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合集下载

诗词中的理趣

诗词中的理趣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作者于岁暮腊残,漂泊异乡,不得归家,在长江上孤舟扬帆,不觉已到深夜。

这两句是写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时序交替如此之快,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的妙处不在写景,而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一切新事物都在旧事物中孕育成长。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这两句是作者伤春感时之辞。

花的凋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说“无可奈何”,但是春天的消逝,时光的流逝,其中也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然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在此栖息的一对吗?因此说“似曾相识”。

作者在感慨之中似乎也告诉人们某种生活哲理: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过程中仍会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生活中人们总是说上山难下山易,却不知道要走出“万山圈子”,下山之后仍要上山。

此诗写“行人”“下山”时的心理生动有趣,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启示:生活不会一帆风顺,身处顺境时不要放松警惕,更大的困难在等待着你。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表达出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小小的方塘为什么总是那样澄澈明净,就像镜子一样,把飘动的天光云影都清清楚楚地倒映出来?原来是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

生动的比喻道出深刻的道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这两句本是写山西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山环水绕,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然而后人喜爱这两句,其原因在于它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从内容看,这两句本是刘禹锡慨叹身世的愤激之语。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品“趣”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品“趣”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ug.2020No.42020年T月第4期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品“趣-谢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兴义562400)摘要: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然面对且亟需解决的一个难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品味诗词之“趣”,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典诗词中的“趣”,可分为情趣、理趣和博趣三种类型。

品读古典诗词之“趣'',学生不仅能更为全面地感受到古典诗词所具有的审美内涵,还可能对古典诗词产生更加持久的阅读兴趣,成为后续学习一种动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教学;品“趣”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9—0673(2020)04—0075—04Reading"Pleasure"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XIE Dan(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 Guizhou562400) Absrtact:In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ppreciation,how to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s in learning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teachers must face and need to solve.Teaching students to taste the"pleasure"of poetry in lear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The"pleasure"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such as enjoy-ment,fun,and delight.Reading the"pleasure"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readers may not only feel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more comprehensively,but also have a more lasting interest in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which becomes a driving force for subsequent learning.Key Lords:poetry;appreciation;teaching;reading the"pleasure"古典诗词教学的难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趣谈“理趣诗”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趣谈“理趣诗”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趣谈理趣诗趣谈理趣诗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

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旨在惊叹庐山瀑布的神奇壮观,重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来完成的。

西林壁是庐山西林寺的一座墙壁。

苏轼此诗与西林寺并无关系,也是抒发在庐山生发的感慨。

这种感慨并非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夸张庐山瀑布的壮美神秀,而是意在阐述自己由此生发的人生感受:前两句是要告诉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后两句则揭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生活哲理。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首浪漫主义杰作的话,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首充满理趣的哲理诗。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这里要指出的是:诗中的理趣与哲理诗不是同一个概念。

哲理诗主要用来阐发某种人生哲理,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而非描景、叙事和抒情;诗中的理趣只是诗中蕴含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某种领悟,其表现手法并不排除叙事、描景和抒情,甚至主要是叙事或描景抒情。

像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主要叙述诗人隐居中的感受,其中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都蕴有丰厚的人生哲理,且不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和其中含蕴的归隐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老庄忘言之境,即使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类描述,它也意在告诉我们:鸟倦飞而知还,夕阳西下时刻也飞回山峦。

为什么人要眷恋官场之上,滚滚红尘之中,而不知山林之乐呢?但是从整首诗的表达方式来看,他并非一味议论,而是以描叙为主。

古诗鉴赏:理趣之妙

古诗鉴赏:理趣之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理趣之妙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正象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诗歌到了宋代,少了几许山河壮阔的家国情怀,多了一些细微生活的理趣味道。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诗词的理趣,是指诗词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诗词的理趣与哲理诗不同,它仍然通过叙事、描景和抒情来表现。

一、写景咏物诗中的理趣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

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寓理;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

