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

合集下载

老年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要坚持抗抑郁药物治疗?

老年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要坚持抗抑郁药物治疗?

老年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要坚持抗抑郁药物治疗?
目前,抗抑郁药物是缓解和控制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很多老年人在对药物应用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比如认为抗抑郁药物一旦服用,很长时间就很难戒掉,服用抗抑郁药物会上瘾,会使人思想和情感麻木,长期服用还会改变人格;也有患者只要症状好转就自行对药物进行减量,症状加重就加量;部分患者认为如果今天漏服药了,明天可以再补上一次;还有的患者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认为心情不好可以依靠时间或自我调节改善;另外也有患者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怀疑药物的有效性,而不愿意服药治疗等。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需要一段时期的维持治疗,目的在于预防抑郁症状复发。

很多研究提示,老年抑郁症患者两年内都有明显的复发危险。

建议首次发作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症状消失后至少应维持用药6个月以上,而复发患者至少应维持用药12个月以上。

对于首次发作的重症患者及多次复发患者应无限期应用抗抑郁药维持治疗。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详述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详述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详述
良好的心态、积极开朗的情绪是长寿的一大因素。

而对于老年来讲,更应该维持乐观开朗的好心情,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可是临床上的一种疾病——老年抑郁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此病的表现症状也比较明显,下面就一起看看广州协佳医院的专家张可斌对于老年期抑郁症症状的讲述,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抑郁症是老年期较多见的精神疾患。

首次发病的老年抑郁症多见于50~60岁,80岁以后较少发生。

必须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能治愈的疾病,80%以上的病人对各种治疗有效。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老年期抑郁症表现常不典型,未被识别而未能得到治疗。

从心里研究所得到的资料分析:大约有50%的抑郁症病人能得到诊断,其中一半以上接受了正确的治疗。

其明显症状首先是表现的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出汗、皮肤冷热、口干、口苦、厌食、腹部不适、喉部堵塞、乏力,体重减轻以致明显消瘦等,去医院内科诊治时,常被误认为其他疾病或“老”了的表现。

再则一般人认为去精神科看病,简直是耻辱或是侮辱,讳疾忌医。

老年一方面对躯体疾病可精神挫折的耐受力减退,另一方面遭受各种各样心理刺激的机会增多,如老伴亡故、子女分居、地位改变、经济困窘、疾病缠身等,都会加重老年的孤独、寂寞、无用、无助之感,称为心情沮丧抑郁的根源。

有家族史者,患病几率为一般人的10~30倍。

血缘越近,发病的几率越高。

为了保证老年人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预防老年抑郁症是很重要的。

在工作之余,作为儿女的应该长陪伴老年身边,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周末或者假期带领老年出去游玩或者旅行,对预防老年抑郁症是很有帮助的。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一概述老年抑郁症是指年龄在55或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狭义的也可以是指首次起病年龄在55或60岁之上的抑郁症患者,无论是哪一种,都有着诸多老年期的特点。

在临床上常见为轻度抑郁,但危害性不容忽视,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等严重后果。

二病因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生化和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并相互交织,对抑郁的发生均有明显影响。

三临床表现典型抑郁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言语活动减少等。

老年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常不太典型,与青壮年期患者存在一些差别,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不适的主诉较为多见。

1.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患者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既往有的兴趣爱好也变得没意思,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甚至会感到绝望,对前途无比的失望,无助与无用感明显,自责自罪。

半数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有焦虑和激越,紧张担心、坐立不安,有时躯体性焦虑会完全掩盖抑郁症状。

2.思维迟缓抑郁症患者思维联想缓慢,反应迟钝。

自觉“脑子比以前明显的不好使了”。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功能(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损害的表现,比较明显的为记忆力下降,需与老年期痴呆相鉴别。

痴呆多为不可逆的,而抑郁则可随着情感症状的改善会有所改善,预后较好。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可表现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说话(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

总是感到精力不够,全身乏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

不但既往对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4.自杀观念和行为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其他年龄组患者大得多,尤其抑郁与躯体疾病共病的情况下,自杀的成功率较高。

