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c7e0e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1.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寓意着全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呼吁各国共同面对挑战,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时代价值深远,对于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包含了全球化、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利益已经日益交融,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提高。
唯有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促进全球化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各国共同繁荣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保障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还包括了和平、安全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在当今世界,各种安全威胁日益增多,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核扩散等问题对全球的和平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各国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公平正义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才能够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还包括了文明交流、多元共生和民主共治的理念。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不同国家之间的包容互助,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和多元共生势不可挡,唯有加强多边合作,才能够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民主共治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障各国人民的民主权利,才能够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还包括了责任担当、和谐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
在当今世界,各国应当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努力促进各国的和谐发展和繁荣。
传统文化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够为全球文明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时代价值深远。
在全球化、多极化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无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全球合作与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deb71db53c1ec5da51e270a5.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作者:黄真来源:《党政论坛》 2018年第1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系列国际场合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并对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作了深入阐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回答了世界的基本态势和未来走向、中国外交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思想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从理论内涵、实践内涵和价值内涵三个维度展开,力图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当前我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渐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核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早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有所提及,它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五年来,习近平至少有5次重要讲话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分别是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14年6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和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外交部分,又把“五个世界”(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紧密结合起来。
这些讲话和报告,从政治、经济、安全、文明、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全面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现路径。
从理论层面进行再概括,可以把本部分的研究再细化两部分: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多向度、综合性的概念。
从空间范围看,中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都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从具体领域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涵盖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领域。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f23d5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b.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它倡导各国尊重彼此、合作共赢,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也蕴含丰富的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视为一个大家庭,强调人类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
无论种族、国籍、宗教还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人类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
人类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全球性传染病等,这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应对,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同发展,提倡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各国应该不分大小、贫富,携手合作,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越来越密切联系,合作共赢才能真正实现各国的长远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和平发展,反对零和游戏的思维。
传统的大国霸权观念已经过时,战争、对抗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只有通过和平、发展、合作才能实现世界的长治久安。
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的价值观。
尊重人权、民主、法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也是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传染病疫情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促进国际社会形成行动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消解各种对立、矛盾,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既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也能增进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合作共赢的理念有助于各国携手开发和平利用科技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260060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f.png)
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系统科学完整、内涵极为丰富、意义重大深远的思想体系。
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人类历史上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教训惨痛而深刻。
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大国往往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因素,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更大责任。
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
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
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
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第二,在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
在这种新形势下,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重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
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bf943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c.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1. 引言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是指在当今国际社会背景下,人类应该共同面对共同的命运,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这一思想内涵包括了人类命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基本观念,强调了全人类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
