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与管理浅析

合集下载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过程控制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过程控制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过程控制
杨军超;任喜平;麻蓉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22()8
【摘要】引汉济渭公司以“精细化管理,全过程控制,建设一流水利企业”为建设目标,在工程建设中,大胆探索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了科学、精细、高效的管理体系。

总结了合同、安全、质量、进度、环水保、信息化管理过程及成效,监督设计、监理和第三方单位控制效果,加强组织协调,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本文对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管理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总页数】4页(P155-158)
【作者】杨军超;任喜平;麻蓉
【作者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72.1
【相关文献】
1.引嘉济汉对引汉济渭工程不均匀供水过程改善研究
2.汉水入渭惠千秋——引汉济渭工程前期工作回顾
3.引汉济渭福祉三秦——访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
4.引|汉济渭工程如火如荼加紧建设中
5.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引汉济渭三期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人人口的通告(陕政发[2022]12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看河道内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

从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看河道内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2期 07
从 陕 西 省 引汉 济渭 工 程 看 河 道 内生 态 流 量 的 确定 方 法

从 陕西 省 引汉 济 渭 工程 看 河 道 内 生态流量 的确定方法
郭 世 兴
( 利 部 陕 西 水 利 电 力 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陕 西 西安 水 70 0 ) 1 0 1
管理 中应充 分考虑 生态用 水 , 防止 因工程 的建 设 而恶 化水 环 境 。但 生 态用 水 的计 算 方法 在 现 有的 规划编 制 、 规程 规范 中还 不明确 , 于不 同的 生态要 素 , 同方 法计 算 的 生态 需水 量 差别 对 不
很 大 , 需水 量是年 平均需 水 的概念 。本 文通过 对生 态流量 的界定 和计算 方法 的综 述 , 用 引 且 利
基 础 上 , 分 发 挥 水 资 源 的 利 用价 值 , 河 流 更 好 的服 务 于人 类 。 充 让 关 键 词 引汉 济 渭 ; 道 内生 态 流 量 ; 法 河 方
1 弓 l言
水 环境 与人类生 存 和发展息 息相 关 , 来越 受 到社 会 的广 泛关 注 , 质恶 化 、 流干 涸 断 越 水 河
的通 知 》环 发[ o 5 1 ) ( 2 o 1 3号 要求 “ 优化 水 电 站 的运 行管 理 , 轻对 水环 境 和水 生 生态 的 影 响 。 减
要根 据用 电 、 用水 和生态 环境 等方 面的要 求 , 究制 定 电站 优 化运 行 方式 , 大 限度 地减 轻对 研 最 水 环境 的影 响 。对 于引水式 等水 电开 发方式 , 避免 电站运行 造成局 部河 段脱水 , 实泄水建 应 落 筑 物建设 和 运行 , 确保 下泄 一定 的生 态流量 。要 根 据 当地 生产 、 活 、 态 以及 景 观需 水 的要 生 生 求, 统筹考 虑经济 、 会和环 境效 益确 定生态 流 量 。对 于 下 游有航 运 要求 的大 江大 河 , 电站 社 水 运 行要满 足航 运流量 的要求 ; 运行 期 间要确保 鱼类 等水 生生物保 护设施 正 常运行 。 ”

引汉济渭工程项目法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引汉济渭工程项目法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引汉济渭工程项目法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践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难点多,其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管控的首要问题。

本文从项目法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措施等方面阐述通过项目法人的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的工程质量管理实践。

标签:项目法人;质量体系;建设实践1、前言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内重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工程主要包含2座水利枢纽、98.26km的秦岭输水隧洞以及408.7km 的输配水管线工程,工程建设周期长、分布面较广,对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水平是一种全面的考验。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和关键,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规范质量行为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令7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建标234号)等国家及行业法规对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出了明确定位,即项目法人是项目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

工程质量管理就是要用上述文件规范质量行为,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和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我们始终严格恪守质量红线和底线,在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上,我们结合工程特点,建立了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

2.1质量方针、目标引汉济渭工程建立“质量第一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服务三秦”的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零事故、单元工程优良率80%、创建优质水利工程”目标,全面贯彻水利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建设新理念,坚持“科学决策、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制度保障”的建设原则,深入理解,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标准,推行样板引路,强化现场管理,实现工程创优目标。

2.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为了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质量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浅谈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设计关键技术