老年期抑郁症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老年期抑郁症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建立健康生活 习惯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充足睡眠: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充足 的睡眠对预防抑郁症至关重要。 戒烟、限制酒精和药物使用:长期酗酒 和滥用药物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起居有常:建立良好的作息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
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出现长期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 趣等抑郁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专业帮助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等有 效手段。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Βιβλιοθήκη 老年期抑郁症 预防和措施PPT
课件
目录 介绍 食物和饮食 心理健康保持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寻求专业帮助
介绍
介绍
老年期抑郁症是指发生在65岁 及以上老年人群中的抑郁症状 和疾病。
预防和措施是帮助老年人保持 身心健康,预防和减轻抑郁症 的发生。
食物和饮食
食物和饮食
饮食平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富含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控制咖啡因和糖的摄入:过量摄入咖啡 因和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食物和饮食
饮食规律:保持定时进餐,避 免过度饥饿或饱腹。
心理健康保持
心理健康保持
定期锻炼:每周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可 以帮助释放压力和焦虑。 社交活动:参加社区活动、与朋友和家 人保持联系,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心理健康保持
学习新技能:不断学习和挑战 自己可以提高心理韧性和积极 心态。

老年人抑郁症的评估与干预

老年人抑郁症的评估与干预
心理教育
提供关于抑郁症的信息和教育,帮助老年人理解自己的症 状,学习应对策略,并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
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可以改善抑郁症 状。老年人使用抗抑郁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抗焦虑药物
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可用于缓解焦虑症状。然而,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其他副作 用,因此应谨慎使用。
04 干预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与方法
评估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老年抑郁量表(GDS)等标 准化量表,结合临床症状、生活 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
在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期间, 定期对老年人进行量表评估,记 录症状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
评估结果分析
症状改善
通过比较干预前后量表评分,分析老 年人抑郁症症状的改善程度,如情绪 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
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03
针对老年人抑郁症,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干预措施,可
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目前关于老年人抑郁症的研究样本多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 一特定人群,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
评估工具的标准化
目前老年人抑郁症的评估工具尚未实现标准化,未来需要 进一步完善评估工具,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节大脑神经递质平衡。
康复训练
参加康复训练课程,如瑜伽、 太极等轻度运动,以提高身体
素质和心理健康。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家庭关爱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 持,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共同应 对抑郁症。
社会资源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老年抑郁症是指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一种常见心理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心理护理是管理患者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抑郁症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患者面临着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自卑和孤独等。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其合并症的发生。

传统的心理护理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调整其消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支持性心理治疗则主要关注患者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支持,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一些新的心理护理方法也在逐渐应用到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

心理干预研究表明,通过鼓励老年人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可以减轻其抑郁症状。

心理护理还包括家庭支持和社区支持等,以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护理服务。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还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

一些研究着重探讨了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和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

结论显示,这些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持。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还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社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容量较小、研究设计不一致等。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和最佳实践方法,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老年人抑郁症一般指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年老人群体中的抑郁症。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综合措施。

药物治疗是老年人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抑郁症状。

但是,在老年人中使用抗抑郁药物需要谨慎。

由于老年人身体的代谢和药物清除能力下降,药物的剂量、药物选择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都需要仔细考虑,以避免药物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心理治疗也是老年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通过认知重建、行为疗法和支持性治疗等方法来调整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减轻抑郁症状。

认知重建的目的是通过帮助老年人识别和改变消极、自责的思维模式,来提高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行为疗法主要针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整,通过增加有益的、积极的活动来改善他们的情绪。

支持性治疗主要通过倾听和对话的方式,帮助老年人减轻痛苦和焦虑,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掌控感。

社会支持也是老年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环节。

老年人常常面临社交孤立、亲人丧失或搬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加重他们的抑郁症状。

因此,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老年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社会支持包括家庭关怀、朋友陪伴、社区活动和老年人照料中心等。

这些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实质性支持和心理支持,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社交网络,增加社交活动,减轻抑郁症状。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还可以辅助其他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如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定期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增强身体的活力和免疫力。

营养饮食也是老年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心理功能。

总之,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老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老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老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1、治疗老人抑郁症之户外活动多到户外活动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这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助于培养老年人抑郁症患者的兴趣,缓解抑郁。

经常锻炼。

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增进安宁幸福意识,松弛精神,提高精力,缓解和预防抑郁。

2、治疗老人抑郁症之多交朋友老年人抑郁症患者以利他主义精神给人以帮助,是治疗精神抑郁的良好方式。

与人隔绝、离群索居是老年人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所以人际交往是老年人抑郁症自我痊愈的重要因素。

