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统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预习学案

合集下载

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23.带刺的朋友预习(部编版新教材)全面版

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23.带刺的朋友预习(部编版新教材)全面版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 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 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 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 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 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 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 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23.带刺的朋友
小资料
刺猬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最普遍的刺猬种类 是学名为“欧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 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这种刺猬 冬天冬眠,在江苏又被叫做“偷瓜獾”。
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 能吃掉200克的虫子,消灭害虫因此有利于农业。刺猬的主 要天敌是貂、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
第二课时
比较句子: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 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 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 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 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小结: 刺猬先“爬树摇枣”, 再“跳树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 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 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 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 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光不会因你而停留,你却会随着光阴而老去。
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有的结局早已就预见,那么就改变你可以改变的,适应你必须去适应的。面对幸与不幸,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思维,也许心空就不再布满阴霾,头上就 是一片蔚蓝的天。一生能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经渐渐模糊。而能随着岁月积淀下来,在心中无法忘却的,一定是触动心灵,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无论是 伤痛是欢愉。人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错过了清早的晨曦,正午的骄阳,夕阳的绚烂,暮色中的朦胧。经历过很多世态炎凉之后,你终于能懂得:谁会在乎你?你又何 必要别人去在乎?生于斯世,赤条条的来,也将身无长物的离开,你在世上得到的,失去的,最终都会化作尘埃。原本就不曾带来什么,所以也谈不到失去什么,因此,对自己 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应怀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小小的不如意或是飞来横祸就能坦然接受,知道人有旦夕祸福,这和命运没什么关系;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台下的 鲜花掌声和头上的光环,身上的浮名都能清醒看待。花不常开,人不常在。再热闹华美的舞台也有谢幕的时候;再奢华的宴席,悠扬的乐曲,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刻。春去秋来, 我们无法让季节停留;同样如同季节一样无法挽留的还有我们匆匆的人生。谁会在乎你?生养我们的父母。纵使我们有千般不是,纵使我们变成了穷光蛋,唯有父母会依然在乎! 为你愁,为你笑,为你牵挂,为你满足。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除了父母,不敢在断言还会有谁会永远的在乎你!看惯太多海誓山盟的感情最后星流云散;看过太多翻云覆雨的友 情灰飞烟灭。你春风得意时前呼后拥的都来锦上添花;你落寞孤寂时,曾见几人焦急赶来为你雪中送炭。其实,谁会在乎你?除了父母,只有你自己。父母待你再好,总要有离 开的时日;再恩爱夫妻,有时也会劳燕分飞,孩子之于你,就如同你和父母;管鲍贫交,俞伯牙和钟子期,这样的肝胆相照,从古至今有几人?不是把世界想的太悲观,世事白 云苍狗,要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懂得爱惜自己。不羡慕如昙花一现的的流星,虽然灿烂,却是惊鸿一瞥;宁愿做一颗小小的暗淡的星子,即使不能同日月争辉,也有自己无可 取代的位置其实,也不该让每个人都来在乎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行道,世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都有自己方向。相识就是缘分吧,在一起 的时候,要多想着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而不是想着去得到和索取。与人为善,以直报怨,我们就会内心多一份宁静,生活多一份和谐没有谁会在乎你的时候,要学会每时每 刻的在乎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分水岭,回望过去生活的点滴,路也茫茫,心也茫茫。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
1.课文中所描绘的仙人球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三、课堂讲解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仙人球的特点,如“带刺的朋友”、“生命力顽强”等。
3.主题班会:组织一次关于“大自然的奇妙”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讨论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十六、家校合作
1.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家长联系册,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2.鼓励家长带孩子去植物园或户外进行自然观察,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增强孩子对植物的了解。
4.通过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自然观察的兴趣和责任感。
十四、教学建议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十五、教学延伸活动
1.自然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观察一种带刺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形成观察日记,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2.班级植物角:在教室设立一个植物角,让学生带来不同的植物,特别是带刺的植物,共同养护,观察它们的不同特点。
1.导入:5分钟
2.自主学习:分钟
3.课堂讲解:20分钟
4.互动讨论:10分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朋友》教案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朋友》教案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课设计与反思教课目的:1、领会句子的不一样表达方式。