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共同应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和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凸显,成为引领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理念。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不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理念,而是全球各国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人类应该超越国界、种族、宗教等差异,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世界,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这符合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潮流,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这一理念,全面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全球治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在未来,人类应该继续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全球合作,实现更大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使命。
2. 正文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起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哲学思想。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已经提出了人类共同体的概念,强调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
而在中国,孔子和孟子等思想家也强调了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利益。
这些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础。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类社会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各国之间的利益和命运也日益紧密相连。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思想理念。
尤其是在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人类共同体的概念也变得更加重要和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意蕴和重大价值(学术圆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意蕴和重大价值(学术圆桌)](https://img.taocdn.com/s3/m/0e9cf8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0.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意蕴和重大价值一、引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理念,意在强调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世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蕴和价值,并分析其在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二、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2.1 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的是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
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利益紧密相连,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往往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
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的利益。
同时,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2 人类共同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还强调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尽管不同国家和民族有各自的文化和传统,但在基本的道德和人权原则上存在着共识。
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人权、平等、自由、正义等。
只有奉行这些共同的价值观,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进步。
2.3 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对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全球问题面前,单个国家很难独立解决。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3.1 促进和平与稳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价值之一是促进和平与稳定。
通过强调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促进各国之间的互信和相互理解。
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人类社会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3.2 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另一个重大价值是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利益是相互交融的,只有通过合作与共赢,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了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3.3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三个重大价值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传统的国际关系模式往往是基于实力的对抗和零和游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种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模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a1fd4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4.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了“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理念,强调各国应该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共同发展。
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不仅对中国,也对全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了全球化时代的开放包容。
在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已经成为现实,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命运共同体”。
只有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各国应当“和而不同”,不同的文明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汇聚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
这种开放包容的理念,为促进全球化时代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矛盾与和解更加深入。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多边主义的国际合作机制,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提出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呼吁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谋求发展。
这一理念为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多边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当前,全球和平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地区和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和对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痛苦。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促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强调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这一理念提出了对话协商、和平解决矛盾的方针,为推动国际社会解决热点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ccc84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8.png)
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和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包含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在一个地球村的今天,人类已经形成了利益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社会存在着共通的命运,世界各国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彼此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利益交融、命运交融的现实社会。
人类是心灵命运共同体。
在尊重和珍视异质文明的前提下,各国人民已经形成了心灵交融的命运共同体,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正、民主、自由、平等、正义和诚信的公共价值。
人类是责任命运共同体。
作为地球村的一份子,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维护全球公共利益尽责尽力。
国际社会秩序和国际公共产品是全球公共利益的主要体现。
人类是生态命运共同体。
人类共同居住在一个地球上,太阳能、大气层、水资源、生物资源是全人类的共享财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习近平总书记一人之言,它早已萌芽于古代文明之中,发展于近代国际关系之中。
从最早的古代人类文明开始,各类文明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在文明交流中,人类已经产生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法文件,早已确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原则。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推崇“天下一家”之说,倡导“兼爱”“天下为公”,一直关注着世界各国繁荣、和平、发展,希望与其他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国领导人在G20峰会、APEC峰会等国际间合作机制上,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49078da4b35eefdc9d33344.png)
公共外交理论版8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意义文/罗瑶瑶(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兰州..730030)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积极进行国内建设的同时,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的伟大尝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包括价值共识、制度实践和文化认同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