诗人在再现良辰美景时,着意于将自己感悟到的理念,不露痕迹地含蕴其间,诗中谈的是一只画眉鸟的感受,通过山林生活和金笼生活的比较,表达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禁锢人才的憎恶与否定、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此诗与其说是谈画眉鸟的感受,一只鸟的生活选择,倒不如说是诗人据此对人生的感悟,是诗人的人生选择。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诗是抒发作者登上飞来峰上宝塔后的人生感受。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二、生活抒怀中的理趣王安石《午枕》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敧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梦醒时分的感受,以极其清美的诗笔描摹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场景:午梦初醒时的所见、所感、所思。

首句“簟欲流”写竹席花纹清凉如水,次句绘红花枝影映上帘钩的情景。

三、四句写主人公的午梦被“窥人”的小鸟所唤醒,梦境的悠远美妙,由于醒来时美妙梦境已不复存在,诗人所见唯隔水连绵起伏的山峰,于是触发了婉转的、难以言说的清愁。

这首诗对新旧事物的更迭、世事的沧桑变化,富贵荣华的兴废起落有着深刻的见解,其中含蕴着深深的理趣。

古代诗词中的理趣浅析

古代诗词中的理趣浅析

古代诗词中的理趣浅析作者:河北辛集中学曹保顺` 在古代诗词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的。

这些“理趣”诗词,不像玄学家和道学家那样板着面孔说理,而是像盐溶于水,在不知不觉中使人领略到其中的哲理。

在这些诗词中,情与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理与趣达到了交融的境界。

在这些情理交融的“理趣”诗词中,有的是“因形说理”,即凭借具体形象来说明道理,做到理由形出。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诗人回忆当年与弟弟进京应举时路过渑池县,借宿寺庙内,在寺壁题诗的往事。

诗中前四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仕途坎坷,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这样的诗乍一读来并不觉得是说理,但是仔细体会一下,就会感到其中寓有很深刻的道理。

再如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一下,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也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有的是形中见理,即诗人写景抒情,构成意境,本无意于说理,可是恰恰道出了哲理,使景语、情语、理语融为一体。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幽默风趣,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最新谈谈诗歌的“理趣”

最新谈谈诗歌的“理趣”

谈谈诗歌的“理趣”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在琳琅满目的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

比如苏轼著名的七绝《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是它十分生动有趣。

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后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大家所常用的成语典故。

这就是我国古代传统所说富有“理趣”的诗作。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

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

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敝帚稿略》卷二)包恢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

明代的丰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缶音集序》)的话,然而,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而以写一般理论文章的抽象思维方法去写诗,其结果就会象宋代道学家以及受他们影响的某些诗歌一样,成为理学“语录讲义之押韵者”。

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虽以说理为主,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这就要使诗歌中的理和趣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所谓“趣”是针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说的,要求诗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其实井非否定“理”,而是强调仅仅有“理”不能算诗,诗还必须有“趣”。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艺家都认为诗歌贵有“理趣”,而不能坠入“理障”或“理臼”。

所谓“理障”和“理臼”,都是指说理诗中那些违背了艺术特殊规律、丧失了审美特性的作品而言的。

理趣诗的鉴赏

理趣诗的鉴赏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独领风骚的。

所谓理趣诗,是指诗歌中含有一定的哲理。

一些理趣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很小就耳熟能详。

以下谈谈理趣诗的鉴赏途径:一,直陈式说理即通过议论直接阐明一个道理。

例如: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陶渊明《杂诗》这首诗直接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要惜时勤奋。

诗歌直接说理,语言浅显,却寓意深刻。

再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见解独到,直陈做学问、求知识真挚经验,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二,借用修辞说理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把抽象的哲理于形象的修辞表达中。

例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观书有感》这两首诗是以喻说理最成功的作品。

第一首是说:水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活水不断地充实,就能清澈细微地映照出大千世界中不断变幻的天地万物。

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保持充实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认识社会的新事物,适应社会的新发展。