浅谈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设计关键技术

浅谈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设计关键技术摘要隧洞施工,需要建设各方密切配合,根据围岩变化及时确定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案。

就隧洞施工中的动态设计、超前预报、开挖方式、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与掌子面的距离等常常遇到的若干技术问题结合有关技术文件和规范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引起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者的关注。

关键词:引汉济渭;隧洞施工;技术探讨1 项目概况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陕南的汉江流域调水到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是解决关中水资源短缺,实现陕西省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唯一输水工程。

秦岭隧洞总长98 km,隧洞为明流洞,隧洞设计流量70 m3/s,规划向关中调水15亿m3。

越岭段约40 km 为TBM施工,其余支洞、主洞均为传统的钻爆法施工。

秦岭隧洞施工具有埋深大,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

参与设计的单位分别为铁一院和黄河院,施工单位以铁路系统施工企业为主。

由于水利水电和铁路、公路隧洞常常有行业技术规范的差异,在施工中,不同行业规范的良好协调与融合,保证了引汉济渭工程隧洞施工的顺利进行,下面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具有超长隧洞、大埋深、地质条件复杂、高地温、高地应力、施工通风及运输距离长等特点,隧洞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秦岭隧洞起点位于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后右岸,终点位于黑河金盆水库东侧黄池沟,全长98。

3km,最大埋深约2000m,其中穿越秦岭主脊段总长约39km,采用TBM 法施工,分岭南TBM施工段和岭北TBM施工段。

岭南施工段由 3 号支洞进入主洞,岭北施工段由 6 号支洞进入主洞,相向施工。

隧洞设计流量70m3/s,平均比降为1/2500,隧洞钻爆法施工段断面采用马蹄型,尺寸6。

76m×6。

76m;TBM 施工段开挖直径为8.02m。

为配合TBM施工,同时修建4#和5#两个施工支洞,断面形式采用城门洞型。

引汉济渭项目简介

引汉济渭项目简介

引汉济渭项目简介1工程概况1.1 总体概况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是针对关中地区缺水问题提出的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骨干调水线路,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引八库”重点水源工程之一。

是解决陕西省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有效遏制渭河水生态环境恶化,减轻关中地区环境地质灾害的重点支撑工程,是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影响长远的永久性措施,是影响全局改变缺水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同时也是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大型水利工程。

规划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省内跨流域调水工程,整个调水工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黄三段和越岭段)。

调水工程首部黄金峡水库位于汉江上游陕西省洋县黄金峡,尾部秦岭隧洞出口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东侧2km处的黄池沟内,规划向关中地区多年平均调水15.0亿m3。

秦岭隧洞进水口位于三河口水库坝后汇流池,出口位于渭河一级支流黑河金盆水库右侧支沟黄池沟内,任务是将汉江流域调出水量自流送入渭河流域关中地区,隧洞为明流洞,全长81.779km,设计流量70m3/s,多年平均输水量15.0亿m3,隧洞平均坡降约1/2500,采用钻爆法+2台TBM法施工,工期6.5年。

1.2 TBM施工段(岭北)工程概况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TBM施工段岭北工程由TBM后配套安装洞(73.4m )、 TBM 主机安装洞(50m )、TBM 步进洞(186.6m )、TBM 始发洞(25m )、TBM 检修洞(30m )、TBM 拆卸洞(50m )和TBM 掘进施工段(7272.517+8855m )组成。

其中TBM 后配套安装洞、TBM 主机安装洞、TBM 步进洞、TBM 始发洞、TBM 检修洞、TBM 拆卸洞采用钻爆法施工,现浇混凝土衬砌。

5号支洞长4595m (平距),斜长4619.97m 。

5号支洞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主要解决中间TBM 长段落施工通风、出渣、检修等问题。

岭北TBM 施工段采用一台Φ8.02m 敞开式 硬岩掘进机施工,支洞固定皮带机+主洞连续皮带机出渣,连续皮带机出渣,模筑衬砌段采用全圆穿行式模板台车TBM 同步衬砌技术。

