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融合为抓手0001

合集下载

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体系和管理体系标准的整合方法

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体系和管理体系标准的整合方法

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标准化体系和管理体系标准的整合方法摘要。

围绕企业标准化建设,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目前很多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其中,以gb/t15496、gb/t15497、gb/t15498为代表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和以iso9001、iso14001等标准为代表的管理认证体系是当前企业进行标准化战略实施的主流。

充分利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将上述标准实现整合,无论从内容、形式和效果上实现统一,才是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的长效之道。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整合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产物,是人类生产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

各个企业建立的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补充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业绩和效率,是适用现代化管理的一种工作方式。

企业标准化体系应用的标准是gb/t15496-2003、gb/t15497-2003、gb/t15498-2003和gb/t19273-2003。

很多的企业,在积极推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同时,开始将管理标准体系也就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12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并取得了相应的认证证书,也取得了很好的管理优化提升和绩效的提高。

企业标准化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之间有没有联系。

如果有是否可以整合为一套管理体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体系。

管理是一种要求,不是特定的一种工作方法,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核心是管理要求,管理标准体系的核心也是管理要求,所以从管理的要求出发两者应该是相通的,是完全可以整合为一套管理体系,以减少管理的层次以及文件的层次。

在gb/t15496、gb/t15497和gb/t15498三项标准的前言中,都声明考虑了和gb/t19001、gb/t24001、gb/t28001标准的要求,并且把三个管理体系标准都列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特别是gb/t15498标准的前言中声明还考虑了gb/t19004标准的要求,并同样在规范性文件中对gb/t19004标准加以引用。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发布时间:2021-06-25T14:46:12.02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5期作者:简煜容[导读]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简煜容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430074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在构建这两个系统的过程中,很多公司认为应该从质量的角度来讨论标准,标准化系统和商业实践都是质量的系统。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两者融合前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快了资金、人才、信息等多种资源的融合。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管理体制是企业增强实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

当前,多个管理体系并存,不断进行不同体系的建立与认证,企业内部形成了臃肿不堪的繁杂体系。

在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标准体系间存在着自相矛盾和不协调的现象,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

为阐明标准体系与质量体系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标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既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又是相互联系的。

1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和主体是技术标准生产中企业最关心的是产品质量,组织生产,依靠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出产品。

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要求、生产工艺要求、产品标准要求、产品检验技术要求、环境安全技术要求、能源技术与配套生产设计技术要求等,可以看出技术标准是其主要支撑。

作为产品实现的主要保证,技术标准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其它标准都应以技术标准为中心,为技术标准服务。

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和主体是技术标准。

2管理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支撑产品加工精细,对各种分工协作要求更高。

各个生产部门配合不好,生产秩序就会走向混乱,生产表现为工人不积极主动,各岗位之间推诿责任,内部分工不明确等,使得由先进技术标准所带来的技术优势大大削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整合