第二首以水涨船行喻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依靠其有利条件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再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杜甫《后游》采用拟人手法,是说山水景胜、花柳姿倩,他们无私心,等待着人们去欣赏,从而引发出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道理;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词中的理趣挖掘+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词中的理趣挖掘+课件
感慨:托物言志,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表达诗人向往和 追求自由生活,对官场中束缚个性、压抑人才这种现象的憎恶与否 定。
任务二.寻觅“掘理”佳径
2、学习“开掘理趣的途径”
①从意象入手:掌握“景”“物”特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②从议论入手:紧扣具有暗示性的关键词句,体味其中的哲思。
任务三.实战演练
任务三.实战演练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给人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外)


任务三.实战演练
东归道中(其二) 赵嘏
未明唤僮仆,江上忆残春。 风雨落花夜,山川驱马人。 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 此日念前事,沧洲情更亲。 [注]沧洲:滨水之地,常指隐士居处。 16.诗人将自己对自然与生命、自我与世俗的思考诉诸笔墨,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①残春之夜,风雨落花,写出艰苦的自然环境下美好生命的短暂易逝(或 隐喻自身满腹才华却屡遭世俗的摧折); ②驱马山川,则写出广阔的自然天地之中自我生命的渺小、孤独与不断劳 碌奔走的艰辛与无奈; ③回望往事,汲汲功名却仍落魄潦草一生,因此诗人以“沧洲情更亲”表 达自己遵循内心归隐山水之志,而摒弃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追求。
鹧鸪天·睡起即事(辛弃疾) 水荇参差动绿波。一池蛇影噤群蛙。因风野鹤饥犹舞,积雨山栀病不花。 名利处,战争多。门前蛮角日干戈。不知更有槐安国,梦觉南柯日未斜。
【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时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的辛弃疾被监察御史王蔺弹劾落职, 闲居铅山带湖十年之久。

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古典诗歌中的“理趣”一、教学目标1、背诵有关的古典诗歌;2、欣赏古典诗歌中的“理趣”所在。

二、教学设计欣赏古典诗歌中的“理趣”,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以讲练结合法为主,灵活地运用其他各种教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在我国琳琅满目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的,闪耀着理性的光芒,至今仍然可以起到启迪生活,指导人生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板书标题)二、当堂背诵苏轼的两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琴诗(宋)苏轼(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若言琴上有琴声,应似飞鸿踏雪泥。

放入匣中何不鸣?泥上偶然留指爪,若言声在指头上,飞鸿哪复计东西?何不于君指上听?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三、欣赏苏轼的两首诗1、第一首这是苏轼写给其弟苏辙的一首和诗。

写的是诗人回忆当年与弟弟进京应举时路过渑池县,借宿寺庙内,在寺庙题诗的往事。

前四句:一个人东奔西走,象什么呢?一只鸿雁。

那鸿雁或是到南方过冬,或是回北方生养,去去来来。

脚爪踏在雪泥之上,无非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转眼它又飞走了;至于留下的痕迹,它哪能记着啊;何况,痕迹很快就会消失的。

这四句形象生动,寄意深远,是带有哲理性的议论。

后四句:应和弟弟诗中的怀旧之情。

当年的老和尚已经死了,只留下埋葬骨灰的新塔;而当年的题诗,也由于墙壁的破损,再也找不着了。

弟弟,你还记得吗?那一年,你我路过崤山,在二陵之间颠簸地走着,不料骑的马累死了,只好改赁了驴子。

那时路长人困,那只跛脚的驴子还不停地叫着。

当时的情景,你可还记得?言外之意:从前我们都经历过不少艰难困苦,如今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

那些往事何必要沉湎其中,即使是怀念,也无非要鞭策自己奋发向前罢了。

希望弟弟珍惜现在,开拓未来。

这首诗是苏轼的名作,从中可以看出他早年的积极态度,以及后来处坎坷之中的底蕴。

2、第二首点拨:如果说琴声发于琴上,那么,为什么琴放在琴盒里它就不鸣了?如果说是发于人的手指上,那么,为什么不从你的手指上头倾耳谛听?两句诗写得俏皮但又富有哲理,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有关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的理趣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的理趣