3、治疗老人抑郁症之中医按摩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

具体操作为:取仰卧位,身体放松,自然呼吸,以拇指或食指对膻中穴点揉,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最佳。

每点揉一分钟,再用手指顺肋间隙由里向外梳理胸肋半分钟,交替进行,每次操作10~15分钟,每天2~3次,但饱食时要慎用此法。

简单的按摩减压法,操作如下:将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劳宫穴,再把左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闭上眼睛,排除心中所有杂念,两手指尖用力按压两分钟。

另外,按摩“身柱”和“肩井”两个穴位。

“身柱”位于背部第三胸椎下方,为了使颈、背伸直。

指压时挺胸,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采用同样的要领指压后颈根和肩膀中央的“肩井”,它能除去肩部的紧张,从而通过身体放松,来达到使时刻紧绷的精神放松的目的。

1、心理社会因素:这在抑郁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生活中的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是长期持续存在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体验越久,其患上疾病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不良的生活事件、巨大的生活压力等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出现的。

2、遗传因素:据调查显示,若是我们和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会越高。

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症,则孩子患该病的机会增加10%-13%;如果孪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郁症,那么另一个人在一生中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70%。

3、人格特征:如果是具有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好强、悲观、自信心低、觉得自己无法控制事情等人格特征的人,就很容易会患上抑郁症。

退休老人需警惕抑郁症

退休老人需警惕抑郁症

退休老人需警惕抑郁症☉莫 鹏老年人退休后,大多在家无所事事,心理落差很大,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而且子女们都忙于工作,大多不在身边陪伴,老人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空虚,久而久之便易形成老年抑郁症。

但大多数老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有抑郁症,更不会主动去医院就医。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火箭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教授说,老年抑郁症不可小觑,如果不管不顾,有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高血压等身体疾病。

因此,作为子女,一定要高度警惕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积极做好相关预防工作,确保老人安度晚年。

老年人抑郁症比例远高于年轻人有研究调查表明,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年轻人。

有些老人患严重的抑郁症后,由于没有及时就医或做好预防工作,自杀身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么,老年抑郁症有哪些表现呢?研究显示,有以下5个或以上症状的,基本可以判断老年人已经患上了抑郁症:1.看另一个人时,脸上毫无表情,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2.看到别人唱歌、跳舞、庆祝时,不仅不会感到快乐和兴奋,反而会让自己想起悲伤的事情,所以会逃避甚至反感这些娱乐活动。

3.整日情绪低落、苦闷忧伤,常因回忆过去不好的事情而谴责自己,并伴有心烦、脾气急躁、易激怒等。

4.失眠、心事重重,夜晚难以入睡,严重者会彻夜难眠,早上很早便醒来。

5.对做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注意力很不集中。

而且在面对问题时无法作出自己的决定,当面临一些重大事情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惊慌失措,希望有人为自己作出抉择。

6.不喜欢运动锻炼,也很少出门,大多时间都是自己呆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静静地站着、坐着、躺着,也不主动与人交流,常会表现出一副很疲惫的样子。

7.常伴有躯体不适感,如头痛、四肢酸痛、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胸闷等,但体格检查并无明显异常指标。

8.有些患者有疑病倾向,约三分之一的以疑病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

疑病内容大多涉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且有自杀倾向。

严重抑郁应及时就医治疗其实,老人患有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肯承认,也不肯主动就医。

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区别?

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区别?

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区别?
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痴呆症的起病、发展都较为缓慢。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像年幼的孩子,不像老年抑郁症的抑郁状态会持续较久。

老年抑郁症患者有时似乎会表现出智能上的障碍,但这种障碍是暂时性、部分性的,每次的智能检查结果都不相同,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老年抑郁症患者不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脑CT检查结果也没有阳性发现,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情况则相反,他们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与体征,不少患者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者"小中风"的病史,脑部CT检查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或(和)脑梗塞的表现。

使用了抗抑郁药物后,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开始康复,恢复到病前自如的神态,而抗抑郁药物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起不到任何作用。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1. 引言1.1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老年抑郁症是指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的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持续的忧郁、消沉、心情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等症状。

老年抑郁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对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变得愈发迫切。

目前国内外对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包括现有研究概况、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干预措施、护理实践案例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归纳,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的研究不仅关乎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帮助,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正文2.1 现有研究概况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对于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断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大量老年人群体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者们发现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特点和表现与其他年龄段的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进一步的心理护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研究者们通过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层面的研究,逐渐揭示了老年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复杂机制,这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基础。