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整合
2 o 1 5 ( 4 ) 总 第 1 2 0 3
往薜技 术 协 作 信 息
管理科 学
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 系的整合
迟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无论 是管 理 体系 的 建立 、实施 和保 G B / T 2 8 ( X ) I 标 准规定 建立的质 量手册 或管 的要 求相重 复 , 又 出现 了两套 或两套 以上 持, 还 是企 业 标准 体系 的 建立 、 实施 和 保 理手 册 , 程 序 文件 , 是 管理 标准 的 一种 形 的类 同文件 。 持, 其主要 目的是 完全一致 的 , 即: 提高企 式 。也就是说 , 在 建立企业管理标准 之际 , 归根 结 底 , 这 种模 式 的整 合 , 难 以达 业的管理 水平 , 提高 企业产 品和服 务的质 必须按照三项管理体系标准的规定建立 到减 少文件 的层次和 数量 , 提高 体系 运行 量, 增 进企 业 绩效 , 增强 企业 的核 心 竞争 各 自的形 成文 件的管 理体系 , 并将 相应 的 效率的 目 的 。 力 。管理 体系标 准也好 , 企业 标准 体系 的 手册 、程 序文 件 纳入 企 业管 理 标 准体 系 ( 二) 以管理 体 系形式 为 主体 的整 合 标 准 也好 , 其核 心 都是 管理 要 求 , 而 且在 中。甚至要把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拆分 模 式 备 标准条 款的规 定上存 在着许 多相 同 、 相 成职业健 康管理 体系和 安全管 理体 系 , 再 这种模式是在企业已建立质量 、 环 近、 相似之处 。因为 , 为 了减化 、 减少文件 , 分别建 立管理 手册和程 序文件 , 纳 入企 业 境 、 职业健 康安全 管理体 系或三 标一体 化 避免重复 或不统 一 , 减少理解 和操 作上 的 管理标准 体系 中 。从实 质上 讲 , 以其 作为 主体整 合企 这 种 以企 管理体 系的 基础上 , 麻烦, 有必要将 管理 体系与企 业标 准体系 业标准体 系形 式为主 的整合模 式 , 并不 能 业标准体系 。即将企业标准体 系的某些要 整合 成一套管理体系 。 说 成是体 系 间的整合 , 只 能说是一 种简 单 求或文件整合到管理体系中, 将企业标准 整 合的可行性 的融合 , 而且存在 着一些弊病 。 体系建 设的成 果充实到 管理 体系 中 , 形 成 G B / T 1 9 O O l 一 2 0 0 8《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l l 从G B / T 1 5 4 9 8所列 的管理标准类型 两大 体 系的 互补 , 减少 重 复性 文件 , 形 成 求》是最 其本 、最通 用的 管理体 系标 准 , 来看 , 诸如 : 方针 目标 管 理 , 合 同管 理 , 人 套更 为完 整 的协 调一 致 的企 业管 理 体 G B / T 2 4 0 0 1 — 2 ∞4 《 环 境管理体 系 要 求及使 力资源管 理 , 设计 、 开发 与创新 管理 , 采 购 系文件 , 这也正是笔者推荐 的整合模式 。 用指 南》 和G B / T 2 8 0 0 1 — 2 0 1 l 《 职 业健康安全 管理 , 生产管 理 , 设 备与 基础设 施管 理 , 测 三、 整合要点 管理 体系 要求》均 明确声 明将 G B / T 1 9 ∞l 量 、 检验 、 试 验管理 , 包装、 搬运 、 贮存管理 , ( 一) 编 写格 式 标 准作为 规范性 引用文件 , 三个 标准 所采 信 息 ( 含文件、 记录 ) 管 理 等管 理标 准 , 都 管 理体系程 序文件 编格 式一般 为 : 目 用 的管理 方法相 同 ,对类似 的管 理事项 , 在 管理体 系中体现 ,不仅 体现在 手册 中 , 适用范 围 ) ; 职责 ; 工 作程 序 ; 相关文 件 的( 其管理思 路也相同 。 虽然涉 及的管理领域 而且大多数都形成了独立的程序文件。既 ( 或称支持性 文件 ) ; 记录 。企业标 准体 系 不同, 但存在着许多 类似 的条款 。此外 , 三 或是按 照 G B / T 1 . 1 — 2 0 0 0 B / T 1 5 4 9 8 标准 ( 建立三项 管理 标 准 编 写 格 式 则 要 求 参 照 G 个 标 准都 强调 了 与其 他管 理 体系 的 相容 体 系 标准 管理 体 系 , 并 将 手册 、 程 序 文件 《 标 准化工作导 则 第 十部分 : 标准 的结构 性和协 调性 。 上述 的理由 , 构成 了将 质量 、 纳 入企 业 管理 标 准 ) 的规 定编 写 , 即范 围 、 规 范性 的要求, 或者 说 按 照 和编 写规则 》 环境 、 职 业健康 安全三个 管理体 系整 合成 这 种模式 进行所谓 的整 合 , 相 同的内容都 引用文 件 ; 职责; 管理活 动的 内容和 方法 ; 三标 一体化 管理体 系的基础 , 而且在 一些 会 出现两 套以上 的文件 , 附录 。两者 的编 写格 式大 同 不仅 文件 层次和 报告和 记录 ; 企业 中已实施 , 收到 了良好效果 。 无 需完 全拘 泥于 某 一种 形 式 , 关 键 数 量 大大 增加 ,而且 会 因编 制 人员 的不 小 异 , 同样 , G B / T 1 5 4 9 6 — 2 0 0 3《 企业 标准 体 同 , 对标 准理 解的不 同 , 出现相 互不协 调 、 是应覆盖条标准 的要求 。 系 技术标 准》 、 G B / T 1 5 4 9 7 — 2 ∞3 《 企业 标准 不 一致之 处 ,为热 行人 员增添 了麻烦 , 不 ( 二) 文件 名 称 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 G B / T 1 5 4 9 8 — 2 0 0 3 { 企 利 于运 行 。 除质量手 册或管理 手册 ( 三 标一 体化 业标准体 系 管 理标准和 工作标准体系 》 都 外, 管理 体系 将 二层 文 件称 之 2 . 为 了提高 企 业管 理 的有 效性 和效 管理 体 系 ) 把G B / T l 9 。 0 l 、 G T 2 4 0 o l 、 G B / T 2 8 ∞l 标 准 率 , 各种 管理 体系 间的整合 已成为 发展趋 为程序 文件 , 企业标 准体 系则称 之为 管理 作 为规范性 引用文件 , 在 其前言 中 即声 明 势 。对于 已建立 质量 、 环境 、 职灶健康安全 标准 。按 2 0 1 5 版I S 0 9 0 0 l 标 准的规定 , 取 统一 称之 为信息 化 考虑 了管理体 系标准 的要 求 , 以便企 业在 三 标一体化 管理体 系的企 业而 言 , 为了迎 消了程 序文件 的称谓 , 建 立和 实施 企 业标 准体 系 时能 够 更好 地 合 G B / T 1 5 4 9 8标准 的要求 ,再将 已整合好 文件 , 程序 文 件也 好 , 管 理标 准 也好 都 属 而且以往 也是将 程序 文件 与这 些管 理体系相结 合 ,其管理 目的 、 管 的三标一 体化管 理体系 拆分开 来 , 岂不是 于信 息化文 件 , 作为企业标准 出现 。G B / T 1 5 4 9 8之 6 3 2条 _ 理思 路 、 管理方 法与要 求也都与 管理 体系 走 了回头路 。 标准 名称 除 采用 “ 管 类 同。特别是 G B / T 1 5 4 9 8 标 准要求建立的 3 对 于尚未 建立质量 、 环境、 职业健 康 款对 命 名 的规 定是 , 以外 , 也可 采用 管 理活 动 的主 题 各项 管 理标 准 更是 与管 理 体系 要 求建 立 安 全 管理 体系 或 三标 一体 化 管理 体 系 的 理标 准 ” 程序 ” 、 “ 控制” 、 “ 办 法” 、 “ 制度 ” 等 的组 的文 件类 同 , 工作标 准要 求的职 责权 限则 企业 而言 , 按照 G B / T I 5 4 9 8 标准 的要求 , 还 与 “ 对于 整合后 的二层 文件 可以 与管理 体系要 示的职 责 、 权限类 同 。这 些 要 分别建 立质量 、 环境 、 职 业健 康 、 安全管 合 。所 以说 , 类 同的因素 , 构 成了三标 一体化 管理 体系 理 体 系 , 并将 其 手册 、 程 序文 件纳 入 企 业 灵活 的命名 。但 是 , 考虑 到管理 体 系认 证 与 企业 标准 体 系 整合成 一 套 管理 体系 的 管 理标准 体系 。如 此一 来 , 验收 、 确 认 是不 同 看 似一 个企 业 和企 业 标准 体 系检 查 、 基础 , 也 就是 说 , 将 管 理体 系 与企 业标 准 标 准体系 ,实际上 要包 含多个 管理 体系 、 可将 其命名 为 “ 程序 文件 ( 管 的审核 人员 , 体系相整合 完全可行 。 多 个 内容 相同 的文件 ( 程序 文件与 管理标 理标准 ) ” 。 总之, 管理体 系与企 业标准 体系 的整 二、 整合模式 准 类同 ) 。 合 , 有利于 企业 中各个机构 和 岗位理清 企 整合模式 有两种 , 一 是以企 业标 准体 4 对于 企业 工 作标 准 体系 而言 , 也存 系形 式为主体 的整合 模式 , 二是 以管 理体 在着 类似的重复 问题 。按管理体系标准 的 业总 的宗 旨和方向 ; 有利 于各 管理标 准在 系形式为 主的整合模式 。 要求 , 企 业 在建 立管 理 体 系时 , 已规 定 了 企 业的 各个 方 面得 到最 快 速有 效 的识 别 ( 一) 以 企 业 标 准 体 系 形 式 为 主 体 的 备 岗位 的职责和 权限 ( 包括 工作 内容和 要 和实施 ;有利 于理清 备 岗位 之 间的接 口 , 有 利于 整 合 模 式 求) 又与 G B / T 1 5 4 9 8 标 准的 8 . 4 . ��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研究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研究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研究一、引言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并探讨持续改进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概述1.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各项防护措施,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2.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通过制定、实施和改进质量方针和程序,保证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1. 体系结构融合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结构。