浅议引汉济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浅议引汉济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浅议引汉济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蒋建军;刘家宏;严伏朝;张克强;刘扬;胡剑【摘要】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政府在21世纪初叶重点推动建设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难度大,影响因素多.工程建设必将面临一系列的科学技术难题,现从控制测量、深埋超长隧洞、水库枢纽、泵站与电站、水资源配置、工程调度、移民及经济风险七个方面对该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0(008)005【总页数】4页(P133-136)【关键词】深埋超长隧洞;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引汉济渭工程【作者】蒋建军;刘家宏;严伏朝;张克强;刘扬;胡剑【作者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71003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710032;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71003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3陕西省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地带,其资源型缺水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引汉济渭是近期解决关中缺水问题的关键性工程,是支撑关中乃至全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工程投入运行后可以有效缓解该地区的缺水问题,保护和修复已严重退化的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

引汉济渭工程属陕西省内跨流域调水的骨干工程。

该工程以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规划)及其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规划)为水源,由黄金峡泵站自黄金峡水库提水,通过无压引水隧洞(分为“黄三段”和“越岭段”两段)、自流输水至黑河金盆水库下游黄池沟,连接关中供水网络,实现向关中地区供水。

汛期自黄金峡水库引来的部分多余水量通过设置在三河口水库坝址的地下泵站抽送到三河口水库调蓄,在枯水期经秦岭隧洞(越岭段)自流到黄池沟,接通关中供水网。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水资源管理问题探讨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水资源管理问题探讨

区域 ,辐 射陕 北能源 化工 基地 的水资
源配 置 网络 。
改进 和完善 水 资源 调度 方式 。
② 取 水管 理 。在 当地水 资源利 用
总 量红 线 控制 下 . 严 格 执 行 取水 许 可 制 度 ,按规 划 步骤 退 还 超 采地 下 水 、 超 用生 态水 。 为 调水 替 代 不合 理 用 水 提供 空 间 。
区用 水 。为适 应 这 一 要 求 , 关 中现 有
水 资 源 管 理 体 制 和 机 制 必 须 有 所 变 革, 水 资 源 管理 工 作要 在规 划 、 制度、 体制、 调度 、 考 核 等 环 节 做 出 系 统性
转变。

③ 水 价机 制 。以合理 的水 价机 制
促成 调 入水 、 当地水 的统 筹 配置 。受 水 区水 价 要 反 映 当地 水 资 源 紧 缺 程 度, 水价构 成 中应 包含 资源成 本 、 工 程 成本 、 环境 成本 : 以工业 水 价为 突破 口
的有 效管 理 ,使 用水 需求得 到合 理满 足, 水 资源 得 到高效利 用 。 用水 利 益得
整 ,实 调 度 . 使 水 资 源 配置
作者简介 : 张克强 。 主任助理、 副总工程师 。 高级工程师。
调 水 工 程 水 资 源 管 理 应 着 眼 于 水 资源 配置 方案 的实现 , 途径包 括 :
的水 资 源配 置格局 。
① 规划控 制 。以调 水工 程水 资源
配 置 规划 为基 础 , 在 划定 水 资 源管 理 “ 三 条红 线 ” 中落 实规 划 配 置 方案 。 对 当地水 资 源 、调 入水 资源 统筹 安 排 。
引 汉 济 渭 工 程 从 汉 江 上 游 调 水 到渭 河 流域 关 中地 区 . 在 解 决 关 中严 重 缺 水 及 因缺 水 引发 环 境 问 题 的 同 时 .还 将 通过跨 区域 水权 置换 为陕北 能 源 化 工 基 地 调 济 黄 河 干 流 用 水 指 标 .对构 建 和优化 陕西 全省 水资 源配 置 格局 .促进 经济社 会 可持 续发 展具 有 基础 性 、 全局 性作 用 。 围绕引汉 济渭 进行 的水 量 置换 、水 资 源调 度与 优化

水利工程施工难度排名

水利工程施工难度排名

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难度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技术要求等。

以下将根据这些因素,对水利工程施工难度进行排名:1. 引汉济渭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旨在将汉江的水引入渭河,以解决陕西地区的缺水问题。

该工程面临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如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单机连续掘进、长大支洞施工难度世界罕见等。

此外,工程涉及的地质条件复杂,需要攻克复杂地质难题,施工难度极高。

2. 银屯—凡平隧洞银屯—凡平隧洞是百色水库灌区工程中的最大控制性工程,全长2251米。

该隧洞所经区域地质松软,围岩强度低且破碎,洞内渗水严重,施工难度系数大。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悬臂掘进机开挖技术,克服了隧洞开挖的难题,使工程进度加快,施工质量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3.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

