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_图文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 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 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 步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 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 展进步奠定制度基础。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议题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 (机器化大生产)
17世纪中叶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双半”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工人阶级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他们同先进的生 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成为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 和最终目标,同时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使命。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 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 主人。
改革开放 民富国强
改革开放 民富国强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振兴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 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 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 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由此上溯到鸦片战争以来170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重要论断。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郑重作出的自觉选择。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先进性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任何一种政治力量要赢得历史和人民选择,都必须具备时代先进性,代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代表人民希望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历史前进方向,有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历史证明,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盛和人民共同富裕,唯一正确前进方向,就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创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并由此走向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这一方向。
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都能够敏锐抓住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及时制定正确纲领、路线和政策,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发展难题,担当起了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重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为代表的一批政客曾断言,中国共产党执政也解决不了几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
但新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世界 1/5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使绝大多数中国人过上远比温饱更加富足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在鸦片战争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没有什么可以救亡图强的有效思想武器,封建主义顽固思想一败涂地,改良主义思潮很快败下阵来,不得已,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也宣告破产。
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因为她领导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挨打走向强盛和繁荣,在世界历史上也称得上是先进、英明正确的政党;是因为她从成立到现在的89年光辉奋斗历程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她始终坚持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着民族的大义和人民的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同样,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80多年来,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临着救亡和进步两大历史任务。
无数的志士仁人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奋斗。
中国共产党最早就是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建立起来的。
他们铁肩担道义、立志救中华,不仅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而且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这样一大批先进人士聚集在共产党的旗帜之下,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希望,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曙光。
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党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出,我们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
”党最初的组织规模虽然很小,但却发挥了先锋队作用,很快便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
孙中山正是看到了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才力邀实行国共合作,从而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何在农村斗争的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党的建设的新课题。
1929年12月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明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
1932年初至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成为我们党廉政建设的初步尝试。
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和英勇奋斗,我们党才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创造了万里长征的奇迹。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 历史选择:在中国近代史的特殊背景下,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长期的侵略与掠夺,并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部分领土和经济权益,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要彻底摆脱这个局面,必须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中心、物质财富共享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是历史选择。
2. 人民选择:中国人民长期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生活条件极其困苦,他们渴望一个平等、公正、自由、幸福的社会。
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党人实现了这一愿望,而且在若干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大力实施土地改革、工业化和科技进步,推进了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和幸福,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这是人民选择。
3. 革命斗争的胜利: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共产党利用人民斗争的力量,打败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派,取得了全国政权。
共产党也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建设,如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社会主义制度深深打开了中国的发展与改革之门。
所有这些都是革命斗争的胜利,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就是其中的结果。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说课稿一、教材背景介绍1.1 教材概述《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与人民选择的关系,认识历史的选择性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价值选择能力。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关系;•掌握历史的选择性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价值选择能力。
二、教学重点•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关系;•历史的选择性和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3.1 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关系历史与人民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是过去发生事件的纪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通过选择和决策改变历史的进程。
历史的发展与人民的选择息息相关,人民的选择会对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3.1.1 历史与人民的互动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民的选择而改变。
人民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做出的伟大选择,它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2 历史对人民的影响历史对人民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人民更好地进行选择。
同时,历史中的一些事件对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也会起到重要的影响。
3.2 历史的选择性和发展规律历史具有选择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
理解历史的选择性和发展规律,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对于我们认识和改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2.1 历史的选择性历史的选择性表现在历史事件的不可逆性和不可再现性上。
一旦历史事件发生,就无法改变和抹去,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的选择性,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3.2.2 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历史的发展是辩证的、曲折的、螺旋式的,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引言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对紧密关联的概念。
历史是过去发生事件的积累,同时也是对人民选择的记录和影响。
人民的选择又塑造着历史的走向和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社会的进程与命运。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案例和论点,探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历史对人民的选择的影响历史对人民的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历史是人们经历和学习的过程,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人民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们可以通过回顾历史,了解不同的选择背后所带来的结果和后果,并基于这些经验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例如,二战后,德国通过对纳粹主义的反思,选择了民主、人权和和解,这些选择帮助德国重新崛起,成为现代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其次,历史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历史中的事件和现象塑造了人们的认知和观念,进而影响他们对不同选择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成长的人们对于选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能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历史的渗透和影响使得人们的选择受到历史背景的制约和引导。
最后,历史还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和制度等方式直接地对人民的选择进行限制和规范。
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教训成为了社会对特定行为的禁止或鼓励的依据。
例如,历史上的种族灭绝和战争暴行成为了针对种族主义和战争犯罪的法律的基础,限制和惩罚相关行为。
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受到历史的周围,历史给予了人们一定范畴内的选择空间。
人民通过选择改变历史进程人民的选择也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