似 可从 诗 中 感受 到 作 者 在告 诉 人 们 实 践 的重 要 虽 然
“ 者 之 用 心 未 必 然 .而读 者 之 用 心 何 必 不然 ”谭 献 作 (
化 修 养 但 中 学 生 在 阅 读 古 典 诗 歌 时 .往 往 偏 爱 写
景 状 物 之 作 , 忽 视 蕴 含 哲 理 之 篇 。作 为 语 文 教 师 , 而
社 近 . 冠 简 朴 古 风 存 。 今 若 许 闲 乘 月 . 杖 无 时 夜 衣 从 拄
这 首诗 . 者 本 无 意 于说 理 . 于不 经 意 中衍 生 出 作 却
再 酬 的尾 联 : 叩 门 。 ”初 语 第 一 册) 中颔 联 写 山行 的特 殊 感 受 : f 诗 漫 哲 理 。 如刘 禹锡 《 乐 天扬 州初 逢 席 上 见赠 》 步 曲 折 山径 . 见 山势 缭 绕 , 要 挡 住 诗 人 前 行 之 路 , 忽 像
式 :

王 勃 《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 “ 阙辅 三秦 , 烟 望 送 :城 风 五 津 。与君 离 别 意 . 同是 宦 游 人 。海 内 存 知 己 , 涯 若 天 比邻 无 为 在 歧 路 . 儿女 共 沾 巾 。” 初 语 第 三册 ) 中 ( 诗
颈 联 在 前 文抒 情 的 基 础 上 作 别 后 想 象 . 知心 朋 友 绝 以
正 在 迷 茫 之 际 . 远 处 点 点 花 木 忽 隐 忽 现 . 不 正 告 见 这 诉 人 们 道 路 曲折 、 途 光 明吗 ? 两 句 诗 不 仅 写 景 , 前 这 且
“ 舟 侧 畔千 帆 过 , 前 头 万木 春 。”初 语 第 三册 ) 沉 病树 ( 作
者 以沉 舟 、 树 自喻 , 怅 而 达 观 。 人 引 用此 联 , 赋 病 惆 后 又 于 它新 意 . 育 人们 不 可 消极 沉 沦 , 当积 极 进取 。 教 应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的理趣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的理趣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的理趣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多接触这些作品,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化修养。

但中学生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往往偏爱写景状物之作,而忽视蕴含哲理之篇。

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言理之诗,让他们从中受到哲理的启迪。

诗中说理有优有劣,如说理脱离生动的形象,变成纯概念的抽象演绎,那便枯燥无味。

辨别诗歌说理的优劣,关键在于看其有无理趣。

何为“理趣”?沈德潜说:“议论须带情韵以行。

”(《说诗日卒语》)“情韵”者,即“理趣”也。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理中有情,情理相济。

只有这样,诗歌才具有丰足的魅力和感人的力量。

中学语文课本的古典诗歌中蕴含哲理的有不少。

说“理”而又得其“趣”,归纳这些作品,大体有以下方式:一、缘景寓理通过客观景物,揭示一种哲理。

在这类诗歌中,“寓理于景”,“理景交融”。

“景”就是意象,透过那清晰明净的意象,由表及里,我门可以看到蕴藏在其中的哲理。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初语第一册)诗中颔联写山行的特殊感受:漫步曲折山径,忽见山势缭绕,像要挡住诗人前行之路,正在迷茫之际,见远处点点花木忽隐忽现,这不正告诉人们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吗?这两句诗不仅写景,且蕴含深刻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

人们在治学时,常会为某一问题煞费苦心,但只要锲而不舍,或换一角度思考,就会豁然开朗,出现佛家所谓“顿悟”的现象。

这既是现实景物的启迪,也是人生经验的总结,是作者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悟出的普遍规律。