这种融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冗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 流程相互交叉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流程相互交叉,在实际操作中实现协同作用。

例如,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隐患排查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识别可以一并进行,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3. 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进行共享。

这有助于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持续改进在融合中的作用1. 数据分析与改进通过持续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的数据驱动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

2. 员工参与与培训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建立起员工参与管理的氛围。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使他们成为持续改进的关键参与者。

3. 领导层承诺领导层的承诺对于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提供资源支持和激励机制,推动持续改进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融合。

五、结论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持续改进的实施。

管理制度的融合范文

管理制度的融合范文

管理制度的融合范文管理制度的融合一、引言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运营和生产的规范化,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组织协调和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绩效。

然而,在一个企业内部,通常会有多个管理制度同时存在,这些制度各自独立,难以协同工作,使得企业管理体系的运作面临许多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管理制度的融合便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管理制度的融合的意义、现状和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管理制度的融合。

二、管理制度融合的意义1. 实现资源整合不同的管理制度往往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和职能,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生产资源等。

管理制度的融合可以促使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和不足。

2. 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制度融合可以消除制度之间的冲突和重复,减少决策的错误和混乱,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制度融合,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组织协作和资源配置,达到快速决策和响应市场需求的目标。

3. 优化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融合可以促使企业形成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统一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三、管理制度融合的现状现实中,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不同的管理制度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和职能,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和权力。

制度融合需要跨越这些利益和权力的边界,需求对不同部门和职能进行协商和合作。

其次,制度融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和整合,编制新的综合制度。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有足够的资源和决策的支持。

最后,制度融合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制度融合可能引发员工的不适应和抵触,需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和培训计划来缓解员工的焦虑和困惑。

四、管理制度融合的方式1. 企业文化转型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和宣传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引导员工的思维和行为。

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融合推进的思考—以浙江中烟为例

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融合推进的思考—以浙江中烟为例

企业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融合推进的思考—以浙江中烟为例摘要:企业在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会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合企业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不仅会增加员工工作量带来浪费,更会造成企业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实际工作的彼此脱节,因此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如何整合并加以融合推进,是标准化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浙江中烟标准化和管理体系建设融合推进的经验为思考,为各企业在推进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标准体系质量管理融合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结合,同步推进、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是提升管理效率和企业治理效能的有力手段。

浙江中烟自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之初,便与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同步策划、同步推进,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以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系统、规范、高效的企业管理基础平台。

一、浙江中烟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融合推进的做法浙江中烟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融合推进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同步”,即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同步优化和同步信息化。