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实现社会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可以通过选举、示威抗议、罢工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从而影响和改变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例如,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民运动,如美国民权运动、苏联的十月革命等,这些运动通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选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人民的选择还可以改变历史的评价和解读。
历史的评价是多元的,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判可能存在差异。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知识点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知识点
历史是一个民族走过的足迹,记录了这个民族的发展历程。
每一个历史时期,人民都要作出重大的选择,这些选择将决定着这个民族未来的命运。
让我们回顾几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看看人民是如何作出选择的。
1. 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在这个关键时刻,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开启了中国的新纪元。
2. 改革开放(1978年)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在这个重要时期,人民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大踏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3. 香港回归(1997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性时刻。
在这个关键节点,香港同胞选择了与祖国团结一致。
4.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赢得了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
历史充满了艰难选择,但只要人民团结一致、顽强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新的辉煌。
让我们铭记历史、把握当下,为
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 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揭示了 中国最广大人民在长期探索、 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 的历史真理。
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是历 史和人民的选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思想指导: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成立 ②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的背 ③斗争需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的领导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知识体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前 各种政治力量
知识体系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国情 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 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
《辛丑条约》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
①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
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
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1949 1953
1978
1952 1954 1956
1966
1976
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常进程。
原因
➢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 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是由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以宪法 和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 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 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 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 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三、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坚持科学执政
靠规律
2、坚持民主执政 3、坚持依法执政
靠人民
靠法律
依法执政与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关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 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四、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 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 成为国家意志。 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权威地位) 中国共产党
领 导
( 形 成 )
人民代表大会
按法定程序制定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 列强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苦难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历史的事实证明: 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最终注定要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 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 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 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中国各族人民将继 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 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 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 会主义国家。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智慧结晶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重大的转折和进步,都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的选择与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一真理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回首古代文明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能够繁荣昌盛、经久不衰的文明,往往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凝聚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例如,古埃及凭借着尼罗河的滋养,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灌溉、种植和天文观测知识,从而建造出了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
这不仅是当时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更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凝聚。
同样,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也是历史的选择。
在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后,人民渴望和平与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推行有效地整合了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入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变革更加频繁和剧烈。
工业革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力的广泛应用,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探索和创新,更离不开广大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
正是他们在工厂中的实践和摸索,使得新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和推广,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在政治领域,法国大革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法国人民在封建专制的压迫下,奋起反抗,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想。
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旧的统治秩序,还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权宣言》的颁布,宣告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体现了人民对于自身权利的觉醒和追求。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法国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
再看中国近代的历史,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君主立宪尝试,从辛亥革命的推翻帝制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每一次努力都是对历史出路的探索,都是人民智慧的闪光。
然而,这些尝试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精选3篇)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精选3篇)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篇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指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的选择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的选择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的选择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
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而历史发展的方向则是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的选择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
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而历史发展的方向则是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的选择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篇2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心得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历史的进程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
只有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才能保证历史进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其次,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需要注重实际情况和实际情况,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历史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事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才能保证历史进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需要注重创新和创造。
在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不断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
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的选择在中国近代史的课上,我们了解了许多的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情,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历史。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必然的选择,中国人在进行各种不成功的反抗之后,只有起来革命一条路了。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振奋人心的口号。
1905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由于这一年是辛亥年,所以由此引发的这场革命被称作“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结束了统治中国数前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于1912年元旦宣告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伟大功绩。
它的意义首先在于打乱了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的意义还在于从此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试想,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被推翻,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于是,中国人从这个事实中产生了信心:人民可以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的命运并不是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任意摆布的。