该工程全长490.33公里,施工过程中需穿越14条发育断层以及下穿雷州青年运河等河道,施工难度极大。

4. 凉山州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凉山州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中的太和隧洞全长12.077公里,是该工程中最长的隧洞。

施工难度主要源于地质复杂、破碎裂隙多、地下水丰富及特定的昔格达地层和断层破碎带。

为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了长隧短打的方法,在隧洞一侧创建了4个施工支洞,将隧洞分成5个施工段,增加了作业面数量。

5. 李家岩水库大坝填筑工程李家岩水库大坝填筑工程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成都市崇州市。

该工程大坝高达123米,总库容达1.71亿立方米。

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复杂现场条件、高环保要求、施工难度、地质灾害等挑战,如合理规划填筑顺序、维护运输道路、双班24小时作业以及运用无人驾驶碾压等四大核心技术。

6. 世界最高面板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在建最高面板坝,面板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预计使用混凝土总量为12万立方米。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研究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研究

调 水工 程之 一 , 即从 秦 岭 南 侧 的汉 江 向秦 岭北 侧 的渭
河 调 水工程 。本 工程 地跨长 江 、 黄 河两 大流域 , 穿 越秦 岭屏 障 , 主要 由黄金 峡 水利 枢纽 、 秦 岭 输水 隧洞 ( 以下 简称 秦岭 隧洞 ) 和 三 河 口水 利 枢 纽 等 三 大 部 分 组 成 。 秦岭 隧洞位 于 陕西省佛 坪县 、 宁 陕县及 周至县 境 内 , 穿 越秦 岭分水 岭 , 长达 8 1 . 7 7 9 k m, 设计流量 7 0 . 0 i n / s 。 过水 断面采 用钻 爆法 和 T B M 法 施工 。其 中 T B M 法 施

68



Ra i l wa y En g i n e e r i ng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1 9 9 5 ( 2 0 1 3 ) 0 4 — 0 0 6 8 — 0 3
引 汉 济 渭 工 程 秦 岭 隧 洞 主 要 工 程 地 质 问题 分 析 研 究
李 立 民
褶 皱主 要有 4条 , 为 佛坪复 背斜 、 极房 子一小 王涧复 式 向斜 、 黄 石板 背斜 、 高桥一 黄桶梁 复式 向斜 。
1 秦 岭 隧 洞 的 地 质 特 征
1 . 1 地 形 地 貌
秦 岭 隧洞 位 于 秦 岭 山 区 , 区 内 山峰 高 耸 , 沟壑 纵
横, 横 穿秦 岭 山脉 , 隧 洞埋 深 普 遍 较 大 , 大 多在 6 0 0 m
关键 词 : 引汉济渭 工程 秦岭 隧洞 工程 地质 问题
中图分 类号 : U 4 5 3 . 6 1 ; T V 2 2 1 . 2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1 9 9 5 . 2 0 1 3 . 0 4 . 2 1

引汉济渭工程对解决渭河流域缺水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作用

引汉济渭工程对解决渭河流域缺水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作用

规划设计
专 题 论 述
2 0 1 5 . 1 4 中国 水 利
引汉济 渭 工程 对解 决 渭河 流域 缺水及 生态环 境 问题 的作 用
景 来红
( 水 利部 黄河 水利 委 员会黄 河勘 测规 划设 计有 限公 司 , 4 5 0 0 0 3, 郑州 ) 摘 要: 渭河 流域极 度短 缺 的水 资 源形 势和 尖锐 的水资 源供 需矛盾 , 无 以 支撑 陕 西关 中地 区作 为 “ 一 带 一路 ” 新
续发展 。 这 些 问题 迫切 需要 通过 “ 空 间均衡 ” 来 实现 良治。 2 0世 纪 8 0年代起 就 开始 进行 了兴 建黄 河古 贤水 库 向关 中地 区调 水 、 从甘 肃 引洮入 渭 、 南水 北调 西 线工程 以及 陕 西省境 内的引 汉济 渭工 程 的 多个方 案研 究 . 最 终认 为现 行 目标 下的 引汉济 渭工 程具有 水 量可 靠、 工程 难度 小 、 供 水 覆盖 范 围大 、 实施条 件好 、 配套 工 程相 对 简单 等优 点 ,
b e r e me d i e d b y s p a t i a l e q u i l i b r i u m.S e v e r l a p r o p o s a l s h a v e b e e n s t u d i e d s i n c e 1 9 8 0 s s u c h a s d e l i v e r i n g wa t e r t o
且 具有 调 水 区与受 水 区均在 陕西境 内、 协调 难 度 小的优 势 , 是众 多论 证方 案 中最现 实可行 的 。
关 键词 : 引汉 济 渭工程 ; 关 中地 区 ; 水 资源短 缺 ; 生 态 环 境