(一)同步建设1、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构建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的运行是一个系统过程,企业标准必须与企业系统的运行要求相适应。

通过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全面梳理,系统策划,突出重点,构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使企业管理系统达到最佳配置,协调企业的各层次、各部门、各专业、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关联,保证各相关方的连接和配合的科学行、合理性。

2、运用“过程方法”,优化主要业务流程。

浙江中烟探索和建立了市场驱动型管理模式,以清晰的职能配置、顺畅的流程接口、高效的业务运转、快速的信息传递为目标,突出重点,对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和技术研发“四大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识别其运行管理要求、技术要求,确定过程运行和控制的准则和规范。

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企业标准,形成了“五个滚动”的“四大中心”协同运行系统。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体系与管理体系标准的融合分析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体系与管理体系标准的融合分析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体系与管理体系标准的融合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前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大产业机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动经济机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为此,我国于2007年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2008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9年印发了关于《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

桂林市于2009年批准成为我国开展服务业标准化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并根据桂林城市特色,以旅游业作为示范,带动并促进全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

1.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中的问题笔者在参与桂林市旅游服务业组织标准化试点工作实践中发现: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业组织如:桂林市象山景区、桂林市旅游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旅游股份公司漓江游船分公司在推进服务业组织标准化试点工作之前已将管理体系即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GB/T 24001-2004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2012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相应的认证证书,并对管理的优化提升和服务绩效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试点企业一旦要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就势必要按照GB/T24421系列标准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标准体系。

这使得组织的管理者对这两套标准体系感到很困惑,不知从何入手。

导致许多服务业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GB/T 24421系列标准为主要依据重新建立了一套标准体系,摒弃了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在新的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产生了许多问题,如:生搬硬套GB/T24421,使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与实际脱节,形成两张皮,导致形式主义;以标准代替制度,使得标准名存实亡,影响了服务业标准化作用的发挥;重标准制定轻标准实施及改进,大大降低了服务标准的成效。

浅谈如何实施各管理体系的融合

浅谈如何实施各管理体系的融合

浅谈如何实施各管理体系的融合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各种管理体系被广泛应用,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

这些管理体系通常是相互独立的,各自有着自己的准则和要求,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需要将这些管理体系进行融合,以提高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本文将浅谈如何实施各管理体系的融合,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实施措施。

1. 确定融合目标和需求在实施管理体系的融合之前,首先要明确融合的目标和需求。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需要融合这些管理体系?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否需要针对不同的管理体系制定不同的融合方案?这些问题的明确回答是确保融合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2. 分析各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准则在实施管理体系融合之前,我们需要对各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准则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比较各管理体系之间的异同,明确各管理体系之间的交集点和重叠部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制定融合方案,确保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能够得到充分考虑。

3. 制定融合方案根据对各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准则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融合方案。

融合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融合目标和需求的明确描述;•各管理体系融合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融合后的管理体系结构和关键流程的设计;•融合后的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

制定融合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实施融合方案在融合方案制定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开始实施融合工作。

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各部门和团队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培训和意识提高: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融合工作的理解和参与度;•逐步推进:根据融合方案的时间安排,逐步推进各项融合工作,确保每一步都得到妥善处理。

5. 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融合工作的实施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我们需要对融合后的管理体系进行绩效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融合后的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和升级。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的融合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的融合

个 执 行业 务 的人 员都 能 够对 客 户信 息进 行 查询 ,建立 查询 通 道 ,
拓 宽查 询 客户 资源 的 渠道 ,利用信 息 技术 对 潜在 客 户进 行挖 掘 和探 索 ,每 一 个客 户都 有相 对 应 的业 务信 息 。第 三就 是 要定 制客 户 信息 分 析系 统 ,通 过 了解 客户 的信 息 ,对 客 户信 息进 行 分析 ,有 专 业 的 信 息 技术 系统 对每 一 个客 户 的信 息进 行 分析 和研 究 ,分 析 客户 信 息
四 结论
综 上 所述 ,我 国的 金融 行业 发 展越 来 越迅 速 ,银 行 的发 腮 需要 通 过优 化 客户 关 系 管理 。我 国 的银 行行 业 之 间的 竞争 越 来越 激 烈 , 所 以商 业 银行 需 要在 应 用客 户 关系 管理 时要 找对 方法 ,实施 : 正确 的
对 策 ,保 证 自己 的银 行 内部 存 在 与 客 户 关 系 管理 相符 合 的 经 营 理 从 而 找到 适合 他 们 的金融 业 务 品种 ,同时对 于 较特 殊 的客 户 ,银 行 念 ,要 制定 完备 的 相 关客户 的信息 与 金融 产 品系 统 ,帮 助 挑选 适 俞 要 根据 客户 的需 求制 定一套 体 系。 他 们 的相 关 金 融产 品 ,将 客户 的 利益 最大 化 。 另外 ,银 行 的 经营 理

管理 体 系 之 间的 共 同点 联 系起 来 ,通 过 更好 地 明确 各 单 位( 部 门) 以
“ 持续改进 ”, 组 织体 系 绩 效 的 持 续 改进 伴 随 总 体 业 绩 的 持 续 改
化 。建 立银 行 专有 的客 户 资源 系统 ,设 立 银行 客 户 后 台服务 器 ,每 售 ,增 强销售 手段 ,打造优 质 的销售 团 队。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与“三标”管理体系的融合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与“三标”管理体系的融合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与“三标”管理体系的融合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了各种资源如资金、人员、信息的交融。