本文将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意义出发,进一步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关键词:十九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刻内涵 理论 文化政治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十九大上,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解读,指出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会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持久和平,“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当今世界和平是大势所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了联合国,这为世界赢得了七十年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
动乱带给人类的只有灾难,从公元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四十余年的美苏冷战,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与国之间要积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相互尊重,走合作共赢的友好发展之路;普遍安全,普遍不是绝对,但各国之间要积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当然,这个前提是不损害本国的利益,对于危害和平大局的举动或者是共同的危机,各国要联合起来积极应对,联合国难民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组织,尤其在二战之后数量达到最高,这就是应对不安全事件的有效举措;共同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国国家不遗余力的改革都是为了发展,实现发展的目标是适用于各国的;开放包容,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与风土人情,我国已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的文化交流,说明了不同国家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和谐发展,同时说明中华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吸引其他国家与之交流,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都要尊重外来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清洁美丽,“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国际社会都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与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ad133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f.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自2015年被提出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下,这一概念逐渐被认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理论,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底是什么?其内涵和实践又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通过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与实践的重要性,来探讨这一概念对于世界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跨越国界、超越种族、文化、语言、宗教等界限,全人类都处于一条命运共同体中。
这一理念唤起了人们对于全球化下普惠性发展的期待和需求,成为从全球范围内思考人类发展之路的基本思想。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是人类命运的共同性。
作为地球村的居民,全人类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文明交流等问题,都是横跨国界的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公平与正义。
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现实面前,要坚持合作式、共赢式的思维,拒绝零和博弈,实现人类共同进步。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所包含的“共同利益”思想,意味着所有人都应当为人类整体福利的扩大而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利益和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是指各国之间必须建立更为紧密的伙伴关系,通过协商、合作、协调等方式,共同应对世界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这一实践,涉及到多个领域。
首先,经济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意味着各国之间应该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经济、贸易合作等各种形式,使得全球化进程更加平衡、普惠和可持续。
其次,政治领域的互动与协商。
维护和平、安全、稳定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
各国需要在多边机制下积极协商、互相尊重、承认不同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以实现共同良好发展。
最后,文化、科技、环境等领域的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利益的共享,更需要的是精神文明和人文价值的交流与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蕴含及其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蕴含及其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9f083bcb8f67c1cfad6b875.png)
继续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蕴含及其价值蔡臻臻1,2(华南师范大学1.马克思主义学院; 2.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任何一种思想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的价值立场、价值导向和价值旨归,蕴含自己的社会价值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作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价值追求、生存方式和社会形态上深刻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包含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坚持以共生共存为最高追求,既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共同价值;共生共存;自由人联合体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9)04-011-07自从人类和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共同体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共同体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生存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人和人类的生命延续和生存关切,不是孤立的、直观式的,而是休戚与共、共生共存的。
共同体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诉求,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史上,共同体经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共同体”,个体从属于共同体,个体淹没于共同体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个人意识开始逐渐觉醒,个体摆脱了共同体的自然联系,个人本位主义凸显。
面对日益凸显的全球性危机,人类要求重新回归于共同体,人与人的发展不再是原则式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而是要求个体和共同体相结合,再次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是一个属人的范畴,具有鲜明的属人性或主体性。
人们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共识才结合在共同体中生活,没有一定的价值共识,共同体的生活就无法进行下去,国际社会尤其如此[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12be0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0.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是关于人类共同体意识和全球共同发展的理念。
它强调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提倡跨越国界的合作与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包括尊重多样性、推动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安全,体现了人类命运纽带的深刻内涵。
其时代价值在于推动全球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在于实现包容性发展、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增强国际社会的凝聚力和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实现全人类共同繁荣。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性和构建的必要性凸显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性,为促进人类发展和和谐共处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引。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内涵, 时代价值, 构建, 全球发展, 重要性, 必要性, 发展意义.1. 引言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是一种全球化的理念,强调人类在共同利益和责任下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它提倡各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包括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命运。
共同利益是指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利益相互关联,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利益。
共同责任是指各国应该共同承担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责任,在面临全球挑战时采取共同行动。
共同命运是指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安全威胁、经济风险等挑战,需要共同应对,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在于强调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各国之间的利益和命运已经紧密联系,需要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共同繁荣。
