的观察和记载对土壤剖面观察之前,要在观察面上用小刀修一毛面,光观察土体构造,然后观察土壤的性态。

土体构造即土壤剖面中各种土层,组合的总称。

观察记载土体分几层及其各层的厚度,此外要特别注意土层中有无障碍层次,及其位置和厚度。

另外在冲积质上要注意土壤质地层次及其排列。

实习三植物营养大实验(测土配方施肥及植物营养诊断)(15天)一、实习要求: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观察肥料效应、营养诊断、总结施肥结果。

二、实习内容: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土、据需肥量配方施肥、观察肥料效应、营养诊断、总结施肥结果。

1.测土测定黑垆土速效N、P、K含量。

2.确定施肥量。

据小麦需肥量配方施肥。

3.观察肥料效应、营养诊断4.总结施肥结果。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9月15-21日、10月7日、12月20-26日,西峰。

四、实习仪器与试剂:1.实习仪器设备:定氮仪、721分光光度计、火烟光度计、有机质浓度仪、计算器、农具、日光温室等。

2.使用的试剂及药品:0.80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mol/L硫酸亚铁溶液、邻啡罗啉指示剂、浓硫酸(比重1.84,化学纯);1.2mol/l的NaOH溶液、2% 硼酸溶液、0.01mol/lHCl标准溶液、碱性甘油;0.5mol/l碳酸氢钠溶液、硫酸钼锑贮存液、钼锑抗混合显色剂、磷标准溶液、无磷活性炭;1mol/L中性醋酸铵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钾(K)标准溶液。

实习四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一、目的与要求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方向和测量岩层的产状。

二、主要内容1.观察与了解地质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用地质罗盘在地形图上定点;3.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三、仪器用品地质罗盘仪、地形图、记录本等。

四、地质罗盘仪的构造地质罗盘仪的外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八边形。

主要构件有:磁针、顶针、制动器、方位刻度盘、水准气泡、倾斜仪(桃形针)、底盘等。

方位刻度盘的刻度从00—3600,按逆时针方向刻制,东与西位置和实际相反。

刻度盘上的N表示北(为00),E表示东(为900),S表示南(为1800),W表示西(为2700)。

方位刻度盘的内圈有倾角刻度盘,刻度盘上与东西线(E—W)一致的为00,与南北线一致的为900。

五、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1.测量方向盘用罗盘测量任一目标的方向时,永远以00(即N方向)对准目标,使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读磁针北端所指方位刻度盘上的数字,即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记录时,除记方位角值外,还要冠以所处象限名称,如SW2300,其中2300是方位角,SW是象限称呼。

2.在地形图上定点(1)利用地形地物:如果所在地点地面有明显地形地物标志(如房屋、塔、山头、三角架、河沟、桥梁或道路拐弯处等),可利用该点的标志物在地形图上找到其位置。

(2)利用交会法:如果所在地点地面附近无明显地形地物标志,则可以利用罗盘仪测定不在同一方位上的2—3个目标物的方位角,然后在地形图上通过所测的2—3个目标物作出2—3条方位线,其交点即为所求地点。

3.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1)测量走向:将罗盘的长边与岩层面贴触,并使罗盘放水平(水准气泡居中),此时罗盘长边(或S—N)与岩层的交线即为走向线,磁针(无论南针或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走向。

(2)测量倾向:把罗盘的N极指向岩层的倾斜方向,同时使罗盘的短边(或与东西方向平行的边)与层面接触,气泡居中,罗盘放水平,此时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角。

(3)测量倾角:将罗盘长边或与南北方向平行的边与走向垂直,并贴紧层面,此时桃形指针在倾角刻度盘上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角。

写法:∠350。

其中350是倾角角度,是∠倾角符号。

表示走向和倾角都用方位角,但走向有两个指向,可用两个方位数值(南会和北会所指数值)来表示,如NE450—SW2250。

倾向只有一个指向,只用一个方位数值表示,如SE1350。

倾向与走向方位角之差为900。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只要测量和记录岩层的倾向和倾角即可,写法如SE1350∠350,因为走向与倾向相差900(夹角),如果知道了倾向,加减900就是走向度数了。

例如,1350+900=SW2250,或1350-900=NE450。

如果要将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者标在图上时,写的符号是∠300,长线方向表示走向,短线表示倾向(SE1350),数字代表倾角。