2、朗诵课文,归纳课文中记述的刺猬的两件案例。

3、领会作者对刺猬的喜欢之情4、学会介绍刺猬,领会如何用详细的案例来反应动物独到的本领。

教课要点:朗诵课文,归纳课文中记述的刺猬的两件案例。

教课难点:学会介绍刺猬,领会如何用详细的案例来反应动物独到的本领。

教课时间:1课时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此刻是秋季,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

瞧,图上画着什么呀?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指引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目词“一颗颗”,来表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指引学生比较词句活动室2( 1)的两句句子,领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能使句子重生动。

学生朗诵句子。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急不可待,率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它是谁呀?出示“——刺猬”,再读。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二、检查预习状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此刻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虑: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论。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 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诵2~9、10~15 节,议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2、集体议论沟通。

归纳板书:一天夜晚,刺猬偷枣儿。

次日夜晚,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细读课文,领会作者感情。

1、刺猬是偷枣儿的呢?默读2~9 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沟通,归纳板书:爬停住脚摇摆掉归滚驮跑2、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如何?从哪些动作能看出?指引学生领会“摇摆、” “归”表现了刺猬的聪慧、灵巧。

3、刺猬不只偷枣儿的本领高妙,并且护身的本领也很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 预习单(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3  带刺的朋友 预习单(附答案)

刺刺








23 带刺的朋友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枣()馋()缓()讶()测()
监()恍()悟()逐()聪()
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3.我认识了多音字,能注音,还会组词。

背()
()

()
()

()
()
()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红枣摆动聪明本事散落弯腰忽然赶忙
墙根注视暗暗归拢清楚活动劲头匆匆
本文通过记述观察刺猬的本事高明的趣事,体现出作者对刺猬的之情。

全文把刺猬偷
参考答案
2.本文共有 12 个自然段,我会给自然段标上段落。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枣(zǎo)馋(chán)缓(huǎn)讶(yà)测(cè)
监(jiān)恍(huǎng)悟(wù)逐(zhú)聪(cōng)
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3.我认识了多音字,能注音,还会组词。

部编语文三上 《带刺的朋友》导学案设计

部编语文三上 《带刺的朋友》导学案设计
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第2~11自然段并交流:
(1)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找找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2)从哪些动作能看出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
①在文中找找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在文字下面加个小圆圈。
②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体会生动的语言。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字进行归类,并选择不同结构的字进行范写。
2.指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
3.引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培养学生书写的审美能力。
4.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字好的同学介绍书写经验,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三、引发好奇,拓展阅读(用时:7分钟)
1.教师领读,引出疑问:
(师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可是我却还有很多的疑惑——(生读)“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师激趣)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那这些答案就留到课后,让我们到课外书中再去阅读探索,寻找答案吧!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字词,闯过词语关。
(2)指名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辨明词语的读音。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错误,帮助改正。
(5)说说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3.指导朗读课文。
1.(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3.课件出示“讲一讲”内容:
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课文文本、PPT等。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3. 讨论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导入: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

第二章:课文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课文文本、PPT等。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 问题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总结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词语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课文文本、PPT等。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出现。

2. 词语解释: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讲解。

3. 词语练习:学生进行词语练习,巩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4. 总结词语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词语学习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第四章: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021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案

2021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案

2021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案2021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恰当、流利、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诵,体会句子的相同表达方式。

先行腰5―7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走枣、击溃小黑狗威吓这两件事中朗诵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小,体会“我”对刺猬的钟爱与敬佩,并能够细心体悟文字中表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体悟文字中表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工作:复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其作者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布满刺及,就是一位藤蔓的朋友。

2、板书课题:15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

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二、整体认知,厘清脉络: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恳请大家反杜林论课文,认真思考并顺利完成填空题。

(板书:钟爱)出具:作者通过讲诉刺猬_____和_______事件写下对它们的晴爱之情。

(提示信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道。

)2、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两件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一)学习第一节过渡阶段:那刺猬偷走的到底就是怎样的枣呢?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枣子更诱人?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秋天,枣树上摆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转动,如同无数颗盛开的玛瑙晃来晃去,看著就要人舒坦。