国内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管理体系是企业增强自身实力、进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强有力手段。

在多个管理体系并存的今天,不停地进行不同体系的建立和认证,企业内形成一个臃肿、不堪重负的繁杂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内部各体系之间自成孤岛、互不协调,不能够有效发挥企业标准体系的功能。

法约尔认为组织应遵循统一领导的原则,彼得•圣吉提出应从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企业内多体系整合是必然的趋势。

本文对企业标准体系与“三标”管理体系的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融合1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企业标准体系是根据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和GB/T 19273系列国家标准要求,构建涵盖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标准有机联系的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

在企业营运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产品(物)、管理(事)、员工(人),针对产品(物)制定技术标准,针对管理(事)制定管理标准,针对员工(人)制定工作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其结构见图1。

1.1 技术标准是主体企业在生产中最关注的是产品质量,以产品的生产技术为依托,组织生产,产出产品。

从生产的各环节,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设备的要求、生产工艺的要求、产品标准的要求、产品检验技术要求、配套生产设计的环境安全、能源技术、生产安全技术等可以发现技术标准是其中的主要支持。

技术标准是实现产品的主要保障,反映了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其他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

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与主体。

图1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2. 管理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支撑生产过程精细化,各项分工协作要求更高。

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

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

理论纵横 ·218·中国周刊2020.05No.238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张木生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城市发展事业部 湖南 株洲 412001摘要:对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同时提出了一些能够更好处理二者关系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企业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融合一、前言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在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时,又提出了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如何才能处理好标准体系和质量体系之间的关系,对于两个体系发展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升总体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

企业在发展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以上发展目标的前提。

但是,许多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并不能将两个体系进行完美的结合,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二者在工作过程中各行其是,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这就需要企业花费更多的精力,然而也获得不了更好的情况。

二、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异同点2.1相同点目的相同。

企业标准体系是按照企业标准,按照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有机体,以技术标准作为基本方式与管理标准作为核心内容,以工作的标准作为基本保障,所有标准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在企业当中,许多工作内容都会重复发生,例如产品设计以及文件的编辑等,这些重复发生的活动也是企业标准化对象,标准化的对象可以分为物和事两大类。

设想企业标准化管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要求,运用标准化的方式,将企业生产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内容,用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准则,在实践过程中加以使用。

而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体内容,管理标准除了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之外,还能够保证技术操作的标准性。

做好“三标”管理与行为规范体系的融合,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

做好“三标”管理与行为规范体系的融合,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

做好“三标”管理与行为规范体系的融合,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作者:吴锡源来源:《商业文化》2012年第03期摘要:“管理上水平”是“卷烟上水平”的一个重要保障和组成部分,是当前烟草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

如何有机地将烟草企业各管理子系统融合到统一的企业管理平台之中,增强协调,明确目标,凝聚合力,成为行业企业为之努力的方向。

本文从“三标”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出发,阐述了当前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两者融合的迫切性及如何融合等相关问题,试图对整合烟草企业各项管理系统作一个尝试与探索,希望能为行业企业基础管理上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三标”管理体系;行为规范体系;融合;管理上水平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54-01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明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

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就是要大力推进“管理上水平”。

会议不仅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更为如何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实现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作为一个管理课题摆在了行业企业的面前。

作为行业行为规范建设试点单位,浙江中烟在以往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力开展了行为规范的提炼与宣贯工作。

在整个行为规范建设过程中,笔者结合浙江中烟实际,针对如何使行为规范体系与“三标”管理体系融合的课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和关系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以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标准要求为核心,持续追求卓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梳理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建立过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程序,因此“三标”管理体系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上最直接和最明显的成效就是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它是企业管理中带有强制性的硬要求硬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与“四标管理体系”的整合

企业“标准体系”与“四标管理体系”的整合

企业“标准体系”与“四标管理体系”的整合摘要:为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在标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启动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工作,即“标准体系”与“四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的整合,目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子系统,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等专业管理体系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在企业内形成,用一套体系支持全方位管理,并有效运行的单一集约化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四标认证、标准化为保障企业持续科学发展,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管理体系的科学完善,以及在企业精益化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要始终把标准化建设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启动“标准体系”与“四标管理体系”整合工作,旨在建立一套能够覆盖企业整体、实现企业管理系统整体优化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上下联动认识是前提,队伍是关键,企业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的认识和信心至关重要。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全力实施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建立覆盖企业的“两层四级”组织机构,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管控。

“两层”指领导层和工作层;其中领导层包括标准化委员会和标准化工作小组两级领导层;工作层包括三大标准专业委员会和标准化工作小组办公室两级工作层,合称为“四级”。

标准化工作人员每年以厂级行政公文的形式进行调整和明确;企业标准化委员会主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兼标准化工作小组长由企业总法律顾问担任,不仅可以保证标准化工作的组织落实,更加强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合规性、合法性。

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将培训工作贯穿其中,在全员培训,营造氛围,激发潜能,强势启动的同时,更要注重标准化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富有经验、具有资质、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企业标准化管理骨干队伍。