实习五喀斯特地貌观察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实习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初步掌握喀斯特地貌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航片判读的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选择典型地段,野地外实地观察喀斯特地貌类型特征;室内解释航空像片判读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征。

三、原理方法喀斯特地貌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和改造后所形成的地貌类型。

可溶性岩石在世界上广泛分布,面积达5200万km2,约占全球总面积的10.2%。

喀斯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喀斯特地貌景观奇特,是优良的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常常埋藏有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但喀斯特地区存在地表水缺乏,水库容易渗漏,常发生地陷等问题,要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

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意义重大。

喀斯特地貌观察包括以下几方面:1.岩性和构造主要观察石灰岩的岩性,确定石灰岩的类型、成分、结构等特征;测量石灰岩的节理,了解节理的疏密、大小、分布及延伸方向。

还要查明石灰岩岩层与不可溶岩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石灰岩的厚度、产状和构造形态。

2.地下水循环测量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动,了解地下水水平流动带的流动方向;观察地下水出口的类型、位置、高程、水量、数目及其分布特征;测量地下河的流量、流速、流向、补给源和流动途径,确定地下河的出口。

3.喀斯特地貌形态喀斯特地貌调查可采用填图的方法,详细描述和测量各种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如石芽石林、峰林石山的形态、高度、分布,喀斯特漏斗的规模、密度、发育位置,以及落水洞的位置、溶蚀洼地的形态等等,并将其标示在地形图上,作为基本资料。

4.溶洞与溶洞堆积溶洞调查必须配备专业探洞、测洞装备,如罗盘、经纬仪、测距仪、电筒、绳索等,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测绘溶洞的平面图和枞剖面图,观察记录洞穴中石笋、石钟乳、石幔等各种堆积地貌形态及分布,注意洞壁有无古人类的绘画、文字等文明遗迹。

洞穴堆积物经过埋藏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旧石器等,且多被钙质胶结,质地较坚硬。

洞穴堆积物研究一般得开挖沉积层剖面,对其岩性、结构、化石等进行描述和分析,测定沉积物的形成年龄,推断洞穴的发育演变过程。

对上述几方面喀斯特地貌观察获得的基本资料,要加以分析、综合,并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降雨、温度、湿度、植被的类型及其覆盖率等,判断是否有利于其喀斯特的发育,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确定喀斯特地貌所处的发育阶段及发育前景。

在此基础上,对喀斯特地区的开发利用提出科学的建议。

四、课堂实习解译航空像片(图2-1),判断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分析、推断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有关条件。

图2-1喀斯特地貌航空像片实习六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实习进一步认识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主要类型特征;初步掌握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的野外调查观察方法和解译航空像片的方法。

二、主要内容选择典型地区野外观察风蚀地貌、风积地貌、黄土地貌的地貌形态,组成物质,收集实习地区的气候资料,分析各类地貌形成的原因。

三、原理方法1.风成地貌观察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面积风成砂的地区,是荒漠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

全世界沙漠总面积约700万km2。

沙漠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基岩裸露,物理风化强烈,风沙活动盛行,形成各种风成地貌形态。

沙漠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巨大的山间盆地里,以及干燥剥蚀的高原上。

风成地貌的调查,以收集研究区的气候气象资料为基础,包括年降水量、年降水过程,暴雨特征,年蒸发量,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主要风向、风速等。

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方面:(1)风蚀地貌观察调查风蚀地貌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如形态、岩性等。

观察风蚀洞穴的方位、直径、深度、密度、分布高度等。

观察风蚀柱、风蚀城的形态、分布和岩性。

观察形成雅丹地貌的沉积物性质,雅丹地貌的分布、高度、长轴方向、风蚀洼地和风蚀沟的深度、方向等。

(2)风积地貌观察观察和测量沙丘剖面,沙丘组合形态,测量沙丘的高度、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坡度,沙垄的起伏、延伸方向,结合航片分析确定沙丘的类型。

根据气候气象资料,分析沙丘形成的气候气象条件,沙的来源、移动的方向和速度。

通过观察现代沙丘与古沙丘的叠覆关系,沙丘所埋没的古迹、古墓、古文物分析,以及查阅有关历史文献,来推断沙丘的形成年代、移动途径和移动速度,提出改造意见。

2.黄土地貌观察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

在世界上,黄土主要分布于北半球较干燥的中纬地区,如西欧莱茵河流域、东欧平原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中上游经及我国西北、华北等地,面积约1300万km2,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