引汉济渭造福三秦观后感

引汉济渭造福三秦观后感

引汉济渭造福三秦观后感
我有幸参观了引汉济渭的工程现场,并深深感受到了它对于三秦地区的巨大影响。

引汉济渭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旨在解决三秦地区长期以来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工程的规模、完成情况以及带来的好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引汉济渭工程的规模令人震撼。

项目的建设包括引江灌区、引汉工程、
济渭运河等。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引江灌区的工程。

引江灌区从长江水源地引水,在跨过山脉、穿越河道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现场的浩大工程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这项工程的宏伟和艰巨。

其次,引汉济渭工程的完成情况令人欣慰。

作为一项历经辛勤努力的工程,引
汉济渭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

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能够将从江河中引来的水源输送到渭河以及整个三秦地区。

这种成就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层次的敬佩。

最重要的是,引汉济渭工程为三秦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过去,三秦地区常
年遭受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而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使得三秦地区不再忧虑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不仅解决了人们的饮水问题,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

它不仅仅解决了三秦地
区长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和繁荣。

在我的参观之后,我被工程的规模和完成情况所感动,深信它将持续造福三秦人民,并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浅析引汉济渭工程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确定

浅析引汉济渭工程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确定

浅析引汉济渭工程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确定彭向平;靳金平【摘要】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陕西关中地区缺水问题的战略性骨干调水工程.工程建成后,配水系统调蓄能力成为工程供水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而作为保障配水工程调蓄能力的重要基础,配水管网流量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引汉济渭输水模型,计算分析管道流量大小,进而确定了配水管道流量设计参数的大致范围.由于引汉济渭工程跨度大,沿途环境复杂,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未来需根据实际进一步细化确定.【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3页(P180-181,202)【关键词】引汉济渭工程;调蓄工程;配水管网;流量设计参数【作者】彭向平;靳金平【作者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西安 710032;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西安 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33陕西省关中地区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地带,日益严重的资源型缺水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为解决关中地区缺水问题而建设的跨流域骨干调水工程[1]。

该工程以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规划)及其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规划)为水源,由黄金峡泵站自黄金峡水库提水,通过无压引水隧洞、自流输水至黑河金盆水库下游黄池沟,连接关中供水网络,实现向关中地区供水。

作为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配水干线工程包括黄池沟配水枢纽和渭河南干线、过渭干线、渭北东干线、渭北西干线等4条干线,总长度330.77 km。

由于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部分重合,为优先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水源,留给引汉济渭的可调水过程极不均匀,供水和用水需求过程匹配性差。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配水系统的调蓄能力成为工程供水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2]。

其中,合理确定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是保障引汉济渭调蓄工程得以顺利、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引汉济渭工程对陕南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引汉济渭工程对陕南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引汉济渭工程对陕南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陕西省关中及陕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不容忽视,经多方论证,实现省内调水工程是缓解关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出口,省内实现引汉济渭工程必然会对受水区及调水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论文就引汉济渭工程产生的效益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引汉济渭;生态环境;陕南;生态补偿Abstract: The central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severe water shortages in shanbei region cannot be ignored, demonstrated by many, and realize the province is to alleviate the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only export, province han Wei project has led realize how to water supply region benefited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 This has led Chinese Wei engineering benefi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ts effect of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lead the han ji We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uthern shaanxi; ecological compensation陕西省是一个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的省份,黄河流域的陕北和关中地区,面积占全省的65%,人口数量占全省的77%,经济总量则占了80%以上,而水资源量只占了不足30%。