针对老年抑郁症的心理诊断工具和评估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优化。

各种心理测试工具的应用使得对老年抑郁症的诊断更加准确和科学,同时也为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老年抑郁症临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个体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等。

有研究指出,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时,心理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一致,但在预防和治疗重度抑郁症时,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效果更显著。

目前在精神专科以及综合性医院都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并由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开展针对患者病情的相应心理治疗。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五种。

(1)精神动力学治疗。

精神动力学治疗的基本特点为正视存在的问题。

该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内省能力,帮助患者自我识别内心冲突的根源,治疗其长期存在的空虚感和自我评价过低。

精神动力学治疗适用于有一定领悟能力和自己有治疗要求的患者。

(2)认知治疗。

抑郁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异常,对自己、对前途、对世界持一种负性认识。

认知疗法的目的在于矫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降低抑郁症复发的危险率。

单一药物治疗若只有部分疗效或依从性较差,在抑郁发作的间歇期社会功能恢复较慢,则很可能伴有人格障碍,结合认知疗法可能减轻或消除患者长期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同时也能减少或避免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正确对待应激事件,逐步达到临床康复。

(3)行为疗法。

关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近年来主张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相互结合,即认知行为治疗(CBT),具体包括暴露疗法、认知重建、社交技能训练等,治疗的核心是应用强化原则,矫正病态的认知行为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着重发展个体的学习能力和行为应对技巧。

患者可运用获得的认知行为模式来应付生活事件,预防抑郁复发,保持已获得的疗效。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合理的奖赏机制、行为演练、行为反馈、布置家庭作业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自信心,提升其社交技能。

(4)家庭婚姻治疗。

婚姻和家庭关系不和睦是抑郁症产生或持续存在的因素之一。

婚姻冲突的夫妻间存在不良的认知行为,缺乏对负性行为的耐受能力,相互之间的情感表达及交流存在障碍。

老人抑郁症前期症状

老人抑郁症前期症状

老人抑郁症前期症状文章目录*一、老人抑郁症前期症状*二、老人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三、老人抑郁症治疗期间的禁忌老人抑郁症前期症状老年忧郁症正在老年人群中蔓延,这一心理疾病严重危害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如能尽早识别老年早期忧郁症症状,将有效的降低其对老年人的身心伤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年抑郁症的早期症状: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

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

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

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

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

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

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5.病人呈显着、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5、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6、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7、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老人抑郁症的治疗原则1、加强心理疏导为了更好地度过晚年,避免孤独、寂寞,老人尽可能和儿女们住在一起。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
四、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并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脑CT检查也无阳性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不少病人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小中风”的病史,脑CT检查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或(和)脑梗塞的表现。
五、用了抗抑郁药物后,老年期抑郁症病人会病去体愈,恢复病前谈笑风生、谈吐自如的神态;而对于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来讲,抗抑郁药物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当然,有部分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现抑郁症状,颇像“老年期抑郁症”,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才露出老年性痴呆的“庐山真面目”。对此尤需警惕。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老年抑郁症是较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是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之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严格而狭义的老年抑郁症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系统ICD-10、DSM-IV和我国的CCMD-3均未将老年抑郁列为独立诊断类别。有人认为老年抑郁症可能就是抑郁症的一个特殊亚型,但尚无定论。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患、发病率增加,老年抑郁症作为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应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和注意。
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等。
(1)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放慢、经济收入减少等,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
(2)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年抑郁的常见病因,案例中的两位案主都存在这个问题。
4、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有内疚感;
5、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倾向,据研究,患抑郁症的老人有10%以上会采取自杀行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的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凭借其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选择了10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中男性占55%(55例),女性占45%(45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日,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需要,逐渐调整至20mg/日。

治疗周期为8周。

治疗前,观察者采用老人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简称GDS)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随后每2周评估一次,直至治疗结束。

观察指标为GDS评分。

疗效观察结果显示,经过8周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GDS评分明显下降。

治疗前,患者平均GDS评分为18.6分,治疗结束时,平均GDS评分下降至6.7分。

相对于治疗前,平均GDS评分下降幅度为64.7%。

治疗后,60%的患者(60例)GDS评分低于10分,表明已经脱离抑郁状态。

在本次观察中,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与性别、年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