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学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学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学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带刺的朋友》学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通过记述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体现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的读书方法,理解刺猬偷枣的过程与它的技术高明,又采用感情朗读和讲述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的情感,并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

(教师)
2查找关于刺猬的图片以及字,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
时安排 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解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中重点词语。

学前准备 1制作。

(教师)
2预习,查找与刺猬有关的。

(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启发谈话,提示题(用时5分钟) 1今天学习的中,小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题。

3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4请大家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1齐读题。

2交流自己了解的刺猬特点。

1带刺的朋友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2.鼓励学生继续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延伸】
一、课堂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绘画展示: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带刺的朋友”,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理解。
二、课后作业
1.写一篇关于《带刺的朋友》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2.家长参与:家长协助孩子在家中种植一盆花椒或者类似的植物,记录生长过程,并与孩子一起观察、讨论。
-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户外观察、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3.教学不足:
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解释。此外,课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
4.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不足,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讲解自然科学知识时,使用更多直观的教学工具,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
-优化课堂时间安排,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解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讨论、探究,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b.学会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b.培养勇敢、聪明、善良的品质。
3.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注意时间的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表达。
-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讲解,应该更加深入浅出,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
-在分层教学方面,应该更加细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辅导。
4.教学展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此外,我会继续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第1篇】一、质疑导入,指明学习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请读课题——23.带刺的东西。

生质疑:为什么不是带刺的朋友;师:偷了我们的枣,我们还能叫他朋友吗?预设1:生:不对,他偷枣的本事很高明,所以我很钦佩他,称它为朋友。

预设2:师:作者好奇怪,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小刺猬偷枣的故事。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讲好故事1、讲好故事,读好课文很重要,请同学们现在开始自由朗读课文。

师:你们读得真投入,老师先送你们一个故事的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我很好奇他是怎样做到的?谁试着来说说?指名两生讲述预设1:背课文可不是讲故事,需要挑出关键词来串讲;预设2:讲故事时,可以用上顺序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等,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讲,别人听起来会更清晰;预设3:作者的语言很生动,可以用上课文的语言帮助我们讲好故事。

2、过渡:老师画了四幅图,帮助你们更好地了解刺猬偷枣的先后顺序,请你们帮忙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3、a.你能说说第一幅图刺猬在做什么?——爬树b.第二幅图是——预设:这幅图藏在课文第7-9自然段,请你浏览一下,找到关键词。

生:用力摇晃、摔下来——师:可以更简洁一些:摇树摔下c.第三幅图是——归拢扎枣,预设:你们真会学习,一下子就学会了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

d.第四幅图是——背枣跑去,预设:小刺猬驮着满背的红枣,急火火地跑去了,并不是慢悠悠地跑呀,能不能换个更准确的词:驮枣逃跑、背枣溜走……4、你们真了不起,把三年级重要的知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会了。

这回,老师再请你们来讲故事,你会用上哪些方法。

(1)找到课文的关键词(2)用上课文的关键词(3)还可以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句。

请你们用上这些方法,和同桌合作,进行头脑风暴,讲好故事。

预设评价:(1)你能把故事的先后顺序讲得很有条理,谁来挑战他,说得更精彩、生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取文中难读的字词,读准多音字,儿化音等,并指导书写“刺”和“枣”。

2.学习2—10自然段,通过找刺猬偷枣活动的句子,提取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3.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动词,梳理刺猬偷枣过程教学难点: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3.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4页读一读吧,2.指导书写“刺、枣”①出示“刺”和“枣”,这两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

读ci(出示朿)②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当它成为一个字的一部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③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它们的压线笔画,刺的压线笔画是横折钩和点,枣的压线笔画是竖和两点。

④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⑤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7面,各写一个吧。

⑥反馈交流。

再写一个。

4.学习生字①一个滚儿水沟眼儿②劈里啪啦噗的一声③逐个兴xing许扎zha枣5.读好文中带有扎的句子!三、学习2—10自然段,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1.同学们,红枣长在高高的树上,可刺猬这么小,怎么能够偷到枣子呢?请同学们快速读全文,边读边划出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