“引汉济渭”工程移民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引汉济渭”工程移民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西 省也 在 力 推 “ 汉 济 渭 ” 程 , 引 工 即在 陕 西 汉 中 市 洋 县 境 内汉 江 源 头 引 汉 江 水 , 秦 岭 , 关 中 地 区 , 过 进 融
论 述 了各 种 地 质 灾 害 对 移 民 安 置 点 的危 害 情 况 , 为
移民安置点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1 移 民安 置点 地 质 环 境 概 括
佛 坪 县 和 安 康市 的 宁 陕 县 。在 对 移 民 安 置 点 进 行 地 质 灾 害 评 估 时o9, 现 各 个 移 民安 置 点 均 不 同程 度 发
1 2 地 形地 貌 .
移 民安 置点 地 处秦 岭 南 坡 , 形 总 体 北 西 高 南 东 地
存在地质灾 害隐患 , 给移 民安 置 点 的建 设带 来安 全 低 , 势陡 峻 , 谷切 割强烈 , 构造 剥蚀 侵蚀 地 形 , 地 河 为 多 隐患 , 了更 好 的服 务 移 民安 置 工 作 , 各 个 地 质 灾 呈 “ 字 型发 育 , 为 对 V” 山体坡 度在 3 。 6 。 5 ~ 0 以上 , 且悬 崖 陡 害点 进 行 了详 细 的调 查 工 作 毋。 本 文 对 “ 引汉 济 渭 ” 壁 比比 皆是 , 山麓堆 积物较 发育 , 缓坡 的山麓 处 均被 残 工程 移 民安 置 点 的 地 质 灾 害 特 征 进 行 了 分 析 , 细 坡 积物 覆盖 , 陡峻 的 山坡 和坡 麓 均 为 岩石 裸 露 。移 详 而
( )下元 古 界 ( ) 含 黑 云母 花 岗岩 : 白色 , 3 P, 灰
黑 云母 含 量 约 2 % , 晶结 构 , 状 构 造 , 石 较 坚 0 伟 块 岩 硬 , 风化能 力较 强 。 抗
1 4 地 质构 造与 地震活 动 .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王新华【摘要】引汉济渭秦岭隧洞位于秦岭西部山区,隧洞自南向北,横穿秦岭山脊,岩浆活动频繁,褶皱形态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隧洞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突出,本文着重分析和论述了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几个关键地质问题,即高地应力与岩爆问题、高地温与热害问题、放射性问题、围岩稳定问题、隧洞施工涌(突)水、涌泥问题、软岩变形问题等问题.【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3页(P160-162)【关键词】秦岭隧洞;高地应力与岩爆;高地温与热害;放射性;围岩稳定;软岩变形【作者】王新华【作者单位】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山区,工程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呈线状分布,将汉江水调入渭河水系。

开发方案为,在汉江干流修建黄金峡水库枢纽,通过黄金峡抽水泵站经秦岭输水隧洞黄三段引水隧洞,将汉江的水引入三河口水库中,经调节后再通过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送至黑河口,向关中地区城镇供水及向渭河补水。

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从黄三段隧洞出口控制闸引水进洞,流入黑河口下游黄池沟,隧洞全长81.625 km。

秦岭隧洞设计流量70m3/s,多年平均输水量15亿m3,比降为1/2500,采用圆型(D=6.92m/7.52m)或马蹄型(6.76×6.76m)结构。

1 输水隧洞越岭段工程地质条件输水隧洞越岭段为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程区地质条件复杂,前人所做工作很少,可利用资料缺乏。

因此详细查明其工程地质条件,准确预测、预报洞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特殊地质问题,才能为输水隧洞越岭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1.1 地形地貌引汉济渭秦岭隧洞位于秦岭西部山区,地貌总体受构造控制,在新构造作用影响下,经长期水流侵蚀、切割,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貌单元。