明确的方针,量化的目标,是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建设的宗旨和方向。

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思考

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思考

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思考发布时间:2021-09-14T07:04:07.41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6期作者:毕昌水[导读]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体验。

淮南市标准化研究院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品质消费需要自然成为企业的价值导向。

在高质量发展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对质量的要求。

企业往往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以求实现高质量目标。

本文通过对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关系的梳理,分析了两者的内涵特点即存在的联系,探讨通过以多种方法,尤其是发挥质量导向和标准创新手段,推动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实现企业高水平管理和效益型发展。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融合;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体验。

质量因素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导向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现代企业往往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的方法形成综合管理模式。

但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也普遍面临着多体系管理难以水乳交融问题,管理效率低下、协调效应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本文结合企业在现代管理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需求,重点叙述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系,探讨体系融合的必要性和方法论。

通过以企业标准体系为基础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等多体系融合,从而使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档升级,更加具有竞争力。

一、企业标准体系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在此不再赘述。

新版GB/T 15496按照产品实现标准体系、基础保障标准体系和岗位标准体系分类,涵盖企业内部管理、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售后保障等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规范和支持全过程运行的基础工作。

特别强调的是,由于企业的质量理念和目标受到企业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的影响,并且“质量”概念外延到产品和服务体验、顾客和相关方满意等方面,因此,质量管理体系不是某种狭义的、孤立的体系,而是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质量管理七项原则建立的与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有机体。

用企业标准体系整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用企业标准体系整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管理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二者关系的分析,得出可以用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编号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分类管理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分类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1 前言目前,我们企业已经取得了包括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ASME 认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生产许可证等多项认证。

每取得一项认证,都要形成一套体系文件,结果出现了“文山会海”的现象。

各体系文件有时相互重复、矛盾,一旦工作中发生问题,不知以哪个文件为准,导致有关部门相互推脱责任,工作效率低。

为了简化企业的管理工作,使企业的管理更清晰、透明、高效,本文提出用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编号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分类管理。

2 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由标准组成的系统。

企业标准体系囊括了企业方方面面的要求,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它有多种存在形式: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组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技术依据。

2.2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经营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等与技术标准相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制定的标准。

2.3 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对每个具体的工作(或操作)岗位做出规定。

包括操作说明、经济责任制、岗位说明书、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制、工作守则等。

3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对所有影响产品提供的质量活动进行策划、评审、验证、确认、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包括:a) 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质量手册;b)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质量计划;c) 阐明要求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规范;d) 阐明推荐的方法或建议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指南;e) 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的文件,这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f) 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记录。

企业标准体系与各类管理体系整合路径研究

企业标准体系与各类管理体系整合路径研究

企业标准体系与各类管理体系整合路径研究摘要: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将有利于企业理顺关系,整合各种标准体系对企业的要求。

本文从企业标准化的概述入手,通过分析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提出了企业标准体系与各类管理体系整合的路径和方式,明确企业各类管理体系的整合是运用标准化原理“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成功典范。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各类管理体系;整合一、企业标准化概述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评定和分析改进。

这些活动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

“企业标准化”并不等同于“企业标准”或“标准化”。

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标准化是企业内部人们对企业从“无序状态”发展成“有序状态”所做的努力,它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同时,企业标准化把标准化的范围限定在企业内部,并将具体的工作内容放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

这需要企业标准化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本企业的特点,以寻求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标准化工作方法和要求,从而使企业的标准化更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

二、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企业标准体系就是将企业内的各项标准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的要求进行整合,最终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标准运行体系,它也是企业标准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科学合理的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应在企业标准化方针的指导下形成,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满足企业的标准化目标;应充分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因此,一般企业标准体系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1)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包括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及企业标准化现状进行分析,形成企业标准体系构建规划、标准化方针、目标,识别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标准的要求;(2)产品实现标准体系是企业为满足顾客需求所执行的,规范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3)基础保障标准体系是企业为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序开展所执行的,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4)岗位标准体系是企业为实现基础保障标准体系和产品实现标准体系有效落地所执行的,以岗位作业为组成要素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5)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评价与改进,是对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最有效的检验,它能发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持续改进。

以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对标管理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以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对标管理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谢 谢!
项)
机具管理 设备管理
船舶、车辆、特种 设备管理
标牌、设备控制异 常、异动、材料
作业过程管理
两票、特殊作业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应急演 练
安全体系建设管理标准已按照OHSAS18001建立,共建立47项标准,计划按照 ISO45001-2018标准修订,并于2018年底通过认证。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
三、风场检修方式
——对标分析
120 故障次数, 变桨电池测试
请求, 99 100 故障次数, 桨距角1,2,3跟
随故障 , 83
80
X月份故障统计次数
60
40
故障次数故, 2障00次32数自, 3检09程02 变流器
20
序3转速报故警障(2故,通2障8讯次DI数)故报,统,障警320轴7次,9210数2驱1 故变,动931障流0器度0次器3故限1数1障故位变, 障开3,桨机01次关08系舱3数触3故偏1,发轴1障差7,刹101次超的05车3数限0压故,,风51力障出02向0故次风3与0障数口故液,,温制1障压700度柜次站03超U数18P限故发S, 11,障电电3报60次机池1警0数故6(故机,障硬障3舱0,件次95控0D数3I)过变, 5,温流040,器246
以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抓手 加强对标管理 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风电运维交流会汇报材料
前言
临港海上风电场二期总装机容量100.8MW,由申能新能源和华能 新能源合资建设,安装28台3.6MW上海电气双馈型风电机组,风电场升 压站于 2016年6月15日倒送电成功,所有风机于2016年11月底并网发 电。从2017年全年来看,安全生产情况稳定,全年发电量3亿多度,超 额完成全年发电指标。由于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较少,在海上风电运维 管理上可借鉴的经验较少,临港海上风电在生产管理上立足实际进行了 有益探索。

