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通过对台湾地区区域经济总体特征、静态格局、动态格局的分析,本文认为台湾本土区域经济差异有待缩小,内部一体化程度有待提升,应加强次区域合作发展,促进台中都市圈、台南都市圈、高雄都市圈的形成,以增强台湾经济的内生基础。

关键词:台湾;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1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遇到严重挑战,此后又随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而逐渐复苏,众多学者从外部环境、产业、对外贸易等视角对台湾经济复苏的因素、台湾经济未来发展的挑战与趋势进行了剖析[1-10],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综观既有研究,尚未有研究对台湾内部的空间经济不平衡进行分析。空间经济不平衡现象是区域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在发达国家内部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同样存在,这种空间不平衡现象是当代诸多争论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地理学则试图揭开这种空间不平衡发展之谜[11],其核心问题是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集聚现象[12]。基于此,本研究拟利用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台湾内部的经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以期提供理解台湾经济的内生视角。

2研究数据与方法

2.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是福建省相望,全省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基于经济发展情况与数据获取难易程度的考虑,本研究选取台湾本岛内的19个县市以及位于澎湖列岛的澎湖县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采用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编撰的《统计年鉴》,由于数据获取原因本研究对台湾地区2011年和2012年各县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此外,本研究所采用的行政区空间数据则是笔者根据维基百科中文网提供

的资料自绘。

2.2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如GDP )和区域政区空间数据为基础,结合数据分析软件(如Excel )和地理空间分析软件(如ArcGIS )进行经济地理空间格局分析。本研究认为经济地理空间格局分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区域经济的总体特征分析、区域经济的静态格局分析、区域经济的动态格局分析。

区域经济的总体特征包括区域各空间单元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和相关程度。既然区域差异是经济地理空间格局分析的核心起点,那么区域各空间单元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是一项必须回答的基础问题,本文拟利用区域差异系数计算方法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

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地理事物或属性在空间分布上互为相关,因此区域内各空间单元经济发展必然不是独立的,因此有必要探索

图1 本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各空间单元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程度,本文利用ESDA方法下的全局莫兰指数计算区域各空间单元经济属性的整体相关性。

静态格局分析主要是经济冷热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不仅体现在程度上,还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经济冷热区分析即回答区域内经济热值(高值)与经济冷值(低值)是如何在区域内分布的。本文结合区域静态数据,利用专题地图分析方法、空间插值分析方法计算经济冷热区。

动态格局分析主要是增长冷热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不仅体现为静态结果的差异,还体现为动态过程的差异。动态格局分析即是对区域各空间单元的增长差异情况的分析,与静态格局分析类似,动态格局分析不仅回答增长热区与增长冷区是如何在区域内分布的,即增长冷热区分析;与静态格局分析类似,本文结合区域动态数据,利用专题地图分析方法、空间插值分析方法计算增长冷热区。

2.3研究方法

(1)差异系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分析

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标准差系数、变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沃尔夫森指数、泰尔(锡尔)指数等,本文选择常用的标准差系数和变异系数进行台湾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判断。

(1.1)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系数用于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水平。计算方式如下:

S=√∑(Y i−Y̅)2 n

i=1

n

其中,Y i代表第i个空间单元的属性值,Y̅代表区域所有空间单元的属性平均值,n是区域空间单元的个数。S值越大表明区域空间单元整体的绝对差异越大。

(1.2)变差(变异)系数

标准差系数用于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水平。计算方式如下:

CV=S

=

1

∑(Y i−Y̅)2

n

i=1

n

其中变量的含义与式(1)一致。CV值越大表明区域空间单元整体的相对差异越大。

(2)全局莫兰指数——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程度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是反映区域内各空间单元整体相关程度的手段,常通过ESDA 方法下的Moran's I 指数和Geary's C 指数反映。

① Moran's I 指数计算方法和含义如下:

Moran ′s I =∑∑w ij n j−1n i−1(x i −x̅)(x j −x̅)

s 2∑∑w ij n j−1n i−1

式中:I 为全局Moran 指数,x i 、x j 分别为区域i 、j 的属性值,x̅为区域的

平均值;W ij 为空间权重矩阵,用于定义空间单元的相互邻接关系,相邻为1,不

相邻为0;n 为研究单元总数;S 2=∑(x i−x ̅)

2n n i=1。同时,采用常用的标准化统计量

Z 来对Moran's I 进行统计检验,计算方法如下:Z(I)= ,其中E(I)为期

望值,Var(I)为变异数。 当Moran's I 指数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区域整体存在正面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属性值高(或低)的空间单元在区域内显著集聚;当Moran's I 指数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区域整体存在负面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区域内的空间单元与相邻单元存在显著的差异,相似属性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是分散的;当Moran's I 指数值为0时,区域各空间单元呈独立的随机分布,不具有相关性。

(3)专题地图分析方法

通过ArcGIS 等地理空间分析软件将区域各空间单元的同一经济属性如GDP 、人均GDP 等与包含空间边界等空间属性的空间数据连接,利用ArcGIS 下的符号系统功能和分类功能,以合适类型的专题地图的方式对区域经济属性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表达,再根据专题地图对该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解读,得到相应的区域经济冷热分区。

(4)空间插值分析法

插值分析法的本质是为了改变属性以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表达造成的区域属性空间不连续的缺陷,以属性和空间单元形状为变量按一定的规则对属性在空间上的重分布进行计算模拟,实现属性在区域内的连续表达,进一步明晰区域经济地理空间格局。插值分析法可分为确定性插值法和非确定性插值法(本文选择克里金插值法)。确定性插值法是基于信息点之间的相似程度或者整个曲面的光滑性来创建一个拟合曲面。克里金插值法是利用样本点的统计规律,使样本点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