隧洞自南向北,横穿秦岭山脊,进出口两端为秦岭中低山区,中部为秦岭中高山区,最高山峰为2704.6m,隧洞全长65 km,最大埋深为2 012m。

浅议引汉济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浅议引汉济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v i hn e u iga dp we tt n , trrs ucsalct n poet ce uig mmirt na deo o cr k h a e. or ig ,p mpn n o rsai swae eo re l ai , rjc sh d l ,i gai n cn mi i si tep pr o o o n o s n
K yw r s e pb r dln u n lwa e e o r e l c t n k y tc n lge ;h t r rn frp oe t r m n i g Rie oW e eRi r e o d :d e — u i g t n e; trr s u c sal a i ; e e h oo i t ewae a se rj c fo Ha j n v rt i v e o o o s t a h e
d i 0 3 2 / P J 1 0 .0 0 0 1 3 o: .7 4 8 ..2 12 1 .5 3 1
浅 议 引汉 济 LI 键 技 术 问题 , 个 渭几 ’ 月 关
蒋建 军 刘 家宏 严 伏 朝 张 克 强 刘 扬 胡 剑。 , , , , ,
(. 西 省 引 汉 济 渭 工 程 协 调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 安 7 0 3 ;. 国 水 利 水 电科 学 研 究 院 , 京 10 3 ; 1陕 西 1022中 北 0 0 8
p o td b h a x o en n a l i e2 s e t r .Ths rjc f e c db n co swi h o lx tc nc l r b e r mo e yS a n i v r me t r t 1 t n u y g e yn h c i p o e t s n l n e yma yf t r t t ec mp e h i o l ii u a h e ap m.A r— p e

引汉济渭工程效益分析

引汉济渭工程效益分析

引汉济渭工程效益分析
田伟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本文从陕西省关中地区缺水状况及其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方面,对引汉济渭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替代超采地下水、逐步退还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保障陕西省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田伟
【作者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西安 7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
【相关文献】
1.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岭北工区抽排水方案研究与设计 [J], 刘旭
2.引汉济渭工程调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J], 杜小洲;董磊华;康文健
3.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库多目标调度模拟研究 [J], 肖瑜;罗军刚;燕军乐
4.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金弈;徐国鑫;乔海娟;董磊华;谭奇林
5.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引汉济渭工程地理题

引汉济渭工程地理题

引汉济渭工程地理题摘要:一、引汉济渭工程背景二、工程地理位置及作用三、工程实施过程及挑战四、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五、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正文: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该工程旨在将汉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以满足关中地区及陕北地区的用水需求。

本文将从工程背景、地理位置及作用、实施过程及挑战、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以及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引汉济渭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华北和西北地区。

引汉济渭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汉江流域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的重要任务。

二、工程地理位置及作用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境内,南起汉江,北至渭河,全长约900 公里。

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将汉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以满足关中地区及陕北地区的用水需求,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三、工程实施过程及挑战引汉济渭工程自2008 年开始实施,预计2020 年完工。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等。

但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严格管理等措施,工程进度和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引汉济渭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减轻生态影响,工程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优化线路、建设生态廊道、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生态补偿等。