标准化管理体系及三基融合合力

标准化管理体系及三基融合合力

标准化管理体系及三基融合合力
四、考核兑现
(3)上级部门检查中分管专业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被取消、降低标准化等级 的,考核责任部室月度“三基”评价得分20分,并取消季度标准化奖励,由事 业部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对责任部室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项约谈。
(4)牵头业务部室依据事业部《安全生产标准化停工停产标准》,每季度 至少完成2起本系统范围内标准化停工停产指标,未完成考核责任部室季度末 月综合评价得分10分。
标准化管理体系及三基融合合力
五、业务保安,失责追责,增强专业主动履职能力:
要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哪壶不开提哪壶”、 “踩脚后跟”的原则,严格履行牵头监管责任,突出过程监督,动态评价煤 矿各系统对标创建和达标保持状况,从现场问题倒推专业部室业务保安责任, 实行定期通报,奖优罚劣,进一步强化各专业部室标准化“责任田”意识。
标准化管理体系及三基融合合力
四、考核兑现
(1)排名奖励 每季度对直属直管前六名的煤矿进行奖励,设定人均奖励基数,奖励金 额=奖励基数×原煤生产总人数(以季度末人力资源部统计数为准)。
名次






奖励基数(元)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标准化管理体系及三基融合合力
四、考核兑现
(2)样板奖励 每半年对所有生产煤矿开展一次“样板工程”评选(即:样板采煤工作 面、样板掘进工作面、样板机电硐室、样板抽放打钻现场、样板变化管控工 程),获得“样板工程”煤矿每个奖励50万元,奖励全额分配至相关区队。 注:如整合煤矿获得“样板工程”,具体奖励分配至资源整合主体,由 主体公司进行奖励兑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王伟

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王伟

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王伟发布时间:2021-09-13T08:06:19.21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6期作者:王伟[导读] 现阶段铝企业基本上已经建立起了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监督及落实环节存在问题,需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有效融合起来,才能在铝企业内部营造和谐、安全的生产环境。

广西德保百矿铝业有限公司摘要:现阶段铝企业基本上已经建立起了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监督及落实环节存在问题,需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有效融合起来,才能在铝企业内部营造和谐、安全的生产环境。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管理体系;融合安全第一是铝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铝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从思想上加强重视,从行动上给予支持,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

本文就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

1 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状(1)安全生产标准框架基本形成。

在现行的危险品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通用的行业技术规范,包含了安全生产特点、技术要求、生产状况要求等内容。

同时也具有铝企业的行业特点,帮助铝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这一框架为铝企业开展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2)安全生产标准落实情况不理想。

在整个行业不断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个别铝企业却铤而走险,利用监管不到位的漏洞,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标准。

虽然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利润,但是一旦被相关部门查处,将会面临经济和声誉上的双重损失,企业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职工健康,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 推进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策略(1)咨询专业机构,指导安全生产标准建设。

采用标准化的咨询和管理,对铝企业进行咨询和指导,应按照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达标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推进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融合
科学构建企业标准体系全面创建行业示范企业
—市局(公司)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在国家局科教司、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局领导、指导和关心下,在行业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局(公司)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并根据行业标准《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与要求》所确立的原则、路径、内容和要求,结合管理实际,确立了标准化工作“1234”工程,全面推进市局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市局标准化工作简要回顾及取得成效
(一)“ 1234”工程推进烟草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经江苏省局推荐,我局有幸成为《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与要求》行业标准的承担和试点单位之一,于2012年4月全
面启动了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下设专卖、营销、物流、安全、企管五个分标委,确立了标准化“1234”工程,即“确定一条思路、把握两个关键、解决三大难题、形成四项成果”,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建立了市局(公司)企业标准体系,并于2013年8月正式发布了覆盖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标准508项;同时在推行标准体系过程中又遇到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如何融合的难题,我局于2014年1月又启动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一体化运行的创新课题,同年6月结题,并在我局
物流中心、专卖和财务等部门试点,同年8月请第三方对运行效果进
行评估,9 月起全面推行;2014 年9 月经江苏省局推荐,我局通过国家局组织标准化示范企业专家组答辩;2014年11 月通过国家局组织标准化示范企业现场认定。

具体工作如下:
1、确定一条思路。

按照行业标准《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与要求》及试点要求,结合烟草特点,确定了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总体思路:以现代零售终端建设为服务品牌特点、扁平化机构设置为组织方式、服务保障信息系统为监控平台、企业标准体系为评价依据,企业文化为引领,构建具有现代管理特征的烟草标准化管理模式。

2、把握两个关键。

通过理清目标与流程、确定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方法等工作,始终把握好目标始于流程、落于岗位两个关键,突出目标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3、解决三大难题。