一般说来,宋人诗作说理成份较多,雕琢痕迹较显,但也不乏佳作,像上述陆游的这首诗,便是颇具理趣的名篇。

再如苏轼的一些小诗,往往于写景之时涉笔于理。

如《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初语第二册)鸭之知春江水暖,皆因其身在水中,读者似可从诗中感受到作者在告诉人们实践的重要。

古典诗歌的理趣美

古典诗歌的理趣美

古典诗歌的理趣美所谓诗歌的理趣美,就是运用风趣的手法进行说理,使读者在领悟道理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真切而生动的艺术美。

“理趣”的说法是宋代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包恢在《敝帚稿略》里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其中“状理则理趣浑然”一语,即指说理要说得有趣味,既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又要防止枯燥无味和直截了当,必须符合诗歌本身所固有的艺术特征,把理和趣有机统一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形象说理”。

提出诗歌创作要具备理趣美,是与宋诗侧重于说理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国古代诗歌的理趣美,在宋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苏轼等著名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充满理趣的诗作或诗句。

例如苏轼的著名七绝《题西林壁》,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充满理趣的说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即一个人如果陷于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个环境或事件的真相,就会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但是作者在说这个深刻道理时,是以自己身处庐山中看庐山的感受为喻,说横看侧看不一样,远处近处也不同,庐山的真面目之所以看不透,就因为自己身处庐山当中才感到迷茫,从而反证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必须跳出庐山看庐山。

古典诗歌的理趣美,更表现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的诗中,往往含有深刻说理的成分,使其中某些句子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令读者传诵千古。

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从全诗看,这是一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诗,但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则既是实景描绘,又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寓理于景,形象地说明虽然目前似乎无路可走,处于困难重重的局面,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景象,获得巨大的成功,堪称理趣盎然。

古诗的理趣

古诗的理趣

古诗的理趣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高度的艺术境界。

从《诗经》到唐宋诗人的精妙诗篇,诗歌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理趣。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诗的理趣。

一、意境深远,意蕴丰富古诗的理趣体现在其意境深远、意蕴丰富。

诗歌虽以写景为主,但其背后蕴含了浓郁的人文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描述了云卷云舒、霞飞霞落的大好山河,但这些景象并非单纯地描绘,更多地呈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二、意象精妙,意境悠远古诗的理趣还体现在其意象精妙、意境悠远。

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千姿百态,冷暖情感交织,往往令人感到震撼。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将赴吴兴登高屋》中的“江城如画图,江水如飞龙,楼阁接天人,堤路接草木”,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眷恋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和敬仰,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音韵奇妙,意蕴丰厚古诗的理趣还体现在其音韵奇妙、意蕴丰厚。

古代诗歌注重音韵韵律,尤其是古诗的律制多种多样,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古体诗等,每一种律都有其独特的构成规律和表现手法。

例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寄身世间无穷事,看尽人间有限身”,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音韵和谐,意蕴丰厚,颇具音乐美和意象美。

总之,古诗的理趣十分丰富和多样化,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深厚传统,也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文化面貌。

读古诗不仅可以欣赏其高超的艺术价值,更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广阔和博大精深。

品味初中古诗中的理趣

品味初中古诗中的理趣

品味初中古诗中的理趣作者:吴军伟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09期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之中,优秀的古代诗歌更是那耀眼的篇章。

我们品读了许多脍炙人口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歌,它们或寓理于景,或借物抒情,或怀故明志,或感时伤世,读着这感人至深的诗篇,沉浸在这诗情画意之中,既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又能得到切实的人生教益。

我们在欣赏那些优美而凝练的诗句的同时,既会为诗中盎然的情趣所陶醉,更会为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而折服。

富含哲理的诗歌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人们在其中所得到的感悟和启发往往比抽象的直接的说理更为丰富和深刻,平时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道理,转化成为一种诗味,即理与趣的和谐统一。

它们深深地蕴含在生动形象的诗句中,对学生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更加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从作品中领悟出理来,同时它也是语文中考常考题型的内容之一。