它强调国与国之间应该以合作和互助为基础,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 正文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指人类命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国和各民族的发展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f9627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7.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种强调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理念。
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体现在各种文化传统中。
核心内容包括尊重多样性、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
实践意义在于推动全球化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时代价值在于引导人们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深化合作、增进互信、加强文化交流。
价值实现路径在于建立国际规则、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意义和影响在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和实践将塑造全球化时代的新国际秩序,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和谐、繁荣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时代价值、起源、核心内容、实践意义、未来发展方向、价值实现路径、意义和影响1. 引言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关系观。
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强调了人类是一个大家庭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和谐、包容、共赢的世界,通过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全球发展。
这一思想的实践意义体现在国际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为推动全球化进程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在于引领新时代国际关系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为践行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互信、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在当前多事之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将对全球治理和世界和平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2. 正文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起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尤其是孔子的仁爱之道和释迦牟尼的大乘佛教。
在这些思想中,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以和谐、包容、互助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1a5032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a.png)
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由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主力建设的思想普遍价值体系。
它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实践基础的学理准则,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依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从概念上进行解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的是实现人类的共同福祉和共同发展,实现和保护共同的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境界。
这是国际社会在新时代重新认识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一种共识。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框架下,人类应该看到自身的共同命运,坚持推动各国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充满友善的世界,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全球社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各国和人民的共同福祉。
各国的发展可以把握实现共同繁荣的机遇,但同时也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包括贫富差距扩大、全球变暖等,都是影响各国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因素。
因此,推动各国改善自身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国际间的协作与沟通,以共同福祉为导向,探索开发具有各国共通利益的发展模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心在于有效的建构过程,即搭建全球性的利益交流、耦合机制,实现全球共赢。
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各国建立多边机制来调节利益,并努力加强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实践中实现各国的发展中衡,共同承担共同利益的建设,推动全球经济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惠及全球各国人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要结合实践活动,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发展、丝路合作等国际合作,在包括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投资合作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全球性发展合作网络,增进彼此间的互利互惠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需要不懈坚持,在多条线索上加以深化,突出利益归属,强调国际发展合作,以正确义利观来引领国际社会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努力在多边新框架下寻求共同发展,推动形成新型国际关系,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使人类共同的福祉得以实现。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需要深刻理解世界所处新形势、秉持正确的国际义利观,加强全球性的沟通合作、落实利益公平分配机制,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为推动共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fb561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9.png)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重大意义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重要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①政治上,必须相互尊重、公平协商,极力摈弃美苏思维和强权政治,跑对话而不对付、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相处新路。
②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③经济上,必须同舟共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双边,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对外开放、宽容、普惠、均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④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⑤生态上,必须秉持环境友好,合作应付气候变化,维护不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2. 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拉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2)资源共享“一带一路”秉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秉持对外开放合作、人与自然宽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
秉承和平合作、对外开放宽容、互学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理念,各层次大力推进务实合作,打造出政治双边关系、经济融合、文化宽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交流、设施联通、贸易通畅、资金融通、民心相连为主要内容强化合作。
(3)“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蕴涵及实践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蕴涵及实践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9696f9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8.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蕴涵及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核心,是中国在不断融入全球化进程中提出的现实主义安排。
它不断强调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各种文明互动的新形势。
这一思想强调世界各国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从价值蕴涵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一、价值蕴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人类的命运和共同体的概念。
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外交观念,从单一的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是通过全球视角看待国家,把国家视为全球共同体的一份子。
另一方面,共同体的内涵扩大了,不再排斥任何特定人群或国家,而是把所有国家、人民和群体视为全球共同体的一份子。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了人类共同发展和繁荣是当今时代中最重要的目标。
它也充分考虑了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差异,强调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通过同各种国家和地区合作,实现和平和谐、共同繁荣的目标。
二、实践路径实践是衡量任何外交理念和战略的标准。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的实践路径中表现出了以下特征:1、开放包容的态度中国提倡“丝路精神”,分享“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
这一理念注重文化、民族和其他方面的交流,通过商业、文化、教育等跨国领域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2、非干涉主义的精神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非干涉主义”的外交原则,同时要求各国自主解决内部事务。
这种行为彰显了中国对各国主权的尊重。
3、多边主义的行动中国坚持维护和平和公平,主张和平共存,欢迎各国和平发展和繁荣。
各国应公平分享和享受全球资本、贸易和勤奋的劳动力资源。
中国加强了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多层级合作,这种合作作为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重要方面。
