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17-1 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Fo为色谱柱出口的载气体积流速(mL·min-1)。
12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7)相对保留值r21:组分2与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r t
'
R
2
21
V
'
R
2
t
'
R
1
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R1
r21只与组分性质、柱温、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它色谱 操作条件无关,是气相色谱定性的重要依据。
3. 区域宽度:即色谱峰宽度,越窄越尖的峰形越好。通常用下 列三种方法之一表示。
(1)标准偏差σ
(2)半峰宽Y1/2: Y1/2 =2.354 σ (3)峰底宽度Wb: Wb = 4 σ
13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1. 塔板理论—1941年,Martin、synge
将色谱柱比作一个分馏塔,在每个塔板高度间隔内,
被测组分在气液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这个塔板高度 称为理论塔板高度,以H表示。假设色谱柱的长度为L, 则一根色谱柱相当的理论塔板数N理=L/H。
A+Cu
B/u Cu A
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度的关系
当u较大时, 传质项Cu将是 主要控制因素。
此时宜采用相
对分子质量较
小,具有较大
扩散系数的载 气(H2、He), 以改善气相传 质。
图中曲线的最低点,塔板高度最小,柱效最高, 所以该点对应的流速即为最佳流速。
21
§17-4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二、柱温的选择
17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三、分离度
色谱柱总的分离效能可用分离度R(亦称
分辨率)来评价。
采用峰底宽计算:R
2(tR 2 tR1) Wb1 Wb 2
采用半峰宽计算:R' (tR2 tR1)
Y Y 1 / 2(1)
1 / 2(2)
R越大,分离效果越好。当R=1.5时,两 峰已属完全分离。
6
§1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原则
硅藻土类载体是天然硅藻土经煅烧等处理
后而获得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多孔性颗粒。按其 制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 两种。
红色载体因含少量氧化铁颗粒而呈红色。
其机械强度大,孔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 附性较强,有一定的催化活性,适用于涂渍高 含量固定液,分离非极性化合物。
中各组分基本上按沸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流出色谱柱;若
样品中含有同沸点的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则极性化合 物先流出。
第二,中等极性的试样应首先选用中等极性固定液。 在这种情况下,组分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 诱导力和色散力。分离时组分基本上按沸点从低到高的 顺序流出色谱柱,但对于同沸点的极性和非极性物,由 于此时诱导力起主要作用,使极性化合物与固定液的作 用力加强,所以非极性组分先流出。
2. 速率理论----Van Deemter方程
影响塔板高度的各种因素,可以用速率理 论方程式(亦称Van Deemter方程式)表示:
H A B Cu u
式中:A项为涡流扩散项,与填充物的粒 度大小及填充是否均匀有关;B/u为分子扩散 项,u为载气平均线速度。为了减少第二项应 增加流速和使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第三项Cu 为传质项,系数C包括气相传质和液相传质两 方面,第三项随载气速度增加而增加。
第五,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应选用氢键型固定液,如 腈醚和多元醇固定液等。各组分将按形成氢键的能力大 小顺序分离。
第六,对于复杂组分,可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液,配合使用,增加分离效果。
11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一、色谱图有关术语
试样中经分离后的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后者将组分的浓度 (或质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记录仪描绘出所得信 号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即色谱图。下图为单组分 的色谱图:
K Cs Cm
式中K为分配系数。 不同物质在两相间的K值各不相同。K值大,柱内 停留时间长;K值小,柱内停留时间短。因此试样中各 组分得以分离。
3
§17-1 概 述
四、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1)分离效能高。可分离性质非常接近的 同分异构体、立体异构体等物质。
(2)灵敏度高。可以检测10-11~10 –12 g物 质。
增加色谱柱的内径,可以增加分离的样品量, 但由于纵向扩散路径的增加,会使柱效降低。
23
§17-4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四、进样时间和进样量的选择
5
§1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原则
二、气液色谱的固定相
将固定液均匀涂渍在载体而成。
1. 担体(亦称载体)
载体是固定液的支持骨架,使固定液能在其表面上 形成一层薄而匀的液膜。载体应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具有多孔性,即比表面积大; 第二,化学惰性且具有较好的浸润性; 第三,热稳定性好; 第四,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固定相在制备和填 充过程中不易粉碎。 载体可以分成两类:硅藻土类和非硅藻土类。
根据塔板理论,N理与色谱峰的峰宽有关,其关系 式如下:
N理 5.54(
tR
2
) 16(
tR
2
)
Y1/ 2
Wb
14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但是,由于柱内的死体积VM或死时间tM并 不参与分配过程,所以N理不能反映柱内组分分 配的真实情况,为此应扣除VM或tM ,即以调整 保留值计算出的有效塔板数N有和有效塔板高度 H有,更接近色谱柱的实际情况,计算公式为:
柱温是一个重要的色谱操作参数,它直接影响分离 效能和分析速度。
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否则会造成 固定液大量挥发流失。某些固定液有最低操作温度。一 般地说,操作温度至少必须高于固定液的熔点,以使其 有效地发挥作用。
降低柱温可使色谱柱的选择性增大,但升高柱温可 以缩短分析时间,并且可以改善气相和液相的传质速率, 有利于提高效能。所以,这两方面的情况均需考虑。
根据van 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 H=A+B/u+Cu
可得到下图所示的H-u关系曲线。
20
§17-4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当u值较小时, 分子扩散项B/u 将成为影响色 谱峰扩张的主 要因素,此时, 宜采用相对分 子质量较大的 载气(N2、 Ar),以使组 分在载气中有 较小的扩散系 数。
气液色谱: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涂渍在惰性载体上作为 固定相,固定液种类很多,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1