本人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认识到古诗哲理句大概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类是作者在诗中记述某件事情,抒发某种情感时,无意说理而理随境生。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写景抒情,构成意境,原本无意于说理,但是诗中精心构造的意象和意境,引人入胜,读者在进行欣赏时,往往能够体悟到某种哲理。

如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诗本来是写诗人希望登上泰山之巅,俯视群山,体会一下“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受。

可读者在欣赏这两句诗时,很容易想到远大的志向和高瞻远瞩的睿智,所以后人常用它来比喻做事要能高瞻远瞩,为人要有远大理想的道理。

在这类无意说理却理趣自生的诗歌中,理语通常与情语、景语融为一体,景语、情语就是理语。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联描绘出一幅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山村春光图,刻画旅途中自己由迷惘到惊喜的情感转化过程。

但人们往往用它来形容在困境中看到新的希望,具有鼓舞人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从而改变人生际遇的意义,能够给人以奋进不止的精神力量。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陈友冰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

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旨在惊叹庐山瀑布的神奇壮观,重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来完成的。

西林壁是庐山西林寺的一座墙壁。

苏轼此诗与西林寺并无关系,也是抒发在庐山生发的感慨。

这种感慨并非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夸张庐山瀑布的壮美神秀,而是意在阐述自己由此生发的人生感受:前两句是要告诉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后两句则揭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生活哲理。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首浪漫主义杰作的话,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首充满理趣的哲理诗。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这里要指出的是:诗中的理趣与哲理诗不是同一个概念。

哲理诗主要用来阐发某种人生哲理,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而非描景、叙事和抒情;诗中的理趣只是诗中蕴含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某种领悟,其表现手法并不排除叙事、描景和抒情,甚至主要是叙事或描景抒情。

像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主要叙述诗人隐居中的感受,其中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都蕴有丰厚的人生哲理,且不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和其中含蕴的归隐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老庄忘言之境,即使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类描述,它也意在告诉我们:鸟倦飞而知还,夕阳西下时刻也飞回山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就古典诗歌而言,其本质是抒情的,但也有一些诗人不甘拘泥于此,常常将在人生中觉悟出的“理”融进诗中,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然而单有“理”,没有诗的形象,还算不得真正的诗,那只能是以诗的外在形式所讲的“理”。

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有理语。

”“趣”者,艺术趣味也。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

”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中的“理”,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圆融在具体的“物”中,了无痕迹却意味深长。

而这样的“理趣”,在具体的古典诗歌中显现的方式又是不同的。

一、以“景”寓“理”
诗人笔下的“景”,常常烙上了主观的意念,这样的意念又不露痕迹地让人体悟出一种“理”。

如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就是一首将“理趣”溶解在自然景象中的佳作,读来耐人寻味。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园又名兔园,俗称竹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当年梁孝王在园中设宴,一代才子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然而那曾一度百鸟鸣啭、繁花满枝、群贤云集之所,早已封禁在历史的深处。

而今的梁园只剩下乱鸦聒噪,一片萧瑟,唯有庭园中的树木枝繁叶茂,在一片萧条之中凸显出它的艳丽。

诗的第一联,极言现今梁园的萧条、颓败,紧接着以老树孤花之景来寓理:江河不废,人生易谢,盛衰无常。

诗人借助于景观的变化,让读者自然地悟及事理,且事理隐露而不明显,诗意盎然。

我们熟知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诗人在游园不值的失望之余,却意外地看到墙头上跳跃着的“一枝红杏”。

这样的“一枝红杏”,给诗人带来一份惊喜,让诗人心中领略到了“满园春色”。

“失落”与“获得”,就这样并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诗中让人联想出的“道”;“春色”一旦“满园”,即使墙围门闭,也无法阻挡“一枝红杏”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这又是诗中让人悟觉出的“理”。

不言道而道自见,不明言理而理借景显,其韵味悠长。

再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陆游《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充盈着“理趣”。

