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哲学的思考:教学传道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曾在《郭英剑——大学与社会》序言中这样写道:一个小学老师,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教育的畸形,让人们所学越来越精专,很多人从学问上越来越“窄小”,时代的发展,也让很多人直奔金钱而去,从品德上越来越“矮小”。无论小学还是大学的发展,中国教育的进步只能寄希望于无数“大”老师的身上。一位“大”老师,必然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一、热爱学生才能教学传道

不论国际教育还是国内教育,都要回归教育的本源——传道授业解惑,道是学生做人的根本,通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得到平衡发展的,让每一名学生健健康康地走向社会。所以教育最重要的还是传道,这个道就是学生做人的根本。教书,最终的目的是育人,这种育人,不仅指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在于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前许多教育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学生的人生关、道德观被忽略,从而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问题。老师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在这里得到体现。“师者,人之楷模也。”正人先正己,老师的示范表率作用,不仅是老师自身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老师德育知识的有力支柱。试想,有谁会听信一个表里不一的老师的话,去帮助一位素未平生的人?老师只有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才可能取得教育教学活动预期的满意效果。

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这种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任何一种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那些乐于奉献于教育事业并取得卓越成就被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都与学生有着良好的关系。设想一下,假如你对学生没有感情,厌恶学生,那么,你的教育工作一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说,热爱学生这不仅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条件,又是学校老师的职业品质,老师只有爱护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方堪为人师表。做为一名老师,必须时刻以师德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坚定的信念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以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以巨大的力量去鼓舞学生天天向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满腔的热血去浇灌满园的花朵,尽一名老师之职。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的工作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应毫无例外地找出本学科中包含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可能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而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道德修养之源。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的事,相反,各科教学在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品质、化归的思想、耐心细致的习惯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适合学生才是最好教学

钱学森大师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里总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当年轰动朝野,引发广泛热议,却到此为止无声无息。可笑的是几千年前孔子早就回答了问题,

答案是有教无类,只有选择适合自己家孩子的学校,才是对他最负责任的帮助。

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共有8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5位(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崔琦等)生于我国民国时期的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教育。而自建国以来,新中国培养的学生中只有高行健一人,而且还是文学奖,自然科学奖一个也没有,当代教育是不是应该反思??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比如说教育法规。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泽东主席就是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的。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为“教育立人”创造了载体,如敬业乐群会、美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文学会、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因此有“话剧的摇篮”之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话剧道路的。?比如说教材。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敢于承认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不仅代表着“政治正确”,更代表着大胸襟与大气度,是成熟与自信的表现。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最重要的一条适合学生才是最好教学。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效益不高,其根本原因不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教育效益意识不强,没有把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素顶教育强调适合学生,提高教学效益,要求老师在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能从深层次上关心学生的发展,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策略实施,集中了课堂教学的热点和核心内容,比如“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怎样找寻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如何设计好教案”、“板书有哪些讲究”、“如何导入与引导”、“怎样的情境更有价值”、“怎样让预设生成都精彩”、“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怎样让学生会发问”、“课堂提问的设计和技巧有哪些”、“遇到冷场怎么办”、“怎样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学语言的艺术该如何运用”、“怎样的批评更有效”,把真实的、具体的,鲜明的代表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有效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过程和结果中,一句话概括,适合学生才是最好教学。

三、传道学生才是极好智慧

韩愈在《师说》中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既应具有渊博的知识,而同时老师不但要“通其业”,还要“成就其道德”,也就是说,老师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老师热诚的期待和真诚的爱,是学生上进的力量。有人曾这样说,当老师,凭的是良心。的确,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不但是职业的要求,更是道德的要求。一个孩子从出生时起,就在父母关怀照顾下成长。入学后,孩子常常把同父母交往中的各种思想感情、期望要迁移到老师身上,他们追求老师的爱,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理解。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尊重而努力去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后进生也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