进步的闸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
但是辛亥革命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辛亥革命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这是因为,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太软弱。
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不能提出明确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必然脱离中国社会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必然形不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因此,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农民不能承担的历史使命,资产阶级同样不能承担。
探寻历史与人民选择的内在联系

探寻历史与人民选择的内在联系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在这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人民的选择往往成为了推动历史前进的关键力量。
那么,历史与人民选择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人民的积极参与和选择。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选择了群居生活和简单的劳动分工。
这种选择虽然看似出于本能,但却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的出现使得人类有了更稳定的食物来源,而这一进步正是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选择的结果。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文明,例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同样能看到人民选择的重要性。
在古埃及,人民选择了建造宏伟的金字塔,这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建筑技艺和宗教信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组织能力和集体意志。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则是人民在政治上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孕育了民主的萌芽,为后来的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制,也是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各种因素做出的选择,尽管其中可能夹杂着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权衡,但总体来说,人民的意愿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在封建时代,农民阶级的反抗和起义也是人民选择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封建统治阶层的压迫和剥削达到一定程度,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时,人民就会奋起反抗,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虽然最终不一定都能取得完全成功,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进入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工厂的出现、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无数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他们选择离开传统的农业生产,投身于工业领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同时,工人阶级也在不断争取自己的权益,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待遇等,这些斗争和选择推动了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在政治领域,近代以来各国的民主革命和改革也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知识点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知识点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纪录,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由人民的选择推动着历史前进。
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时刻,都源于人民的抉择。
1. 人民推动历史进步
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再到现代民主革命浪潮,这些历史性事件背后,都有人民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人民通过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选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 人民捍卫民族独立
面对外敌入侵,人民义无反顾地捍卫家园。
二战期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都彰显了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定意志。
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民族自由的历史。
3. 人民追求自由平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民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的理念。
从废除奴隶制到争取人权,从妇女平权运动到民权运动,人民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这些运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4. 人民选择未来道路
每个重大历史时期,人民都要作出选择。
二战后,人民通过和平或革命的方式确立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冷战结束后,人民通过自由选举决定了国家的前进方向。
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动荡时期,人民始终是历史进程的主宰者。
历史的发展轨迹始终由人民的选择决定。
只有尊重并认真倾听人民的呼声,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设计

新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本教案适用于初中二年级历史课程,具体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单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立背景、组织结构、革命路线,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及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历程和取得的胜利;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组织结构、领导方式,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3.掌握和能够评价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及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意义;4.了解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5.培养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小说、塑像、歌曲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来激发学生了解的兴趣。
2.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30分钟)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历程和取得的胜利。
这一部分以幻灯片为主要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学生了解到近代中国的内外环境、国内各派势力、各时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等大事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重要领导人的形象。
3.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基本理论(30分钟)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组织结构、领导方式,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
这一部分同样以幻灯片为主要形式,通过解析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政策、决策、执行和运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内外工作和运动。
并且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党的领导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等相关内容。
4.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及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意义(30分钟)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及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意义。
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轨迹

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读后感“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 引起一些有识之士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1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 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围绕国内外读者共同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13个重大问题, 作出了生动回答。
鸟儿选择了天空, 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 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她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她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 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 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 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 但它并不懦弱, 它选择了“千磨万击还坚劲”, 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因为她还有一根挺起的脊梁——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屡创奇迹?我认为体现在“创新”二字上。
在革命方式选择上, 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国国情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引导中国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政党制度上, 它既不同于苏联等国实行的一党制, 也不同于欧美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而是采用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 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上, 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绝妙构想……正如江泽民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只有不断创新, 不断践行, 才能产生新思维, 实现新突破。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91年。
91年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创造了人间奇迹,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
中华文明尽管也历经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美国,英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最终,中国共产党成为我们的信仰。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省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时14载,起义军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但是,终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
辛亥革命运动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
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
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的世纪纪元。
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成立于1921年7月,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同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
共产党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一贯坚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党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共产党的领导得到人民的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随着时代的日益进步,我们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的带领下,将走向辉煌,走向世界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