§17-1 概 述
二、气相色谱分析流程
气相色谱法用于分离分析样品的基本过程如下图:
6
2
3
45
8
1
7
9
气相色谱流程图
由高压钢瓶1供给的流动相载气。经减压阀2、净化器 3、流量调节器4和转子流速计5后,以稳定的压力恒定的 流速连续流过气化室6、色谱柱7、检测器8,最后放空。 检测器信号经放大并驱动自动记录仪9,同时记录时间与 响应信号的相应关系,从而获得一组峰形曲线,简称色 谱图。
(3)固定液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按“相似相溶”的规律选择, 因为这时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强,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 在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并按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非极性试样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非极性固 定液对样品的保留作用,主要靠色散力。分离时,试样
9
§1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原则
1.常用的固体吸附剂
主要有强极性的硅胶,弱极性的氧化铝,非极性的活 性炭和特殊作用的分子筛等。
2.人工合成的固定相
作为有机固定相的高分子多孔微球(如GDX系列) 是人工合成的多孔共聚物,它既是载体又起固定相的作 用,可在活化后直接用于分离,也可作为载体在其表面 涂渍固定液后再使用。
由于是人工合成的,可控制其孔径的大小及表面性质。
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
§17-1 概 述
色谱法是一种用于分离、分析多组分混合物质的非常有效 的方法。色谱法起始于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对植物色素 分离、分析的研究。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 法(gas chromatography)。
一、分类 根据固定相的状态不同,又可将气相色谱法分为: 气固色谱:多孔性固体为固定相,实际应用较少。
)
r 211
16 1.52
1.2312 (1.2311)2
=1022(块) L= N有× H有=1022 ×0.1=102.2厘米
19
§17-4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在气相色谱中,除了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液之 外,还要选择分离时的最佳条件,以提高柱效能, 增大分离度,满足分离的需要。 一、载气及其线速度u的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根据试样的沸点选择柱温、固 定液用量及载体的种类。对于宽沸程混合物,一般采用 程序升温法进行。
22
§17-4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三、柱长和柱内径的选择
由于分离度正比于柱长的平方根,所以增加 柱长对分离是有利的。但增加柱长会使各组分的 保留时间增加,延长分析时间。因此,在满足一 定分离度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较短的柱子。
1. 基线:单纯载气通过检
测器时,响应信号的记 录值,稳定的基线应该 是一条水平线,如OC。 2. 保留值 (1)死时间tM :惰性气 体峰。 (2)保留时间tR :组分峰。(3)调整保留时间t’R : t’R = tR - tM 。 (4)死体积VM = tM Fo :色谱仪柱内空间容积之和。(5)保留体积 VR = tR Fo :组分色谱峰出现最大值时所通过的载气体积。(6)调整 保留体积V’R = t’R Fo 。
第二,热稳定性好,即沸点高,挥发性小。 第三,对被测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 第四,化学稳定性好,与样品或载气不能 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8
§1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原则
(2)按固定液的相对极性分类
极性是固定液重要的分离特性,按相对极性分类是 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方法(按相对极性分类的常用固定液 列于教材P.286表11-2)。
白色载体是天然硅藻土在煅烧时加入少量
碳酸钠之类的助熔剂,使氧化铁转化为白色的 铁硅酸钠。白色载体的比表面积小,孔径大,
催化活性小,适用于涂渍低含量固定液,分离 极性化合物。
7
§1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原则
2. 固定液 (1) 固定液应具有的性质
第一,选择性好,对被分离组分的分配系 数要有适当的差值。
例11-1:已知某组分的色谱峰底宽度为40s,死时 间为14s,保留时间6.67min,求N理、 N有各为多少?
解:6.67min=400s
N理 16(
tR
2
)
16(
400
2
)
1600(块)
Wb
40
N有
16 (
t'R
2
)
16 (
400
14
2
)
1490(块)
Wb
40
16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3)分析速度快。在进样后只要几分钟或 几十分钟即可完成一个分析全过程。
(4)应用范围广。在柱温条件下能气化的 有机试样、无机试样都可进行分离与测定。
4
§1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原则
一、气固色谱固定相(吸附剂)
用气相色谱分析永久性气体及气态烃时,常采用固 体吸附剂作固定相。在固体吸附剂上,永久性气体及气 态烃的吸附热差别较大,故可以得到满意的分离。
2
§17-1 概 述
三、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
以气液色谱为例: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是惰性担体 上均匀涂布的固定液,当气态的试样组分随载气进入色 谱柱时,试样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充分接触,组分在 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发生溶解、挥发的分配过程,设 Cs为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m为组分在流动相中的 浓度,则在每次分配过程达到平衡时都应满足下列关系:
第三,强极性的试样应选用强极性固定液。此时,组 分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主要靠静电力,组分一般按
10
§1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原则
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流出;对含有极性和非极性的样品, 非极性组分先流出。
第四,具有酸性或碱性的极性试样,可选用带有酸 性或碱性基团的高分子多孔微球,组分一般按相对分子 质量大小顺序分离。此外,还可选用极性强的固定液, 并加入少量的酸性或碱性添加剂,以减小谱峰的拖尾。
假定Wb2=Wb1,可推得:
R
N有 (r 21 1) 4r 21
18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例11-2:欲分析的两个组分的相对保留 值r21为1.231,要在一根色谱柱上得到完 全分离(即R=1.5)。设有效塔板高度H 有为0.1厘米,应使用多长的色谱柱?
解: N 有
16
R2
( r 21
2
N有 5.54(
t'R
2
)
16(
t'R
2
)
Y1/ 2
Wb
有效塔板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H有= L/N有
15
§17-3 气相色谱法理论基础
N有可用来衡量柱效能,但应注意两点:
(1)使用N有或H有表示柱效能时,除说明色谱操作条件 外,还应指出是对何种物质而言。
(2) N有越多,表示柱效能越高,有利于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