2.学划句子,并交流。

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请同学们自由读划线句子,思考:刺猬的偷枣过程是怎样的?4.完成学习单5.生写,师巡视。

6.交流反馈。

7.看着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

8.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9面,把第6题补充完整吧!四、聚焦词语,品味语言1.刺猬偷枣的这个过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2.请同学们读一读,有没有发现它高明的举动?①缓慢地往树上爬,为什么要缓慢?②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第【1】篇〗第一课时:1.通读课文,生字注音,断句。

(……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2.解释词语意思(眼馋、斑斑驳驳、诡秘、恍然大悟、归拢、钦佩、驱使、蹑手蹑脚)试着进行积累。

3.发现环境描写,第1、2自然段,指导朗读,体会月下美景和枣的诱人香甜,积累:朦胧、斑斑驳驳、新月斜挂。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图片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图片图片图片图片《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语文要加强积累。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朗读亦是一种积累。

部编版教材指出,积累是第一要务,三上的教学目标中对积累做了如下的概述:“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在习作教学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图片二、教材分析: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带刺的朋友》是作家宗介华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刺猬偷枣的详细经过,表现了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

从作者对刺猬称呼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和钦佩之情。

全文语言生动、明快,好玩有趣,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

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进行探讨。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它们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感情,同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三篇课文又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声音词语的生动;《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引导感受语言的丰富;《带刺的朋友》既要引导学生抓住动词看到画面,又要引导学生看看小刺猬偷枣的环境,还有引导学生听听那“哗哗”“噼里啪啦”“噗”,更要引导学生体会称呼中蕴含的情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6.带刺的朋友》课前预习单(课前预习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6.带刺的朋友》课前预习单(课前预习用)

26.带刺的朋友
朗读1、本课共()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家长签字:
生字新词3、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雀郊
养粉
粒男
或者
冻惜
肯诚
注意“雀、养、或”的写法和笔顺。

4、在朗读课文时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郊外婉转仰望或者可惜欢蹦乱跳诚实




5、本文讲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故事。

理解
容6、本文通过讲述在公园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感动的男孩
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爱护孩子的高尚情操和男孩的
的品质。

7、从哪里能看出来列宁和小男孩都很喜欢灰雀?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列宁:
男孩:




8、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10、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3《带刺的朋友》学生预学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3《带刺的朋友》学生预学案设计
诡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
一天晚上,“我”来到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爬上树,晃动树枝使__________掉落,然后它跳下树来就地打滚儿,用背上的刺扎__________,最后成功地驮着满背的枣跑了。
4.查字典,写出加点的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扎()手 挣扎()扎()辫子
5.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朦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带刺的朋友
学生预学案设计
课题
带刺的朋友
时间建议
15~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先给下面的字补全音节,再正确地读两遍。
____ánh____y____h________ú
馋缓讶恍逐
2.根据读音写出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
[kē]()粒 一()树()学
[cōnɡ]()忙 急()()()明
3.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写下面的生字,每个字写两遍。
“刺”左边部分有钩,而“枣”上边部分没有钩。“刺”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最后一笔是点。“枣”是上下结构,上边扁宽,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面的两个点。“追”先写里面,再写外面。走之的横折折撇的横从横中线起笔。
资料搜集
搜集有关刺猬的资料。
阅读质疑
1.为什么小刺猬从树上掉下来之后,“我”才知道是刺猬?

23《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带刺的朋友》,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枣、刺、orns”等生字词,理解“确实、诱人、寂寞、智慧、伶俐”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带刺的朋友》一文的生字词、词语理解、内容理解及朗读课文。

2. 语文活动:开展阅读讨论、合作学习、朗读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刺猬,引导学生观察刺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利用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3.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复述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带刺的朋友》2. 生字词:枣、刺、orns等3. 词语:确实、诱人、寂寞、智慧、伶俐等4. 课文内容:刺猬的特点、生活习性等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2. 摘录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积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第1篇】带刺的朋友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

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2.揭题:带刺的朋友。

(板书课题)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检查预习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用简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这件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