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只有少数患者(10%)报告了轻微的副作用,如恶心和头晕,但并无严重副作用出现。

艾司西酞普兰对改善睡眠障碍和食欲减退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本次观察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本次观察未设立对照组,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原因对疗效的影响。

其次,治疗周期较短,不能观察到长期的治疗效果。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观察,以进一步验证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

综上所述,本次观察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老年人抑郁症有什么早期表现

老年人抑郁症有什么早期表现

老年人抑郁症有什么早期表现
关于抑郁症,该疾病的发生是没有任何因素限制的,就如在生活中不少的老年人也会患有该疾病,促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对老年抑郁症一定要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

那么就请广州协佳医院的张可斌医生来为您介绍一下。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一、胸部异常症状:包括有胸部憋闷、心慌气短;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二、异常的身体疼痛疼痛:常见的有头痛、腿疼、胸疼、背疼、腹疼及全身疼痛等;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三、出现有失眠、头痛、食欲不振,无故心慌、气短、出汗、日感消瘦、体重下降,以及躯体种种不适感;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四、消化系统异常症状:常见的有厌食、腹部不适、腹胀、便秘等;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五、当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老年人患者在生活中就会出现严重失眠、抑郁、沮丧,发愁,对事物丧失兴趣,不愿与人交往,或总感到对不起别人,对周围缺乏应有的愉快感。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六、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有面红、手抖、出汗、周身乏力等。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七、在生活中有一部分患有老年抑郁症的患者,在患病的早期还有可能会出现焦虑感,即惶惶不可终日,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甚至有大祸临头之感,彻夜不宁。

以上想大家讲解了老年人抑郁症有什么早期表现,倘若患者对这些症状不采取措施治疗和控制,那么就会出现一些更严重的症状,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抑郁症引起重视,趁早期治疗。

老年抑郁症名词解释

老年抑郁症名词解释

老年抑郁症名词解释
老年抑郁症是指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老年抑郁症与年龄相关,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支持系统的减弱等因素有关。

老年抑郁症的特点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和快乐感的丧失、精力减退、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或增加、体重变化、自卑、无助感、自杀意念等。

老年抑郁症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还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增加社会功能障碍和自杀风险。

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和镇静药,可以帮助调整患者的情绪和改善睡眠。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加社会支持和改善自我管理能力。

预防老年抑郁症的措施包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社交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求社会支持和定期体检。

及早发现和治疗老年抑郁症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至
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大众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人类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1950~1990年40年间,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从46.6岁提高到64.7岁。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人所占比例正在高速地增长,1999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

预计2025年我国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可达15%。

经调查发现近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躯体疾病,其中25%的老年人有程度不同的精神障碍。

65岁以上老年人情绪障碍发病率占12%-25%。

目录1 症状体征老年抑郁症与青壮年患者两者之间临床表现有否质的差别,尚无统一意见。

至少本病受老化过程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仍具有一些特点(马辛,1994)。

1.焦虑、抑郁和激越的混合状态老年病人对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很好表达,常用“没有意思,心里难受”或表现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常否认或掩饰心情不佳,甚至强装笑脸。

其亲属及熟人也可能意识不到患有严重情感疾病,而只以为是些躯体的“不舒服”。

见到医生就抓住双手不停地诉说躯体不适,有时躯体焦虑完全掩盖了抑郁。

也有的无故报怨人们对他不好,以致使人无所适从。

2.兴趣索然病人不能体验乐趣是较常见的特点。

病人不但对以往生活的热情和乐趣下降,越来越不愿意参加正常活动,如社交、娱乐,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有的病人能说能笑能娱乐,但就是不能体验出“快乐”。

有的病人经治疗好转会见家属时能流出眼泪时反而体验到“快乐”。

3.精力下降主观上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重者终日卧床事事需人扶持。

老年病人常被误认为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而送到综合医院接受昂贵的医学检查,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4.自我评价低病人对自身的状态评价过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自罪。

5.自杀观念和行为老年人常不明确地表达,如可能说“打一针让我死吧”,却否认有自杀的念头。

老年抑郁症有慢性化趋势,也有不堪忍受抑郁的折磨,自杀念头日趋强烈,以死求解脱。

6.心境昼夜节律改变病人心境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常作为内源性抑郁诊断指征之一,特别是伴有早醒时。