4、创新的发展中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的科技密集型经济来推动世界发展。
中国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科技、投资和交流,通过各种国际合作推动科技进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9d98e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a.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是对世界发展变化趋势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人类共同利益和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的科学探索。
它旨在激发人类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人类共同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命运共同体。
这是指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构成一个世界大家庭。
世界上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共同面对如经济全球化、世界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重大传染病、网络空间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全球治理的平衡、公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二是和平共处社会共享。
和平是当代世界和人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和平、和谐共处。
推动世界和平,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条件。
社会共享,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实现贫富之间的公平正义,让所有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开放包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世界是多元多样的,交往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常态,开放包容是推动世界繁荣的必由之路。
合作共赢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通过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共赢,才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四是文明交流、多元共存。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各国和民族不同的文明构成了世界多样性的精彩图景。
文明交流、多元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只有通过文明交流,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互信、互鉴,才能实现不同文明的共同进步。
它强调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命运,提醒我们应超越短视利己,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实现各国利益的均衡与平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它倡导和平共处、包容合作,这有助于世界各国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实现和平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促进国际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46621b3ba0d4a7302763ac8.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作者:张爱刚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8期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国家领导人在面对全球治理危机时所贡献出的“中国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维护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了中国声音,彰显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价值;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胸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应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共建人类文明。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过程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阐述较为系统的主要有以下几次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是中国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国家间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是以全球和世界眼光思考人类未来并提出的‘中国方案’。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生态等五方面的理念内涵,这五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政治上倡导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政治上,各国虽有大小、强弱、发展先后的差异,但是各国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却是相似的。
各国在发展过程,都有平等参与管理国际事务的权利与义务,都应共享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首先,必须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完整,不得以本国的利益为发展目的而损害他国领土主权。
其次,必须承认其他各国有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得强加自己的發展模式与道路模式与他国。
最后,必须坚持“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外交态度,与他国建立伙伴关系,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31ca36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5.png)
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构建全球性共同安全、发展与繁荣的制度性安排,有着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发展问题为基础的共同安全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应以全人类需求为中心,以发展中国家实现持久和谐发展为重点,把发展理论作为发展实践指导思想,把发展为全球共同福祉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以共同体利益为出发点,构建开放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各国优势,形成良性互动,以有效的减灾减损、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全球公共权益的多边合作机制,此外,在人权确保、全球民主治理、文化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也应进行有效合作。
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之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导思想的全球性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其次,从时代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种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和繁荣的理念,它突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充分反映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它强调“以发展为统一引导”,把实现全球性共同安全、发展与繁荣作为全球公共利益,这也是当今时代强调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理念。
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强调以发展国与发达国共同努力,不仅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还能够为全球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提出了构建当今世界发展模式增加发展动力的重要实践思想,有助于当代各国共同努力,建设包容性、共享性、可持续性的世界,实现美好的共同未来,这也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主题,同时也是时代的重要价值。
总的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发展问题为基础,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全球性共同安全、发展与幸福的制度性安排为宗旨,从理论层面、时代价值角度来讲,都为建设共同安全与发展繁荣的全球社会提供了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作者:赵可金来源:《前线》2017年第05期[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作出的思考和解答,是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理论和制度,站在全人类命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创造性发展。
“一带一路”就是一条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中图分类号] F1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5-0028-04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重新配置,世界多极化使国际关系深刻调整,社会信息化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体,文化多样化又引发多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
与此同时,国际恐怖主义肆虐、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众多难题困扰着人们,整个世界都在苦苦寻求治理之道。
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判断。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显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全球治理理念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化了人们对世界性质的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世界性质和时代主题的重要思考,从人类文明发展战略高度对当今时代特征作出了创新性思考。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共同体。
最早提出共同体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
他从社会契约论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契约一旦缔结,“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