前者,诗人自喻为“沉舟”、”病树”,以为自己还会重新浮起,追随那千帆的船队,以为自己仍然能够重振精神,沐浴无限的春光。

可因诗句的想象生动,后人又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那就是历史决不会因为某些个别事物的衰败没落而停止前进的脚步,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后者,诗人在重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曲折的山泉汩汩流过,也许是过于深入,诗人顿生茫然:路在何方?迷惘之际,忽又开朗,前面已是柳暗花明,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

诗句所写与人生的某种境遇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它远远超越了自然景物本身,而更多地显示出“理趣”的魅力。

二、以“物”融“理”
古代诗人常常借助于对某一个“物”的歌咏,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觉悟,由此表述“理”的意味。

欧阳修的《画眉鸟》,就是借助于“物”来传达“理”的脍炙人口之作: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的上联,先说禽鸟在美丽的春天,在繁花茂林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鸣唱。

借此引出诗的下联,写被锁在“金笼”里的画眉鸟,因“笼”的限制,无法“随意”,无法“自在”。

由此,诗的“理趣”也就悄然地融入其中:一旦为一些人为的规矩所束缚,自由之身,也就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

再如贾昌期《咏凌霄花》中的“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诗以凌霄花为喻,形象地阐述了一个“理”:尽管自身的条件不尽如人意,但只要心存凌云之志,充分利用“青松”的有利条件,也能从平地上升到“千寻”的高处。

又如龚自珍《己亥杂诗》里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落红”化作“春泥”护花的精神,更是一种崇高思想的象征。

三、以“史”藏“理”
《乌衣巷》是刘禹锡的一首咏史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热闹一时的朱雀桥边,早已野草丛生野花自开;当年高门士族聚集的乌衣巷,如今只剩下了斜阳残照;旧时栖息在王、谢华堂前的燕子,也飞人了寻常的人家。

燕子见证着朱雀桥过去的繁华也见证着如今的荒芜,见证着乌衣巷曾有过的奢侈也见证着而今的惨淡,见证着既往王、谢豪门的雕梁画栋也见证着现今它已成为百姓之家的沧桑。

一片野草闲花,一抹惨淡斜阳,一种沧海桑田情调也就蕴含其中。

罗隐的《西施》,也是歌咏历史人物的别具一格之作。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在诗的上联,诗人便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促使国家兴亡成败的因素在于“时”,吴国的人何苦要将亡国之罪,强加在一个女子的身上。

诗中的“时”,是指当时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

下联则巧妙地进行推理:假如确实是西施颠覆了吴国的话,那么“越国亡来又是谁”?这样的发问,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尖锐的批判性。

于是,一种思想的光辉也就跃然纸上:试图将亡国的罪魁祸首转嫁于一个女子,那只能是为统治者开脱罪责,毫无疑义。

再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强调“男儿”应能“包羞忍耻”,遇到挫折便羞愤自尽,这决不是“男儿”的本色。

诗结句中的“卷土重来”,更含有“败不馁”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四、以“议”显“理”
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之所以受到后人的褒扬,就是因为诗人将抽象的读书感想,具化为鲜明而又生动的诗歌形象。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像镜面一样明净幽深,它倒映着“天光云影”。

这一感性的形象,本身就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因为水深水清,所以能够容纳光影徘徊;反之,则不然。

接下来诗人以形象化的“议”,回答了池塘“哪得清如许”这一问题: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而将诗联系诗题,其“理”也就顿显:读书可饱览“天光云影”,而“天光云影”又离不开“源头活水”。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写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可得出的观感是“各不同”。

这样的观感给人以启示:人们观察事物,因为立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即使同一个人也是这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慨叹身在山中反不识山之真面目,恰是识得山之真面目的见道之言。

它从反面说明了庐山的“真面目”,其实就是庐山方方面面的综合;否则,那只能是主观的庐山,片面的庐山,表层的庐山。

再如,白居易《白云泉》中的“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中的“理趣”都是借助于形象的议论来显示的,渎来也就别有一番意味。

由此可见,诗的说“理”,不仅仅就是“理”,它还要有“趣”,而这样的“趣”,给予人的是无穷的回味,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获得和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