通过企业标准有效地协调红头文件、制
度、体系文件之间关系,解决了体系文件与各类文件有机融合的难题;通过识别流程,在流程的输出端建立目标并将目标要求转化成各类操作性准则,解决了商业企业质量目标难以制定和测量的难题;通过研制企业标准整合集成各类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解决各类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的难题。

4、取得四项成果。

一是思路创新,将标准化基本原则、要
求、内容和方法与烟草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烟草特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思路;二是过程创新,以往建设管理体系均依靠咨询师,本次标准体系建设是按照行业标准《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
构成与要求》给出逻辑链由自己推导而成;三是组织创新,本次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所有工作均出于员工之手;四是成果创新,共研制了508 项企业标准,明确了职责、顺畅了流程、清楚了目标,即告诉员工如何“正确地做事” ,同时及时吸取创新成果。

(二)标准化工作取得主要成效
1、经国家局批准两项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即《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烟草商业企业车辆安全管理规范》成为行业标准,并获得市政府标准研制贡献奖;参与了《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与要求》、《烟草商业企业企业标准化建设指南》等行业标准研制。

2、2012年分别获“江苏省用户满意明星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 称号;2013年获“江苏省质量管理小组优秀企业”称号。

3、在2014年行业12项对标指标中我局有9 项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三项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工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等指标处于领先水平。

二、推行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难点及对策
(一)主要难点
1999 年我局就开始导入质量管理体系,2006 年导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尽管在实际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两张皮” 现象,但大家对其要求、方法、记录等比较熟悉,如果不科学融合企业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不仅会增加员工工作量带来浪费,更会造成企
业标准体系、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三张皮”现象,因此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如何整合,是标准化工作的最大难题。

(二)主要对策
我们用半年时间,以创新手段推进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具体思路:一是在设计企业标准体系时,就充分考虑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关需求,为两者融合准备条件;二是企业标准体系研制的路径为融合其他管理体系留有接口,并从四个方面来保证两者有机融合:一是研制企业标准地图,理清两者逻辑关系;二是研制《标准化工作导则》,确定两者融合原则、方法;三是研制《管理手册》,确定两者融合的路径和内容;四是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展现两者融合的载体。

至此,烟草标准化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初步构建了企业标准体系。

三、烟草企业标准体系架构和主要内容(一)《方针目标管理工作规范》。

该标准主要明确了方针目标管理的范围、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方针及目标、管理方针及目标、管理职责、策划、目标的分解、目标的落实、目标的动态监视与评价、目标的诊断和再策划、目标的测量方法、目标的考核及结果兑现、材料的整理归档、目标测量及评价等方面内容和工作,用以指导如何围绕方针目标,选取相对应的企业标准组成管理体系,即“ P”的过程。

(二)《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

该标准主要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目的、范围、要求、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编制、标准文本管理、企业标准实施、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评
价、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企业标准体系的改进、评价后改进、评审后改进等方面内容和工作,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标准,是企业标准体系的基础性标准。

(三)《管理手册》。

该标准主要明确了管理体系建设与企业标准体系融合的目的、路径、范围、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服务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内容,即借用企业标准的形式、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要求,将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有机融合,为推进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融合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与实践。

(四)《企业标准地图》。

即《企业标准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照表》,通过此表的研制,也充分证明企业标准体系是管理体系的基础、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的平台,我们也将此作为企业标准体系表,象一张化学元素表,新研制的标准或应修订的标准必须符合此表的逻辑关系,表中的空白处也是我们标准研制的创新之处。

(五)《企业标准》。

前面四个标准是我们推行标准化的基础
标准,企业标准地图是建立烟草企业标准体系的逻辑图,我局用三年时间,共完成了508 个企业标准研制,包括238 个管理标准、23个技术标准、247个工作标准、331张流程图,这标志着覆盖全系统所有单位、部门、业务、管理活动的企业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四、推行标准化工作主要体会
(—)领导重视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

企业标准是为在企业内获得最佳秩序,这种秩序必须符合行业
和企业发展要求,需领导定位;在标准协商过程中遇到的争议需要领导决策;标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需要领导持续推动;标准体系建设所需的组织、资源、技术、协调等,均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因此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是领导重视。

(二)全员参与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

在以往的管理体系建设中,均以咨询师为主导的“复制”方式进行,最后结果就是告诉员工如何做台账。

本次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吸取贯标教训,所有工作均由员工自己完成,出自员工之手的各类规则,自然会获得员工的认同,同时也为后续推进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责任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前提。

企业标准体系是以需求为关注点,将需求分配到部门和岗位则为职责,即工作标准;为履行职责或实现职能必须建立流程、推导目标、配置资源和保持输出结果,从而为研制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奠定基础,因此明确责任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前提。

(四)培养习惯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

研制和执行标准,首先要改变员工对处理业务的主观思维,逐步培养员工处理业务的依据必须有明确出处,业务处理应符合流程要求,评价处理效果应有明确、唯一的标准,过程应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 ,因此企业标准体系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员工良好工作习惯。

(五)营造氛围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保障。

在标准研制中,
通过专家培训、撰写标准人员培训,组织标准研讨会、共同研制标准等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位员工参与到标准体系建设中来,这是建好企业标准体系一个重要的保证。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将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向兄弟单位学习好的经验,加快推进企业标准体系信息化工作,并用精益理念推进企业标准体系持续改进,为实践“三大课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