”所谓共同体,是指社会上那些基于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特征(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包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氏族和部落,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家庭,以共同的经济生活、居住地域、语言和文化心理素质为纽带形成的民族等。
对于不同共同体的关系,马克思认为,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各种共同体都会逐渐发展,随着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将会使民族界限逐渐泯灭,形成世界范围的人群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意味着整个人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日益紧密的共同体,只有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心地位,才能真正把握世界的本质和未来。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述为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势而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上认识不断深化。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1 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人类文明走向作出明确判断。
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国际社会的不同场合数十次谈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体现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内涵。
“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架构并非是一种正式的国际秩序,而是一种非正式、不成文的区域合作观念和合作路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伟大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前途和中国道路的一种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决定着当前和今后中国将走一条与其他国家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共同富裕,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这一判断和选择既符合中国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基于“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伟大实践之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站在全人类命运角度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
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内涵:一是未来世界秩序的基础是共同体,国家不再是未来世界秩序的唯一行为体。
尽管国家之间的国际规范依然存在,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全球治理规范、国家内部的国家治理规范和社区治理规范也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有机共同体,彼此共生共存,共同发展。
二是未来世界秩序的核心是人类命运。
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驱动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存在,命运与共、风险共担。
三是未来世界秩序的主线是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人类社会的“类本质”的整体存在始终高于作为个体的存在和作为群体的存在,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再复杂,也阻挡不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人类整体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近代西方文明的扬弃与超越近代以来,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世界发展历史,是一条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尽管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下,这一道路给世界带来巨大发展动力,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一种强调“文明与野蛮”的二元认识论和思维方式,带来了诸多问题。
二元认识论和思维方式追求胜者全拿,把自己看作是“上帝的使者”和文明的光亮,把其他文明看作是“黑暗的远方”2,其所建立的世界秩序奉行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是制造冲突和战争的根源之一。
正是针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存在的问题,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思想打破了零和博弈的思维,突破了只有一己的利益考量,是实现持久和平的“中国方案”,同时也是重构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应当遵循的原则,其理论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道路创新,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近代以来的西方现代化道路,是技术依赖和单一中心,从蒸汽技术革命、电气技术革命到交通信息技术革命,西方现代化的每一轮大发展都是以技术革命为前提的。
在本质上是以资本扩张为中心、以国家为本位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
这一现代化道路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大发展,但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迟滞与苦难。
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单一中心的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本上是一种共同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国家单独现代化道路的扬弃和超越,它强调要顺应全球化带来的利益相互交融的趋势,推动人类走向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普惠发展,确立共享美好未来的利益支点,构建多样化的现代化道路。
其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理论创新,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近代以来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包括“西化”或“欧化”论、工业化论、现代化过程论、现代化模式论等,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标准为中心,强调个人主义、世俗化、自主化,学科分工和理论越来越专、越来越细。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共同体本位,而不是个人本位和国家本位;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西方中心论的超越。
这一思想是多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其着眼点是整个人类的现代化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它强调以人类为中心,不是旧时代的以血缘为中心,也不是现代的以地域和民族国家为中心。
其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制度创新,是对西方现代制度的超越。
近代以来,发达国家在现代化推动下,确立了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自认为是代表先进和文明的普世价值观,并在这些核心价值观下,确立了市场经济、代议制、分权制衡、法治政治、基本人权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体系。
对这一现代制度体系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比如经济危机、移民冲突、宗教冲突等,西方学界提出了霸权稳定论、全球治理论、协商民主论等新制度来修修补补,创造了联合国、IMF、世界银行、WTO、G20等合作组织,以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
相比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强调超越时空束缚,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和人类观念,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改革,推动现有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比如,强调对话而不对抗、结伴但不结盟;重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主张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强调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强调包容开放、交流互鉴。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是纠正和超越近代以来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理论、制度,是一种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这一系列创新的主旨在于弘扬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超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强调彼此之间要守望相助、弘义融利、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命运共担,尊重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明和多彩文化,建设一个更具包容、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创造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它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智慧的土壤,是与中华文明民族精神相一致的。
其一,从哲学价值观上来看,相比近代西方倡导的构建自由民主世界的思想,中华文明中的“和合”思想基础上所生长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更为丰富,更加包容。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文明的伦理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都是强调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
其蕴含着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回答了中国与世界相处的基本价值原则,为全球治理烙上鲜明的中国风格,提供了可行性的中国方案。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崇德尚义、重礼尊乐,强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经成为中国人开展对外交往的一些基本规则,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其二,从认识论上来看,不同于西方文明中的“主客体分离”的“二元论”,中国历来尊崇物我相与、阴阳平衡、众生平等理念,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认识完全一致。
与美国和欧洲人不同,中国人看待世界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相对立,而是强调将主体融于客体,将自己融入世界,用非对象性的思维去领悟这个世界,讲究阴阳和谐、融合共生,共同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