病情轻些的老年人,入睡前感到轻松些,讲“一天可过来了”或能体验到晚上电灯打开后心情平稳些。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Bridges KW,1985) 情绪反应不仅表现在心境上,并且总是伴有机体的某些改变。

患者的躯体主诉主要集中以下几种。

(1)心血管系统:多诉说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胸部憋闷、心前区疼痛、背痛等心脏性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老年病人可为此多次送到急救中心。

(2)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

自诉腹部胀满、胃口不好、反酸水、腹疼、便秘、腹泻、多伴有体重减轻等胃肠功能性紊乱的症状。

口干、便秘也是常见的症状。

个别患者也有出现饥饿感或贪食相反症状,曾遇见1例70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先是出现饥饿感,逐渐加重,最后在看病时也带着馒头、点心等食物,她不停地进食,经过检查躯体无异常体征,到后来慢慢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经过抗焦虑抑郁治疗后病愈。

(3)睡眠障碍:是很多患者到专科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约有80%的病人有睡眠障碍,主要是中段和末段睡眠差。

他们多声称自己入睡困难和噩梦,甚至整夜睡不着觉,服用过多种安眠药物也不起作用,对此感到很痛苦,急切要求医生提供治疗。

而家属所反映的情况却不像患者所说的那样严重,他不是睡不着,而是睡眠较多,就是你从睡眠中把他叫醒,他也不会承认自己睡着了。

典型的是早醒,早晨两三点醒后,即陷入今天如何过的痛苦绝望之中。

因患者睡意不够,反映其对失眠有焦虑情绪之敌。

(4)自主神经系统:有些患者的主诉是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以及感觉异常,如皮肤烧灼感、出汗多、身上有气四处乱串等。

此外,认知功能障碍也是老年抑郁常见的症状。

约有80%的病人有记忆减退的主诉,存在比较明显认知障碍类似痴呆表现的占10%~15%,如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和判断力下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筛选可呈假阳性,其他智力检查也能发现轻至中度异常。

国外作者称此种抑郁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其中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可逆痴呆。

Alexopoulo(1993)对57名符合DSM-Ⅲ-R重症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了3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时伴有假性痴呆表现者,在随访中出现真性痴呆的比率(43%)显著高于单纯抑郁者(12%)(Alexopoulos G,1993)。

值得提示的是,老年期抑郁症与青壮年抑郁症的抑郁情绪,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较突出的表现是焦虑和过分担心,往往把问题看得复杂化。

行为方面表现坐卧不安,搓手顿足,反复以躯体不适纠缠家人或医生。

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检查又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家人对病人就产生了厌烦情绪。

因此,患者觉得患了不治之症,感到家人讨厌自己。

在此基础上怀疑家人为摆脱包袱而伤害自己,患者感到周围的人也都议论自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是暗示自己去死等精神病症状,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疑病妄想。

患者自认为患有严重疾病,受疾病痛苦的折磨,而家庭成员又不理解,这样在抑郁情绪和病理性恶劣心境的基础上,以及妄想体验的影响下产生悲观厌世、无助感、无望感,而发生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

老年期抑郁症自杀行为也与青壮年患者有所不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在自杀前顾虑重重,把自己死后的各种可能结果都面面俱到地考虑好,一旦采取自杀,态度坚决,自杀的成功率一般比青壮年的抑郁症患者要高。

因此,当老年期出现躯体不适感而纠缠不休,又检查不出相应的躯体疾病体征时,应当想到有老年期抑郁症的可能,特别是出现抑郁情绪障碍后,应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

2 用药治疗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老年人胃肠道血流减少但不影响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因老年人脂肪含量增加,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大。

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排泄能力下降,肝功能下降导致合成血浆蛋白减少而使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增加。

此外,老年人药效学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更加敏感,副反应明显增加。

由于常伴有躯体疾病而服用其他药物,老年人使用抗抑郁药物时,各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问题亦应予以重视。

因此,老年病人药物治疗首先考虑的是副反应问题,其次才是疗效问题。

1.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剂(TCA)是脂溶性药物,口服吸收快,约90%与血浆蛋白结合,大部分从尿中排出。

TCA有提高情绪、缓解焦虑、增进食欲、改善睡眠等作用,对各种抑郁状态均有效。

禁忌证是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癫痫、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对TCA过敏者。