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四、学习第1自然段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个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学习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按时完成,书写是否规范,生字词掌握是否牢固。
3.学习效果:通过单元测试或口头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十二、教学时间安排
1.第一课时: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与分析。
2.第二课时:情感教育、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2.角色扮演:选取几名学生扮演刺猬和松鼠,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
3.情景模拟:教师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模拟在自然环境中遇到刺猬的情况,讨论如何与刺猬友好相处。
十五、教学拓展活动
1.自然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动植物,尤其是具有特色的生物,培养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颗鲜艳的石榴,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谁能告诉老师石榴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石榴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它的外表坚硬,里面却藏着鲜甜多汁的果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石榴的故事——《带刺的朋友》。”
3.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或家访,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孩子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十、教学资源
1.课文教材:《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
2.辅助材料:关于刺猬的图片、视频资料,生字词卡片,石榴实物或模型。
3.教学工具:黑板、PPT、投影仪等。
十一、教学评价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技能目标: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第【1】篇〗《带刺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枣、馋、缓”等十个生字,领会多音字“扎”,会写“枣、刺”两个字。

3.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通过动词、拟声词的运用感受刺猬的高明,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我们多姿多彩的童年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他是一位带刺的朋友?(板书:23 带刺的朋友)来,让我们读好课题。

2.带刺的朋友是谁?(刺猬)3.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了是不是?那我要再考察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打开课文,一起来认识下这位“带刺的朋友”。

老师播放录音朗读,我们跟着一起读好不好?然后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刺猬的什么事?2.生汇报,指导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

(板书刺猬偷枣)3.观察“枣”与“刺”,你有什么发现。

(1)生汇报预设:“刺”左边部分有勾,枣上边部分没有勾;“刺”是左右结构,“枣”是上下结构……(2)“枣”字演变:为什么“枣”“刺”有相同的偏旁“朿”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我们来看一下枣字的起源。

引导:这是一棵枣树,枣树的特点是树比较直,而且有刺,勤劳而智慧的古代人民创造了“枣”字,观察金文的枣,有什么特点,(像一棵树、有刺),所以在小篆是两个朿叠在一起,再往下看楷书就(3)指导书写“枣”“刺”。