通过这些措施,工程的生态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五、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引汉济渭工程作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南水北调工程还加强了我国水资源调配和保障能力,为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背 景
③经济效益 : 引汉济渭工程的供
水 经 济 效 益 通 0年 工 业 供 水 量 为 1 1 . 2 7亿 m .水 源 工 程 供 水 效 益 为 8 6 . 6 4亿 元 ;生 活 及 生 态 供 水 效 益 2 0 3 0年 城 镇 生 活 供 水 量 为 2 . 6 9亿 m , 效 益为 2 0 . 7 2亿元 。
配套 工 程 的合理 与 完善 . 应 改变 我 国 以往 水利 工 程建 设 中存 在 的 重 主体 、 轻配套 的情 况 。
④ 社会效益 : 工 程的实施 , 在 考
虑人 1 2 I 增 长 的情况 下 , 关 中人 均 占有
水 资源量 和人 均用水 量 均有所 提升 。
理 体 制 的 建 立 应 确 定 为 在 服 从 公 益 性 目标 的 基 础 上 而 满 足 经 营 性 的要 求 。基 于此 , 将 引汉 济 渭 工程 的项 目 类别 确定 为准公 益 性 。
机构 实 现统 一调 度 . 统 一 规 划 和 管 理
水资 源 , 优化水 资源 配置 。
1 .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引 汉 济 渭 工 程 是 目前 陕 西 省 水 利 项 目 中投 入 最 大 的 .工 程 涉 及 黄 河 和 长 江 两 大 流 域 .行 政 区 划 涉 及 整 个 关
特 别 关 注
C H I N A WA T E R R E S OU R C E S 2 01 3 . 2 0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与管理浅析
原 博
( 陕西省水 利 电力勘 测设 计研 究院 , 7 1 0 0 0 1 , 西安 ) 关键 词 : 跨 流域调 水工程 ; 引汉济 渭工 程 ; 建 设 与 运 行 管 理 中图分类 号 : T V 6 9 8 . 2 + F 0 4 5 .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1 1 2 3 ( 2 0 1 3 ) 2 0 — 0 0 2 4 — 0 2
工程规模 大 , 工程构 成复杂 。
3 . 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
设运行 管理借 鉴
国 内如 南水 北 调 工程 、 山东 引黄 济 青工 程 、江 苏江 水北 调 工 程 等 , 国 外 如美 国兴 建 的加 州 调 水工 程 、 中央 河 谷工 程 等 , 其 建设 和 管理 均 已取 得 较 为显著 的社会 和 经济效 益 。通 过分
的建设 与 运行 管理 情 况 , 总结 出 一些 适 用 于 我 国 的跨 流 域 调 水 工 程 建 设
与运行 的成 功经验 。
济 渭 工 程 的 建 设 不 仅 能 够 满 足 城 镇
居 民生 活 、 工 业 企 业 生 产 对 水 资 源 的
迫 切需 求 ,投 运后 还 将 产生 社 会 、 生 态、 经 济三方 面效 益 。 工 程 计 划 首 先 建 设 三 河 口水 利
作 为 陕 西 省 缓 解 关 中地 区 水 资
源 紧缺 局 面 的重大 战 略性 工 程 . 引 汉
居 民生活 、 工业 企 业生 产 对水 资 源 的
迫切需 求 . 退 还 被 挤 占 的 农 业 用 水 和 生 态 用 水 ,减 少 现 有 地 下 水 开 采 , 还 是 解 决 渭 河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的 基 础性 工程 . 具 有 很 强 的 社 会 及 生 态 效
和 黄 金 峡 一 三 河 口段 隧 洞 。 逐 步 达 到
度、 建设 资金筹 措等 负主要 责任 。
程 。因 其 自身 具有 生 态补 水 功 能 , 具
有很 强 的公 益 性特 征 . 决定 了工 程管
最终 调水 1 5亿 m, 规模 。
② 跨 流域 调 水 工 程 一 定 要 重 视
益 。尽 管引 汉济 渭工程 的黄 金峡 水利 枢纽 兼有 发 电功 能 。 但其 主要 功能 仍
是 以满 足居 民 、 工 业 用 水 需 求 为 最 主
要 目标 。 因此 , 引汉 济渭 工 程 不 能被
视 为完 全市 场 化 、 纯 经 营 性 的 调 水 工
亿 m 。 , 之 后 继续 建设 黄金 峡水 利 枢纽
析 国 内 外 一 些 典 型 跨 流 域 调 水 工 程
二、 设 计 依 据
1 . 项目类别
引 汉 济 渭 工程 是 陕 西 省 为缓 解 关 中地 区水 资 源 紧缺 局 面 的重 大 战
略性 工程 , 该 工 程 不 仅 能 够 满 足 城 镇
2 . 工 程投 运后产 生的 效益
枢纽 和 越岭 段 隧洞 , 先 期 自流 调 水 1 0
① 大 型 跨 流域 调 水 工 程 的建 设
与管理 应实 行建 管统一 的体制 。工程 的建 设 及 运 行 管理 需 要 由 国 家或 工
程所 涉及 的地方 政府 进 行宏 观 调 控 . 对工 程 的政 策协 调 、 决 策 和 水 资 源 调
② 生态 效 益 : 引汉 济 胃 工 程 将在

③ 工 程 建 成 后 应 成 立 统 一 的 管
理 机 构 。跨 流 域 调 水 工 程 在 一 个 行 政
定 程 度 上 实 现退 还 被 挤 占 的农 业
④建设运行实施企业化管理。应
重 点 改 革 水 利 工 程 建 设 运 行 管 理 体 制、 水 资 源 的管理 体 制 以及 流 域 管理 等体 制 , 建 立 健全 各 项制 度 、 体系 , 适
时 推进制 度创新 。
中地 区和陕南 的汉 中 、 安康 市 , 是陕 西
省 内的南 水北调 骨干 工程 。工程 由黄 金 峡水利 枢纽 、三河 口水 利枢 纽 和秦 岭输水 隧洞三部 分组 成 ,建设 内容 涉 及 大型水 库枢纽 、 大型抽水 泵站 、 超 长 深埋 隧洞 等 , 工 程 线 长点 多 , 范 围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