TCA有许多副作用,最常见的是抗胆碱作用、心血管副作用及影响心脏的传导。

有报道,老年病人服用三环抗抑郁剂50~100mg/d即可以达到有效浓度。

但初始剂量应从25mg/d开始,第1周剂量不超过50mg/d,以后如果病人能耐受则逐渐加至治疗剂量。

有效剂量6~8周无效再换用其他药物。

TCA的抗胆碱作用有时造成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和记忆减退。

四环类抗抑郁剂马普替林对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较好。

疗效与TCA类药物相似,服法、剂量也相同。

米安色林(Tolvon)为新一代四环类抗抑郁剂,无抗胆碱能作用,也无心血管系统副反应,与抗高血压药也无相互作用。

剂量30~60mg/d。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陆续上市的抗抑郁新药,其抗抑郁效果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副反应主要为5-HT亢进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

而抗胆碱能副反应比三环类抗抑郁剂要小的多。

对老年病人无疑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

因均无镇静作用宜清晨顿服。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SSRI后换用其他三环类抗抑郁剂需间隔较长时间。

2.睡眠剥夺治疗每周剥夺1或2次一夜睡眠,中间可间隔2~3天。

进步后可逐渐延长间隔。

具体作法是病人起床后约40h不睡眠,监督病人到第2天晚上平时上床睡觉时才睡觉。

适应证是中度抑郁,几乎无副反应。

缺点是疗效维持时间较短。

对有诸多禁忌证的老年病人虽显原始,也可一试。

3.电休克治疗电休克疗法(ECT)主要适用于对抗抑郁药无效或因某些原因不能耐受抗抑郁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强烈自杀观念急需很快控制病情。

抑郁发作期每周治疗3次,也可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次数。

对ECT治疗反应良好者可作为维持治疗,每4~6周1次会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常见副反应为遗忘及谵妄(刘宏岩,1995)。

4.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通常需与药物治疗相配合。

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及不良环境所致抑郁可选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明显依赖和回避行为可选用认知和行为治疗。

适应证是轻度抑郁焦虑或重度抑郁恢复期。

5.维持治疗有文献报道,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患者,第1次发病后24个月内的复发率高达70%,发作次数越多缓解期也逐渐缩短。

发病年龄越大,复发次数越多,再次复发的危险性也越高。

大部分研究者主张,对60岁以上第1次起病的抑郁病人,在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1年;若出现复发,则维持治疗2年或更长。

抑郁状态病人的常见护理及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6.暴力行为的危险(1)相关因素:①与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有关,如心境恶劣、消极观念、焦虑、失眠为主的病人。

②与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久治不愈有关,病人痛苦难忍产生无望、无助感。

③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自杀率上升。

④与生活、安全没有保障有关,如独居无人照顾;经济困难,支持系统不得力甚至遭冷落或虐待的病人。

(2)护理措施:①评估病人自杀行为意念的原因和可能的自杀行为方式。

观察其先兆表现,如表情极度痛苦,严重睡眠障碍;口头或文字遗嘱、赠与他人物品财产,收藏药物或自杀工具等。

②遵医嘱为病人治疗处理躯体疾病或不适。

③提供支持性伙伴关系,表示对病人的理解,引导其回顾一生中有成就的事情,以增强生活信心。

④控制病人的生活和治疗环境,如去除危险物品和处理可供其自杀的设施等。

⑤教给病人照顾者了解观察病人自杀观念,行为及护理的方法。

并指出老年人自杀行为多在家中进行,所以病情严重者要住院治疗。

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相关因素:①与精神症状有关,如病人心境恶劣、活动少而食欲下降;或有自责,产生无用感而进食量少或拒食。

②与躯体不适有关,如病人合并躯体疾病,当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改变时,机体摄取热量能力降低。

(2)护理措施:①评估病人饮食习惯和嗜好,必要时制定专用食谱或饮食护理计划。

②依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劝食、喂食、鼻饲及输液,以保证其营养摄入满足机体需要量。

③遵医嘱治疗处理病人躯体疾病和不适。

④告诉病人进食不足、拒食对健康和康复的影响,鼓励病人进食。

教给病人照顾者饮食护理的方法。

8.自理缺陷(1)相关因素:①与精神症状有关,病人精神运动性抑制而进行自理困难,且情绪低落而无心进行个人卫生和修饰。

②与躯体不适或肢体活动受限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