教师提醒注意关键笔划,学生练习。

三、走进课文、理清脉络1.写好了枣字,你们指导枣是什么季节成熟的吗?你们看(出示课件)哇,你们都发出了赞叹!那么这句“秋天到了,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十六、教学资源开发
1.教师可以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如邀请自然科学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视频资料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的学习材料。
十七、教学风险管理
1.教师应预见可能的教学风险,如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困难,或者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不足。
1.教师应详细记录每节课的教学情况,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
2.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二十、教学评估与反馈循环
1.教学评估:
1.1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2.理解课文
2.1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意。
2.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词
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3.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分析课文
4.1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特点。
4.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1理解课文内容,能讲述故事的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了解花椒的特点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2.1通过阅读、讨论,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5.情感教育
6.总结与作业
```
六、课后反思
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导学案第【1】篇〗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图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主要事件。

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

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联想感悟学习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

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二、检测预习。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习“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生答:想)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习,不要被主人发现呀!1.爬树高明,高在小心谨慎。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生答:爬树)(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3)朗读品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观看教师范写,感受运笔方法。
4.认真观看书写动漫,组内交流书写要点。
5.临写本课12个生字,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中。
6.交流展示书写成果,并改一改自己没写好的字。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课要求会写的12个字进行归类,并选择不同结构的字进行范写。
2.指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
23 带刺的朋友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带刺的朋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枣、馋”等10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摆动、如同”等17个词语。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5)交流:课文写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3.大声朗读课文。
1.识字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已随读文初步识字,因此,着力点应放在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上,并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同音字“匆”和“聪”进行比较;形近字“刺”和“枣”对比观察,发现它们的区别——“刺”左边部分有钩,而“枣”上边部分没有钩;“刺”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最后一笔是点,右边部分细长;“枣”是上下结构,上边部分宽扁,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边部分的两点。
(2)从哪些动作能看出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
①在文中找找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在文字下面加个小圆圈。
②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体会语言的生动。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角色体验,入情入境地朗读,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
(4)指导学生自学第8~10自然段,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
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文章的内容。
在复习环节通过认读回顾检测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选用词语说说课文内容,做到活用词语。
二、研读偷枣过程,体会情感变化(用时:28分钟)
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并交流:
(1)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找找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拓展阅读内容:
(1)上网搜索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其中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找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一下收获。
(2)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也有自己独到的本事?选一个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1.(1)配合老师,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内容。
(2)边读边发挥想象,猜想:它(刺猬)会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
3.范写“偷”“枣”。
4.课件出示其余10个字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5.巡视学生书写。
6.组织学生班内展示书写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并针对评价改一改自己的字。
1.先独立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班内认读,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先在小组内交流,找出最容易写错的笔画,再在全班交流。
“匆”字不要少写一点;“忽”不要多写一点;“刺”左边不是“束”;“枣”的上部没有钩。
2.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教师可提供方法提示。如,提问法,先找主人公,再看主人公干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然后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体会文意(用时:8分钟)
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
1.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红枣,到底有多诱人。
2.出示:(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
1.出示谜语: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
2.揭示谜底,板书课题。
3.出示动画,那枣树和这位带刺的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小组交流,猜出谜底。
2.齐读课文题目。
3.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上课伊始,用猜谜导入,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解谜的同时,引出要学的汉字“刺”,并把识字和汉字的字形字义结合起来,巩固识字效果。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错误,帮助改正。
(5)说说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3.指导朗读课文。
1.(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标注自然段序号,同桌互相检查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正确。
②朗读课件中的句子,体会刺猬的聪明、敏捷。
(3)配合教师,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
(4)学生朗读第8~10自然段,根据提示,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
2.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桌交流,找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称“那个东西”时,比较平淡,不带感情;称“那个家伙”,就显得比较亲近了;而“小东西”一般是亲昵宠爱的称呼,显得格外亲近。从中体会作者对刺猬的情感越来越深。并朗读相关语句,读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它又________。它匆匆地________,把________,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朗读相关语句,读出对刺猬的喜欢。
3.课件出示“讲一讲”内容: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用时:15分钟)
1.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字词,闯过词语关。
(2)指名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辨明词语的读音。“扎”是多音字,表示“刺”的动作时,读zhā,组词为“扎手”“扎针”;表示“捆”的动作时,读zā,组词为“扎风筝”“扎辫子”“包扎”。
4.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1.教师可通过比较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2.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摆动、晃来晃去、眼馋”等词语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用时:12分钟)
1.出示本文要求会写的字。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重点强调:“匆”不要少写一点。
3.引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培养学生书写的审美能力。
4.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字好的同学介绍书写经验,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文章的内容。
1.用开火车的方式每人认读一个生字词,其他同学跟读。
3.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同桌一起讲一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1.读课文时,先要求学生用“____”画出哪一句话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用“。”标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
2.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时,也可用手势示意学生朗读的部分。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时,可让学生边说边加上动作。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认知。
1.浏览课文,小组交流。
(1)①找到对刺猬偷枣做出评价的句子,用横线将它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②朗读对刺猬评价的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③在语境中理解什么是“高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①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爬、爬向、又爬向、停住了脚、摇晃、掉、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驮、跑。
(3)圈出不懂的词语后,和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把解决的词语画掉。
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助拼音读,然后独立认读。
(2)重点读准字音:平舌音“枣、测、聪、刺、匆”;翘舌音“馋、逐、伸、追”;多音字“扎”。
(3)开火车读词,男女生赛读,小组轮流读,齐读。
(4)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断句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
每日课外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Hale Waihona Puke 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3.引导学生交流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组内交流老师的问题,并朗读句子。
2.朗读课件出示的两组句子,小组交流比较。
3.交流哪一句描写更诱人。
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把红枣比作玛瑙。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的香气诱人,为下文描写刺猬偷枣做了铺垫。
三、引发好奇,拓展阅读(用时:7分钟)
1.领读,引出疑问:
(师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可是我却还有很多的疑惑——(生读)“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师激趣)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那这些答案就留到课后,让我们到课外书中去阅读探索,寻找答案吧!
教学重点
感受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养成善于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刺猬偷枣视频。(教师)
2.搜集有关刺猬的资料,阅读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